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羽馨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中国农经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9:16:31

江苏省姜堰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发表日期:2011年9月13日  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江苏省姜堰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张亚平 凌志群  本页面已被访问 155 次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也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课题和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近年来,在姜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门的密切配合和乡镇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流转形式多样并存,规模流转成为经营方向,流转作用和效果日益明显。截止去年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3.12万亩,是2005年流转面积的3倍,流转面积占农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比重由7%提高到22.6 %;累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3.47万亩,占农民承包耕地面积的23.2%。
         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1、加快土地流转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产出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可有效解决种养能手无田可种、不想种田的人不能不种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引起的土地粗放经营、抛荒等难题,促使土地向种养能人、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及对市场的驾驭能力,不断优化农村土地、劳力、财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农村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2、加快土地流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户的分散经营,严重制约着农村市场化的进程,阻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同时把大量农村劳动力捆绑在土地上。加快土地流转后,可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会普遍增加。一方面,由原来单一的种植收入变为比较稳定的有偿流转收;另一方面,出租土地后,农民还可以在合作社、园区务工,也可以进城和在企业务工经商,获得工资劳务性收入。
        3、加快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高投入、高产出的前提是有规模。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规模效应,没有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也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首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分散、零碎的土地从千家万户流转出来集中连片,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生产集中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大大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所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可行性
       1、土地承包政策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并对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物权法》又明确了农民对承包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的权利以及承包地被依法征收获得补偿的权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是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些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大政策、法律法规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使农民具备了流转土地的市场主体地位。
       2、出台了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国家、省都相继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要求土地流转行为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流转主体地位,保护农民流转权益。两个《办法》是深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两个《办法》的出台使各地能够切实有法可依、规范有力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3、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为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 ,农村二 、三产业迅速发展 ,劳动力向获得更高收入的产业和地域转移,劳动力输出逐年增加,当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输出后,经济收入来源逐步稳定,必然会脱离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基本生活保障,而是土地收益率提高的问题,这样土地就会自发地向少数种养能手和大户集中,从而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下基础。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可以为实现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可操作性
       1、农民对土地流转有现实要求。据调查 ,现在农民收入的构成比重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农民来自非农产业和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因此,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土地有流出意愿;另一方面,种养大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土地流转主体,为规模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对流入土地有迫切要求。溱潼镇龙港村的河北垛田,地势低洼、四面环水,耕种极其不便,收益甚微,农户们怨声载道,致使这块老水田的大部分处于半抛荒状态。村“两委”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求种养能手,将农户土地流转出来,租赁给养殖大户从事白对虾养殖,不但解决抛荒问题,又能使农户得到稳定的收益,还带动了本村养殖业的发展。
       2、现代农业发展对土地流转有迫切愿望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推进土地流转 ,发展现代农业 ,为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姜堰镇太宇村依托城郊优势和蔬菜生产基础,集中全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天禾蔬菜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500多亩,新建钢架大棚已全面投入生产,秋润草莓合作社流转土地320亩搭建钢架大棚,全部用于种植优质草莓。
       3、农村土地流转方法、途径有成熟的做法 。姜堰市围绕优质家禽、蔬菜、食用菌、水产等不同产业 ,不断挖掘和培育示范大户 ,通过典型示范 ,吸引了更多的大户业主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桥头镇香菇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沿农溱线两侧流转土地200多亩新建大棚发展香菇栽培,香菇基地面积将扩大到千亩以上;黑木耳栽培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林下栽培面积扩大到200亩,产业规模继续做大;张甸镇茶树菇产业园,基地面积扩大到500多亩,茶树菇亩均效益万元以上;兴泰镇高效农业示范园流转土地500多亩新建钢架大棚等种植设施,其中从事香菇、姬菇等食用菌种植面积近200亩。
       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1、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 。姜堰市1998年开展农村土地二轮承包 ,以后每年都进行扫尾和完善 ,但至今仍有少数村组没有落实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少数村组未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给农户。
       2、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缺乏必要的认识 。一是农民存在不愿和不敢流转两种思想 。农民历来以田为业 ,加之现在种田不再缴纳农业税 ,还可获得各种惠农补贴 ,因此部分农民不愿流出。二是农民进城务工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少数地方确权颁证工作尚未完成,部分农民对土地流出后还能否收回心存疑虑,因此不敢流出。
       3、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中介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 。一些地方由于党委政府重视不够 ,乡镇经管站人员势单力薄 ,平日履行好日常性工作职能都难到位 ,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管理、法律政策指导服务工作更是力不从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管理和服务的缺失,导致了土地流转的自发性和强制性同时并存,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
       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与打算
       1、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四到户”(承包地落实到户、四址登记到户、合同签定到户、证书发放到户),进一步明晰土地承包关系 ,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让农民放心流转。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宣传 ,大力宣传报道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 ,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坚决防止不尊重群众自愿,强行流转或妨碍流转的现象。
       3、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流转 ,加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 。对流转不规范的合同予以清理 ,对流转合同显失公平的予以完善,同时加快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建设,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确保今年全市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30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3万亩。
       4、加快推进调解和仲裁工作。农村土地流转既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 ,更是一项系统工程 。下一步 ,我们将切实加强部门和乡镇协调,加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队伍建设,妥善处置各类土地承包纠纷,为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5、加快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 。要求各镇切实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 ,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切实承担起信息的收集发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的指导、价格的评定指导、矛盾纠纷的调处等工作;市里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配备5—6人,切实承担起土地承包管理、土地流转平台的建设、土地流转的管理等工作,同时,通过学习外地先进做法,切实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作为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这一根本问题来抓,为我市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6、采取切实措施解除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 ,“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农民放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前提。农村社会保障能否有效推行,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可靠而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键在于解决农民的投保资金问题,扩大农民参保规模。同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保障,最终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
                                                                                                 二0一一年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