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侠传八卦阵物品:引領我們前進的旗幟--六個"為什麼"之一(0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47:40

《六個"為什麼"--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連載之一︰引領我們前進的旗幟

——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而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http://www.xjass.com  2009年07月02日 18:02:04  稿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東歐發生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國際上一些人斷言“馬克思主義終結了”、“社會主義失敗了”;國內也有一些人產生了“中國的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的困惑。面對種種蠱惑和疑慮,鄧小平同志堅定地說︰“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近20年過去了,當我們重溫這些論斷時,由衷感到是多麼正確!歷經時代的洗禮,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旗不僅不倒,而且更加光彩奪目!中國人民從實踐中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引領我們前進的旗幟,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指導。

1.為什麼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我們為什麼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道理其實並不復雜。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被100多年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特別是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反復證明了的科學真理,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的事業需要馬克思主義。只有堅持以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那麼,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來解釋人類歷史的發展變化,把生產力作為推動社會前進最活躍、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學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深刻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正確方向。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學說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歷史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甚至一些並不贊同馬克思主義的人也承認,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豐碑。一位法國學者說,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也就沒有將來;不去閱讀而且反復閱讀和討論馬克思,將永遠都是一個錯誤。近年來世界上興起一波又一波的“馬克思熱”;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偉大的哲學家”等評選活動中,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2008年,當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全球之時,馬克思的鴻篇巨著《資本論》在歐洲銷量成倍增長……這一切都表明,馬克思主義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其科學性和真理性,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論都立足于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類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高價值追求,不謀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見,是科學性、階級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理論。恩格斯說過︰“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願望。”歷史上,也曾經有過種種同情、關注人民群眾的思潮和學說,但從來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與各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命運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一位德國作家在談到19世紀以來的歷史巨變時說,沒有工人運動,沒有社會主義者,沒有馬克思,當今世界5/6的人口將依然還生活在半奴隸制的陰郁狀態之中。正因為馬克思主義鮮明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所以它一經產生,就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遠在德國和歐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語言中都找到了擁護者”。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還在于它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不是故步自封的學說,而是隨著實踐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的科學體系。馬克思和恩格斯強調,他們的學說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馬克思曾說︰“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並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恩格斯說︰“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列寧強調︰“我們決不把馬克思的理論看作某種一成不變的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毛澤東同志指出,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但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鄧小平同志強調,只有結合中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江澤民同志強調,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就是與時俱進。胡錦濤同志強調,只有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才能保持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的、批判的、發展的,是隨著時代和實踐的進步而不斷豐富的。這正是馬克思主義能夠始終反映時代和實踐的要求,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活力,始終具有科學性和真理性的根本原因。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已經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所證明。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決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麼‘先哲’,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斗爭中,證明了是對的。”中國人民正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長期奮斗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思想武器。近代以來,為拯救民族危亡,先進的中國人嘗試過、尋覓過西方的各種思想武器。西方的各種思潮,如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等,都在我國先後出現過甚至流行過,又都成為匆匆的歷史過客,因為它們都不能解決中國的問題。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以科學的宇宙觀,為中國先進分子提供了“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產生了新民主主義的整個歷史階段。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起來,引領改革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巨大指導作用。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是堅持真理、堅持科學、堅持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堅持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這種堅持是“必須”的,而不是可有可無的。在這個根本問題上,要堅定不移。

2.指導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要回答為什麼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實際上,古今中外,任何國家和社會,不管社會形態多麼不同,不管社會思想多麼復雜,但在意識形態領域,佔支配地位的思想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或者說指導思想都是一元的。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都有一元的主流意識形態,統治者都努力用各種手段來維護其主流意識形態。在我國,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要確立儒家正統思想的獨尊地位。在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中,多數時間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意識形態。在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基督教思想處于統治地位,教會信條成了“任何思想的出發點和基礎”,任何“異端邪說”都受到排斥甚至制裁。到了近代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標榜“思想自由”,但以個人主義為主要內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始終是資本主義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在當今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各種思想主張五花八門,甚至允許批評資本主義乃至宣傳馬克思主義,但任何主張改變私有制、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思想,都會受到攻擊和限制,更不允許其佔主導地位,不可能成為主流意識形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在任何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導作用的經濟基礎決定的。馬克思說︰“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導思想一元化,正是這一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反映。同時,指導思想作為上層建築的核心和靈魂部分,它既是上層建築的重要內容,又對維護上層建築起著關鍵作用。社會制度的鞏固和完善,需要指導思想或者主導意識形態提供理論指導、價值導向和精神支撐,它必然要集中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思想。

有人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經濟成分多樣化,是不是指導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毫無疑問,多種所有制並存,多種利益主體的存在,肯定會出現多種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樣化,並不等于指導思想就要多元化。事實上,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大多數時候經濟成分都是多樣的。比如,在資本主義社會,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佔主導地位,但在相當長時期中有封建地主經濟與它並存。即使當今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同時存在小作坊、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個人土地所有者,公營性的“國有企業”,外國公司,特別是股份制的出現,使所有制形式更是復雜化多樣化。然而,盡管所有制形式多種多樣,但佔主導地位的所有制並沒有變,始終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因而佔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始終是資本主義價值觀。同樣,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成分多樣化,但並沒有改變我國公有制經濟佔主體的地位,沒有也不能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道路,這就決定了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只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有人提出,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利益關系多樣化,是不是就要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呢?要看到,利益關系多樣化也是很多國家、很多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比如,美國可以說是利益集團很多的國家,資產階級、農場主階級、工人階級是最基本的階級,這些階級又分為大、中、小不同的階層;此外,還存在大量的諸如管理人員、教師、律師、醫生等社會階層。不同的階級、階層具有不同的社會地位,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團。盡管利益多樣,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及其內部都有激烈的斗爭、沖突、較量,但佔主導地位的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作為統治階級,不會容許不符合其利益的思想佔主導。在我國,雖然利益關系日益多樣化,各階層、各群體的具體利益有所不同,但無論各方面的具體利益如何多樣,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總體上是一致的,這就必然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指導思想。在當代中國,只有當代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而沒有別的什麼主義或主張,能夠最廣泛地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夠引領社會發展進步,這理所當然應當成為我們的指導思想。

還有人提出,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社會思想、價值觀念日益多樣化,指導思想是不是可以搞多元化呢?首先,我們要看到,社會思想的多樣化和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層次的問題。一個是指現實社會中各種思想存在的狀態,一個是指這個社會佔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麼。社會思想的多樣,並不等于這個社會佔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恰好相反,正是因為它佔支配地位,必然要求通過一元去引領多樣。其次,社會思想的多樣化並不排斥意識形態領域的有序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思想文化領域的多樣化,是一種正常狀態。社會思想的多種多樣,有利于促進思想的解放,激發起社會的活力,推動理論、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創新。但是,社會思想的多樣化,必須以有序化為前提。雜亂的、無序的多樣化是不利于社會穩定和社會發展的。如果一個社會缺乏統一的價值導向,或者這種導向很蒼白乏力,社會運轉就會或者陷入混亂,或者陷入停滯,社會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對于一個正常的社會來講,就是既要允許社會思想和個人價值追求的多樣性,也要堅持社會價值導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說,就是多樣並存、一元指導。

我們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與各個歷史時代統治階級思想佔統治地位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就是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思想武器,不僅僅因為它反映了我國經濟基礎的要求,而且它來自于實踐,同時是為實踐檢驗所證明了的客觀真理。客觀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說,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觀實際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當今世界的理論雖然有許多種,但反映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符合中國實際,作為我們指導思想的科學真理只有一個,這就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只有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保證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任務。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謬誤同真理混為一談,其結果,絕不是為當代中國發展尋找什麼新的理論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導作用。這種思潮的泛濫,必然動搖我們事業的理論基礎,進而動搖我們的整個事業。

3.指導思想一元化不會影響思想文化的繁榮

有人擔心,強調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會不會影響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會不會影響學術和藝術上的自由爭鳴,會不會影響我們學習借鑒資本主義國家有益文化成果呢?我們說,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首先,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不會妨礙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實際上,我們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並不是說要簡單照搬它的現成結論,用它代替具體的科學研究,用它裁剪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而是強調要善于運用它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馬克思主義既是近現代以來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偉大成果,也是引領哲學社會科學進一步繁榮發展的正確向導。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現代哲學社會科學才獲得了一系列重大發展,形成了新的科學方法、思維方式、學術範式和學科體系。即使在西方,一些著名學派,也不諱言自己的學說受過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哲學社會科學主要有五項功能︰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可以說,無論哪項功能,要想發揮得好,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指導。迄今為止,沒有什麼別的理論能夠像馬克思主義那樣為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能夠為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不斷打開廣闊視野,注入新的活力,開拓新的境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內在需要,是哲學社會科學堅持正確方向的重要前提。

其次,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不會影響我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我們所說的“指導思想”,是指各種學術學派、藝術流派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我們所說的“百家”、“百花”,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文化應允許有不同的學派和流派。只有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能避免思想停滯、觀念僵化、聲音單調,增強社會主義學術和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響力,這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所要求的;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使各種流派和學派更好地把握正確的方向,堅持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更好地服務人民、服務社會。所以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同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必須堅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大力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生動局面,促進各種學術學派和藝術流派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

其三,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不會影響我們吸收和借鑒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馬克思主義既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同時也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開放的思想體系。它勇于和善于汲取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馬克思主義正是批判地汲取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內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精華,才得以創立;馬克思主義也正是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汲取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和中國傳統思想精華,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這使它既能海納百川、博采眾長,又能扎根實踐、堅持根本。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僅不會阻礙對其他優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鑒,而且只會有利于我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包容的胸懷,去學習、去吸收、去借鑒。

4.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搞清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只有搞清楚這個問題,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才能堅持得住,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才能發展得好。

在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歷來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這種態度,把經典作家的個別詞句和具體論斷當做一成不變的教條,看起來好像很“堅持”,實際上卻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另一種態度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種態度,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不能拘泥于具體詞句,而是要堅持它的基本原理,並把它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第一種態度不僅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且只會窒息馬克思主義甚至誤黨誤國;而第二種態度才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這方面,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就是最好的證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做到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相反,一些曾經執政的共產黨則為我們提供了另一方面的深刻教訓。可以說,在相當長時期中,這些國家共產黨內思想僵化,教條主義盛行,理論創新滯後,提出的某些“新觀點”,往往偏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或者囿于成見和教條沒有新突破,黨的理論不能對實踐提供新指導,對黨員和群眾越來越缺少吸引力;後來一些領導人又迷信西方理論,在西方思想文化滲透面前放棄陣地,取消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意識形態多元化”,搞亂了黨員和群眾的思想,結果導致政權喪失,國家解體。這些教訓說明,不堅持馬克思主義不行,不發展馬克思主義、不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統一思想、指導實踐也不行。上世紀90年代初,當蘇聯、東歐發生劇變,世界風雲變幻之時,鄧小平同志曾說︰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不要動搖。當時,我們黨在思想理論方面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推進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我們之所以能夠處變不驚,穩定大局,凝聚和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靠的就是科學理論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強大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這個理論體系,包含一系列獨創性成果,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範。在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指導作用。歷史和現實表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近些年來,一些人不顧我國國情,不顧大多數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無視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和歷史結論,鼓吹要搞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聲稱西方所說的民主、自由、人權是“普世價值”,我國的發展要以它們為準則。這些觀點和社會思潮的實質,就是要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取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要看到,無論是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還是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都不會給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如果引進和盲從它們,必然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這方面,我們可以從近年來世界上發生的一些大事件中得到警示︰西方一些人在拉美、非洲等地區推行新自由主義,不僅沒有給那里帶來福音,而且它推行到哪里就把風險和災難帶到哪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又把災難帶給了全世界;蘇聯、東歐等一些國家的執政黨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搞民主社會主義,不僅沒有出現繁榮,反而導致了亡黨亡國的結局;西方把他們的“民主、自由、人權”等美化為所謂“普世價值”,使許多人上當,並成為策動一些國家“顏色革命”和一些地區動亂的思想武器,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干涉別國內政、實現自己戰略圖謀的工具。我們要深刻認識這些錯誤觀點和思潮的危害性,決不能讓它們干擾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事業。

我們黨是一個擁有70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面對深刻變動的國際國內環境,面對人們思想觀念多樣多元多變的新情況,我們只有堅持用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才能始終保持團結穩定,始終保持生機活力。 

5.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尖銳復雜,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打牢馬克思主義主心骨,是我們團結和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根本保證。

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馬克思主義是樸實的道理,是人民群眾所需要、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理論。但在實際生活中,常有人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很深奧,不容易理解和把握。這是因為,我們的理論工作,在通俗化、大眾化方面,還做得遠遠不夠。馬克思主義通俗化、大眾化,絕不僅僅是改變語言表達方式的問題,而是關系到能否充分發揮理論指導作用的問題。列寧曾經說︰“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本《大眾哲學》,讓許多進步青年,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要義,成為堅定的革命者;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編寫系列通俗理論讀物,為人們釋疑解惑,加深了干部群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領會和認同,增強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人心,使科學真理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歷史和現實表明,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社會的方向盤和穩定器。如果沒有這個最核心的東西,社會就會失去共同的思想基礎,導致人心渙散、社會混亂。近代中國之所以長期陷入一盤散沙的局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凝聚全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撐;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族萬眾一心、共同奮斗的強大力量,就是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這個強大精神動力。當代中國,實現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振興,任重道遠,馬克思主義的強大引領作用須臾不可或缺。要通過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最好堅持和實踐,也是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堅持和實踐。要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和理論體系的認識,不斷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時代背景、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的認識,不斷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進一步深化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認識,不斷增強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自覺性堅定性。

回望20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給黑暗的中國帶來光明,給貧窮落後的中國帶來富強的希望,給涌動改革春潮的中國注入強大活力。面向21世紀,我們必將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歷史的昭示,人民的選擇,實踐的呼喚,是我們永遠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