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王座 刷套装:二战德军空战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6:18:20

二战德国空军简史

不列颠之战--194008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战

二战苏联空军

苏德空战

残酷的塞瓦斯托波尔上空的决斗194206

铁翼逐鹿北非——二战北非空中争夺战

库班大空战——194304苏德争夺制空权的殊死拼杀

最后的战斗----记二战末期的西线德国空军

 

 

二战德国空军简史

 

一、德国空军的重新建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按盟国1919年《凡尔赛条约》,德国空军应当解散,德国销毁和交给协约国的飞机约1.6万架,航空发动机2.7台,只能保留140架飞机和169台航空发动机。1922年,协约国废除了禁止德国制造民用飞机的禁令,德国的航空工业开始复苏。抓住这个时机,德国迅速研制出Do-X,Ju38,Ju52/3M等民用飞机。在设计时这些飞机都考虑了在必要时可迅速将民用改为军用的要求,并且逐渐我行我素,利用1926年英、法、德、意签订的巴黎协定:取消原来在生产民用航空器的种种限制,开始研制和生产军用飞机。1934年,德国已经有多种军用飞机投产,如:He-51战斗机,He-45和He-46侦察机,Ju-52/3M轰炸机,Do-11.Do-23轰炸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已经为自己的空军“东山再起”打下伏笔,在德国各部门安插了一批军事航空部门的指挥官。另外,成立了许多滑翔机俱乐部,培训大批飞行人员。1926年后,更抓住巴黎协定撤消对民用航空的限止这一机会,扩充民航事业,培养出大批空地勤人员。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德国和苏联1922年签订的《拉帕落协定》所附秘密军事条款精神,由德国提供航空工业的科技情报,苏联提供场地,生产飞机和培训飞行人员。容克公司由德国政府出资8000万马克在莫斯科附近建立一个飞机制造厂;从1926年到1933年,德国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索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那些后来在二战时担任德国空军重要指挥官的军官,许多都是在苏联培训出来的。这就为德国空军的重建准备了大批人才。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把扩军备战摆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德国经济军事化。1933年到1936年,德国新建飞机厂达60个。为了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政府对航空工业采取扶持和补贴的办法,使飞机制造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到1935年,年产飞机已达4760架。1939年至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空军的主要作战机型Bf109.Bf110.Hs123.Ju87.Do17.He111等最后定型。

1935年3月,德国空军正式重新建立,并独立成军。戈林被任命为空军总司令。1937年,为了锻炼部队,德国抓紧西班牙内战这一有利时机,支持佛郎哥叛军,派出空军部队,组成“秃鹰”军团,取得了夺取制空权、军事运输、轰炸、空战战斗等多方面的实战经验,并对已定型生产的作战飞机进行实战检验。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空军的最出名的战例,是通过比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被人熟知。1937年3月5日,“秃鹰”军团对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大规模连续轰炸,使格尔尼卡遭受毁灭,7000余居民死伤2543名。这是大规模毁灭性轰炸的首次战例。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德国空军再次成为武器装备到技术素质都称得上世界第一流的空军。1939年8月,德国空军已拥有3750架作战飞机,绝大部分是当时最新式的。纳粹恶鹰终于羽毛丰满,长出了钢爪铁牙。

二、德国空军的作战理论

1 把空军作为推行扩张政策的有力工具 。特别是在希特勒上台后,注重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支尽可能庞大的空军;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使用这支空军对周边国家进行恐吓。

2 坚持空军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为主的思想。1936年后,这种指导思想逐渐在德军中占了上风,希特勒对这一思想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这种思想的确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这种思想的确立,直接对二战中德国空军的使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德国空军以支援地面军队作战为主的思想,在德国推行的闪击战理论中得到了体现和发展,德国空军也由此成为一支主要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的力量。

三、德国空军作战概况

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进攻波兰,英法随即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德国空军共部署了9个Ju-87大队、366架俯冲轰炸机,3个Do-17轰炸机联队和少量Ju-86轰炸机,大量的Bf-109和Bf-110战斗机,Hs-126侦察机。战争的第一阶段,德空军轰炸了波兰第一线的21个机场、交通枢纽、指挥机构、飞机工厂,虽未达成将波兰主要作战飞机摧毁在机场上的任务,但严重摧毁了波兰空军通信指挥系统,使波兰空军无法实行集中指挥,只能和德国空军进行小规模的战斗。德国空军完全掌握了波兰的制空权。

战斗中,德国空军掩护高速突进的装甲部队前进。9月14日突击高特诺,炸毁了布祖腊河上的铁桥,并连续数天用数百架飞机对布祖腊河一带集结的波军进行压制性攻击,瓦解了波军对德军侧翼的攻击。

9月9日,德空军开始对华沙进行大规模空袭,前后轰炸近60次,持续时间3周。整个华沙变成一片火海,居民伤亡极大。至9月26日波兰宣布投降,德空军共损失各型飞机564架。

袭击丹麦和挪威

1949年4月9日,德国对丹麦和挪威进行突然袭击。在丹麦,德国空军主要是用Ju-52运输机运载空降兵进行伞降,占领机场和若干关键的大桥,仅用了4小时便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丹麦。

在挪威,德国空军使用He-111型轰炸机40架和Ju-87型俯冲轰炸机20架,Bf-109型战斗机45架,首先夺取制空权。然后使用400-500架Ju-52运输机运输伞降部队对挪威的若干机场进行伞降和机降,占领机场和首都奥斯陆。德国军队的轰炸机群还在挪威的若干大城市上空进行威慑性飞行,并攻击挪威的炮台和高射炮阵地,掩护德国海军的登陆行动。当4月14日英法联军在挪威北部登陆,拟对挪威军队进行支援时,在海上遭到德国空军的突击,大量舰船被毁,物质供应中断。6月8日,英法联军不得不撤出挪威。6月10日,挪威军队残部投降。

袭击荷兰

1940年5月10日,德国使用空降兵向“荷兰要塞”发动空降,目的是防止荷兰炸毁桥梁阻止德军入侵。这场空降和反空降的战斗十分激烈,空降行动遭到荷军的顽强抗击。由于荷军的兵力被德军空降兵牵制,德军地面部队顺利攻克荷兰防线。5月13日,德军占领鹿特丹,荷军于5月14日投降。

入侵比利时

和入侵荷兰同时,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比利时。此役中最突出的空中作战是空降突击“埃本、埃马尔要塞”。当日凌晨,41架Ju-52牵曳DFS-230型滑翔机运载突击队在要塞顶部降落,在10分钟内炸毁了10座碉堡,并和守军展开激战;Ju-87俯冲轰炸机同时对通往要塞的道路进行轰炸,阻击比军的增援部队。天亮后又空降了300名突击队增援第一批突击队。32小时后,要塞守军投降,马斯河和阿尔贝特运河渡河场门户大开,德军地面部队迅速突破比军防线。5月28日,比军宣布投降。

闪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国空军大约出动3500架飞机,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系统袭击,将法军大部分飞机摧毁在地面上,取得了制空权。在空军掩护下,德军“A”“B”两个集团军穿过阿登山脉,强渡马斯河,于20日推进到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拦腰截断。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英法联军33万人被围困在敦克尔克附近的狭小区域内。索姆河以南的法军曾试图反攻,解救被围困的联军。但从5月13日开始,德国空军对马斯河对岸的法军阵地猛烈攻击,双方在色当地区展开激烈空战,战斗以英法联军失利而结束。德空军随即将主攻方向转向敦克尔克。

从敦克尔克撤退开始的第一天,德国空军第1、2、3、4、54航空团和第2航空队的300余架轰炸机和500架战斗机,对海滩、港口进行猛烈轰炸,并和竭力保护滩头阵地、登船点、停泊区的200余架“喷火”“飓风”式战斗机空战。德空军共击沉英军舰船243艘,飞机106架,德空军自身损失140架飞机。德空军的空袭未能阻止大撤退,5月27日6月4日9天时间中共33万8千英法联军撤到英国本土。

6月3日中午,德国空军100架He-111.Do-17.Ju-88在20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对巴黎附近的机场和飞机制造厂进行大规模轰炸。6月14日,巴黎投降。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定“停战协定”。

英、德空军的空战

《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10日开始,德国空军对英国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空袭,即《不列颠之战》。德国投入的空中力量为:第二、三、五航空队,飞机总数3000余架。主要机型为:He-111.Do-17.Ju-87.Ju-88.Bf-109.Bf-110.战斗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试探性轰炸

1940年7月10日-8月12日,德国空军使用5%-10%的轰炸机进行试探性轰炸,目的是:诱使英国战斗机暴露实力和驻地;进行试航和夜航训练;扰乱英国的作战准备,消耗和疲惫英国空军的战斗力。攻击主要在晚上进行,每夜出动飞机60-70架次,有时也达数百架轰炸机,对英国进行广泛的轰炸行动。通过试探,德国空军认为:德国空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优势,因而在8月份12日后开始大规模空袭。

第一阶段

1940年8月13日9月6日,德国空军对英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轰炸。戈林在这一阶段的决策应当说是正确的,戈林下令:“一切行动只能是针对敌方空军,对其他目标的袭击暂时放弃”,不分昼夜“都应当将敌方空军作为目标”。8月13日,德国轰炸机485架次、战斗机1000架次,突击英国9个机场,致其中5个机场不能使用。由于情报失准,未能攻击到英国战斗机机场。8月15日下午,出动2119架次飞机,攻击纽卡斯尔到韦茅斯之间的英军机场。8月16日,德国空军又出动飞机1720架次,攻击肯特郡、苏塞克斯郡、汉普郡、泰晤士河口到哈里奇与怀特之间南部海岸的8个机场。

这期间的袭击取得了一定战果,但并不理想。主要是:选择目标太多,活动区域太大,兵力分散;多次攻击次要目标,浪费兵力;由于皇家空军的抵抗,命中率很底;使用战斗机太多且指挥失当,在与皇家空军战斗机空战中损失太大,同时影响对轰炸机的护航。总之,未能达成消灭皇家空军的目的。

8月24后,德空军总结经验,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集中全部力量专门攻击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的主力--第11航空队的基地。8月24日,德空军出动1200架次飞机,空袭拉姆斯盖特、朴次茅斯和南部的空军基地。由于是夜间轰炸,有部分德机未能找到目标而把炸弹扔向伦敦。英国立即做出反应,于次日夜间派出81架轰炸机轰炸柏林。8月26日,德国空军出动1088架次飞机在白天轰炸了霍恩教堂机场、德伯旦机场、朴次茅斯机场。夜间又轰炸伯明翰、朴次茅斯等地的机场。从8月28日8月31日,德空军始终保持千余架次飞机,昼夜不停地轰炸皇家空军第11航空队所属机场、雷达站及部分英国城市。从8月24日9月6日,德空军共出动1.3724万架次飞机,平均每天出动100多架次。在12天轰炸后,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已濒于崩溃边缘,共损失飞机277架,后备飞机储备不足200架,损失的飞行员来不及补充,飞行员因连续作战而精疲力竭。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78架。

如果此行动能坚持下去,战争的进程也许就会改写。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命令地面部队在进攻敦克尔克时暂停进攻一样,是一个永远的秘密)希特勒命令将攻击的目标改为攻击英国城市,这就给皇家空军一个喘息的机会,也为对英国的战略轰炸的失败写下伏笔。

第二阶段

9月7日开始,德国集中全部兵力轰炸伦敦和附近的几个大城市。9月7日,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出动1000架次飞机向伦敦进袭,其中有300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由于皇家空军对德机的进袭方向和目标判断失误,德机飞向伦敦的通道畅通无阻,247架轰炸机突入伦敦市区,投炸弹335吨、燃烧弹440吨,英国平民伤亡1600人。9月9日下午,德军进行第二次轰炸,皇家空军击落了过半数的轰炸机,其余的轰炸机虽已突破防线,但来不及瞄准投弹,伦敦的损失并不大。战斗结果令德国空军失望,迫使入侵计划推迟。9月15日,德空军再次出动200架轰炸机对伦敦进行空袭,被皇家空军击落60余架。这一天被英国定为《不列颠之战日》,以记念此次胜利。9月份中,德国空军一共出动飞机7260架次,投掷普通炸弹6615吨,燃烧弹428吨,还由第9航空师在河口和港口布雷669颗。10月份,德国战斗轰炸机攻击伦敦并对许多工业城市进行夜间袭击,共出动飞机9911架次,投掷普通炸弹8790吨、燃烧弹323吨、空中布雷610枚。第二阶段进攻于10月末结束。

第三阶段

1940年11月至1941年5月,德国为隐蔽进攻苏联的计划,坚持对伦敦和英国其他工业城市的袭击。从1940年11月开始,德国空军对考文垂、利物浦、曼彻斯特、伯肯黑德进行空袭,共投弹6295吨、燃烧弹305吨,空中布雷1215颗。12月份,出动飞机3488架次,投弹4323吨。1941年1月,出动飞机2465架次,投弹2424吨。2月,出动飞机1401架次,投弹1127吨。3月,出动飞机4364架次。4月,空袭强度增强,达到5448架次。4月16日晚和次日晨,伦敦遭到德军681架轰炸机轰炸,4月19日晚和次日晨,规模增大到712架。5月上旬,利物浦、伯肯黑德、格拉斯哥、克莱顿港以及伦敦又遭到大规模空袭。5月16日,德军最后一次空袭伯明翰,长达10个月的不列颠之战最终结束。

整个不列颠之战期间,皇家空军损失飞机900架,炼钢、造船、交通、电力、油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1940年11月14日对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的空袭,使考文垂全城被毁,12家飞机零件工厂遭到严重破坏,飞机产量减少20%,一年后方恢复正常水平。英国因空袭而伤亡的人数达到14.7万人,占英国对德作战总伤亡人数的20%。

由于英国军民的殊死抵抗,德国摧毁皇家空军的基础力量、瓦解英国斗志、实施“海狮计划”,在英国登陆的战略目标未达成。德国空军在英国上空损失飞机和熟练飞行员达到严重的程度。德国空军自己承认:空袭英国本土的44个轰炸航空团只剩下4个,还不包括战斗机的损失。在未征服英国前又对苏联宣战,德国陷入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困境中,为最终战败埋下种子。

德国对英国的火箭袭击

1944年6月13日1945年3月29日,即将战败的德国又利用火箭武器对英国进行袭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即着手研究火箭武器,将火箭武器作为未来战争中的杀手锏。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又建立了研发火箭武器的专门机构。1942年,V-1火箭已能成批生产。1944年6月13日,德国从法国北部的发射场向伦敦发射第一枚V-1火箭。在6月15日的3次袭击中共发射200枚V-1,其中33枚被击落,77枚命中伦敦,其余失的或失败。从6月13日7月15日,共发射4361枚,有2500枚射入英国境内,被击落1241枚。9月,英美地面部队占领法国北部发射场,德军便从荷兰境内使用He-111型飞机携带V-1进行空中发射,但空中发射效果较差,只有66枚命中伦敦。

1944年9月8日,V-2火箭开始使用,到1945年3月2日英美军队攻击荷兰境内的海牙发射场为止,共向英国发射1403枚,其中1115枚射到英国境内,517枚命中伦敦。对于这种导弹,完全无法防御,曾在英国朝野造成恐慌。

在10个月的火箭袭击中,德国共发射1.1895枚火箭(V-1 1.0492万枚;V-2 1403枚),射到英国境内4646枚,击中伦敦市区2937枚,被击落(V-1)3954枚。英国因火箭袭击死亡1.16万人,伤6.6万人,炸毁房屋2.6万余幢。

英国对V-1的袭击,使用战斗机、高射炮、阻塞气球布成多道防线截击。在1944年8月上半月,每7枚V-1中,仅有一枚命中伦敦。8月28日,接近英国海岸线的97枚V-1,被击落90枚,其余7枚仅有4枚击中伦敦。

英国在火箭袭击未开始时,曾根据空中侦查判读结果,在1943年8月17日派出570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对佩内明德火箭研究中心进行轰炸,投弹2000余吨,炸死德国火箭技术人员和工人700余人,使工厂和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自1943年12月5日开始,英、美空军对V-1发射场进行多次大规模空袭,到1944年6月,共出动2.51万架次。在袭击中损失飞机154架,飞行员771名。据美国战略调查委员会估计,轰炸使德国计划开始使用火箭袭击的日期推迟了3个月。当第一枚火箭射向英国时,盟军已在诺曼底登陆一个星期了,用火箭袭击阻滞盟军登陆行动的计划破产。

皇家空军从1943年8月17日1944年9月1日,对V-2发射场进行空袭,共投弹2.126万吨,但效果不佳。所有的破坏都被德国人在短期内修复,直到英美地面部队占领海牙附近地区的火箭发射场后,V-2火箭的袭击才停止。

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空战

北非空战

1941年初,德国“非洲军团”调往利比亚支援意大利军队作战。首批参战的德军飞机有110架。在3月31日开始的作战中,曾暂时控制利比亚地区的制空权。

1941年11月18日盟军开始“十字军战士”战役,英国皇家空军投入作战飞机1072架,在整个战役中保持了制空权,德国空军未能起到作用。

1942年10月23日11月4日的“阿拉曼战役”中,盟军和德意军队在作战飞机的比例上差距悬殊达倒4.2:1,所以由始至终制空权保持在盟军手里。德军飞机和坦克一样,因为盟军对地中海的海路、空中运输线的封锁而缺少油料和备件,未能发挥作用。

1942年11月8日12月1日的“火炬计划”战役中,由于美英空军机场离前线太远而德军机场离前线较近,德国空军控制了战场的制空权,盟军地面部队不断遭到德军俯冲轰炸机的攻击,英国地面部队不得不在12月初撤退到梅杰兹一带,美军第二军也在进入突尼斯中部的菲亚德和加夫萨后不久撤退。

1943年2月,英美两国将西北非的空军统一由西北非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为发动进攻突尼斯的战役进行了充分的空中准备。到3月份,盟军取得了突尼斯地区的制空权,德国空军损失惨重。仅在4月18日,美国战斗机在靠近突尼斯海岸线的海上对100架Ju-52运输机的袭击中,击落50余架。大部分德军飞机不得不撤到西西里岛。5月13日,北非德意军团投降。

地中海地区的空中作战

为保证增援北非作战行动的交通线畅通无阻,德国空军在地中海地区和盟军进行过错综复杂的争夺战。

马尔他岛争夺战

为掩护北非的交通线,德国空军第10军于1940年底进驻西西里岛。1941年1月10日,英国运输舰队在通过西西里海峡时,遇到德空军60架He-111和Ju-87的攻击,“卓越”号航空母舰被命中6枚炸弹。11日,英军两艘巡洋舰在马耳他东岸又遭到德空军袭击,“格洛斯特”号受轻伤,“南安普敦”号被击沉。16日,“卓越”号航空母舰再次遭到70架Ju-87、Ju-88的袭击。1个月内,马耳他岛遭到德、意空军的58次轰炸。为保存实力,英国将岛上的第148轰炸机中队撤出。为加强防御,将24架“飓风”式MK1进驻马耳他。6月份,这些战斗机击退了德国空军的袭击。

由于英军在北非向托布鲁克的进攻,德空军第10军从西西里岛撤出,只留下意大利空军对马耳他实施攻击。在此期间里,英军加强马耳他的驻军力量,集中了10个航空兵中队,对北非轴心国海上交通线进行袭击,使德意运输船队遭到重大损失。1941年11月,轴心国损失运输船12艘、5.499万吨,占全部出发船只的44%。希特勒命令将第二航空队从苏德战场调到地中海地区,在西西里岛进驻了5个Ju-88A4轰炸机大队,Ju-88夜间战斗机、Ju-87、Bf-110各一个大队,担任护航任务的第53“黑桃A”战斗航空团(Bf-109F)4个大队,共计飞机352架。开始对马尔他岛进行空袭。

1941年12月,德军开始袭击英军从埃及开往马岛的运输船队。3月20日,开始袭击马岛陆地目标。当日傍晚,趁皇家空军战斗机全部返回地面之机,德国空军第606.608轰炸机大队、第54航空团第一大队、第77轰炸航空团两个大队、第53战斗航空团、第3“乌德特”战斗航空团2大队、第26驱逐航空团3大队共约200架飞机,集中攻击塔卡利机场。到21日傍晚,机场已变成一片废墟。22日,德空军再次对岛上其他机场进行第二轮空袭。3月23日,英国海军的4艘巡洋舰和补给舰队接近马岛时遭到德空军袭击,4艘补给船先后在近海或码头被炸沉,补给物资损失4/5。3月末,德军将轰炸目标转向瓦莱塔港及船坞。4月,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英国的驱逐舰和潜艇在空袭中收到重创而不得不撤离基地;轰炸机部队也同时撤离;仅剩下6架“飓风”式战斗机。岛上食物、弹药等给养严重缺乏,马岛守军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德意两国驶向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船队能畅通无阻地通过马岛附近海域。

4月中旬,美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运载47架“喷火”式战斗机到马岛。德军事先掌握了这批飞机的动向,当飞机刚刚降落到哈尔法和塔卡利机场约20分钟后,即遭到德国空军空袭,当即被炸毁20架,其余27架在和德军第53航空团交战时又损失了多架。此时的马耳他岛的每一个机场和码头都变成了废墟,军舰已被驱散,几乎丧失抵抗能力。德军认为该岛已唾手可得,遂将登陆任务交由意军执行。但墨索里尼认为登陆作战要有3个月的准备时间,延误了及时登陆。

战机转瞬即失。5月9日,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从位于阿尔及利亚近海的“黄蜂”和“鹰”号上起飞64架“喷火”式战斗机,除了在接近目的地时失事3架外全部降落到马岛机场,并在落地后5分钟内进入掩体,同时作好起飞迎敌的准备。5月10日至12日,德意空军再次对马岛进行空袭时,遭到皇家空军的迎头痛击,飞机损失严重。随后,希特勒下令将第77轰炸航空团调到东部,准备参加对苏联的入侵,德国空军的攻击力量进一步削弱。5月底,59架“喷火”式战斗机又抵达马岛机场,皇家空军第217和218中队也同时到达,英军在马岛的防御力量恢复了元气。7月份日,德军开始对马岛进行新的攻击,由于英军已恢复元气,德国空军遭到严重损失,2周内损失飞机44架,攻击不得不减弱。德意最终未能占领马耳他岛。

克里特岛空中作战----《水星行动》

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签发第28号指令(水星行动),命令德军对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以求结束巴尔干战争;为其入侵北非和苏伊士运河争得前进基地;保护罗马尼亚普罗耶什蒂油田免遭皇家空军驻克里特岛飞机的空袭。

德军计划投入的兵力有:德国空军第8航空军、第11航空军,共有轰炸机223架、俯冲轰炸机305架、战斗机230架、侦察机50架、运输机500架、运输滑翔机72架。计划运载第71空降师、第5山地步兵师、滑翔机独立突击团,总兵力22000人。其中,第7空降师和独立突击团分为东、西、中部3个突击群,分别在北部沿海的三个机场和干尼亚市空降,山地第5步兵师为战役预备队。

守岛英军和希腊军队约44000人,但装备较差,只有24架战斗机和6辆坦克,火炮也严重不足。

5月20日凌晨5时,德国空军对马利姆、伊拉克林及干尼亚市进行了两次空袭,完全控制了岛上的制空权。7时许,西部战斗群抵达马利姆机场上空,滑翔机空降团第2、4营伞降机场,第1、3营乘滑翔机机降,遭到守军的猛烈射击,2/3的的士兵被歼灭。中部突击群伞兵第3团3个营在干尼亚市近郊伞降,落入英军防御圈内,大部分被歼灭。伞兵第2团,由于是乘第二批(即返航后重新起飞)运输机,起飞序列混乱,伞降过程随之零乱,时间持续约3个小时,着陆点也十分分散,原计划的空中掩护无法持续如此长的时间,伞兵基本上没有空中支援。到黄昏时,该团已伤亡400余人。东部战斗群的伞降过程大致和中部一样混乱,损失一样严重。另有600名德军因原计划的飞机被击落而无法装载,留在机场上。

21日午夜,德军两个班夜袭马利姆机场旁107高地得手,德军乘机将东部战斗群剩下的600人和山地步兵第5师空降到马利姆机场。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德空军全力进行火力支援,致使英军撤离马利姆机场。

23日,德国海军加强海上行动,迫使英国海军撤回亚历山大港。27日,德军攻占干尼亚市。28日,英军从克里特岛撤退,来不及撤退的6000名官兵被俘虏。

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德空军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10架。尤其对今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伞兵伤亡6500人,使德军空降兵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没有进行较大规模空降行动,直到1943年下半年才开始了一些活动。

西西里岛战役和意大利战役的空中作战

1943年7月开始的西西里岛登陆作战中,德国空军出动500架次战斗机在袭击西西里机场时掩护机场,但未能阻止盟军的登陆。德军轰炸机同时对登陆地域的盟军舰船进行轰炸,取得了一些战果。

意大利战役期间,由于盟军掌握制空权,德国空军只能有少量战斗机偶尔在空中进行游猎活动,未能发挥作用。

苏德战场的空中作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在开战初期,苏联空军遭到巨大损失,德国空军由于夺取了制空权,为其地面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长驱直入苏联领土。从此以后,德空军和苏联空军为了争夺制空权的激烈战斗,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自有飞机参战以来从未有过的。

德国空军的战斗准备和兵力部署

袭击开始之前,德国空军专门组织力量,用2个远程侦察机中队的伪装民航飞机(Ju-86P高空侦察机)对苏联国土纵深进行侦察。苏联当时虽已发现有不明飞机频繁临空,但由于这些飞机飞得很高,苏联飞机无法截击,加上普遍的麻痹,未引起重视。经过侦察,德军将第一攻击波的突击目标规定为31个前线机场、3个被怀疑为高级参谋部的机构、2个兵营、2个炮兵阵地、1处筑垒地域、一个油料库、及塞瓦斯托波尔港。

德国空军在进攻苏联前,已损失了5500架飞机,为了弥补损失,德国迅速扩大了原有飞机厂的生产,并建立了一批新的飞机制造厂。1940年,德国制造了10247架各型飞机。1940年8月1日1941年6月22日,通过制造飞机和修理战损飞机,德国增加了7682架作战飞机。到1941年5月29日,德国预定用于进攻苏联的作战飞机已达4000多架,战役兵团和军团航空兵已达306个战斗中队,其中127个轰炸机中队、89个战斗机中队。中央预备队387架飞机。此外,投入侵苏行动的欧洲仆从国中,芬兰空军投入作战飞机307架,罗马尼亚投入623架,匈牙利投入48架,意大利投入70架。德军的主战机型为了入侵,Ju-87.Ju-88.He-111.Do-17都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

战争初期的突然袭击----《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国空军按计划从挪威的北角到南部的黑海的漫长战线上,分4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6月22日这天投入的兵力为1945架飞机,按计划对预定目标进行攻击。其中,苏军机场上的飞机为主要攻击目标,特别是部署了新型战斗机的机场。由于苏军事前完全没有准备,对德国空军的袭击猝不及防,机场上的飞机毫无隐蔽地排列在跑道上。德国空军利用俯冲轰炸机向停放在机场上的飞机实施轰炸,战斗机和强击机进行低空攻击,水平轰炸机负责突袭后方机场。这些战斗在第一轮攻击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直到出击返航的飞机重新装上炸弹再次出击时,才零星地遭到苏军战斗机截击。开战第一天,德国空军共击毁苏联飞机1811架,其中有1489架击毁于地面。至6月23日,击毁苏军飞机2856架。至7月11日,共击毁6293架。由于苏联被击毁于地面的飞机较多,所以飞行员的损失相对来说较小一些,被德军击毁飞机的机组人员撤到后方重新组建新的航空兵部队。

尽管苏联空军损失巨大,但在战争初期仍然殊死地和德国空军进行战斗。从6月25日7月10日,苏联空军完成战斗起飞47000架次,在空中击落德机752架,在机场地面击毁384架。

德国空军在夺取制空权后,对德国陆军的作战活动提供了广泛支持,将初期消灭苏联空军的目标转向阻滞攻击和近距空中支援。在1941年内,德国陆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可以在毫无顾虑苏联空军的攻击条件下进行作战。

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计划”行动中,把对进攻中的德国陆军不断进行战术支援放在首位,而对于战略目标,基本上置之不顾。仅限于攻击苏军的防御部署,特别是摧毁苏军的筑垒地域以及公路、铁路目标,以阻碍苏军预备队向前方运动。而对于将支持苏联进一步作战的军事工业未进行攻击,使苏联能迅速地将它们转移到纵深安全地带,并迅速重新投入生产。没有战略性的作战,德国空军实际上是充当了从属于陆军的一支战术航空兵。由于苏联的战争潜力并没有受到很大破坏,苏联空军能够从打击中很快恢复过来,并夺回制空权,保持到战争结束。

苏德战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

苏德战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1年6月22日1942年11月18日。德国空军夺取和保持战略制空权。苏联空军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作战。尽管如此,苏联空军仍然出动飞机85.8万架次,投弹17万吨,使德国空军损失飞机15000余架。在莫斯科会战中,苏联空军首次获得局部战役制空权。

第二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8月。经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北高加索空战、库班空战、库尔斯克战役、第聂伯河空战,德国空军的几个最大的空军集群被摧毁,苏军从夺取战役制空权到完全夺取战略制空权,并将战略制空权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

第三阶段:1944年夏季至1945年战争结束。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飞机越来越多,飞行员损失严重而且无法补充,最终彻底失败。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空军首次获得战役制空权

1941年9月30日,德军坦克第二集群向布良斯克方面军防御地域进攻,拉开莫斯科会战序幕;10月2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也开始向苏军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发起进攻,逐渐演化为莫斯科大会战。在战役进行的半年时间里,争夺制空权的战斗特别激烈,规模也十分巨大。

苏军防御阶段。10月2日,德国空军密集突击,支援地面部队很快突破苏军防线,德军主力在维亚济马方向合围了苏军4个集团军,并在布良斯克合围了苏军3个集团军。12月2日,德军已攻占了距莫斯科只有20公里的伊斯特拉和亚赫罗马。德国空军准备在10月12日到13日对苏联的工业中心、航空中心、铁路枢纽、桥梁、渡口、指挥机构进行大规模空袭。苏联空军先行行动,10月11日至18日,出动飞机937架次,对德军全线机场进行集中突击,击毁飞机500余架。11月5日至8日又出动飞机300余架次突击28个机场,击毁地面飞机121架,空战击毁61架。11月12日至15日,又突击德军机场19个击毁飞机88架。德国空军被迫将飞机后撤到离战线较远的机场,作战效能受到影响。苏军为在莫斯科方向夺得战役制空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1年7月到12月,德空军一共对莫斯科进行空袭122次,出动飞机7146架次。但由于莫斯科防空力量组织严密,作战效能较高,仅有229架次得以飞入市区上空,德国空军损失飞机952架,莫斯科的建筑物未遭严重破坏,人员未受严重伤亡。

在两个月的防御作战中,德空军损失飞机1400架。到12月初,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的飞机已从战争初期的4980架下降到2830架,在莫斯科方向只有700余架。苏军由于得到补充,在莫斯科方向的航空兵力已首次超过德军。苏联空军获得了局部战役制空权后,在第二阶段的反攻(1941年12月5日~1942年1月5日)和第三阶段的总攻阶段(1942年1月5日~1942年4月20日)中,对地面部队进行有效地支援,使苏军部队在不受德国空军袭扰的情况下调动预备队和进攻,莫斯科会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空军再次夺取战役制空权

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德国空军为准备新的进攻战役,从本土和其他战场向苏德战场调集空军力量。1942年5月,协约国投入苏德战场的飞机又达到3395架。在斯大林格勒方向部署的是德国空军的王牌第四航空队,约有飞机1200架。从1942年7月17日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开始,苏、德空军就展开了激烈的空中搏斗。德空军仍采用过去的战法,出动大批轰炸机对苏军地面部队实施多次密集袭击。如8月23日,德国空军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轰炸。德、苏空军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展开激烈空战。每天进行空战60-70次,每次双方各出动飞机50-60架。从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双方进行空战1792次,德国空军在空战中损失飞机1638架。德空军的机场还遭到苏空军的轰炸,在机场上损失飞机513架。空战的结果,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德活动能力逐渐被苏军压制,为在反攻阶段苏军夺取战役制空权奠定基础。

1942年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反攻战役开始。此时该段战线空军的兵力对比为:德军1216架飞机,苏军1350架飞机,苏军的飞机数量略多于德军,战斗机的数量苏军占优势,昼间轰炸机的数量德军占优势。到11月30日,苏军出动飞机共6741架次,德军出动飞机1381架次,德国空军损失飞机约200余架。此时苏军已取得了战役制空权。11月23日,苏军对斯大林地区的约20万德军的合围已完成。希特勒命令被围德军就地坚守,由德空军空运解围前的给养。但被围部队每日的需要是至少750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来完成这个任务。即使有运输机,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在苏联战斗机已占优势的地区,也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在竭力运进一些补给物资和运走29000名伤病员后,1943年1月24日最后一条临时小型跑道也在苏军的进攻中丧失。2月2日,被围德军向苏军投降。

另外被包围在杰米扬斯克地区的10万余德军,德国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空运。从2月20日40架Ju-52在杰米扬斯克机场降落空运第一批物资起,到5月18日德军打通一条通向包围圈的“地面桥梁”为止,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被围部队依靠这座“空中桥梁”来支撑。共运输各种物资24303吨,平均每天276吨(占需要300吨的92%),运出伤病员22093名,补充人员15446名,飞机共出动14455架次。德空军损失飞机265架,伤亡空勤人员383名。

除了在此役中德军损失大量飞机之外,德空军最大的损失是飞行人员。这些经过长期训练、富有战斗经验的人员的损失,对德国空军的力量是一个很大的削弱。

库班空中交战--苏联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的里程碑

1943年春季,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为了解放塔曼半岛,对德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交战双方在这里集中了大批空军。战役从4月17日开始,到6月7日结束。战役开始时德国空军在该区域有飞机约1000余架,大多是轰炸机,战斗机只有220架;和德国空军相反,苏联空军有900余架飞机,其中大多是战斗机。

4月17日至24日,在梅斯哈科地区进行第一次空战。德国空军出动1000架次轰炸苏军登陆场,和苏联空军1427架次战斗机进行85次空战,损失轰炸机152架,苏联空军损失76架。4月20日苏联轰炸机还对德军用机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空袭,每次出动飞机200架次,德国空军不得已将前线机场的飞机撤离。

4月29日5月10日,在克里木斯卡亚地区双方进行了285次机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68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70架。

5月26日6月7日在基辅斯卡亚镇和莫尔多瓦斯卡亚镇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空战,在11天时间里,德国空军和苏联空军进行了364次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15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150架。

在整个库班空战期间,德国空军损失飞机一共1100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296架。这次空战使德国空军的实力大大削弱,是苏德战场上苏联空军最终夺取制空权的重要里程碑。

库尔斯克会战--德国空军丧失战略制空权

1943年夏季,德国发动“堡垒”战役(即库尔斯克会战)。为了发动战役,德国空军仅在3月15日7月1日,从德国、法国、挪威向苏德战场增调了13个航空兵集群,使苏德战场的飞机达到2980架,其中有2050架集结于库尔斯克地域。同期,苏空军集结在库尔斯克地域的飞机达到3000架,第一次在飞机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作战。

1943年中苏德双方都增加了飞机产量,装备了新机型。德国1943年一共生产飞机2.4807万架,苏联生产飞机1.0600万架。德国空军开始装备Fw-190A型战斗机、Bf109战斗机的新型号,苏联空军开始装备La-5和Yak-9战斗机。

从5月开始,苏德双方都对对方的机场、铁路枢纽等要地进行大规模袭击。从7月5日德军进攻开始,双方更是在战场上空进行大规模激烈空战,仅5日当天,就发生175次集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79架。开战后两周,即发生集群空战1000余次,经常有200-250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缠斗,德国空军损失飞机达到1500余架。7月8日苏军获得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役制空权,7月9日在别尔戈罗德-库尔斯克方向获得战役制空权。

1943年7月12日,苏军在奥廖尔方向转入反攻。苏联空军调集了能调集的全部航空兵力,在库尔斯克地域集中飞机5000余架,德国空军在同地域的飞机已下降至2200架,尤其是战斗机的数量,苏德之间为3:1。所以,在苏军反攻期间发生的1700次空战中,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245架。

整个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空军共损失飞机3700架。从此,德国空军的战斗力受到致命打击,突击威力明显削弱,对今后战役的进程和结局已不能施加明显的影响,苏德战场的战略制空权彻底转向苏方。德国空军参谋长叶绍奈克上将认为从此已无任何可能挽救德国空军灭亡的命运,便于1943年8月19日自杀。直到德国投降,德国空军在东线都未能夺回制空权。据苏联的资料,在苏德战场上德国和协约国的飞机一共损失77000架。

英、美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

1940年5月15日英国皇家空军轰炸莱茵河以东地区开始,到1945年4月16日美国宣告对德国的空中进攻结束为止,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和占领区进行了为期5年的战略轰炸。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进攻作战。

英、美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1、1940年1月--1942年12月,基本上由英国单独对德国的石油工业、制铝工业、飞机发动机工业以及科隆、埃森、柏林等大城市进行轰炸,试图破坏德国的石油、飞机生产和打击德国民众意志。由于当时英国忙于本土防空作战,轰炸机的数量和投弹量有限,效果甚差。

2、1943年1月--1944年1月,英、美空军开始联合作战。轰炸目标主要是德国的潜艇制造工业、航空工业、轴承工业、大城市及工业区,轰炸规模虽较前一阶段大些,但由于英、美空军在战略战术上存在分歧,行动不一致,投入的力量仍然不大,轰炸的效果仍然不明显。

3、1944年2月至6月,为配合诺曼底登陆进行的战略轰炸。主要目标是德国的航空工业、飞机场和铁路运输系统,夺取战略制空权。这一时间虽短,但力量集中,目标单纯而明确,规模大而效果显著。

4、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大规模的战略轰炸阶段。轰炸目标主要是德国的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系统、坦克和火炮制造厂。这一阶段的投弹量是前三个阶段投弹总量的3倍,效果极为显著。

德国空军为击退轰炸进行了激烈地战斗。其中有必要单独列叙的事件有:

1942年3月--6月英国开始对德国城市进行“千机大轰炸”。从此,德国加强本土的防空力量,使空军力量的使用极度分散,顾此失彼。1941年,德国空军有61%的飞机用于苏德战场,而到了1943年,则只剩20%以下的飞机留在苏德战场。Bf-110.Ju-88.Do-217这些本不是用于空战的飞机中队大批返回德国本土,充作夜间战斗机使用。这是苏联空军能夺取战略制空权的另一原因。德国空军在1942年间的防空作战是十分有效的,英国空军的飞机损失数量惊人,被击落1404架,击伤2724架。德国的斗志未减,其生产量比上一年上升50%。

1943年前,盟军轰炸机没有远程战斗机护航。1943年中,美国的P-51.P-47远程战斗机开始为轰炸机全程护航,德国战斗机的损失骤然大增。

由于盟军的空中进攻,迫使德国牺牲前线利益而集中兵力于本土防御,力量逐渐耗竭。由于急需战斗机,减少了能打击盟军集结地的轰炸机产量。飞机的损失增多,以及熟练飞行员越来越缺,使得德国空军的训练质量急剧下降。这些都是德国空军最终失败的原因。

1943年10月,德国空军首次在夜间战斗机上装备FUG 202 Lichtenstein BC截击雷达。1944年3月30日,英国空军795架轰炸机夜袭纽伦堡,被击落94架,其中大部分是被装备该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击落。

1945年初,德国空军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开始参加防空作战,空战结果马上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在1945年3月的一次战斗中,6架Me-262击落14架B-17轰炸机而自己无损失。德国工厂一共制造1433架Me-262,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200架被批准作战。盟军在1945年初的大规模空袭中,把喷气式飞机的基地(基地的跑道长,故很易识别)、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厂作为重点目标,所以德国喷气式飞机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有限。

在持续5年多的战略轰炸中,参战的盟军轰炸机从1942年的500余架,增加到1945年4月的14000架。共出动轰炸机44.4万架次,战斗机268万次,总投弹量270万余吨,其中半数以上投到德国境内。德国平民死亡30余万人,伤78万人。盟军损失飞机约4万架,飞行人员损失15.8万人。德国空军损失飞机57385架。

最终,德国空军被强大的英、美、苏空军彻底消灭。从1939年9月1日1945年3月3日,德国空军战死的人员为511307人(包括飞行机组、地勤、空军高射炮手、伞兵),113514架飞机绝大部分被击毁,余下部分被缴获。但是,德国在战争后期研制的大批新型武器,虽未能影响战争进程或未来得及使用,却深刻地影响了战后各大国的武器研制和人类文明的进程,直至今日。

 

不列颠之战--194008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战

 

    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西欧。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英军虽用“发电机计划”将军队撤回了本土,但却丢失了全部重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中亦损失了1000架以上的飞机。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该计划要求“德国空军要使用其全部兵力尽快击败英国空军”,夺取制空权,配合海军和陆军在英国本土登陆。德国空军投入不列颠之战的飞机约2400架,其中轰炸机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国东北部、西北部以及荷兰和挪威。这次战役也由于英国的顽强表现,而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

【不列颠之战背景】

  1940年7月,欧洲战场上只剩下英国还在孤军奋战,英国当时的处境是极其险恶的,陆军在刚结束的法兰西战役中损失惨重,虽经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般地将三十余万部队撤回英伦三岛,但所有重装备和车辆丢弃殆尽,英国本土只剩下780门火炮、160门反坦克炮和200辆坦克!空军也在战役中受到了很大削弱,损失了约1000架飞机,牺牲了435名富有经验的飞行员;海军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正面临抗击德军潜艇部队疯狂的海上破交,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德国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刚占领了法国、比利时、荷兰等西欧诸国,达到了军事胜利的顶峰!陆军由于坦克和车辆的大量缴获,部队战斗力和机动力大为提高,士气异常高涨;空军规模急剧扩大,而且陆续进驻沿海机场,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有德国海军实力最弱,根本无法与强大的英国海军相比,也根本没有力量保护登陆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安全。因此德军最高统帅部初步设想先以空军发起空战战役,消灭英国空军,夺取战役制空权,再以空军掩护海军夺取制海权,最后实施登陆。然而这只是纸面上的幻想,德国空军虽然拥有3700架作战飞机,但德国空军历来是以配合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空中火力支援为主要作战使命,装备的飞机中轰炸机绝大部分是俯冲轰炸机,能够用以战略轰炸的重型远程轰炸机数量少,航程短,载弹量小,难以承担起战略轰炸的重任,所以采取战略轰炸来夺取战役制空权对于德国空军而言,是超出其实际能力的。而好大喜功的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还准备空降占领一个机场,再以运输机穿梭运送5个陆军精锐师,一举攻占伦敦,迫使英国投降。实际上,对于英国本土作战,德军统帅部不象西欧作战,早就有周详的作战计划,直到此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作战方案。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一直对英国抱有幻想,认为英国在如此严峻的局面下,一定会与德国媾和,而且他认为打败英国后,英国的殖民地将落入美国、日本和苏联之手,对于德国毫无益处,因此他在1940年5月至7月,始终没有敦促德军总参谋部制定进攻英国的作战计划,而是致力于对英国的诱降,在6、7月间多次通过广播和报纸,一再提出“和平建议”;并通过梵帝冈教皇和瑞典国王与英国接触,提出以瓜分法国、荷兰的殖民地优越条件试探媾和的可能性,还派出密使与在西班牙的前英国国王,因坚持与一位离过婚的美国女子结婚而逊位的温莎公爵接洽,准备扶持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前国王重登王位,建立一个亲德的政府,迅速达成停战协议,然后可以集中全力准备对苏联的作战。

  然而,英国的强硬态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5月10日接替以制造慕尼黑阴谋而闻名的绥靖主义者张伯伦出任首相的丘吉尔,历来就是坚定的主战派人士,他在就职仪式上发表的演讲中明确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赋予我们的所有力量,在陆地、海洋和天空,向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黑暗罪恶势力战斗!”广大英国人民也清醒认识了纳粹德国的残暴和征服世界的野心,彻底抛弃了绥靖主义,全力支持政府将对德国的战争进行到底!

  当德国所有的诱降企图全部破产后,希特勒才定下了进攻英国的决心,于7月16日下达了代号“海狮行动”的对英作战第十六号指令。

【不列颠之战概述】

  希特勒寄希望于德国强大的空军越过英吉利海峡摧毁英国的抵抗力量。德国为此集结了各种作战飞机2500余架,而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飞机也不过1300余架,此外,德国在占领西欧之后对英形成了一个弧形包围圈,其空军基地非常接近英国,这加大了德国飞机突击纵深的力度和出击的频率。德国空军司令、纳粹二号人物戈林对希特勒夸下海口:只用空袭便可征服英国,希特勒遂决定等到德国空军对英国实施集中攻击后,再确定登陆战“海狮行动”的具体方案。

   1940年8月13日,戈林下令实施“鹰袭”计划,1500多架飞机开始对英国进行轰炸,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战幕就此拉开。15日,戈林倾其全部主力,向英国发动全面进攻,英国空军司令道丁元帅不得不动用他的大部分战斗机迎敌,双方在长达500海里的战线上进行了5次大战。由于英国空军有雷达帮助,德军战机在同英国空军的一对一战斗中损失惨重。24日德军将领在分析前几天的对英作战情况后,决定将轰炸重点放在被称为“扇形站”的英军地面机场指挥中心上,这一战术很快收到效果,伦敦周围的7个“扇形站”中的6个被炸毁,英军整个通讯系统处于崩溃边缘。到9月6日,在连续12天的激烈空战之后,英国共损失飞机450余架,1/4的飞行员伤亡,英军的战斗力大幅下降。

  8月28日夜晚,英国人为了振奋士气,对柏林进行了轰炸,这一举措惹火了希特勒,他当即下令德国空军不再以消耗英国空军力量为重点,而是对伦敦和其他英国城市实施大规模的空袭作为报复。9月7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伦敦,不列颠之战进入第二阶段。

  9月15日下午,德国空军再次大举出动,对已被炸得残破不堪的伦敦城实行大规模的空袭。9月17日,希特勒决定把“海狮行动”无限期地延迟下去,空战也进入了边打边停的第三阶段。1941年5月10日德军对伦敦的最后一次的“惩罚性进攻”为标志,不列颠之战彻底结束。

【不列颠之战过程】

  进入7月,德军开始了战前准备,航空兵部队从本土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转场,前线机场的扩建,部队的调动集结,人员物资的补充,都需要时间。但德国空军不愿这样坐等,以小部分部队在进行战前准备的同时就开始了试探性的攻击。德国空军在1940年4月至6月的三个月中,共损失了2784架飞机,但很快凭借着航空工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恢复。7月10日起,德军以英国南部港口和英吉利海峡航行的船只为目标发动了攻击,德军作战目的有两项,一是了解英军防空能力,查明英国空军的部署;二是诱使英机出战,在空战中消耗英军力量。

   英军由于在欧洲大陆消耗较大,需要休整补充,所以采取避战战略,只以小机群迎战,同时在空战中检验雷达引导截击的战术。从7月10日8月12日,德军共出动飞机5376架次,投弹1473吨,击沉英军4艘驱逐舰和18艘运输船,德军有186架飞机被击落,135架被击伤。英军损失飞机148架。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作战完全是试探性,规模有限。与此同时德国空军指挥机关开始制定作战方案,7月下旬,参战的主力部队第2、第3航空队联合草拟了方案,7月29日空军作战局对这一方案进行了研究,8月1日第2、第3航空队根据作战局的意见递交了修正方案,8月1日希特勒和总参谋长约德尔联合签发了对英实施全面空袭的第十七号指令,8月2日空军司令戈林下达了空军作战指令,戈林定于8月10日发起第一次大规模空袭,这天将以“鹰日”为代号。

  8月初,德国空军为对英作战而集结的飞机已达2669架,其中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933架,梅塞施米特-110战斗机375架,容克-87俯冲轰炸机346架,容克-88、亨克尔-111和道尼尔-17轰炸机共1015架。8月10日,英国南部地区天气非常恶劣,“鹰日”攻击被迫延期。8月11日8月12日,天气依然没有多大好转,德军出动了部分飞机,攻击了英军雷达站,五个遭严重破坏,一个被完全摧毁,由于德军主要轰炸雷达站的天线而不是核心的控制室,英军能够迅速修复,德军无线电侦测部门又很快发现了雷达信号,认为攻击雷达站是毫无作用的,因此不久就终止了对雷达站的攻击,铸成大错。

  被大肆宣扬的“鹰日”攻击终于在8月13日开始,战史上将8月13日8月23日作为不列颠战役的第一阶段,德军在这一阶段主要目的就是消灭英国空军主力,由于德军飞机航程有限,所以攻击主要集中在英格兰南部,企图尽可能在南部战斗中消耗英军力量,为以后攻击中部地区创造条件。德军除以战斗机掩护轰炸机突击英军机场外,还以战斗机组成游猎群,专门寻找英军战斗机空战。8月13日,由于天气仍不理想,部分战斗机没有按计划起飞,开局显得有些混乱。全天德军投入1485架次,白天突击英国南部七个机场,晚间则攻击英军飞机制造厂。英军出动了727架次迎战,在波特兰和南安普敦的空战尤为激烈,德军有47架飞机被击落,80余架被击伤,英军仅损失12架“飓风”和1架“喷火”,机场遭受的损失微不足道。8月14日,天气依旧是阴云密布,德军仅进行了小编队的零星袭击。

   8月15日,因为连日的恶劣天气,戈林将各航空队司令召到在卡琳霍尔庄园的官邸举行军事会议,不料天气突然转晴,留守空军指挥部最高级别的军官第2航空队参谋长保罗戴希曼上校,以军人的责任果断下令出击,谁能想到这天竟然成为不列颠战役中德军出击规模最大的一天!第2、第3航空队几乎是倾巢而出,第5航空队也首次派出飞机参战,这样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展开攻击。北面的第5航空队以为英军在东北地区防御比较空虚的,加上受航程限制,只派出了34架梅塞施米特-110战斗机掩护63架亨克尔-111和50架容克-88,不料遭到英军第13大队七个中队共计84架战斗机的迎头痛击,德军战斗机空中指挥第76战斗机团第1大队大队长雷斯特曼上尉还来不及调整飞行状态,就被击落。这支在德国空军享有盛名的精锐部队,由于梅塞施米特-110战斗机既笨重,数量又少,在英机打击下损失惨重,总共被击落7架梅塞施米特-110、16架亨克尔-111和6架容克-88,战损率超过20%,从此第5航空队就再未参加不列颠之战。

  在英格兰南部的激战中,德军投入了975架战斗机和622架轰炸机,发动了四个波次的空袭,猛烈轰炸了英军五个机场和四个飞机制造厂,英军先后投入二十二个战斗机中队,全力抗击。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全天德军出动约2000架次,被击落75架,英军出动974架次,空战中损失34架,还有21架轰炸机在地面被击毁,马特尔夏姆和林尼机场遭到较大破坏。这天是不列颠之战开始以来最激烈的一天,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照双方的损失比例,德军仅凭借现有的数量优势,是难以消灭英国空军的。8月16日,德军再次大举出动,但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战果。8月17日,德军只有零星小机群进行了骚扰性的空袭。8月18日,德军发动了强劲攻势,遭到英军顽强抗击,被击落71架,而英军仅损失27架。8月19日,戈林在卡琳霍尔庄园官邸召开参谋长会议,总结前一阶段作战情况,决定接下来集中全力攻击英国空军主力第11大队的基地,并停止出动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的容克-87俯冲轰炸机。

  8月19日至23日,由于天气原因,空战暂停了五天。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至此结束,在这一阶段,德军付出了被击落367架的巨大代价,使英军12个机场和7个飞机制造厂遭到不同程度破坏,6个雷达站一度失去作用,1个指挥中心被炸,1座弹药库和10座储油库被毁,但德军选择目标不集中,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兵力,降低了突击效果,再加上英军顽强的抗击,没能达到预期目的。英军在这一阶段损失183架。

   从8月24日9月6日,不列颠之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德军根据戈林的决定,对英军第11大队的主要基地和英格兰南部的飞机制造厂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在这两周时间里,德军每天出动飞机都在1000架次以上,其中8月30日8月31日两天,更是达到了日均1600架次!轰炸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空战连着空战,在这决定性的阶段,英军飞行员由于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一天就要出动几次,已经非常疲惫。空战开始以来,英军有103名飞行员阵亡,128名重伤,伤亡总数占全部飞行员的四分之一!英国空军开始出现人员紧缺的困境,尤其是富有经验的飞行骨干大量伤亡,连一些年仅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就已经算是老手了。就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下,深谋远虑的道丁上将依旧没有动用保留在北部纵深地区的280架飞机的后备力量,他的这种战略受到了前线艰苦奋战将士的谴责和后方待命将士的抱怨。尽管如此,英军依然在顽强苦战,有些飞行员一天出动几次,保持着高昂的士气,甚至在9月6日英军的出动架次竟然超过了德军!地勤人员夜以继日地维护保养、抢修受伤的飞机,体力精力都达到了极限,很多在工作中晕倒。8月24日9月6日两周中,英军有295架飞机被击落,171架被重创,而同一时间里英国生产出的新飞机加上修复的飞机总数只有269架,英国空军已经是元气大伤!更严重的是英国南部最重要的5个机场都遭到严重破坏,英国空军最重要的指挥中枢--地下扇形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雷达站、地面防空观察哨和空中作战的飞行员发回的敌情报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再用无线电指挥空中的战斗机作战,德军通过无线电监听截获了指挥中心与飞行员之间的通话,意识到这些指挥中心的重要性,便全力攻击这种指挥中心,在南部地区和伦敦附近的7个指挥中心有6个被摧毁!英国空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照这样发展下去,英国空军很快就会失去抵抗的力量!而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开始逐步发挥出来,在这两周里,德军损失了214架战斗机和138架轰炸机,但还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发动攻势。

  就在英军遭到无法长期承受的巨大损失,即将陷入崩溃的边缘的时候,德军却突然改变了战术,不再攻击英军的机场和指挥中心,转而对伦敦实施大规模空袭,不列颠之战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

  9月7日下午,戈林亲自指挥空军,动用300架轰炸机和600架战斗机,对伦敦进行第一次系统的轰炸。德军飞机所到之处,狼烟四起,伦敦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德军轰炸机的种类主要有亨克尔111式、容克88式和都尔尼17式。

  这一改变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事件,8月24日12架迷航的德军轰炸机飞临伦敦,在市中心投下了炸弹。8月25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指示,英国空军出动81架轰炸机空袭柏林,作为报复。尽管空袭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乎其微,但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德国!8月28日夜和8月31日夜英军又两次空袭柏林,使柏林市民也真切体会到了战争。希特勒被激怒了,叫嚣要彻底毁灭伦敦!9月3日,戈林召开了参谋长会议,决定从9月7日起攻击重点转为伦敦。9月4日,希特勒在演讲中声称将以夜袭来回报夜袭,英国人投下一千千克炸弹,德国空军将要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炸弹去回报!实际上,德军对伦敦的空袭8月底就已经开始。9月6日晚,德军出动68架轰炸机首次有计划地轰炸伦敦。

  9月7日,德军对伦敦的大规模空袭终于开始,黄昏时分,戈林和凯塞林站在加莱海岸的山上,目视着第2航空队625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飞越海峡,飞向伦敦。英军没料到德军会空袭伦敦,起飞拦截的战斗机扑了空,德机向伦敦投下了300吨炸弹和燃烧弹。入夜后,又有250架德机来袭,伦敦没有夜航战斗机,夜间防空只能依靠高射炮和探照灯,空袭从晚上八时一直持续到清晨,伦敦有1300多处起火,很多街区成为一片火海,连英国国王居住的白金汉宫也被炸。在当晚的恐怖空袭中,伦敦市民死300余人,伤1500余人。次日天亮后,阳光都无法穿透伦敦上空浓厚的黑烟!戈林兴高采烈地告诉妻子:“伦敦烧起来了!”德军对伦敦实施的大规模空袭,企图以摧毁城区的残暴轰炸,使英国屈服。然而,英国人民在如此惨重的损失下,没有屈服,相反更激起了对纳粹暴政的仇恨和战斗的决心!

  从9月7日起,一连七天,德军对伦敦不分白天黑夜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使伦敦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但这损失并没有白费!英国空军得到了至为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此外,英国空军指挥序列也有了变动,战斗机司令部司令道丁和第11大队大队长派克主张以中队为单位的小编队逐次投入战斗,而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则主张以3至7个中队组成大编队迎战,实战中由于第11大队经常以小编队作战,多次空战出现了德军战斗机竟然是英军的二三十倍这样的众寡悬殊,使英军损失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英国空军肯定了大编队作战,以空军副参谋长斯坦莫尔上将接替道丁,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接替派克,分别担任战斗机司令部司令和第11大队大队长。

  9月15日经过八天的调整和补充,英国空军先后出动了19个中队300余架战斗机,迎战前往伦敦的德军200架轰炸机和600架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激烈的空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在英军英勇抗击下,很多德机漫无目的投下炸弹,匆匆返航。全天有56架德机被击落,其中34架轰炸机,另有12架在返航和着陆途中伤重坠毁,还有80架飞机是带着满身的弹痕着陆,英军在空战中损失20架“飓风”和6架“喷火”,还有7架伤重报废。这天是不列颠空战的转折点,德国空军终于意识到,并没有掌握英国南部的制空权,并不能够在白天进行为所欲为的空袭,英国空军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很强大!

  丘吉尔首相亲临第11大队的指挥中心督战,他将这天称为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激烈的一天!战后,英国就将9月15日定为不列颠空战日,以纪念这一辉煌胜利!9月16日和17日,英国空军挟胜利余威出动轰炸机对德军集结在沿海的用于登陆的船只和部队进行了猛烈攻击,击沉击伤近百艘船只,并给德军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迫使希特勒于9月18日下令停止在沿海集结船只。9月16日至19日,由于天气不佳,德军仅进行小规模空袭,战果很小。

  为减少飞机损失,戈林下令从10月1日起对伦敦的空袭从白天改为夜间,并鉴于英军战斗机注重攻击轰炸机,忽视战斗机的特点,白天由梅塞施米特-109加挂炸弹,进行偷袭。一开始果然奏效,加挂炸弹的梅塞施米特-109毫无阻拦,顺利到达目标上空,轰炸连连得手。英军随即吸取教训,对德军任何飞机都进行拦截,由于梅塞施米特-109加挂炸弹后,非常笨重,不堪一击,损失极大,德军只好终止这一战术。

  10月12日,希特勒决定将“海狮计划”推迟到1941年春,实际上放弃了在英国登陆的计划,所谓推迟仅仅是遮人耳目的幌子,因为德军统帅部早就决定1941年夏入侵苏联,自然不可能再进攻英国了。10月25日,意大利空军也派出飞机加入对英国的空袭,但意军飞行员一见到英军凶猛准确的高射炮炮火就吓坏了,仍下炸弹掉头就逃。直到11月10日,英军首次击落了意军飞机,才知道意大利也参加了空战。

  在9月7日至10月的第三阶段中,德国企图通过对伦敦的恐怖空袭来迫使英国屈服的计划被彻底挫败,德军在此期间损失飞机433架,英军则损失242架。实际上这一阶段的空战已经宣告了德国在此次空中战役的失败。

  德军并不甘心这样的失败,仍继续对伦敦并扩大到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等城市实施夜间空袭,不列颠战役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德军空袭的目的不再是消灭英国空军,而是对英国工业城市进行空袭削弱英国的军事工业,并制造进攻英国的假象,一方面可以牵制英军的大量海陆空军于本土,另一方面还可掩护为进攻苏联而进行的准备。

  在这一阶段中,最典型的战斗就是11月14日夜间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对英国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空袭。

  尤其悲壮的是英军通过破译德军的最高机密--埃尼格玛密码机,事先已经确切掌握了德军的空袭计划,但是为了不让德军察觉这一“超级秘密”,英国战时内阁决定一切照常,既不增加考文垂的防空力量,也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平民!当晚,德军共出动449架亨克尔-111轰炸机,由于德军使用了代号为“X-蜡膏”的无线电导航技术,轰炸非常准确,有394吨爆破弹和56吨燃烧弹落在考文垂市中心,德军还投下了127枚延时炸弹,以破坏英国人的救援行动,考文垂有5万多幢建筑被炸毁,死554人,重伤864人,12家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英国飞机减产20%,考文垂市区的水、电供应中断35天才恢复,损失相当惨重。

  英军起飞了120架次夜航战斗机进行拦截,高射炮部队发射1.2万余发炮弹,却只击落击伤德机各1架。从单纯军事角度而言,此次空袭是非常成功的,并且由于其具备了战略轰炸的典型特点,被很多军事家誉为战略轰炸的“雏形”,在军事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伦敦的防空力量很薄弱,英国空军的主力部队远在南部,保卫城市上空的只有高射炮部队和悬浮在空中的阻塞气球。而对如此可怜的防守力量,难怪德国飞机如入无人之境、丧心病狂地进行轰炸了。

  英军在发现德军使用无线电导航技术以提高夜间轰炸精度后,迅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了一批专用电台,对德军的无线电导航信号有意进行错误转发或强力干扰,通过这些早期的电子对抗,使德军无线电导航的轰炸精度下降了80%,诱使德军将大量炸弹投到了无人地带。

  1940年底,由于英军战斗机、高射炮等部队的英勇抗击,德军损失越来越大,为减少飞机损失,德军空袭逐渐由白昼转为夜间,而且规模和强度也逐渐减小,500架次以上的规模屈指可数。因为主要采取夜间面积的战术,除了破坏城市建筑,屠杀平民,制造恐怖气氛外,军事上的作用很小。入冬以后,英伦三岛恶劣的天气也使德军空袭的规模日益下降。

  1941年3月起,随着天气的好转,德军的空袭也逐渐加强,这时德军发动空中攻势目的只是为了制造进攻英国的假象,掩盖即将开始对苏联的作战。

  5月10日晚,是德国空军主力撤往苏联战场之前对伦敦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德军发动此次空袭,无非是在放弃进攻英国之前,发泄一下失败的怨气。当晚德军出动500余架次,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所有参战飞行员都得到指示,可以将炸弹仍在任何地方,700吨爆破弹和燃烧弹落在伦敦市区,燃起的大火照亮了大半个夜空,伦敦平民有1436人被炸死,1800余人重伤。随着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的开始,德国空军主力转往苏联战场,对英国的战略空袭也终于停止。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不列颠之战终告结束。

【不列颠之战结果】

   在1940年7月至10月不列颠之战的最关键阶段中,德军出动飞机共约4.6万架次,投弹约6万吨,被击落各型飞机1733架,被击伤943架,损失空勤人员约6000人。英国空军损失飞机915架,飞行员414人,英德双方飞机损失比0.527:1,飞行员损失比0.069:1。在空袭中英国被炸毁的房屋超过100万幢,无辜平民死伤达14.7万,占英国在战争中死伤人数的20%。至1941年5月,德军在对英国空袭作战中,损失的飞机更是超过2000架。英军损失飞机共995架。

  在这样激烈的空战中,自然涌现出了一批王牌飞行员,英国空军前五位王牌是:并列第一名是第85中队的阿拉德上尉和第501中队的莱西少尉,战绩都是23架;第三名是第32中队的克罗斯利少校,战绩是21架;并列第四名是第41中队的麦凯拉少校和洛克少尉,战绩都是20架。英国海军航空兵借调到空军的68名飞行员中也涌现出了三位王牌,他们是击落敌机7架的波尔中尉、击落6架的布莱克中尉和击落敌机5架的柯克中校。参加不列颠之战的外籍飞行员中,捷克的佛兰切赛克以击落17架的战绩名列第一。

【不列颠之战评价】

  英国空军挽救了英国!1940年9月20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以后来被广泛引用的名句来赞誉:“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毫无疑问,这么少的人当然是指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地勤和指挥通信人员,当时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人员,从飞行员、地勤到指挥通信,仅区区3000人!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国人民,而且还包括所有不愿忍受纳粹暴政的人民。

  英国取得不列颠之战胜利原因主要有:战略上,英国早就预见到了英国生死存亡的关键取决于制空权的争夺,所以从1940年5月就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一切措施来加强防空,在指挥体制、防空兵力部署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而纳粹德国始终抱有诱使英国媾和的幻想,在外交和政治上展开了诱降活动,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而且德军统帅部一直都没有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进攻方案,“海狮计划”也是仓促而就,缺乏必要的研究分析。即使在空袭开始后,希特勒也一直梦想通过空袭来迫使英国屈服,并未进行认真周密的登陆作战准备。更为严重的错误是德国在7月16日下达“海狮计划”指令,7月31日却又决定进攻苏联,战略上如此三心二意,怎能不败?

  丘吉尔来到被烧毁的下院辩论厅视察。虽然伦敦遭受的破坏令他动容,但他欣慰的是,事实将证明,德军在战略上所犯的错误注定了这场战争的胜方是英国。现在,英国空军的战斗机又开始升空作战,而且无需分兵作战,因为敌人的力量全都集中在伦敦的上空。

  武器装备上,德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绝大部分是俯冲轰炸机和轻、中型轰炸机,载弹量大,航程远的战略重轰炸机数量极少,根本无法承担起战略轰炸的重任。护航的战斗机又只有梅塞施米特-109还能勉强与英军战斗机对抗,但受到航程的限制,作战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英军虽然飞机数量少,但性能优秀,而且与雷达、高炮和拦阻气球组成了完整的防空体系,又是本土作战,几乎没有航程限制,大大抵消了数量上的劣势。尤其是英军建立了完善的雷达预警系统,可以有效发现来袭敌机的数量和方向等基本情况,避免了战斗机不必要的空中巡逻警戒,使战斗机起飞就是迎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战术上,德国空军最大的失误就是在8月底,重点攻击英国空军基地和飞机制造厂,使英军损失惨重,精疲力竭,即将崩溃之时,却出于报复柏林遭受空袭的思想,转而空袭伦敦,致使英国空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从而与不列颠之战的胜利失之交臂!英军在防空作战中,采取了统一指挥,集中使用,全面防御,突出重点的方针,以战斗机为主,结合使用高射炮、探照灯和拦阻气球,并且成纵深梯次配置。并及时改变战术,以5至7个中队组成大编队作战,空战中多采用尾随攻击、分割攻击、分进合击等战法,取得了胜利。

  地理上,英国空军是本土作战,飞行员熟悉气候、地形,士气又高,特别是即使被击落,只要飞行员平安落地,还能回到部队继续参战。而德军飞机只要被击落,飞行员即便能够跳伞逃生,还是逃脱不了成为战俘的命运,就是所谓的人机俱失。

  当然,英军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虽然空军力量并不强大,但却未将有限的轰炸机攻击德军的前沿机场,这是最大的失策。还有就是在前期空战中,由于道丁和派克主张小编队逐次参战,使英军常常在十倍、甚至二十倍、三十倍的悬殊劣势下与德机作战,蒙受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不列颠之战兵力】

  早在1940年5月,英国就已预见到德国空军会对英国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所以5月19日,英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在法国退出战争的情况下的防御报告,要求切实加强各项防御措施,尤其是防空措施,该报告于5月27日获得战时内阁的批准。并立即开始了必要准备:首先战时内阁组建了飞机制造部,由比弗?布鲁克任部长,大力加强飞机制造,使飞机月产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8月份的1600架,其中战斗机为470架;其次在全国范围里统一调整部署防空力量,重点加强伦敦地区的防空;再次空军部成立作战训练部队,建立了多个训练学校,加紧培训空勤、地勤人员,这样每月可以有200名新飞行员补充部队,还动员英联邦成员国代为培训空勤人员,以组建新的作战部队。

  不列颠空战前夕,英国空军部成立了防空指挥部,司令是爱德华?比尔上将,统一指挥全国所有的战斗机、高射炮、雷达和观通警报部队。战斗机部队共计56个中队,战斗机980架,其中性能优秀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688架;高射炮部队共计7个师,高射炮4000余门,但其中大口径高射炮不足2000门,而且由于大口径高射炮月产量仅40门,短时期里数量难以增加,因此英军调整了部署,将约700门大口径高射炮配置在飞机制造厂;防空拦阻气球5个大队,拦阻气球1500余个,这些拦阻气球都系在汽车上,可以迅速转移;探照灯2700具。最重要的是英军还有当时鲜为人知的雷达部队,英国是最早将雷达投入实战的国家,至1940年7月全国共建成雷达站51座,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有38座,约占总数的75%,形成了严密的雷达警戒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中高空防空雷达系统,能有效发现飞行高度在4500米以下的飞机,第二层是低空防空雷达系统,能有效发现飞行高度在750米以下的飞机。这样英军就能通过雷达测出德军飞机来袭的大致方位和时间,指挥己方战斗机在有利方位和时间迎击。而在雷达使用之前,通常都是派出战斗机在空中巡逻,由战斗机发现来袭敌机,使用雷达后,英军战斗机的每次起飞,都是有目的的迎战,极大减少了飞机、燃料和人员体力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飞机数量不足的缺陷。因此雷达无疑是英军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王牌!此外,英国还有一支人数达50万的国民自卫军,他们在沿海地区设置了无数防空监视哨,使用双筒望远镜和简易的方位测向仪,担负对空监视、警戒、救护等任务,是英军正规部队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

  伦敦人逐渐习惯了日复一日的轰炸。他们不再惊慌,而是有秩序地进入地铁隧道,躲避纳粹的燃烧弹和高爆炸弹。他们在隧道里互相帮助,读书唱歌,平静地过着日常生活。

  当时英军战斗机司令部设在本特利修道院,担任司令的是休·道丁上将,他是参加过一次世界大战的老飞行员,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司令部情报室,并组建了由雷达、防空监视哨和指挥部作战室、情报室所构成的空中情报体系,能非常迅速地获知情报,极其有效地指挥作战。道丁上将比较谨慎持重,他始终保留了一支具有280架飞机规模的后备力量,不到德军登陆编队进入海峡的最后关头是绝不动用的。他清醒地意识到大规模空战将不可避免,所以一直采取尽量保存实力的战略,甚至敢于抗拒丘吉尔首相的命令,不向法国派出更多的飞机。这些努力都为即将爆发的空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英军战斗机司令部下辖四个战斗机大队:布兰德少将指挥的第10大队,司令部在博克斯,负责保卫英格兰西部地区;派克少将指挥的第11大队,司令部在阿克斯布里奇,负责保卫伦敦在内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马洛里少将指挥的第12大队,司令部在瓦特耐尔,负责保卫从泰晤士河入海口至约克郡的英格兰中部地区;索尔少将指挥的第13大队,司令部在纽卡斯尔,负责保卫苏格兰地区。在这四个大队中,实力最强的是第11和第12大队,尤其是保卫伦敦的第11大队,拥有270架最先进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几乎占英军全部先进飞机的40%。

  英军将全国划分为四个防空区,每区又划分为若干个防空分区,各防空区部署一个战斗机大队,防空分区则部署二至三个战斗机中队,一旦德机来袭,防空区只下达出击命令,具体作战指挥由防空分区指挥部组织。英军本土防空的特点是:兵力上统一指挥,集中使用,全面防御,突出重点,纵深梯次配置;以战斗机为主,高射炮、拦阻气球和探照灯为辅,配合使用。

  英军主力战斗机是霍克公司的“飓风”,总设计师是西多尼·卡姆,这种飞机1936年起投产,1937年底开始装备部队,是英军第一种起落架可收放飞机,半金属结构,单翼单座,MK1型装一台梅林水冷活塞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43马力,三叶可调距螺旋桨,最高时速519千米,升限10424米,最大转场航程1040千米,爬升率800米/分,武备为8挺7.62毫米机枪,有装甲防护和防弹座舱玻璃。制造简单,维护简易,操作简便,以火力密集、机身坚固、机动灵活而著称,战争中曾在各战场上大量使用,不仅被用以空战,稍加改装还能进行反潜、反坦克和对地攻击,受到很大好评。

  德国飞机除了投下大量的燃烧弹和高爆炸弹外,还扔下了不少定时炸弹。这些炸弹遍布于各大城市,在居民们的心理上罩上了死亡的阴影。拆除这些炸弹的引信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高超的技术。图为皇家工兵在一所医院附近把一枚刚拆除引信的定时炸弹搬走,送到安全的地方去引爆。

  英军另一主力机种是超马林公司的“喷火”,总设计师是三十年代著名的S系列飞机设计师雷金纳德·米切尔,(米切尔去世后,“喷火”的改进型号则由史米斯设计),1937年起投产,1938年8月装备部队,全金属结构,单翼单座,MK5C型装一台梅林水冷活塞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710马力,四叶螺旋桨,最高时速657千米,升限13100米,最大转场航程1060千米,爬升率870米/分,武备为8挺7.7毫米机枪,有装甲防护,气动外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透明水泡座舱能使飞行员获得良好的视野。速度快,机动性好,是当时英军唯一一种在性能上全面超过德军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的飞机,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公认的欧洲最好的战斗机,只是制造比较复杂,数量相对较“飓风”少,在着陆时容易失控,不熟练的飞行员常会发生意外。此外汽化器在高速俯冲时会因负过载影响,引起发动机供油不足,因此通常飞行员都不进行大角度高速俯冲,以免发动机供油不足而导致空中停车。由于该机在不列颠之战中的出色表现而被誉为“英国的救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飓风”和“喷火”的研制是纯民间性质的,一无政府指令,二无政府资金支持。因为这两种飞机研制时间是三十年代中期,英国政府正沉醉于绥靖主义的梦乡,根本不考虑空军作战飞机的更新。面对德国正大力发展空军的严峻关头,英国航空界的一些有识之士自发进行新型飞机的研制,在这两种飞机试飞成功后,英国空军也果断订购,使部队很快装备了先进的飞机。回首这段往事,人们无不为这两种飞机能够突破绥靖主义的禁锢而及时研制、装备,而感到万分庆幸!性能略欠一筹,但数量较多的“飓风”和性能优异,但数量较少的“喷火”正好形成了最理想的高低搭配,成为英国空军与德国空军争夺制空权的最具威力的利器!除了“飓风”和“喷火”以外,英军还有少量老式的“英俊战士”和“无畏”式战斗机也参加了不列颠之战。

  英军最大的困难是飞行员不足,由于战前强调飞行员质量,开办培训飞行员的学校很少,加上在战争中的损失,飞行员数量开始出现危机,道丁上将一面开办新的培训学校,加紧培训空勤、地勤人员,一面征召在英国的法国、比利时、捷克和波兰等被占领国的飞行员加入英国空军,还从海军航空兵部队借调68名飞行员,并招募英联邦国家的空、地勤人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至1940年8月初,英国空军飞行员数量上升到1434人,并为每架飞机配备了由机械师、机械师助理、钳工、装配工和无线电技工各一名组成的地勤小组,能在35分钟里完成出击检查,12分钟里为刚着陆飞机完成下一次起飞准备,为即将开始的空战做好了人员准备。

  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是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王牌飞行员,担任过著名的王牌飞行队里希特霍芬中队的指挥官。是纳粹德国中仅次于希特勒的第二号人物,1935年起任德国空军总司令,积极发展德国空军,使之成为纳粹德国向外扩张的重要力量。1940年7月19日,被授予帝国元帅军衔,成为欧洲军衔最高的军官,但他从法兰西战役后就完全沉湎于胜利之中,不过问空军业务,热衷于在各被占领国的博物馆中搜集稀世珍宝,举办盛大的宴会。在不列颠战役前,他盲目乐观,认为单凭德国空军就可以征服英伦三岛。

  德军计划投入三个航空队的2600架飞机,其中轰炸机1480架。驻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地区的凯塞林元帅指挥的第2航空队,攻击英格兰东南部;驻法国北部地区的施配尔元帅指挥的第3航空队,攻击英格兰西南部;驻荷兰和挪威的施通普夫上将指挥的第5航空队,攻击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其中第2、第3航空队作为主力,将投入全部力量,第5航空队配合行动,只投入部分兵力。

  1942年1月和2月,寒冷的气候迫使德国飞机停在机场上。但自3月起,德国的轰炸机又出现在英伦三岛的夜空中。5月10日,507架德国飞机集中轰炸伦敦,造成1436人死亡、1800人重伤。救援者们冒着彻夜未熄的大火,从瓦砾堆里扒出了许多受害者。就在伦敦人以为大难临头时,丘吉尔获悉,这是纳粹空军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轰炸,因为希特勒已下令空军主力东调,准备入侵苏联。

  在德军战斗机中,主要有两种型号:梅塞施米特-109和梅塞施米特-110。

  〖梅塞施米特-109〗

  简称Bf-109或Me-109,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后改称梅塞施米特飞机制造厂)生产,总设计师梅塞施米特,1936年投产,1938年起装备部队。全金属结构,起落架可收放,单座单翼,E4型装一台水冷活塞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150马力,最高时速575千米,升限11000米,最大转场航程665千米,爬升率946米/分,武备为2门20毫米机炮和2挺7.9毫米机枪,具有装甲防护。坚固可靠,易于操纵,由于采用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具有极高的水平和垂直机动能力,曾在试飞中连续进行21次右转盘旋上升和17次左转盘旋上升,再从7500米高度垂直俯冲,直到接近地面才改出,都没有出现螺旋,显示了优异的性能。除了英军的“喷火”外,没有其他飞机能与之相比,是一种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的轻型战斗机,曾在残酷的战争中连续使用十年,就是最佳的褒奖。唯一欠缺的是座舱设计不合理,空间狭窄拥挤,飞行员容易疲劳。

  〖梅塞施米特-110〗

  简称Bf-110或Me-110,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后改称梅塞施米特飞机制造厂)生产,总设计师梅塞施米特,1937年投产,1939年起装备部队。全金属结构,三座单翼重型战斗机,装两台水冷活塞发动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1200马力,最高时速548千米,升限12800米,最大转场航程2800千米,爬升率687米/分,武备为2门20毫米机炮和6挺7.9毫米机枪,具有装甲防护。被德军誉为战斗机之花,但在实战中,由于是重型战斗机,机体庞大,容易被发现,比较笨拙,容易被击落,表现差强人意,甚至在不列颠之战后期,要由梅塞施米特-109护航才能出动。只是后来在抗击英军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中,夜间拦截英军轰炸机倒是战果斐然。

  英、德双方四种主力战斗机进行比较,性能最佳的是英军的“喷火”和德军的梅塞施米特-109,这两种飞机各有千秋,难分伯仲;稍逊一筹的是英军的“飓风”;德军的梅塞施米特-110则最差,整体而言英军占优。但英军战斗机只装备8挺机枪,虽然射速高达每分钟1280发,火力密集,但杀伤力不大,常常命中德机多发,却无法将其击落,如果像德机那样配备2门机炮加2挺机枪,将给德机更沉重的打击。机载无线电设备方面,德机落后于英机,在空中无法与地面联系,因此升空以后,地面指挥部就无法有效指挥空中的飞机,完全靠飞行员自己的经验来作战。而英军地面指挥部可以通过无线电有效指挥调度空中飞机,加上又有雷达能够准确发现德机,所以英军占有明显优势。

  双方战斗机空战战术上,英军通常采取三机V字队形,航行中转向时很不灵便,在编队中单机作战受到很大限制,末尾的飞机缺乏保护极易遭到攻击,而且队形在混战中也容易失散。而德军采取的两机编队,长僚机战术比较先进,通常以12架飞机组成疏散的编队,高度、速度相互交错,机动灵活,进退自如。

  德军参战的轰炸机主要有四种型号:容克-87、容克-88,亨克尔-111和道尼尔-17。

  〖容克-87俯冲轰炸机〗

  简称Ju-87,其实确切地应称为攻击机,容克飞机制造厂生产,由美国寇蒂斯公司的“鹰”式飞机改进而成,1936年起投产,1937年装备部队。全金属结构,起落架固定,外有整流罩,双座单翼,D1型装一台尤莫水冷活塞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410马力,最高时速410千米,升限7285米,转场航程1535千米,爬升率240米/分,载弹量1800千克,武备为2挺7.9毫米机枪,并可挂载2门20毫米机炮吊舱。该机有着“斯图卡”的外号,(斯图卡是德语俯冲轰炸的译音)在机翼上装有耶利哥喇叭,在俯冲时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凄厉啸叫,以震慑敌军。容克-87在攻击点状目标时具有极其准确的精确度,是配合装甲部队的绝佳机种,是德军闪击战武库中最有效的急先锋,但是在进行战略轰炸中,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航程短,载弹量小,而且在俯冲时无法进行机动规避,成为英军战斗机最理想的猎物,在不列颠之战中损失惨重,迫使德军以后只能在空中威胁较弱的地区使用。

  〖容克-88中型轰炸机〗

  简称Ju-88,容克飞机制造厂生产,总设计师埃巴斯,1937年投产,1939年装备部队。全金属结构,四座单翼,A4型装两台尤莫水冷活塞发动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1400马力,最高时速470千米,升限8200米,转场航程1790千米,爬升率900米/分,载弹量2500千克,武备为2挺13毫米机枪和3挺7.9毫米机枪。性能优异,自卫火力强,俯冲时还能进行机动,提高了生存力,是德军主力轰炸机种,可惜刚刚开始装备部队,数量还不多。而也正因为容克-88的优异表现,使德军决定全力生产容克-88,而不再发展四发动机的远程战略重轰炸机,使得德军在战争中没能拥有重型轰炸机,这一缺陷在不列颠之战中,暴露无疑。

  〖亨克尔-111〗

  简称He-111,亨克尔飞机制造厂生产,总设计师杰克弗里德瓦尔塔兄弟,1936年投产,1938年装备部队。全金属结构,五座单翼,气动外形十分优异,H16型装两台尤莫水冷活塞发动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1350马力,最高时速434千米,升限8500米,转场航程2000千米,载弹量2500千克,武备为1门20毫米机炮,1挺13毫米机枪和4挺7.9毫米机枪。由于德军忽视了重型轰炸机的发展,亨克尔-111在战争初期就显得过时,但因为后继机种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仍作为德军主力轰炸机使用。

  〖道尼尔-17〗

  简称Do-17,道尼尔飞机制造厂生产,原型机以客货民航运输机为掩护发展研制,1935年投产,1937年装备部队。全金属结构,四座单翼,气动外形酷似铅笔,217E2型装两台BMW139空冷活塞发动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1580马力,最高时速516千米,升限9000米,转场航程2800千米,载弹量2000千克,武备为1门20毫米机炮,1挺15毫米机枪,2挺13毫米机枪,2挺7.9毫米机枪。是德军轰炸机中速度最快的,而且机动性能很好,能进行低空突袭。

  德军对英军的实力判断错误,大大低估了英国空军的战斗力,尤其是没有了解英军的雷达情况,尽管英军从1936年起就开始研究雷达,矗立在海岸边高耸的雷达天线绝对是无法掩盖的。1938年德军情报机关曾经得到英军使用雷达的情报,但德军统帅部未予重视。1940年5月,德军还在法国缴获了英军的一部车载流动雷达,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引起德军的重视,德军统帅部只是根据自己在雷达领域的水平来主观推断英军雷达研制水平,结果使德军在不列颠之战中饱尝了苦果。

【不列颠之战意义】

  连续一星期的昼夜轰炸使伦敦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就连英国皇家的白金汉宫也未能幸免。英国女王夫妇走上街头,视察遭到破坏的房屋建筑。此举极大地鼓舞英国人民的斗志。

  不列颠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战争,证明了战略性的大规模空袭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显示出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证明了防空的战略意义。

  由于不列颠战役的胜利,英国得以保存下来,而英国的坚持抗战,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而且成为日后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可以设想,如果不列颠之战中德军获胜,那很快就会实施登陆,只要德国陆军登上英伦三岛,英国就将彻底失败,以后即使美国参战,要想横渡大西洋收复欧洲大陆,简直是梦呓!接下去德军再全力进攻苏联,整个二次大战的历史就将全部改写,因此,不列颠之战绝对是战争的转折,随着德军飞机的纷纷坠地,就已经埋下了日后纳粹德国失败的伏笔!

  不列颠空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双方共投入了数以千计的轰炸机和战斗机,鏖战了10个月,英军损失了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德军损失了1733架飞机和6000多名飞行员。但英国始终没有屈服,这也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

【不列颠之战人物】

   赫尔曼·戈林 (1893~1946)

  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1893~1946) 纳粹德国帝国元帅,空军总司令,法西斯德国首要战犯之一。1893年1月12日生于罗森海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空军上尉,任飞行中队长,得过最高战功勋章。战后在丹麦任民航试飞员。1921年学习国民经济和历史学。1921年与希特勒相识。1922年加入纳粹党,希特勒委以整编和领导冲锋队重任。1923年参加希特勒暴动,失败后逃往奥地利。1927年回国,参加纳粹党竞选活动。1928年为国会议员。1932年任国会议长。1933年任不管部长,航空总监、普鲁士总理、内政部长、狩猎部长,利用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人和反法西斯主义者。建立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和集中营。1935年兼任航空部长和林业部长。1936年任扩军备战的“四年计划”的全权总代表。1938年获陆军元帅称号,1939年被希特勒立为继任人,1940年获德国元帅称号。对英空战失利后,政治影响骤减。

  戈林是纳粹党的主要领导人,纳粹法西斯国家的重要设计者,第三帝国建立空军、重整军备和实行战时经济的主要主持人。他多次充当希特勒的巡回大使,利用职权搜刮犹太人的财产,并大肆掠夺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和艺术珍品。战争末期试图取代希特勒与同盟国谈判,1945年4月被希特勒撤职。同年 5月8日被美军俘获。1946年10月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刑前于10月15日在纽伦堡服毒身死。

  冯·里奇德霍芬(1892-1918)

  冯·里奇德霍芬(Baron von Richthofen Wolfram) 升元帅时间:1943.2.17 最后职务:第2航空队司令。空军元帅。1917年入哈雷航空学校受训,后在其堂兄曼·弗·里希特霍芬(Manfre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2-1918)指挥的驱逐机大队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役求学于翰诺威大学。1923年再次入伍。1929年任驻意大利使馆武官。1933年调入德国航空部,与格莱姆等人共同组建空军。1936年晋升中校,任秃鹰军团参谋长。1938年获少将衔,并任秃鹰军团司令。1939年9月任空军第八军军长,参加侵波、侵法战役和不列颠之战。1940年升为上将。翌年春参加巴尔于之战。1941-1942年参加侵苏战争。1943年2月晋升元帅,6月调任驻意大利第2航空队司令。1944年秋因车祸受伤后辞职。1945年6月21死于巴特伊什尔。

  丘吉尔(1874~1965)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政治家、演说家及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公认为世界上掌握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5万多)。丘吉尔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上约翰·丘吉尔因在“光荣革命”中支持威廉三世,且又在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中做为军队总司令取得胜利而于1702年被安妮女王封为马尔巴罗公爵(Duke of Malborough),马尔巴罗家族在19世纪英国20个王室以外的公爵家族中名列第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丘吉尔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积极组织援助挪威的战役。1940年5月10日继张伯伦任首相,并兼国防大臣,立即把全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丘吉尔政府拒绝德国的诱和,坚持对德作战,同时争取美、苏作为同盟者参战。为了保卫不列颠群岛,亲自视察海防、空防设施。他支持沦陷国家开展抵抗运动,支持沦陷国家的流亡政府。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庄严声明:“俄国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就是美国的危难。”1941年7月12日签订《英、苏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9日,丘吉尔和F.D.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与美国缔结一系列条约,其中包括联合使用两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成立联合参谋部等内容。1942年以时机尚未成熟为借口,推迟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先后参加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在处置战败的德国、波兰的疆界变动和政府组成等问题上,极力维护英帝国的利益。

  战后的政治生涯 1945年7月大选中,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这次演说揭开战后冷战时期的序幕。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一个把英美联盟、联合的欧洲、英联邦和英帝国连接在一起的三环外交的总方针。但由于战后英国的衰落未能实现。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执政期间签订1954年《巴黎军事协定》,并缔结《东南亚防务条约》,继续对苏采取强硬态度。1953年,丘吉尔被封为爵士,获嘉德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正式退休,但直到1964年7月一直任下院议员。丘吉尔还是一位演说家、政论家和作家。著有《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英语民族史》等。

 

二战苏联空军

 

1941年6月22日,德军攻击苏联时,苏联拥有作战飞机的数量比德国空军及其在苏联边境地带的盟国空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要多。可是,不到几天的时间苏联空军就被消灭殆尽,因而德国空军得以漫游苏联领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四年之后,德国空军的残部对柏林上空几千架苏联飞机进行一番象征性的抵抗的能力也没有了。 

在叙述俄国空中战争之前,先对苏联空军①在战争爆发时的武器装备、战斗经验和作战指导原则等进行一下评价。我们需要知道苏联空军是怎样由一个从沙皇政府那里继承来的充斥各种外国飞机的杂货摊子而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与德空军抗衡进而战胜德国空军的。

军用航空早期的发展

三十年代初期斯大林为了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而执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获得成果,在此之前苏联红军基本上是一支庞大的步兵集团。航空兵、装甲兵和技术人员只占武装力量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发展苏联航空工业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的,当时是从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开始的。1929年,苏联红军的航空兵部队只有“一千架老式作战飞机”,此种状态在苏联工业能够为现代化飞机制造工业提供基础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获得改进。在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的时期(1921至1928),因为缺乏机械工具制造工业,缺乏高质量的金属材料,此外还因为缺乏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所以飞机制造工业只能以十分缓慢的速度发展。在此期间,苏联的大部分飞机以及几乎全部发动机都是进口的。但在1929至1932年期间,飞机制造工业却有了真正的发展,扩建和更新了一批老工厂,建成了一批新工厂。928至1932年间,航空工业的职工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七百五十,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一千。
    苏联在1928年究竟有多少飞机工厂,到了1932年又修建了多少,西方观察家们对此只作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猜测。对于1932年飞机工厂数目的估计是众说纷纭的,有的说有六个机体工厂和十二个发动机工厂,有的则说共有四十多个工厂(15万名职工)。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33至1937),飞机产量增加了四倍,即由1930年的860架增加到1937年的3,578架。到了1938年,总共约有七十多个工厂(机体工厂28个、发动机工厂14个、生产其他各种部件的工厂32个)。正如《苏联飞机制造工业》一书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样,精确的数字是很难得到的,因为苏联的工厂习惯用数码或光荣称号命名,因而造成很大混乱。例如,苏联红军与德国国防军密切合作的初期,由容克公司修建的专门制造全金属飞机的菲利工厂,在苏联人接收之后被改名为戈尔布诺夫第22工厂。从整个迹象还是可以看出苏联飞机工业在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三十年代期间,苏联设计师们是在为国家摆脱依赖进口飞机而奋斗的沉重压力下进行工作的。1929年,波利卡尔波夫设计了P一5侦察机。到1934年,P一5侦察机安装了功率为680马力的新型发动机,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135英里(217公里)。P一5侦察机有许多改进型,它虽然是一种最出名的侦察机,但也可作为双座战斗机(ДИ一2)和俯冲轰炸机使用。P一5飞机生产的数量很多,直到1944年仍在苏德战争中使用。1930年末,图波列夫设计局生产出一种新型轰炸机--ГБ-3(重型轰炸机)。这是一种四发单翼机,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110英里(177公里)。ГБ一3重型轰炸机总共生产了800多架,曾在苏德战争初期作为夜间轰炸机使用。
    1933年,由于波利卡尔波夫在一年之内设计出И一l5和И一16两种优良战斗机,于是他成了苏联杰出的设计师。И一15是一种单发海鸥式上翼半双翼机,装有一合700马力的M一35型(根据许可证制造的莱特公司的旋风式)发动机。1934年后期,H一15开始装备部队,其最大连度达每小时230英里(370公里),升限达32,000英尺(9,754米)。同一年研制出来的И一16,是一种单座单发单翼机,装有一台480马力的M一22型(根据许可证制造的布里斯托尔公司的朱庇特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使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220英里(354公里),1934年这种飞机安装了新型的775马力的M一25Б型(莱特公司的旋风9型)发动机,从而使其最大速度提高到每小时280英里(451公里)。И-16型飞机是苏联三十年代末期战斗机当中最好的,这种飞机直到1941年还在生产,在苏德战争初期还在使用。
    1934年,图波列夫研制了СБ一2型快速轰炸机。这是一种装有两台860马力的M一100型(根据许可证制造的法国依斯拜诺瑞依扎公司的)发动机的单翼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30英里(370公里)。安装有四挺机枪和载弹量为2,ooo磅(908公斤)的СБ一2型轰炸机于1935年后期投入批量生产,共生产了6,ooo多架。符拉基米尔·M·佩特利亚科夫小组在图波列夫的领导下于1936年设计出了ГБ一7型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在同一年的12月作了首次飞行,但直到1939年才开始批量生产,1941年才开始装备部队。这种飞机于1944年(当时称П一8)逐步退出现役。П一8是一种四发单翼轰炸机,最初生产的这种飞机装有四台米库林设计的AM一35A型发动机(每台功率为1,350马力),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0英里(402公里),航程为3,ooo英里(4,827公里)。1941年改装M一30B型发动机后,其航程增大到4,800英里(7,723公里)。这种飞机的载弹量为4,400磅(2,000公斤)。
    三十年代后期,苏联空军编制飞机总数巳相当庞大,大约有作战飞机2,500架。И一15、И一16战斗机、СБ一2、СБ-3轰炸机以及P一5侦察机是苏联最好的飞机。这些飞机是苏联空军于三十年代后期在西班牙、中国和蒙古进行大胆活动时使用的最好的飞机。
    苏联在三十年代欲要创建一支规模大、战斗力更强的空军,需解决的许多问题当中之一,就是训练一批必需的飞行员和机械师。苏联于1933年进行的计算说明,为保障一架飞机处于完好和可以使用的状态需要一百多名经过训练的技术人员。这虽然肯定是言过其实的,但是技术人员的需要量却必然随着飞机不断从装配线大量拉出并送住作战部队而越来越大。某些方面的发展协助解决了这个人力不足的问题。第一个是随着农业集体化而来的不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在那些能干些象维修与驾驶拖拉机、卡车等粗活的农民当中,陆续准备出一支潜在的技术人员后备大军。其次是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这个志愿组织曾致力于培训军队所需的具有各种技术的年青人,这个促进会教会数以万计的人使用、维护和修理发动机、无线电和机动车辆。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还注意让那些年青的志愿人员学习怎样准确射击。它甚至拥有自己的飞机,用以供未来的飞行员练习飞行的基础科目。进取心强的人在夜校或周末班学习一年理论之后便开始用У一2、УТ-l、УТ一2或И一5型②飞机完成五十小时的飞行训练。“到了1940年末促进会的各个分支几乎达到了训练10万名飞行员的目标。”因此,苏联人能够补充苏德战争初期所损失的飞行员一事并不令人感到诧异。但是,尽管有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的帮助,苏联空军还是难免成了一个拥有若干学院和飞行航校的庞大的训练机构。这些学校和航校象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三十年代的作战经验

虽然斯大林在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初期推行工业化和建立一支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他试图奉行一条相对来说不太好战的对外政策。鉴于1924至1927年苏联插手中国事务遭到了惨败,以及集中力量“在一个国家里建成社会主义”,这一切都使得苏联的对外政策处于一个半孤立的时期。但他们对日本在远东要达到的目的有点担心,因此于1929年8月成立了半独立的远东特别集团军,其中包括一些空军部队。
    然而在这一时期苏联在远东仅有的一次军事行动,却是为了获得参加共管中东铁路(该铁路横贯满洲)的权力而同中国人发生的一次冲突。满洲军阀张学良曾发动一场旨在把苏联人起出中东铁路管理局的运动。新成立的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布柳赫尔拥有大约10万人的军队,在坦克和飞机支援下沿松花江攻打中国人,并在满洲里附近将中国一支大部队包围。这次冲突总共持续了六周时间,苏联人在这场战争中共动用了32架飞机,这也是苏联空军首次参加实战。
    到了1934年,斯大林要放弃“半孤立”政策,并寻求外国盟友的情况已十分明显。因为除了日本在远东奉行扩张主义外,希特勒也正在西方形成威胁。这样,苏联就陷于东西两方都有潜在敌人的处境,而这是俄国的决策者们长期以来最为恐惧的一件事。1934年9月,苏联加入了国际联盟,并互在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期间通过了一项“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各国共产党与任何反法西斯政党(不管其倾向如何)合作。
    斯大林的集体安全计划几乎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施,他的伙伴英国和法国便开始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摆布了。接着,西班牙内战使斯大林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地:要么抛弃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内部那些左翼的盟国,要么就得支持政府军反对佛朗哥。斯大林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是,通过组建国际旅这种非常谨慎的策略进行干涉。苏联人于1936年10月开始提供飞机、坦克和火炮,以及熟练的技术人员,用以满足操纵武器系统和充当教官的需要。
   根据苏联官方的说法,斯大林派去了“557名苏联志愿人员,其中包括军事顾问23名,教官49名,炮兵(包括高射炮兵)专家29名,通讯专家、工程师和医生共106名,以及翻译和其他专家73名。”其他一些同样不可靠的材料所列数字则要多得多。
    苏联大约提供了1,500架飞机。但在任何一个月里,能够使用的数目从未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一千架左右的战斗机中,约有500至600架И-15或И一15比斯,其余是И-16,③还有200多架СБ一2轰炸机,余为P一5侦察机。1937年初,苏联飞机在政府军空军的飞机中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政府军直到这一年的后期一直享有空中优势。就在这个时候纳粹德国给西班牙的秃鹰军团装备了Me一109战斗机和U一87俯冲轰炸机,这些飞机都比苏联的И一15和И-l6性能优越。这些苏联战斗机显然无力与德机对抗并取得胜利,因此,斯大林从1938年中期开始逐步从西班牙撤出苏联空军。到年底,全部苏联飞机已从这个国家撤离。
    苏联飞行员虽然在西班牙取得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但是他们思想概念上的收获却大部是反面的。例如,苏联空军得出的结论认为,战略轰炸是对飞行人员和飞机的一种无效使用,德国人也从他们在西班牙的经验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现在看来,当时双方实施轰炸的规模都不大,再加上轰炸设备相当筒陋,可以说无论德国空军还是苏联空军都对于他们在西班牙的轰炸效果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此外,苏联飞行员还痛苦地意识到他们的飞机在与德国的Me-l09作战时是处于劣势的。总而言之,苏联在西班牙战争中,特别是在空中战争方面,是根本谈不上取得成功的。
    苏联一方面试图在欧洲巩固“统一战线”以对抗德意,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支援西班牙的忠于共和政府的分子;另一方面也并未忽视日本人在满洲、华北和内蒙古的扩张所造成的威胁。他们想方设法使远东特别集团军能够尽可能地做到独自为战,以便情况进一步恶化时,能够同时对付德国和日本。据日本人估计,193l至1936年间,驻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布柳赫尔的军队实力增加了四倍。1936年,该集团军辖有近二十个步兵师,四个骑兵师,外加1,200架飞机和同等数量的坦克。当1937年7月日本全力以赴地企图征服中国的其余部分时,苏联又向其远东增拨了更多的人员和装备。1938年,飞机增加到将近2,ooo架。

斯大林认为,通过帮助中国可以使日本在中国脱不了身,从而也就无力再对苏联领土采取入侵行动。苏联不仅向被困的中国输送飞机,并且还建立和经营供应站和装配工厂,训练中国飞行员,并派去“志愿”的苏联飞行员。例如1939年4月29日(原文如此,疑为1938年一译注)在武汉上空的一场空战中,所出动的六十五架苏制战斗机当中,有半数以上是苏联飞行员驾驶的。为此,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重光葵曾就苏联的卷入提出过抗议。他说,(截至1938年5月)苏联已向中国派出了大约500架飞机和200名飞行员。
    在中国使用的苏联飞机是И-15和И-16战斗机、СБ-2轰炸机和ТБ-3重轰炸机。И-15和И-16在西班牙和Me-109作战虽然不行,但对付当时的性能不太好的日本战斗机却大显身手。此外,苏联飞行员在中国能够评价日本飞行员的作战能力,研究他们的空中战术,以及观察他们的技术装备。中国当时是试验苏联飞机和通过实战来检验空中战术的理想场所。苏联飞行员正是在中国才意识到7.62毫米口径的机枪远远不足以击落轰炸机,于是他们开始在飞机上安装12.7毫米口径的机枪。日本人在1937年几乎全歼中国空军之后,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制空权,但到了1938年,由于苏联飞机和飞行员的参战,他们再想保持制空权就越来越困难了。
    苏联与日本于1938年在张鼓峰(哈桑湖)和1939年在哈勒哈(原译为哈勒欣)河发生冲突,此外在1939年冬又与芬兰发生战争,因此他们对中国的援助变得有些不那么稳定,但依然是中国在1937至1940年间的主要外援。美国驻莫斯科大使于1939年9月声称,苏联至少向中国派遣了l,ooo架飞机2,ooo名飞行员。
    三十年代末,苏联一方面在中国与日本间接交战,另一方面还分别于1938年在张鼓峰(或哈桑湖),1939年在哈勒哈河与日本发生了直接的对抗。日本在这两次对抗中看来是要刺探苏联的决心和能力,而苏联也在这两次对抗中显示出他们具有保卫边疆的能力。
    哈桑湖之战(这里用的是苏联的名称)开始于1938年7月上旬。当时,日本抗议苏联在张鼓峰设置筑垒地带。该地段位于苏朝有争议的边界哈桑湖与图们江之间。7月29日开始的这场边境冲突由于投入的兵力比较多很快便升级为“有限战争”,苏方投入的兵力最后达到二十七个步兵营,外加炮兵和坦克兵若干个团。在这个时候,日本认为冲突已失去控制,因此于8月11日停止敌对行动,从而苏联控制了有争议的地区。
    在哈桑湖与日军作战的红旗远东第1独立集团军所属的航空兵部队,是由П·雷恰戈夫指挥的。后来他于1941年因苏联的大量飞机被纳粹德国摧毁而被当作替罪羊处决了。他手下的飞行员,在日军微弱的抗击之下,曾深入敌阵地,显示出巨大的战斗力。然而他们也发现,对于凭借堑壕,火炮,有良好掩蔽工事的敌军,航空兵的作战效果并不很大。
    与日本的第二次冲突,就是根据苏联的叫法发生在哈勒哈河与诺蒙坎村之间的满蒙边界地区内的战斗。此次冲突开始于1939年5月11日9月16日结束。此次冲突和先前的一次一样,双方投入的兵力也是越来越多。 6月间的战斗活动主要是在空中:有几次突击活动参加的飞机数量达一百架以上。7月间,苏联部队改由Г·К·朱可夫指挥,并于8月下旬发动了一场决定性的进攻。他坚持陆空军要有密切的协同。并让飞行员们与协同作战的步兵和坦克手们一起研究地形。他成功地运用大约500架飞机,它们在取得最后胜利,特别是在阻止敌人向战场增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伟大卫国战争前夕的苏联空军

苏联在西班牙、中国和对日本的作战中锻炼出大量的专门人才。苏联空军的领导人当中有许多已经在战略、战术等方面获得了相当渊博的知识。但是后来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图哈切夫斯基和其他六名高级将领首当其冲,他们于1937年6月12日一起被枪决。这场愚蠢的清洗使红军的高级将领有五分之四遭到杀害。没有哪一个国家经过如此大规模的血腥清洗而不在其指挥系统里留下致命的贫血症的。
    苏联空军受到清洗的冲击尤为严重。1931年继巴拉诺夫任空军司令的Я.И·阿尔克斯尼斯,于1937年被捕,可能在1940年被处死。他的副司令В.В·赫里平也于1937年失踪。接替阿尔克斯尼斯的是一个名叫А·Д·洛克季奥洛夫的无足轻重的人物,接着他又于1939年9月让位给Я.И·什穆什凯维奇,什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在担任远东空军司令期间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命里注定在1941年6月的溃退中也被当作替罪羊而遭枪决。到1939年年底为止,苏联空军的高级军官约有百分之七十五被消灭。清洗波及到航空工业部门,还波及一些科研单位和设计局。甚至图波列夫也曾短期被捕。这样,苏联从1936至1939年间历次战役中积累起来的宝贵智力财富在某种程度上都付诸东流了。苏联空军在芬兰的冬季战争中以及在伟大卫国战争初期阶段之所以表现不佳,至少部分地归咎于斯大林在三十年代后期的嗜杀成性,这种说法看来还是公允的。
     正当朱可夫在蒙古打击日本的时候,斯大林出人意外地于1939年8月23日宣布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一个默许德国入侵波兰的条约。德国空军一开始利用其部署在波兰的1,600架飞机突击了对方的机场,在一周之内便消灭了波兰空军。简言之,在波兰进行的空中战争,是德国空军的一次游戏,也是二十二个月后攻击苏联的一次彩排。
    当芬兰人拒绝放弃领土时,莫洛托夫声称,只好由军队来澄清局势。苏联红军于11月30日发动了进攻。芬兰战役期间并不是苏联空军最美好的时刻。因为芬兰鲜只有大约145架老式飞机,所以苏联空军就占有15比1的优势。虽然如此,但空军与地面军队的协同极差,轰炸的准确性很一般,甚至连战斗机的空战也给人印象不深。有一组统计数字说明,苏联与芬兰的飞机损失数目之比是684架比62架。
    苏联红军及其空军在芬兰的冬季战争中的灾难性的表现,朱可夫对苏军在哈勒哈河作战中暴露出来的缺点的坦率评价,以及对德军在波兰作战效率的密切观察等,都警告斯大林,红军有整编改组的必要,有装备更好的武器的必要。С·К铁木辛哥元帅接替伏罗希洛夫出任国防人民委员,朱可夫改任总参谋长。新的首脑立即开始用能以抗衡德国空军的新型飞机重新装备苏联空军。但正如朱可夫在其回忆录中所说的那样,当德国发动进攻时,苏联空军还正处于改组过程中,飞行员们在所接收的新飞机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只有百分之十五的飞行员受过夜航训练。
    1940年I月,А·И·沙库林接替М·М·卡冈诺维奇出任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他劲头十足地走马上任了。据沙库林说,他的任务就是以拼命的速度生产出更好的飞机,这是斯大林亲自给他的指示。自1935年以来便开始扩充和实现现代化的中央茹科夫斯基流体力学研究所,此时已经全部建成,该所拥有许多新的实验室和风洞,这便大大推动了沙库林的工作。
    当苏联空军在哈勒哈河畔、波兰平原的上空、以及在芬兰的严冬和浓雾里进行作战,既显示了力量又暴露了弱点的时候,苏联的飞机设计师们制成了各种新型的飞机,包括重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
    弗拉基米尔·М·佩特利亚科夫的Де-2型俯冲轰炸机于1940年投入批量生产,在此后五年间,共生产了11,426架。该型飞机装有五挺机枪,载弹量为3,300磅(1,500公斤),在16,000英尺(4,877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335英里(539公里)。С·В·伊柳辛设计的ДБ一3Ф("ДБ"代表远程轰炸机,"Ф"代表增压器)后来又改名为ИА一4于1940年装备部队。这种飞机在20,000英尺(6,096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65英里(426公里),航程2,000英里(3,218公里)左右。ИА一4型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远程航空兵的主要机种,1940至1944年间共生产了5,256架。
    1940年有三种战斗机投入批量生产,它们是МиГ-3、Як-1和Vагг-3。1941年著名的ИА-2强击机开始装备部队。这四种飞机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大量生产。МиГ-3在1940年至1941年间共制造大约3,322架,它是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依尔·古列维奇小组设计研制的。这种新式战斗机在22,ooo英尺(6,706米)高度上的最大时速略大于400英里(644公里)。МиГ一3的性能在16,000英尺(4,877米)以上高度上不亚于德国的Me一309,但在13,ooo英尺(3,962米)以下,它的性能就不如德国的Me-109了。А·С·雅科夫列夫的Як-1的设计是受到了英国喷火式和德国的Me-109的影响,他去英国和德国访问时曾经看到过这两种飞机。Як-1是一种下单翼飞机,在20,ooo英尺(6,096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400英里(644公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了8,72l架Як-1。Vагг-3是拉沃奇金、戈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等三人小组设计的,于1941年初期投入批量生产。这是一种下单翼飞机,具有苏联三十年代生产的大部分战斗机的机身短的特征,该型飞机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335英里(539公里),总共生产了6,529架。
   著名的ИА一2强击机(俯冲轰炸机)于1941年3月完成国家验收后立即投入批量生产,同年7月已有少量装备部队。这种飞机的武器装备有两门23毫米航炮、两挺12.7毫米机枪、八枚火箭或13,ooo磅(5,909公斤)炸弹。这种飞机的装甲很厚,以致有"飞行坦克"之称。伊柳辛设计的强击机成了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著名的一种飞机,也是一种打坦克的最好武器。苏联共生产了36,163架ИА-2飞机。
    据沙库林说,所有的老式战斗机到了1940年的下半年都已停产。因为到了那个时候,苏联已有飞机工厂二十八个、发动机工厂十四个和飞机部件工厂三十二个,所以沙库林有充分理由相信,苏联空军在未来几年内能装备足够的新式飞机。截至1941年年中为止,苏空军装备的绝大部分飞机均已陈旧,因为新型飞机到1941年年初方开始装备部队,而过了不久,这些新式飞机大部分均被纳粹德国在地面上击毁。
            德国的进攻(1941--1942)
    当苏联飞机设计师们于1941至1942年着手研制更好的飞机时,希特勒即已使其军队作好了与俄国打仗的准备。希特勒认为对俄国实施"闪击战"是可能的,因此他于1940年12月18日发布了第21号指令(或称“巴巴罗萨行动计划”)。这个指令一般地说明进攻苏联的战略方针,发动日期定在1941年5月月中。在“巴巴罗萨”行动中苏联空军很快就被消灭殆尽。
    “我们要有力地打击敌人,一支把他们打到俄国空军再不能够对德国领土实施突击的地方。此次作战的最终目的,是在大体上沿伏尔加--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一条拦阻亚洲的俄罗斯人的屏障。遗留到最后的俄国乌拉尔的工业区,则可于必要时由空军消灭之。
    进攻一开始,便要通过猛烈的突击阻止俄国空军进行有效的活动”。由于德国卷入南斯拉夫一希腊战役,“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日不得不推迟到6月22日。然而希特勒要求进行的“猛烈突击”确实是十分猛烈的。当德国空军实施突击的时候,苏联飞机正停放在机场上,所以它们成了德国飞行员最容易摧毁的目标。战争开始48小时之内被消灭的苏联飞机可能达2,ooo架之多,甚至苏联自己也承认在战争开始后24小时之内就损失了1,500架飞机。
    苏联红军及其空军被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斯大林没有把1939至1941年年间在波兰、罗马尼亚和其他地方得到的领土当作缓冲地区利用,而是把部队调到这些新占领土的前方地区。苏联空军把驻地移到靠近1939年9月确定的新边境地区,而分布在西部几个军区的机场大部分正由内务人民委员部不慌不忙地在进行改建。苏联战斗机集中停放在很少几个机场上,这样便成了德国空军突然袭击的理想目标。此外,地面对空监视、警报和通信等组织得很差,几乎谈不到什么早期预替。
    由于德国飞行员全面掌握了突然性这一有利条件,再加上有利的天气,他们能持续不断地从高空和低空攻击苏联机场。德国轰炸机部队一天当中执行任务乡达六次,而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部队一天出动的次数竟多达八次。由于苏联飞机一行一行地排列在机场上,而且毫无掩蔽,这就成了德国空军较易瞄准的理想目标。少数苏联飞机也曾设法升空迎战,但立即被击落。
    遭到破坏之严重程度,几乎令人无法置信。根据德方的材料,第一波637架轰炸机和231架战斗机是以苏联机场为目标的。即使根据苏联的官方材料,也说有1,ooo架德国轰炸机突击了苏联66个机场,苏联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有800架毁于地面。德国统帅部报告,截至6月29日,亦即开始进攻一周之后,共摧毁苏联飞机4,ooo余架。苏德双方宣布的击毁对方和己方损失飞机的数字都是很不可靠的,二者之差距达到了荒唐的程度。甚至苏联方面也承认,最初几天被德国空军造成的巨大破坏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对空防御组织得不好,飞机的质量差,飞行员没有经验,以及上级指挥机关陷入了极度的混乱等因素加在一起,使苏联为抗击德国空军的破坏而作的努力毫无成效。苏联的И-15Б和И一16决非德国梅塞施米特109的对手。苏联全部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在1941年夏季所能作到的,只是试图给苏联地面军队以某些援助。此外,装备ИA一4或陈旧的ТБ一3的苏联远程轰炸航空兵,也不能深入敌纵深实施突击,以阻挡德军的进攻。因为地面形势危急,远程轰炸航空兵基本上要用于遂行并非是它们所擅长的近距支援作战。
    据德国空军第二航空队司令凯塞林元帅说,德国在开战两天后便取得了空中优势。(他在自己所著的书中还描绘了苏联中程轰炸机如何以固定的时间间隔飞临德军上空,又如何轻而易举地被德国战斗机大量击落的情景。)
    红军不是没有战术空中支援,就是没有战略空中支援,因此只能受德国空军的摆布,而德国的装甲兵群则能深入到苏军战线后方活动,而基本上不受苏联空军的阻挠。不仅如此,当他们的挺进受阻时,还可以召唤自己的空军部队前来支援。德国的“闪击战”正如希特勒所预期的那样进展着。战争的头三个月里,冯·勒布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一直打到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并开始包围列宁格勒;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一举包围了苏联三个集团军和四个机械化军,总共俘虏了28万7千人;而冯·隆德施泰德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俘虏人员66万5千名、大炮3,178门、装甲车884辆,这是在战争中俘获最多的一次。
    苏联在乌克兰拥有的飞机数量几乎与敌人在乌克兰使用的数量大体相等,均为1,150架,但苏联飞机当中有百分之七十五是陈旧的。根据苏方统计的数字, 8、9两个月在基辅和黑海地区作战期间,苏联空军共出动了2万6千余架次。但据普洛彻指出,德国空军在整个乌克兰战役期间始终拥有空中优势,能够阻止“苏联空军对德国地面军队的任何严重干扰”,德国空军"对包围圈内的俄国军队和器材装备基本上能够不受阻碍地实施突击。"德军获得的巨大胜利证明普洛彻的说法是对的,要么就是说明苏联出动的2万6千架次飞机没有起到作用。
   到了9月底,希特勒开始热衷于要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方向重新发动攻势。战役开始便顺利地对维亚兹马一勃良斯克地区内的苏军实施了大规模的双重包围。当德军的步兵对陷于包围困内的苏军扫荡时,他们的装甲兵继续向前挺进。后来阴雨连绵,致使德军的推进完全停顿,这并不是由于俄军的抗击,而是由于道路的泥泞,道路变成无底深渊,轮式车辆无法通行,甚至坦克也无法通过。此时入侵者除了等待寒冷的天气使大地封冻外,别无其他办法。
    苏联关于空战的官方材料说,截止到10月德军在向莫斯科挺进的途中被迫停下来为止,苏联共出动飞机25万架次,主要是突击德国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队,并摧毁敌机3,500架。苏联对德军损失的估计无疑是偏高的。然而即使相信苏联的数字,若把它与苏联空军于1941年夏秋两季的损失相比,德国空军还是取得很大的战绩。
    德国空军的兵力在11月上旬已经缩减到2,000架飞机,因为经过四个月的激烈战斗后,有些部队撤出战斗进行休整,还有一些部队则调往地中海和西欧战场,去对付日益增长的美英威胁。另外,正当德国空军于1931年后期在苏联战场上逐渐缩减兵力时,苏联空军却正在得到新式的较好的飞机。后来11、12两个月进行的莫斯科战役说明,德国空军事有压倒优势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斯大林在一开始被希特勒的突然袭击打得懵头转向,但很快就苏醒过来,并把战争的指挥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德军进攻一星期以后,斯大林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国防委员会,对政府和军队行使绝对的控制权。国防委员会通过统帅部大本营管理军事事务。而大本营则通过总参谋部或大本营各个方面军的代表进行工作。1941年7月初,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三个方面军(西北、西和西南方面军)的空军部队,包括国土防空第7军所属各截击机部队和一些远程轰炸航空兵部队进行协同作战。8月份空军的一些部队与预备队部队和勃良斯克以及中央方面军的远程轰炸航空兵部队进行协同作战。为了实施上述协同作战,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向联合方面军司令部派出自己的代表亲自抓空军的活动。大本营派出的空军代表利用方面军司令的参谋机构和通信工具控制空军的活动,并向方面军司令和大本营两方面报告战果。由于这种作法是行之有效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空军代表的职责逐渐扩大。
    德军虽因道路泥泞(从10月中到11月中)而行动受阻,但当天气转晴,地面封冻,足以保障飞机、坦克和轮式车辆活动时,他们又开始运动了。德国人逼近莫斯科时出人意料地陷入尴尬的境地。原来在夏末秋初期间,斯大林曾从远东军区、外贝加尔地区、外蒙古和中亚向莫斯科调集了那练有素的部队和飞机等装备。加强莫斯科防御的装备当中有飞机一千多架。
    道路泥泞的情况曾因天气转冷而结束,但到了11月末、12月初寒冷的程度加剧,飞机冻结,使德国空军陷入半瘫痪状态,但苏联空军人员的日子却好过得多,因为他们懂得冷天应该如何维护和使用飞机。据官方材料记载,他们在为期两个月的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总共出动了5万1千3百架次,其中百分之八十六是遂行近距支援任务,而“敌人在莫斯科地区则损失了大约1,400架飞机。”不管这些数目字的可靠程度如何,但这些材料的作者们还是正确地指出这样一个事实,苏联空军的活动之所以能够有所增加,乃是因为在莫斯科地区有良好的机场可供使用,机场上又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勤务,以及还有莫斯科的国土防空军的截击机为之提供掩护。此外,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前线航空兵、远程轰炸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的战斗机航空兵首次接受红军空军司令员的统一指挥,这样不但有助于节约兵力,而且也发挥了较高程度的灵活性。
    11月30日,斯大林批准朱可夫和总参谋部实施反击。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的三个方面军都参加了这次反击作战。这次反击于12月5日开始,用了三周时间,把德国人从莫斯科打退。
    苏联空中力量在这次反击中是关键性的部队,因为前线航空兵、莫斯科防空部队、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和远程航空兵所属部队均支援了地面军队的作战活动。(顺便提一下,用朱可夫的话来说,把一支“轰炸和扫射他们(德军)的行进中的步兵集团、坦克和卡车纵队”的空军部队称为“远程航空兵”看来是有些用词不当。)苏军1941年12月的反击,使德国空军自从1939年9月以来第一次处于防御地位,而苏联空军到了12月份甚至在某些地方获得了局部空中优势。此外,到了1941年年末有相当多的新飞机开始从东方各个工厂抵达各个方面军。
苏联国防委员会在德军开始进攻后不久便清楚地认识到,敌人有可能占领俄罗斯很大一部分高度工业化的地区,因此决定将尽可能多的工厂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迁到伏尔加河以东。其中有许多迁住中亚、乌拉尔和西伯利亚西部等一些德国空军航程较短的轰炸机飞不到的地方。这一措施在德国没有远程轰炸机期间是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的。据苏联官方材料,至12月底他们已经搬迁了1,360座大型工厂和一千万人,物资和人员的总重量达一百五十万吨。
    大部分飞机工厂的东迁导致了1941年下半年和1942年头三个月产量的锐减(1月份l,039架, 2月份915架,3月份1,647架)。然而,后来产量即迅速上升,1942年超过2万5千架,1943年3万5千架,1944年4万架,1945年上半年为2万零9百架。加上1941年生产的1万5千7百35架,苏联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共生产各型飞机约十三万七千架。其中半数为单发战斗机,将近三分之一(约四万架)为Иа一2强击机。
    苏联空军在1941年的历次战斗活动中在组织结构方面暴露了不少严重缺点,其中主要的是不能集中空军兵力进行大兵团作战。他们分散使用空中力量,其部分原因是方法不当,空中力量被分给了各个方面军司令员、集团军司令员和最高统帅部。1942年4月诺维科夫接替日加列夫任空军总司令,开始改组空军,建立“空军集团军”。第1空军集团军建于1942年5月5日。该集团军辖有两个战斗机师、两个混编师、一个У一2型飞机夜间轰炸机团、一个侦察机大队、一个通信联络机大队。最后,他们把前线航空兵与陆军航空兵编成了十七个空军集团军,每个集团军的规模是根据战区的重要程度和飞机数量确定的。1042至1943年期间,每个空军集团军平均约有飞机900至1,ooo架,1944至1945年期间大约有1,500架左右;在某些战役中,有几个空军集团军拥有飞机2,500至3,000架。此外,原来老的混编师(混编有战斗机、强击机,有时还编有战术轰炸机),改编为单一机种师。建立空军集团军,使苏联空军在机动能力、集中兵力的能力以及集中指挥等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另外,诺维科夫将军还致力于组建大本营预备队(一支能够迅速从某一战线或战区调往另一战线或战区的队伍)的工作。。
    为了挽回红军1941年可耻的败退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因莫斯科保卫战获得胜利而求胜心切的斯大林,迫使他的将军们于1942年年初发动了一系列鲁莽的进攻。结果,苏军在克里米亚和哈尔科夫等地严重受挫,不得不再次转入防御。
苏军在哈尔科夫的惨败使希特勒再次欣喜若狂,因此他提出了一份野心过大的1942年的作战计划。德军1942年的作战重点是通过顿河的弯曲部、沿伏尔加河越过库班进行大规模强攻,直取格罗兹尼和巴库石油区。到了8月23日,德军坦克已开抵斯大林格勒以北的伏尔加河。接着,德国空军便将该城炸成一片瓦砾。从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红军和德军就在这座位于伏尔加河右岸,绵亘长达30英里(48公里)的被毁城市里进行激烈的肉搏战。这场逐屋争夺的巷战主要是由崔可夫将军的第62集团军进行的。德国人把这场在瓦砾堆里进行的战争称之为“老鼠的战争”。
    苏联空军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中的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察、和超近距离的轰炸。正如苏联官方历史撰写人所说:
    “与步兵和炮兵协同作战的强击机和战斗机突击前沿的敌人,前线航空兵的飞机和远程轰炸机则突击距前沿2至5公里的预备队、炮兵和部队”。
    苏联空军总司令A·A·诺维科夫将军亲自留在斯大林格勒战场观察他的下级作战,远程作战航空兵司令A·E·戈洛瓦诺夫将军也是如此。诺维科夫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驻斯大林格勒协同空军的作战,在战斗进行期间,他参加了由朱可夫主持准备的反攻计划的制定工作。空军的重要作用从下面这段关于反攻计划是如何制定的叙述当中可以看出。当诺维科夫报告说空军尚未作好准备时,朱可夫向大本营作了报告。朱可夫于11月12日收到大本营的回电,通知他说,把行动推迟到空军完成空中支援的准备时为宜。正如大本营所说:“战争经验表明,对德军的战斗活动只有在具备空中优势的条件下才能取得胜利。”
    苏军的进攻作战一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
    1942年11月19日开始的斯大林格勒大反攻标志着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束。④此时,苏联空军已经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在某些场合甚至拥有空中优势。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时,苏联空军已拥有两种新型战斗机——Аа一5和Як一9。Аа一5是Vагг一3的改进型,1942年7月投入批量生产,故而在9月能在斯大林格勒参加战斗活动。第287战斗机师装备的是Аa一5型战斗机,据苏联人说这种飞机的水平飞行速度大于德国战斗机。Як一9是Як一的改进型,也在斯大林格勒上空参加了战斗。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达到每小时约360英里(580公里)装备有37毫米航炮I门,12.7毫米机枪2挺。此外,各战斗机团的实力从原来的22架飞机增如到32架。在1941年和1942年大部分时间内获得的经验表明,由两个双机组组成的四机中队是最理想的基本战斗单位。新式飞机相对来说增多了、组织改进了(特别是创建了空军集团军并加强了最高统帅部预备队)、战术更精湛了(一部分是通过研究敌人战术取得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苏联空军在争夺空中优势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大反攻以排山倒海之势展开了。11月23日,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约25万人)便被包围在形似一口“大锅”的区域里。这个“大祸”形地域的面积与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小相近。
    包围圈一旦封口之后,对于冯·保卢斯来说,合理的作法似乎应该是趁部队还有战斗力的时机实施突围。然而,希特勒这位元首已经失去了理智,并且开始捞救命稻草了。他相信了戈林关于德国空军能够供应第6集团军的诺言,因而决定令第6集团军面对斯大林格勒就地构筑环形筑垒阵地进行死守,等待1943年发动的进攻来解救他们。
    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司令冯·里希特霍芬上将虽然声称这一计划“简直是发疯”,但还是坚决地付诸实施。这支航空队在塔津斯卡亚(或称“塔济”)驻有大约320架Ju一52和Ju一86型运输机,在莫罗索夫斯卡亚(或称“莫罗”)驻有大约190架He一111型轰炸机。象步履蹒跚的“善良的老大妈”一样的Ju一52长期以来一直在德国空军里面承担着沉重的运输任务。这是一种三发单翼机,巡航速度每小时为150英里(241公里),因载荷燃油比的不同,其航程为250英里(402公里)至800英里(1,287公里)。Ju一86的载荷量甚至更小一些。由于从驻地“塔济”到“大锅”地域内的皮托姆尼克机场之间的距离有140英里(225公里),无论哪一种运输机(Ju-52或Ju-86),均不能靠少载燃油的办法而多运物资。He-111是一种双发轰炸机,巡航速度每小时为225英里(325公里),载重两吨时的航程为760英里(1,223公里)。
    德国人的空中补给活动从一开始就不仅苦于缺乏合适的运输机,而且苦于天气恶劣,飞机甚至一连几天被迫停在地面无法飞行。戈林虽然许诺每天空运600吨,但是成绩最好的12月19日至21日的三天内也一共只空运了700吨。此后不久俄国人攻占了“塔济”和“莫罗”两处的机场,因而德国运输机不得不往返于彼此相距200英里320公里)的皮托姆尼克和新基地之间。在整个空运作业期间,苏联空军一直使动作迟缓的德国运输机处于悲惨的境地,迫使他们不得不四、五十架一起编队飞行,并由战斗机护航。这样一来,便使小得可怜的皮托姆尼克机场在装卸方面大成问题。苏联空军甚至派遣强击机编队攻击德军机场,把运输机消灭在地面。1943年1月9日苏联空军袭击萨利斯克机场就是这样一次突击,这次曾消灭七十二架飞机。
    红军于1月16日攻占了皮托姆尼克,1月21日攻占了位于古姆拉克的辅助机场。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残部于1月底被俘。在从1942年11月24日1943年1月31日的两个月略多一些的时间里,德国空军为实施空运,就总共损失了490架运输机,其中有266架Ju一52、165架He一111、42架Ju一86、9架FW一200、7架He—177和1架Ju一290。更为糟糕的是,德国空军作为一支所向无敌的武装集团的形象,终于无可挽回地破灭了。
    苏联宣布的战果要大得多。他们说,德国空军在截至1942年11月23日为止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损失飞机2,100架,从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2月又损失3,ooo架以上。如果读者相信苏联材料,那么德军从1941年6月22日1942年6月20日总共损失飞机14,700架。不用说,德国人公布的数字就大不相同了。根据德国材料,从1941年6月22日1942年4月8日,他们总共损失飞机2,951架,损坏1,997架。。
    尽管双方公布的数字悬殊,但无可怀疑的是,到1943年2月的时候,苏联空军力量已超过了德国空军。空军集团军的数目有了增加。大本营预备队中有十个空军军,空军的—7切活动是协调纳一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将军作为大本营的代表,统一协调前线航空兵、远程作战航空兵和国土防空战斗机部队的一切活动。1941至1942年间,苏联航空工业向苏联空军提供飞机33,857架,而德国航空工业,包括其卫星国家在内,只生产了20,857架飞机。
    斯大林格勒之役不仅是整个伟大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苏德两国空军之间势力消长的分水岭。在顿河和伏尔加河遭到灾难性的失败之后,整个德国战争机器在东方便转入防御。虽然德军后来也进行过几次反击,但与1941和1942年的闪击式包围战相比,却显得十分无力。情况虽然如此,但这决不是说德国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实施的几次进攻把后勤供应远远地抛在后面,结果导致红军部队不仅陷入分散状态,而且沦于疲惫不堪的境地。德军司令冯·曼施泰因利用这一现成的良机(因为希特勒一度给他相对的自主权)使发动了几次反攻,把俄国人打得懵头转向,并再次占领了哈尔科夫。然而,冯·曼施泰因的反突击,是德国人最后一次机动自如地把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用于大纵深突破和包围,因为在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就把主动权和大部分飞机、坦克丧失掉了。
    库尔斯克突出部,是哈尔科夫以北和奥廖尔以南苏军战线上的一个突出部,它是德军1943年夏季攻势作战中的一个很诱人的目标。俄国人通过其情报部门了解了德国的作战计划,因此他们往库尔斯克突出部调集了大量的大炮和坦克。大本营派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去协调该地域内的防御作战。第2、第5和第16空军集团军,外加两个防空战斗机师(约3,000架飞机)被配属给驻在库尔斯克地域内的沃罗涅日和中央方面军。此外,在必要时,这两个方面军还可以要求邻近的四个方面军的飞机予以援助,并可动用大本营的预备队。德国空军在俄国战场上的三分之二的兵力都被用于库尔斯克的进攻作战(德国人称之为“卫城”战役);共有飞机2,000架左右(轰炸机1,200架,战斗机600架,俯冲轰炸机100架,侦察机150架)。
    由于双方在5、6两个月内都在调集兵力,主要作战活动是在空中进行的。5月上旬苏联飞机突击了德国的机场,目的是将德军飞机消灭于地面,这一手是德国人在1941年教会他们的。在苏联空军突击德军机场期间,德国轰炸机则几乎每夜都出动,突击高尔基、萨拉托夫、雅罗斯拉夫尔等地的苏联军事工厂。这种规模不大的活动是德军当时对苏联的工业唯一的一次突击。
    库尔斯克战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它也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空军战役。作战双方投入的飞机总共约有5,000架。在战役的一个阶段内,德军在别尔哥罗德地区对沃罗涅日方面军发动进攻时,在面积为12x 37英里(15x 59公里)的一块地区内,进行活动的飞机竟达2,000架以上,一次空战往往有100至150架飞机参加。苏联在数量上占有的优势,正如一位德国作者所说的:。
    “德军在1943半夏季为了重新夺取空中优势而进行的种种努力,并未获得持续的或完全的成功。自从1943年秋季德军最后进攻库尔斯克突出部遭到失败以后,俄国人无疑已经控制了天空。”
    有几个关于库尔斯克战役的所谓的“官方”数字的实例可以说明,历史学家在试图统计飞机的损失数字时,面临着巨大困难。根据诺维科夫和科热夫尼科夫的材料,苏联空军人员共出动了118,000架次,在空中和地面总共消灭德国飞机大约3,700架。但是,普洛克尔将军引用“官方”数字说,德国空军第1师在奥廖尔突出部作战中共飞了“37,421次,击落敌机1,733架,其中1,671架是战斗机单独击落的,德国仅损失飞机64架。”
    俄国人的反攻把德军赶回到第聂伯河右岸。1943年秋末的时候,冯·曼施泰固防守的战线长达450英里(725公里),但参战的步兵、装甲师当中有的实力已降到团的规模。更糟糕的是希特勒又回到了“寸土不让”的老政策上去了。由于苏联空军控制了天空,加上德国死死抓住阵地防御不放,致使德军的看家本领——战略和战术上的灵活性,也均丧失。
    1943年下半年,东线德军兵力减弱的速度,与苏军兵力增长的速度一样快。苏军在人员和大炮的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德军,坦克也占了优势,而且掌握了制空权。例如,在库尔斯克战败后的三个月里,冯·曼施泰国的部队只接收了33,ooo人,以补充他们在岛克兰伤亡的13,ooo人。苏联红军事有压倒优势,因而他们能够在从波罗的海到巴尔干的各条战线上向前推进。
    在空中战争方面的情况是,苏联空军这时不仅仅获得了更多的飞机,而且是更好的飞机。1942年冬季,Як一9在斯大林格勒上空首次露面。它于1944年不仅被用作截击机,而且也被用作强击机和战斗轰炸机。1943年年中,设计师雅克夫列夫增大了这种飞机的载油量,并改名为Як一9Д(“Д”表示远程的意思),它具有870英里(1,400公里)的航程。这种飞机的航程在1944年又有所增加,又改名为Як一9ДД(“ДД”表声远程作战),它能从乌克兰飞抵意大利,全程1120英里(1,802公里)。这种飞机被用来护送美国送行穿梭轰炸任务的B一24和B—17,其最大连度约每小时380英里(611公里)。佩特利亚科夫设计的Пе一2在战争期间也有改进。当德国新式的Me一109G于1943年初期出现在俄国战场的时候,Пе一2便改装了M一105ПФ发动机э功率超过1,200马力。
Як一3(1943年夏投产,用以取代Як一1)也于1944年大量装备苏联空军部队。这是一种时速为400英里(644公里)的战斗机,堪与德国的Me一109和Fw一190媲美。拉沃奇金的Ла一7于1944年夏投产,最高速度每小时420英里(696公里),是专门为了对付FW一190而设计的。
    到了1944年,德国甚至因拥有技术熟练、久经战斗考验的飞行员而享有的优势也已经丧失。德国空军遭受了严重损失,因此不得不使用尚未成熟的飞行人员。然而,苏联空军在1944年却增加了不少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还有一个有助于苏联在1944年夺得制空权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德国将其最优良的截击机调住西欧去对付英美对德国本土越来越猛烈的空袭和对欧洲堡垒入侵。空军的兵力显然过于分散,德国于1944年在任何一条战线上使用的空军部队都起不了作用。德国轰炸机被迫只能在夜间活动。德军在东线重新夺取主动权的企图,无论在地面还是在空中,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到了1945年初,俄国人已经做好给纳粹分子以致命一击的准备。苏联在苏德战场上拥有11个空军集团军,以15,ooo多架飞机对付德国的1,875架飞机。苏德双方空军兵力对比差距十分悬殊,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1945年1月鲁坚科的第16空军集团军的飞机增加到2,500多架,为其对手的兵力的二十倍,与此同时克拉索夫斯基的第2空军集团军的飞机也增加到2,588架。1945年1月红军攻进波兰并开始以每天12至14英里(20.3至22.5公里)的速度向柏林推进。在1945年4月进攻柏林的作战中,苏联空军已能集中其15,540架飞机中的7,500架,去对付横行一时的德国空军的残余。苏联声称他们在进攻柏林的作战中击落德机1,132架。这个数字虽然值得怀疑,但在谁控制了那个城市的天空的问题上,却是无可怀疑的。
     对日战争(1945)
    一俟德国投降,苏联即可腾出手来参加对日作战。在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前,斯大林总不打算打一场两条战线的战争。因为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俄日中立条约使苏联得以将其军队集中在西部并从东部抽调部队。然而,由于德国即将失败,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表示同意“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
    苏联向远东集结部队的工作在雅尔塔会议以后很快就开始了。据日本情报部门说,6月份平均每天有十列运送军队的列车和五列运送弹药的列车驶抵远东。日本人估计,从4月到7月底,远东苏军实力大增,部队从85万人增如到160万,坦克从1,300辆增加到4,500辆,飞机从3,500架增加到6,500架。美国驻莫斯科的武官约翰·迪恩将军提供的数字略有不同,计有:军队150万人,坦克3,000辆,飞机5,000架。而苏联公布的他们在1945年8月9日在远东地区拥有的实力为:军队1,577,725人,坦克3,704辆,飞机5,368架,其中作战飞机有4,807架。苏军面对的日军总兵力为:驻在满洲、内蒙古、朝鲜和千岛群岛的大约100万军队,l,215辆坦克,1,800架飞机,6,700门大炮和追击炮。这些日军以及他们的蒙古和满洲国的盟军都是些残余部队,日军中的优秀骨干分子都已被日军总部调出,送往其他战线去了。
    由A·M·华西列夫斯基元肺指挥的进攻战役于8月9日开始,他要求所有三个方面军一齐攻入满洲,主攻部队穿过大兴安岭山脉,直逼长春和沈阳。苏联坦克部队于8月15日已突入满洲大约250英里(402.25公里)。这支部队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日军的抵抗,而是坦克的燃油问题。到了8月19日,日本关东军已经与华西列夫斯基谈妥了投降条件。
    航空兵在8月份的远东战役中所起的作用较小,苏联空军为执行作战任务只出动了14,030架次,为执行其他任务出动了7,427架次。出动架次少的部分原因是8月11日至20日间的天气十分恶劣。执行作战任务出动的架次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是进行侦察,而空军在这次战役中的最大贡献则是运送补给品和人员。运输机一共运送油料2,777吨,人员16,497名,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2,000吨。与苏联空军作战的日本飞机都是些过时货,较好的飞机已被抽走,去抗击美军横渡太平洋的大举进攻。日军的97式和1式战斗机(盟国把它们称之为“内特”和“奥斯卡”的中岛战斗机)的时速,要比苏联的刀a一9和Ha一7慢60至100英里(96至160公里),三菱公司制造的轰炸机要比ne一2和Ty一2慢100英里(160公里)。
    虽说苏联红军攻打的是一支士气十分低落的关东军,然而苏军装甲和摩托化部队的进攻速度,空中支援的密切配合,以及整个战投实施得有条不紊,都足以说明他们在与德军的四年苦战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只要对比一下苏军在1945年8月9日是如何顺利地突入满洲、华北和朝鲜,和他们在1941年6月22日在入侵的德军面前是如何茫然不知所措,就可以明显看出苏军指挥员们在历时四年的残酷的战争这所学校里接受了多么好的训练。
     对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空军的分析
     对在俄国进行的空中战争的统计数字都有争议。
    苏联空军虽然在1941年夏秋两季蒙受了致命的打击并遭到失败,可能损失了上万架飞机,但其中大部分被消灭在地面上,因此飞行员和领航员损失不大。当1942年有了大量飞机时,这一因素对于苏联变得极为有利了,因为补充一架飞机要比补充一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容易。到了1942年春季,苏联航空工业生产出足够苏联空军恢复活动所需的飞机。此外,到1942年11月,盟国运输给苏联的飞机已达3,000架。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航空工业共生产出飞机125,ooo架,而德国从1941年到1945年中期却只生产了100,ooo架。此外,俄国人需要补给的只有一条战线,而德国却要把大量飞机用于地中海战区和用于防守德国本土,对付英美的轰炸机。到了1943年,德国空军减少了驻俄国境内的飞机数目,以满足地中海地区和国内作战的需要。这样,留在东线的飞机的数量相对就比较少了,而且兵中很多还是陈旧的。
    某些研究在苏联进行的空中战争的德国历史学家认为,德国当时所作的关于不制造或者至少是不重视制造四发轰炸机的决定,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早在1940年夏秋两季进行的不列颠战役之所以未能获得成功,其决定性的原因之一便是缺少远程轰炸机。如果德国的飞机当时能够飞得更远,作战半径可遍及英国各地,并能在海上沿着补给线进行活动,英国空军截击机和雷达部队就会在大面积地区内分散使用,从而失去了作用。但德国飞机的航程有限,因此他们只能对一个有限的地区,一个由英国雷达和截机击进行充分掩护的地区实施突击。
    1941和1942年的苏联情况对于后来从事战略空中作战的研究人员来说,是可资借鉴的。他们认为,德国空军在1941年突击的目标本应是那些挤满向东行驶的列车的铁路线,列车上满载着被拆卸下来的飞机工厂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然而,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却规定,在借助近距空中支援取得地面战斗胜利之前,不得分散兵力去破坏苏联的工业。1942年的理想的突击目标应该是苏联在东方新建立起来的飞机工厂,这些工厂仍位于德国空军的航程之内,因为德国陆军当时仍然在向前推进。使苏联空军得不到飞机的最好办法便是断绝他们的补给源泉——破坏其飞机工厂。
    然而,直到1943年6月,德国空军轰炸机才开始对苏联一些工业目标实施战略轰炸。6月4日至21日,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部队(空军第4军)出动了993架次,对高尔基的一座坦克工厂、雅罗斯拉夫尔的一座合成橡胶工厂和萨拉托夫的一座炼油厂投掷了l,538吨炸弹。虽然德国人在1944和1945年制订了破坏苏联工业,特别是伏尔加——莫斯科地区内发电厂的“宏伟”计划,但是够得上是对苏联国防工业造成“猛烈”打击的,依然是1943年6月份实施的历次突击。
    德国空军在俄国轰炸能力很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像样的战略轰炸机。德国在俄国作战使用的轰炸机,如He一111和Ju一88,载弹一吨时的作战半径仅有600英里(965.4公里)而且这两种飞机的速度太慢,即使是在东线,他们也只能在夜间活动。另外,德国在俄国作战的轰炸机部队的实力从未超过600架飞机,况且到1943年初其中又有很多被用于对地面部队实施近距支援以及当作运输机使用,在杰米扬斯克的“口袋”地区和斯大林格勒的“大锅”地区进行空运。德国热心于战略轰炸的人们寄希望于He一177这种四发轰炸机。但是这种飞机的性能从未达到事先吹嘘的那种程度,而只有十二架左右在俄德战争中向斯大林格勒空运时露过一次面。
    苏联的远程作战航空兵虽然标有“远程”二字,但它几乎没有实施过战略轰炸。在苏联空军各种航空兵总共出动的四百万架次中,甚至在滥用“战略轰炸”这一术语的情况下,远程航空兵也只占不到百分之七。俄德战争的特点是一场有庞大的地面军队参加的地面作战行动。因此,对这些作战行动实施近距空中支援以及进行航程很短的轰炸是每日例行公事。俄国人所说的“战略轰炸”通常是指对在战斗地域前沿以外数英里内的目标的攻击。
    在东线最优越的空军武器是俯冲轰炸机而不是远程轰炸机。就德国来说,早在1936年便强调发展Ju一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而且要求所有的轰炸机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具备俯冲轰炸的能力(甚至三十吨重的He一177也不例外).这种要求是他们未能搞出任何卓有成效的战略轰炸机的原因。只要德国空军能在诸如波兰和低地国家等有限地区进行闪击战,而且所遇到的抵抗是微弱的,那么行动缓慢的斯图卡式飞机就是有效的,特别是用来对付装甲部队、交通线以及成群结队的难民。但是,空中优势一旦被对方所掌握,如1943年年中以后在俄国那样,在速度较快的苏联飞机面前Ju一87式飞机就成了死靶标,尤其是当它们从俯冲中改出时,更易遭到攻击。
    俄国人和德国人一样,也热衷于搞俯冲轰炸机。ИA一2是一种比斯图卡更好的强击机。正如雅科夫列夫所说的那样,实际上苏联最好的飞机是在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设计的,而不象德国人那样,最好的飞机是在三十年代初设计的,这一事实说明,苏联人在改进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正处在迅猛发展的阶段。苏联的强击机增加了尾部射击员,这就弥补了这种飞机的致命弱点——在俯冲时或改出俯冲时后方易遭攻击。H八一2很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强击机。
    斯图卡式飞机和俄国的强击机所起的重大作用,可以证实俄德空中战争中双方所强调的重点都是对地面军队实施近距支援。正如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德国的)战略性空中作战在德国对苏俄的作战中无所建树。”不过最好他还是多说一句,即苏联空军在战略性空中作战方面同德国人一样,也是无力的。根据苏联的统计,苏联空军,包括远程作战航空兵,所出动的全部架次中有百分之四十七是为了进行近距空中支援。不过,对苏联来说,没有进行战略空中作战的迫切需要。苏联游击队忙于破坏德国人在俄国境内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而美英轰炸机到1943年则正在德国本土上空进行轰炸。这就使俄国人能够集中其空中力量支援地面军队。
    德国空军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帮了苏联的大忙,这就是他们缺少运输机。从德国人于1936年卷入西班牙内战之日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止,他们的主要运输机始终是Ju一52,这是一种相对来说重量较轻,而且速度确实很慢的三发单翼机。即便这样的飞机,也没有大量生产,以满足所有德国空军各个航空队的需要。由于这种飞机同时还是德国空军航校中的主要教练机,每当情况紧急,各个航空队要求Ju一52和飞行教官去执行运输任务时(这种情况是很经常的),飞行员的培训工作便要受到妨碍。Ju一52在如此长的时期内作为主要的运输机使用的事实足以说明,德国空军最高当局对于运输机的价值的认识是很迟钝的,特别是在土地如此辽阔的苏联作战的时候。向斯大林格勒空运补给品遭受到的灾难性的失败,看来在战争最后三年并没有能够触动德国空军最高当局的思想。
   由于希特勒是一个陆军出身的领导人,除了某些例外情况,他一般地把空军交给了德国空军司令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指挥。而戈林又由于“懒情”,而且“轻浮”成性,把大部指挥权交给了德国空军总参谋长办公室,特别是交给了从1939年2月至1943年8月19日担任空军总参谋长的耶顺内克上将。耶顺内克对于希特勒所发布的任何命令或发表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提出疑问,哪怕这些命令或想法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此外,由于戈林与元首的关系恶化,这位帝国元帅便对元首的各项决定越发采取顺从态度,甚至设法用办不到的过高许诺来安抚希特勒,斯大林格勒空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但是,斯大林却是一个热心于航空事业的人,甚至在战前就对飞机设计和生产有巨大的兴趣。他关心空军的指挥结构和飞机的购置。苏联杰出的飞机设计师之一雅科夫列夫对斯大林的评价很高,说他在航空方面的知识是很渊博的。象他手下的高级指挥官一样,斯大林也是在这次战争中成长为一位军事家的。他虽然在1941和1942年初曾把一些事情搞糟,但总算在大本营内凋集了一批干练的参谋人员,在定下决心之前先听取他们的意见。虽然赫鲁晓夫声称斯大林是根据小学生用的地球仪制定战略作战计划的,但是大本营内那些接近斯大林的人大多证明斯大林是十分关心而且非常了解前线情况的。因此,不能把他形容成一个只凭自己“直观感觉”办事或乞灵于算命先生的人。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空军是由未遭受到德国袭扰的庞大的工业体系和运输系统予以保障的。它具有只在一条战线上作战的优势。而德国从1943年以后却不得不抽调最好的飞机去担任国土防空作战并对注定要失败的地中海地区的战斗行动进行支援。由于战前制定了妥善的计划和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这一民间一党的组织的努力,苏联空军在战争的最后两年中从未象德国空军那样缺少飞行员。不过,起作用最大的还是苏联航空工业生产力,这种生产能力使苏联空军在后一半战争中赢得了空中优势一使德国空军完全淹没在第一流飞机的汪洋大海之中。
    注释:
   
①1941年苏联空军包括五种航空兵,它们是: (1)远程航空兵; (2)方面军航兵; (3)集团军航空兵, (4)军航空兵; (5)预备队航空兵。远程航空兵由统帅部指挥,方面军航空兵由方面军司令员指挥,集团军所属各航空兵部队分别配属给各有关集团军,而军航空兵和预备队航空兵则均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并根据需要向各处调遣。大多数作者把上述这些统称为苏联空军。此外,苏联空中力量还包括国土防空军的截击机部队、海军航空兵和民用航空队。
    ② У一2教练机是波利卡尔波夫1928年设计的,共生产了4万架。УT一1和УT一2初级教练机是雅科夫列夫1938年设计的。И一5型战斗机是波利卡尔波夫设计的另一种产品,它是三十年代生产的一种短租的小型单翼机。
    ③Й一16飞机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曾经有过许多掉号,佛朗哥的部队把它称之为“鼠”忠于共和府政的分于把它视之为“蝇”,而苏联飞行员则把它称之为“驴”。这种飞机的外形短粗象一个桶,易于识别,在西班牙是尽人皆知的。
    ④苏联史学家习惯于把战争分成“阶段”,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例外。他们把从1939年9月1日1941年6月22日这一时期算作“帝国主义”阶段,然后把伟大卫国战争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从1941年6月22日1942年11月18日;从1942年11月19日1943年12月31日,从1944年1月1日至战争结束。

 

苏德空战

 

德国空军的战斗准备和兵力部署

袭击开始之前,德国空军专门组织力量,用2个远程侦察机中队的伪装民航飞机(Ju-86P高空侦察机)对苏联国土纵深进行侦察。苏联当时虽已发现有不明飞机频繁临空,但由于这些飞机飞得很高,苏联飞机无法截击;加上普遍的麻痹,未引起重视。经过侦察,德军将第一攻击波的突击目标规定为31个前线机场、3个被怀疑为高级参谋部的机构、2个兵营、2个炮兵阵地、1处筑垒地域、1个油料库及塞瓦斯托波尔港。德国空军在进攻苏联前,已损失了5500架飞机。为了弥补损失,德国迅速扩大了原有飞机厂的生产,并建立了一批新的飞机制造厂。1940年德国制造了10247架各型飞机。 1940年8月1日1941年6月22日,通过制造飞机和修理战损飞机,德国增加了7682架作战飞机。

1941年5月29日,德国预定用于进攻苏联的作战飞机已达4000多架,战役兵团和军团航空兵已达306个战斗中队,其中127个轰炸机中队、89个战斗机中队。中央预备队387架飞机。此外,投入侵苏行动的欧洲仆从国中,芬兰空军投入作战飞机307架,罗马尼亚投入623架,匈牙利投入48架,意大利投入70架。德军的主战机型Ju-87.Ju-88.He-111.Do-17都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

战争初期的突然袭击“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国空军按计划从挪威的北角到南部的黑海的漫长战线上,分4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当天投入1945架飞机。苏军机场上的飞机为主要攻击目标,特别是部署了新型战斗机的机场。由于苏军事前完全没有准备,机场上的飞机毫无隐蔽地排列在跑道上。德国空军利用俯冲轰炸机向停放在机场上的飞机实施轰炸,战斗机和强击机进行低空攻击,水平轰炸机负责突袭后方机场。这些战斗在第一轮攻击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直到出击返航的飞机重新装上炸弹再次出击时,才零星地遭到苏军战斗机截击。开战第一天,德国空军共击毁苏联飞机1811架,其中有1489架击毁于地面。至6月23日,击毁苏军飞机2856架。至7月11日,共击毁6293架。由于苏联被击毁于地面的飞机较多,飞行员的损失相对较小,撤到后方重新组建新的航空兵部队。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和德国空军殊死地进行战斗。从6月25日7月10日,苏联空军完成战斗起飞47000架次,在空中击落德机752架,在机场地面击毁384架。

德国空军在夺取制空权后,对陆军的作战活动提供了广泛支持,将初期消灭苏联空军的目标转向阻滞攻击和近距空中支援。在1941年德国陆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可以在毫无顾虑苏联空军的攻击条件下进行作战。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计划”行动中,把对进攻中的德国陆军不断进行战术支援放在首位,而对于战略目标基本上置之不顾。仅限于攻击苏军的防御部署,特别是摧毁苏军的筑垒地域以及公路、铁路目标,以阻碍苏军预备队向前方运动。而对于将支持苏联进一步作战的军事工业未进行攻击,使苏联能迅速地将它们转移到纵深安全地带,并迅速重新投入生产。没有战略性的作战,德国空军实际上是充当了从属于陆军的一支战术航空兵。

苏德战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

战斗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1年6月22日1942年11月18日。德国空军夺取和保持战略制空权。苏联空军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作战,出动飞机85.8万架次,投弹17万吨,使德国空军损失飞机15000余架。在莫斯科会战中,苏联空军首次获得局部战役制空权。
    第二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8月。经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北高加索空战、库班空战、库尔斯克战役、第聂伯河空战,德国空军的几个最大的空军集群被摧毁,苏军从夺取战役制空权到完全夺取战略制空权,并将战略制空权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
    第三阶段:1944年夏季至1945年战争结束。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飞机越来越多,飞行员损失严重而且无法补充,最终彻底失败。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空军首次获得战役制空权

1941年10月莫斯科会战。在战役进行的半年时间里,争夺制空权的战斗特别激烈,规模也十分巨大。

苏军防御阶段。10月2日,德国空军密集突击,支援地面部队很快突破苏军防线。德军主力在维亚济马方向合围了苏军4个集团军,并在布良斯克合围了苏军3个集团军。 12月2日,德军已攻占了距莫斯科只有20公里的伊斯特拉和亚赫罗马。德国空军准备在10月12、13日对苏联的工业中心、航空中心、铁路枢纽、桥梁、渡口、指挥机构进行大规模空袭。苏联空军首先行动,10月11日至18日,出动飞机937架次对德军全线机场进行集中突击,击毁飞机500余架。11月5至8日又出动飞机300余架次突击28个机场,击毁地面飞机121架,空战击毁61架。11月12至15日,又突击德军机场19个击毁飞机88架。德军被迫将飞机后撤到离战线较远的机场,作战效能受到影响。苏军为在莫斯科方向夺得战役制空权,创造有利条件。

1941年7月到12月,德空军一共对莫斯科进行空袭122次,出动飞机7146架次。但由于莫斯科防空力量组织严密,作战效能较高,仅有229架次飞入市区上空,德国空军损失飞机952架。莫斯科的建筑物未遭严重破坏,人员未受严重伤亡。

在两个月的防御作战中,德空军损失飞机1400架。到12月初,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的飞机已从战争初期的4980架下降到2830架,在莫斯科方向只有700余架。苏军得到补充,在莫斯科方向的航空兵力已首次超过德军。苏联空军获得了局部战役制空权后,在第二阶段的反攻(1941年12月5日~1942年1月5日)和第三阶段的总攻阶段(1942年1月5日~1942年4月20日)中,对地面部队进行有效地支援,使苏军在不受德国空军袭扰的情况下调动预备队和进攻。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空军再次夺取战役制空权

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德国空军为准备新的进攻战役,从本土和其他战场向苏德战场调集空军力量。1942年5月,协约国投入苏德战场的飞机又达到3395架。在斯大林格勒方向部署的是德国空军王牌第4航空队,约有飞机1200架。从1942年7月17日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开始,苏、德空军就展开了激烈的空中搏斗。德空军仍采用过去的战法,出动大批轰炸机对苏军地面部队实施多次密集袭击。8月23日,德国空军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轰炸。德、苏空军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展开激烈空战。每天进行空战60-70次,每次双方各出动飞机50-60架。从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双方进行空战1792次,德国空军在空战中损失飞机1638架。德空军的机场还遭到苏空军的轰炸,在机场上损失飞机513架。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德活动能力逐渐被苏军压制,为在反攻阶段苏军夺取战役制空权奠定基础。

1942年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反攻战役开始。此时该段战线空军的兵力对比为:德军1216架飞机,苏军1350架飞机。苏军的飞机数量略多于德军,战斗机的数量苏军占优势,昼间轰炸机的数量德军占优势。到11月30日,苏军出动飞机共6741架次,德军出动飞机1381架次,德国空军损失飞机约200余架。此时苏军已取得了战役制空权。11月23日,苏军对斯大林地区的约20万德军的合围已完成。希特勒命令被围德军就地坚守,由德空军空运解围前的给养。但被围部队每日的需要是至少750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来完成这个任务。而且在风雪交加的天气和苏联战斗机已占优势的地区,也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在竭力运进一些补给物资和运走29000名伤病员后,1943年1月24日最后一条临时小型跑道也在苏军的进攻中丧失。

另外被包围在杰米扬斯克地区的10万余德军,德国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空运。从2月20日40架Ju-52在杰米扬斯克机场降落空运第一批物资起,到5月18日德军打通一条通向包围圈的“地面桥梁”为止,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被围部队依靠这座“空中桥梁”来支撑。共运输各种物资24303吨,平均每天276吨(占需要300吨的92%),运出伤病员22093名,补充人员15446名,飞机共出动14455架次。德空军损失飞机265架,伤亡空勤人员383名。这些经过长期训练、富有战斗经验的人员的损失,对德国空军的力量是一个很大的削弱。
    库班空中交战--苏联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的里程碑

1943年春,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为了解放塔曼半岛,对德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交战双方在这里集中了大批空军。战役从4月17日开始,到6月7日结束。战役开始时德国空军在该区域有飞机约1000余架,大多是轰炸机,战斗机只有220架;苏联空军有900余架飞机,其中大多是战斗机。

4月17日至24日,在梅斯哈科地区进行第一次空战。德国空军出动1000架次轰炸苏军登陆场,和苏联空军1427架次战斗机进行85次空战,损失轰炸机152架,苏联空军损失76架。4月20日苏联轰炸机还对德军用机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空袭,每次出动飞机200架次,德国将前线机场的飞机撤离。4月29日5月10日,在克里木斯卡亚地区双方进行了285次机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68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70架。5月26日6月7日在基辅斯卡亚镇和莫尔多瓦斯卡亚镇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空战。在11天时间里,德国空军和苏联空军进行了364次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15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150架。

在整个库班空战期间,德国空军损失飞机共1100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296架。这次空战使德国空军的实力大大削弱,是苏德战场上苏联空军最终夺取制空权的重要里程碑。

    库尔斯克会战--德国空军丧失战略制空权

1943年夏季,德国发动“堡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仅在3月15日7月1日,从德国、法国、挪威向苏德战场增调了13个航空兵集群,使苏德战场的飞机达到2980架,其中有2050架集结于库尔斯克地域。同期,苏军集结在库尔斯克地域的飞机达到3000架。

1943年中苏德双方都增加了飞机产量,装备了新机型。德国1943年共生产飞机2.48万架,苏联生产飞机1.06万架。德国空军开始装备Fw-190A型战斗机、Bf109战斗机的新型号,苏联空军开始装备La-5和Yak-9战斗机。从5月开始,苏德双方都对对方的机场、铁路枢纽等要地进行大规模袭击。从7月5日德军进攻开始,双方更是在战场上空进行大规模激烈空战,仅5日当天,就发生175次集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79架。开战后两周,即发生集群空战1000余次,经常有200-250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缠斗,德国空军损失飞机达到1500余架。7月8日苏军获得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役制空权,7月9日在别尔戈罗德-库尔斯克方向获得战役制空权。1943年7月苏联空军调集了能调集的全部航空兵力,在库尔斯克地域集中飞机5000余架,德国空军在同地域的飞机已下降至2200架,尤其是战斗机,苏德之间为3:1。所以在苏军反攻期间发生的1700次空战中,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245架。

整个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空军共损失飞机3700架。德国空军的战斗力受到致命打击,突击威力明显削弱,对今后战役的进程和结局已不能施加明显的影响,苏德战场的战略制空权彻底转向苏方。德国空军在东线都未能夺回制空权。据苏联的资料,在苏德战场上德国和轴心国的飞机共损失7.7万架。

 

残酷的塞瓦斯托波尔上空的决斗194206

 

一九四二年六月,围绕着黑海上的重要港口要塞赛瓦斯托波尔,展开了二战中最残酷的战役之一,由德国一级上将曼斯坦因指挥的德国第十一集团军向赛瓦斯托波尔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为了对这次攻势提供空中掩护,德军投入了由里希特霍芬将军指挥的德国第八航空军,该军有三个侦察机中队、三个俯冲轰炸机大队、七个轰炸机大队和四个战斗机大队,大约五百架飞机,另外规模较小的“德国南方空军战斗集团”将负责切断苏联从海上向要塞输送物资的通道,这个战斗集团于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成立时共有九十七架飞机〔四十七架战斗机,二十六架斯图卡,二十三架轰炸机和一架侦察机〕,这样德军投入这场战役的飞机数目大约是六百架。其中指挥德军战斗机部队的是德国第七十七战斗机联队联队长戈登格勒布上尉,在他的部下可谓高手如云,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Anton Hackl 中尉、 Heinrich Setz 中尉和Ernst-Wilhelm Reinert 上士。

  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以来遭到了惨重损失,在于四二年五月结束的刻赤半岛战役中,苏联空军又遭到了重创,现在当德军发动攻势前夕,在赛瓦斯托波尔城内苏联空军可以用以作战的飞机只有五十三架!唯一使得苏军感到有点希望的是在这些兵力中包括苏联黑海舰队海航第六近卫战斗机团的第一中队,这个中队装备着清一色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战斗机Yak-1,而且在中队中包括了三名有名的王牌飞行员 Mikhail Avdeyev 大尉 〔一九一三年九月十五日~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二日〕,Konstantin Alekseyev 大尉 〔一九一四年十月七日~一九七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和 Boris Babayev 大尉。在战后,参加这场战役的双方王牌飞行员在回忆这次战役时,都对他们的对手表示了敬意,德第七十七战斗机联队第四中队中队长 Setz 中尉称塞瓦斯托波尔上空遭遇的苏联战斗机飞行员是他开战以来所遇到的最出色的苏联飞行员,“和他们的战斗是十分艰难的”。

  而苏海航第六近卫战斗机团第一中队中队长 Mikhail Avdeyev 大尉, 在他的回忆录中如此描绘一个在塞瓦斯托波尔上空遭遇的德国王牌:“由于在他的Bf-109的机身上涂有一个拉丁字母‘Z’,因此他被苏联飞行员们称为‘Z’,”Avdeyev 回忆着Z的战术,“Z每天都会出现在空中,他并不急于参加战斗,而是在高空盘旋,注视着在低空缠斗的双方机群,小心地挑选他的猎物,当他发现战机时他会以高速俯冲下来,他的攻击很少有落空的时候。一旦得手,他绝不恋战,立刻重新爬升,准备下一次猎杀。我不止一次想追击他,但每次都被担任掩护任务的Bf-109挡了下来。很显然Z是一个杰出的飞行员,他一定是里希特霍芬手下的大将,没准还是里希特霍芬本人呢!这个该死的Z从不让我们得到片刻的安宁,我们曾用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去消灭他,但没用!Z不是那种容易坠入圈套的人!”

    “Z战士”哈克上尉,佩戴橡叶骑士勋章

  这个神秘的“Z”是第七十七战斗机联队第五中队中队长 Anton Hackl 中尉。 他是在德国空军中少数有一千架次以上作战经验的飞行员,在战争中他总共宣称击落敌机一百九十二架。四二年六月,驾驶着Bf-109F-4“黑-5”,Hackl 在赛瓦斯托波尔上空共击落十一架苏联飞机,从而成为在这次战役中战绩最高的德国飞行员。 Avdeyev 大尉就曾亲眼目睹 Hackl 是如何击落海航第十八攻击机团的一架伊尔-2的:“第一中队的战斗机首先起飞,三、四分钟后十余架Bf-109出现了,正在这时 Grbriy 少校的伊尔-2开始起飞了,我们八架Yak-1立刻迎向Bf-109,我们有效地拦截住了那些德国人,使他们无法攻击我们的攻击机,但就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发现有一架Bf-109忽然从高空急速地俯冲下来,于是立刻我们的一架伊尔-2在他的扫射下起火坠落,我和我的僚机 Daniko 试图在他从俯冲中改出时攻击他,但我们立刻被四架Bf-109拦住了,结果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扬长而去,就在这一瞥间,我发现在他的机身上涂着一个Z!”

    一九四四年,哈克的骑士勋章加上了宝剑

  经过苏德战争开始以来几乎不停顿的艰苦战斗,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开始前,德国空军部队的官兵们都已经精疲力竭了,戈勒布上尉很忧虑,他曾向上级建议将一部分在战场上待得太久的飞行员轮调回国,但由于大战即将来临,这个请求没有得到批准。

  通过以往的经验,那些参战的德国空军飞行员知道虽然他们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他们知道苏军会拼命抵抗的,这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战斗。即使在战役开始前,德国人的预感似乎就被证实了。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四架德国第七十七战斗机联队的Bf-109在巡逻时发现了两架苏联第一一六侦察机团的两架MBR-2水上飞机,这种缓慢笨重的水上飞机显然不是Bf-109F-4的对手,但由苏联 Nikolay Tarasenk 大尉和 Yevgeniy Akimov 中尉驾驶的这两架水上飞机通过不断从正面撞向德国飞机的办法,打退了德机多次进攻,Ernst Thoma 中士的Bf-109并且被还击的火力击落,最后苏联飞机已经接近了苏军部署在市区的高射炮阵地,于是另三架Bf-109只得脱离了战斗。两架苏联飞机则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机场。Thoma 中士跳伞后被俘,在审问中,他向苏军透露了德军前线机场的位置和部署的德国飞机数量等情报,于是第二天晚上,几架第一一六侦察机团的MBR-2轰炸了德军的机场,但由于苏联空军导航和轰炸机瞄准仪器很落后,这次轰炸未能取得任何效果,虽然 Thoma 中士采取了和苏军合作的态度,但这并没能保住他的命,不久苏军处决了他。

  在塞瓦斯托波尔市中的苏军空军部队中,对德国空军威胁最大的是海航第六近卫战斗机的第一中队,这个中队的队长是一个十分出色的王牌飞行员 Mikhail Avdeyev 大尉。六月一日,Avdeyev 大尉和他的僚机 Danilko 上尉几乎杀死了曼斯坦因将军本人。那天,他们执行完一次侦察任务,正准备返回基地,忽然 Avdeyev 大尉发现在下面的海面上有一条孤零零的鱼雷艇,无法按奈住攻击的冲动,Avdeyev 不顾禁止他在报告侦察结果前主动攻击敌人的命令,示意他的僚机打一次掠袭。在下面的鱼雷艇上,曼斯坦因将军正在观察岸上的地形,忽然两架Yak-1背着太阳向他俯冲下来,机枪子弹象旋风一般扫过甲板,在曼斯坦因左右两边的德国雅尔他警备司令 Joachim von Wedel 上尉、跟随他多年的司机和一个意大利水兵被打死,另有多人受伤,但就是站在中间的曼斯坦因本人毫发未伤!鱼雷艇燃起了大火,鱼雷也差点爆炸。当那两架Yak-1离开后,鱼雷艇上的人奋力扑灭了大火,但鱼雷艇却已经动弹不得,只是当曼斯坦因的副官游上岸去,才找到了船只将重伤的鱼雷艇拖回岸边。
  六月二日,德军开始人对赛瓦斯托波尔的攻击,从二日到六日,德国炮兵和空军几乎是不间断地轰击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中苏军的工事,里希特霍芬的空军第八军出动了全部飞机轰炸苏军阵地,有的德军轰炸机组在一天中竟出动十八架次,第一天德军投下炸弹高达五百二十吨!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卫者们的处境是十分悲惨的。六月七日,德国地面部队开始了进攻。德国轰炸机飞行员 Werner Baumbach 回忆他在空中见到的情景: “整个大地都似乎被掀了起来,不过俄国人抵抗得十分顽强,而苏联空军不顾我军所占的空中优势,不断攻击我们的地面部队。”
六月七日,戈勒布在他的日记中写到:“我的战斗机部队今天击落了九架俄国飞机,我们自己损失了两架Bf-109,一个少尉和一个中士失踪。我击落了一架LaGG-3,但我自己也差点被击落,我飞机上的冷却器被打穿,我只是勉强滑翔到我们的机场上降落。”那名失踪的少尉是第四中队的 Wolfgang Werhagen,这个击落敌机十一架的王牌飞行员跳伞后被苏军俘虏。Avdeyev 在他的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这场空战的,那天第一中队的Yak-1正护送着一队伊尔-2前往攻击德军地面目标,“忽然一架Bf-109突破了Yak-1的防线,扑向伊尔-2,幸亏 Konstantin Alekseyev 大尉及时击落了它,随后我击落了第二架Bf-109,接着又有一架Bf-109被我击中,冒着黑烟向后飞去〔显然这就是戈勒布的飞机〕”,Alekseyev 大尉将以击落六架德国飞机的战绩成为在这次战役中苏军的头号杀手。
  但德军的飞机数量太多了,即使是第六近卫战斗机团的老兵们也很快感到抵挡不住了,Avdeyev 回忆道:“几个小时中,空中到处是火焰和闪电,我们根本无法击退那一波接一波向我们猛扑过来的德国人。我们既缺乏战斗机也缺乏高射,我们感到无能为力!”
  六月八日,第一中队以损失三架Yak-1的代价击落了九架德国飞机,同一天德国第七十七战斗机联队击落了十二架苏联飞机,其中 Hackl 中尉击落了其中三架。被击落的苏联飞行员中包括了 Alekseyev 大尉,虽然他仍能跳伞生还,但他被严重烧伤,到被击落时为止,Alekseyev 大尉已经击落了十一架敌机,从而成为黑海舰队海军航空队的头号王牌,我们将看到,参加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的三名苏联王牌飞行员,最后只有一人能够全身而退。

  Avdeyev 回忆 Alekseyev 被击落的情景: “由于我们的轰炸机和攻击机数量很少。我们战斗机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机攻击他们,我们被严令不得去追击德机,以免将我们的轰炸机陷入险境。八日,Alekseyev 大尉和他的僚机 Katrov ,护送伊尔-2去攻击德军,途中他们遭到六架Bf-109的攻击,德国人最初的几次攻击被他们打退了,忽然有一架Bf-109在退出攻击时,把机尾暴露在 Katrov 的枪口下,无法抗拒这个极好机会, Katrov 立刻追了上去,但这正是德国人早在期待着,两架Bf-109忽然从侧后向他扑去。看到僚机中了圈套,Alekseyev 立刻前往救援,但立刻他自己也陷入另两架Bf-109从左右两侧射来的交叉火力中,他的飞机着火后向地面坠去。”
  击落 Alekseyev 的是 Heinrich Setz 中尉,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那天我飞机上的机炮出了故障,只能用机枪作战,这使得我的飞机火力严重不足。我发现俄国飞行员飞得棒极了,我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攻击,都没有得手。直到最后我忽然发现一架Yak咬住了一架Bf-109,我立刻从侧面向他扑去,直到几乎撞上他的时候,我才开火,我的机枪子弹命中了那架Yak,我目睹了它坠落在他自己的机场旁边。”
  六月九日,共有十一架苏联飞机被击落,其中包括了另一个王牌飞行员 Boris Babayev。苏德两军阵地相距极近,苏军各个机场都在德军严密监视之下,德军战斗机几乎二十四小时在苏军机场上盘旋,另外里希特霍芬将军在一个临时搭的木塔上亲自观察苏联空军的动向,当他发现苏联机场上因苏军飞机启动引擎而扬起尘土时,他就直接指挥他的战斗机投入战斗。那天早上,第一中队仅剩下的五架Yak-1起飞为 Gubriy 少校第十八攻击机团的伊尔-2开路,Avdeyev 和他的僚机刚刚升空,两架Bf-109就向他们扑来,Avdeyev 大尉拼命抵挡德机的进攻,这为 Babaysev 的三机机组起飞争取了时间,但转眼间,大批Bf-109赶到了,其中包括了Anton Hackl、Heinrich Setz 和 Ernst-Wilhelm Reinert 这些王牌飞行员。在空战中,Babayev 的Yak-1被击中,他只得跳伞逃生,就在离地只有几米远的地方,他的降落伞忽然断裂了,Babayev 的脸部重重地撞在地面上,鼻子被撞塌,牙齿被撞落。对照双方的作战记录,击落他的显然是 Hackl,这是他第五十九次空战胜利。

  趁着德机的注意力正集中在苏联战斗机身上,苏联伊尔-2攻击机机组和三架I-16从德机鼻子底下滑了过去。只是当他们在完成了轰炸任务回来时,Setz 中尉才发现了他们,正当他向他们俯冲下去时,Setz 忽然发现一架Yak-1迎面向他冲来,“我给了他长长的一阵弹雨,那架Yak立刻被我的机炮命中,顿时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火球!”Avdeyev 的僚机飞行员 Katrov 就这样战死了,这是 Setz 中尉的第七十四次空战胜利。接着 Setz 中尉和 Reinert 上士各击落了一架I-16〔这是后者击落的第四十九架飞机〕,戈勒布上尉则击落了一架I-153,不过他的飞机也被击中,不得不迫降在一个临时机场上。
  虽然苏军地勤人员于九日晚上修复了一架以前损坏的Yak-1,但第一中队在十日仍然只有四架可以作战的Yak-1,自战役开始以来,苏联空军不断将小批的飞机于晚上飞进塞瓦斯托波尔,以补充作战损失,但绝大多数增援的飞机都是轰炸机和攻击机,现在增援的战斗机终于也到了。十日,苏联空军第四十五战斗机团的二十架Yak-1飞进了塞瓦斯托波尔城,紧跟着于十一日到来的是黑海舰队海航的八架Yak-1,空军的战斗机群很顺利地在苏军机场着陆,但那八架海航的战斗机却遇到了麻烦,正当他们准备着陆时,Heinrich Setz 出其不意地从高空俯冲下来,在俄国人做出反应前,他迅速地击落了其中一架Yak-1,这是他第七十六次空战胜利。

  Avdeyev 大尉惊骇地发现由一名政委带队的那七名海航战斗机飞行员都是才出航校的新手,他回忆道:“他们根本无法和 Alekseyev 相比,他们会成为德国人口中美食的!” 他的忧虑很快被证实了。十二日,当经过一天激战后,Avdeyev 将被打得千创百孔的座机迫降在机场上,这时他听说前一天才到的那七名海航飞行员,只有那名政委、政委的僚机和另一个飞行员活着回来,“第二天,政委和他的僚机也去了”,Avdeyev 在回忆录中这样写着。
十三日,苏联海航的飞行员以损失九架飞机的代价击落了两架德国飞机,苏联空军的表现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被击落了三架Yak-1,短短几天以来,前来增援的那二十架空军的Yak-1中,已经有九架被击落。
  苏军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了,现在德国战斗机几乎每时每刻在苏军机场上空盘旋,每当苏军飞机试图起飞,德机立刻俯冲攻击,结果苏联飞机往往还来不及爬升到足够高度就被击落。于是苏联战斗机飞行员们采取了一种新的战术,当战斗机离地后,并不马上爬升,而是先贴着海面向外海飞去,当塞瓦斯托波尔已经在视线以外时,他们再爬升,然后飞回市区上空,攻击德机并掩护自己的轰炸机和攻击机起飞。面对苏军表现出来的坚强,德国人十分吃惊,戈勒布十四日在他的日记中写着:“我们几天连续三次遭到了伊尔-2的攻击,那些家伙胆子未免太大了。”

  Setz 也如此回忆:“俄国人每天都看着他们的同伴被击落,但每一天他们都以同样的斗志向我们进攻!”

  在十五日的一次空战中,Avdeyev 大尉终于把那著名的Z套入了他的准星,他后来回忆道:“当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忽然发现那个该死的Z正从我们的机场上空掠过,我向我所知道的所有神灵祈祷,保佑我飞机的引擎和机炮不要出毛病,Z似乎已经成了我私人的仇敌,他简直让**夜不得安宁。不知道是我的动作过快还是Z犯了一个少有的错误,我顺利地咬住了他的机尾,我紧接地把他套入了我的瞄准仪中,在开火前,我迅速地向背后瞥了一眼,很好没人跟着我。我按下了射击按钮,我清楚地看见我射出的子弹打进了Z的机身,立刻从他的机尾后冒出了黑烟,他立刻转弯向己方防线飞去,我正要紧追了过去,但就在这时,好几架Bf-109向我扑来,我最后看到的是Z越飞越远,他的机尾后继续冒着黑烟。至今我都不知道那天我有没有击落了Z,我也不知道Z到底是谁,是不是就是里希特霍芬本人。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从那天后我再也没有在空中见到过Z,我一直在空中搜寻他,但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从德国记录来看,Hackl 并没有在这一天被击落,显然他驾驶着受伤的飞机成功地降落在己方的机场上,但 Avdeyev 关于 Hackl 再也没有出现在塞瓦斯托波尔上空的说法是正确的,六月十四日, Hackl 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几天后他离开了前线回国休假〔 Mars 注,也许也是为了压惊?不然战斗还没结束就去休假未免太奇怪了〕。很巧 Avdeyev 和 Alekseyev 在同一天获得了“苏联英雄”的金星勋章。

  德国空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轰炸强度一天比一天大,六月十七日,德国空军集中攻击了苏联第三十海岸炮阵地〔也就是著名的高尔基一号堡垒〕。从十五时十五分到十五时三十分,德第七十七攻击机联队第二大队的二十七架斯图卡全力轰炸了这个坚固的堡垒,一个德国步兵少尉后来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的斯图卡机群尖啸着一次又一次向高尔基堡垒俯冲,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甚至使我们觉得空气也在颤抖,大量的泥土和碎石高高地飞向了半空。”
  终于由 Maue 中尉投下的炸弹直接命中了高尔基堡垒中最后一门还能运作的大炮,不久以后这一个重要的堡垒被德国地面部队攻克。随着高尔基堡垒的失陷,德国第五十六军终于突破了苏军位于 Severnaya 海湾北部的防线,隔着海湾,塞瓦斯托波尔已经在望了。

  六月十八日,苏第十八攻击机团的八架伊尔-2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正在从塞瓦斯托波尔市内的机场起飞,正在这时由戈勒布带队的约二十架Bf-109从高空俯冲下来袭击了苏联飞机的编队在几分钟内,戈勒布连续击落了一架伊尔-2和一架LaGG-3,其他德国飞行员击落了另外四架苏联飞机,戈勒布于这一天击落的两架飞机是他的第一百和一百零一次空战胜利,他因此得到了德国总参谋部的通报表扬。
  六月十九日,德国地面部队抵达了 Severnaya 海湾北岸, 于是苏军在市区内的各个机场开始遭到德国炮兵的直接瞄准射击,在这一天里,苏联空军的飞机几乎无法起飞。也就在这一天,Heinirch Setz 整天在苏军机场上盘旋,他已经取得了七十九次空战胜利,现在急于打破八十大关,但一直到快要入夜时,他才发现了他的猎物,一架LaGG-3正在从机场上起飞,于是他一推操纵杆,直接俯冲了下去,将这架飞机击落在苏军机场旁边。

  六月二十日,所有在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内的苏联轰炸机和侦察机,奉命撤往高加索山区,这一次撤离十分成功,只有一架GST水上飞机被德国第七十七战斗机联队第一大队的 Ottokar Pohl 上士击落,这是他击落的第五架敌机。

  随着德军控制了 Severnaya 海湾北岸, 曼斯坦因正在计划通过一个两栖登陆突破海湾南岸的苏军防线,为了给德军地面部队开路,德国空军一连几天猛烈轰击苏军内层防线。戈勒布在他的日记中这样描写德军轰炸的情景“炸弹爆炸后升起的黑烟笼罩这城市上空,在空中,我们甚至无法辨认出地平线。”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空军仍然在出击!戈勒布在他二十三日的日记中写道“几天我们的飞机在海湾西部向苏联运输船只投掷炸弹,我们战斗机从低空向一切活动的目标扫射,但让我十分吃惊的是,虽然苏联第四号机场在一整天中都在遭到我们炮兵的不停地轰击,但苏联飞机仍在那里起飞和降落!”

  Setz 回忆: “我惊讶地看到一架I-153从正在遭到轰炸的机场上起飞,一分钟后,那架飞机成了我的第八十一个战绩。”

  在德军如此沉重的打击下,六月二十五日,在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内的苏联飞机只剩下三十二架了,这一天第六近卫战斗机团的飞行员们奉命撤离战场。

  正当陆上的战斗在继续进行时,在黑海中围绕着苏联黑海舰队向被围困中的苏军运送补给的船只也在展开一场激战。论实力,苏联黑海舰队远在部署在黑海的轴心国海军之上,但有两个因素使得苏联海军的优势无法发挥,其一是德国空军掌握了制空权,其二是由于克里米亚的失守,苏联海军的军港和船厂都落入了德国人手中,这意味着苏联军舰只要受了中等以上的损伤,就会因为缺乏修船设备而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使得苏联黑海舰队在战斗中表现得不够积极。现在为了向塞瓦斯托波尔的守军提供补给,苏联海军采取使用驱逐舰和运输船只向被围的苏军输送物资,当这些船队遭到德国空军的攻击而损失惨重后,苏联海军不得不采用潜艇偷渡的办法运送物资,但苏军遇到的问题是潜艇容量有限,即使拆除了一切武器设备和只携带尽量少的燃料,但每艘潜艇的载货辆也只有八十~九十吨,黑海舰队的四十艘潜艇中大约有一半被指定进行这种运输任务,这些任务风险很高,由于携带燃料很少,这些潜艇只能从一条最近的路线往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潜艇必须在海面上航行,只有在遭遇敌人的飞机或军舰时才能下潜,再加上潜艇上没有武器,这使得每一次这种任务都犹如和死神共舞,苏联潜艇虽然因此损失惨重,但他们取得了向城内输送各种物资四千吨,运出伤员和平民一千三百人的成绩。

  为了切断苏军的海上运输线,德军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是组建了“德国空军南方集群”,对船只进行攻击一向是德国空军的弱点,由于戈林坚持“一切会飞的东西都由我指挥”这使得德国海军没有一支海军航空队,而德国空军也缺乏必要的训练和有效的攻舰武器,在这一点上,他们远不能和日本海军航空队相比。现在为了弥补这一个弱点,德国空军于二月份建立了这个“德国空军南方集群”,这个集群主要由一些斯图卡和经过改装可以发射鱼雷的He-111组成。

  除了德国空军的努力以外,德国和意大利海军也加强了对苏军船队的袭击,在克里米亚意大利的那支由小型潜艇,鱼雷艇和摩托化炮艇组成的海军的表现远在德国人之上。意大利海军第一次成功的攻击发生在六月十日晚上,那天意大利鱼雷艇击沉了一艘五千吨的苏联运输船,两天后,一艘意大利鱼雷艇以两条鱼雷重创了一艘一万吨级的苏联货轮,这艘货轮随即在第二天早晨被一架德国Ju-88以一颗五百公斤重炸弹击沉。六月十五日和十八日,两艘意大利潜艇分别击沉了一艘苏联潜艇,六月十九日,另一艘意大利鱼雷艇击沉了一艘满载伤员的三千吨级货轮,在意大利人事后递交的作战报告中只是简单地写着“没有幸存者”,同一天晚上,两艘意大利鱼雷艇追踪并击沉了第三艘苏联潜艇。

  为了消除意大利海军对苏联船运的威胁,苏联空军多次于夜间轰炸了位于雅尔他的意大利军港,但由于苏联空军正在集中力量保卫塞瓦斯托波尔,也由于苏军机场离雅尔他太远,这些轰炸大多数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但其中至少有两次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一次是在六月十三日晚上,一队苏军轰炸机轰炸了停泊在雅尔他港口内的意大利舰艇,正当部署在港口内的高射炮群把注意力集中在苏联飞机上时,一艘苏联鱼雷艇突然闯入港口,在意大利人做出反应前,两条鱼雷已经发射了出去,一艘意大利潜艇被击沉,另一艘被击伤。在意大利炮兵能够还击之前,那艘苏联鱼雷艇已经在施放的烟雾的掩护下扬长而去了,这次行动是如此漂亮,连在场的意大利人都禁不住喝起采来。另一次苏军的成功袭击是在六月十九日晚上,在这次空袭中苏联空军炸沉了一艘意大利鱼雷艇并重创两艘潜艇。

  到六月二十六日,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显然已经进入了尾声,这一天一直阻挡着德国第三十军前进的苏军位于 Sapun 山上的阵地被德国空军重创,同一天共有十六架苏联飞机被德国空军击落或被摧毁于地面。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拼命企图向城内运送增援的兵力,这天大型炮舰 Tashkent 奇迹般地突破德国海空军的封锁,将整个第一四二步兵团送上了岸去。但同时出发载有三百二十名增援士兵的 Bezuprechnyy 号驱逐舰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属于“德国空军南方集团”第七十七攻击机联队第二大队的八架斯图卡发现了它,经过一场短暂的战斗,接连两颗五百公斤炸弹直接命中了它,结果这艘驱逐舰在两分钟内就沉没了。

  第二天,满载着二千一百名伤员的 Tashkent 号大型炮舰开始返航,才驶出外海,他们就被“德国空军南方集团”的飞机发现了,于是第七十七攻击机联队第三大队的斯图卡和第一○○轰炸机的He-111奉命消灭这艘大胆的军舰,当时在军舰上的苏联记者 Yevgeniy Petrov 回忆当时的情形: “我们的舰长 Vasiliy Yeroshenko 从容不迫,他在舰桥上到处跑动,他的眼光紧盯向我们扑来的敌机,用充满着自信的语气大声地喊着舵令。他看到我很紧张,于是抽空向我做着安慰的手势。”

  在随后的四个小时中, Tashkent 号遭到了德国空军的集中攻击,德军共投下炸弹三百三十五枚,但船长的出色指挥使得 Tashkent 号只挨了一枚接近弹,虽然受了伤,但它最后仍然能够安全地回到了港口。在向塞瓦斯托波尔运输物资的苏联船只中, Tashkent 号颇有传奇色彩,连德国人也知道它的名字,它前后向被围苏军运送物资数十次,其间遭到德国空军空袭九十余次,德军共向它投掷炸弹四百余枚,发射鱼雷十条,但它仅仅挨了一枚接近弹,显然 Yeroshenko 舰长对军舰的操纵技术好得令人无话可说。

  自 Tashkent 号的冒险经历后,苏联海军被迫决定停止从海上继续向城内运送物资。苏军对被围苏军的最后帮助来自于苏联空军,从六月二十一日七月一日,苏联空军派出约二十架PS-84运输机利用夜间将货物运入城内,他们共出动了二百八十八架次,但这点物资对处境日益艰难的守军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六月二十八日,德国空军再一次大举出动轰炸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内苏军阵地,德军的轰炸不但给苏军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有效地掩护了利用夜色强渡 Severnaya 海湾的德军, 在德国空军的掩护下,德军成功地在海湾南部建立了桥头堡。二十九日德国空军将攻击重点转到了德国第三十军的进攻正面上,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动了一千三百架次,其攻击的效果是十分惊人的,这一天苏联空军的唯一行动是第四十五战斗机团的八架Yak-1攻击了一个德国Ju-87编队,L.Saprykin 大尉和 Nikolay Lavitskiy 中尉合力击落了一架斯图卡。

  在德国空军的空前猛烈地轰炸下,Sapun 高地上的苏军阵地被彻底摧毁了,从这里开始,整个苏军防线开始崩溃了,大量苏联军人和平民开始放弃阵地向 Khersones 峡角退去。 恐慌情绪第一次开始在守卫者们之间弥漫开来。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苏联空军于六月二十九日出动了最后的二十二架次。第二天,还能运作的所有飞机包括十一架Yak-1、一架LaGG-3、四架I-16、三架I-153、一架I-15bis、七架伊尔-2和四架Po-2奉命撤往高加索,在机场上因各种原因等待修理的三十架飞机被付诸一炬。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激烈战斗后,苏军的抵抗终于接近了尾声。

  德军最后的总攻进行得很顺利,七月一日,德国的万字旗已经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废墟上空飘扬。苏联最高统帅部不得不痛苦地承认塞瓦斯托波尔的失守已经成为定局。这一天塞瓦斯托波尔守军的最高指挥官彼得罗夫将军和他的司令部人员奉命搭乘潜艇Shch-209号和L-23号撤离〔 Mars 注,经过如此英勇的战斗后,如果彼得罗夫宁愿选择和他的英勇的部下同一命运,要比可耻地抛弃他们光荣得多〕, 所有能够撤到 Khersones 峡的苏联军民由彼得罗夫手下一个师长 Petr Novikov 少将指挥。

  在攻克了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后为了防止苏军从海上逃脱,德国空军将攻击重点转向了位于高加索港口苏联黑海舰队的基地, 由 Hanns Heise 上尉带队的德国第七十六轰炸机联队第一大队和第一○○轰炸机联队第一大队在强大的战斗机的护航下,猛烈轰炸了 Taman、Anapa 和 Novorossiysk 等各大港口,企图拦截德军轰炸机群的苏联战斗机被护航的德国第七十七战斗机联队第二大队打得一败涂地,德国Bf-109机群击落了六架苏联战斗机,自己无一损失。在德军的轰炸下,苏联海军驱逐舰 Bditelnyy 号被炸沉, 那艘英勇的 Tashkent 号这一次终于无法幸免,她被彻底炸毁在船台上,另外有大小十余艘运输船只也被炸沉或炸伤,这样苏联黑海舰队再也没有能力去挽救被困在塞瓦尔斯托波尔海滩上的苏军了。在这次攻击行动中,德国空军仅有一架轰炸机被高射炮火击落。

  在解除了苏联海军的威胁后,德国空军再一次开始对被困在海滩上的苏军进行密集轰炸,这使得苏军根本无法建立一条完整的防线,七月四日,残余的苏军终于停止了抵抗,德军宣称在海滩上俘虏了九万五千名苏军,虽然苏军零星的抵抗要持续到七月九日,但塞瓦斯托波尔已经掌握在德军手中了。

  在这场持续达八个月之久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中,苏联守军表现出了崇高的勇气,他们迫使德军将相当一部分兵力保留在克里米亚半岛上,从而为总的战局做出了贡献。根据苏方的资料从一九四一年十月三十日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起第一次攻击到四二年七月四日,塞瓦斯托波尔失陷,苏军在该城共损失了二十万零四百八十一人,其中阵亡和失踪十五万六千八百人,受伤四万三千六百零一人。在六月二日德军发动最后的攻势时,塞瓦斯托波尔城内苏军约为十万六千人,在战役开始后,苏军通过海路运送了部分增援兵力,并撤离了部分伤员,所以苏军在这次战役中总兵力不会超过十二万人,除了有数千名重伤员从海路撤离以外,其余几乎都损失了。从德军火力之猛烈程度来看,苏军阵亡人数不会低于总兵力的百分之五十〔六万人〕,所以德军最后宣称俘虏了九万多苏军的数字显然过高,估计他们是将和苏军一起撤到海滩的所有成年平民男子也当作苏联军人俘虏了。

  为了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这个坚固的要塞,尽管在火力上占了绝对优势,但德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据德国官方数字,在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最后一次进攻战役中,德军和罗马尼亚人共伤亡了三万五千五百五十九人,其中德国人二万七千一百零五人,罗马尼亚人九千四百五十四人。但这个数字可能不完整,比如由美国人 Joel Hayward 所写的关于德国第四航空队在斯大林戈勒战役中的战史的《Stop at Stalingrad》一书中是这样写的“根据战役中德军接受的补充兵力数量和战役结束后,德军恢复战斗力所需要的时间来看,显然苏联声称的德军伤亡数字〔十五万人〕太高,而德国官方数字又过低,其真实数字可能为七万五千人”。

  毫无疑问,德国空军为德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整个战役中,德国空军共出动了二万三千七百五十一架次,投掷炸弹二万零五百二十九吨。此外德军宣称在空战中击落苏联飞机一百一十八架,高炮部队击落苏军飞机五架,另外还有十八架苏军飞机被摧毁在地面上。至于德国空军的损失我从不同资料来源见到两个数字:其一称德国空军于六月二日到七月三日间共损失飞机二十三架,另有七架严重受伤;其二称德军损失飞机数量是三十一架。

  在战役中表现杰出的德国飞行员们在战役结束后都受到了表彰,戈勒布得到了他骑士十字勋章上的佩剑,他是第十一个获得这个荣誉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Setz 和 Friedrich Geisshart 中尉则得到了他们骑士时字勋章上的橡叶。奇怪的是曼斯坦因虽然因这次战役的胜利被授予元帅的军衔,他的骑士十字勋章上却没能得到橡叶的装饰。

  七月五日,在雅尔他市内前沙皇的城堡中,德军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军所有营以上军官和德国空军的许多军官都参加了这次盛会。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苏联空军不邀而来,做了不速之客,苏第六轰炸机团团长 Lukin 中校亲自带领一队SB轰炸机出其不意地轰炸了这个城堡,于是盛装的德国军官们匆匆忙忙地向防空洞,苏军投下的炸弹命中了城堡前的停车场,许多德国军官的座车被毁,等候在外面的德国司机们伤亡很大。

  苏联空军的这一行动为他们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的顽强表现画上了一个句号。他们这支小小的空军在这次战役中面对着在质和量两方面都远占优势的德国空军的沉重压力,但他们仍奋战不息。在五月二十五日七月一日之间,苏联空军共出动了三千一百四十四架次,其间共有六十九架飞机在空战中被击落或被高炮击落,五十名机组成员阵亡。

  在塞瓦斯托波尔上空作战的双方王牌飞行员中,只有一人在后来的战争中阵亡: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三日,Setz 在法国上空被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击落阵亡,他最后的战绩是击落敌机一百三十八架。

  戈登·戈勒布是世界上第一个宣称击落敌机一百五十架的飞行员,他于一九四五年接替加兰德成为德国最后一任战斗机总监,他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七日去世。

  Anto Hackl 去世于一九八四年。

  Avdeyev 后来被提升为第六近卫战斗机团团长,大约两年后苏军收复了塞瓦斯托波尔后,他参加了胜利游行,率队飞过了这个英雄城市的上空,他在二战中的最后战绩是击落敌机十七架,在战后他最后以少将军衔退役,他去世于一九七九年。

  Konstantin Alekseyev 在二战中共击落敌机十九架,他逝世于一九七一年,终年五十六岁。

  Ernst-WilhelmReinert 于一九四三年一月被调到突尼斯和英国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军作战,在那里他大出风头,不到三个月时间他击落敌机五十一架,到战争结束时,他已是一个宣称击落敌机一百七十四架的超级王牌。虽然他现在以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但他的头脑仍十分清醒,他有时仍会回忆起近六十年前发生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激战。

 

 

库班大空战——194304苏德争夺制空权的殊死拼杀

 

库班空中会战是苏军在卫国战争期间争夺战略制空权的重大转折点。这次空中交战是在1943年春(4月17日-6月17日) 进行的。按空战次数和参加会战的飞机数量来说,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最大的空中会战之一,而且这次空中交战与苏军地面部队进行的战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在军事政治和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环境中展开的。

    "蔚蓝色防线"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歼灭德军保卢斯集团后,德军统帅部为了挽救起被动态势,在苏德战场酝酿着新的进攻计划。防守塔曼半岛的德军集团对实现其新的进攻计划占有特殊的地位,它面临的任务是保住向高加索进攻的登陆场,并从西线吸收尽可能多的苏军部队。为了挫败德军的企图,苏军最高统帅部给北高加索方面军下达了在库班河粉碎敌集团军的任务。库班河下游和塔曼半岛由编成有16个师的德军第17集团军防守。早在1943年1月德军统帅部就担心库班集团会被苏军赶下海去,因而用武力强迫当地居民在这些地区构筑了堑壕、防坦克壕、掩体以及德军的工兵、特种部队和野战部队构筑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他们经过四个多月的时间,构筑了若干前后距离为5-25公里的防御地区。主要防御地带(即"蔚蓝色防线")的纵深达6公里,在"蔚蓝色防线"之后30-40公里的地方还有几道坚固的防线。“蔚蓝色防线"左皮维尔比亚纳亚沙咀,途经亚速海沿岸许多溺谷,尔后逆库尔卡河而上,继而又向东折去,沿阿达古姆河沼泽一直延伸到克雷姆斯卡亚镇,最后防御前沿又向南折去。德军最重要的防御枢纽部就设在克雷姆斯卡亚镇。

    苏军北高加索部队的步兵和坦克兵力是德军的1.5倍,炮兵数量上略少于德军。德军由于在库班的地面部队不多,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航空兵的身上。德军把第4航空队主力约1000架飞机(其中轰炸机510架,歼击机250架)都调到克里木和塔曼半岛来。4月份,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的空军编成内有空军第4集团军约250架飞机;空军第5集团军约200架飞机;黑海舰队空军大队约70架飞机和远程航空兵大队60架飞机。为对两个空军集团军进行有效和集中指挥,苏军成立了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司令部,任命维尔希宁将军为司令员。最高统帅部代表、红军空军司令员诺维科夫元帅亲临北高加索前线统一领导和协调北高加索方面军航空兵和友邻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航空兵的作战行动。

    "小地"上空的激战

    在库班的梅斯哈科地区,苏军占有一个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登陆场。2月5日夜,苏军海军陆战队在新罗西斯克以南登陆并占领了一个正面宽4公里、纵深约2.5公里的登陆场,随后由黑海舰队向这个苏军称为"小地"的登陆场运送了2个海军陆战旅、1个步兵旅和1个独立空降兵团共17000余人上陆,在这个方向牵制了德军约5个师的兵力。对德军来说,“小地"的威胁很大。德军统帅部于4月中旬决定把"小地"除掉。为此,德军建立了一个由韦策尔将军指挥的由4个步兵师、500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约1200架飞机组成的"韦策尔"集群。德军于4月17日早6时30分经炮火和航空火力准备后,在450架轰炸机和200架战斗机的直接直援下,向“小地"及该地以东的苏军阵地实施了猛烈的反冲击,企图一举消灭苏军登陆部队。坚守"小地"的苏军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抗击,但形势对苏军很不利,因苏军航空兵主要机场都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西部和东北部,距梅斯哈科地区达150至200公里,而且平空军第4集团军飞机的飞行航线又要经过经常有云雾遮盖的高加索山脉。德军航空兵的主要机场则位于塔曼半岛距梅斯哈科仅50至100公里的平原地带。德军航空兵拥有德空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如"乌杰特"战斗机联队和"麦利德斯"第5战斗机联队,这些联队不但有一批王牌飞行员,而且全部装备新改装的M-109飞机。德军航空兵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以30至40架飞机编队轰炸苏军的战斗队形和登陆场地区的码头。由于苏军航空兵兵力不足,无法制止住德军航空兵的突击,虽然地面部队的顽强抗击给德军以较大的杀伤,但德军还是在4月18日突破了苏军防御前沿,在梅斯哈科东南2公里处的树林中占领了一小块空地。

    空战中的英雄

    4月20日,苏德双方航空兵在梅斯哈科地区的战斗活动达到了最紧张的程度。德军调来预备队,准备实施一次总攻击,以便把"小地"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然后消灭苏军。也就在这一天,苏军把从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中调来的轰炸航空兵第2军、歼击航空兵第3军、航空兵第2混成军和歼击航空兵第282师兵力首次投入战斗,一天之内对登陆集群正面的敌步兵和炮兵战斗队形进行了两次密集突击。夜晚时,苏远程航空兵、北高加索方面军的航空兵和黑海舰队的航空兵联合行动,对阿纳帕的德军机场和德军的战斗队形进行了突击,这次突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苏第18集团军司令员列谢利泽将军在评价航空兵行动时说到:“我航空兵对企图消灭我梅斯哈科地区登陆部队的敌人实施的密集突击完全打破了敌人的计划。登陆集群全体指战员对自己的力量有了信心。 "德军第17集团军司令官鲁奥夫上将在4月23日的作战会议上也不得不承认: "4月20日的进攻,把全部兵力都用上了,可是碰上俄国人100多架飞机的袭击,部队受到很大损失。结果,连这次进攻也被压下去了。"

    由于苏军统帅部总预备队的3个航空兵军投入战斗,苏军航空兵对德军的突击力量不断加强,从而也使梅斯哈科地区航空兵总的兵力对比发生变化,苏军逐渐取得了空中优势。

    在几天的空中作战中,苏军飞行员表现出顽强的斗志和勇敢精神。4月21日,强击航空兵第805团由雷赫林少尉和空中射手叶弗列莫夫中士组成的一个伊尔-2飞机机组,在目标上空攻击地面目标后,遭到4架德国战斗机的攻击。在力量悬殊的空中格斗中,他们紧密配合,击落了2架德军战斗机,但自己的飞机也被击穿了好几个洞,雷赫林少尉也负了重伤,但他顽强驾驶受伤的飞机,安全地返回了苏军控制区并顺利降落。当时空军元帅诺维科夫正在前进指挥所里,他目睹了空战的全过程,为了表彰他们的英勇顽强精神,诺维科夫元帅当即在前进指挥所签发了越级晋升雷赫林少尉以上尉军衔、叶弗列莫夫中士以少尉军衔的命令。

    从4月17日至24日,在历时8天的激战中,德军共损失飞机182架,其中152架被歼击机击落,30架被高炮击落。德国空军被迫转入防御作战,平地面进攻部队也退回到原来发动进攻的位置。苏联元帅格列奇科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反击敌军对梅斯哈科的各次冲击中,我方空军旗了重要作用。它以密集袭击的方法牵制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空军降低了活动的积极性。"德军第17集团军也不得不承认"俄国航空兵从登陆兵上陆地域到诺沃罗西斯克所采取的进攻以及对我方机场进行的猛烈攻击,均表明俄国空军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库班河畔烽烟再起

    "小地"激战之后,整个高加索战线出现了暂时的平静。就在这时,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会同该方面军的各集团军首长共同制定了一个新的进攻计划,目的是通过对克雷姆斯卡亚和阿纳帕的突击来分割塔曼的德军集团,然后加以消灭。具体的部署是:第56集团军为方面军主要突击部队,其任务是突破敌军在克雷姆斯卡亚地域的防御并占领这一抵抗枢纽部,然后向德军新罗西斯克集团后方的格拉德科夫斯卡亚和上巴坎斯基进攻。航空兵主要兵力也要用于这个方向。为配合主要方向的进攻,第9集团军组成方面军的右翼,从沙波尔斯基东北地域出击,渡过库班河并占领瓦列尼科夫斯卡亚,尔后向塔曼半岛的纵深发展进攻。第37集团军从普里库班斯基和列麦霍夫斯基直接向西进攻,主攻方向也是瓦列尼科夫斯卡亚。第18集团军的任务是恢复其早先被德军破坏了的在梅斯哈科的态势。库班河畔又将发生大规模的空战。

    4月28日早晨,德军抢先出动轰炸机,对即将在克雷姆斯卡亚镇地区转入进攻的苏军部队进行了轰炸。为抗击德军的空中突击,苏军歼击机共出动310架次拦截德军的轰炸机。也就在这天夜间,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空军和配属给它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航空兵,按照预先制定并经最高统帅部代表、苏联元帅朱可夫和空军元帅诺维科夫批准的航空兵出击计划,在第56集团军当前进攻地带内开始进行航空火力准备。黄昏时,在克雷姆斯卡亚地区德军驻地上空出现了两个9机编队的苏军轰炸机群,它们用燃烧弹燃起了几堆大火,引导其他机组进入目标。天黑后,苏联空军第4集团军和远程航空兵的轰炸机开始突击德军的炮兵阵地。苏军飞机一夜间共出动379架次,投弹210吨,平均每平方公里21吨,轰炸引起160多处大火,25处地面目标发生大爆炸。

    4月29日7时,苏军再次进行了40分钟的航空火力准备。7时40分,苏军第56集团军所属部队在方面军主要进攻方向上发起进攻。航空兵立即进行航空火力支援,在3个小时内到战场上空活动的就有144架轰炸机、82架强击机和256架歼击机。苏联空军的积极行动有效地配合了地面部队的进攻,为苏军取得战役胜利提供了保证。

    "引导主台"的呼叫

    苏军歼击机在空战中能够出岂不意的打击德军,这是与地面电台准确的指挥分不开的。为了引导和指挥歼击机在战场上空作战,苏军在前线附近设立了5部电台,其中有3部分布在第56集团军的进攻地带内。这3部电台有1部是"引导主台",它离前线只有4公里。后来这部电台实际上成了空军第4集团军指挥整个歼击航空兵的指挥所。

    4月29日,苏联英雄波克雷什金大尉带领1个8机编队掩护地面部队的进攻。当飞行至新罗西斯克以西时,他们与德军的3个大机群遭遇--81架德军轰炸机,在10架歼击机的掩护下,正浩浩荡荡地向他们迎面飞来。波克雷什金命令4架飞机去缠住歼击机,而他本人则率僚机和另一个机组去攻击德军轰炸机群。他们居高临下向敌机群发起攻击。在首次攻击中波克雷什金就把敌先头机群的带队长机击落,使德军机群编队陷于混乱。在第2次攻击中,他又打下1架飞机。德机这时胡乱丢下,慌忙俯冲到超低空四散逃命。波克雷什金接着朝第2个敌机群起去,正打得起劲时,他的耳机里突然传来呼叫声:"波克雷什金,波克雷什金,我是老虎,敌机就在我们头顶上, 你迅速赶来攻击!"原来是歼击航空兵第216师师长鲍尔曼将军在"引导主台"接到空情哨的报告,有12架德军歼击机正向前线飞来,急令他来攻击。波克雷什金立即把8架飞机集合起来朝东飞去。在"引导主台"引导下,他们在克雷姆斯卡亚镇上空与德军12架歼击机遭遇。波克雷什金在回忆这次空战时说: "我率领8机编队上升,随即以急风暴雨之势,向敌歼击机扑去。可是,敌机不迎战,却慌忙向阿纳帕机场方向逃去。我们也不去追赶,因为我们的弹药和油料全都快用光了。此时,在我们的右侧,又出现了两个敌轰炸机机群,还有8架歼击机掩护。怎么办?我又率队发动攻击。我准确地打出一个连射,把敌先头机群的带队长机击落。我的枪、炮弹全用完了,同伴们的弹药箱也空了,而敌机却在继续朝着前线方向飞去。于是,我下令'靠拢!模拟撞击',所有的飞行员当即理解了我的意图。是啊,从前,我们从来未以机群规模对敌发动过'心理'攻击。可是现在,除此以外已别无办法。德寇被我们齐心协力的猛攻吓破了胆,胡乱丢下,随即掉头逃跑。"

    在这次空战中,波克雷什金编队共消灭8架德机,而其中4架是由波克雷什金本人击落的。

    库班河上空的主人

    5月3日晨,苏军第56集团军南部突击集群于7时50分转入进攻,很快便突破了敌人的防御, 前出到克雷姆斯卡亚-涅别尔扎耶夫斯卡亚公路上,并开始从东南方向向克雷姆斯卡亚进行迂回,以切断克雷姆斯卡亚之敌的退路。苏军轰炸航空兵第2军162架飞机以10-20分钟的间隔, 一批接一批地对上阿达古姆西郊和涅别尔扎耶夫斯卡亚西郊的敌炮兵进行压制,从而保证了地面部队突破克雷姆斯卡亚以南德军的防御,同时也保证了坦克集群顺利进入突破口。德军为阻止苏军进攻,紧急从克雷姆斯卡亚地域调遣预备队,另外,他们又把克雷姆斯卡亚以北的轻步兵第97师和第101师部分兵力调往南面,从而削弱了该镇北面的防御。苏军立即利用这一时机加紧突击,突破了敌人的防御。5月4日,苏军夺回克雷姆斯卡亚镇。

    苏军重新占领克雷姆斯卡亚后,航空兵将主力用于执行消灭德军纵深目标的任务,不分昼夜地对敌人后方目标的交通线进行突击,同时以部分兵力继续支援地面部队进攻。在4月29日至5月10日这段时间里,空军第4集团军、黑海舰队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共出动飞机10000多架次,其中半数以上是对战场上德军地面部队和技术兵器进行打击。同时,苏联空军在这段时间内还消灭德机368架,完全获得了库班河上空的制空权。

    地面部队高度赞扬了航空兵的战果,第56集团军给空军第4集团军司令员送去一封感谢信, 信中说:"5月9日7时至8时30分,我强击机和轰炸机在步兵第10军的地段上对敌实施了卓有成效的突击,从而保障了步兵的前进,我部官兵对航空兵的行动感到满意,第56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对你部飞行员获得的战果深表感谢。"

    德军失掉克雷姆斯卡亚镇,也即失去了一道有利的防御阵地。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所属部队乘机在其他一些地段上继续战斗,以求改善自己的战术态势,并着手开始准备新的进攻战役,目的是突破德军"蔚蓝色防线",消灭德军第17集团军和肃清整个库班地区和塔曼半岛的敌人。在新的战役准备期间,苏军轰炸航空兵不断地对塔曼半岛及敌机场采取行动。从5月11日至26日,远程航空兵共出动152架次袭击克里米亚的德军机场。黑海舰队的飞机和军舰火炮多次对阿纳帕机场进行了突击。

    5月26日晨,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部队在经过40分钟猛烈的炮火准备和用338架飞机进行的航空火力准备后,第56集团军和第37集团军在基辅村和莫尔达维亚村之间的方向上转入进攻。在此之前的几分钟内,强击机在突破地段施放了烟幕。由于实施了卓有成效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苏军仅用6小时就攻占了敌人几个支撑点,夺取了第1阵地和第2阵地,突入敌人防御纵深3-5公里。德军统帅部为了阻滞苏军的攻击,决定把所有的航空兵都集中到战场上空。在进攻的头3个小时,德军航空兵就出动飞机1500架次。从中午开始,在苏军进攻部队的上空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敌轰炸机。在日终时,德军600架轰炸机对苏军实施了20分钟的突击。苏军歼击机同德军航空兵进行了激烈的空战,使敌轰炸机无法进行准确轰炸,并赶跑了很多敌轰炸机机群。但由于德军从其他战线上调来大批飞机,其航空兵兵力比苏军多出1.5倍,苏联歼击机并没能完全制止德军的活动。德军又暂时夺取了制空权。

    为了争取主动,苏联空军第4集团军在提高歼击航空兵活动效果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歼击机开始在远接近地空域截击敌人的轰炸机,同时夜间突击敌机场的次数也增加了。为了避免损失,强击机和轰炸机组成不少于50至60架飞机的编队。因此,轰炸机和强击机机组自卫的责任加重了,强击机至少要保留百分之十五的弹药基数,以备用于抗击德军战斗机的攻击。

    5月27日晨,鏖战又重新开始。7时30分,双方几乎同时发起冲击。德军以每批50-100架飞机的大编队支援平地面部队。 为了保持制空权,德机在这一天内竟出动了2658架次。由于德军航空兵连续不断的袭击,使苏军白天进攻和机动很困难。苏军元帅格列奇科回忆当时情况时说:"在进攻的第1天,就感到我们的歼击机太少了,无法抗击敌人航空兵的大规模空袭。它们往往被敌人歼击机缠住,让敌人轰炸机溜进来。"从5月26日至6月7日,为了打击德军航空兵的活动能力,苏军加强了对德军机场的夜间突击。苏军的这个措施使德军航空兵的活动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苏军歼击机又重新成了库班河天空的主人。

    库班的空战共持续了两个多月。苏军出动航空兵约35000架次,其中方面军航空兵占77%,远程航空兵占9%,黑海舰队航空兵占14%。德军损失飞机1100余架,其中在空中被击落的超过800架。由于苏军航空兵在库班河空中交战中大大削弱了德军的空中实力,因而对其整个苏德战争中夺得制空权起了积极作用。但北高加索方面军部队未能突破德军防御的全纵深。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命令,苏军在库班地区暂时停止了进攻。

 

铁翼逐鹿北非——二战北非空中争夺战

 

    在地中海南岸分布着 5 个北非国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它们都曾属于英法势力范围。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轴心国的魁首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而言,地中海及北非是他们建立欧非大帝国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侧翼,也是进而向印度洋挺进的一块跳板。1940 年,在相继攻克东欧、北欧和西欧之后,他们又想到了北非这块肥肉。英国人当然不会拱手相让,一场海空大厮杀于是在这里迅速展开。

 

  企望重温罗马帝国旧梦的意大利先于德国,在 1940 年 7 月就派兵从埃塞俄比亚向东部非洲发起进攻。两个半月以后,另一支部队又从利比亚向埃及发起攻击。在北非,意大利军队共投入了 23 万人和 400 架飞机(其中包括菲亚特 CR.42 双翼战斗机、三发动机的 SM.79 中型轰炸机以及后来才加入的马基 MC200 型战斗机)。可驻扎在该地区的英军总人数一开始仅有5万左右,由其支配的所谓“西部沙漠空军”(即英国驻北非航空队之昵称)仅拥有飞机 200 架。(其型号主要是老式的“斗士”式双翼战斗机和“布兰海姆”1F 型轻轰炸机),作战力量上明显处于劣势。但从士气和作战伎俩上来说,英国军队应该占上风。皇家空军在战争伊始,就采取了先发制人的做法:他们出其不意地进攻了意大利在利比亚的军用机场。同年 12 月,精干的由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国机械化部队发起了全面进攻,而皇家空军也因为得到更先进的“飓风”式战斗机的补充而信心大增。

 

    一度曾攻占过埃及西部边镇西迪巴拉尼的意大利军队很快就被英军逐出,到了第二年的 2 月份,意大利军队损兵折将,还丢了 10 万人。在皇家空军全力支援下,英国地面部队推进神速,而意大利军队简直不堪一击。往往是阵地尚未建成,便望风而逃。以至于英军很快就占领了原先由意大利人控制的东非地盘。此时,皇家空军的“飓风”式战斗机已能独霸北非天空。后人为此总结道:英军初战告捷,主要是得益于皇家空军积极而有效的配合!

 

  或许是战事进展过于顺利,邱吉尔首相放心地将驻北非空军大部分兵力调往希腊战线,只留下一支飞行中队在埃及。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比意大利要强悍善战得多的军队正在向这里开进。

 

  也就从 1941 年 2 月开始,德军开始依靠武力填补原意大利在北非的势力空间。北非战争便改写为英德之间的角逐。那些骁勇善战的日耳曼士兵的主帅,便是德国陆军非洲军团的埃尔温.隆美尔将军——人称“沙漠之狐”。而在空中飞行着的,则是曾经在不利颠空战中有所作为的德国空军第 27 战斗联队(番号 JG 27)第一大队的 Bf 109E 型战斗机。到当年 9 月,其第二大队才刚刚调来参战,11 月份,第三大队和第53联队的一部份又进一步补充进来。此时,它配备的主力机种是著名的梅塞斯米特 Bf 109G 和 Bf 110 型战斗机,以及著名的容克 Ju 87“斯图卡”攻击机……而对方使用的是性能略次的飓风、战斧以及一小部分性能优异的喷火式战斗机。

  

   非洲军团开始时对昔兰尼加的英国守军阵地连连发起进攻,英军一个中队的飓风战斗机成天疲于奔命,实在无法对来自空中和地面的顽敌予以有力还击。虽然也数次空袭了地处的黎波里的德国机场和车库,但随着制空权彻底地被德国人重新夺走,皇家空军这支小得可怜的飞行部队已渐渐失去招架之功。而隆美尔乘势向兵力严重不足的英军阵地发起新一轮进攻。同时,德国的空军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已在北非重新占有优势。

 

  到一年的 4 月,英国被迫撤出埃及,仅死死留守着最后一个据点,即昔兰尼加的托卜鲁克。同年 5 月,德军损耗也渐渐加剧,地面战事方暂趋平静。空中虽然依旧冲突不断,但双方僵持中的战线暂维稳定在西迪巴腊尼一带。另一方面,驻东非的原意大利总督奥斯塔公爵于 5 月 20 日率部向英国投降,标志着意大利势力在非洲大陆的终结。

 

  史书上说到北非战场,每每都会提到德国空军第 27 战斗联队的头号杰出人物——后来被誉为“非洲之星”的准尉飞行员汉斯.约阿希姆.马尔塞尤。

  

    他祖籍柏林,自小生性泼辣。其父为一战时期的一名少将衔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 21 岁时已自称是空军中“最老的准尉”。在训练中,他很有主见,违反飞行规则更是家常便饭。上司给这小子的评价是:作为飞行员,其品行不端。所以,尽管后来他战果累累,但每一任领导都不怎么喜欢他。

  马尔塞尤是 1938 年 11 月代才开始接受飞行训练的,1940 年 8 月参加了不列颠空战。因为击落过 10 架英军飞机而荣获铁十字勋章。1941 年春天,他又随第 27 联队第 1 大对队来到炎热的北非作战。从而撩开了他人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页。

 

  当他初到北非时,有一个小插曲足以展示出他的特殊人格和性情:某日,因为发动机故障,他的那架编号 14 的 Bf 109 型战斗机不得不迫降在茫茫沙漠中。他于是不得不搭载一辆意大利军车前往最近的那个小机场。为了早早返回 800 公里之外他所属的那个飞行基地,他对一位搞后勤的德国将军撒谎,称自己是一名轰炸机四人机组的成员,为了不耽误作战计划,要求能派一辆车将其送回。将军闻后,破例将自己插有将军标志旗的“奥贝尔海军上将”牌高级轿车借他使用。结果,他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但那副神气相却把自己的队友们吓了个半死。

 

  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之中,他从不拘泥于传统的“后尾攻击法”。他每天都在琢磨着怎样才能以一种全新的瞄准方式和战斗动作去赢得空战中的主动权。这个一贯藐视“学院派空战法则”的飞行尖子终于尝到了甜头。9 月 24 日清晨,他用自己创造的新战法在北非首开杀戒,击落了 1 架英国飞机;下午,又在西迪巴腊克于 30 分钟之内相继击落 4 架飓风式战斗机,从而成为当地一大新闻。

  

  他常常喜欢像一头莽撞的野狼,如楔子一样般钻进英国飞机的机群中去,左右开弓。可一开始并不得要领。大队长诺曼上尉倒是一个伯乐,他曾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部下说过:“你不要过分指望好运和飞机(性能),你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飞行员,但还需要时间、成熟和经验。但如果还象现在这样横冲直撞,就将希望全无”。上尉心里明白,马尔塞尤有的是勇气,但独缺谨慎和沉稳。

 

  马尔塞尤承认自己很卤莽,但他决不放弃由自己创造的各种全新的空战动作。他从不拘泥于教科书上从后上方攻击敌机的经典战法,却要求自己即使在盘旋、上升、俯冲、甚至翻筋斗的过程中,也能对敌机射出致命的子弹。由于他具备了独特的对空间位置的灵感,所以在空战中越来越得心应手。通过 1941 年整整一个夏天的苦练,他终于成功了。

 

  9 月 24 日,仅一天之内他就击落了 5 架飞机,其中 1 架是“马里兰”,另有 4 架是飓风飞机。平时,他很善于带领手下的四机编队勇敢地闯入英国飞机的环形阵,然后伺机一架一架地收拾猎物。1942 年 2 月 24 日,他又因累计击落48架敌机而获得骑士铁十字勋章。两个月后,他被晋升为中尉。6 月 6 日,又因个人战果超过 75 架,而被委任为一大队第三中队中队长,而诺曼则担任了第 27 飞行联队的司令官。

 

  此时,马尔塞尤出了名的 “黄色 14 号”Bf 109 座机和它的主人、连同隆美尔将军及其装甲部队,已成为北部非洲的两颗“战场明星”。6 月 4 日,凯塞林空军元帅赐于马尔塞尤柏叶骑士十字勋章,而他却依然每日沉湎于空战。他对他的机务兵开玩笑说:只要你们每天早上把状态良好的飞机交给我,那么每击落一架敌机,我就赏你们 50 里拉。此时,他的个人战绩已经超过 80 架!

  

  在第 27 联队里,已经有人开始为马尔塞尤能否击落第 100 架飞机而打起赌来。而他的僚机飞行员派德根因为专门负责统计马尔塞尤的每一例战功而被人们直呼为“计算机”。

  

    某日,刚和英国一支对地攻击作战的飞机编队干过一仗的马尔塞尤四机编队开始返航,一路领先的他按照一贯约定的暗号,低低掠过机场上空,并不断地摇摆他机翼。一次、两次、……五次、六次。哇!他在这次空战中,竟然一共击落了 6 架敌机!他的许多队友因为其战果首次达到了 101 架而纷纷打开杯畅饮,因为赌局的赢家可以免费饱餐一顿牛排。

 

   8月底,经过一个半月的休假,马尔塞尤在归队途中经过罗马,接受了墨索里尼的亲切接见和赞扬。在意大利,他受到了沿街民众的狂热欢迎。

  1942 年秋天,是马尔塞尤空战生涯中的颠峰期。9月1日这天,是他回到部队后首次执行任务,这天他先后驾机升空三次,累计格斗时间仅 26 分钟,竟然先后将17架英国飞机击毁!几乎创新了空战史上的奇迹!至此,已无人怀疑他是世界上最凶猛的战斗机飞行员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天英国自己公布的损失架数,竟比僚机派德根记录簿上记录的还要多。

 

  第二天,由于其个人战果已逾 126 架,于是获得了第二枚柏叶骑士十字勋章。而在 15 日那天,他竟然又在一场 11 分钟的短促空战中击落了 7 架敌机,使其个人战绩跃升到 150 架!同时,在这幸运的九月份里,他奇迹般地创造了 30 天内击落 54 架飞机的月战绩世界记录。

  

 

  也就在马尔塞尤战死沙场的三周之前,驻北非德国空军中已有两大王牌飞行员先他而去:9 月 6 日这一天,G.施泰茵豪津军士长(个人战绩 40 架)和马尔塞尤的亲友、H.A.施库尔谢米特中尉(个人战绩 59 架)相继阵亡。其间,足见战斗之激烈和残酷程度。

 

  9 月 30 日,由于战局的急剧变化,德军的气势已大不如前。这一天,马尔塞尤奉命执行他的第 382 次飞行任务:掩护己方攻击机对地面实施攻击。途中,因发动机中弹而不得不弃机跳伞,但“奇迹”再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只不过这次是老天对他的报复:降落伞绳居然缠绕在自己飞机的尾翼上,致使伞衣始终没能打开!于是,这位为德国法西斯卖命,并先后击落过 158 架敌机的年轻飞行员, 就这样客死他乡,被风沙所永远掩埋……

  马尔塞尤死后,他所在中队当即被命名为“马尔塞尤中队”。

 

  说过这位传奇人物,让我们回过头来再从 1941 年的 7 月说下去:

 

  英国军队好不容易才占领了由法国维希政权控制下的叙利亚,但这是她的空军和步兵浴血奋战以后才取得的胜利。……此时,从东非赶来了援军,并得到了一些来自美国的飞机。它们主要是“战斧”(美国 P-40 的英国改型)战斗机以及“马里兰”轻轰炸机。这些新飞机后来在 6 月份的战斗中发挥了作用。有趣的是,这次战斗的代号也叫“战斧”。尽管它和不久之前的“短促行动”作战一样,都没有取得成功。

  

 

  俗称“西部沙漠空军”的这支北非英国空军部队,由于在装备上能不断得到补充,所以兵力渐次增强。

 

  11 月 8 日,经过养精蓄力的英国第 8 集团军,在西北部非洲发动了“十字军战士”战役。如从空中来讲,这是驻北非英国集团军(11.8 万人)第一次以 1,072 架对 340 架飞机的绝对优势,对德意联军(10 万人)之空军展开报复。英国人白天出动“布伦海姆”、“马里兰”轰炸机和“飓风”、“战斧”式战斗机,晚上则改为出动“惠灵顿”式战略轰炸机。此役,英皇家空军的头号作战任务,是夺取和保持空中优势。从广义上讲,这时的“夺取和保持空中优势”应包括主动进攻型的空中狙击战和将敌机先期消灭在地面机场上。与此同时,英国步兵连队还利用建制内的高射炮进行反空袭作战,从根本上让德国空军无法影响到盟国地面部队的战斗进程。虽然当地的英国飞机从性能上讲暂时还敌不过德国的梅塞斯米特 Bf 109,但他们还是击落了许多 Bf 110 双发重型战斗机、Ju 87 斯图卡俯冲攻击机以及意大利相对笨拙的飞机。由于飞机数量不断的减少,轴心国军队的飞行部队已经不敢与盟军飞机正面交锋,从而改为对英国编队的侧面偷袭。北非英国飞机的战损率因此一度居二战全战场整个皇家空军之最。

 

  不久,皇家“西部沙漠空军”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空中优势。这种优势后来就再也没有丧失过。

 

  面对严峻形势,德军经过分析,决定废弃以中队为单位的空战方式,进而推广全自由式的空战。因为前一种方法,只适合 Bf 109 飞机凭借其速度和数量优势,实行“高速接近、打了就跑”的老战术。而新战术同样适合马尔塞尤的口味,他就是一直崇尚其父辈年代所推崇过的“自由猎取,自由开火”的战法。

 

  这位在历次空中阻击战中大出风头的传奇人物,后来创造了二战北非战场各国飞行员击落飞机“最快”的辉煌纪录——仅在18个月内就累计打下 151 架英国飞机。而他的“黄色 14 号”座机涂装,后来一直成为二战飞机迷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两个月后,英国军队几经奋战,已将战线推进到利比亚的中部地区。德国的“非洲军团”则因为后援不力,不得不向西退却。

 

  由于英国坚持为地面部队提供不间断的空中巡视和火力掩护,加上袭击德国机场已成为家常便饭,所以“西部沙漠空军”在盟军中间有口皆碑。由于皇家空军在北非上空积极介入每一天的战斗,所以使地面行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空中保护,并尽量避免了敌方空中力量的骚扰和破坏。

 

  ……到 1942 年初,出于对远东战场进行增援的考虑,英国在北非的飞行部队有一部分被调往亚洲的印缅战场。从而为隆美尔创造了一个反扑的机会。英美联军一时间竟招架不住,便再次撤退到昔兰尼加附近,并与德国人对峙了将近数月之久。所幸的是,西部沙漠空军及时盼来了一批新装备,那就是“波士顿”和“巴尔的摩”式两种轻型轰炸机以及更先进一些的“小鹰”式战斗机。它们立即参加了下一场规模巨大的激战——加扎拉之战。

  

 

  在战斗中,由于英国装甲部队在奈茨布里奇惨遭重创,所以被迫全面撤出埃及,并丢失了托卜鲁克港。对盟军而言,这几乎是一场灭顶之灾。

 

  在整个初夏时节,第 8 集团军死守在阵地上,英国飞机则竭尽全力从空中进行反攻。此时,第一批叫人望眼欲穿的喷火式战斗机终于降落在大漠机场上,同时到来的还有在机翼下加装了反坦克炮的另一种飓风新改型,以及可加装 250 英磅或 500 英磅炸弹的小鹰式战斗机以及“英俊战士”式重型双发战斗轰炸机,从而大大加强了皇家空军对空、对地的打击力度。

 

  同时,美国陆军航空兵(美空军的前身)的一支增援部队也匆匆赶到此地,他们装备的是寇蒂斯 P-40F 型“战鹰”式战斗机、B-24“解放者”式四发战略轰炸机、B-25“米切尔”式双发战术轰炸机等等。美国飞行员们将与西部沙漠空军中的“澳大利亚中队”、“英国中队”和“南非中队”并肩作战。

 

  9 月初,悍将隆美尔还在企图击破盟军的防线,但在强大的空军支持下,英美联军再一次稳操胜券。

 

  到 10 月份,名声在外的西部沙漠空军进入了她的鼎盛时期,尽管坚持“游猎作战”的德国 Bf 109 战斗机群仍时时骚扰着他们,并击落了不少盟军飞机,但盟军还是逐步突破了轴心国的防线,并将德国一批军火库和给养结集地夷为焦土。

 

  新上任的第 8 集团军司令泊纳德.蒙哥马利将军在 10 月末发动了对阿莱曼的攻势,轴心国部队开始向西节节溃逃。西部沙漠空军的飞行员表现不俗,他们壮大胆子低低地贴着公路来回飞行,向德国人的机甲车队和残兵游勇大肆扫射或投下炸弹。而此时德国大本营更多的是考虑如何顾及苏德战场之需要,所以早在阿莱曼战役爆发之前,已将大部飞机调往欧洲。一时间留在北非的仅剩 350 架而已。而同期在北非的英国飞机,就有 1,500 架之多。英国飞机一方面飞临敌机场上空,把企图起飞的德机“按”在地面上,尽量不让它们出动;另一方面则派出数以百计的大型轰炸机封锁敌海上运输线。例如仅 10 月 9 日一天,就出动了数百架。此次战役,在遭受损失的20.5 万吨轴心国船只中间,60% 是被飞机投下的炸弹击沉的,而这些船只基本上是为德国军队运送油料的。断油使北非德军一度逞强的装甲部队如同蠕虫一摊,难以肆虐。

 

  当敌军窜入昔兰尼加沙漠的西部地带后,北非盟军第一次在美国海军和皇家海军航空母舰的协同下,往隆美尔的背后又插上一刀——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进行强行登录。此时,盟军空中力量所需要做的事,只是和法国维希政权领导下的一支伪空军进行一些不起眼的空战。同时,前来增援的喷火和飓风式战斗机、“比斯雷” 式飞机和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喷火式、P-40、P-38“闪电”式战斗机以及 A-20“浩劫”式攻击机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协同盟军地面部队继续向东推进,直奔突尼斯。

 

  轴心国决心在突尼斯上空进行拼死的抵抗,以期保住它剩下的一点点空中优势。但是,盟国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却令德国望尘莫及。到了 1943 年初,尽管又从欧洲调来第 77 和第 53 航空联队(JG77、JG53)以接替溃不成军的原 27 航空联队,但驻北非德国空军的命运实际上和它的地面部队一样——已全面丧失其在非洲大陆的势力。盟军在北非(地中海战区)已拥有飞机 3,000 余架!它在 1 月份就动用了 3,000 余架次。此外,大后方开始不断地派遣 B-17“飞行堡垒”式大型四发动机远程轰炸机、B-25 和 B-26 中型轰炸机、以及全新的喷火.Ⅸ 型战斗机加入战斗,致使连日激战不断。到 3 月份,蒙哥马利将军又将进攻矛头指向马雷斯防线,轴心国非洲军团的两翼则完全陷入了被围的困境中,于是全军被迫后撤。

 

  至此,德国第 27 航空联队(JG 27)已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力。据统计,该部在北非参战全期,取得了累计击落英美飞机 1,188 架的总战绩,而马尔塞尤所在的第一大队就占去其中的 588 架。全联队共有 89 名飞行员先后战死。在该联队内,名列前茅的几名所谓的王牌飞行员中,除上面提到的三名之外,还应该包括 G.莱迪尔大尉(个人战绩 52 架,不含其他地域数据,下同)和西莱阿中尉(个人战绩 61 架)等人。

 

 

  在英国皇家空军里,北非战区的头号王牌,当属 112 中队的 N.F.杜克少校。他主要使用“战斧”式战斗机。在 486 次勇敢的出击中,个人累计战果 26.8 架(二战全期总战果为 28.8 架)。

  

 

    到 4 月份,敌军已龟缩到突尼斯的北部。在海上,由于盟国飞机的反复打击,轴心国仅仅在 1 至 4 月份就有 330 艘开往北非的运输船被击沉海底(合计 47 万吨)。至 5 月份,德国海上军事运输损失率已高达 50%!而为此专门从西西里岛调来的大批为前线实施空中后勤支援的 Ju 52 运输机又根本不是战斗机的对手,那些飞起来磨磨蹭蹭的三发飞机马上成为美英战斗机抢夺的绝好饵食。盟国飞行员们喜欢驾机徘徊在这些运输飞机航线的两侧,从容不迫地瞄准“容克大婶”(Ju 52 的绰号)肥胖的身躯进行纵情的射击。因而德国人又额外报销了一、二百架运输机。

 

  盟军 B-17 和 B-24 型巨型轰炸机在空中保护伞的切实庇护下,已敢于在白昼大摇大摆地前去轰炸德国人的地面目标,德军不得不从东部(苏联)和西线战场调来最优秀的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孤注一掷,但这一切已属徒劳。到 5 月初,德国人开始陆续滚出北非大地。而盟国的空中力量则稳执牛耳、愈战愈勇。他们一鼓足气,全线追击,大展全歼德寇之气势。

 

  1943 年 5 月 13 日,轴心国在邦角半岛进行了最后的挣扎,但终于彻底败北。轴心国一场打了将近三年的战争此刻被无情地划上了句号。

  

 

   然而,好戏还没有唱完,由于盟军的空中力量过于强大,轴心国军队连顺利撤往西西里岛的企图都已成泡影。于是,扔下了 25 万名倒霉的俘虏。

 

  经过三年奋战,盟国空军已经从一支毫不起眼的飞行小分队发展壮大成为对陆军来说不可或缺的空中保护伞和强大的火力支援力量。它在此次战争中学到了和陆军协同作战的宝贵经验,后来,盟军的战术空军建制就是根据“西部沙漠空军”的经验和模式组建的。

 

  皇家空军的将士和后来加入进来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将士们,在北非不仅要和富有经验的顽敌作战,还得与炎热、沙尘、风暴、疾病甚至无处不在的苍蝇进行斗争。那里缺水、也缺少食物,但他们坚持下来了,并取得了辉煌胜利。德、意两国飞行员虽然也拥有相当高超的个人技巧和优良装备,但邪不压正,他们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历史的坟墓。

 

  北非战争之航空作战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

 

  1)航空兵必须集中指挥、集中使用,要杜绝零打碎敲式的分块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战斗作用。

 

  2) 航空兵必须将夺取制空权作为自己的头号任务,而且,这种任务的实施已非过去简单地提供“空中保护伞”。而是具有进攻性的空中游猎和积极彻底地打击敌航空基地。只有真正拥有这样的战场制空权,才能腾出更多的飞机来支援地面作战,以形成良性循环。

 

  北非战争,是英美两国在二战中第一个以胜利而告终的战局。

 

最后的战斗----记二战末期的西线德国空军

 

    “即使只剩我们,也要向敌人证明,德国空军仍然存在于欧洲的天空中

   1944 年 5 月中旬,第三帝国的基业已经风雨飘摇。此时驻扎在全法国境内的两个精英战斗机联队,JG 2 和 JG 26 中已显倦色的飞行员们接到了后者的指挥官“种子”普利勒的警告:危险正在逼近。但不幸的是,没有人听到他的预言。在那个阴晦的早晨,当德国战鹰们正在进行换装和休整时,他们从一丝透过乌云的晨曦中看到了结局——无数闪着铝色的盟军战斗机将金色的阳光折射出一道耀眼的波澜,宣告人类史上最大的登陆作战拉开了恢宏壮阔的一幕。  

  1944 年 6 月 6 日凌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连日的阴雨照射在勒瓦尔基地上时,德国第 13 短程侦察机大队第 2 中队的拜尔沃夫少尉将他的飞机轻轻的拉上天空。他接到了“去前线看看有什么情况”的命令。在两个小时以前,设在沙特尔的大队司令部不断收到盟军空降兵在卡昂东北部奥恩河口降落的消息。为了应变万一,德军在该地区下达了 2 级预警命令。4 点 30 分,拜尔沃夫和他的僚机莫尔军士奉命侦察可能发生危机的防线。  2 架 Bf 109G-8 侦察战斗机以 450 公里的时速低空穿越了诺曼底的乡村,雾蒙蒙的灌木从和田野在他们翼下向后掠去,清冷的雨水不时敲击在飞机的装甲风挡上。飞越卡昂不久,少尉和他的搭档就扔掉了机腹副油箱,擦着树梢,看着城市的建筑逐渐消失在他们机翼的右方。他们向右拉了拉操纵杆,很快,运河和奥恩河这两条水流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在甩开一片牧场后,他们借着微光,证实了自己的担心:到处都是被抛弃的滑翔机体,数以百计的敌军士兵正在向目标发起突击。

  拜尔沃夫用两台照相机清楚地拍下了当时的情景。滑翔机拥有褐色的伪装,机翼上却喷着醒目而独特的黑白条纹以避免在盟军严密的空中打击下遭到误击,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识别标志。他们继续向河流的入海口飞去,以 600 公里的时速呼啸着来到目标上空,在黎明的黑暗中辨认出了另一番令他们震惊的景象——一支有 50 艘各型舰只的舰队!驱逐舰、运输舰,登陆艇,白色的浪花在舰艏撞出云母石一般的碎片,长期以来他们一直等待的登陆行动终于来到了。

  可为什么勒瓦尔在接到少尉的警报后迟迟没有拉响一级战斗警报?不光是拜尔沃夫,就连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加兰德也大惑不解。战后人们了解到,在最关键的 24 小时里,由于希特勒不得擅自行动的严令,德国的装甲脊梁根本没有向盟军滩头阵地发动哪怕是最基本的反应。这位大独裁者在战斗爆发的时候还没有起床,他昨天累了一天,于凌晨 3 点,也就是英国伞兵空降到奥恩河地区已经将近三个小时后,在自己布满松树的阿尔卑斯“狼穴”大本营里睡着了。直到上午 10 点,他的副官才斗胆叫醒他,向他递交了一份未经确认的报告。而这时,想要做出任何将盟军消灭在滩头的反击都晚了。

  德国空军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由于空军元帅斯佩莱的迟疑,空军也未能及时判断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盟军大反击。因为在此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最高统帅部一直坚持,盟军在诺曼底的行动只是为其他地区,尤其是加莱地区更大的一次登陆行为做的掩护。直到将近中午,斯佩莱才最终下定决心,面对盟军的如潮攻势,执行“西线告急”计划(英语作:西部古斯塔夫博士)。计划内容就是在危急时刻,统辖整个西欧天空的第 3 航空队必须倾巢出动,为最需要的地区提供支援。

飞向西方 

  接到命令后,大批德国飞机紧急出动,其中绝大多数是一流的单发战斗机。投入支援的部队数量有:19 个大队、2 个中队和 5 个司令部直属联队,共计超过 900 架。强度之大,在西线天空十分罕见。英美后来估计,为了拼凑力量抵挡势如破竹的盟军空中力量,德国人甚至把用于帝国本土防空作战的全部战斗机都用来支援这次行动。此外,德国人还另抽调了 2 个联队和 8 个大队的夜间战斗机,1 个联合飞行队和 2 个大队的对地攻击机,5 个大队的轰炸机,及 2 个中队的侦察机。以上部队全部归第 3 航空队指挥官格莱姆·斯佩莱空军元帅指挥!为了应付数量激增的战斗机,德国地勤部门在距登陆点 500 公里半径内紧急启用了 100 座机场和临时跑道,其中大部分在内陆地区,范围从荷兰境内一直延伸的法国的比斯开湾。在陆军的强烈建议下,空军放弃了那些在全盛时期占领的靠近海峡的孤立机场。因为这些地区已经成为盟军的空中走廊,随时面临立体打击和被盟军占领的危险。

  面对敌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帝国元帅戈林特别模仿马尔他(此时仍在德军的监控之下)的皇家空军,建立了“空军碉堡”体系。该体系要求,凡临近的机场,以 2—3 个为一组,充分利用环绕其外的公路,以各条车道为基础,尽快建立新的跑道,加大机场面积。戈林命令,必须以最快速度建立四条该类体系。一条设在荷兰的文洛,其他三条设在法国拉昂东部到奥伦东北一线。但德国内部的理智者指出,建立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从劳工强度和时间上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入侵的阴影早已经笼罩在整个欧洲上空了。此外,这样庞大的防空体系集中在如此狭小的地区,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盟军疯狂的打击。鹰巢捍卫者  在多方的谋划之下,德军采用了更现实一些的隐蔽措施。即所谓的“机场集团”。在这些集团里,每 2—3 个机场编为一组,每个机场可轮流提供 2—4 条经过严密伪装的跑道。这些切割并覆盖法国恬静乡村风光的机场用自己特殊的代号和外界联系,例如“公猪”、“龙安”等。每个“机场集团”可以容纳一个大队甚至一整支联队的起降作业。尽管在“D”日以前,并不是所有用的上的机场都编进了这样的集团,但是当霸王登陆震撼整个西欧时,这些机场立刻显示出了他们巨大的价值。它们能有效地保护德军战斗机从一波又一波的黑白条纹洗礼中幸存下来,同时让地面损失也降到最低。

  很快,最有力的一批德军空中增援赶到法国并迅速调配到 3 个主要地区。来自 JG 1、3、11 联队的 8 个非常急需的战斗轰炸机大队被立即派到诺曼底南部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的机场上。由于位置决定了他们是生死攸关的重要援军,他们原本用来安装副油箱的挂架全部改装为临时炸弹挂架。接下来,德军持续投入空中增援,8 个大队的战斗机因为机场的位置原因将一直被派到靠近巴黎的地区。JG 27 的 3 个大队更是在和距离做斗争,他们不得不飞将近 160 公里,从巴黎以东奔向战场。  

·                                 但是上述的一切都只是在盟军向内陆开始推进后才开展的。由于“西线告急”计划的层层延误,帝国各级作战单位直到中午接到这项紧急命令,当他们冲刺到相应作战区域机场时已经是当天晚上。环境的不可知因素已经有了很多变化,这意味着第二天他们无法及时升空。在这个最危急的关头,第3 航空队两个最靠近前线的王牌中队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寄托整个德军空中希望的重担。他们就是 JG 2“里希特霍芬”联队和 JG 26“施拉格特”联队。在战争过去的整整 3 年中,这两个联队一直肩负着西线防空的任务。JG 26 负责的区域为从丹麦边境一直向东到塞纳河一线,JG 2 的地盘则是从塞纳河到比斯开湾,从法国到比利时的阳光属于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们所建立的鹰的天空中,曾经只有最勇敢的盟军飞行员才能斗胆向他们发起挑战,而当盟军的飞机越来越多时,他们仍然毫无惧色地面对最冷酷的现实,忠诚地捍卫着自己的荣誉。从皇家空军到美国空军,从刺探性攻击到上百架重型轰炸机突破,人们在战后往往回忆说,那些曾和这两个联队交过手的人应该感到荣幸,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一群真正的空中骑士。

  但是面对希特勒“大西洋壁垒”坚不可摧的宣言,德国人却做出了一项很难让人理解的举动,撤销在该地区负责防卫的 6 个大队的防务,使得该地区的危险系数陡然上升。(笔者认为,根据《攻击高度4000米》一书,当时德国本土防空的任务也十分紧急,盟军的轰炸机群已经严重威胁到本土的军需生产和其他要务。)德国人忽视了很多带有危险因素的信号。4 月 25 日,最后一次对海峡上空的成功侦察已经发现了大批在普茨茅斯和南安普敦集结的盟军舰队。当侦察员数到 264 时,他们对这种集结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除了庞大的舰队以外,他们还发现了 58 米X24 米大的巨型人工登陆平台。这应该就是正在建设的“桑葚”人工港的一部分。 

  尽管像普利勒这样的指挥官一再发出警告,但是空军的战斗机部队却依然按计划撤销。5 月中旬,JG 26 第 2、3 大队各自向南向东撤退。更有甚者,距诺曼底战役打响仅有数天之遥时,JG 2 的全部 3 个大队都离开了驻地,向东开去。JG 2 第 3 大队是最后一个离开比斯开湾基地的成员,此时已经临近5月下旬。而第 2 大队经过一次反复,又被部署到意大利可能出现的漏洞上,在大雨中通过公路赶向目的地去接收新式 Bf 109。 6 月 3 日,盟军将士开始登上英格兰南岸的登陆艇,此时距最后时刻已不足 72 小时。由于一场风暴席卷了海峡,盟军不得不推迟了攻击,而 JG 2 第 1 大队也被命令撤离这片是非之地,(当时大队的驻地科尔梅耶距诺曼底最东的登陆点——“剑滩”仅不足 50 公里)重新部署到卢森堡南部。

  以上换防的结果就是,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整个诺曼底地区的德国战斗机就只有里勒诺德的 JG 26 约瑟夫·普利勒中校指挥的 3 架 Fw 190(距滩头 320 公里)。此外,在里勒—文德维尔一线还有 JG 26 第 1 大队的施塔格尔上尉的 24 架 Fw 190 或许能派上点用场。  负责西线防御的隆美尔元帅正在视察直面英吉利海峡的波尔多海岸防御工事,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垒”,无奈它又变成了一个“马奇诺”

    如果你看过威龙模型公司 Fw 190A-8 的封面,你一定会对冒着密集的弹雨击落 P-51 的“红心 Jutta”号座机记忆犹新。那就是约瑟夫·普利勒中校的座机。在早上 8 点,普利勒和他的搭档沃达切克用自己大胆的冒险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和好莱坞电影《最长的一日》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告诉敌人,德国空军还存在!”就是普利勒的豪言壮语。但是尽管他们自杀式的冲锋行为勇敢而悲壮,他们仍然无法改写历史的结局。当天白天,第 3 航空队共起飞 269 架次,而盟军则出动超过 15,000 架次,力量对比实在悬殊。其中德军的 172 次出击是由第 2 歼击军的战斗机完成,声称共击落敌机 19 架。

  JG 26 第 1 大队终于有了反应,他们跟随自己的指挥官从里尔出发,在 JG 2 位于科尔梅耶和克莱尔的机场临时逗留,于中午出动,执行他们在诺曼底战役中的第一次任务。虽然 JG 26 倾尽全力,但是胜利女神似乎已经不再眷顾他们了。当天,整个 JG 26 唯一的收获就是第 2 大队大队长昆茨在卡昂击落的一架 P-51。胜利的天平倾斜的越来越厉害了。

  与此同时,JG 2 的 2 个大队也匆匆忙忙地返回他们不久前才离开的基地。刚一抵达克莱尔基地,他们就花了足足 2 小时为战斗机挂装火箭发射巢,准备攻击“金滩”上的敌军舰只。任务结束后,他们没有返回克莱尔,而是因为某种原因,偶然降落在塞利斯(Senlis)附近一座小城堡已经开辟为跑道的赛马场上。

   大约上午 11 点多,JG 2 的指挥官巴赫利根少校在奥恩河口以南首开该队记录,击落一架 P-47,同时也打下了自己的第 99 个战绩。至当天结束,该队宣称共击落敌机 18 架。其中战斗的高潮发生在晚上 8 点 35 分—9 点 05 分,一个四机编队的 P-51 出现在 JG 2 的伏击范围内,对地面目标进行猛烈的扫射。驻扎在埃夫勒北部的第 1、3 Fw 190 大队迅速出击,经过一番短暂而激烈的厮杀,将敌人全部斩落马下。在同一地区,他们还击落了前来挑战的 3 架皇家空军“台风”式战斗机。

龙争虎斗   
  在这最长的一日中,JG 2 成了当之无愧的战斗之王。第 3 大队的胡伯茨上尉,在当天击落 5 架敌机,这个可靠的记录成就了当天一个单日王牌。当他后来被己方的高射炮击落后,JG 2 和 JG 26 都对这位勇士表达了最高的敬意。  第 3 航空队的战斗轰炸型和对地攻击型 Fw 190 也表现的十分出色。一份资料显示,快速轰炸机联队第 3 大队(3./SKG 10)在当天早上 5 点遭遇了一个庞大的机群。(6 月 5—6 日夜间,皇家空军司令部曾派遣 1,200 多架飞机抵达这一地区,攻击当地的海岸驻防设施)该大队一次就击落了 8 架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占整个机群的四分之一。所有的击坠记录除一架外均由中队长埃伯斯帕赫上尉完成。 
  
  在这场罕见而激烈的空战中,III./SG 4 的指挥官魏耶特少校和他的部下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该单位的对地攻击型 Fw 190 在当天至少被美国战斗机击落 6 架,4 名飞行员阵亡,其中包括杰出的指挥官普灵格中尉。由于情势危急,大量 Fw 190 从圣昆丁—克拉思彻斯调往靠近诺曼底滩头的机场。大多数飞机直接在尾舱带上了自己的技工以就地为飞机做检修。之后,8./SG 4 在巨大的损失下近乎悲凉地宣布了他们唯一的一个战绩,中队长米兰上尉在勒芒上空以北击落一架 P-51。

   事实上,III./SG 4 的遭遇不能完全怪在他们身上,他们收到从帝国发来的西线危急的警报已经是 6 日近午,指挥官收到批准后才打开密令,然后匆匆忙忙地调配自己的 Ju 52 载着人马各自奔向法国机场。除部分有战斗机护航的先头部队外,整个力量要集中成一个拳头必须要等到 3 天以后。

·                                 但是德军的日子开始一天天的难过起来。由于压倒性的空中优势,盟军在整个战场上所向披靡。精心挑选的英美战斗机对德国人的运输机大开杀戒,连战斗机也无法逃脱他们的攻击。在登陆开始的 72 小时里,德军就损失飞机超过 60 架。面对日益严重的空中威胁和恶劣的天气以及毫无经验的年轻飞行员,每一次向前线运输物资都是在挑战一次死神。几乎没有一个大队能保留完整的主力,然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

  例如 JG 3 第 2 大队,由于命令的耽搁,在接到调令后,他们决定在 7 日立刻从德国本土的沙宙基地赶往埃夫勒。大队指挥官费舍尔带领他的 Bf 109 先按计划抵达法兰克福-埃什波恩加油,然后继续前进。但是肆虐的坏天气完全打散了他们的编队,在整个后半段飞行中给他们制造了巨大的麻烦。那些刚从航校毕业的年轻人最多只受过基本训练,根本无法辨别正确的方向。10 架飞机在迫降中坠毁,其他的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到最后,只用费舍尔一人顺利抵达埃夫勒。

  JG 54 第 3 大队的 22 架 Fw 190 的运气也不怎么样。“D”日晚 8 点刚过,他们从科隆起飞,在接近巴黎的时候天气越来越坏,夜色提前降临。这些茫然不知所措的飞行员闯进了盟军的一个战斗轰炸机群中。与同伴分散和迷航使得这些菜鸟迫切地寻找一个可以栖身的避难所。在一片混乱中,只有 2 架飞机正确地在预定目的地降落。结果第二天,JG 54 只有一架飞机能参加当天的任务!

  JG 27 第 1 大队马上要进行一场最远的转场飞行。他们的计划是从奥地利的瓦格拉姆出发,中途经过埃赫德庭根和圣迪济耶,于傍晚抵达马恩河畔沃图斯一个长期不用的机场。该单位 15 架可用的 Bf 109 全部在乡村外的一块开阔地上迫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以上的单位尽管受到了相当大的困扰,但他们和 JG 53 第 2 大队比起来绝对都是幸运儿。该大队也要进行一次长途转场。当他们从负责帝国防空的法兰克福机场起飞以后,打算赶往大西洋岸边的瓦纳(那里是攻击美国登陆点最有利的位置),由于距离非常遥远,他们必须在南希和勒芒停留两次。晚 7 点 45 分,当他们正准备在勒芒降落时,一架 P-47 突然蹿了出来,当场把 4 架 Ju 52 打成火球,负责护航的第 4 中队的一名飞行员也在战斗中阵亡。另一名 JG 53 第 6 大队的飞行员也在第 2 天早上被游荡的美国牛仔驾驶 P-51 干掉。中午过后,又有一架 P-47 打了个大满贯,致使 3 架 Ju 52 在地面报废,大量飞行员丧生,残存的飞行员第二天晚上才到达瓦纳,面对几乎无法成型的战斗力,几乎个个热泪盈眶。 “我们要证明,德国空军还存在!” 

绝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想要增援第 3 航空队的努力都变得极为困难。如果当中还有谁做过什么努力的话,那就是 JG 5 第 2 大队了,该大队最近刚刚换装一批全新的 Bf 109G-6“飞行炮艇”。6 月 20 日,53 架 Bf 109G-6 从全国集中到一起,他们的目的地是塞纳河西畔的埃夫勒,这是在 6 月中最后一个前来支援的大队。整个转场过程令人不忍卒读:这些原本熟悉双发战斗机,依靠导航员的年轻人,不得不独自起飞。结果 2 架撞毁,9 架机腹着陆,39 架仅抵达法国东部……确切地说,只有 3 架最后抵达埃夫勒。

  惨重的损失使得战斗机部队的将军们考虑建立一种军法处机制,反对把宝贵的一线军官从德国调往没有任何意义的地方去送死。早在将军们讨论这个问题之前,JG 5 第 2 大队的一个军官特茨内中尉和上面提到过的费舍尔就已经递交过这方面的意见。在这场小小的插曲中,如果说它有过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摆脱戈林对一线空军的具体纠缠和愚蠢命令——帝国元帅曾经发布过一道命令:“不折不扣地完成使命,不得后退一步!”来报答那些在前线殊死搏斗的士兵。

  同时,现在对第 3 航空队的增援重点加强到了如何强化其空中力量上来。此时它的攻击力量仍有相当一部分保留了下来,于是斯佩莱元帅命令将所有的轰炸机部队重组为 3 个部分。其中,最大的第 9 飞行军部署在法国东北部、低地国家和德国西北部。但他们大部分要准备即将到来的“野山羊”行动。那次,每一个单位都拼尽全力想要突破盟军严密的空中防线,其中一些大队被打得只剩下个位数。但事后证明,这次代价巨大的对英夜间轰炸行动所取得的效果实在不怎么样。

  第 9 飞行军现在得到了一些新的增援,其中包括从意大利远道而来的第 1 轰炸机联队的 40 架 Ju 88。他们跟随司令部的调动来到了战线的最西边。在整个“D”日中,LG1 共执行了 24 个单机任务,几乎每一次都是在夜色的掩护下才得以勉强完成。

  伴随上述单位作战的还有第 54 轰炸机联队第 1、3 大队。他们的几十架 Ju 88 在该地区成了空军的顶梁柱。在攻击“剑滩”的行动中,这两个大队工被击落 5 架飞机。与他们一起出击的 KG 2 也损失 1 架 Ju 188 和 1 架 Do 217。在 6—7 日夜间,其第 3 中队的“容克”飞机还被自己人的高射炮击落多架。这些遭诅咒的“友好炮火”和盟军的夜间战斗机不分昼夜地几乎将这个军原本就很可怜的兵力削弱到难以为继的地步。屠杀式的拦截持续了数周,到 6 月底,KG 2 第 2 大队的全部 Ju 188 都损失殆尽。尽管在后来,损失数字在逐渐下降,但它已经给后来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恶果,在两个月后,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力量将变得极度空虚。

  三天的对海压制轰炸结束后,他们的战绩乏善可陈。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击沉了“罗福德”号护卫舰。于是第 9 飞行军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在塞纳河口布雷的任务。6 月 9—10 日夜,49 架轰炸机偷偷摸摸地飞到位于科唐坦半岛的塞纳河口,扔下了 122 枚水雷。四天后,它们又投掷了 94 枚水雷。尽管战果说法不一,但是这些水雷可以说是第 3 航空队最好的法宝了。它们共击沉 1 艘重型巡洋舰、4 艘驱逐舰,另外还拉上了 100,000 吨商船作陪葬品。

  但是他们的努力也仅仅到此为止了。驻扎在比斯开基地的第 10 飞行军一直都按兵不动,在整个“D”日作战中没有任何实质性出击。其最早的一次行动竟然在两个月之后。这支部队是一支专门负责远程反舰和侦察任务的大西洋精英。但其四发重型轰炸机从没有在滩头露过面。其 KG 40 的 He 177 仅在 6 月 10 日于海峡西边,法尔芒外海用 Hs 293 滑翔炸弹攻击过一次美国武装船,但根本谈不上成功,而且遭到了盟军报复。盟军从该方向上对 KG 40 的机场发动了 3 次昼间空袭,将 15 架 He 177 在地面上炸成废铁。

·                                 第 3 航空队第 3 张牌,也是最后一张牌是他们驻扎在法国南部的第 2 航空师。这也是一支以反舰作战为主要任务的部队。其主力为双发动机鱼雷攻击机,常年在地中海作战。于是前线紧急借调了 4 个鱼雷攻击机大队(KG 26 和 KG 77 各两支),打算在夜间对盟军在海峡上的船只发动偷袭。但事后证明,这些飞机被卷进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中。悲凉的尾声  为了组织有效的出击,装满负载的“容克”飞机必须从南向北穿过整个法国,途中在第戎-查隆地区的机场加油。而要避开盟军对当地机场的骚扰,德军飞机就必须要对目标的防御情况、速度和当地天气有十分准确的情报。但北方的侦察单位却被盟军的飞机死死钉在地面上,一步也不敢离开机场。所以要想成功反击,也许只有祈求奇迹出现了。但奇迹就真的出现了一次。6 月 13 日,他们在波特兰外海成功击沉了驱逐舰“博阿迪西亚女王”号。

  由于盟军同时还掌握了夜间制空权,遭到重大损失的第 3 航空队的夜间战斗机现在不得不龟缩在安全地带,而把诺曼底上空的空中防御重担完全交给第 2 歼击军。自己眼睁睁地看着整个诺曼底无可挽回地从德国手里失去。

  6 月 9 日晚,为了捍卫他们的最后的尊严,19 个战斗机大队中的 15 个陆续已经以各种编队赶到第 3 航空队的旗帜之下。加上 JG 2 和 JG 26 的 6 个大队,理论上第 2 歼击军有 1,000 架飞机的编制,但实际情况去大相径庭。至 6 月 10 日,该军总共出动只有 326 架次。尽管和登陆日当天的 172 架次相比已经翻了一番,但是他们的敌人仍然拥有 20 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同一天,在排山倒海的攻势下,盟军空军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在大陆上的第一个立足点,即靠近圣·克罗西·苏尔梅尔的一个小村机场。在接下来的两周里,盟军所获得数量足以使每一个历史研究者感到吃惊。第 3 航空队估计这些机场可以一天提供 6,000 架次的起降。在看到实在无法与盟军抗衡的情况下,德国空军不得不于 6 月 13 日下令终止所有的特别战斗轰炸行动,8 个非防御性作战大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但那些年轻的德国飞行员仍不得不继续等待下一次任务,不再挑战美国重型轰炸机,而是为地面已经开始崩溃的部队提供最后一点空中保护。而盟军的战斗轰炸机也决不会放过他们。P-47 将在每一片森林和草地的边缘搜索类似跑道的空地并毫不留情地将德国人从盟军即将到来的地方上驱逐出去。

  然而,面对空中和地面的全面围剿,日益增加的惨重损失,一些超一流的飞行员仍以一种固执的精神续写他们的传说。巴赫利根少校在7号于卡昂上空分别击落 1 架 P-47,普利勒中校则在 8 天后在沙特尔南部上空击落 1 架 B-24。两人的战绩至此均已过百。  至少 4 名飞行员在整个登陆战役中击落达两位数。最出名的是 JG 54 第 3 大队朗格上尉,他声称击落 14 架,最后一次是于 26 日在伯内上空击落的 1 架“喷火”。与此同时,德国夜间战斗机也有几例少见的胜利。6 月 25 日,第 2 夜间战斗机连队一次击落了 10 架“兰开斯特”,自身无一损失。在此之前的 24—25 日夜间,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出动了 700 架轰炸机对法国北部的 V1 导弹基地进行报复轰炸。而那次他们的损失更惨,被击落了整整 20 架。

  在这些前途未卜的漆黑之夜,德国空军还动用了他们的神秘武器——“槲寄生”。这些飞机由 1 架单发动机战斗机挂载 1 架 Ju 88 改装的高爆自杀飞机组合而成。在轰击塞纳河口的船只时,据说成绩不斐。根据未经确认的资料,至少有 4 艘大型舰船倒了血霉。

  最后,德国空军更是孤注一掷地押上了他们最大的筹码,Me 262 重型喷气制空战斗机。这些拥有两个发动机的小飞机负担起了快速轰炸的使命。可惜的是,这种飞机对于这种活计并不擅长。它所造成的影响盟军几乎没有察觉到。
  当一切都已结束,硝烟散去,我们静静地合上历史书沉思的时候,我们也许会为那些精英感到惋惜。为不适当的训练和糟糕的制度所扼杀的年轻飞行员祈祷。也会为盟军压倒一切的解放之梦而感到由衷的赞叹。抛却战争的是与非——无论我们有何种想法,对于战争已逝之斯,我们都没有半点理由去责怪。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点亮自己全部人生的精英。他们无畏牺牲,据统计,四成左右的新手在空战中根本没有生还希望;他们势单力孤,区区 537 架德军飞机实在微不足道;他们有勇气承担责任,在 25 天里共折损战机超过 900 架,平均每天丧失 1 个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