调高图片分辨率的app:甲午海战的几个盲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23:28

  对甲午海战分析仍然有些盲点应该指出。

1.修船能力低下导致的问题。

2. 弹药不足导致的问题。

3.队形的问题。

4.海陆军协同

5.攻击方向战略

6.国际同盟

7.济远舰的问题

8.选将问题

9.军人少将官多

10.日舰是否沉没问题

 

1.修船能力 修船能力低导致北洋水师在战斗中耐性不够,一旦船受伤严重以后不是尽量保船,而是选择同归于尽,自沉,因为船就是侥幸拖回去也无法修理。 采用打完拉倒的方式导致无论是丰岛海战还是黄海海战还是威海卫战役都有船体受伤自沉的问题,镇远舰在威海卫战役被围关键时刻螺旋桨撞坏无法修理。该舰管带林泰曾负疚自尽,继任管带杨用霖不愿投降自杀;该舰美国帮带马吉芬回美国以后亦自杀。而日本船则可以获得良好迅速的维修,在甲午海战后,受到重创的5艘日本船有的基本是被认为打沉了,结果仍然拖回较近的仁川等港获得修理,起死回生。部分因为日船很多即将沉没,所以要在有较大优势的情况下率先退出战斗。 中国战舰多为直接进口,后来中国自制的战舰和进口战舰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中国修造船能力和技术不够高,同时修造船地点和要保卫的军港异地。例如当时的威海卫军港,乃至山东的船舶工业非常欠缺。缺乏修船能力。特别是,修船能力不仅影响舰船的恢复,导致战术选择上采用自杀式方式。

 2.弹药不足,并且对方的火力猛,己方火力弱的情况下,往往是先把军舰打残了,使其不能攻击自己,而不是即刻打沉。结果的确把几艘军舰打出了战场,然而却没有彻底击沉,也没有追击。所以在战后的结果上,有种吃亏的感觉。如果北洋水师的弹药充足的话,当时日舰的比睿,赤城和西京丸很可能会当场沉没的。当时多亏日舰见天色已晚特别是比睿,赤城,西京丸三艘舰再不走就要沉没了,所以无心恋战。如果再打下去,中方舰只就可能更加糟糕了。当时,除了弹药以外,还有舰速问题和弹速问题。日舰射速本来快,弹药充足,自然更是猛打。而北洋水师,弹药准备不足,说实话如果有射速快的炮,也未必敢快速装填弹药。

  后来,据称北洋水师的两艘巨舰,以及剩余各舰各种类型的炮弹已经基本用光,而日本舰队的弹药仍然非常充足。后来的小追击几乎就是空城计。为什么弹药不足,首先是资金不够。其次是情报失误。无论是一开始的丰岛海战还受后来的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情报都没有日本舰队准确。日本舰队清楚地得到了中国将会运兵和兵饷到牙山,所以丰岛海战就用三艘军舰攻击了北洋水师的护航舰济远舰和广乙舰。两个月后,日本舰队也探知了北洋舰队主力将会运兵的信息。因此,准备了充足弹药。而北洋水师则只是护航,而不是主力海战,弹药准备不足(和日本比较,如果和自己比较,已经是准备相当充足了。一般也没有能够想到能有5个小时的海战。)一个重要的日期更说明了日本的精打细算。黄海海战的前一天晚上,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在过节后的第一天,战斗打响的。和弹药相关的还有煤,当时中国军舰的煤的质量没有日本军舰好,日本军舰总体速度快,加上煤好,结果军舰速度更快。另外,优质的无烟煤不冒黑烟,所以日本军舰容易发现中国军舰,中国军舰不容易发现日本军舰。在后来的日志中,中国军舰发现日舰的时间远远晚于日舰发现清舰的时间。

3.队形。致远舰脱离队形出击,结果迅速被击沉,并直接导致济远只能采取躲避策略,后被认为是逃跑。有说法是有日舰要对定远发射鱼雷,而致远冒险相救,结果鱼雷对准了致远。但也有的说日舰没有发射鱼雷。

两只铁甲舰排在中间前部,没有及时变阵。因为发现日军时间晚,日军的阵型已经就位,而北洋水师的阵型并不理想,即便是不理想的阵型也有没有真正到位。两艘航速比较慢的超勇振威,鱼雷艇等舰艇开战时还落在后面。日军绕过铁甲舰攻击后面的舰只,导致后面的战舰无力支撑,只能采取退缩固守战术。日军对大东沟的海域地形不如北洋水师熟,所以北洋水师应该吸引日舰进入浅水区,而靠两只铁甲舰作为前卫,这样的话,日军就不能够形成绕到背后的战术,速度快的优势也就不能发挥。所以北洋水师发现敌舰后应该回撤近岸海域,背岸一战,发挥巨型装甲舰的优势,避开自身舰只速度慢,炮速慢的劣势。当然,到了中间,北洋水师也采取了这个战术,但是时间偏晚。

4.海军和陆军协同725丰岛海战后三天,28日进行了成欢驿一战,日军从振威往南攻击,清军在成欢驿四面被围,成欢驿也在清军驻地牙山以北(现首尔地铁1号线可到)能够逃脱实属侥幸。清军首先水师被击退,然后陆军只能后撤。清军在平壤陷落三日以后就进行了黄海海战。这一次是陆军先败,然后海军为了及时建立鸭绿江防线而仓促运兵,导致黄海海战遭遇战。无论是丰岛海战还是黄海海战,日军都事先探知情报,主动出击。而北洋水师对日本的情报则不足。北洋水师首先从刘公岛到旅顺,日舰即准备寻找清舰队主力进行进攻。如果能够按照叶志超的部署,放弃平壤,主力迅速回撤,早早建立鸭绿江防线,那么也不至于将北洋水师过早的调出军港,而且军事任务和危险不吻合。军事任务是为了护航运兵船,而日军为的是决战。左宝贵的死守平壤的做法在实不可为的时候仍然坚持是不一定可取的。陆军与水师不相顾的情况在威海卫战役中更严重。如果清朝在朝鲜方面的陆军采取守势和战线回缩到汉城,甚至平壤,鸭绿江,北洋水师不被对陆军的运兵任务拖累,而是主动出击断日军海军,战胜日本海军的话,那么陆军仍然有重新攻占一半朝鲜的可能。英国当时有让中日平分朝鲜(澎湖也有平分的设想)的想法,但是日本没有同意。

  唐朝水军和日本在朝鲜南部白江口进行了战役,将日本海军击垮而奠定胜局。明朝水师联军在露梁津海战中打败日本海军从而获得胜利,也是在半岛的南部。陆军在朝鲜北,海军在朝鲜南部,有前后夹击之势,日军就军心不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从北边进攻满洲,美国从南部海上进攻日本,而且在本土丢了两个原子弹,朝鲜半岛上没有打日本就投降了。可见和日本作战,需要头尾同时进击的方式才行。特别是战胜海军,日本就基本支撑不住了。日本至今基本保持着本土不战的原则。

5.攻击方向战略 攻击方向的战略有两个,一个是陆军和海军均在朝鲜半岛北南附近对决,如上面所述;另一个战略是在朝鲜半岛附近陆军对决,而在台湾和澎湖方向海军进攻战略。前者是当古代舰船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主要是在朝鲜半岛附近,而当现代舰船的航行能力和武器系统发展以后,陆军可以在朝鲜半岛,海军可以在台湾澎湖方向对阵日本。陆军防御位置必然是在朝鲜半岛,问题只是在牙山,蜂腰部平壤还是鸭绿江畔。第二次中日战争也是设想着两条战线,北部在京津地区阻击,南部开辟长江下游战场,让日本形成从东往西的仰攻态势。但是这可是在陆地上而不是在海上,结果中国军民损失惨重。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首先封锁台湾海峡,然后聚集军队仁川登陆,而毛在台湾海峡方向上只能汪洋兴叹,所以就集中精力将攻台部队调往朝鲜半岛,解决自身没有海军力量在台湾方向的抗衡能力。可见两个战略方向的协调性是必然存在的。

   从闽浙台湾方向进攻的战略具有创造性和合理性,当时的光绪皇帝并非没有这个打算,并且要求李鸿章采取北洋水师南下战略,但是李鸿章最终采取自认为“较为稳妥”的方式,让海军主力和陆军均集中在朝鲜半岛和黄海附近,以相照应。结果两个相互矛盾的军事战略就出现了自己犹豫不决,也是福建方向水师迟迟没有援助北洋水师的原因,(没有仔细考证)仅仅是采取保卫台湾而不是进逼台湾和澎湖,甚至威胁日本本土。其实两个战略都有可取可行之处,但是各自做一半就全都不可取不可行。所以战争的胜负在策略都可行的情况下,势均力敌的时候,关键是不要把两个相互矛盾的战略各做一半。背水一战,全力以赴者胜。日本作为一个小国能够战胜大国的清朝,关键就是全力以赴,集中所有资源,背水一战。

   也许清政府没有想到北洋水师败得那么惨。北洋水师惨败之后,福建水师和台湾的水师基本也就缴械了。所以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闽洋水师和粤洋水师则“看热闹”,其实不是很正确。当时是四支舰队,还有一个福建水师,主力分散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攻击战略迟迟没有定夺:海军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在朝鲜半岛附近还是应该在福建,台湾澎湖方向直接威胁日本南部本土。不过仍然是将粤洋水师的三艘战舰进行了集中。李鸿章开战前的1894年5月份第二次威海阅兵“留下”来的广乙广丙两艘军舰。广甲后来返回广东,然后从广东装载了荔枝上贡(这时候军舰还上贡荔枝呵,然后也留了下来)。但是没有集中福建、闽洋水师,当然福建台湾也有防御的必要。

   战前两次威海阅兵,其实已经表露了战略企图,就是防守渤海和黄海朝鲜半岛,而不是从福建台湾澎湖方向威胁日本本土。如果南方的水师阅兵但是不仅把三艘粤洋水师全部留在,并且把闽洋和福建水师主力北调(中法战争已经结束),那么情况就会不一样,日本的策略可能就会是把海军转向澎湖和台湾福建海域了。实际上,当时台湾方向的防御非常稳固。刘铭传和刘秉璋在中法海战中取得胜利。中国当时汇集了数只舰队的主力,只有超勇扬威中途转道汉城镇压壬午兵变,平定起义,逮捕大院君。台湾的防务因为基础好,结果北洋水师覆灭后,日本为了占领台湾付出的伤亡居然超过了甲午战争在朝鲜,黄海,辽宁,山东的总伤亡。

   从台湾方向的军力(闽洋福建、粤洋水师主力尚存)尚可观,而北方采用陆军和日本仍有迁都毁约再战的呼声。打几个月就拉倒了,实在比不上镇压太平军经历三代皇帝的劲头。日本实际上也没有力气了,本来清朝都说把朝鲜割给日本了,日本还不能马上吞并。结果俄国半路杀出来,不仅八国联军时攻入满洲和朝鲜。导致俄日战争的爆发。并且还导致十月革命的爆发。可以说日本的兴起导致清朝和沙皇两个政权的崩盘。

6.军事同盟问题。甲午战争中,其他国家均保持中立。英国对日本攻击悬挂英国国旗的高升号十分恼火,几乎想和日本开战,但是日本最终缓和了和英军的紧张关系。另外英国首先提出中日平分朝鲜半岛的设想,但是日本不同意。如果清军守北半部的朝鲜,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胜负就很难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也曾经在开战之初就想和日本开战。后来日本没有获得美国的支持,中国获得了美国、英国、苏联的支持而战胜了日本。只是台湾收回了,澎湖没有收回,而且朝鲜也再次打了一仗。有时候,不一定是同盟问题影响战争,中立本身也能影响战争。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德国政府以保持中立为理由,拒绝交付已经造好的“定远”、“镇远”、“济远”三舰。如果中国及时得到了这三艘战舰,那么中法战争的结果就很难说了。可见影响战争的国际关系并不仅限于同盟问题。另外,虽然当时造舰的时候,国内的反对意见极多,什么质次价高,中间回扣甚多等等,一场战争才将这一切留言解决了。只可惜三艘战舰全都买了德国货,把英国搞的很不高兴,后来英国把清朝已经交了定金的吉野卖给了日本,导致日本军舰的实力大幅度提高,甚至影响了中英的关系,或者反之。 另外,中法之战导致中国在福建沿海的闽洋水师遭到毁灭性打击。日本能够获得台湾,是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两场战争的结果。而且如果中法战争中闽洋水师不被歼灭的话,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就会有所差别,或者对决的时间能够拖后。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具有相当的关联性,应继续研究。

  大院君李罡应和中朝同盟(一说是李(上日下正shi)应)。甲午战争中,朝鲜的角色非常特殊和关键,朝鲜的态度严重关联中日角逐和战争的动机。首先国王和闵妃是倾向清朝的,而太上皇李罡应是还想大权在握的时候,内政出现了乱局。这时候清朝以宗主国的身份由马建忠扣押了李罡应。并押回保定坐监狱。但是没有一直关押下去,最后错误的将李罡应送回朝鲜。显然李罡应在,两派的斗争就会继续,而或靠清朝,或靠日本。如果送回李罡应,也有办法,就是后来袁世凯的奏折,希望让李罡应得孙子继承国王,废除高宗,稳住太上王的势力,但是没有批准。结果是李罡应(如果有日本支持下,有实权)全力支持日本,清朝叶志超在战前报奏,朝鲜政府让其民全力支持日本的军备和军事行动,而在首尔南部的牙山叶志超部无法当地筹措军备物资甚至军事行动也被告知日本。但是后来李也在甲午战争后立刻死去,或因没有了利用价值而被害死。

7.济远舰的表现。

1)丰岛海战 830,「济远舰全速向西撤退舰猛追,「济远舰悬起白旗舰追近,「济远舰又加挂日本海军旗这个做法,很多资料认为是方伯谦畏战怕敌或者是诈降。我认为济远舰悬挂白旗是给日舰看的,因为这时候中日没有开战,势单力孤的济远舰要尽量不打。但是又不认为日本舰只真的保持和平,所以最终很可能是采用悬挂白旗诈降的方式暂时迷惑日舰,等到日舰距离接近以后,用后炮猛轰。正因为如此,济远舰才能够在非常被动的形势下自己毫发无损却让速度己快、攻击能力比自己强的吉野大吃苦头。这种战术是兵不厌诈的表现,非常成功。

但是这之后悬挂日本海军军旗的举动最终给方伯谦重重记了一笔。这个举动有两种解释:1.不是临阵叛逃。不是给日本看的了,而是给迎面驶来的高升号操江号看的,让它早知敌情赶快做好准备。济远舰此次航行的目的是为了接高升号和操江号。当济远舰和广乙受到三艘战斗力强于济远和广乙的日舰的围攻,自身难保了。而高升号因为是英国籍商船,日舰可能不会攻击,而且如果济远接应高升号的话,那么日舰就更增加了攻击英国商船高升号的口实。所以济远舰应该跑,而且应该悬挂日本海军军旗,说明日舰逼近,并且从高升号旁边经过而不是停留,因为无法保证高升号的安全,还会使济远舰被击沉。如果是为了投降悬挂日本海军军旗更让日军认为其中有诈。2.是为了投降或者是缓兵之计。这个说法也似乎有道理。并且得到了更多人的相信。这个说法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日俄海战。众所周知,在甲午海战以后10年,日本和俄国在东亚海域进行了海战,在海战中,俄国的军舰舰长也有战败之后悬挂日本海军军旗的举动。因为在甲午海战之后,这样说明可能悬挂日本海军军旗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投降的有效手段。而这次俄国军舰舰长悬挂日本军旗并没有让日本手软。但这并不能证明济远舰也是为了投降的。因为甲午海战在前,并且悬挂日本军旗的举动在后来的海战中并没有重复的案例。

事实上,在战舰和战事完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怎么个死法已经不是自己说了算的问题了,而是胜利一方说了算的问题了。而真真假假自古都有兵不厌诈的古训,难道敌方轻易就能相信了?现在有不杀降将的国际法,那个年代投降和战死将来是死是活已经是瓮中之鳖,听人由命了。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怎么作为实际上都是没有关键意义的,在生死一线之间,不能过度苛求一个随机应变的战将(这时候在集体自杀之前,方伯谦也没有搞个集体玉碎,呵呵。后来结果做来做去人言可畏,逼得高层玉碎的人成为北洋水师的司令丁汝昌等人了实在是令人叹惋)在船长规则中,现在有这样一条,如果海水离船舷一米的话,船长弃船是没有责任的。因此我认为不应该过分纠结挂旗的问题,而应该看到丰岛海战还是在仓促应战中把最大的一艘战舰救了回来的举动。方伯谦还是非常机智的。不能看表面现象。黄海海战中的方伯谦也有些谨慎。

(2)这次护航的实力实际上是很薄弱的。高升号很多资料没有说上面除了900名士兵以外,还有巨额军饷。我记忆中有资料说是20万两,总之高升号上的军饷占整个战争初期后勤预算支出的半数,当时1000多吨级的广丙鱼雷巡洋舰的造价是20万两白银,可以相互考虑之。严重怀疑当时日舰能够放走济远舰而“冒着和英国开战的危险”(未必)非要射杀高升号上的清朝军人,只留下英籍船长,就是早已经获得了高升号上有数目巨大的军饷。此次军饷被夺,和900名军人死亡,使得牙山战役无法实施。并且直接影响到平壤战役的军备和军心。按理说,这样数目的军饷应该是军舰编队押运才行。采用高升号商船运输实在欠妥。如果确有泄密的渠道,那么如果我是日军首领,必然对高升号英籍船长实施拉拢策略。也许英国乐见东亚二虎相争,相互削弱实力,高升号还可以吃了原告吃被告。

(3 另一个让日本无心恋战的重要原因就是济远舰一艘军舰吸引走了4艘日舰。济远舰当时炮多被打坏了,日舰猖狂的群起追济远,日舰也是拿软的柿子捏的。济远因为丰岛海战侥幸重创吉野等日舰,因此,济远在自己炮舰损害后吸引4艘日舰追击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战友争取了稳住阵脚重新集结的时间。天黑怕船体小的鱼雷舰发起攻击,日舰队没有鱼雷舰跟随,主要靠本身舰只鱼雷。所以比较确切的日军的战术错误,第一个战术错误就是相当的主力分散到对一艘中型舰只的追击中,核心目标受到分散,浪费了大量时间。等这几艘战舰追不上了,或者是指挥者发现追击济远意义不大了。这四艘军舰再赶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而且在镇远、定远两艘巨舰的苦撑下,特别是中国军舰快艇仍然从鸭绿江口有所增援的情况下,中国海军逐渐站稳脚跟。(第二个战术错误就是过分的担心鸭绿江口中国军舰的增援能力,实际上鱼雷快艇能够来到的不多)超勇、杨威等旧舰已经结束使命,中日海军剩余舰只开始对攻的情况下,日军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胜算。第三个日军的战术错误就是不知道北洋水师的战舰已无太多弹药而因为天黑主动撤离,打了就跑的战术错误在偷袭珍珠港的案例中再次体现。济远舰本身除了炮坏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船头漏水,(是碰的还是被炸的?)担心沉没。 如果没有着四艘日舰的相对错误的追击,北洋水师的下场很难预料,一定会更糟糕。方伯谦后被斩首, 日本的西京丸、比睿、赤城也都退出了战斗,没有被斩首的将官。其实日本退出战斗的战舰按照北洋水师的做法,估计也会有处死的,日军没有做到战果的最大化。

济远舰也挂出了重伤的旗帜。虽然没有挂撤出战斗的旗帜,定远也没有允许的旗子,实际上定远从一开始旗语就已经被打掉了。济远舰的随从舰广甲早就被划出阵外,济远已经成为单舰,需要联合起来。有人认为后来济远舰为了逃跑撞坏了扬威舰。是否相撞?从战阵上相撞几率不大,但也有可能是扬威起火或者规避日舰的时候和同样后撤绕转的济远相碰。从动机上避日舰的阵形是最主要的动机,扬威还有到浅水区救火躲避的要求。而济远舰较大,和日舰吨位相当,不一定到浅水区能够避得开,所以济远不太会去浅水区躲避。广甲是最先被划到阵外的舰船,因为广甲吨位最小,战斗力弱,济远有可能要和姊妹舰广甲汇合的意图。另外,济远也未必和扬威中间正撞。扬威的沉没本身并不是直接由济远撞沉的,而是第二天日舰重来打扫战场打沉的。

我自认为济远舰不应该被处置,或应该处置广甲舰。对于济远舰的表现,其中唯一的洋员马吉芬也有问题。他非常肯定的认为济远舰逃跑了。而当时对洋员的答复可能是非常信任的。但是马吉芬自己受伤严重,据说战争的后半段怎么也记不起来了。(或有隐情:济远舰方伯谦上岸首先提到不变阵的责任问题,而镇远舰就会与此责任相连的,马则是镇远的帮带,所以这里面还有问题。后来镇远舰的两位舰长都自杀,马吉芬本人两年后也在美国选择丁汝昌自杀的日子自己自杀,令人唏嘘。)。因为令旗被打掉,无法指挥不能及时变阵,致远舰的冒险出击,结果导致济远和广甲处在极为不利的位置。但是广甲实在不应该触礁后自沉。因为他以为一定打不过,而且一定不能及时进入军港,所以采用广乙的做法,在中途自毁后上岸。粤洋海军的三只军舰头一只打得超好,中间和后一只军舰不尽人意。 

8.选将问题  甲午战争的领衔将领第一人选是刘铭传(后李鸿章将丁汝昌改任水师,有人认为当时让丁汝昌去海军的动机之一是为了调和刘铭传和丁汝昌的关系,并认为丁并不是海军司令最佳人选等等说法),甲午战败后也赐死。第二人选是刘秉璋?第三人选是叶志超(直隶总督)。所以并不是叶志超贪生怕死,而是他自己给李鸿章电报中承认和担心的“超资历浅薄,难服调度”。左宝贵虽然英勇战死,但是不一定不误事,例如,就算平壤丢失了,按理说鸭绿江应该守得住。但是鸭绿江即刻土崩瓦解。如果左宝贵能够从平壤及时后撤鸭绿江防线,日本也不至于过快和北洋水师对决于黄海大东沟,陆军也不至于退到辽宁南部。甚至防卫威海卫的陆军也会得到加强。清朝老残游记有和贪官相比“清官误国”的说法,就是贪官自己知道操守不好,所以做事谨慎。而清官自持大公无私而做事偏激,过于犀利。与此相似,敢死之将也未必不误事。有些敢死之将,自持自己有敢死的勇气,结果不善于谋略,不谨慎从事,如同带领军队一起送死,自然也是误事。

9. 军人少而将官多。北洋水师的军舰将官多于日本。日本有两名中将,而北洋水师的将官数目多于日本舰队。但是在舰上的人数却略多于日军的一半。当然,日本军舰上军人有很多预备役的。北洋水师的将官死亡率高于日本数倍。日本舰长只死了赤城号小舰的舰长。而北洋水师的舰长舰沉就自杀,这种方式造成北洋水师的高级将官从从一品的海军司令员丁汝昌以降死亡过度,大大增加了日本战果,并促进了后来的北洋水师的覆灭。这次覆灭除了船的覆灭,关键是人才的覆灭和信心的覆灭。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中国的海军的实力都没有超过北洋水师的相对于其它国家的实力。而清朝后期太平天国后到甲午战争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就达到了。而且至今是最大的一次中国海军经历的战役。但是人们还是说当时挪用了军费等等,缺乏客观的比较。

10.日舰是否沉没问题。日舰说是一舰未沉,有点令人吃惊,难道运气这么好?但是有人质疑清朝后期长期流传的日舰损失了比睿,赤城,西京丸三艘军舰。虽然结论不知真假,但是其驳斥的论据有些问题。他认为日舰和世界上大多数军舰一样,不会重名。所以不能出现两艘西京丸。这完全不正确。至少比睿,赤城都有了同名军舰,而且赤城号还是航空母舰。甚至越是军舰战沉了,而不是别的原因沉了,越要建一艘同名的军舰,表示其不死的精神。第二,日舰西京丸是否参加了台湾受降。网上资料有些不一致。第三,没有动态的考虑日本、朝鲜的修船能力。赤城号和西京丸重伤后,拖回仁川,据说触礁沉没。赤城号只是600吨的小船。所以触礁搁浅也容易拖回维修。西京丸是条商船改装的,可能也搁浅了,后来在威海卫战役中没有出现。半年后就算出现在台湾,也未必不是打捞然后大修后的结果。第三,作者说日本已经大胜的情况下,如果有舰艇沉没,似乎没有必要掩盖真相。这不对,因为虽然大胜,但是沉没一艘和一艘没有沉没是很不一样的,赤城号又太小,说赤诚号沉没了,结果人们不知道赤城是只小船。第四,日本的说法。日本文化传统中说话有不好听的话不直说的做法。二战时天皇的战败投降书没有一个失败投降不义等不好的字眼就是证明。日本说西京丸受到重伤...其它军舰都未击沉的说法,实际上有隐喻西京丸实际上可能沉没了,或者和沉没相近的搁浅。应该离岸不远,因为船上的人也差点沉底了。(不知是不是乘救生艇上的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