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结局:第6课时 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28:56

第6课时 力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 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一、引入新课

活动:用手拍桌子

问:你们的手有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本节课来研究这个问题—什么是力?

二、预习准备

1、什么是力?如何理解力?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 4、力的图示

5、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学习交流与展示

(一)什么是力

推土机

推土

拖拉机

拉梨

压土机

路面

磁体

吸铁钉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小结: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产生推、拉、提、压、吸等的作用。

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对力的理解:1、单独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受到力的物体是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称施力物体。

3、物体间的作用:推、拉、提、压、吸等

4、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不一定要接触。

(二)、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演示:两手指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总结得出:(1)力能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

分析:

现象

原因

发球

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队员对球施加了力的作用

接球

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守门员对球施加了力的作用

头球攻门

球的运动方向(快慢)发生了变化

队员对球施加了力的作用

归纳:物体运动方向改变(速度方向改变,速度大小不变);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包括物体由运动到静止,运动快到运动慢,运动慢到运动快,由静止到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都改变,称之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论:(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

3、探究:

(1)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①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② 举尺实验: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请一位同学用一个力作用在尺子的中点,向上将尺子举起来;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举尺子。

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力的图示

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1、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2、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大小。

3、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具体的画法:1、找到受力物体上的作用点

2、 选取一个行当的标度,线段的长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

3、 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 标明力的大小。

小结:1、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2、同一受力图上,选同一标度。

3、箭头对齐线段的末端.4、线段上应根据标度的长短标明等份。

5、为了方便,可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受力物体。

举例分析

作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的力.

(2)沿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的力.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实验:1、手拍桌子 2、手推墙

分析:手 桌子

施力(受力) 受力(施力)

施力(受力) 受力(施力)

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结: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也是施力物体。

3、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四、反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