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古希腊一:开始读论语,笔记做在这里,引用三个人的注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3:11

2008-12-02 11:18:28 来自: 小意达(长短亭)

大家都说南怀瑾的注释不好。但我刚刚开始看,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好。所以我把杨伯峻、钱穆、南怀瑾的注释通过整理之后都发在一起。确实南怀瑾的说法和另外两个人是有点出入的,算得上“新解”,请大家评论评论,给我指点指点。 希望我能坚持下来。每次一句。不多不多。
****************************************
论语
学而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照字面意思讲,孔子真是自己苦自己,要憋成内伤啊。)
杨伯峻讲----------------------------
习,在现在做温习讲,但它实际上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
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
钱穆讲————————————————————
  学:凡诵读练习皆是学。
  时习:按照年、季节、晨夕的不同,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
  学能时习,所学渐熟,人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悦在心)
  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乐见于外)
  学以为己为道,人不知,义无可愠。心能乐道,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学至此,可谓成德矣。
孔子不是学问达到了最高境界,不会轻易说别人不了解我。因此这三句话的意思是层层递进的。要学而时习之,才能有知己之乐,学问加深,才能不为人所了解而不愠。越有学问,越有自信。
读《论语》,应当时时想着拿自己来考察,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否则就不能明白他的义蕴。孔子的学问虽然深广,但是都是要炼好修养和人格。学者应该像这章说的这样做,才能有逢源秒感,即使终身遵循,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明白蕴含的深意。 (好像在攻读武侠秘籍啊!)  
南怀瑾讲----------------------------
首先要搞清楚孔子所认为的“学”,究竟什么才叫学问。学问不是知识,而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
其他说法--------------------------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
——————————————————
这些都是我经过学习之后整理的,有很多删节,要学习的人,还是自己读书好。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一个字:服从!)
杨伯峻讲----------------------------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
弟:同“悌”(tì),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道:道有多种含义。此处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为仁之本: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人如果能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也会对忠于国家,孝弟是忠的前提。所以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孝弟,统治中也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孔子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出发,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百姓规范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之中。
钱穆讲————————————————————
 有子,名若。乃孔子晚年来从学者。  
 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即人道,而道之本在心。人道源自人心,有孝弟之心,才可能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虽然从心到道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必须通过学,才可以得道。
  人能有孝弟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是说人道来源自人心。而人心实际上来自于人性。人性首先就是表现为孝弟,所以要培养仁心要从孝弟开始。而孝弟又能推广,称为通行于人群的大道。
这章虽然浅近,但却是了解孔子之学的要义。 
南怀瑾讲----------------------------
“孝弟”是孔家店要被人打倒的“罪状”之一。
事实上,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
十字架还是丁字架
  西方人常自称为十字架的文化。而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老年人的坟场。只知道爱下一代,下一代长大了,结婚了,就是夫妇。对父母、兄弟、姊妹都不管了。而家庭,而社会,而国家,横着向世界发展,又下而爱孩子。就这样循环下去。他们自认为是十字架的文化,我看这个十字架断了,是丁字架的文化,因为没有上半截了。
我这样说他们也许不承认。但是谈自然科学,他们可以把我们当学生,谈到人文文化,他们作我们的学生还不够。美国立国才两百年,我们有五千多年历史,谈到人文文化,靠经验而来,尤其中国历史,多少失败,多少破碎,一直到现在,才完成了这个文化系统。当然他们不承认十字架文化没有上面,因为上面有上帝。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谁相信呢?姑且承认有上帝,但是由人到达上帝的桥梁,在中国文化有孝。
“孝”是什么呢?
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性。可是等孩子带大了,走开了又各不相顾。各种动物都是一样,人原来何尝不是这样,但人现在为什么不会这样?自然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教育而改变的。
中国的孝就是回过来还报的爱。西方文化也有这个爱,只是生活的方式不同而已。父母到子女家,尽管要事先写信给子女,使他得准备,子女还是会思念父母的。又如祭祖宗,西方人不一定清明节扫墓,但到了坟场,在亲人的坟墓前,悲哀的情绪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而已。遗憾的是,外国人没有把“孝道”在文化上培养起来的心理建设。
什么叫作“弟”呢?
“弟”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朋友在五伦的思想上也占一席,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只有找朋友讲,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处。
这个“弟”就包括了对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
弟的范围为什么这么广
要说弟的范围,就要说中国“家”的范围。在中国,家就是社会。中国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
在这个大家族,大社会里,兄弟的关系,当然可以延伸得很广。比如江西人称“老表”,是最亲切、最好的称呼。其由来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扫墓,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次年预先守候,两方相见,论起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
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有子的学问好,曾请他上堂讲课。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因为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先由他讲。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是否友爱。“孝弟”的人有深厚的感情,这种人是不好捣乱的。
谁能忘情
  中国文化中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最大。所以由“友道”形成的这套结合,我名之为“特殊社会”,就是后世所讲的帮会。我国的帮会,从秦、汉以来,唐、宋、元、明、清,历代一直都有。但这些帮会是非常讲仁义的。
  所以有子说,一个人有真性情,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有限度。
  因此,大家要知道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本立而道生”,
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说这个是“人”的本。
  这个“仁”,就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杨伯峻讲----------------------------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巧言令色——朱 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所以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钱穆讲——
 巧:好义。令,善义。务求巧言令色以说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故曰“鲜矣仁”。鲜,少义,难得义。不曰“仁鲜矣”,而曰“鲜矣仁”,语涵慨叹。或本作“鲜矣有仁”,义亦同。   
  白话试译
  先生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南怀瑾讲-----------
 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我们从电视中就看得到,那个小丑表演的角色,动作一出来,就表示“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作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同,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作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 特别重视察言观色是儒家的一个特点
    小朋友,按照你这样的进度,几百年都看不完。 
  • 你是想成为孔子的学生还是老师?这么学读到哪年哪月呀?我说,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下就看懂了,还轻松。 
  • 我当然只能做孔子的学生啊。
    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 这书我也看过,我也翻过。但我觉得这样的书,应该在看完比较传统的解读论语的书之后看,否则会心态不正,先入为主。
    另外,因为最近心有旁骛,都在看其他书了。《孟子他说》(一、二) 林语堂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要说,我可是先把上古到秦的历史看完,再来看孔子和诸子百家的。想全面补习一下中国历史文化。
  •  
  •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杨伯峻讲------------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曾子是孔子学生,名参(sēn),字子舆,今天的山东枣庄市附近的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孟子说》里关于孔门弟子有过生动的介绍)。
    有个“曾子杀猪”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品格和行事。
  • 钱穆讲————————————————————
    这里就在“传习”的解释上出现了分歧——
    曾子说:“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钱穆认为结合上下文,传是“己传人”,不是“师传己”。儒家有个重要的核心观点:以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钱穆解释这段说:“人道本于人心,人心之尽与实以否,有他人所不能知,亦非他人所能强使之者,故必贵于有反己省察之功。 ”不是自己素来讲习的,传给别人,也是“不信”。但是自己仍然要反省自己。
  • 南怀瑾讲—————
    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后来谪传孔门道统。他著《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学的,所以现在一般人拿《大学》、《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我们千万不要这样跟着搞错了。《大学》是曾子作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后来到唐宋的时候,才把它拉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所以把《大学》、《中庸》思想,就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这仅是孔子思想的演变。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已经到了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孔子温文儒雅、修养极高;孟老夫子,有时好像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有一谈就使气的味道,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这也代表了时代和文化思想的演变。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 
    好样的,坚持下去,不求日进斗金,亦可铁杵成针。 
  •  
  •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杨伯峻讲----------------------------
    【译文】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注释】
    道:治理。
    千乘之国:shèng,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
    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辆兵车。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记载的城濮之战,晋文公还只七百乘。但是在那时代,战争频繁,无论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都必须扩充军备。侵略者更因为兼并的结果,兵车的发展速度更快;譬如晋国到平丘之会,据叔向的话,已有四千乘了(见左传 昭公十三年)。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也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的话了。
    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之常和“事”字连用,如卫灵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爱人:古代“人”字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羣,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这里和“民”(使“民”以时)对言,用的是狭义。
    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卽是孟子 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因此用意译。
    钱穆讲———
    敬事而信:敬,谨慎专一意。于事能谨慎专一,又能有信,即不欺诈。
    节用而爱人:损节财用,以爱人为念。
    使民以时:时指农时。使民当于农隙,不妨其作业。
    本章孔子论政,就在上者之心地言。敬于事,不骄肆,不欺诈,自守以信。不奢侈,节财用,存心爱人。遇有使于民,亦求不妨其生业。所言虽浅近,然政治不外于仁道,故惟具此仁心,乃可在上位,领导群伦。此亦通义,古今不殊。若昧忽于此,而专言法理权术,则非治道。
    (儒家讲究个仁啊!)
    ————————————————————
    这“道”是领导的导,换句话就是孔子也教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
    秦汉以上,到汉代初期的“国”字,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
    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作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这我有点搞不清楚了,反正是用来形容国家规模的单位。)
    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敬事”,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南对“信”的这个解释我个人觉得有点牵强。)
    “节用而爱人”,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删去废话若干字)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
    (现在紊乱?儒家总是教人仁!仁!仁!从内心自发地仁,确实没有提出制度上的约束)
  • 好久没更新了...最近在看论语别裁,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版本,lz写下你更赞同哪个观点该,我倒是觉的这有点像抄书
  •  我还刚刚开始读,怎么能轻率地说喜欢哪个版本。我还是觉得应该先看“正”的,再看“别”的。
    本来就是抄书,把各个版本抄在一起,供自己学习,也供大家参考。
    只有我自己学过的,才抄在这里。所以比较慢,嘿嘿。 
  • 我觉得李里讲得透彻,也通俗易懂。其他的没读过。 
  • 李里倒是新听一人。关注关注
  •  
  •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杨伯峻讲----------------------------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注释】谨——寡言叫做谨。 仁——即“仁人”。
     钱穆讲—————
    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谨而信:谨,谨慎。
    泛爱众:于众皆当泛爱,但当特亲其众中之仁者。
    本章言弟子为学,当重德行。若一意于书籍文字,则有文灭其质之弊。但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仅一乡里自好之士,无以达深大之境。
     南怀瑾讲-------------
    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怎么才叫孝,下面有很多地方研究孝道,在此暂且不谈。)“出则弟”,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弟呢?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弟字的意义。“谨而信”,作人非常谨慎,但是谈到这“谨”字要注意,不要变成小器。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作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谨慎”在历史上有个榜样,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崇拜人物之一的诸葛亮。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总之,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这个人能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同志的友爱,扩而充之,对其他人的友爱。理论上讲起来很容易,而广泛的爱人,那就是“君道”“师道”的综合,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理论容易,要修养到如此真难。孔子说,假使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而亲仁”,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爱作文学家也可以,爱作科学家也可以,爱作艺术家也可以,爱作别的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
  • --------------------------------------
    这一节,我觉得钱穆讲得特别好,讲清了德性和学识的关系。南怀瑾就有点浅了。  每看一句就写下来不同的意思,岂不是太凌乱了。我觉得这个整理的工作还是交给自己的主观意识吧~大脑内在的组织与整理、融会贯通的功能,是很厉害的。
  • 我是把几个典范的注释看过之后录在这里。是自己的阅读过程,也给大家一个参考。
    因为关于哪个注释好哪个不好的说法众说纷纭,那就在这里讨论讨论,究竟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三个人的注释大体相同,但在细节和区别里,各有说法,各见高下。
    先有阅读,再有理解,然后才能有比较和评判。我现在还在阅读和理解。我想完成了这个过程,评价——无论是对论语还是对论语的注释——自然会水落石出。
  • 看书就是要在结合了合理的资料后在进行分析,解读并理解。
    理解万岁!希望楼主坚持。
    我也在看钱穆的《论语新解》,感觉语言简练、观点新颖,不愧是大师。南师的显得废话太多了。
  •  
  •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杨伯峻讲--------------------------
    【译文】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释】
    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贤贤易色——这句话,一般的解释是:“用尊贵优秀品德的心来交换(或者改变)爱好美色的心。”照这种解释,这句话的意义就比较空泛。陈祖范的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等书却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这里开始便谈到它,是不足为奇的。我认为这话很有道理。“易”有交换、改变的意义,也有轻视(如言“轻易”)、简慢的意义。因之我便用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 颜师古 注的说法,把“易色”解为“不重容貌”。
    致——有“委弃”、“献纳”等意义,所以用“豁出生命”来译它。
    钱穆讲———————————
  • 子夏:孔子晚年弟子。
    贤贤易色:下贤字指贤人有才德者。上贤字作动词用,尊敬义。易字有两读:一读改易、谓以尊贤心改好色心。一读平易,谓尊贤心平于好色心。今从前读。或说此四字专指夫妇一伦言,谓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
    致其身:致,送达义、致其身,如致命致禀气,谓纳身于职守、事父母能竭其力为孝,事君能致其身为忠。
    四句分言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回伦。
  • 虽曰未学:其人或自谦未学,我必谓之既学矣。
    上章孔子言学,先德行,次及文。孔门论学,本以成德为重,后人分德行与学问而二之,则失此二章之义矣。
    南怀瑾讲--------------------
    这几句话,是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
    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
    “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
    “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
    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以后引用文章,不要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宋儒解释“贤贤易色”,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丢开,这是不通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讲孝道。这句话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子夏为什么提到“竭其力”呢?重点在这个“竭”字。过去一般人讲到对父母的孝顺,是“非孝不可”。其实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前一两年,有个年轻人基于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对于这样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也,因为他为了孝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受良好的教养”。在道理上来讲,这个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学识来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过分的事。中国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对联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迹”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粉给父母吃,但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里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积蓄点钱再去买。只要有这个心,只要他这份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原迹贫家无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实上有表现,那穷人家里就没得孝子了。这个道理非常清楚,我们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就是说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尽自己的心力做到了就是孝。
    “事君能致其身”这个“君”字,成为过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实。他们认为这是专制思想,是捧帝王、捧独裁的古老教条。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君”字是什么意思。从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写,头上“尹”字,“尹”字的古写是“丮”。我们的文字,是由图案演变而来的,手里拿一根拐杖,下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这个人年龄大了,学问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于指挥杖,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挥杖的,都是君。后来才转借变成皇帝的专用,其实中国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专用词,比如我们过去写封信给平辈,不好称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称他老弟;乃至一位老师写给学生,这位老师谦虚一点就称学生“某某君”,如果说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吗?没有这回事。日本人学我们中国文化,写信通常都是以君为尊称词。
    这句“事君能致其身”的意思是:不论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认识你,认为非你帮忙不可,而你答应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应帮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轿子就规规矩矩一定尽心,答应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
    我自然不肯信孔夫子很迂腐,但我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那么开明。我知道他是被利用了上千年,现在我想知道他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我来读论语。 在这一段里,三个后人的解释的都有不同,尤其是南怀瑾……实在是很有想象力。我也不知道谁对。古之圣贤,经过了一代代的解读,到我们这里,已经不知道原意究竟是什么了。 那又该用怎样的心情去拥抱那面目模糊的传统呢?  
  • 这样不行,读论语最要不得的一件事是看白话文翻译,几乎一张嘴就错,谁都一样
    看白话文还不如看英文翻译,我就是这么读的。
    强烈建议先看杨树达的《论语疏证》
    再看《十三经注疏》里的《论语注疏》
    参考资料可以看看《春秋》三传和《孟子》,还有《史记》相关篇章
    再读读《资治通鉴》第一卷春秋战国历史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政治,故以《春秋》为重,《论语》代表了孔子生活哲学的全貌,参考书而已。 
  •  这倒是。我是比较图方便了……
  •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政治。点拨的是。 
    表扬一下,这么好的读书态度。 我赞一下。
  •  lz缺了最权威的一个注本——朱子的注本。
    没有朱子注,论语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换而言之,更要注重其阐释学的意义。
    还有就是十三经本中的《论语注疏》  
  • 如果lz一定要用现代人的注本,仅钱穆本可以参考。 至于南怀瑾本则相当的没谱,杨伯峻本也是谬误颇多。
    再有就是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可谓集大成。 洋洋洒洒四大本,搜罗了诸家注解,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pS:其实除了原始文本本身,更应注意的是宋明诸儒,若从朱子入手,反溯先秦儒家,自会豁然开朗,毕竟“经解释后的儒家”影响力远远超过“原始儒家”。
  • 谢谢,我也是在考虑调整方案
    有这样的读书精神,当先看朱熹的注,再看十三经的注,不必在今人的解释上花功夫,这是有本末之别的。钱穆的注可以参看。
  •  小意达哥们儿你要挺住啊。。。大伙看着你呢。。。怎么就放弃了呢??
  • 不是的,是之前 logostop 说我这样看不行。我也觉得好像有点问题。。。我就。。。我就。。。却步了。。。
  • LZ很愿花功夫,不急。加油。四书本就是慢慢读的。至于本子,能看朱熹当然好,但因你是自己的兴趣,非是做学术,不必太多要求,能有体会就好,能坚持就好。说到坚持,建议选一本为主(大家都推荐钱穆,挺好的。其实哪个都行,LZ可以把权威什么忘在一边,喜欢读谁,读谁的流畅就读谁。),有不解或不同处,再参照其余,会比较容易一些。有了初步的理解和熟悉,想继续的话,可以再读集注集释正义什么的。
  •  我也正好在读论语,正需要这个,加油哦。
  •  不必灰心,你大可以从白话文的注释读起,再反复几遍,日有所进,而后层层深入,到时候读朱注也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事情。 反倒是一开始就朱注,对很多人来说晦涩难懂,失去了兴趣,半途而废。还不如读读钱穆李泽厚之类的。 你的帖子也发了一年半有余,不知读了多少?贵在坚持,重新读起来吧~ 
  • 另外求杨树达的下半本。。。找了两年了。。。。。。 哪位高人有电子版的可以发给我吗?
  • 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
    =========================
    有毛病 孝还分个今古?好,有赖大家的诚恳规劝,我决定还是从容易的版本读起,重拾。
    小意达,你名字的意思是不是说——小小地体会到圣人之意?
    我本来还想把你的读书笔记整理一下仔细研究呢,结果这么快就没了。。。
    因为论语篇幅比较短,我倒是觉得你该不管它什么版本尽量多看几种,时间到了自然烂熟于心,不但不会先入为主,反而会有很多启发,我自己看诗经就是这种感觉。不过笔头的工作也很重要,你真的应该继续做这样的笔记。 谢谢你的笔记,加油!
  • 谢谢各位。最好不要对我保持希望。我会让大家失望的。 我的名字来自安徒生童话《小意达的花儿》。不过楼上的解答也很有意思。 谢谢你的建议:)
    最近我在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个人觉得还是蛮好的,只是有的解释我个人不赞同。我正在读,笔记做在本子上,希望读完后跟组里诸君探讨探讨。
  • 除了以上三人,我觉得李泽厚《论语今译》李零《丧家狗读论语》也不错,另外当然朱熹的论语注释也是极好的。我认为读书非比较不能读也,比较阅读是阅读的未来。
  • 天天听论语朗诵也能悟出意思来,当然最好要有点基础。有天听到曾子曰。。。任重而道远,忽然明白了何以钱穆先生说中国不是个宗教国家。古代士人临死 只问仁为己任已经做了什么,有没有对的起祖先,而非去天堂或地狱。
    打倒“家”是对中国最大的毒招。说是国人“觉悟”比较不可思议,如果是外国阴谋还有可能。
  • 楼主可以看《论语集释》呀~还有我很推崇我们孙钦善老师的《论语本解》~
  •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杨伯峻讲----------------------------
    曾子説:“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
    呢?”
    曾子——孔子學生,名參(音森,sēn),字子輿,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東 棗莊市附近)人,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公元前505— 435)。
    ⑵三省——“三”字有讀去聲的,其實不破讀也可以。“省”音醒,xǐng,自我檢查,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上加數字,這數字一般表示動作頻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數的多,不要著實地去看待。
    這裏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這“三”字是指以
    下三件事而言,依論語的句法便應該這樣説:“吾日省者三。”和憲問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樣。
    ⑶信——誠也。
    ⑷傳——平聲,chuán,動詞作名詞用,老師的傳授。
    ⑸習——這“習”字和“學而時習之”的“習”一樣,包括溫習、實習、演習而言,這裏概括地譯爲“復習”。
    钱穆讲————————————————————
    曾子:名参,亦孔子晚年弟子。
    三省吾身:省,察义。三省有两解。一,三次省察。一,省察三事。依前解,当作日省吾身者三,如三思三复。惟所省则为下列三事。
    不忠:尽己之谓忠。己心之尽不尽,惟反己省察始知。
    不信:以实之谓信。居心行事,诚伪虚实,亦惟反己省察始知。
    传不习:传字亦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已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素不讲习而传之,此亦不忘不信,然亦惟反己省察始知。人道本于人心,人心之尽与实以否,有他人所不能知,亦非他人所能强使之者,故必贵于有反己省察之功。
    今按:此章当属曾子晚年之言。孟子称曾子为守约,观此章,信矣。盖曾子所反己自尽者,皆依于仁之事,亦即忠恕之极也。
    又按:《论语》以有子之言一章次学而章之后,不即次以曾子之言者,嫌为以曾子处有子后。另人巧言章,而以曾子言次之,是有、曾二子之言,皆次孔子言之后,于二子见平等义。
    白话试译
    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没有尽我的心吗?我和朋友相交,有不信实的吗?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南怀瑾讲----------------------------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由这一点我们看到,孔子回到鲁国讲学传道的时候,都是培养年轻的一代,同我们的心情一样,怕自己死了以后,这个命脉,这个根本失传了。和我们现在一样,对于年轻学生,拚命讲给他们听,好办一个交代。
    曾子在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比较鲁,鲁就是拙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 实,不太说话,后来谪传孔门道统。他著《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著《中庸》,也是跟他学的,所以现在一般人拿《大学》、《中庸》,代表了孔子思想,我们千万不要这样跟着搞错了。《大学》是曾子作的,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篇,后来到唐宋的时候,才把它拉出来,变成了四书之一。

    所以把《大学》、《中庸》思想,就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大妥当的,这仅是孔子思想的演变。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孔子三传的弟子,这时已经到了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又与孔子的思想有些出入,孔子温文儒雅、修养极高;孟老夫子,有时好像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有点侠气,也有一谈就使气的味道,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这也代表了时代和文化思想的演变。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
    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
    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
    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官样文章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 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曾子这几句话,为什么要摆在这里?严格地说,这些学问不是文学,要以作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就是学问。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是不是可以?不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 可以看出三个人对于最后一“省”的解释都不一样。
  • 多谢各位朋友的支持。根据上面一位朋友的指点,我下载了杨树达先生的论语疏证。先了解一下。
    杨树达先生(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他于1898年13岁时入长沙时务学堂,1905年前往日本留学。归国后一直从事古文字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相继任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教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对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和古代典籍有极深入的研究和极高的造诣。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本书是杨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于1942年作者在湖南大学任教时开始编写,完成后用石印印成讲义。后又不断增补新材料,由商务印书馆排印,但没有付印。1955年三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可谓博大精深,但其语言之简练也给理解孔子的本义带来困难。诚如陈寅恪先生在为该书所作序言里所说:“夫圣人之言必有为而发,若不取事实以证之,则成无的之矢。圣言简奥,若不采意旨相同之语以著之,则为不解之谜矣。”而《论语疏证》就是做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如杨先生在《凡例》中所说:“本书宗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即一是以经证经,二是以史证经。

    至于该书取得的成就及对《论语》研究的意义,陈寅恪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说:“乃自来诂释《论语》者所未有,诚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树一新模楷也。”

    杨先生渊博的古文献知识和深厚的史学修养使他对圣人微言大义的理解和阐发超出常人俗见,发前人所未发,可谓新意叠出。这里仅举二例。
    《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已是千古名句,该书先以《大戴礼记》、《孟子》、《荀子》、《吕氏春秋》诸书中关于生、死、仁、义的议论诠释此句的意义,再以《韩诗外传》、《史记》、《列女传》、《后汉书》中的具体历史事实加以印证,使该句的含义不必解释便明晰而丰富了。
    《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小不忍则乱大谋”也是名句,该书对“不忍”两字做了细致而精彩的分疏。先是举出鲁昭公不能忍而导致客死他乡和赵襄子能忍而终成大器两个结局相反的故事,指出“不忍”的第一层含义:“不忍忿”,就是不能忍受怒气;接着以《韩非子》、《新序》等典籍中的言论和历史事实指出“不忍”的第二层含义:“仁而不忍”,就是太过仁慈,“不能以义割恩”,没了法度,失去了威严;然后又举《史记》中陶朱公二子被囚,其长子吝于钱财营救失败的故事,指出“不忍”的第三层含义:“吝不忍”,就是“吝财不忍弃”,过于看重钱财而丢了性命。这样的三层分析有理有据,非常透彻地把“忍”和“不忍”这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处世准则揭示出来,可谓别开生面,读来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
    看来是一本精彩的书。我准备去买一本。接下来先看看这段曾子说,杨先生是怎么解释的。
    杨树达讲----------------------------
    ○曾子曰: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曾参,南武成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吾日三省吾身。
      《荀子-劝学篇》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子路篇》曰: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本篇曰,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礼记-祭义篇》曰: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为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及于亲,敢不敬乎?
      《史记-赵世家》曰:晋景公时,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阙,阙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阙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阙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原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祀之,世世勿绝。
      传不习乎?”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曰: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国语?鲁语下》曰:士朝而受业,亘而讲贯,夕而复习,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
  • 上面那段《赵世家》,趁我现在有闲又有心情,来翻译一下。
    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景公当朝时,赵盾死了,谥号为宣孟。他的儿子赵硕接替官位。(赵家也很有来头,晋献公的时候,赵衰辅佐工资重耳,历经19年成为晋文公。晋文公去世后,赵衰又辅佐晋襄公。赵衰去世后,他的儿子赵盾成为首辅大臣。晋襄公早逝,太子尚幼,赵盾想迎晋襄公的弟弟为国君。但太子的母亲日夜啼哭哀求,于是赵盾又改变了注意,立太子为晋灵公。但此时也构成了心结。晋灵公长达成人后,与赵盾的关系越来越差,甚至想杀掉赵盾。赵盾逃跑,他的弟弟赵穿杀了灵公,晋襄公的弟弟继位为晋成公,赵盾又回来当了首付大臣。后来晋成公去世,其子继位为晋景公。此时赵盾也去世了,他的儿子赵硕继承了爵位。赵盾早年埋下的矛盾爆发了,晋灵公时的宠臣屠岸贾做了司寇,管政法。他开始追究杀晋灵公的旧案。顺理成章此时牵连到了赵家。)
    晋国的卿大夫,赵氏家臣韩厥告知赵硕让他逃亡,赵硕不肯,说:你一定不能让我们赵家的子嗣断绝,那么我就死而无憾。韩厥答应了,告病休假。
    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
    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去搜查。大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要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将军们说:“我程婴没出息,不能扶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将军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将军们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很高兴。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终于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里。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说:“大业的后代子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不就是赵氏吗?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的几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再往下到厉王、幽王时昏庸无道,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们世代都建立了功业,从未断绝过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在占卜时就显示出来了。希望您考虑考虑吧!”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就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将军们不得已,只好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是屠岸贾策动的,他假传君命,并且向群臣发令,不然的话,谁敢发动变乱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们这些大臣本来就要请赵氏的后代了。如今您有这个命令,正是群臣的心愿啊!”当时就让赵武、程婴一一拜谢各位将军,将军们又反过来与程婴、赵武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
    到赵武行了冠礼,已是成人了,程婴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经承袭祖业,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宣和公孙杵臼。”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给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绝。
    ----------------------------------------------------
    这里讲的就是,与朋友交而信的故事。
  •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曰: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
    哇,茅塞顿开了!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好了不起!拜谢了!
  • 博、习、知、行、让。 学习原来有这么多层次和深刻的含义。
  •  我以前人生有过大变动时,埋怨学校没教我如何处世。现在有点明白了,旧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新教育培养一个生产者。在西方,生产者的责任感及道德是有宗教培养的,学生也十四岁就出来工作。在东方可就除了学校,什么都没有了。 坚持就好。。赞。。。膜拜一下。
  • 感谢您,跟着学习,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