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轰三国志中后期阵容:打孩子是一种必须使用的教育手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24:21

       

  我是很不情愿的打孩子的,至今我曾打了孩子三次。
  我真的很希望采用一种民主的方式帮助孩子的。可是民主的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孩子觉得我好说话,好欺骗,好糊弄。希望孩子懂得大人的心,原以为孩子能明白我的做法,但是孩子并不是积极努力地争做个好孩子,而是把我的态度和做法当成了逃避问题、躲避困难的屏障了。孩子渐渐摸准了我的脾气和教育方式,于是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找理由,甚至编出非常“有道理”的情节,一次得到我的理解,两次得到我的同情,后来就更加变本加厉了。
  民主的教育方式显然出了问题,尝试改变的时候,发现小孩子有些“奸猾”了,她学会了怎样对付我了。她似乎知道了我的性格弱点,掌握我的思路了,这以后教育开始走上艰难的路程了。为什么说艰难呢?因为我可以立刻改变我的教育方式,但是孩子在前面的民主教育方式下,已经养成的习惯,形成的定势思维,很难在一时间与我的教育方式合拍。
  我生气孩子不听话,孩子在怪我怎么不跟原来一样了,甚至还认为我不象原来那样爱她了。我极力告诉孩子无论怎样我都是最爱她的,以前爱她,现在还是爱她,以后也继续爱她。但是她的眼神告诉我,我说的不是真的,她不这么理解。
  我尝试跟她沟通,但是她总是拒绝。只要我一说话,她就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不要再说了。”平时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直到有一天老师来了电话,说孩子在学校犯了大错误,这下我才知道真正的问题来了。而且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忍不住,狠狠打了她一顿。
  有人曾说,打孩子实在是不情愿的行为。打在孩子身上,疼在家长身上。但那一次打孩子,我竟然没有这样的感觉,相反我心里很坦然,觉得这个孩子真的需要打了,这个打是应该的。我要让她知道她犯了错误,必须暂时痛苦一下。作为一种手段,尽管打孩子看起来很不人道,但是也许这样一种野蛮的方式,会带来一种好的结果,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打孩子不见得是件坏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实际上一个探究是的过程,有的时候他们不能完全理解大人讲的话,或者是对某事没有记性,父母又不可能全天注视他们,这种惩戒方式,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遇到更大的伤害。
  孩子有时做坏事时,是为了得到一种冒险、刺激的精神体验。如果这时不打他,那么他做坏事时带来的这种体验就会成为唯一的体验。一旦这种"愉快体验"成为做坏事后的唯一体验,或者因为父母的批评不够,以至于这种愉快的体验盖过了痛苦的体验,孩子就会把做坏事当成内心十分向往的事情,脑海中对于"不能干坏事"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孩子犯了错误,孩子犯错后,对他进行体罚,可以让他明白很多没有道理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一旦做了,就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又必须由自己来承担,无论是谁,都救不了自己。
  打孩子可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他有一次面对错误的经历。恐怕每个人一辈子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惩罚。孩子在家中学会了正确对待父母的体罚,那么他在今后遭到惩罚,甚至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受了委屈之后,也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来面对。不会觉得世界末日来了,一切都没有意思,没有了希望,甚至去“剥夺自己小命”的傻事。
  在孩子做了严重的错事后遭受体罚,可以让孩子知道犯了错误就应当承担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有做好事,才会得到积极的奖励。在孩子做坏事后打他,可以让他切身感受到,一种不良后果肯定随着自己做的坏事而来。如果不打,其他惩罚措施很难保证一定会对他产生威慑力,他会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着,只不过吓唬我而已。一旦不良的诱惑再次出现,下次极有可能重蹈覆辙。那个时候,我想,孩子真的是出问题了,恐怕这是我们家长最不情愿预见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