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桃渚镇打架视频: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10:16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天津市大港第二小学 张庆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把握教材、设计学法、选择教法?怎样做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成为当前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自己进行课改一年多以来对教材与课标的理解认识.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学法选择教法的几点体会,与各位老师做一交流,以引发老师们实施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一、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自制器材,优化课堂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将活动内容生活化、游戏化,在应用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做的 前提是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这就需要教师自自力更生,修旧利废,改造和提高场地利用价值,自制实用的教学器材、尤其以小器械为主,如用粗铁丝围成圆圈既可以用于跳单双圈,亦可进行投准、摆图形、滚铁环、障碍游戏等等。学生自备小沙包、塑料短绳,这些小器械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很高,如用沙包可进行投远、投准等投掷练习,还可以用沙包进行夹包比赛发展跳跃能力,进行换物接力、跳远标记物等,短绳的用处更大,除了跳短绳之外,还可用于辅助立定跳远练习,以及投掷转肩练习,鞭打动作练习,绳操等等。又如我们学校自制的小火箭,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实用价值,还有像其他老师自制的保龄球,利用可乐瓶自制的小器材等都很有推广价值。只要教师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动脑,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小器械应运而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内容由竞技化向游戏化转变

体育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情感体验。教师在安排教材内容选择教法时应考虑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巧妙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提高自评、互评能力,使他们在观察、思考、想像、模仿等实践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创造性地得到发展。

1.简化规则,让竞赛游戏化,使活动更具健身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将现有的项目进行改造,让其服务于教学目标,服从于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随自己的意愿参于各种活动,在与同伴交往中不断增进同伴间的友谊,在变化的游戏活动中,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提高发展身心的效果。如在立定跳远和投掷教学中,不再规定起跳线、投掷线,而是丈量学生实际跳的、投的远度。在小篮球活动中,允许学生多次运球跑,球投出后投到篮板的任何部位都有相对应的不同分值等,减小活动的难度,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2.将竞技性内容转为游戏性内容,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在教学中将竞技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以游戏形式出现,使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主动积极、愉快自愿地学习和锻炼。如立定跳远教学可安排对跳比赛,看谁先把对方赶出线,看谁用最少的次数跳过线。分组游戏“石头、剪子、布”双脚跳游戏,立定跳远接力等,学生可分组游戏,也可自主练习,也可以两人一组互帮互学,或者是集体探讨商定好方法再进行游戏等。投掷练习,可安排上手投,双手上抛,下手投,前抛,胯下后抛等多种多样的投掷活动,还可安排学生投掷自制的小器材,如纸飞机,降落伞,小火箭,纸团,乒乓球,羽毛球,三毛球,尾部系上红丝带的沙包等。课外活动以游戏比赛为主,如开展纸飞机掷投、乒乓球投准、降落个比高,小火箭比转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创设学习情境,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将激情、启趣、蕴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渠道创设情境,活化教学内容,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亲自去感受、去探索的欲望,以教促学,以学促教,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练。如:在一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语言情境、场地情境、想象情境、描述情境等一系列情境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和浓厚的兴趣感。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到“郊外” 的 V河边”去“郊游”,在有青蛙叫声的音乐伴奏下,学生们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教师启发学生像小青蛙一样从“荷叶”上来回跳,跳过“小河”,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了角色,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又如,在一年级持轻物掷远教学中,学生进入活动场地后,播放飞机飞行的声音、大炮轰炸的声音以及飞机坠毁的声音,为学生创设战斗的情境,使学生发挥想象,自主地投人到故事情境中进行实战演习,掷远和投准的技能得到发展。在学生对投比赛中配上激烈的枪炮声,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活动得更加充分。又如,在发展学生躲闪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的游戏中,让学生想象情境,自己变成小动物进行躲闪游戏,如“模小兔尾巴”、“踩龙尾”、“小鸟放飞”等。又如,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大比武”,“我的吉尼斯纪录”、“我为奥运争光彩”、“我是奥运冠军”等情境,展示学生的特长,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练习。在以上所讲到的这些情境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一定要尽可能地以学生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四、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标准,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创新。那么怎样才能超凡脱俗,使教法常教常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积累、总结和提高,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众所周知,新的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搭配上留有很大的空间,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设计、加工,博采众长。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如韵律操和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创造性地把所学的每个动作进行串联编排,尽管学生编排的动作不够理想,但通过这一学法的设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技巧教学、徒手操教学中,也可安排这样的编排练习。又如在连续双脚跳教学中,利用短绳进行练习,学生可利用短绳摆出各种图形进行双脚跳练习,也可分小组摆出造型增加难度进行双脚跳练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设计的造型或图形既美观、新奇又具有实用价值,学生会集思广义,开动脑筋,创想出各种造型和练习方法,主动积极地投人到活动中。又如在利用短绳的开台跳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最佳的配合方案,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发展。在10米×8往返跑教学中,教师不规定往返时的动作方法,由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去体验、摸索、总结,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又如,在对2~3米高的目标投准教学中,可安排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标志物,不同的投准方法的练习,使教学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合作学习,把“要我学” 转变为“我要学”,并敢于质疑。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变“讲”师为“导师”,学生不再以听、看为主,而是以思、练为主,实现脑、口、眼、手、耳“全频道” 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明白“练什么”而不提出“怎样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模仿,去体验,去解决问题,只有在发生困难时,教师才根据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归类,并适时地提出改进学习的建议和方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主选择合适于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鼓励和适时的引导外,不过多地去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指导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虽然有的学生选用的方法、方式不一定适合,教师也不立即予以纠正,而是让学生走一段“有价值的弯路”,使其获得有价值的成功反思。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教师先不讲动作要领,而是让学生自主练习,在练习中体会动作,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有的同学所做的动作不合理,也不及时纠正,让他遇到一定挫折和失败之后,再去引导学生摸索怎样跳得合理、正确,使学生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更加明确。又如在前滚翻教学中,两人一组,互相保护,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滚动的圆滑,方向正?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合作学习,体会动作,不断实践,当学生对动作有了初步的体会和认识后,教师再提出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让学生从体会中找出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这些问题相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不容易做到,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提示引导学生,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逐步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又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怎样才能跑得直?跑得轻松自然?然后分小组在画好的场地上自主练习,引导、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真正使学生感受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六、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这不仅不可能而且还会贻误学生的一生。学校要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而不能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当前新的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有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评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个标准,这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人海茫茫,教海元边,我们。找不到能扼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按能力、按性别、按年龄分组。如投掷教学中可安排不同距离的投掷线,不同高度的目标,不同规格的投掷物以及不同的目标要求,由学生自主结合,按自身条件选择小组或场地活动。快速跑教学中,采用让距跑,让时跑,蹲锯式起跑,追逐行进间起跑等不同起跑姿势的追逐跑,以及能力相当的结伴跑等多种形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抓住学生身边的每个机会,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跳高教学中差异更加突出,为减少部分学生的失败感,使其获得成功体验,可将学生按运动能力或性别分组,由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跳过的高度,使所有的学生既可掌握动作要领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条件下都获得成功。

七、开发课程资源,充实课堂教学

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具有活动价值的小游戏、小器材,关注电视上的少儿节目,经常与幼儿园教师交流,从中学习她们的语言,组织形式,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来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每一个教学内容都编排得新颖独特有创意。如“30米快速跑” 教学中,我借鉴了形体课人场的模式,让学生听音乐模仿小鸟飞的动作用前脚掌走进场地,既体会了前脚掌着地的动作又自然顺畅地完成了调队任务;“持轻物掷远”教学中,在准备环节编排了“炒豆豆,翻跟斗” 的轻肩游戏,在主体环节设计了“星球大战” 的投掷游戏,并配上激烈的枪炮声,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根据“老鹰捉小鸡”这个传统游戏,创编了“采龙珠”这一新的游戏;双脚跳教学中,在准备环节中穿插“兔子舞”进行热身活动等,使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组织形式得以创新,使学生愿意学,自主学,善于学,体育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成长的乐园。

总之,教师要博采百家之长,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实现自我超越,步入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