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问之三国志 刘备赤壁:商洛民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6:08:08

商洛民歌

目录
  • 1 基本内容
  • 2 基本特征
  • 3 相关器具及制品
  • 4 历史渊源
  • 5 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 6 传承谱系
  • 展开全部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

商洛民歌是商洛人民千百年繁衍,生存过程中的亲密伴侣。她品种齐全:民歌,小调(一般小调,经弦小调、渔鼓小调 花鼓小调)、劳作歌曲,风俗歌曲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革令时期的新民歌等一应俱全。内容广泛:涉及到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各个生活层面:爱情的、劳作的、祭祀的、诉苦的、劝善的、喜庆的等。特别是乾隆三十七八年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及两广移民相继流入商洛,并将他们的民间歌曲与商洛本土的民歌融合。因此,商洛民歌音乐风格千姿百态且量大面广。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全国的研究表明,中国民间歌曲的产生和传唱从何年代开始,均无定论。商洛民歌也很难考查出其准确的产生年代。但据一九七七年文物部门在商县(现商洛市商州区)紫荆出土的“泥质红陶哨”(仰韶文化遗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商洛的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能发单音的简单乐器。史学家结论:人声抒发情感应早于乐器制造。

商洛民歌-基本内容

     商洛民歌

民歌是生活的反映,是社会历史的纪录,是由千千万万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一部反映自己生活的史诗。人民创造了民歌,民歌又伴随着历史,成为劳动人民振奋精神,鼓舞劳动,抒发情感,启迪才智的工具。

商洛民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生活状况的。流行在柞水县的《卖佃工》和《穷人记》,深刻表现了劳动人民无休止的劳动换来的却是维持不了生计的穷困生活。

情歌在商洛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反映了劳动人民渴望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如流行在商南县的《这山望见那山高》,镇安县的《郎在对面喊山歌》、《犀牛望月姐望郎》等,高尚真挚,纯洁朴素。

民歌伴随着劳动,劳动伴随着民歌。流行在商州的《三起头》、《老号子》(均为打夯号子)和商洛各地的“阳锣鼓”都是伴随着田间劳动而唱出的鼓动歌曲。

商洛民歌不仅倾诉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同时也记载了劳动——收获的喜悦。《闪扁担》、《打樱桃》、《倒插杨柳也生根》等均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欢庆。

1930年起,中国共产党人李先念徐海东程子华等率红二十五军在商洛建立革命政权,发动人民向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斗争。这一时期在人民中自发创作、传唱了《李先念来商洛》、《徐海东》、《脑脑就是程子华》等数十首新民歌。 [1]

商洛民歌-基本特征

    

一、曲目数量大: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八五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启动后,商洛的新音乐工作者奋起向应,积极参与。他们顶风冒雪,不分寒暑,带着“砖头块”收录机,工作在山顶村头和村民家中,对商洛民歌进行积极挖掘和录音。止一九八一年,商洛市共采录本土民歌九百余首。数十年来,另有爱好者自费收录商洛民歌“遗露”。他后的劳动也成果累累,初步计算为三百余首。两者相加,商洛民歌已知名者多达一千二百余首。

二、风格多样:商洛民歌的音乐风格,既有陕南秀丽、清纯、隽永、委婉动听的一面,也有宽广、平直、粗旷、豪放的一方;既有足能体现本土风格的歌种,也有集川、鄂、粤、陕为一炉的音调。千姿百态,多彩绚丽。一九九四年八月,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省卷》共收入各种类商洛民间歌曲六十一首——《三起头》、《老号子》、《采花号子》、《这山望见那山高》、《幺姑回娘家》、《郎在高山唱》、《兰草花》、《打仙桃》、《锣鼓草》、《望郎来》、《乌龟结案》、《女想娘》(2首)、《小怀胎》、《十二辰》(3首)、《五更月》、《黑五更》、《烧香》、《下罢场来把脚挪》、《姐儿今年一十三》、《哥接妹》(2首)、《小小船儿撑下河》、《安五方》、《还阳》(孝歌)等,首首精彩,曲曲好听。她既是一部包罗商洛万象的民族民间交响曲,更是一副风情万种的东秦岭民俗画。壮阔波澜,蕴藏深厚。

三、品种齐全:商洛民歌中,既有山野歌曲,也有房中小调;既有风格多样的风俗小调,也有劳作的号子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李先念、徐海东、程子华率红二十五军转占商洛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政权期间,商洛人民群众自发编创、流传的《李先念来商洛》、《徐海东》、《脑脑就是程子华》、《妇女放哨歌》等,更反映了人民对革命,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音乐特征:商洛民歌曲调中,既有能代表中华民族音乐特征的宫、商、角、征、羽五声调式,也有汲取了西域音乐文化的七声调式,更有特殊的陕西变体调式。音乐结构既有“分节歌”、“四句头”,也有多段体和散体乐段。丰富多样,很富研究价值。

商洛民歌-相关器具及制品

     一、商洛民歌中的“山歌”、“一般小调”和“号子”基本不用乐器伴奏。

二、“花鼓小调”中部分曲目在“草台”演唱中所用乐器为:板鼓、铙 、大锣、小锣等。很少使用弦索。

三、“渔鼓小调”的伴奏乐器:渔鼓筒子、简板、单片钗等。

四、“风俗小调”中的孝歌所用乐器:暴鼓或改良鼓、蒙皮鼓、大锣、小锣、铙 等。现代孝歌演唱加入了部分民族乐器。

五、商洛民歌流行为口传身授。一九七九年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工作全面展开之后,各种油印、复写本相继产生。这些曲簿虽离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编辑规范距离较远,但为商洛民歌的进一步流传和新音乐工作者的研究创作和借鉴起到了积极作用。

商洛民歌-历史渊源

     商洛民歌是商洛人民千百年繁衍,生存过程中的亲密伴侣。她品种齐全:民歌,小调(一般小调,经弦小调、渔鼓小调 花鼓小调)、劳作歌曲,风俗歌曲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革令时期的新民歌等一应俱全。内容广泛:涉及到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各个生活层面:爱情的、劳作的、祭祀的、诉苦的、劝善的、喜庆的等。特别是乾隆三十七八年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及两广移民相继流入商洛,并将他们的民间歌曲与商洛本土的民歌融合。因此,商洛民歌音乐风格千姿百态且量大面广。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全国的研究表明,中国民间歌曲的产生和传唱从何年代开始,均无定论。商洛民歌也很难考查出其准确的产生年代。但据一九七七年文物部门在商县(现商洛市商州区)紫荆出土的“泥质红陶哨”(仰韶文化遗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商洛的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能发单音的简单乐器。史学家结论:人声抒发情感应早于乐器制造。

商洛民歌-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商洛是秦楚大道,又是革命老区,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有秦之雄,有楚之秀。青山绿水,奇花异草,名胜名迹,土特名产,其秀其韵引人入胜。 商州,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秦岭东段南麓,地跨黄河、长江流域。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候适宜,资源丰厚,山川秀丽,风景醉人,是陕南的一方“风水地”。

商洛曾是战国时期商鞅的封地,李自成屯兵养马、休养生息之处。三秦要塞武关,天下闻名。武周大云寺全国独一无二。洛南猿人遗址、商州东龙山夏代遗址,为全国考古新发现。明代修建的东龙山双塔与“龙山晓日”交相辉映。闻名省内外的清代“船帮会馆”建筑雕刻精美绝伦,其人物造型、楹联,至今无人破译。李自成屯兵养马的“闯王寨”依稀可见当年盛况。丹凤境内的“商鞅封邑”遗址尚存。“四皓”古陵曾是文官下轿、武将下马肃然恭拜之地。

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山、洞、水自然风光。鲜明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形成了发育完美以柞水为主的洛南、山阳溶洞群。这里钟乳林立、千姿百态,被誉为“北国奇观、西北一绝”;牛背梁国家级羚牛自然保护区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新近开发的山阳月亮洞迂回百折,恍如地下迷宫。建设中的山阳天竺山森林公园,地处秦岭深处,奇峰幽谷,飞瀑清潭;商州市仙娥湖,水天一色,碧波万顷;静泉山八景美不胜收;丹江漂流惊险刺激,为西北首漂。商洛山灵水秀、民风淳朴,旅游正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尚有回、壮等少数民族散居全市各地。以境内的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辖1区6县,240万人。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频繁。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是商洛民歌。

商洛民歌-传承谱系

     商洛民歌源于东秦岭的商洛市全境并与四川湖南湖北和两广部分民歌互相渗透,传承关系十分复杂,未形成系统的传承脉胳。多以相互影响为主,少有一脉相承。我们仅将本市在当地比较有名气的歌手罗列如下 :
1、李黑娃,男,(1920-1993),商南县白玉乡人。以传唱“姐儿歌”而闻名商南和其周边地区。其代表曲目《这山望见那山高》在省内外流行。并编入中国ISBN中心1994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省卷》。
2、孟盛余,男,(1921-1985),能熟练传唱商洛民歌数十首,以《王婆骂鸡》最为流传。
3-4、储茂珍,女(1926- ),镇安县云镇人,其与王桂香(1925- )以传唱小调最多而出名,在当地影响很大。她们传唱的《叹四季》、《撒花调》、《卖樱桃》已编入中国ISBN中心1994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省卷》。一九八五年商洛地区文化局举办的“商洛民间音乐”调演,她们双双获奖。
5、马聚生,男,(1930- ),回族,镇安县西口人。商洛的“丝弦小调”仅此一人传唱。马聚生经常背着他的三弦在当地和自家门口为群众演唱丝弦,被当地群众誉为“山里的剧团”。
6、席雷地,男,(1929- ),山阳县中村人。以传唱《兰草调》系列“调子”民歌而闻名。其传唱的《老兰草》、《兰草调》已编入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歌集成陕西省卷》。
7、邓岐山,男,(1930- ),柞水县城关人,当地颇具名气的民歌传唱人。其传唱的民歌多为一人男女串唱,如《回娘家》、《卖扁食》、《十月怀胎》等。
8、刘文军,男,(1937- ),其传唱的商洛民歌多为“苦诉”民歌。如《拉壮丁》、《出壮丁》、《当兵苦》等。
9-11、兰玉楼兰有楼兰天楼壮族柞水县兰家湾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广西移居柞水。其传唱的《大四季》、《单身汉子》等风格已本地化。
12-14、赖步堂赖步正赖秀发,男,商州北宽坪人,赖氏三人搭档在当地为群众“白事”演唱“孝歌”和“孝歌号子”。
15、陈振义,男,(1940- ),洛南县人,是当地传唱民歌数量最大,类别最全的民歌歌手,山歌小调一应俱全。如《到底谁望谁》、《十爱姐》、《清早把门开》等。
16、雷智财,男,(1935- ),洛南县麻坪人,其传唱的商洛民歌《采花号子》已编入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省卷》。
17-19、刘全兴毕古成李元哲,男,丹凤县人,三人均为花鼓小调传承人。解放后政府把其安排到商洛地区剧团工作。他们提供表演的花鼓草台小戏《夫妻观灯》、《两楼会》、《回河南》等均被搬上舞台。

商洛民歌-主要价值

     商洛民歌,构词风趣幽默,旋律婉转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丰富民族音乐宝库,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商洛民歌世代相承,源远流长。是历史的活化石。有的民歌,其源可以追溯到《诗经》。秦始皇时,四位博士官隐居商山,史称“商山四皓”,他们的《采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已经传唱了了两千多年。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贬官商州,作山歌《畲田词》,有5首选入《宋诗全集》,“畲田”习俗今天仍有流行,其名改作“做神福”,实为民歌赛台。清代乡土诗人王时叙,著有《商州山歌》专集,全面记述了商洛的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明末清初,广东移民迁商洛,称为“客家人”,他们传唱的《绣汗巾》,字里行间记载着客家人北迁时的景况。

2、商洛民歌形式灵活,传唱广泛,具有较强的文化空间。每年春节期间,各县城乡都组织花灯、社火、旱船、舞狮“闹元宵”,演唱民歌助兴,时间长达十天半月。家喻户晓的孝歌,不仅成为风俗歌曲,也是宗教和仪式歌曲。除洛南县外,其他6县区的广大农村,但凡老人去世,都要举行唱孝歌,少则一夜,多达三五夜,聚集亲友,“以歌唱哀亡者”。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民歌已成为各旅游景点不可或缺的文化项目。商南县金丝峡,将民歌与流行歌曲同时向游客演唱,游客多欣赏当地民歌。

3、商洛民歌内涵丰富,生活气息浓郁,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泉。以贾平凹为骨干的“商洛作家群”,其很多作品,都以民歌民俗中汲取营养。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商洛花鼓戏,更是吸收商洛民歌中的小调、孝歌而成长壮大的。其最初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国家领袖汇报演出的《夫妻观灯》,则是由民歌剧改编的。商南县剧团编演的民歌剧《桃花运》、《爷孙赶驴》先后在省地会演中获奖。业余作者吴全喜,根据贾平凹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的山歌剧,在全国首届农村戏剧调演中获奖。

商洛民歌-濒危状况

     商洛民歌面临着后继乏人、自生自灭、不断萎缩的状况,甚至存在“自然消亡”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是:

1、生产方式的变化,传承空间缩小。民歌是长期农耕时代的产物,民歌中的山歌、号子有领唱、对唱和合唱,要在群体劳动中,经多人合作方有意义。而今土地承包到户,群体劳动机会很少,多数青年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他们告别小农生产方式,也告别了山歌号子。各地会唱山歌的人日益减少,多声部合唱的《塘匠号子》基本无人会唱。

2、现代文明的冲击,改变审美方式。随着广播、电视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的普及,文化娱乐活动进入多元化,流行歌曲不绝于耳,逐渐取代了山歌小调。加之商品经济的竞争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的空余时间相对减少,很多人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和欣赏传统文艺活动,而是图方便、图省力,在家欣赏现成的文化娱乐节目。

3、传统精神的式微,失去应有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歌的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够,没有专题研究,没有正面弘扬,导致许多人认为民歌土气,是“四旧”。在“文革”动乱时间,曾禁止各地唱孝歌,导致丧葬无人守灵的尴尬。受此影响,现在年青人中缺少“歌师”,孝歌没人捧场,只好改作放哀乐和打麻将,失去传统韵味。

商洛民歌-保护计划

     1、市上每年拨专项经费6万元,县(区)配套1万元,用于民歌收集整理、改造利用以及老艺人保护工作。
2、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投入10万元举办全市商洛民歌大赛,以提高商洛民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近年来,商洛市各县区累计投入30余万元,搜集整理出版了一批商洛民歌书籍和专辑。

一、主要保护内容
商洛原生态民歌的收集整理,商洛民歌的理论研究,传承人的培养保护,商洛民歌的普及推介。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建立了商洛民歌及民间艺术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文化局分管副局长任召集人,市群艺馆负责人任组长,县(区)文化局长任副组长,县(区)文化馆长任县(区)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
2、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举办了商洛市民歌大赛,以加强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和加工改造、利用。
3、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6年举办了商洛民歌研讨会。
4、市文化部门组织编印《商洛歌谣集成》、《商洛民间歌曲选编》;各县(区)先后印制出版了《山阳情歌》、《孝歌》、《柞水民歌》、《商南民歌》、《镇安花鼓歌》、《柞水渔鼓》民歌专集和电视专题片集。《商洛民歌精选》一书目前正在加紧编辑,年底将正式出版。
5、市文化局正在策划与商洛电视台联合录制商洛民歌专题电视片。

三、十年保护目标
全面收集整理商洛民歌史料,加强对商洛民歌的全面系统研究,建立起商洛民歌的有效保护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利用和保护体系,让商洛民歌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四、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 全面系统记录有特点老艺人的历史资料;建立完整有序的文字、图片音像、曲谱资料。
2007年 举办商洛民歌研讨会及商洛民歌传承人培训班,有效提高研究水平和演唱技艺。
2008年 举办商洛民歌大赛,编辑出版相关研究专集,选送年轻艺人学习进修,全面加强商洛民歌的理论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
2009年 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力争将商洛民歌纳入到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堂、业余文艺演出团队;进一步提升商洛民歌的推广普及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2010年 建立商洛市文化艺术大厦,加强县(区)、乡镇民歌演唱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商洛民歌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创造较好社会环境。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建立具有完整历史史料和老艺人传承人的录像、曲谱记录;全面加强商洛民歌的收集整理、理论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建立起对商洛民歌传承人的有效保护机制;培养一大批理论研究、创作和演唱专业人员;利用春节、端午节,组织社火、花灯、划龙船等节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群众文艺团体,努力将民歌民舞普及到社区,集镇和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民间歌手、歌师造册登记,为他们传歌授徒提供方便;市、县政府或文化部门,每年举行一次民歌演唱大赛,奖励先进,鼓励创新;加强商洛民歌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商洛市文化艺术中心,为商洛民歌的发掘利用提供设施保障。

六、建立机制
制定《商洛民歌传承保护措施纲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并由市、县(区)政府牵头、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市、县(区)文化馆(群艺馆)组织实施。

七、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洛民歌资料普查收集、整理30万元;商洛民歌专集、影像专辑及理论研究专著等系列专著、专辑出版40万元;传承人培训、培养、补贴费40万元;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商洛民歌演唱活动20万元,以5年计100万元;开展商洛民歌专题研究活动5年需30万元;在拟建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立商洛民歌研究、演出、培训基地,并配备相关设备90万元。共计350万元。

商洛民歌-视频欣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