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蓝山电器:把“边阅读边发表”坚持到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0:16:01
怎么读书才最有效?你是否有过读了很多书,但似乎又什么都没记住的尴尬经历?你是否有过读来读去,讲出的话,谈出来的观点,都是生硬的理论,艰涩且无法表达清楚的不堪?如果这两种症状你都有的话,那么你的读书方式要改变一下了,因为你已经进入了为读书而读书,为记住某些东西而读书的误区了。
那么,怎么读书才是最有效的呢?一句话,边阅读边发表。这不是我的发明,这是史蒂芬柯维教给我的,在这里,我也把这个理念分享给各位。柯维说,你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是一味埋头哭读,而是要边阅读边发表,所谓边阅读边发表有两层意思,一是一边阅读,一边撰写心得体会,或者受某些段落的启发,自己组织专业文章,拿去发表,与别人分享;一是在4个小时之内,将你所学到的东西与别人分享。
柯维没有进一步展开讲这个话题,但仅仅“边阅读边发表”这短短的几个字就足够启发我们思考了。对于柯维的观点,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想真正学到著者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就要学会扩展他们的观点,转述他们的思想,通过不断地延伸著者的思想和观点,我们逐步把著者的思想转化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成为我们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另外,通过与别人分享,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著者思想的理解,通过与对话者的碰状,理清自己的模糊认识,我想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在接触这个理念之前,我也有一套自己的笨办法,就是抄书,自己准备了很多笔记本,把一些书或文章中的精彩观点和段落,摘录下来,日积月累,也积攒厚厚的一摞读书笔记,没事的时候翻翻,也会有一点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不持久,短暂的满足之后,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就会想,我抄来抄去,虽然是学了不少东西,记住了很多精彩的观点,但这些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而且自己的知识结构很零散,工作的时候仍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鉴于这种情况,我开始自己尝试写一点东西,先是在论坛发贴,与网友交流,然后写一些短文发表在一些社区和论坛,恰恰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柯维关于读书的观点,他的话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并且一直激励着我写到现在。
边阅读边发表的好处在于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所学的知识,通过阅读,写体会,写专业文章,使你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完善你的知识结构,构建你的知识体系,使你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成为专业人士。
现在回头盘点一下自己的写作历程,收获是颇丰的,截止到2008年2月,我已经在全国80几家杂志和报纸发表文章200多篇,最新的文章有2008年2月《培训》杂志的“绩效管理‘3+1’对话模式”,2008年2月《理财》杂志的“如何成功实施KPI管理”,2008年2月《新智囊》杂志的“绩效面谈不是批斗会,不是辩论场”;2008年2月《销售与管理》杂志的“如何进行高效的绩效面谈”;2008年2月《光彩》杂志的“警惕职位垄断”;已经在包括世界经理人、中人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专业网站在内的几十家网站建立了专栏,这些网站也成为笔者和读者交流的平台。
最令笔者欣慰的是,笔者的心血结晶《绩效魔方:一个HR眼中的绩效管理》已经由北京工业大学于2008年1月出版发行,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上架销售。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起点。所谓结束,是指笔者对绩效管理这个专题的研究可以暂时告一段落,进入另外新的课题研究,包括胜任力、企业文化、战略管理,以后笔者将在这些方面继续“边阅读边发表”,为读者奉献自己的专业思考。
在这期间,笔者也获得了网友和读者的大力支持,比如有位网友从网上读了我的文章:《白领,请善待你的白纸》之后,给我写邮件说:“赵先生,读了你的文章我深受启发,这篇文章能在工作中帮到我,谢谢你”;有网友读了我专栏的系列的文章评论说:“在绩效管理说法众多的时代,读了赵老师的文章,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还有网友经常就企业绩效管理或个人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笔者进行交流。
这些温暖的语言和真诚的交流也形成了笔者继续保持写作热情的原动力,于是,我决定,继续坚持读书,坚持写作,把“边阅读边发表”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