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晋天下全集:孔子世家到底几代“出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35:35

 孔子世家到底几代“出妻”

文/越楚

 

    中国古代是“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休妻”是件“名正言顺”或曰“冠冕堂皇”的事儿。

    当时的礼法规定“七出其妻”,即让男人有七种理由去随意“休妻”(出妻)。《大戴礼·本命》中便列有“七出”,让“妻出有名”:

    妇人七出:

    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

    无子,为其绝世也;

    淫,为其乱族也;

    妒,为其乱家也;

    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

    口多言,为其离亲也;

    窃盗,为其反义也。

    因而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亦经受不住“弃旧换新”的诱惑,加入了“出妻”的行列。

    历史上的孔子曾休过妻,不仅孔子休妻,《礼记·檀弓篇》说孔子的儿子孔鲤(伯鱼)、孙子孔伋(子思)都曾休妻,即后世所说的“孔氏三世出妻”。

    但让人饶有兴趣的是,曾有人为顾全孔子圣贤的颜面,作伪书《孔子家语》,把“三世出妻”的第一世换成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这可谓弄巧成拙,把孔子的老爹也牵扯其间,使原本的“三世出妻”成了“四世出妻”。

    也就是说,事实上孔子家族上下四代都曾经“休妻”。

    孔子之父叔梁纥如何休妻?

    司马迁《史记》中未曾提到,只是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叔梁纥与颜氏女年龄相差悬殊,又采用不合礼仪的“野合”,由此似乎可判断孔子生母颜氏应该不会是叔梁纥的原配或曰“糟糠”。

    那么,叔梁纥的糟糠之妻呢?《孔子家语》有载:

    自叔梁纥始出妻,及伯鱼亦出妻,至子思又出妻,故称孔氏三世出妻。

    伪书并非通篇都是假的,于理而言也不该为了孔圣人的“清白”而无端地让其老父亲背上一“黑锅”。

    故此说除隐瞒了孔子休妻之事外,其他应系实情,也大致与司马迁所记“纥颜野合”相吻合。

    叔梁纥“休妻”是在“野合”之前还是之后,则尚不得而知。

    孔子于十九岁时娶亓官氏为妻,亓官氏生孔鲤。后来孔子把亓官氏休了。《礼记·檀弓篇》有载:

    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依照当时之礼法,被丈夫休了的女子死后,子女不能参加丧礼,所谓“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

    孔子的儿子孔鲤因替死了的生母亓官氏多哭了几声,孔子闻之,便责怪道:“嘻,太过分哩!”

    孔子是否休妻,后世多有人为其辩解,似乎圣人休妻就不光彩。但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此是肯定的,“伯鱼乃夫子为后之子,则于礼无服,期而无哭矣。”

    朱熹所言当系实情,孔子遵礼法休其妻,又有何不可?

    据传孔子是以“口多言”为理由休妻,这个理由或许是“莫须有”,但孔子按当时的礼法行事,你又有什么理由去责怪他呢!

    孔鲤的生母被孔子所休,孔鲤自己也把孔伋(子思)的母亲休了,理由当然在“七出”之内。

    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子思,则比祖先们做得更绝,其“出妻”死后干脆不让其子孔白(子上)“丧其母”。 《礼记·檀弓篇》有言可证: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伋则能安?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伋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子思的意思是,“我已经把她休了,她就不再是我老婆了,也就不是子上的母亲喽。”所以不必为之守丧。

    仔细一算,儒家圣贤休妻又何止孔子一门四代。

    曾子因妻子“梨蒸不熟”而休之,其休妻理由也许有点荒唐。

    孟子欲休妻而被孟母阻止未果,郭沫若还就此写过一个历史小品叫《孟夫子出妻》呢!(2011-11-01)

公公与儿媳私通怎称“扒灰”     唐朝“性开放”究竟到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