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人口怎么安排:不掩饰 也不过分追求--王健巴洛克专辑(大提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06:15


不掩饰也不过分追求--王健巴洛克专辑


    一张充满音乐魅力、想像力  任何人都可欣赏的专辑
    主要是以演绎17和1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为主 当中包括有博凯里尼的《大提琴协奏曲第9号》  库普兰的《大提琴协奏曲》  弗雷斯科巴尔迪的《托卡塔》和蒙恩的《大提琴协奏曲》

    王健在对这些作品演绎时表现得明亮 潇洒 自然 流畅 对作品得风格把握得十分的好英国弦乐杂志《斯特拉底》对他的精湛琴艺给予极高的评价

 

    波凯里尼是巴洛克时期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也是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大提琴家,为自己熟悉的乐器谱曲,自然是驾轻就熟。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有巴洛克晚期大提琴演奏技巧的特色,表现出当时大提琴演奏技巧与音响的极限。法国作曲家库普兰为大提琴与弦乐器所写的音乐会小品完成一七二八年,是他晚年的杰作,有著库普兰典型精致的风格。弗雷斯科巴尔迪和库普兰同样是管风琴师,他的托卡塔颇有阿比诺尼著名的《慢板》之风。最后一位作曲家蒙恩是十八世纪的奥地利管风琴家与作曲家,他的协奏曲是维也纳作曲家里,第一位出现古典风格的人,特别是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可说是蒙恩最出色作品),低音音域的创作手法令人印象深刻。

 

    在现今年轻一辈的音乐家里,王健是少数拥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独奏家,他的音乐细致、抒情又不失温暖,表情虽然变化多端,却又显得朴实、单纯内敛,这种独特的音乐美感不浮夸而且稳健,在打动听众的内心的同时,让人产生时间静止的错觉,丝毫不觉时间流逝。

 

    王健1968年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家庭,他四岁就跟随他父亲学习大提琴。9岁时进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在那他进步很快。王健10岁时闻名于世,得源于一部纪录片《从毛到莫扎特:伊萨克斯特恩在中国》。之后的十年,王健去美国耶鲁大学和朱丽亚音乐学院学习。他主要师从于Aldo Parisot。斯特恩直到2001年去世一直是王健的朋友。



王健“说”音乐(乐儿整理)


    古典音乐具有一种对精神世界更深、更高尚的追求。如果说流行音乐是一种娱乐的话,那古典音乐可能就是一种精神追求音乐有它的价值在,只要大家能从音乐中得到心灵上的震撼,这就是音乐唯一的也是最终目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音乐演奏好,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我觉得艺术是我们感性的一个表达方法。我们的感性就像 “第三只眼睛”一样,可以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很多人不理解艺术,也不知道艺术里的力量—这“第三只眼睛”从没有张开过,很可惜。一旦在艺术中感受到了这些感情和触动,生活会变得更有意思,更加让你振奋。

    音乐在社会中非常重要,为什么?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他不会喜欢音乐。只有有同情心时,才会听到音乐里边动人的事情。一个人喜欢音乐时,会使他的同情心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容易理解别人。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上,如果音乐很风行很时尚、艺术很流行的话,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睦。

    这么多年演奏下来发现,喜欢我演奏的人,他们心里都有忧郁情结。比如一种淡淡的思恋。我经常开玩笑说,我碰到那些会满世界跟着我飞的乐迷时,我经常问他们一句话,您是不是小时候心灵受过创伤?他们往往会回答“是,确实是”。其实,谁心里没有受过创伤?只不过有人忘记了,或是深埋起来,不再去想。有人整天去想,那么就变得悲观失望。还有人知道心里有这么个东西在,知道正确对待。我的演奏就是不掩饰,也不过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