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生活邀请码:刘存厚传(原创传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04:06

刘存厚传

徐正唯

刘存厚,号积之,清光绪十年甲申腊月初九(公元1885年1月)出生在简州西70里的白石岗(今简阳县三岔镇兴隆场乡)。刘家先世承领盐引商务,设号温江。存厚曾祖辈,因为结交清督杨遇春,家资遂富。于是广置田产,建修白石岗房廊,子孙功名不绝。刘存厚祖父辈多为文、武生。父廷辅,字立羽卿,又名声扬,光绪十五年己丑(公元1889年)恩科武举。刘存厚有弟3人:存重,号有三,清四川高等藏文学堂毕业,民国初年曾任叙永县知事;存深,字弘道,号造之,虚衔陆军少将;存沉,字邦俊,号肇乾,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师长、军长等职。

刘存厚幼读私塾,17岁参加郡院试,不中。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秋,四川武备学堂设立,刘存厚考入本课科学习。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存厚与周骏、尹昌衡等人被该学堂首批选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在校与尹昌衡、唐继尧、李烈钧相善。宣统无年(1909年),刘存厚毕业回国,经北京军咨府(即参谋部)、陆军部考试及格,奖给陆军科举人,得到段祺瑞的赏识,推荐给云贵总督李经羲,调往云南练兵。

云南讲武堂正式成立后,刘存厚任战术教官。讲武堂总办罗佩金、监督李根源,俱是士官生、同盟会员。教官中刘存厚等近30名士官同学,也参加了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初,士官三期生蔡锷任清陆军十九镇三十七协统领(相当旅长),罗佩金任三十七协七十四标统带(相当团长),刘存厚任七十四标第一营管带(相当营长)。三十七协和讲武堂,后来成为云南反清革命的两个据点。刘存厚附和其间,同时又与清督练公所总参议靳云鹏相周旋。

昆明光复,蔡锷为云南都督,令唐继尧进军贵州。唐继尧任贵州都督后,派韩建铎为“援川”滇军司令,刘存厚为总参谋,率两梯团约3000人,进驻四川叙府(今宜宾)、泸州、自贡盐场,捕杀当地同盟会义军首领,提取盐款,委派行政官吏。四川都督尹昌衡派第二、三镇川军进驻自流井界牌,决心武力驱滇。经蜀军政府代表胡景伊与四川军政府代表一起和滇军交涉,礼送滇军出境。刘存厚知道回滇仍无出路,就密电尹昌衡表示愿意返蓉。尹复电欢迎,存厚就借口父亲嘱回,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3月初,离开滇军,返抵成都。

当时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尹昌衡已将川军扩编为三镇。为了安置刘存厚,尹昌衡特意增编第四镇,任命刘存厚为统制(相当师长)。不久改镇为师,刘存厚任第4师师长。

1913年7月,尹昌衡出师康定平叛,胡景伊护理川督,投靠袁世凯,排挤打击革命党人,对刘存厚等人竭力拉拢。胡景伊是袁世凯之与党(即盟党)共和党的四川支部常务理事。这时,刘存厚、周骏请准加入共和党,转而拥胡。8月,川军第5师师长、重庆镇守使熊克武和杨庶堪宣布独立,响应讨袁,分兵西进讨胡。胡令川军1师周骏、4师刘存厚迎击。熊军败退。9月,刘存厚军进驻重庆,大肆搜捕国民党人,株连无辜,抄查财物,得银20多万元,旋师成都。川军2师彭光烈因通熊问题,全师解散。遂将第4师番号改为第2师,刘存厚任师长,授陆军中将衔。

1915年初,袁世凯任命陈宧会办四川军务,率北军冯玉祥等三个混成旅入川。调胡景伊入京。后又特任陈宧为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在全川实行大清乡,扫清各种反袁力量,为袁氏阴谋帝制铺平道路。陈宧派刘存厚为川南清乡军总司令,率兵2团,由成都驻守泸州。10月,袁氏宣布实行帝制。12月,蔡锷等在云南独立,通电讨袁,处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罗佩金为部参谋长,北出四川永宁(今叙永县)。

蔡锷军进入川境后,刘存厚被作为重点争取对象,双方互通电讯,商议反袁。当时,刘存厚二弟刘存重任叙永县知事,刘父就养任所。刘存厚率部移驻永宁后,刘父也竭力支持举义。

1916年1月29日,刘存厚由永宁到纳溪。31日,在纳溪以“护国川军总司令”名义,向全川军民发出讨袁露布(檄文),宣布独立。当时川、滇护国军共约7000人,袁军曹锟、张敬尧、陈宧等部实力在50000人以上。护国军与袁军在泸州、纳溪西南棉花坡、大洲驿一带激战,相持两个多月。各省纷起讨袁。袁氏被迫宣布撤销帝制。陈宧也被迫正式宣布四川独立。袁氏于6月6日死亡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黎元洪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7月20日,刘存厚部入成都,布告摄行军民政务,维持秩序,强行提取银款48万元。29日,蔡锷抱病入成都,全城悬挂国旗,刘存厚率领机关、法团、学校、地方耆老,到牛市口迎接。蔡锷电保刘存厚为川军第2师师长,权委川军第1军军长,请授陆军上将衔。这是刘存厚历史上最为光彩的一页。此后,刘存厚就开始在一系列军阀混战中,逐步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顽固、守旧、反动的地方军阀形象。

1916年8月,蔡锷受唐继尧排挤,离蓉赴日就医。9月,北京政府电令罗佩金(云南人,国民党员)暂署四川督军,戴戡(贵州人,进步党员)暂署四川省长。刘存厚仍维持原职,大失所望。罗佩金肆意推行唐继尧滇人制川的军阀割据政策,对刘存厚一向轻视、疏慢。刘存厚通过吴莲炬(四川人,共和党籍国会议员)、张澜(四川人,进步党人)向北京输诚,取得段祺瑞、靳云鹏等人的支持和梁启超、蒲殿俊等人的好感。同时在川籍军政人士中大肆活动拉拢,做好武装准备,决意武力驱滇。

1917年3月,罗佩金召集各军将领成都会议,缩编川军。会后,刘存厚宴请川军各师将领和代表,一致反对改编。由刘存厚领衔向北京政府发出“五师长指控罗佩金调集滇军准备作战”的通电。4月18日晚,罗、刘成都巷战开始。主战场在成都市中心皇城一带。两军放火焚烧民房,双方白刃肉搏,伤亡数百人。20日,北京政府电令:免去罗佩金四川督军职,改任超威将军;免去刘存厚川军第2师师长职,改任崇威将军。又令戴戡代理四川督军。24日,罗佩金被迫交出督印,率部移驻外东至仁寿、简阳一带。后又退至自流井、富顺一线。刘存厚部亦退驻北门凤凰山。刘、罗之战结束。

戴戡利用刘、罗之战,通过梁启超等进步党人关系,靠拢段祺瑞,得兼代四川省长,集省长、督军、会办三颗大印于一身。此时戴、刘相互忌恨,张澜亦不甘戴独占权位,遂与刘存厚合作。五、六月,北京政府发生黎、段“府院之争”,段离京赴津,张勋拥溥仪复辟。7月3日,溥仪伪谕,授刘存厚四川巡抚伪职。5日,戴戡以“讨伐叛逆”名义,对刘存厚用兵,发动“戴、刘之战”。刘存厚通过吴莲炬在京、津奔走于段祺瑞、张勋之间,以观时变,因此,得溥仪伪谕后,并不表态。4日,刘存厚通电声讨张勋复辟,拥护共和;并通电揭露戴戡把持邮电、砌成刘罪的阴谋。5日晚,川、黔两军在成都北校场、西校场一带激战。两军持续战斗10余日。黔军在城内四处纵火,杀戮抢掠,甚于滇军。8日,黔军败守皇城。戴戡久待退驻叙府的罗佩金滇军来援,粮弹告罄,迫不得已,愿交出三印,撤军出城。刘存厚知道,戴意在与滇军会合后卷土重来,于是假意应允,事先已派出邓锡侯团驰赴龙泉驿、山泉铺一带,截击由蓉撤出的黔军,并阻击由资、简、荣、威西上的滇军。17日,戴戡交出三印由省议会保管,从南门出成都向仁寿退走。21日,在仁寿秦皇寺遭刘部伏击,戴戡自戕,随行将领多被俘杀。同月,段祺瑞击败张勋,由冯国璋代理总统,段重任总理。冯国璋任命川军第一师师长周道刚暂代四川督军,张澜暂行护理四川省长。在京的进步党领袖梁启超等人对戴戡之死十分悲痛,要求严办刘存厚,但段祺瑞置之不理。刘存厚又与川军周道刚、钟体道等,集合一、二、三师兵力,在成都东、南,以及川南广大地区,同滇、黔军进行了规模更大的“资、简阻击战”、“青、眉攻防战”、“资、内争夺战”。再次打败滇、黔军。11月,北京政府任命张澜为四川省长。12月,调周道刚为保威将军;18日,改任刘存厚为四川督军。刘存厚两次成都之战,客观上维护了四川的独立地位,也使他初步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标,登上了四川军阀的宝座。

在清帝复辟时孙中山举行护法,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军大元帅。1918年1月,熊克武就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广州军政府秘书长章太炎转来孙大元帅讨伐刘存厚电令,于是,川、滇、黔靖国联军分路进攻成都。2月18日,刘湘等通电拥熊。刘存厚于是在19日同张澜率田颂尧等部退出成都。20日,熊部吕超入成都。刘存厚退到绵阳,与钟体道部汇合,暂驻一月余。刘存厚在绵阳预征一年田赋,派兵勒收,开四川田赋预征的恶例。然后,刘、钟部经广元、昭化(今并入广元),于6月9日退入陕西宁羌(今宁强)。7月,北京政府发表刘存厚为国军第21师师长,钟体道为第22师师长,划汉中、沔县、宁羌、城固、西乡、石泉、汉阴7县为刘、钟两部驻地,粮饷械弹均由北京政府供给。刘存厚于汉中设四川督军行署。张澜在北京设四川省长行署。11月,吕超等部攻汉中不克,败退回川。

刘存厚部退驻汉中后,在城乡开烟馆,摆赌场,估吃霸赊,奸淫妇女,无所不为,引起人民极大愤怒。刘存厚还在陕南一带估逼农民种植鸦片烟,派员督种,按亩收捐,曾引起驻京英国公使向北京外交部提出抗议。1919年1月,陕西省议会电告北京政府,指责刘存厚种植鸦片,抽收苛捐,请求调令离陕。1920年2月,陕西督军陈树藩、刘镇华等,先后7次电告北京政府,揭发刘存厚种种罪行。同时,陕西省议会宣布刘存厚祸陕罪状12条,请求北京政府迅予调离。陕人并讽以一联云:“早去一天天有眼,再来此地地无皮。”4月,陕督陈树藩对刘存厚下令逐客,限期离开陕西。

正当刘存厚蹙处陕南之际,熊克武在1919年2月就任由岑春煊广州军政府任命的四川督军职务。1920年,唐继尧指示吕超讨熊,川滇黔战争爆发。7月10日,熊克武率部离成都退守保宁(今阆中)。早在1919年,刘、熊即有文电往还。这时同病相怜,弃嫌修好,互商联合反攻驱逐滇黔军,并相约战事未决胜负之前,两人都不用督军名义。于是,刘存厚部西取成都,熊克武、刘湘部东取重庆。吕超于1920年9月5日退出成都。6日,刘、熊部克复成都。川军云集成都北、西、南,兵力81营,滇军退集东道,合吕超兵力63营,双方在龙泉山血战七昼夜,在成都近郊苦战五天,伤亡惨重。9月21日滇军败退。10月8日川军占领泸州,击毙滇军第2军军长赵又新。15日川军攻占重庆。30日熊克武抵渝,设立四川督军公署。11月8日,刘存厚返成都,也打出四川督军公署招牌。一时南北政府分别任命的两个四川督军,在成、渝对峙,分庭抗礼。刘存厚通过驻京代表胡景伊、吴莲炬与靳云鹏联络,请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省长,并任命川军各将领,引起熊克武和川军将领强烈反感,集怨于刘存厚一人。

刘存厚在由陕回川后,就对川军将领大肆封官升级,委任了11个师长。对北京政府的任命令,默然承认,并电北京政府,承办国会议员选举,表明坚决附北。还向北京政府保委四川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派兵估逼前任交代。刘存厚在成都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先后发生了1920年11月26日、1921年元旦两次军队毒打学生事件。1921年1月24日,成都学生联合会通电声讨刘存厚纵兵殴打学生。2月18日,熊克武与所属第1军军长但懋辛,以及第2军军长刘湘、第3军军长刘成勋联名通电,宣布刘存厚自居督军、扩充军队、倾心北庭、阻挠川省自治等罪名,三军联合分路进攻刘存厚。3月22日,刘存厚通电宣布解除靖川军总司令职务,自动下野,被迫离开成都,西走灌县。由护卫营随同,经汶川、茂县,绕道甘肃,重返川北、宁羌,再度流亡。战事平息后,邓锡侯部回驻绵阳,田颂尧部回驻阆中。

到了1922年7月,川军第1军但懋辛与第2军杨森之战爆发。杨森退入湖北,投靠吴佩孚。1923年2月,又爆发了川军一、三军和边防军,与三、七、二十一师之战。吴佩孚趁机援助杨森回川,并令刘存厚部由陕南进兵川北。2月19日,刘存厚部进驻绵阳。4月5日,邓锡侯等占领成都;6日,杨森占领重庆。5月13日,熊克武反攻收复成都。刘存厚和北军向北退走。6月,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杨森等拥戴刘湘出山,担任北京政府任命的川康善后督办。1924年3月,刘湘、杨森等又进入成都。熊克武率领讨贼军退驻遵义。

这时,刘存厚随杨森部坐镇重庆,仍以四川督军自居,并在1月19日通电北京政府,请任命邓锡侯为继任四川督军,杨森为四川省长。3月21日,陈国栋、田颂尧等又向洛阳吴佩孚电挽刘存厚督川。4月21日,刘存厚再次致电吴佩孚请任命杨森为四川省长。5月28日,北京政府令:四川督军一缺,着即裁撤。特派杨森督理四川军务善后事宜。特任邓锡侯为四川省长。特命田颂尧帮办四川军务善后事宜。特派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特派刘湘为川滇边防督办。6月10日,又特派刘存厚兼四川陆军检查使。6月24日,刘存厚通电宣告撤销四川督军署。至此,最后结束了他七年之久的督军梦,开始穷处川北,做起了地方小军阀。

1924年9月,刘存厚部由陕境分兵从南江、城口等地进驻绶定(今达县)。10月,刘存厚本人由重庆赴绥定,在原靖国军司令部设“川陕边防督办署”,门悬北京政府五色国旗,辖境有绶定、宣汉、万源、城口4县,开始了他在达县近10年的统治。

刘存厚到达县时,只有两个团和一个警卫大队,官兵编制都不足额,总兵力不足5000人。从培石运回吴佩孚支持的3000支意国枪,部队改名川陕边防军后,刘存厚即着手募兵,招安土匪,收编来投靠的部队。逐步扩大到两师、一路,总兵力约25000人。

1927年7月,吴佩孚被北伐军打垮,于13日入夔门,投奔杨森、刘存厚。1928年6月,刘存厚不顾南京政府“讨杨锄吴”的通电,将吴佩孚一行安置在达县与开江交界的檀木场大地主陈济川等的大院居住,并对吴佩孚供应、警戒甚谨。吴佩孚惊魂甫定,愁肠百结,当时曾寄给刘存厚七律一首云:“方寸纠纷俗累萦,无端怅触笔花生;人因落魄寻知己,诗写牢愁见性情。孝水梦回千里曲,蜀山月挂一钩轻;枕边莫恼鸡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刘存厚得诗,十分高兴,对吴更加同情。半年后,他又迎接吴佩孚到离达县城30里的河市坝居住,并在达县城中任吴设置“行辕”,招兵买马,组成3个警卫旅。

1928年10月底,国民政府指定刘湘为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委员长,邓锡侯、刘存厚为副委员长。

19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吴佩孚亟想趁机出山。3月12日,吴佩孚57岁生日,刘、吴合谋,大摆寿宴。刘存厚事前发出通启,广为招徕。北洋系段祺瑞、曹锟,以及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等纷纷派代表祝寿,以窥吴究竟。川省军阀都有厚礼馈赠。刘存厚送寿银5000两。吴佩孚赠送每位客人1本《蓬莱诗稿》,由刘存厚题字,吴的秘书长作序。10月,段祺瑞派代表来河市坝密谋,促吴再起。刘存厚竭诚拥吴出山。

1930年3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前夕,刘存厚派代表余绍琴到南京谒见蒋介石,请求准许吴佩孚回山东原籍。25日,吴佩孚以“兴国军”总司令名义,发出军事委任状。4月,中原大战爆发,北洋军阀重新酝酿,提出段、吴合组政府的主张,各方军阀代表先后来河市坝,与吴商讨局势。5月6日到29日,吴佩孚三次通电进行试探,并与刘存厚密商,定于6月4日由达县启程出川。后来,吴佩孚出川受阻,刘存厚又劝吴移住宣汉偏僻小镇下八庙。

1931年春,冯、阎战败,“兴国军”成为泡影。5月,刘存厚盛宴欢送吴佩孚赴蓉,赠送路费银20000元。结束了刘存厚与北洋军阀相互勾结,企图再起的一枕黄粱。

刘存厚在达县无善政可言,搜刮人民最为厉害。除国、省规定的税收外,他还私收税捐,名目繁多,并将田赋改为一年两征,民国22年时,已预征到民国40多年。他还在达县开设兵工厂、造币厂,制造枪弹、银元和铜元。

万源、城口的农民在刘存厚统治下,生活十分痛苦,1929年1月,自动组织了数千人的抗租军,与刘存厚作斗争。7月,共产党员李家俊领导农民,夺得刘存厚部意国枪百多支,于1930年1月改编抗租军,成立了四川第1路红军,在万源、城口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刘存厚与豪绅联合,从军事上封锁红色区域,烧毁房屋,挟逼农民作前锋进攻红军,违则格杀勿论。残酷地镇压了成源红军。

1929年7月22日,刘存厚被迫受任国军新编第15师师长。1933年5月,蒋介石将国民革命军第23军的空头番号拨与刘存厚。10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攻达县,刘存厚弃城逃跑。21日,红军正式入城,结束了刘存厚在达县近10年的统治。

刘存厚逃到梁山(今梁平),10月28日,蒋介石以“轻弃防地”罪名,下令将刘撤职查办。残部改编后,由其弟刘邦俊代理第23军军长,归王陵基指挥。至此,刘存厚彻底平息了争雄四川的野心,开始了长达16年在成都做寓公的寂寞生活。

刘存厚经万县、重庆到成都,用多年搜刮所得,在成都购置园林一处,修葺之后,名为“榆园”,闭门隐居。又在简阳草池堰购置一处庄园,题为“桂里山庄”。并在山庄对面山嘴为自己建造“崇威将军茔”生圹。一圹三穴,列墓道石翁仲。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刘存厚旧友阎锡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时,用飞机送刘存厚去台湾。刘存厚闲居台湾,祖孙三代合住一座小木房,生活颇为拮据。川中闲散将领杨森等人,与之时有过从,但都无力资助周济。他曾在与乡人诗中自况云:“蹉跎容易又三春,一事无成唯虑贫。谁识路旁卖瓜客,曾为麟阁画图人?”据《台湾四川文献月刊》所记,刘存厚于“四十九年六月卒于台北,得年七十有六”(原记“1962年病逝于台湾,享年77岁”,误,今特正之)。

刘存厚思想顽固,是四川最早的日本士官生,资格最老,他的部队在四川也是最旧式军队,一贯拥护北洋军阀,直到1930年仍挂北洋政府五色旗,联合国家主义派。1931年中,因势力孤弱,时感危险,才被迫电告刘湘,自愿服从编遣,被迫接受蒋介石委任的职务。在他统治达县时残酷镇压共产党。对国民党在达县的组织活动,也进行压制。他信奉国家主义,提倡尊孔读经。他统治达县时期,达县的国家主义分子活动猖獗。他生活有规律,不嗜烟酒茶。在成都闲居时,积书万卷,并收藏许多金石碑版法帖名画。喜好书法吟事。书法董玄宰,诗学白乐天。晚年双目失明,写字时全凭积累经验,挥洒草书,笔力仍劲健。

(主要参考文献:《刘氏宗谱》;《四川近代史》;《四川军阀史料》第一至三辑;《刘存厚在达县》;政协简阳县委员会《简阳文史资料》第十、十一辑。)

撰文:徐正唯  原载政协简阳县委员会《简阳文史资料》一九八七年第十三期、一九九五年新修《简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