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三国安卓版官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0:19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②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③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这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④夜阑:夜尽。
       ⑤毅纹:比喻水波细纹。毅,绉纱。 【译文】   夜间在东坡饮酒,醉后睡下,醒后又继续饮酒,直到大醉酩酊。归来时时间已到三更。家童酣然睡去,呼噜声大得象打雷。怎么敲门也无人答应,只好拄着手仗,走到江边,静听长江奔流的壮阔声。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夜色渐渐深浓,江风渐渐消停,终于恢复平静。我将驾着小舟悄然引退,度过余生。 【赏析】        诗词的意境,往往有以理趣取胜者,从而给人以一种独特的美感。沈德潜说:“杜诗‘江心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俱入理趣。邵子则云:‘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以理语成诗矣。”(《说诗晬语》)理学家“以理语成诗”,没有生动的形象,无法唤起美感,因而不是有理趣之美的诗,严格说来甚至不能算作文学作品。某些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苏轼的《题西林壁》,作者以哲理为主宰,从而进行构思、描绘形象,尽管也有一定美感,但它们是哲理的形象化说明、富有诗意的图解,这恐怕也不能说是有理趣之美。

       真正有理趣之美的作品,如沈德潜所举杜诗名句,既非以理语成诗,也不是哲理诗。它要求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的时候,以形象为君,而以哲理为其辅弼;要做到融理入景,理与景化,从而使哲理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浑然一体。苏轼作于黄州时的《临江仙》词,便是这样一篇佳作。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的上半阕,叙述交代了作者雪堂(即东坡)夜饮归临皋住处时的客观环境氛围,以及自己的主观精神状态。时间已是三更,家童鼻息如雷,真是夜已深,人已静。这样的环境氛围,使作者的视觉和听觉,都比白天来得敏感而且专注,从而使他在“敲门都不应”的时候,“倚杖听江声”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作者是“夜饮”归来,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朦胧恍惚的神思,又使他容易产生超越现实环境的遐想。这样,便为下半阕作了必要的铺垫。

       换头两句:“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是突兀而起的议论。这是作者长期蓄积于胸的郁愤的喷发,反映了作者“听江声”时心境之不平静,他既有所憎恶,也有所期待。憎恶的是,“身非吾有”,即陶渊明《归去来辞》所谓“心为形役”之意,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切只能听任环境的束缚和摆布;期待的是,“忘却营营”,有朝一日能彻底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羁绊,以及由此引起的内心烦恼苦闷。
       接着,笔锋陡转,我们面前展现出了一幅看似平淡无奇、朴实无华的图景:“夜阑风静縠纹平”。

       看——夜静。风静。江静。宇宙仿佛也屏住了呼吸。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作者已置身于一个宁静安谧的境界之中。
       为什么这种并非奇特的静美境界,在此时会显得如此注目,会深深吸引作者呢?原来,它引起了作者个人的独特内心感受。

       两年以前(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在政治上受到当权者的排挤,被捕,囚禁,甚至想到过自杀。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他名义上是一州的军事副长官,实际只是一名被软禁的囚犯。在此之前,他在政治上也已几经挫折。苏轼曾形容自己这一段时期的处境,是“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谢量移汝州表》)。他浮沉宦海,历尽风波,常怀有惊恐而孤的心理。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苏轼,多么希冀能摆脱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呵!因此,一旦夜深人寐之时,大自然静美的境界展现在他面前,身之所接,目之所见,不禁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之而深深陶醉了:“夜阑风静縠纹平”。这是白天无法感受到的一种平静啊!与大自然的平静适成对照的,正是自己身陷其中、厌倦之极的喧嚣、混乱、烦杂的现实!作者在这一刹那间,享受到了“形为心役”的无限乐趣,精神似乎摆脱了现实,他的心灵暂时地处于“无差别境界”,而也趋于平静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追求到的,却在自然景象赐予的美中得到了。

       作者从自然景象得到启迪,便情不自禁地萌生了脱离现实环境的遐想。他要去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甚至将整个身心融化在大自然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我们曾经读到反映苏轼受老庄思想影响的一些名句,如“我欲乘风归去”(《水调歌头·中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这两句当然也同样表现了他的消极遁世思想。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指出,它还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他期待获得身心的彻底解放。当然,这只是幻想而已。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可见这条“小舟”是无法驶出作者所处身的现实世界的。

       “夜阑风静纹平”一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首词,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由自然景象所激起的万千枨(chéng)触,俱不形诸文字,而只对自然景象本身作了简洁平易的描绘。这一句所表现的,其实并不纯是自然景象,它的意蕴要深广得多。因为它是主客观相契合的产物,实际已成了作者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象征,所以我们决不能把它只作一般写景句子读。这样的意境,是“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王夫之《薑斋诗话》),只可以无心得,不可以有心求;它具有启发、暗示的作用,有“象外之趣”——形象之外有理趣。这便是融理入景,理与景化构成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