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伊主要看那几分钟:贫穷与财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7:15
]           据《济南时报》报道:听过至少10场各种成功人士演讲的柳州市17岁的中学生何寿辉在一次演讲报告会上,对一位既成功又富有的主讲提出一个很刁钻的问题:“为什么你们有钱人都爱说贫困是一笔财富呢?”可能主讲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一时语塞,没答上来,只好环顾左右而言他,支吾过去,何寿辉感到很失望。
        我没有资格去做财富话题的演讲,因为虽也贫困过,奋斗过,但至今尚非“成功人士”,以后成功的希望也很渺茫,然而我却对何寿辉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恰好手头上有一本《全国中学生作文选》,其中一篇题为《贫穷亦是财富》,作者是黄山市二中的程舒同学。作文是这样写的:           总以为上苍对我不公平、不公正,让我出生在一个很不富裕的家庭之中,饱受苦难。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总是将金钱与财富联系在一起,认为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了财富。直到在一起,认为拥有了金钱就拥有财富。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这种看法不正确,财富的内涵是广泛的。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富翁”,也拥有一笔很大的“财富”,只是从前没有发现它,这笔财富就是贫穷。
        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瞧不起,被人讥笑,被人岐视。这些,我都深有体会,并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现在,我觉得贫穷并不是我的过错,而且贫穷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财富。
        贫穷,可以使一个人拥有顽强的斗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因为穷,所以他的思想往往成熟得早些。一个人的成熟不是一笔很可贵的财富吗?
        贫穷,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磨励一个人的意志。这些往往是那些拥有大笔金钱的人难以做到的。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不能够正确对待贫穷或是苦难,殊不知这也是一笔财富。
        贫穷,可以使一个人卸下虚伪的面具。穷人从不在乎自己的衣着怎么样,但他有一颗纯洁的心;穷人从不在乎别人怎样看等自己,只要自己怎样对待自己就足够了;穷人常为自己贫乏的物质生活所担忧,但他的精神却常常是很富有的。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不是一笔很可贵的财富吗?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之中拥有许许多多财富,只是每个人的财富观念不同,对财富含义的理解不同罢了。所以,有的人常常错过身边所拥有的财富,而一味去追求金钱、财物。他不知道他在追逐金钱、财物的同时,另外一些财富却不知不觉从他的身边溜走了。于是,他总以为自己是一个没有财富的人。现在,我发现上苍原来是很公平、很公正的。他给予一个人贫穷的同时,也会给予其一笔很可贵的财富——精神财富。拥有精神财富比拥有物质财富更好……           这篇作文选材新颖独到,立意正确,观点鲜明,认识深刻,读此文似有一股清新自然的春风迎面扑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一名年龄低小、社会阅历浅的中学生,能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十分可贵。但如果把这篇作文对何寿辉那个问题的回答,还不全面。
        贫穷是一笔虚拟财富,也就是说这首先是一种观念上、精神上的财富,不一定和金钱别墅轿车有必然联系。贫穷之所以是财富,因为“自古纨绔少伟男”,“从来圣贤多贫贱”。贫穷可以使人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人的生存能力,诚如《菜根潭》所言:“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它好,它益你反深。”贫穷,可以使人早熟,使人知道创业艰难,从而倍加珍惜,不挥霍浪费,不暴殄天物。贫穷,还可以激发一个人改变现状的奋斗精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这些东西是无论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但贫穷又是一笔经过艰辛努力才可转化的潜在财富。也就是说这笔财富确实有,但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煤炭,可能挖掘出来,发光发热,也可能挖掘不出来,永无天日;那么潜能挖掘出来就是财富,挖不出来,还是贫穷。而要把潜在财富变为现实财富,则取决于多种因素,环境机遇,人的能力品质、正确判断、奋斗精神,缺一不可。所以,能否挖出潜在财富,因人面异,因时而异。有人被贫穷压倒,一辈子窝窝囊囊;有人“穷则思变”,终究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贫穷还是一笔转化概率很低的财富。由于种种因素,绝大多数人的贫穷最终没有变成财富,无论精神和物质都贫困依旧。香港首富李嘉诚确是白手起家,从贫穷中走出来的巨富,可是当初和他一起摆小摊的穷哥们,也就他一个人真正把贫穷成了财富,其他人不过勉强度日而己。上大学时和比尔?盖茨一起鼓捣电脑的一帮穷学生,最终大多数还是没有阔起来。
        因而,作为一个尚处在贫穷中的人,如果听到成功的富人对你说“贫困是一笔财富”时,你千万可别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真有什么财富了;不要忘了,那只是一笔虚拟的、潜在的,而且转化概率很低的财富;而贫穷则是严酷的、顽强的现实。所以,且不要痴想那笔“财富”,还是先琢磨怎么脱贫才是当务之急。
                                                                                       (写于2004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