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godfather符鬼:关注事业单位“问题招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3:22:28
关注事业单位“问题招聘”   2011-11-07 
  据《羊城晚报》报道,2011年8月15日,一名网友在天涯网上爆料称:“山东省枣庄市高新区2011年招聘教师,竟然要求父母都是干部。”帖子一出,引来网友的纷纷质疑。高新区教育局回应说:“这是为了照顾为高新区作出贡献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子女。”这起看似偶然发生的事件,再次把地方事业单位“问题招聘”推到了公众面前。

  近年来,福建屏南、江苏句容、浙江上虞、安徽黄山、湖南怀化等地屡次出现类似的“因人招聘”、“定向招聘”、“舞弊招聘”等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严重损害了公开招聘的公信力,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2010年,中组部、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确保到2012年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制度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全覆盖。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这一系列信息被民众视为中央出手整治事业单位“问题招聘”的重要信号。

  《人民日报》一项问卷调查披露,“社会竞争中产生不公平感,导致相对被剥夺感强烈”,是公众普遍出现弱势心态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研究报告直言,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两倍多。在就业中,不仅存在性别、学历等歧视,而且所谓“背景”、“关系”等因素是更大的不公,其结果是制造阶层摩擦,影响社会和谐。人们期盼政府在着力扩大就业的同时,也能够在落实就业公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从群众的呼声、社会的反响到中央的政策导向,可以看到“问题招聘”已成为干部人事制度和影响就业公平亟待解决的硬伤。

  “问题招聘”现象为何屡禁不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遏制和防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的不正之风?这些问题,人们关心,更期待破解。

  招聘“荒诞剧”种种

  来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自2006 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实施以来,全国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 1100 多万人,实际聘用 154 万多人。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事业单位的招聘行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操作依然存在。

  为了揭示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我们从近两年的新闻报道中选取了几例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引起各界读者的思考。

  因人画像,仅一人符合条件

  新闻事件: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0年11月,福建省屏南县财政局下属收费票据管理所公开招聘一名工作人员,并将招聘条件限定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

  此次招考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人报名,因此无需考试而被直接录取。有媒体对此提出质疑:“此次招聘涉嫌在教育、性别、年龄、地域等方面存在歧视。”更有网友质疑:“此次招聘属量身定做,招聘人员早有人选。” 经媒体调查发现,这个人选就是原屏南县委书记、现任宁德市副市长陈辉之女陈晨。

  问题暴露后,屏南县财政局局长游代进以“工作失职”为由向县政府递交辞职报告。陈辉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妻子急于给孩子安排工作,便找了他原先在屏南县工作时的老部下帮忙,自己并不知情。2010年12月,宁德市人事局取消了陈晨的聘用资格,屏南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免去游代进的财政局局长职务和张功成的人事局局长职务,给予游代进行政记大过处分、张功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编辑点评:这种“因人画像”式的招聘,被网友喻为“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萝卜招聘”。应该说,“萝卜招聘”之说可谓形神兼备、入木三分。这样的招聘接二连三地出现,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更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考前漏题,局长之女考试得99分

  新闻事件:据《羊城晚报》报道,2010年4月,海南省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所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和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两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将原本不符合条件的八名本系统工作人员亲属纳入招聘考试范围。

  在考试中,行政能力测试一般难度很高,而该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温孝廉的女儿温某却考出了99分的高分。据查,考试前温孝廉将女儿送到命题人员处进行考前“辅导”。经三亚市委、市政府联合调查组调查核实后,取消了包括温某在内的八人考试成绩。2011年2月,三亚市纪委、监察局建议免去温孝廉的局长职务,责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明、副调研员龙海作书面检查,对两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即人力资源开发局局长黎达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局局长胡大川诫勉谈话,免去邢福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科科长职务。

  编辑点评:局长的“千金”折桂,给了程序公正一巴掌,也再次印证了此前的种种传言:事业单位招考,看起来很美,其实黑洞多多。值得庆幸的是,这起“问题招聘”事件被及时发现,责任人受到查处,否则,其他经过正规程序参加考试的考生就会被看不见的力量给“忽悠”了。

  免考聘用,领导亲属调入卫生系统

  新闻事件:据《新京报》报道,有人在网上贴出题为《武冈市卫生局怪象:杀猪匠拿起手术刀》的帖子,反映湖南省武冈市以“工作调动”方式进入卫生系统的人员多是肉食品厂、氮肥厂、公路收费站等单位的下岗职工。记者调查发现,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市卫生局从外系统陆续调进了20名职工。一位知情人士说:“除了其中两人是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符合市里'人才引进’政策,其余的则多少有些'背景’。”经核实,这些有“背景”的人至少包括卫生局纪检组组长的妻子、市中医院一名副院长的爱人、卫生局一名副局长的儿子、主管卫生工作副市长的侄子等。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邵阳市纪委决定对违规进入的人员予以清退,责成负有领导责任的武冈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爱媛和副市长毛学雄写出深刻检讨,并对朱爱媛诫勉谈话。武冈市决定,免去唐顺银的卫生局局长职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卫生局党组书记王祥迪、卫生局副局长尹雪亚、编办原主任唐顺术、人事局原局长李会校等四人党内警告处分。

  编辑点评:该招聘既没向社会公开,也没有组织考试,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式招聘。应该说,类似武冈市卫生局的人才招聘事例并非个案,很多地方打着“人才引进”的幌子,达到“内部人控制”的目的。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因人请托、收受钱财的事实。

  “考托”掩护,父亲设计招聘儿子

  新闻事件:据《郑州晚报》报道,2009年12月21日,浙江省平阳县人事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9年公开考录职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师)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的公告,公告中一个叫林廷耀的拟录用人员引起网友的质疑。

  时隔两天,网友在平阳信息网“第一社区”曝出《史上最牛考试之父亲招聘儿子》的帖子。该帖子称,平阳电大招聘教师,在应聘该校法学专业教师考试的三人中,只有一人有成绩,另外两人均是零分。而这名唯一获得成绩并最终进入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的林廷耀,则是该校校长林传杯的儿子。据查,林传杯在得知本单位要招人的信息后,与其妻子许某都担心报名人数不足无法开考,便“请”来两名符合条件的人当“考托”。平阳县纪委在做出调查后决定,取消林廷耀的录取资格,免去林传杯的校长职务,给予林传杯的妻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编辑点评:父亲招聘儿子,使招聘如同“过家家”,也成了一种变相的“世袭”。然而,这样的闹剧只是众多“暗箱操作”中的一个缩影。此等公职招考灰幕,足以使那些没有“大树”可乘凉的年轻人逐渐失去对就业和生活的信心。

  “县长特别奖”,“官商二代”获得事业编

  新闻事件:据《新京报》报道,河北省盐山县政府设立了一个“县长特别奖”,获奖者必须是“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县政府承诺,在下一年度为这些单位相关负责人或个人的一个子女在事业单位安排工作,并奖励现金一万元。

  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当地发出通稿,称从2003年实施“县长特别奖”以来,共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26个(人),为其在事业单位安排子女共12名。有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县长特别奖”外,当地还有其他数个奖项,如对纳税大户、招商引资大户也以“事业单位编制”为“奖品”。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来,盐山县政府已奖出事业编制47个,其中近八成获奖者为企业主。

  编辑点评:“县长特别奖”把“问题招聘”从悄悄地“走后门”变成了大摇大摆地“走前门”。奖励事业编制,短期看是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但从长远上看,这种“近视眼”做法让政府形象蒙受的损失恐怕被决策者忽略了。

  官父亲打报告,儿子未毕业已有事业编

  新闻事件:据《人民日报》报道,2010年12月25日,一份名为《请求安排子女工作的报告》的复印件在网络流传。写报告的人是时任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的曹长清。报告上还附有多个领导的亲笔批示。

  这份报告写道:“市委、政府领导:在即将退出工作岗位之时,特向领导提出将儿子安排到市财政局工作的报告。为党工作了几十年,从未因个人的事向组织上提出过要求。儿子大学本科毕业,学经济管理专业。请组织上给予关心照顾。”

  经领导层层批示后,第二年才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曹博文被安排进了该市财政局工资统发中心工作,享受事业编制。

  事件被曝光后,记者联系上冷水江市人事局副局长金涛。自称已调离人事局的金涛表示,此事不足为奇,因为“三四年前市里就出台了一个照顾各局委办'一把手’子女就业的文件。很多干部都照顾过了,曹局长也不过是按这个文件执行的”。

  冷水江市委决定,曹长清退居二线,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市政府决定,责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编办取消曹博文的编制及聘用资格。

  编辑点评:既然有“照顾各局委办'一把手’子女就业的文件”存在,那么,曹长清不过是依例行事而已。对“一把手”子女的特殊照顾,能够在组织流程中被坦然讨论、通过,并戴上“集体决定”的帽子,无疑突破了个体权力谋私的路径。如此看来,相比暗箱操作的权力滥用而言,一个更大的危险——无视社会公平的土政策正在以各种方式大行其道。

  “问题招聘”有哪些特点?

  剖析上述典型案例后,我们在叹服这些“问题招聘”实施者的“智慧”和“胆魄”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其中的共性问题。

  多为“实权派”官员操作。细数“问题招聘”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多有“实权派”领导干部在幕后操纵的影子。一方面,在事业单位中,实权派的“一把手”往往说话算数、一言九鼎,公开招聘的主要“规则”也基本上由“一把手”确定。这就使得某些事业单位的所谓公开招聘成了掩盖问题的遮羞布;另一方面,作为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实权派”领导,想要安排亲友或请托之人进入事业单位,基本上不是什么难事,有时候不需要亲自操作,下面的人就主动想办法给办了。

  多在报考资格、时间等方面做文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关干部对本刊记者说,国家出台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是个大框架,实施部门要想“玩花样”,在报名资格、条件和范围设置、信息发布时间和发布媒体以及笔试、面试等环节,大有“做文章”的空间。有的官员子女在国外弄个带有英文的文凭回国,“海归”就被作为招聘的硬性条件;有的官员的亲友或请托之人是男性或女性,那么招聘性别条件就是“仅限男性”或“仅限女性”……这已经成为事业单位招考违规操作的惯常手段。此外,还有一个“隐蔽性”更强的操作手法,就是故意安排在公众容易忽视的时段发布招聘启事,如年节前后,让外部人“发现已晚”又无话可说,以减少竞争对手。

  相关信息不透明。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多有一套比较严格的招考程序。从程序本身看无可挑剔,如信息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然而,有些单位的招聘在表面上是公开的,但细一查究,最应该公开的地方却灰色蒙蒙、语焉不详,甚至是一片漆黑。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有些事业单位招聘往往是在内部“低调”发布招考通知,考试对象实际上全是某些领导的亲友。“基本定向内部通知,外人毫不知情。笔试内容锁定范围、及格线模糊,笔试、面试权重占多少,并不被外人所知。”本刊记者在和一位基层官员交流时,该官员表示,目前就业形势非常紧张,仅每年军转人员安置的压力就很大,一旦有了编制指标就悄悄内部解决了,哪里还顾得上“外人”。

  多在面试环节上做手脚。由于相关规定的硬性要求,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环节相对比较规范,但面试环节上“猫腻”比较多,有门路的人常在面试环节上“下手”。一位在县里工作的干部表示,由于面试环节评委的自由裁量权大,因而被公众质疑的也最多。很多招聘通过加大面试成绩比重来增加对招聘人员的控制权。一般情况下,招聘单位在招聘公告上会声明面试成绩比重,个别单位规定面试成绩竟然占总成绩的70%。这样,招聘人员的主动权就基本上掌握在招聘单位手里了。于是,一些没有“背景”的应聘者虽然笔试名列前茅,但在面试环节常常“被整没影了”。一位当过面试评委的党校教师告诉记者,单位越在基层,通过各种关系找面试评委的概率越大,打“人情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众考官面前,有的考官会“无意”中自言自语一些东西,这些都可能对别的考官产生某种心理暗示。基层是个小社会,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暗中关照,很难有效控制。

  “问题招聘”为何一再出现?

   近年来,虽然事业单位招聘逐渐公开透明,但有关招聘“猫腻”的议论仍有增无减。频频曝光的“问题招聘”事件表明,在现有的制度设计下弄虚作假、暗箱操作,虽然难度加大、“成本”增加,但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只要找对人,往往还是有空子可钻的。

  “问题招聘”为什么屡禁不止,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何在?

  事业单位招聘制度存在漏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自2004年实施以来已历时七年,业界称之为继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改革之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项“阳光工程”。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刘春萍教授表示,尽管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要求事业单位在人员“进口”上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公开招聘,并对公开招聘的范围、条件、程序、权限、方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与公务员招录制度相比,由于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制度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在制度方面,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还停留在办法、规范的层次,立法层次较低,缺少与事业单位用人法律相配套的措施。据了解,公务员招聘制度实施以来,与《公务员法》相配套的法规已有二十多个,而针对事业单位招聘尚没有一套完善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人事管理的单项政策规定也不健全。

  在组织者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公务员考试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而事业单位招考则不然——根据国家和省人事部门的规定,事业单位招考由用人单位组织,也可以由人事部门组织。这种自己组织招考、自己选人的方式固然为用人单位招录更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方便,但也为拥有实权的领导干部提供了“暗箱操作”的空间。

  在招考特点上,不同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更强调公共服务的专业技术性,往往需要根据岗位标准选用人才,很难像公务员考试一样“一把尺子量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表示,多年来,这种用人自主权在一些基层单位被异化为“内部人控制”,从而给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在信息公开方面,虽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等环节的进展情况应当面向社会公布,但是具体公布到什么程度,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硬性的规定。

  与“就业难”的大背景息息相关。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60万人,创历史新高。多次调查显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首选。同时,“炮灰”情绪也在众多考生中蔓延,他们往往怀疑成功者有“官”背景。

  坊间舆论认为,由于公务员考试操作空间相对较小,事业单位招聘也就成了“曲线”吃“皇粮”的新途径。在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背景下,一旦拥有“皇粮”编制,“生活有保障,前途很光明”就成为一种大概率。据说很多女孩征婚的第一个条件,要么是行政编(公务员),要么是事业编。可见,行政编、事业编成了找对象的一个“硬件儿”。动用一切关系不惜违规违法“猎取”一个职位,在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和社会监督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拥有权力资源而又心存侥幸的人可能会冒险一试。

  相关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逢进必考的事业单位为何招聘总被“内部安排”?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问题招聘”的症结不仅在于招聘制度本身,而且还在于制度执行不严、不到位,有人不惧“闯红灯”。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搞形式主义,表面上看“考试和民主程序样样不缺”,结果是“领导想用谁就是谁”。因而出现目前较为时髦的字眼儿,什么“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龙生龙、凤生凤”等说法。有评论指出,“问题招聘”出现的关键原因在于权力滥用:或是用权力给下级施加压力,或是用权力进行交易,而拥有这些权力的人大多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的执行者。制度有漏洞可以弥补,但执行者从中做手脚,再好的制度也会“缩水”。

  政府监管还处于被动、薄弱状态。有专家指出,政府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多停留在宏观管理上,主要是制定配套政策、规范运作程序、完善管理制度等,而对具体操作关注度不高,往往抱有“别整出事来就行”的心态。

  通过分析一些“问题招聘”案例就可以发现,大多是有人先在网上发帖,之后媒体跟进,而管理部门则是被动介入。这说明政府监管不主动、不到位,往往是在网络曝光后才不得已而为之。

  黑龙江省委党校教师赵守东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缺乏有效的人事监督监管制度,是事业单位“问题招聘”一再泛滥的主要原因。他说,我国人事系统的人事监管一向十分薄弱。到目前为止,人事系统有效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政府人事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严重滞后,人事监管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应急状态,而不是处于主动防患的状态。

  “问题招聘”违规成本不高。尽管被曝光的“问题招聘”都在舆论的讨伐中败下阵去,相关当事人也都受到处分,一些关键人物甚至被免职,令人不解的是,“问题招聘”依然“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一浪高过一浪。

  对此,有媒体评论员指出,从表面上看,暴露的“问题招聘”虽然最后不得善终,但其违规成本并不高——这次被取消资格或劝退,但只要身后的权力还在,他仍然可以参与下一轮或另一个单位的招聘,并最终如愿以偿,而在“问题招聘”中被免职的官员也通常会在更高权力的关照下快速复出。另外,也有评论者认为,种种招聘丑闻被曝光之后,人们看到的改正和处理结果,通常仅是道个歉、承认做法不妥、取消已经进行的招聘、更改规则重新再来,而被真正免职者极少,更无人按照有关规定被“开除”。有些人被免职只是为了避避风头,事后换个“马甲”再出山。

  链 接:“问题招聘”引发网友热议

  好人好梦:

  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倔强的萝卜”,是因为一些官员压根儿没把国家的人才选拔当成一种社会公共资源,而是作为自己可以世袭的一种私有资源。让自己的子女、亲属通过这种捷径走进事业单位,为的不是地方“人才匮乏,急需人才”,而是冲着稳定的收入和优厚的待遇去的。

  人走茶凉:

  应该说,一些基层政策执行者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政策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导致“问题招聘”频发的原因之一。

  蓝之星:

  我们常能看见,一些单位不通过公开招聘或是以公开招聘为幌子,实际上通过暗箱操作达到违规进人的目的。其实,决定招聘谁,就是某些领导的一句话,所谓“招聘”就是变相地实现“领导意图”。 这种现象频出并且屡禁不止,正是因为“一把手”权力集中,可以轻易绕过制度来安排人事。

  杀杀猪读读书:

  当下,某些事业单位招聘炙手可热,一“编”难求。某些官员不择手段为子女亲属谋取事业编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事业单位行使着行政部门的权力,“饭碗”也相当于行政单位一样的“铁”,在进人上更容易“违规操作”。

  彩色沙漠:

  “问题招聘”现象层出不穷,不仅让压力颇重的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更是一种有失公允的社会道德沦陷。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惩治以权谋私的招聘黑幕,让社会监督下的就业环境更加阳光。

  巴风特:

  “问题招聘”事态发展下去非常可怕——如果一些事业单位充斥着靠关系、背景进来却没有实际本领的“官二代”、“富二代”,那么,这些人一方面组成庞大的关系网滋生腐败,另一方面却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做好手中的工作,积重难返之时,恐怕误的就不是一个单位的事业了。

  如何避免“问题招聘”继续发生?

  最近,一个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工作的朋友向本刊记者感叹:“前段时间回老家,听说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同学,在他当局长的父亲的运作下,居然没通过招考就进了当地的一个事业单位。前不久,他居然娶了一个研究生。”“听了这事儿,明显有种'羡慕嫉妒恨’的感觉。我并不是学历歧视,更不是说初中生就不能娶研究生,而是觉得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越来越飘渺了。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学好数理化,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是不如有官爸爸。”这位朋友说。

  应该说,朋友的抱怨不无道理。有专家指出,由于某些官员子女通过“内部招聘”、“人情招聘”、“萝卜招聘”等方式就业,普通百姓的孩子到理想单位实现公平就业的机会自然就会减少。据了解,早在数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当代社会流动》报告认为,处于经济社会位置较低层级家庭的子女进入较高层级的门槛明显增高,两者间的社会流动障碍在强化。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表面上看似无伤大雅的“问题招聘”极容易引发社会“仇官”、“仇富”心态,成为矛盾积累的“导火索”。因此,防范和治理“问题招聘”时不我待。

  不过,避免“问题招聘”、防患于未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有专家表示,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是解决公开招聘违规违纪行为的前提。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建钟指出,应将事业单位招考的规范和惩处等方面内容纳入法律途径,对违纪招聘的责任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仅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了事;应对事业单位招考制度本身进行规范,对招考的职位、条件、报名审查、笔试、面试等多个环节进行审查,保证其公正透明。

  2011年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并在今年下半年以县以下基层事业单位为重点,开展事业单位进人情况大检查。今年下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做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和贯彻实施工作,起草事业单位人事监督规定。与此同时,将继续完善聘用管理制度,启动聘用合同范本修改制度,研究起草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规定。

  政府监管应主动、规范、严格

  有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监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过程中要主动一些、规范一些、严格一些,对防止“问题招聘”事件的出现也应重视起来。相关部门要严把“四关”:一是严把招聘人员计划关,必须根据岗位空缺情况组织实施,没有出现岗位空缺,一律不允许招聘;二是严把招聘方案审核关,对报名资格条件、学历学位要求、面试人选比例等进行认真审查;三是严把组织实施关,加强对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四是严把聘用备案关,未按规定新进的人员一律不予办理备案手续。

  “对用人单位管严不是管死、放权不是放任、严谨不是严禁,用人单位应该做的由用人单位去做。”辽宁省人社厅副巡视员刘垠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开招聘的宏观管理,从招聘计划的审核,到组织报名、笔试、面试、考核、体检、备案等环节都依法进行监管;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招聘条件由单位根据岗位需要设定,具体实施由主管部门会同用人单位共同进行。

  招考程序应引入更多监督

  对于如何改变事业单位“问题招聘”泛滥的现状,黑龙江省委党校教师赵守东在与本刊记者探讨这个问题时认为,要解决这种问题,仅仅靠媒体的监督与知情人的举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出台严格规定,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度上需要加强监督,特别是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让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参与招聘程序的制定,这样,单位掌权者就很难钻空子了。同时,监督者不应仅限于本单位人员,还应外聘专门的监督人员,因为旁观者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考试的监考人不能是熟人,而应是和本单位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比如一些学校的老师、居委会的干部或者是其他行政机关的人员等。一旦发现作弊现象,不管他有何背景,都不要留任何情面。其实这些是很容易做到的,关键是一些人不愿意这样做。不愿意做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猫腻”,不想让招聘过程受到控制。

  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认为,应把所有报考人员的家庭背景、简历等信息公开,特别是向所有参与竞争的人公开,竞争者会瞪大眼睛互相盯着是否有徇私舞弊行为。还应实行实名打分制度,以利于追责。对举报反映的问题要真查,一旦查实就必须从严惩处。

  今年“两会”期间,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大阳镇党委副书记员国杰针对促进就业公平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选拔干部,都应增加面试环节的透明度,通过适当的渠道,比如网站展示应聘者整个面试环节的表现。这一方面能体现出公平竞争,让所有参与者对结果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给落榜者的下一步素质提升提供一个参考。必要时,应该公开进行面试。

  在谈及事业单位招聘的面试环节时,赵守东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面试考官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面试环节是否存在不公平确实难以判断。所以,在技术上,为防止面试的不公平,面试环节的公开、面试记录的查询、面试结果的当场公布,也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问责,让“问题招聘”有人担责

  “问题招聘”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聚集,根本原因是其阻碍了就业公平。对于如何防止“问题招聘”现象的出现,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刘春萍教授认为,对于“问题招聘”事件涉及的当事人必须严厉惩处。不妨建立相关的“黑名单”,对违规违法的招聘对象施以“终身永不录用”制。另外,对“问题招聘”背后存在的权钱交易、公权滥用、渎职等行为必须一查到底,让相关官员受到丢“乌纱帽”、“下岗”的严惩,彻底铲除“问题招聘”生存的土壤。她说,治理“问题招聘”必须使用硬规处罚。这个硬规处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制定招聘条件不阳光、不透明、不听证的相关单位领导进行硬规处罚。因为你这种“三不”制定条件不是为了单位前途发展,而是为了畸形人情。一个不对单位前途负责的领导就不配做领导,应该下课。二是对违规招聘的直接幕后操作者进行硬规处罚。违规招聘直接破坏了社会人才使用的市场规律,是对社会发展的破坏,应该开除公职。三是对违规招聘的受益人进行硬规处罚。因为享受违规招聘者得到的是丑陋的利益,必须吐出,并接受经济处罚,让其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