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福驰汽车:关于张爱玲——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7:32

张爱玲的遗稿这些年的整理出版情况怎样?

止庵:1995年张爱玲刚刚去世,《皇冠》杂志就发表了她的一篇散文《一九八八至——?》,这是最早发表的一篇遗稿。后来又有《同学少年都不贱》面世,也是她生前没有发表的作品。

   从《重访边城》起,宋以朗先生才介入张爱玲遗稿的出版。他母亲邝文美女士去世之后,他开始整理张爱玲的遗物。

宋以朗先生是个很严谨、很认真的人,他找出《重访边城》,是先拿给皇冠出版社的编辑看有无价值,人家认为有价值,他才交付发表。他已经60岁了,一个人在整理张爱玲的遗稿,只能一步步来。我不认为这里面有什么安排,故意“每年拿出一点东西”。

    这些年已经出版的张爱玲遗稿,中文作品有《同学少年都不贱》、《重访边城》、《小团圆》和《异乡记》(大陆版很快就会面世),英文作品有《雷峰塔》和《易经》。

 

还剩多少遗稿没有整理?

止庵:张爱玲留下的遗稿,完整的也就是前面讲的那些。剩下的多是未完成的残稿,比如英文作品《少帅》,只写了70多页,几万字。1961年张爱玲去台湾希望采访张学良,当时张还被软禁,这一采访要求没有被允许。未完成的《少帅》大概不太可能出版。

   我在宋以朗先生那里见到的张爱玲遗稿,还有很多零碎的纸片,是她写的一些片段,包括信件的底稿。张爱玲是个“书写狂”,这种写满字的小纸片特别多,很零乱,没有头绪。我曾从中发现过一篇她给《对照记》写的后记,已经交给报纸发表。但大多数的纸片和残稿(包括《对照表》),无法出版。总的来说,中文遗稿里面,没有成规模的、完整的东西了。

 

《异乡记》很快要在内地出版,这部作品的价值如何?

止庵:《异乡记》的大陆版这个月或下个月就要出单行本了,有100多页,约四万字。《异乡记》写“我”(别人称之为“沈太太”)从上海到温州一路的见闻,其实是张爱玲自己1946年初从上海去温州寻找胡兰成的途中所写的札记。《异乡记》是一篇残稿,张爱玲是写在一个笔记本上的,写到八十页就中断了,这时胡兰成还没有出现。应该还有“下文”,但很遗憾,一直没有找到。

《异乡记》的第一个价值,在于以前我们以为1945到1949年之间,张爱玲只写过《多少恨》和《华丽缘》两篇作品,再就是编了《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电影剧本,《异乡记》的发现多少填补了空白。笔记本里有修改的痕迹,很明显可以看出是为《秧歌》改的。给一些人物改的名字,就是后来《秧歌》里的人物名字。

第二个价值更重要,之前人们都认为张爱玲是没有农村经验的。她后来写《赤地之恋》和《秧歌》,柯灵就曾经在《遥寄张爱玲》里批评她“平生足迹未履农村……怎么能凭空变出东西来”,但从《异乡记》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张爱玲有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从上海到温州这一路上她走了好几个月,沿途在农村留宿,有的地方一待就是一个月。在《异乡记》里,她记录了农民的许多生活情景,包括过年杀猪等。看到《异乡记》后我们会发现,《十八春》、《秧歌》和《小团圆》都从这里取来现成的片段,《秧歌》里面有一段写杀猪的,就跟《异乡记》一模一样。《小团圆》写农村的一段则是对《异乡记》的缩写。《异乡记》没写完的旅途的后半部分,可以参看《小团圆》。

张爱玲过去的作品很少写到底层人,但《异乡记》里写到火车上的士兵、农民、逃难的人和开小店的人等等,能看出张爱玲对底层普通人的同情,说明张爱玲对底层生活很有了解。我跟贾樟柯讲起此事,他说这是张爱玲“经验之外的经验”。

  

张爱玲留下的英文遗稿情况如何?

止庵:这些作品更新了我们关于张爱玲作为一位双语作家的认识。其实张爱玲用英文写作非常早,可以从1942年回到上海算起,她用英文先后为《泰晤士报》和《二十世纪》写文章,有些后来又用中文重写,比如《更衣记》。

  50年代在香港,张爱玲写了《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本书她都另外写有英文本,《秧歌》得以在美国出版,受到好评,外语版权先后卖出了23种。《秧歌》的成功使得张爱玲有信心在美国用英文写作。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去美国,50年代的后半期,60年代和70年代的前半期她主要是用英文创作,写了大量作品。而我们之前对张爱玲的认识是:她从50年代之后写作就陷入了低潮,没写什么东西。其实不是这样,她一直在写。

   但是她在美国写的这些英文作品大多数得不到发表。只出了一本小说《北地胭脂》(1967年,后来翻译为中文出版时叫《怨女》),发表了短篇小说《五四遗事》和散文《重访边城》。她在美国写的小说《雷峰塔》和《易经》都被退稿了。

 

《雷峰塔》和《易经》的内容和价值如何,当年为什么被退稿?

止庵:在1975年出版的《世界作家简介》里,收录了一篇张爱玲写的《自白》。张爱玲提到,这两部小说被退稿,是因为“此间的出版商似乎对那两本小说中的人物不太满意,甚至觉得非常乏味。Knopf的一位编辑写道,如果之前的情况果真如此,后来的共产社会实际上就是解放”。由此可见,《雷峰塔》和《易经》被退稿,原因之一是不符合当时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基于这种意识形态,美国的编辑认为中国发生革命、共产党获胜是个悲剧。而张爱玲的小说对这之前旧中国的描写,却颠覆了这一认识。由此也可以看出,张爱玲写《雷峰塔》和《易经》,并没有去迎合美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雷峰塔》和《易经》的情节是前后相连的,《雷峰塔》写到以张爱玲自己为原型的主人公“琵琶”离开上海去香港为止,《易经》写到她从香港回到上海为止。《小团圆》的前半部实际上是对这两部小说的缩写。这两部作品写得非常细腻,但不是自传。比如张爱玲的弟弟是比她晚去世的,但在《雷峰塔》结尾处,她写弟弟死了。

这两部英文作品和它们的中文译稿我都看了,我自己的感觉是:情节性不强,充满了各种细节,写了很多家庭琐事,有点像《红楼梦》那种写法。它们跟当时在美国流行的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完全不一样,显然不适合美国普通读者的阅读口味。正如张爱玲所说,这两部作品被退稿也是因为编辑觉得“非常乏味”。

张爱玲曾经说过,人生四大恨事,海棠无香,鲥鱼多刺,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高氏妄改——死有余辜。在我看来,其实第三和第四是一回事,可以合在一起,应该把第四恨事改成:张爱玲自己没把《雷峰塔》和《易经》用中文重写一遍。我对此很不能理解:张爱玲之前那么多英文作品她自己都用中文重写了,对她来说这也不难,她晚年又有很多时间,为什么不做这事呢?现在留给别人来译,尽管译者很努力,译笔也有几分像张爱玲,但毕竟不是张爱玲自己写的,我觉得非常遗憾。

 

张爱玲英文作品的出版,对于我们认识她有何意义?

止庵:我曾经说过,《小团圆》的出版,受打击最大的就是张爱玲的研究者,以前有关她的传记都白写了。张爱玲的英文作品面世,多少也有类似效果。过去张爱玲的研究者都说她去美国之后创作就进入了低潮,甚至出现大段空白。事实上《雷峰塔》和《易经》与她四十年代中文作品的分量相当。现在我们知道,她这些年里创作并没有空白,只是未获成功。

 

   张爱玲有为数不少的英文作品,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双语作家。对于张爱玲的英语写作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雷峰塔》和《易经》可能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张爱玲的剧本情况如何?

止庵:目前我主编的《张爱玲全集》已经出了10卷,后面将要面世的两卷是她的剧作集,一共收录了十个剧本:电影剧本《人财两得》、《情场如战场》、《桃花运》、《六月新娘》、《南北一家亲》、《南北喜相逢》、《小儿女》、《一曲难忘》和《魂归离恨天》,还有一个广播剧《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张爱玲写的剧本并不止这些,有的已经找不到了。她最早写的话剧《倾城之恋》虽然上演过,剧本却未发表,已经遗失。她编剧的电影《不了情》、《太太万岁》公映过,剧本也遗失了。郑树森和陈子善曾分别根据音像制品整理了《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剧本,但我觉得根据拍成的电影也许能还原导演的分镜头剧本,却无法还原编剧的文学剧本,一部电影拍成什么样,几乎都是导演的事。所以这两个“还原本”我没有收录。

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张爱玲在美国,经宋淇介绍,给香港电懋公司编了10个剧本,拍了8部。这些剧本电影公司印成油印本,都还保留着。没拍的两部,一部《红楼梦》,剧本丢了;另一部是《魂归离恨天》,有手稿保留下来。张爱玲生前,有三个剧本编进她的书里。去年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版过一本《张爱玲电懋剧本集》,收了九个剧本。我这次出剧本集,是以宋以朗先生提供的油印本和手稿复印件做底本,再加上一个有手稿保留下来的广播剧《伊凡生命中的一天》。目前已经整理完了,今年内应该可以面世。

 

这些剧本的价值如何?

止庵:首先需要说明,张爱玲写剧本是“为稻梁谋”。她当时在美国写英文小说,通过给香港编电影剧本来养活自己。这多少有点像给好莱坞编剧的福克纳。

张爱玲写剧本是要投入拍摄的,这就要求它们尽量接近大众口味,这样才能被接受。所以她的电影剧本都是相当通俗的作品,不仅在情节上,就是在价值观念上也很接近大众口味,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她写的小说正好相反。比如张爱玲从来不相信幸福、爱情这些东西;但是她写的绝大部分是喜剧,结局都是皆大欢喜,又有爱情,又有幸福,所体现的完全是当时流行的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

 

这对我们理解张爱玲有何意义?

止庵:一言以蔽之,这些作品的出版将改变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张爱玲是一个内在张力很大的作家。她写旧式贵族生活,也写底层生活;写城市,也写农村;用中文写作,也用英文写作;写小说、散文,也写剧本,而且两者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她的生活经验丰富,文学视野宽阔,写作形式多样。我们过去对张爱玲的认识太局限了,对她的理解太狭隘了。张爱玲这些年很热,但不管喜欢她的还是不喜欢她的人,所喜欢或不喜欢的其实都只是真正的张爱玲的一小部分。

比如我看到莫言说:“张爱玲的小说缺乏一种广阔的大意象,还是一种小家碧玉的东西,非常精致的东西,玲珑剔透的小摆件,没有那种狂风暴雨般的冲突。”我猜想他大概没看过《秧歌》吧?假如读过《秧歌》,当知道张爱玲笔下“广阔”得多,真正有“那种狂风暴雨般的冲突”。《秧歌》对农村的描写,对人民命运的关心,写得非常粗犷,跟她之前之后的作品都很不一样。关于《赤地之恋》,张爱玲自己承认有些问题,因为是别人拟好大纲她来写的。但《秧歌》确实写得非常好。许多读者没机会读到《秧歌》,是张爱玲的损失,也是读者的损失。对于这本书,先入为主、以讹传讹的意见太多,其实看过了,会觉得并没有不可以在这里出版的理由。

接下来我要整理的还有张爱玲的译作,也是两卷,包括《老人与海》、《鹿苑长春》、《爱默生文选》等,以后也会出版。

   我们做张爱玲作品的整理和出版工作,是希望能让读者认识一个完整的张爱玲。当你完整地认识她之后,可能更喜欢她,也可能少喜欢她,在我看来都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