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小说警察海龙:高一语文必修1《纪念刘和珍君》名家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1:50:28
阮籍式的深情离骚式的表述——《记念刘和珍君》艺术特点

  在我的感觉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篇至文。在同是纪念进步青年或革命者这一点上,我以为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后来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本文不打算搞对比分析,只想就《记念刘和珍君》作些艺术上的探究;但我又以为这些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是该文所独有或比较突出的。我想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颇值得深究:

  一、在创作原动上,他善于摄取“现代社会的魂灵”,他深感世态炎凉,窥熟于“世人的真面目”,尤其对那“宁蜷伏堕落而恶进攻”的国民精神深感愤怒。(人教社教参)他的写作就是以所谓世态人情为着眼点来看取社会与人生,摄取其“魂灵”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示。作者是浸润于中西文明的知识种子,他深感时代进步对于中国社会特殊的作用;在文明与野蛮的残酷较量中,他尤感文明的无力和孱弱,而野蛮是多么的凶残与下劣,特别是那些自甘堕落、为虎作伥的阴暗“动物”们的所作所为!他除了用笔于“始终微笑着”、“从容转辗”“干练坚决”的刘和珍与杨德群们,展示中国女性的勇毅和温和,“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的形象;还着眼于罪恶的段政府,下劣的无耻文人,以及那些庸人与“闲人”,文中虽没有勾画他们的“尊容”,但强烈的比照与暗示使那些在阴暗潮湿里的阴暗物们显得多么的丑陋!这种比照与暗示极具有战斗性与鼓动性,可以说这是该文不同于一般悼文的地方。

  二、在创作的立场与原则上,有一点通常被人忽视了,就是那个在《故乡》中就已经显露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怀抱与民族之爱。我们知道作者有生计流离之忧,但他又有着中国历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贵品质,尤其是杜甫以来的关怀政治现实与民族前途的人们身上所具有的。在意识的层面上,“我”更多的是传达出一种“叹息肠内热”的文化—政治情绪,因而读来颇能撼动人心。作者为何对“三·一八”惨案如此地表示出自己极大的愤慨呢?这不外于戮杀烈士或青年使他感到极点的悲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他仍然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坚信未来必胜于现在,而青年代表未来,知识就是文明与未来的标记。他将议论提高到民族存亡的高度,足以见出他的制高的峻拔与浑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的期待。而这些都厚寄于传承文明与进步知识的人们身上。他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道义感的苛求程度是如此的强烈!因此,正如到见一枚硬币的另一面,我们对作者为什么尤痛斥无耻文人的阴险论调就不难理解了。

  三、应当说,在本文中,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鲁迅从不掩盖自己思想的复杂性,他长于解剖自己,甚至于无情,其精神尤感人与可贵。他一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却又感觉到“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他想说的,有必要说的太多,但现实的黑暗又使他出离地愤怒。刘和珍是他的学生,是他的学识热烈的求知者,他回忆起当初订阅《莽原》的情形,从这一点感觉有些写作的必要,“但我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而不仅仅是这一点点的所谓的感激。他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但他又说,“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说到这次惨案所引起的反响和意义时,他沉痛地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然而在文章的结尾,他又说:“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又会依稀地看见微茫的希望……”这些几乎矛盾的语言,并非是作者逻辑上的失误,而是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无言的苦痛、愤怒、悲哀与告祭的心情。同时在措辞闪烁与词锋隐显之中,又分明地让人感受到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凶残所达到的非人间的程度。应当说,作者还有许多想表达的,要表达的,但他徘徊于“两间”,纠缠于生死,沉耽于过去、现在与将来,而他思绪纷乱,也实在不能完全地沉静于他的心去作冷静的理性思索,于是他只好将这些“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我们看到的是一颗被各种外力作用而已破碎的心灵!总之,是这样,还有什么其他的言辞呢?
关于这一点,我以为我们还可以有必要引申出三点作展开地陈述:

  应当看到,在文章中,作者没有把自己摆在为师的位置上,他严剖自己,而对逝者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对于记念,他没有浮泛,更没有旁观,而是用他的心与情,悲愤与炽爱去深味惨案前前后后的以及更多的、更深广的东西。他的思想与情感渗入其中,他用他所能感受到的形诸笔墨,让人看到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心灵的苦痛与挣扎的具体情状。他是真实的,感人的。这篇文章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文章中浓烈的抒情性大于其单纯的文字表述。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浓烈的情感,悲愤的控诉,严厉的斥责都聚集在那议论大于叙述的篇章结构里。他的议论与抒情都是感性与理性交织着的产物,在最具有浓缩性与广延性上,又获得了无限的诗性。歌德说:“感情愈和理性结合,就愈高贵,到了极境,就出现了诗,出现了哲学。”(《致玛利亚包洛芙娜公爵夫人书》)这就是他行文的很突出的特点:一个真正思想者真诚地袒露着他的思想。“他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满腔的悲痛与义愤,用烈火般的言辞喷射出来,形成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并结情为理,化为深刻的哲理韵味和汪洋恣肆的风格,他指着反动派的鼻子怒斥:‘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个个脸上有血污……’”(王献永《鲁迅杂文艺术论》)此其一。

  其二,有一点也是常常被人忽视或误解的,就是“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与深情叙说”。行文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而接下来的却是“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在于无话可说处,作者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后面又出现了“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我懂结尾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而接下来的又是“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而却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对此,目前教学参考书不能给予满意的解释,而只能就事论事,显得很支离破碎。而有一种论说则是从“重复”性语句出发,认为鲁迅是用还原那荒诞而重复的历史来“还丑恶以丑恶,还荒谬以荒谬,让所有的真相裸裎”。(梁卫星:《重复与鲁迅》,北大在线2002-08-16)它“在说与不说之间,鲁迅陷入了深刻的苦痛之中”,但它的解释显然是过于想当然了。如果我们对鲁迅研究魏晋时代的情况多一些了解,那么,便比较容易地理解这种“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有兴趣的人可以仔细地聆听阮籍的古琴《酒狂》,也许会有深刻的体会的。(或许开头是欢快的率真,但往后可能就是痛苦的跋踬)

  同时,其三,该文还存在着《离骚》式的表述结构。在《离骚》中,屈原天上人间,上下求索,其现实主义地对祖国与民族的爱深融于其中,尤其是最终升天临行之际那深情的回眸,简直让人涕零如雨。古人评论《离骚》时认为它没有章节,思之所至,悲戚啼苦,时断时续,天上地下,旷怨求索,一唱三叹,这正是作者内在深情在行文情节上的本质反映。在本文中,作者发情于死,但念在生前,“于死者寄生者之情,求生者之道”,作者屏弃了那些虚而不实的冥间想象式的虚无安慰,他始终把死者与性命相联于残酷、恶劣的历史与现实,并与中国的未来紧紧相系。(王献永《鲁迅杂文艺术论》)鲁迅写作本文,说得非常明白,“刘和珍是我的学生”,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以含悲之笔,以一个“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去“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和微漠的悲哀与淡红的血色,他感受到了中国女子的“从容”“微笑”与“伟大”,他的心由此震动,他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作者的感情实在是悲哀与愤怒之至,他认为三月十八日是“民国历史是最黑暗的一天”,因为他“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他几次表示该“写点东西了”但一直没有下笔。在他看来,凶残的当局,下劣的流言家便是罪恶的制造者与掩盖者,罪恶不止,则青年所流的血便无从止息。正因为如此,他要“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种深味与哀痛真是难以言状,所以作者很难完整的叙述完有关刘和珍的详细的情节,而只能忍含深痛的,时断时续的。有时他只能说“我说不出话来”而显出秋雨般的夜哭;有时他甚至太激动,而作枯蕉似的悲哀与惨荷式的愤怒了。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写赏析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凯杰中学江宗斌

  《纪念刘和珍君》通篇燃烧着悲与愤的火焰——悲爱国青年之惨死,而愤杀人者及其帮凶的残暴无耻。如何将这两种情感最充分地传达出来,并拨动读者的心弦,应该是鲁迅先生构思本文时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以为有两处细节描写为这团火焰的剧烈燃烧起了添柴加油的作用,足以烛照出先生的匠心。

  一处是“反复细节”在“三”“四”“五”部分中,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居然四次用几近雷同的笔法写道:“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反复细节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缓慢地滚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愤之情最大限度地传递出来。倘缺少了这一处反复细节,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

  另一处是“再现细节”在“五”中作者极尽细腻刻画之能事,生动而又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张静淑)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其中加点词语读来真如先生是现场的目击者,刽子手杀人的全过程乃至每一个动作,先生都根据后来的尸检再现得毫发毕现,精确之至。当然也可以避免麻烦,只用简笔,三言两语一笔代过,但那样又如何能突出杀人者的残暴,如何能强烈地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呢?此一处”再现细节”虽是”血淋淋的残酷”,但却将作者心中的万丈怒火熊熊地点燃起来,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和情感,令人如梗在喉,忍不住拍案而起,横眉冷对直斥杀人者。

  以上两处细节描写,绝非偶然而为之,显然是鲁迅先生独抒机杼精思傅会的结晶。尤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作者虽有如此高超的妙手点染,却了无斧凿痕迹,正可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非大家莫能为也。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

  曹保顺

  一、谴词用语鲜明生动

  文章一开始,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其中“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请求才引起的。第一节里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鲜血“洋溢”在自己的“周围”,以至“艰于呼吸视听”,这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这样,就不仅把青年流血之多,自己郁闷、悲痛之深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而且把“非人间”的令人窒息的特点,活生生地具体化了。在第七段揭露当局者“凶残”,抨击流言家“下劣”,称颂中国女性临难“从容”,用词十分精当、简洁,说明作者在遣词用语上的锤炼功夫,也反映了作者精湛的文字修养。

  二、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如作者在表达对于徒手请愿的看法时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一个浅近的比喻,便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这个比喻很浅近、很生动,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五段中“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语揭露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文章用“庸人”与“真的猛士”对比。庸人惯用忘却的方法,对人世间的悲哀与不平作淡化处理,作者批判了这种庸人的生活哲学,肯定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的现实主义精神。

  为了使记叙起伏跌宕,文章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如第五段记叙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前仆后继、殒身不恤的场景时,就通过对比和反衬,将一个杀害徒手请愿学生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叙议抒情和谐统一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记叙、议论、抒情三者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的和谐的统一,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高度的说服力。如第五段,先记叙了刘和珍等遇难的情景,描绘了爱国青年英勇斗争的形象,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接着写出“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一句。这是在记叙之后,作者悲极愤极的感情的总的抒发,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恨,对死难烈士的悲痛。而在记叙和抒情中又交叉着议论,增强了对反动派凶残下劣揭露的深刻性。本文每一段几乎都是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它不仅增强了文章思想的深度与力度,而且使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

  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

  陈立宏李正兵

  《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记念性散文,不仅寄托着作者对死难青年的沉痛哀悼,而且燃烧着作者对凶残当局的强烈抨击。作品中作者的这两种悲愤的情感,主要是对通过以下几种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

  一、运用反语,揭露敌人的反动罪行。用反语来讽刺和揭露敌人的罪行,是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本文就多次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如文章开头以“中华民国”来纪年,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对段褀瑞执政府的极大愤慨和讽刺。既然是“中华民国”,就应是中国人民的政府。可这样的政府,竟然公然开枪射击请愿的学生,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可见这样的政府根本就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伪政府。讽刺之余,作者以犀利的笔调,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又如在六部分中,作者说到:“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众所周知,“太平”本义是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这里显然是指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和可悲的局面。“太平”一词的运用,可见蕴涵了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同时又饱含作者多少辛酸与无奈。

  二、通过对比,展现猛士的勇毅形象。本文中,作者拿两种人与刘和珍这样的猛士进行了对比,从中彰显猛士的勇毅和干练。如第二部分中,作者拿“庸人”与“猛士”进行了对比。“庸人”之所以“庸”,在于他们对“淋漓的鲜血”,虽有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驶,庸人们早已忘却哀痛,继续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真的猛士”却能面对黑暗的现实,不怕流血牺牲,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企图打破这黑暗的铁笼子,赢得全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从两种人对待现实的的不同态度中,读者从中可以窥见猛士的高大人格。又如第五部分中,作者拿“反动军阀”和“猛士”进行了对比。“反动军阀”看似强横,然而它却要依靠八国联军,与它们共同勾结,才能镇压学生的徒手请愿。请愿的学生都是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然而当她们面临危难时,却能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鲜明的对比之中,勇士大无畏的形象再次展示了出来。

  三、借助反复,强化作者的悲愤情感。鲁迅先生作文时,向来惜墨如金,可在本文中,他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中深化自己的情感。如开头的第一部分中“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这句话,在文中就运用了三次。第一次是承接程君的请求而言的。刘和珍不仅是作者的学生,更是作者志同道合的战友。现在她“为了中国而死了”,作者自然觉得该“写一点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的悼念;第二句是针对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而言的,作者要“写一点东西”是为了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第三句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们而言的。作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可见,这三句话虽然在字面几乎完全相同,但在反复的运用中,意义却在逐层加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感。倘缺少了反复这一手法,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一

教师寄语:我们总是在蓦然回首,才发现许多人,许多事已深植于记忆,如影随形。正是他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感叹 ,让我们勇敢承载生命的重量。正是他们,陪我们走过一段段风雨之路。即使现在已不在我们身边,却会永远地印在我们心底。

一、确定目标,完成学案

1.【创作背景】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2.【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①.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是开始用的笔名。

②、作品集情况 :

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故乡》,《药》,《孔乙己》,《阿Q正传》,《一件小事》《社戏》等 14部。);

《彷徨》(《祝福》);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二、自主预习,完成以下练习

1.有关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和辨析

  字音

  徘徊(      )   寥(   )落    和蔼(   )   惩创(   )    几缕(   )

    长歌当(   )哭  菲(   )薄    屠戮(   )   踌躇(      ) 浸渍(   )

    微漠(   )      山阿(    )     绯(  )红      桀骜(      )  租赁(   )黯(   )然      喋(   )血    攒(   )射    殒( )身不恤( )

  多音字

  当  ①                ②

  创  ①                ② 

 难  ①                 ②  

血  ①                 ②

字形

辑                溢                抵                  蔼

缉                缢                砥                  霭

楫                谥                诋

揖                                  邸

喋                菲                惮

牒                绯                殚

谍                诽

  

解释

  寥落:

  长歌当哭:

  微漠:

  桀骜:

  黯然:

  碟血:

  惩创:

  浸渍:

  殒身不恤: 

三、能力提升  B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阿(ē)  浸渍()  长歌当哭(dàng

B绯红(fēi)  尸骸(hái)  面面相觑(

C干练(gān) 喋血(dié)  殒身不恤(yùn

D寥落(liáo) 菲薄(fēi)  从容不迫(c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踌躇  造化  和霭  依稀     B.淋漓  流言  编辑  惨淡

C.洗涤  蝶血  诧异  廖落     D.屠戳  噩耗  黯然  羽翼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攒射(集中)      殒身不恤(顾虑)

B.赁屋授课(租借)    立仆(倒下)

C.桀骜(凶狠)(锋利)   谈资(资料)

D.长歌当哭(当作)     深味(体会)

4.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  )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________这样的凶残,一是语言家________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女性临难________如是之从容。

  A.竟至   竟会   竟会         B.竟会   竟至   竟能

  C.竟能   竟会   竟至         D.竟至   竟能   竟会

5.下列文段中,与思路脱节的一句是(  )

  ①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的尸骸。

  ②还有一具是杨德群的。

  ③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④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A①     B②     C③      D

6.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反语,这句既揭露了段政府的暴行与历史上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这次暴行是空前的。)

  B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用煤的形成作比喻,说明请愿不属于革命斗争的范畴,为此而牺牲没有意义,表明作者不赞成徒手请愿。)

  C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把我失去战友的苦痛,把对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深深体味公之于世,以揭露敌人,控诉社会的黑暗。)

  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直接面对反对派统治下的血腥屠杀,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7.《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五次提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对这种写法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刘和珍的微笑”“温和反衬反动派杀害这样的青年的手段的野蛮和凶残,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的暴行。

  B.刘和珍是个和蔼可亲的青年,反动派说这样的青年是个暴徒更显示了他们的阴险恶毒。

  C.刘和珍微笑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反复提起,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D.鲁迅不赞成徒手的请愿,刘和珍的微笑更说明对反对派不能温和

8.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是(  )

  A.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

  B.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D.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9.对下面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B.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比拟、反问)

  C.我将深味这非人间浓黑地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痛苦。(通感、拟人)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对偶、反复)

10.比较下列两组句子,选出表达效果较好的一项(  )

  ①听说,她,刘和珍,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②听说刘和珍君她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③(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④(而且)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所以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能力提升  C  

1、下列加点字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ěi     租赁(lìn     长歌当哭(dàng

B、黯然(àn     不惮(dān      殒身不恤(

C、喋血(dié    浸渍(        山阿(ē     攒射(cuán

D、噩耗(hào    屠戮(        洗涤(    寥然(mi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   委曲求全     不径而走    刚健质朴B、诧异     广有羽翼     礼尚往来   延口残喘

C、欣然   肆无忌殚     黯然神伤    桀骜不驯D、和霭     阴谋鬼计     苟且偷生   流言蜚语

3、根据课文填入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下列段落

真的猛士,敢于(   )惨淡的人生,敢于(   )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   ),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   )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这句话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6、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设问 顶真对偶               B、对偶反问 间隔反复 对比

C、对比反问 顶真对比               D、对偶反问 连续反复 对比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

 学案文化:懦夫在死之前就已死过千万次了;而勇士一生只死一次。(莎士比亚)

课前预习:

一、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划“√”,错误的后边划“×”
 1.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作者悲愤的情感。(  
 2.《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3.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极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4.文章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只是用来点明开追悼会的时间。     
 5.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她与杨德群等爱国青年在·一八惨案中被国民党政府屠杀。(    
 6.程君正告鲁迅先生: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所以鲁迅才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7.作品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者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8.“·一八惨案后,那些害怕反动势力,苟且偷生的人,将会被血的事实惊醒,逐渐看到革命的希望,而那些真正的革命者,将更加勇敢地投入到斗争中去。(    
二、默写。
 (1.)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                         ,                  ,   

                                                    。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                                     。                    

                            。  

2.)惨象,                                 ;流言,                           。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                   ,                    。                            

三、选出对斜体字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沉痛的,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划线句子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划线句子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划线句子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划线句子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本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类比论证
2.“指代的是(    )。
A.煤的形成  B.大量木材  C.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D.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3.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态度是(    )。
A.赞成  B.不赞成  C.认为有可取之处  D.指出其消极的方面
五、《纪念刘和珍君》将记叙、议论、抒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为下列语段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A.叙述  B.议论  C.直接抒情  D.间接抒情
1.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    
2.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3.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4.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在伦敦的中等街道上常常有面容憔悴,蓬发粗手的工人来往徘徊,或是顺街疾走。②到处想找点小机会可以弄到这一天买面包的便士。③我遇到的不止一次了。④他们搭讪着同你说话,给你引路,末后要讨几个。⑤其实比起那些站在小饭馆门外手托火柴等着施舍的乞人尤为难过。⑥因为这些徘徊或疾走的失业者,有很好的体力,也有工作的经验与技能,他们还不肯作一个社会上的废人,向人前乞求,也不同残废者只望着别人的同情,然而他们拿什么去吃饭呢?⑦他们有精力,有技能,有历练的头脑与两手,却不能凭空去拿面包。
1.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个自然段,较合理的分法应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对上文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者的悲惨境遇。
B.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受压迫、受剥削者的痛苦生活。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欺压和盘剥。
D.通过对失业者悲惨遭遇的介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课文研习

一、背景解析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文章结构

(一)阅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纪念性文章,贯串全文的线索是“悲”、“愤”感情:对死难者的悲痛的忆念、哀悼,对反动派愤怒的揭露控诉。这一线索把全文看似“散”的七个部分贯串起来,浑然一体。反复阅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仔细体味这一感情线索,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二)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交代写作的缘起。

    第二部分,交待写作目的。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

    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痛心地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直至留在记忆上的最后印象。

    第四部分,抒写惊愕、义愤。叙述得知噩耗的惊愕,抒发愤慨之情。

    第五部分,叙述遇难经过。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揭露控诉段祺瑞政府布下罗网,杀害爱国学生的暴行。

    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总结惨案的经验教训。

    第七部分,热情讴歌赞颂。对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对刘和珍等临危从容的勇毅精神的热烈讴歌。

    文章第一、二、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哀悼,第四、五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七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三者交错融汇,始终统一于“纪念”这个中心。

(三)文章主题:

    文章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表达了对爱国青年为国家民族而献身的崇高敬意,激励人们牢记“三·一八”惨案,继续战斗。

三、探究讨论

学生自读课文,探究讨论四个问题:

①既然文章是纪念刘和珍的,那么,刘和珍一定有很多特异的事迹。请找出这些事。

 

②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怎么死的?

③她死后不同的人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评价?

④她的死有什么样的影响、价值或意义?

⑤既然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搞清楚这种情感是什么。请找出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深厚感情。

⑥找出你最喜欢的文句,说说你的理解,

能自圆其说即可。 

四、动脑动手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做后面的思考题。

    下面各句中都有关于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描写,试分析它们不同的含义。

    1.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3.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4.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1.                                。

    2.                                。

    3.                                。

    4.                                。

作业:

完成《课堂同步作业》

答案页: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 字音 见教材全易通 P216

2. 当  ①dāng  应当    ②dàng   长歌当哭

   创  ①chuāng 创伤    ②chuàng  惩创

  难  ①nán   困难    ②nàn   遇难

  血  ①xuè   鲜血    ②xiě   血淋淋

3.  字形  见教材全易通 P217

4. 寥落:稀少。

 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

 微漠:依稀,淡薄。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桀,不顺从。

  黯然:忧伤的样子。

  碟血:流血满地。噪,血流出来的样子。

  惩创:惩罚,惩治。

  浸渍:浸润,渗透。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能力提升:B

1答案:B解析:A浸渍C干练gàn殒身不恤yǔuD从容不迫cóng

2答案:B解析:A和霭应为和蔼;C廖落应为寥落D屠戳应为屠戮

    3答案:C解析:“桀骜的意思应是不顺从

    4答案:B解析:“竟会一般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竟至是竟然至于,竟然达到的意思;竟能竟然能够之意。

    5答案:B解析:这四句话组成了一个句群,它们之间的句意关系分别是:①②④与③之间是转折关系;①②与④之间是递进关系;①与②之间是并列关系。

    6答案:B解析:“说明请愿不属于革命斗争的方式不符合文意。

    7答案:D解析:不符合文意,应是说明刘和珍是一个和蔼、善良的青年,并以刘和珍的和蔼善良反衬反动派凶残的虐杀。

   8答案:A解析:A暴徒!应为暴徒

      9答案:B解析:无比拟修辞。

      10.答案:C解析:①③句都运用了短句,更能表达作者当时的悲愤情感。

     能力提升:C

1A(B.dànC.D.liáo)

2. BA.——胫,C.——惮,D.——蔼,鬼——诡)

3  直面,正视,流驶,微漠(注:此段要求背诵)    

4D    5、 B       6

第二课时

一、1.2.×3.4.×5.×6.×7.8. 二、略

1.D  2.B  四1.C  2.D  3.B   五1.A  2.AD  3.B  4.B   六1.D  2.D

一、既然文章是纪念刘和珍的,那么,刘和珍一定有很多特异的事迹。请找出这些事。

⑴ 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 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 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⑷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⑸ 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⑹ “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⑺ 中弹牺牲。

二、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怎么死的?

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人物活动来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性格特点) 

三、她死后不同的人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评价?

作者,沉痛地悼念、赞扬、奉献尊敬。

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对刘和珍的诬蔑,说她们是暴徒;反动文人散布无耻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控诉抨击;

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无恶意的闲人”),默无声息、淡漠。

四、她的死有什么样的影响、价值或意义?

经验教训----选择战法----- 

死难意义---奋然前行-

五、既然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搞清楚这种情感是什么。请找出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深厚感情。

首先,是针对刘和珍及其他勇士的,既有惋惜又有敬重(文中这样的例句很多)。

其次,是针对段 祺瑞政府及其反动帮闲文人的。既有愤恨又有鞭挞(文中这样的例句也不少)。

其三,是针对革命者未来的热切希望而言的,在此倾吐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继续战斗(这是鲁迅先生一贯精神的表露)。

六、找出你最喜欢的文句,说说你的理解,

⑴ 警示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对偶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⑵ 创新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的“哀痛者”“幸福者”如何理解? 

 明确: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对烈士热情讴歌。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3)“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分析:抓关键词“尤”“出离”“浓黑的悲凉”“快意”“奉献”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人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意;三是警告反动派,血债是一定要用血偿还的。 

4)、“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分析:抓关键词“已”“尤”,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无耻。“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关系的复句,既对反动派发出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分析:抓“依稀”“微茫”“更”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 

动脑动手

    1.表现刘和珍对敌狠,对友亲,柔中有刚,爱憎分明的性格。2.表现刘和珍身处逆境,坚毅乐观的精神。3.表现了对刘和珍遇难的痛惜之情。揭露反动派的凶残。4.表现了刘和珍的美好形象永存人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