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文字版:周馥家族的家学家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7:18

学 家


 □王庆云
 来源于http://blog.people.com.cn/blog/c2/s6762,w54092  

(一)

周馥是晚清的封疆大吏,他从青年时代投军从戎后,就把其家族带出了安徽东至纸坑山,逐步走向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一线,在20世纪上半期,以天津和上海为基地,形成了庞大的实业型家族。到了20世纪下半叶,又以北京为中心,进而走向世界,形成了一个文理并重,中西交汇,百花齐放式的学术大家族,足足风光了一百多年。在老太爷周馥之后,周家的能人如长江之浪,前后辉映,灿若群星。在第二代人中,周学熙是北方民族工业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红顶商人”,“北国工业巨子”,其兄周学海“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贡献。在第三代人中,有周今觉、周叔韬、周志俊这样的儒商;在第四、第五代人中,涌现了一大批专家学者,诸如周一良、周煦良、周绍良等,以及“启”字辈子中的周启成、周启昆、周启乾、周启鸣、周启晋等。不仅如此,这个家族还诞生过几位闻名全国的“大王”,如邮票大王周今觉,戏单大王周志辅,古墨大王周绍良。至于周叔韬先生的藏书与捐书,人们虽然不以“大王”相称,然其规模与影响,甚至比“大王”更加高远,尤其是他的人格风范,至今为世人所景仰。

周馥后人,现有几百人众,大多散居在天津、青岛、北京、上海、安徽及海外各地。一百多年来,他们上承下继,共同演绎了一个从书生而官宦,从官宦而实业,又从实业到书生的安徽大宅门的生活轨迹,其间没有一个人在汹涌澎湃的历史潮流中走向反面,他们对家乡的经济建设,甚至对整个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们心系国家的建设和振兴,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各自的多彩人生。

(二)

俗话说:“穷,穷不过三代,富,富不过三代”。然而周馥家族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始终繁盛不衰,一举成为名门望族。人们不仅要问:这个家族的治家秘决究竟有哪些?

最近,我在《旧书信息报》上读到了刘经富先生撰写的一篇学术文章,题为《南开大学旧藏周馥资料三种》,文章说,作者在20026月,购得《玉山老人手书先贤论》和《负喧琐语》两本书,可喜的是这两件文献亦是南开大学图书馆的旧物,钤在首页的藏书章与《周悫慎公祀典录》上的一样,这三种资料,为研究周馥家族的发展史和治家秘诀提供了佐证。

钱穆先生曾撰文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与学术文化的关系,说:“当时门弟传统,共同理想所希望门第中人,上有贤父兄,下自佳子弟,不外两大要目,一则希望其能有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藉文史之学业修养。此两种希望,合并成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之表现则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这段话把过去世家大族的理念、目标概括得非常深刻周到。特别是家风家教,尤为家族的带头人所高度重视,它关系到自己的家族能不能够从千百户家族中崛起、壮大,在上升为名门望族后,又如何保证祖泽绵延,积厚流光,防止“富不过三代”的悲剧发生。晚年的周馥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专心撰写了《负喧琐语》传诸子孙;并在他去世之前,念念不忘抄录圣贤语录以引导后人,让自己的家族永远吹拂着良好的家风。

儒家崇尚孔孟之道,然自宋以来,程朱理学广泛传播,尤其是朱子学说,在皖南各地的影响无处不在。周馥故里,与徽州相邻,与安庆隔江相望,周氏子孙们自幼就受到朱子学说的熏陶,在他们闯荡世界的过程中,无不以朱子的诚、信、义、仁四大要则要求自己,逐渐形成了以诚信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周氏家族的这个家传,又是通过皖南广泛存在的宗族族规家法来一以贯之,承上启下,实现世代相传。周馥、周学熙父子在通显发达后,与老家的联系十分紧密,修谱建祠祭祖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周馥、周学熙曾亲自动手编纂族谱,周馥二子周学铭主持修编了《建德县志》。周学熙两次重建秋浦县(现东至县)周氏宗祠。1925年,又在天津悫慎公专祠右侧建成周氏宗祠,名孝友堂,作为悫慎公北方子孙的支祠。后来还准备在上海建南方支祠,未果。周学熙还依照父训,大力兴教办学。除1922年在秋浦创办宏毅中学外,在建孝友堂支祠的同时,又建了一座师古堂,还仿照父亲《负喧琐语》的体例,抄写圣贤语录格言、家史往事数十万言分投各房子弟,接着又撰《儒行篇书后》付师古堂诸生。1938年,举办师古堂讲座,每星期日集合子弟于一堂,讲授《孝经》及程朱理学。1941年,他又倡设孝友堂支祠奖学金,奖励优秀子弟。此外周氏家族还拥有自己的家塾、藏书楼(即图书馆)、刻书局。周一良先生在《毕竟是书生》一文中写道:八岁入家塾读书,总共十年。在家塾读古书外,十四岁开始外文的学习,系统学习日文和英文;18岁时报考燕京大学的国文专修科,一年后,改入辅仁大学历史系。由此可见,周氏家族一直贯穿着“新知识与旧道德”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始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把儒、道、佛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充分体现了周氏家族的家学渊源和文采风流。

(三)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其家风之好坏,往往取决于其家长德行的优劣。周氏家族的开基祖周馥本人,一生经历复杂,青年时以一个普通秀才出身,入李鸿章幕,协助李鸿章拓展洋务30余年,成为洋务事业的实施者和推动者。1901年李鸿章病故后,周馥接替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历任四川、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及两广总督,在此期间,积极推行新政,编练新军,举办巡警;进行经济改革、振兴商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倡言废除科举,更新学制,创办新式学堂。而且还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治水专家,多次对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滹沱河等海河水系和山东黄河进行堵筑,勘察和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著有《治水述要》10卷存世,后人评价他是“功德在民,尤以河工为巨。”最使周氏后人震惊的是,周馥去世后,清熙帝谕赐祭葬,予谥悫慎,宣付国史馆立传。直隶、安徽、山东、安庆、秋浦县、天津、南北洋请求建周馥专祠,到周馥百龄大庆时全国就有9处建筑和3种文献纪念周馥,这在民国时期名人纪念中是罕见的。所以,周馥一生的功德和他的高贵品质,对于其子孙后代的影响和教育是巨大的。

周馥的原配夫人吴氏,出身农家,勤劳聪慧,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始终保持了一个劳动妇女的本色。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他的丈夫周馥大富大贵之后,她依然节衣缩食,追求自己心中的灵魂生活,做了许多积德行善的好事。1864年,周馥任职江苏,接吴氏住金陵。之后数十年中,夫宦游南北,吴氏皆随之任所,她虽为总督夫人,却从来不贪图富贵,去追求奢靡的贵夫人生活。进城之后,她把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一万两银子存典生息,在无为万顷圩购田1000亩为义庄,名为“乐济会”,赈济桑梓灾民。吴氏夫人的这个“乐济会”是建德县的第一个慈善机构,此举感动了皖抚大人,奏准当朝,为她建造牌坊,以彰善德。吴氏夫人70大寿时,儿孙们要为她大肆庆贺一番,可她坚持不同意摆宴,以免残杀生灵。后来儿孙们只好把做寿的钱分头去操办慈善事业。周学熙是吴氏生养的小儿子,她十分疼爱,但不溺爱,从小就教育他要勤俭、善理财、怜孤寡、助乡邻、若浪费钱财,攀高比阔,就严加斥责。后来周学熙即使位居高官,成了名闻遐尔的大实业家,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财富,但却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除公务大事和庆典应酬外,终年总是穿着布衣和家乡土布缝制的布褂。而且谨记母训,热心家乡的福利事业,在池州几县,捐建农林公会,倡导种茶栽桑养蚕,建立缫丝厂,兴办商业讲习所和中医传习所,建秋浦电灯厂和东流码头、文庙大成殿,“寿”字崖山房、铁佛寺万善桥等。

(四)

周馥家族除了上辈为下辈作出垂范外,还注意平时的言传身教。周馥嗜好读书,尤喜历代诗文、诗话,未偿一日释卷,写下了大量著作及诗篇,后人将其著述整理成全集34卷。在对子女垂教方面,写就示儿诗23首。《示海铭二儿》写道:“武候戒子书,淡泊与宁静;圣人为世师,忠恕重垂警;所贵收放心,欲绝外物屏;改过如扫地,时见尘满境;读书如尝食,甘苦在心领;一步一从容,即事即思省;久久心自明,豁然开万顷;矢志金石坚,造物难为梗。”周学熙也和他的父亲一样,晚年归隐北戴河趣园,吟诗作文,留下了很多诗作,并将诗稿“付儿辈笔录存之”,以便常读常警示。他为儿孙们留下的《示儿最后语》中写道:“先公笃信程朱学,孝儿传家忠厚传。门祚兴衰原有自,愿儿诗礼教诸孙”;“祖宗积德远功名,我为功名累一生。但愿子孙还积德,闭门耕读传家声。”在教诲儿孙的同时,他还注重看行动。当他得知二子志俊1946年在老家至德梅城创办敬慈小学,仁惠诊所时,十分高兴,立即赋诗鼓励。他在诗题中写道:“光绪戊寅(1878),先公遗命办施医事,忽忽七十年,此愿未偿,今当儿子明焯始定章则,成立至德卫生会,开办医院,聊以告慰“,并在诗中夸奖说:”于今创业堪垂统,继述还期后嗣贤。”曾经担任过全国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的周叔韬在谈到教子时,曾讲了以下三个观点:(一)重视对子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认为这是基础教育;(二)教育子女诚实朴实,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他在写给长子周一良的信中说“人能笃实,自有辉光”。(三)教育子女学有专长,自食其力,专业随子女个人爱好选择,从不干预。周叔韬有十个子女,他们都好读书、守家法,没有富贵子弟的不良习气,其中有8人是高等学府知名教授。综上所述,周馥家族,在百年间,真正实现了中国人的“家学渊源”、“代有人出”的传统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教家风对一个家族兴旺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这种作用往往是春风细雨,潜移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一旦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时,往往已成高山峻岭,博得了千万人的仰视。

4000字)

 

 作者:安徽省东至县农机局          邮编:247200          电话:05667011016

 

类别:文史 |  自分类:其他  |  评论(0) |  引用(0) |  固定链接  |  阅读 (332) |  顶( 0 ) | 埋(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