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现代剧作原野:- 糖果心理学(七)- - 苏玉京 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 -今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9:39:17

糖果心理学(七)

  • 发布日期: 2011-06-02 00:00
  • 作者:苏玉京 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

  苏东坡效应:若想驾驭人生,需先认清自己

  对自我的认识,就像观察所有的事情一样,近一些观察可以探个虚实,倘若远远一瞟,雾里观花,隔岸看戏,就不容易认清真面目。然而并非一味地越近越好。就像有人比喻的那样,看自己就像看画,从一定的距离与角度看去,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但若近看,满眼不过几个墨团。对自我的认识也一样,不妨适时远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诗人苏东坡笔下的诗,既包含了对人生的探讨,也是对自我认识的一个美丽注释。古往今来,人们最难认清的是自己,就像身居山中,难以看到山的真实面目。这种难以认清自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苏东坡效应”。

  “认识自我”历来是一个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难题。中国有句古语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也有相似的说法,在戴尔波伊神庙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写着“认识你自己”的石碑,非常醒目,这充分说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事实上,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就可能导致对自己的评价失当,多数人喜欢高估自己,也有少数人会低估自己,这两种认识自己的态度都不利于自我发展。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人有自我拔高的天性。他找来25个人,这25个人彼此之间都是老熟人,互相之间都比较了解。心理学家让他们分别根据美丽、聪明、文雅、爱交际、讲卫生、粗鲁、幽默、自大、势利9个标准,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进行排名。

  举个例子,在“美丽”这个标准上,如果你认为谁最美丽,就将其排在第一位,其次排第二,以次类推。在“幽默”这个标准上,你认为谁最幽默就将其排第一,其次排第二,以次类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评价包括自己在内的25个人,因此,在每个标准上,都要给自己一个排名。

  统计结果显示,这25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夸大了自己的优点,掩饰了自己的缺点。例如,有一个人把自己排在“讲卫生”的第一位,可是其他24个人给他在讲卫生这个标准上的平均排名却是第八名。有一个人,在“聪明”这个标准上给自己的排名比其他人给他的平均排名提前了5名。还有一个人在“美丽”这个标准上给自己的排名比大家给出的平均排名提前了9名,而在“势利”、“自大”、“粗鲁”等标准上的排名,每个人给自己的排名明显低于别人给自己的平均排名。

  这个实验表明,对于好的特点,人们喜欢高估自己,对于不好的特点、习惯,人们喜欢掩饰。这种评价态度有违客观实际,或许这也正是人们难以认清自己的重要原因。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在众人面前树立好形象,减少污点。另外,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苏东坡效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既要因自己的优点而自信,又不能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另外,我们还应学会与自己对话,发现自己身上没有被开发的潜质。如果把自己的潜质看做一块未被开垦的荒地,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开垦,或许那片荒草地里埋藏着宝藏。

  拉赛尔·康维尔是一个美国牧师,他以“宝石的土地”为题,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使整个美国卷入了激情的旋涡。据说他的演讲次数达到6000次。为什么他的演讲会如此受欢迎呢?请看他演讲的大概内容:

  阿里·哈弗德是印度的一个富裕农民,他想寻找一块埋藏宝石的土地,于是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变卖了,然后外出旅行,想借此找到宝地。遗憾的是,他的愿望落空了,直到他死去的那天也没有找到那块宝地。可是,买下他当初变卖的土地的人,在他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

  康维尔通过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并借用大量的实例告诉人们:你所寻找的东西,或许恰恰是手中已拥有的东西,就像寻找一个最忠实的朋友那样,其实你最忠实的朋友就是自己。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朋友,如果你认清了他,他就会成为你的好朋友,帮助你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如果你没有认清他,或根本不去认清他,他就会阻碍你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与“自我”对话,学会反省自己。

  在“苏东坡效应”敲响的警钟声中,你应该听到这样一种召唤:保持警觉,切勿盲目,努力把“自我”认识得全面些,清晰些……只有认清了自己,才有自知之明,才能在看到自己优点、长处的同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