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东案结果:初一年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09:04

 

初一年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活动方案由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是初一新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的起点,一个质的飞跃。这些学生对中学的自然环境和学校环境都感到陌生和新鲜,尤其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骤变和急剧发展的阶段。所以,学校、班主任重视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这一工作做好了,以后的教育便少、快、好、省,否则,可能出现多、慢、劣、费劲艰难、窘迫的局面。加强对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可主要概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内容:1、纪律意识: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中心,是德育为首的具体表现形式。初一是中学的起始年级,“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班主任和学校应实行“教育倾斜”,注重对初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种“来日方长”是不可取的。    “纪律”就是共同遵守的规章,条文,规则等,经验告诉我们,入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守则”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行动的准则,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这是因为他们在小学阶段乃至当今缺乏自我约束力,生性好动习以为常,特别是在私立学校就读的学生,进入中学一时难改此习的缘故。在入学教育中,学校、班主任集中数日时间组织新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列举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引导;张贴“守则”和“规范”的全部内容,要求学生做到能背诵会默写;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后的感想,安排学生作典型发言;开展纪律方面的知识竞赛,强化“守则和规范”的知识灌输。同时,还加强学生集队、队列、队行的训练,以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2、心理准备:心理准备系指教育初一新生作好中学阶段接受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方法的心理适应准备。    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要中、小学阶段教学原则、方法的异同,着重使学生认清六种心理准备:小学以直观、形象教育为主,中学则有所不同,作好培养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心理准备;小学课业负担轻,而中学则重,科目增多,因此,作好培养预习、自习习惯,培养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的心理准备;小学教育时间松懈,中学的时间长而紧凑,作好培养自我控制力的心理准备;小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中学以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为主,作好加倍勤动脑、勤动手和积极参与的心理准备;中学教师多半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积极改革落后的教育手段、方式,作好接受新事物、积极配合和主动协调老师先进的教育方式、手段的心理准备。班主任如果实现了中学教育战略的这一步骤,那么初一新生会尽快地适应中学阶段的“断乳期”,进入中学生角色,在今后的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学习的成效随之提高。    3、环境适应: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初一新生会对新环境感到短期的孤寂、不自在。这些都是正常的、暂时的现象,否则不成其为“新”生。究其原因,大都是不适应所造成的,班主任要设法使新生尽早脱离这种“不适应”。这种认识是人之常理,允许存在,问题在于学校要尽可能地不使新生失望。初一的新生总感觉自己在小学时学习不错,可进入初中后,有的成绩不理想,以致跟不上,甚至辍学,究其因,其一就是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初中与小学相比,最大区别是学科增多了,内容加深了,每门学科分别由不同教师教,因此,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首先,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让本班学生逐一作自我介绍,尽早消除同学间的陌生感,使他们尽快地相互熟悉,成为学友。其次,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每门课程的学习目的,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才能使学生对那门学科产生兴趣。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好习惯。最后,教师认真批改作业,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味到学习的快乐。    在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登台“亮相”,所有出场人员特别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学校要安排专人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成就等,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让本班学生逐一作自我介绍,尽早消除同学间陌生的感情隔膜,使他们尽快地相互熟悉,增进团结,成为学友。使初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进入角色,尽快改变因陌生感而带来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懒散的精神状态,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为在这样好的中学学习、生活而骄傲的自豪感。初一学生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学校和班主任要针对这种“新”及时地、认真地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新人、新事、新面貌、新气息,进而顺利地完成初中学段的学习任务。哲人云,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想来是很有道理的。www.snailol.co4、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初一新生会对新环境感到短期的孤寂、不自在,甚至有辍学的念头。这些都是正常的、暂时的现象,否则不成其为“新”生。究其因,大都是不适应所造成的,问题在于班主任要设法使新生尽早脱离这种“不适应”。教育活动方案:九月1 9月1日至9月3日 在入学教育中,学校、班主任集中数日时间组织新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列举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引导;张贴“守则”和“规范”的全部内容,要求学生做到能背诵会默写;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后的感想,安排学生作典型发言;开展纪律方面的知识竞赛,强化“守则和规范”的知识灌输。同时,还加强学生集队、队列、队行的训练,以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3 9月6日 由经过培训的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带领他们参观校园,包括他们未来的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寝室、运动场、心理活动中心、学校荣誉室、食堂等;由学校校史讲解员给他们讲校史;请校友给他们现身说法,讲解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感受和现在的体会。2 9月14日,组织学生参加升学典礼,让学生感受到成长为一名中学生的自豪感和要承担起建设祖国重任的神圣责任感,掀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并聆听了派出所王所长的法制报告,增强了法律意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4 开展我爱我师主题班会,:邀请全班科任教师参加,主要内容是赞老师,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对自己的班级、对自己的老师建立充分的信任,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让老师获得心理的满足,增强爱心和责任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老师的辛苦,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老师的带领下茁壮成长。十月(1)、才艺大展示:在第一周就通知学生和科任教师,请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充分的准备,展示自己的才艺。展示的内容包括诗、词朗诵,唱歌跳舞,乐器演奏,武术、魔术、相声表演,书法绘画作品展示等。活动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心态适应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发现和挖掘自己的优点,明白在这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避免因“比较”而出现的自卑心理,避免自暴自弃心理和行为的产生。(2)举办如何适应初中生活、如何与同学交往的讲座(3)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十一月(1)、书香伴我行: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体验从读书中所获得的快乐,在全班掀起读书的热潮。(2)举办如何跟上初中快节奏应付高难度知识、作业;如何与老师相处的讲座的。(3)进行心理剖析,让学生自己诊断自己的心理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想办法去拯救。十二月(1)开展“如何安排我们的作息时间,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小讲座。(2)举办“我的梦想,我的追求,我成长,我快乐”,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和学习。(3)举办“珍爱生命,遵守纪律;如何融入班集体”人讲座。 一月1、爱父母、爱校教育。2、自尊、自强、自信教育二月1做好班级保健员的培训工作。2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3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室宣传工作和氛围建设工作。三月1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3对新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4召开特殊学生会议,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四月1跟踪调查特殊学生的心理动向。2召开班教导会,进行特殊学生的心理分析。3举办如何与老师相处的讲座五月1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站工作,定期向家长提供家教信息。2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六月1进行心理测评2做好学期总结。   教育措施与方法:1、宣传并学习学校的相关制度,让新生明白在学校应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2 通过集体训练整合学生思想,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人。3、发挥班级及保健员的作用,及时上报心理异常现象。4、特别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给予他们父母般的爱,填补爱的空缺。5、利用主题班会,板报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做好自身保健。6、定期召开特殊学生(自卑、烦躁、想自暴自弃)的会议,具体了解每个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动向。7、定期召开班教导会,保健员会议,对个案进行详细分析,因材施教、对症下药。8、召开班教导会,调动任课教师的力量,从解决学习、教学这一环节,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9、通过家访、家长会来调动家长的力量。10、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主题班会、板报的作用。11、定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