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牡丹主题曲有哪些:《史记·刺客列传》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6:23

 

夜读《史记·刺客列传》

冬天冰冷的晚上,我在反复读《刺客列传》,每每觉得漫长的冬
夜为刺客的“义”所照亮。那是一种失传已久的“清洁的精神”!
    《刺客列传》以时间为序记述了自曹沫至荆轲五位刺客的事迹,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地告诉后人一个个犹如处子般的刺客的壮举。
他们“在古代的东方树立了一种极端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张承
志语),他们不惜以个人身躯对抗当时无所不在的强权和暴政,使微
弱的生命在那遥远的古代开出了鲜艳刺眼的花朵,于是一句现在听来
近乎怪异的格言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甚而至于在聂政牺牲
之后,其姐从容认尸,不畏“殁身之诛”以扬“贤弟之名”。可歌可
泣,以至今日我们仍感无力详述。
    然而易水已逝,古筑不存,烈士们所倡导的“义”今日已被充斥
街巷的甜媚歌声所遮掩。读《史记·刺客列传》,总使我们觉得一种
真正源于清洁的精神现在渐渐地委顿了,消隐了,在一片拜物的狂潮
中,有谁还会记挂着几位出自闾巷的刺客呢?有谁还会固执地返回内
心去寻找一种也许本来就不存在的“义”呢?


    冬夜读《刺客列传》,许多微妙的感受难以言传,这几位正义的
弱者注定只能存在于太史公的笔下,在《史记》中静静放射出珍贵的
光芒。一种别人不知但无与伦比的光芒。

 

还有悲壮的英雄吗?

高三经常作题看到了不少历史故事,对于其中的许多深有感触。在讲到《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豫让时,“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这一句让许多人笑的肚皮痛,讥其不仅傻而且迂腐,为什么要三跃而击之呢?
  我相信,在笑的那一刻,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英雄,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相信这世界还该有悲壮的英雄!
  王羲之曾经在《兰亭集序》中说:“虽世殊世异。其志一也”,恐怕是没有想到今天吧!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难道仅仅是以为我们不是豫让的知己?或许我们可以说古人想什么我们怎么会知道,我们只是依照一种平常的思维想道理而已。是呀,是一种思维,但这种思维已经让我们丧失了一种气质。为悲壮者叫好的意气!
  还有悲壮的英雄吗?还有赵襄子吗?还有千年以来的意气吗?
  不是一种同情,不是一种怜悯,而是一种理解,是一种传承!

向死而生:漫谈《史记.刺客列传》

 自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发生后,“恐怖分子”一词便常闻于耳。某日乘车时,就听到一对小情侣用“恐怖分子”来开玩笑。小女孩说她的男朋友是恐怖分子,并解释道:“你是全世界的敌人!”他反驳说:“我是荆轲,是民族英雄,世世代代受人崇拜!” 

    虽然这只是年青人的戏言,但把荆轲与恐怖分子相提并论,则令人深思。诚然,荆轲这位《史记》中的刺客,其英雄形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似乎已成为荆轲悲壮赴义的定调。然而,翻开二十四史,除司马迁《史记》之外,竟无一设立《刺客列传》,不少历代的文人史家甚至对荆轲加以贬抑,例如司马光批评荆轲刺秦王实为愚行:“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不亦愚乎!”(《资治通鉴》〈卷七〉)。又如苏辙批评司马迁为刺客立传有失《春秋》之义:“太史公传刺客凡五人,皆豹翩之类耳,而其称之不容口,失《春秋》之意矣。”(《苏辙集》)。总而言之,褒其者,谓之英雄勇士,反抗强权轻生重义;贬之者,则谓之亡命之徒,匹夫之勇沽名钓誉。

    当然,刺客就是以置人于死地为目的,正如戈春源的《刺客史》所说:“刺客是一种暗杀者。行刺,是有预谋的、怀挟武器、采取突然袭击方式的暗杀活动。”所谓人命关天,现今文明社会中的杀人者,不论是杀害他人还是自杀,都不容于法和理,即使情有可原,也会遭到谴责,个中道理自不待言。至于荆轲和《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专诸等人孰是孰非,当中牵涉复杂的时代文化背景,如对刺客舍生所取之“义”的内涵,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因此,刺客的价值,必须从当时的政治情况和道德伦理等各方面来探讨,否则便会轻易落入僵化的“正义─邪恶”的窠臼之中。简言之,春秋刺客,各为其主,转相仇杀,遂无已时,因此要厘清刺客是侠是贼,实非本文篇幅所能及。

    然而,刺客“向死而生”的行为和精神则有其正面的现代意义,可以从挑战人类极限(human possibility)的角度来发掘他们新的存在价值。

《史记.刺客列传》载:“自曹沫至荆轲五人(即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即使知道刺杀乃“不轨于正义”,但仍然推崇曹沫等人如游侠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史记.游侠列传》)。所谓“不爱其躯”,就是完全不顾自身的安危,要冒着生命危险,以自杀式袭击进行刺杀,不论行动成功与否,大都鲜有生还机会,所以凡刺客者皆为死士。上述五人,以“不爱其躯”的程度来说,首推豫让,其次为聂政。

    豫让是春秋战国期间的晋人,曾受到智伯礼遇。后来,智伯为赵襄子所杀,豫让为了报恩,誓要杀死赵襄子替智伯报仇。豫让首先“遁逃山中”,然后隐姓埋名假装犯人,混入赵宫修补卫生间。他身怀匕首,伺机杀赵,但未下手已被发现。豫让向赵承认为智伯报仇,赵认为豫让乃“义人也”,于是释放了他。豫让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为了不让人认出,不惜自毁容貌,以漆涂身,令自己长满毒疮,并“吞炭为哑,使其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必经的汾桥之下,待赵过桥再向他行刺。赵车到汾桥时,马匹受惊,豫让被擒,但他为要了却报仇的心愿,竟要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用剑砍击。赵慨然答允,豫让于是“伏剑自杀”自刎而死。

    聂政,战国时魏国人,因杀人避仇,与母和姊逃到齐国,以屠宰维生。当时,韩国严仲子与丞相侠累为仇,欲除之。严听说聂政乃“勇敢士也”,便降志辱身礼请聂政相助。聂政因母亲尚在,不敢许诺。几年后,聂政母亲去世,他再无牵挂,便答应替严仲子杀仇人侠累。他单人匹马闯入侠累府中,奋战侠府持刀荷戟的侍卫,然后冲上台阶把侠累刺死。逃命时,聂政再杀侍卫数十人,但最终被重重包围。聂政为了不连累别人,在死前用匕首剥去面皮,剜出眼睛,“自屠出肠”剖腹而死。

    从以上两例,可见古之刺客把“不爱其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谓受人所托,忠人之事,豫让和聂政视死如归的背后,无疑是受到“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所驱使。虽然儒家训诫有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但当生命和仁义两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放弃自己的生命便成为了一种义务,藉以体现对更高生命价值的追寻和肯定,亦即所谓的“向死而生”:透过结束短暂的生命进入无限的永生。

    然而,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士为知己者死”无疑是一个迫生的概念。试想想,有人为国捐躯或在救急扶危等的情况下牺牲了生命,我们都能够理解,但像豫让聂政那样,为了一个赏识自己的人承受万般的痛楚自戕而死,在现今社会简直匪夷所思、闻所未闻。究竟,现代人是变得聪明了,还是已失去古人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抑或,现在这个世界已再没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回事了?

    其实,豫让聂政“不爱其躯”最引人入胜之处,不单是他们那种极度纯粹的先人后己的思想,还有当中他们将观念变为行动的转化过程。豫让聂政并没有三头六臂,他们如你我一样只不过是血肉之躯,要挑战身体忍受痛苦的极限,不但需要有能人所不能的意志力和勇气,相信还需要有过人的想像力。他们为着一个信念竟然能够漆身吞炭,剥皮剜眼,他们这些一连串残酷的自戕手法,已经展现了人类史上行为模式极致中的一个可能性(ahuman possibility)。

    中国的神话里,早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故事,《史记.刺客列传》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人类挑战极限,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神和方法。如果我们能够超越传统道德礼教的价值标准来重新审视它们的内容,也许便可以明白何以亡命的刺客,也可以成为民族英雄了。

壮士一笑轻生死

  ──重读《史记·刺客列传》

  唐文

  荆轲不是燕国人,刺杀秦王谈不上是什么爱国行为。我不知道是什么动力促使他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刺杀秦王。大约猜测一下,也许是为了知遇之恩吧。在那个时代是没有什么正规性的选拔考试的,怀才不通很常见,许多天才往往一辈子都在农田市井里度过了,如果偶然得到某一位贵族的赏识,因此而腾达(若不腾达,至少生计是不用发愁了),或者能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为世人所知,也就是许多人的梦想了。荆轲浪迹天涯,终于得到太子丹的赏识,交给他刺杀秦王这个大胆的任务。我想当时的所谓勇士一定不少,战乱时期,哪个诸侯手下不养武士呢!太子丹是有雄心的,至少不甘于燕园被秦国一口吞下去,他培养的武士更不会在少数。秦舞阳不就是其中之一吗?他12岁就敢在闹市杀人了,真是大胆。然而太子丹终于用了荆轲。荆轲自然是感激了。

  田光呢?他一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所求呢?太子丹对田光说了什么,老人家实际是不会在乎的,也犯不着在乎!况且太子丹不过按常理叮嘱了几句。但他会见荆轲时,想来开始荆轲的态度还有些犹豫(傻瓜都知道去刺杀案王是送命的事)。田光讲到了“信”,拔出剑来自刎而尽,于是在田光的面前,荆轲那一点对生的顾恋立刻也消融了。

  有的人说老子崇尚阴柔的思想对我们民族性格影响很深,但一想到田光,我就会把这种想法否定掉。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对田光着墨不多,我却时时想起他来!

  樊於期是为了家仇,本来他已经逃到燕国,可以过安逸的日子,可以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一种奢华而为人羡慕的生活。但他内心对秦王的仇恨没有随时间而泯灭,相反,如火焰一样越烧越旺。他在每一个夜晚,会念起他的亲人,却已是隔世而念。在秦国,他有过荣华富贵,有过显赫功名,现在能支撑他生命的,却是复仇的信念,否则他更愿意随亲人而去。荆轲找到他,可以想象,在知道刺杀秦王计划时他的激动心情,荆轲向他借一样东西,他毫不犹豫地给了,将自己的头颅送给了荆柯。

  回念了田光,回念了樊於期,才能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雄浑悲壮意味。

  还有一种无尽的苍凉……

  太子丹,荆轲,还有其他人,不会不知道荆何一去的命运。

  在太子丹心中,想的是拯救燕国的谋略。

  但在荆轲心中,却是荡然浩大之气!

  想象荆轲在易水旁饮罢一甩酒杯,跳上战车作歌而去的传景。

  太子丹身着素眼,远望荆轲渐去的背影。

  易水寒波谈起,斜阳中。轻风飘来苍古的歌声。

  秦舞阳年少杀人,不过是血性之勇,在直面生死的抉择时,脸色立即变了……

  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

  在秦宫大殿上出现了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荆轲猛地从地图里抽出一把匕首,刺向当时天下最重要的一个人物秦王……

  历史立刻屏住了呼吸。

  整个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秦宫,

  集中在荆轲,秦王,

  集中在荆何手中紧逼秦王的那把刀上

  ……

  多年后,

  燕国灭亡了,太子丹也死了,许多风云一时的人物皆已作古,

  只有一个叫高渐离的人,隐姓埋名,处心积虑接近秦王,

  终于有了机会,他向秦王投去一筑,但没有击中。

  命自然没有了。

  没有谁找过他,请他去刺杀秦王,

  他与秦王也没有什么家仇。

  我们知道的,就是他是荆轲生前的知己好友!

  荆轲,田光,樊於期,高渐离,都是我忘不了的,

  我曾想什么是勇,

  许多时候佩服秦舞阳一样的人,尤其在少年时,看了许多小说

  到后来重读《史记·刺客列传》,

  我就想起荆轲,田光,樊於期,高渐离!

  这才是我们民族性格阳刚的一面,

  不是冲动的莽勇,

  是一种心中的浩然正大之气!

  一种真正的勇!

 

 

 

从《史记 刺客列传》看荆轲真人真相

荆轲多被形容为杀身取义气盖云天的英雄形象,其真实面目到底怎样?
  其实司马先生在《史记 刺客列传》中已经将荆轲其人说得很清楚了,可惜一直以来被误读。

 

为还其本来面目,解析如下:
  
  原文一:
  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荆轲尝...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於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於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释意一:
  荆轲其人喜欢读书喜欢击剑,注意司马先生滴措词:好。非善。
  后,
  一,荆轲最初曾想投靠卫元君,但是卫元君看他不上。失败。
  二,与盖聂讨论剑法,言不及意不知所谓,盖聂瞪目鄙视,荆轲不胜心虚之下亡走。又失败。
  三,与鲁句践切磋,鲁句践怒骂:“有你丫这么乱划拉的嘛?!” 荆轲不敢吭声,裸奔暴走于野。再失败。
  至此,失败者三,最后失意透顶的荆轲先生流落到了燕,同一个唏嘘嘅狗肉佬(注:跟《国产凌凌漆》里的那位无血缘关系)还有一个擅长打击乐器的高渐离(注:跟《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位也无师徒关系)整天饮酒鬼混苦中作乐。
  至此,可见司马先生在开篇叙述荆轲时,上来就是这不惜笔墨的大段事例铺垫,基本已点出荆轲为人。
  司马先生对荆轲作为一名刺客其专业技术能力明显褒少贬多,虽如此不堪,然荆轲“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可见荆轲先生硬件不行软件来补:心思沉深又show自己喜欢读书,让人觉得荆轲这小伙子怎么那么有内涵有深度啊~~~ 加上公关能力出色,所以于一般名流豪客智识份子间混得开,暗笔荆轲后来因此而得以有机会为人举荐最终接触到高档次人士往来上流社会。
  
  原文二:
  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後许诺。
  释意二:
  知名隐士田光虽以命相荐荆轲于太子,但荆轲自知斤两几何,再三推辞,不敢受命。太子再三磕头,事已至此,却之不恭,荆轲最后只得勉强应承下来先。
  
  原文三: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原谒之。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释意三:
  荆轲答应了太子,随之有着种种奇珍美物别墅美女可以随心所欲得享用法克,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荆轲没有丝毫要行动的意思,太子忍不下这厮继续吃白食下去(估计也怕荆轲长久下去会被掏空了身子没法当刺客了),当面质问,不过措辞很是艺术婉转:“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回答滴也同样艺术婉转:“没有樊将军的脑袋和燕国地图铺路,俺可干不了这档子买卖”。荆轲的回答倒似经过深思熟虑有战略眼光,也可看出荆轲的心敏善思。总体来看,估计荆轲的算盘是这样的:如太子催得急了,就表态说一番什么太子你就是不提这茬,荆轲自己也早就想行动了,然后再将考虑好的打算和盘托出不迟,太子就不会怀疑了。如太子逼催得不急,就过一天是一天得这么一直过下去,真真爽哉。
  
  原文四:
  乃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释意四:
  待得樊将军的脑袋和燕国地图都备齐了后,荆轲仍然没有动身的意思,说什么还要等一个远方赶来的搭档。至此,太子已经被荆轲扯皮扯得快抓狂了,再次当面质问,此次措辞不留情面再无婉转:“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大怒,骂道:“老子只不过是想等个得力的助手同去,以便把此次刺杀行动尽可能得做好做成。你丫反倒怪俺拖延?”。此话应非荆轲拖延之辞,因为在樊将军的脑袋和燕国地图都备齐了后,荆轲已再无退路,等于彻底进入角色,此际他只有两个选择:进,死于秦王陛前,退,死于太子殿前。总之是绝无活路可寻。对于荆轲这样心敏善思的人来说,这一点他应该是很清楚的。所以事已至此,荆轲心知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几斤几两,所以准备找个得力的搭档应属实情。
  
  原文五: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原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於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於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释意五:
  从一出场荆轲镇定自若潇洒机变的表现来看,其心智之沉勇确实绝非等闲之徒。
  但将整个刺杀经过一步步看过来“未至身”---〉“逐秦王”---〉“药囊提荆轲”---〉“击荆轲断其左股”---〉“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被八创”,倒似将荆轲刺杀秦王改成侍医和秦王设计刺杀荆轲更贴切:侍医先丢暗器,秦王再把荆轲砍翻。不管怎样,老中医扔出个中药袋能当暗器打中荆轲,作为吃刺客专业饭滴专业人士荆轲扔出匕首却连秦王的一根鸟毛都沾不到(莫非秦王练过黑客帝国躲子弹那一招?),这等强烈之对比确实有损荆轲大侠高档次忍者龟滴形象。另外,从前文“乃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以及刺秦时“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的情况来看,荆轲临死前所谓的“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完全是嘴硬死不承认自己专业技术不行。但对此,司马先生文尽墨干也未有一丝讥诮语气,给足了荆大侠面子,想必盖因荆轲即已不惜身死,虽妄言一二,亦属可宥吧。
  
  原文六: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於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释意六:
  曾当面呵斥荆轲剑术烂的鲁句践事后痛陈:可惜啊,荆轲这孩子可惜啊,真的太可惜liao了,这样一个有为的大好青年,绝对是干大事滴料啊。真是英雄事迹啊。就是想不通他...他...他...他滴剑术咋就那么烂捏?!
  
  原文七: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岂妄也哉!
  释意七:
  司马先生最后总结得已经很明白了:没有必要人为得去吹嘘拔高荆轲其人是多么多么的有能耐多么厉害了不起,什么“天雨粟,马生角”什么“伤秦王”,统统都在忽悠人捏。人是人非事成事败另说,荆轲同志最后能毅然行动不改其志,代表了最广大刺客/恐怖分子的良好滴职业道德和操守,虽其在专业业务能力上有所欠缺,但不怕死,就能名垂青史。
  
  
  荆轲就是这样滴一个人。
  司马先生一直是看得很明白说得很清楚。
  后人或曰英雄或曰骗子,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