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豆现在怎么玩:佛教对三教九流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07:21
佛教对三教九流的看法 作者:卜卦算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4 14:59:35
儒、释、道并称为三教的说法,由来已久。释教即指佛教,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儒教其实即指孔、孟重伦理、礼治等儒家的教化而言。道教则是以贵生为主旨,含括以丹鼎、斋醮、符籙、积善、经戒为道法的各道派之教。儒、道属于中国本土文化,佛教则传自印度,因此,三教不论在教义思想或信仰仪礼方面,多有差异。但是,三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相互影响,继而产生三教合流之说。九流之说根据《汉书.艺文志》所记载,一曰儒家流、二曰道家流、三曰墨家流、四曰法家流、五曰名家流、六曰阴阳家流、七曰纵横家流、八曰杂家流、九曰农家流。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重要的学说流派。

  九流各有所长。儒家的孔孟中心思想着重于“仁”,强调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学习六艺,堪称为知识分子。老庄道家之学,“以道为理,以德为体,以常为宗,以无为本,充其极致,乃至于无所不为”。老子力主返璞归真,顺乎自然。墨家的创始人为墨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自苦利人为神圣,重视勇士的精神,即令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末流遂演变为游侠帮派。法家主张积极变法以富国强兵,通过严刑峻法使万民承顺。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皆为其中翘楚,此家学说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由于严苛的暴政也引起人民强烈的反弹。名家是专研“名实”关系的学术派别,偏好辩说理论,对逻辑学的思惟方式饶有贡献,惠施、公孙龙等专研解析名相,不过其中含有混淆辩证的矛盾观念。阴阳家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理来解释朝代兴衰,预言未来变化,创始人邹衍提出“五德终始”之说,虽然引起争霸天下的诸侯好奇,但是最终成为谶纬迷信。纵横家有如现代的外交专家,当时游说于战国诸侯之间的苏秦和张仪,采取的“合纵对抗”及“连横和解”政策,即大大影响战国七雄与秦始皇的决策。杂家试图“兼儒、墨,合名、法”,综合诸家思想而理出一套治国方术,以秦朝吕不韦为代表人。农家为农业生产技术专家,致力于“播百谷,勤农桑,以足衣足食”。创始人许行还倡导“君臣并耕”。九流各具特色,皆因当时社会所需而衍生,然因时代的变迁,至今除儒、道二家仍然屹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列外,其余大多于春秋战国时代后就渐渐没落了。但是,若以现代观点来看“三教九流”,发现它们仍旧融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教育学说、法律典制、政治理论、外交公关、逻辑演算、民俗节庆、帮派教会、卜卦算命、心理谘商、农业知识等各行各业中。先秦的“九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确有着启发带动的贡献,它汇集先民智慧经验的大成,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儒、释、道三教历经时代文化的融会后,修行的立论,济世的宗旨,难免会有相互比附之处。比如:儒说“正心”,释说“明心”,道说“炼心”;儒以“治世”,释以“治心”,道以“治身”;儒近“人道”,释近“佛道”,道近“天道”;儒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佛曰“上求菩提,下化众生”,道曰“清净守心,无为而治”等。不过,仔细的探本溯源,三教说理的浅深,陈义的归趣,还是迥然不同。儒教说:“未知生,焉知死。”举凡有关宇宙来源、神秘现象、生死问题皆置之不理,一切顺天由命。道教则以“一气化三清”的理念,将宇宙的生成与神仙思想结合,并认为天地万物皆由三清尊神所化,这是唯物思想的体现。佛教则揭橥“缘起性空”之理,以解答宇宙成、住、坏、空的因缘观,并以善恶因果、三界轮回的学说,打破人们对生死的迷惑。佛教的教义圆融无碍,使佛教能跻身于儒道九流之中,而能久远流传。

  现今的“三教九流”已脱胎换骨融入社会上的各种行业中,形成崭新的风貌。更由于科技文明的日新月异,新的行业不断的出现,已非昔日的三百六十五行可以涵盖得尽。新的行业无奇不有,然好坏、正邪杂然纷陈,因此,应以佛教的正见、正命来辨别正邪,只要合乎因果业报、五戒十善等清净律仪,能自我要求、自我净化及发起自利利他的菩萨心肠,则传统的“三教九流”,现代的“百家争鸣”,都能在善美戒法的规范之下,使社会更祥和安定,世界更趋于清净美好。

[注释]

  一般皆以为儒家、儒学、儒教为同义词。儒教,是指儒家的教化,即孔子的言教。因为儒家有祭天、拜祖、祀孔等宗教性活动。历来儒者如董仲舒、韩愈、康有为等,即曾致力于将儒家变成儒教。

  历代佛儒争论的重点不外:僧侣剃除须发、不婚无后,有违孝道;披袈裟、袒右肩,见人不行跪拜之礼,违背服饰行仪的礼制。慧远大师指出印度与中国的习俗不同,且僧侣乃出世修行者,本与俗人有别。孝可分为世间孝与出世间孝二种,世间的孝道是现世孝,譬如儒家的甘旨供养,使父母现世安乐,衣食无缺,光宗耀祖。出世间的孝道是永久的大孝,不仅孝养现世父母,更要接引他们学佛,使其免于轮回之苦,永得安乐。另外,佛道争论的重点在于二教孰胜孰劣。最初道教以佛教为外来之教而排斥之,最早的争论见于东汉迦叶摩腾与诸道士论辩;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批难道教神仙说的诈妄;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间也有佛道之争,王浮乃伪作《老子化胡经》,妄说老子西去印度转生为释迦,教化胡人,尔后二教常因此经而论争。佛道之争从学理的争论到危及佛教的生存,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与后周世宗毁佛,酿成“三武一宗”的佛教法难,皆因道教所引起。

  两汉学术思想堪称三教合流的滥觞,自两汉起,三教即不断交融,《牟子理惑论》便是东汉末年融会儒释道三教思想的作品,列论三教的异同与优劣,阐述佛教思想非但不与儒、道相抵触,而且有相辅相成之效。佛教对于儒教和道教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例如宋代儒家所致力研就究的理学,即受到佛教华严宗、禅宗思想等的影响,而有所谓“儒表佛里”、“援佛入儒”之说,一改过去儒学只重经论文字及形式的礼法仪制,进一步追求生命的究竟真实。另一方面,许多道士即是吸取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来调整道教的教义,如《道藏》即参照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组织而创立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的学说;《道藏》里的“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则是参照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道教的戒律大体上也都是仿照佛教戒律而立。另外,佛教的宇宙观也丰富了道教对于天界及地狱的论述。佛教的佛性论与禅宗明心见性说,对道教的道性论与修心炼性说也有很深的影响。

  广义言之,仁为一切德目的总称;狭义而言,人即爱人。仁者,人也,所以为人之道也。三纲有君臣、父子、夫妇。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四维是礼、义、廉、耻。八德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不仅协调个人与他人及整体利益的关系,也消除社会各阶层间的对抗和冲突。

  即求名符其实之效。

  例如:“孤驹未尝有母。”言有母不得称“孤”驹,此说即有矛盾处,只是在名相字义上强行解释,这种区别并非实有,若不曾有母,怎能生驹?

  以五行相克之理而言,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顺序为土、木、金、火、水。说虞以土德王,夏以木德代之;夏以木德王,殷以金德代之;殷以金德王,周以火德代之;秦继周为水德,汉胜秦为土德,此为“五行相胜”说。

  谶为隐语,预决吉凶;纬乃依托经义,杂以术数。“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神秘语言。“纬”,是方士化的儒生用神学观点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和比附的著作,它相对于“经”而得名,正如布上的纬线与经线相配一样。因纬书中也有谶语,所以后来往往把谶和纬混为一谈,通称为谶纬。

  佛教与儒家皆主张以“人”为本,但两者间不同的是,儒家的修持阶位属佛教“五乘”(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中的“人乘”,以获现世福乐为旨。佛教认为学佛须“上求下化”,自度度人。

  孔子认为人的祸福穷通皆有命定,而个人的道德修养、国家的政治廉明,则取决于人的意愿与行为。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又说“五十而知天命”,以儒家的观点来说,“天”代表的是人格完美的象征,此即显示儒家非常重视人格的养成。


文章录入:卜卦算命    责任编辑:卜卦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