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四:潭柘寺与戒台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0:39:32
潭柘寺
        “潭柘寺”,又名“岫云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太行山余脉宝珠峰南麓,因庙后有龙潭,庙前有柘树,山名潭柘山,寺名也就名之潭柘寺,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座寺院。潭柘寺历史极为悠久,曾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说法,这就是说它比北京城历史还要悠久。据记载,潭柘寺前身是晋代“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而北京城如果从元大部开始算起,大的比潭柘寺晚了800多年。唐代潭柘寺扩建、金代重修、清代又予大修,具备了今天的规模。这座古寺多次改名,正名几乎被人遗忘,但俗名“潭柘寺”却千古流传,直到如今。

  潭柘寺地理环境极好,寺后有九峰环抱,寺前山峰则如巨大屏风,俗语有云:“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因山建寺,殿堂逐级向上,参差错落层层排列,四周有高墙环绕。寺院内外古木参天,寺前流水淙淙,僧塔如林,修竹成荫。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东、中、西三部分,中路就是中轴线:山门外是一座3间4柱的木牌坊,牌楼前有古松二株,枝叶相互搭拢,尤如绿色天棚,牌楼下有一对石狮,雄壮威武。过牌坊是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砖石结构,歇山顶,有券门3个,正中悬以石额,上为康熙手书“敕建蛐云禅寺”,山门两侧为红院墙,墙上镶琉璃大字,左为“佛日增辉”、右为“法轮常转”,在阳光下十分气派。

  进得山门,迎面是“天王殿”,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现在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漏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后面就是全寺地位最高的建筑“大雄主殿”。宝殿面阔5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遗物,上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鸱吻是作为镇物出现的,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属水,克火,故而置于屋脊以镇免火灾。据说,康熙皇帝初来潭柘寺时,看见鸱吻跃跃欲动,大有破空飞走之势,于是命人打造金链将它锁住,并插一剑,今吻上“镀金剑光吻带”就是康熙所赐。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佛祖塑像,神态庄严,后有背光,背光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纹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像,均为清代遗物。大雄宝殿后为“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但此二殿均已折除。只剩两株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尤其是东边的一棵银杏高达几十米,树冠遮盖了大半个庭院,树干之粗要数人牵手才能合抱,辽代所植,距今已有千年,但仍然枝叶繁茂,毫无衰态。康熙游潭柘寺时,此树新出生一侧枝,似表庆贺,于是乾隆赐名“帝王树”。中轴线终点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名“毗卢阁”,高二层,木结构。站在毗卢阁上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和清代皇帝的行宫,主要建筑有“万岁宫”、“太后宫”。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离竹林不远有一座方形流杯亭,名“猗玕亭”。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上雕琢有弯弯曲曲的蟠龙形水道,当泉水流过时,放入带耳的酒杯,任其随水飘浮旋转,止于某处,取而饮之,并饮酒作诗,这就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曲水流觞”习俗。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厕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观音殿原有忽必烈的妙严公主之拜砖,妙严原为一战将,后来此出家,每日在观音殿拜佛,天长日久,脚下的砖竟留下30厘米深的脚印。明万历年间,孝宗太后将砖以梨木镶起带入皇宫,可惜在文革中被毁;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石鱼与宝锅堪称潭柘二宝。

  1957年,潭柘寺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寺院经过整修,犹如一座世外桃园,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戒台寺         “戒台寺”地处京西门头沟区马鞍山,距潭柘寺约8公里,两座古寺可做一日游。

  戒台寺原名“慧聚寺”,创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寺院名声始震是在辽咸雍五年(公元1069年),高僧“法钧”在寺内修建戒台,于是受戒者纷至沓来。元代末年,戒台寺遭兵焚,直到明宣德九年 (公元1434年)才予重修,并改称“万寿寺”。清代多次修缮,但主要建筑仍是明代现模。文革期间,戒台寺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又予重修。

  寺院坐西朝东,中轴线上有“天王殿”,殿内四大天王像是1982年新塑。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千佛阁”和“观音殿”,千佛塔山已拆除。寺内还有法钧和尚的衣钵塔和墓塔,是两座具有典型辽代风格的密檐砖塔。戒台寺内最有名的要算坛台和古松。

  戒台在中轴线北院,殿宇雄伟,殿内汉白玉三重戒台,高3.5米,呈正方形,底层23米见方,坛基雕刻精美,环坛雕刻着数百个一尺多高的戒神,其中有24尊高3尺、戴盔贯甲、神态威武的戒神,是群像之首。坛上有新塑的释迦牟尼像,像前有10把雕花木椅,这是和尚们受戒时三师六证的座位。至于寺内古松,古诗有云:“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说的就是戒台古松。寺内各种形态的古松堪称大自然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戒台殿前高台上南北排列的5株奇松:一名抱塔松,该松主枝横空伸出,宛如一支舒展的长臂将台下耸立的古塔拦腰抱住,故名;一名九龙松,一树九干,犹如九条游龙昂首向空,欲飞入云,令人称奇;一名卧龙松,树干出地,忽而横卧,忽而枝权交错,犹如酣睡的巨龙;一名自在松,其树枝叶婆娑,如一面巨型羽扇,舒展自如,临风自在,故名;一名活动松,此树可谓闻名遐迩,其枝权错节,相互叠压缠连,一枝摇动,全树皆动,发出瑟瑟声响。树下有碑,刻有乾隆三次吟诵此树时的诗文。戒台寺松树极多,每当微风徐来,松涛阵阵,形成了戒台寺特有的“戒台松涛”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