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三国2退出军团:新产业 新高度 新攀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0:53:19

新产业 新高度 新攀登

——广州市后亚运经济转型述评

本报记者 罗艾桦

《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04日   01 版)

  “没上过广州塔等于没有到过广州!”耸立于古老羊城新中轴、日夜护送珠江滔滔东去的亚洲第一高塔——广州塔,凭借亚运盛典,迅速出落成广州新地标,吸引着四海嘉宾,往来无数。

  像广州塔节节攀登云天,近年来,广州在坚持以筹办两个亚运为契机、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孕育现代产业体系,迅速从 “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世界工厂”向“中国服务”飞跃,从“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嬗变,不断攀登科学发展新高度,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交相辉映。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说,进入后亚运时期,广州市将继续遵循“低碳、智慧、幸福”的科学发展路子,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一手抓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推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更加重视民生为本和生态保护,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让城市更美好,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新产业:服务业实现“四个60%”,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喜欢骑自行车的人都会感叹“骑快车易,骑慢车难”。一直以来,由于唯GDP观念作怪,搞工业就像“骑快车”,发展服务业则近似“骑慢车”,精明务实的广州人不屑拼土地、拼资源、拼人力、透支环境而去骑所谓暂时的“快车”,毅然选择了“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全面吹响了进军现代服务业的号角。

  向着大海走,广州南沙新区开发与深圳前海开发、珠海横琴开发一起,齐齐写进了国家“十二五”蓝图,成为广东转型升级的三大重要平台。

  与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齐名的萝岗中(国)新(加坡)广州知识城起步区项目也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作为广州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知识城将打造成为引领广东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汇聚全球精英的高地、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新城。

  2010年,在连续6年每年新增1000亿元的态势下,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604.48亿元,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348亿元。广州成为我国内地继上海、北京之后迈入经济总量“万亿元俱乐部”的第三大城市。今年上半年,广州经济增长依然强劲,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30亿元,同比增长11%。

  与之比翼双飞,全市三次产业比优化为1.58∶34.69∶63.73;产业发展实现“四个超6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居全国大城市第二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60%;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检测认证、四方物流等服务业新业态如雨后春笋……标志着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广州在全国率先进入服务型经济发展阶段。

  尤以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速超过15%。到目前为止,投资广州的世界500强多达174家,首批认定的总部企业超过200家;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品牌展会数居全国第三,广州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活力会展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凸显,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产权市场交易额、保险市场保费收入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位,银行电子结算中心业务量占全国总业务量1/4;拥有国家A级资质的物流企业总量跃居全国第二,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箱、居全球第七名;“中国动漫第一奖”金龙奖正式落户羊城,“中国动漫第一股”达力传媒成功上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凭借经济活力擢升13位、创新能力飞升8位、经营成本下降两位,“千年商都”广州还一举摘得“福布斯2010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桂冠。

  新高度:加快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

  1745年1月11日,一艘名为“哥德堡Ⅰ号”的大型瑞典帆船,装载着重约700吨、价值2.7亿瑞典银币的瓷器、香料和丝绸,从广州启程回国。2005年10月2日,“新哥德堡号”又满载着中瑞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祝福,10个月后抵达广州。

  广州的决策者深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至少要具备两个基础条件,一是有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经济硬实力,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与竞争;二是有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在内外文化交流合作中能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广州也不乏这方面的底气:手握“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五张金色名片,依托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完善发达的空港、海港、铁路港等现代枢纽,拥有实力强大的汽车、石化、数控、造船、钢铁、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吸聚着珠三角巨大的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为此,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重点从两方面努力,那就是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这也是广州最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特质,是最符合广州实际、最具广州特色、最有可能加快建设的目标定位。

  当务之急就是要以世界眼光,着力发展涵盖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会展、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总部经济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亚洲物流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旅游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基地。

  同时,坚持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为此,首先在“十一五”期间累计安排重大高端产业项目141个,投资总额达3401亿元,2010年批准投资总额超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3个,顺利推进了广汽自主品牌汽车、和谐型大功率机车修造基地、新科宇航飞机维修基地、中国南车修造基地、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东风日产乘用车扩产等一批重大产业载体项目。作为“汽车大市”,广州最新的目标是,到2015年,汽车产能达到450万辆,汽车及零部件出口36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研发力量雄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汽车制造基地。

  其次是紧密结合“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重新明确新老城区规划定位,以城市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六个中心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重点打造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黄埔)临港商务区等六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功能区;六个外围区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再次是突出创新驱动,依托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国电信亚太数据引擎以及全市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扎实推进软件、动漫、生物、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还有就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广州市共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43.45亿元,超过GDP的8%;《喜羊羊》等原创动画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30%;广州国际设计周和国际动漫展日益成为大型国际综合性设计活动。

  为了替现代高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全市3年间共关停和搬迁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项目)5699家(个)。未来还将继续推进城区产业“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和“双转移”工作,高标准建设好广州(湛江)、广州(阳江)、广州(梅州)三个省级产业转移园。

  与广州的期盼和努力不期而遇,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将广州列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明确提出要把广州打造为国家服务业中心、服务业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和服务业体制改革创新先行区。至此,广州迈向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路径愈加明晰。

  新攀登:以提升城市功能和市民幸福指数论输赢

  上海浦东一日千里,天津滨海日新月异,深圳苏州步步紧逼……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今天的大都市又该以什么来论输赢?答案已悄然写下“区域城市功能”和“市民幸福指数”诸字,涉及资源配置、经济辐射、城市布局、社会事业均衡诸项。借助亚运盛会,广州在世界面前展现了成熟和自信,也更加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广州与国家中心城市的最大差距,就在于功能方面的差距;必须通过提升高端要素的集聚功能即实现产业高端化来提升城市的功能,把与“市民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蛋糕”做大做香,切匀分好,早日迈入“幸福广州”。

  时值春暖花开,广州先后组团,北上首都和天津,东访合肥、苏州、昆山、南京、上海五市,虚心学习取经,竭诚交流合作;假座北京、上海隆重举行“新广州新商机”大型推介活动,揽回项目214个,总金额8830.4亿元。在这些项目中,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研发平台等近八成。它们建成投产后,将使广州的产业布局呈现脱胎换骨式的优化。

  与此同时,列入全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的项目如七星伴月、熠熠生辉——中新广州知识城:引领广州乃至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首批33个项目正式入驻,其中,中科院院地合作类项目4个,生物医药类项目2个,文化创意类项目2个,金融会展类项目3个;南沙新区:穗港、穗澳相继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启动实施粤港澳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倾力打造服务内地、连接香港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国际生物岛:已于7月8日正式“开岛”,致力组建广州国际生物科技企业联盟和广州国际生物产业投资联盟“两个联盟”,建设全球生物科技开发创新和技术转移孵化中心、全球生物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生物产业国际人才培训中心“三个中心”;中科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与20余家机构和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华南新药创制中心:跻身国家生物医药重大创新平台行列、建立了新药质量标准平台、转化医学中心等一批新的技术平台;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琶洲轻工行业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一批著名展览公司和知名企业总部先后落户;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广州期货、华夏银行等39家金融机构相继进驻,成为全市金融总部最集中的区域。

  在7月21日闭幕的中共广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上,广州市市长万庆良进一步强调,以构建连接全球的城市创新体系为基础,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101个重点项目特别是60个总投资在2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建设;围绕十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六大战略性发展平台以及战略性主导产业,积极对接做好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南沙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天河智慧城、国际生物岛的全球招商活动。同时强化社区公共服务,以最大程度激活广州行政神经最末梢。

  为发挥“四两拨千斤”效应,广州市还郑重承诺:由市本级财政每年拿出40亿元,“十二五”期间共200亿元,大力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和留学项目“菁英计划”等,从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予以激励与扶持,早日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站在新的高度上,活力四射、魅力无限的后亚运广州又奋起攀登、欣然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