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描:格言新说(3)——开卷何必有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7:15:51
格言新说(3)
编辑制作:林夕梦

开卷何必有益

作者:易中天
开卷有益“是一句老话。正因为是老话,因此可疑。
开卷为什么就一定有益呢?其逻辑前提大约无非认为书是个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接触一下总归有好处。这其实同样似是而非。但凡是好东西,就一定要接触,或接触了就一定有好处吗?人参倒是好东西,也有吃了坏事的吧?何况书非人参。人参好歹是补品,书却未必,没准是泄药。世上有好书也有坏书,有读了让人长见识的,有读了让人犯糊涂的,还有读了让人干坏事的,并非一定就是好东西,怎么能说一开卷就有益?
就算是读好书吧,请问又有哪些益处?想当然,无非益智、励志、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也就是起到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作用。我不否认读书有这样的作用。问题是,读书的作用仅此而已,我们也未必一定要读书。比方说,还可以上网,甚至就连打麻将也能益智健脑,要不怎么说麻将是“平面太极拳”?苟如此,则“开卷有益”和“搓麻有益”又有什么两样?至于最为道德家们所看重的“励志”功能,也同样经不起推敲,读书人的“志”或许要靠读书来“养”,其他人就未必,比如刘邦项羽就不是,“刘项原来不读书”么!梁斌的小说有副对联云:“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这是何等志向?却与读书无关。实际上,“人各有志”,哪能都靠读书来“励”?更何况,一个人的“志”如果还要靠读书之类的办法来“励”,那这个“志”本身就十分可疑。
再说了,读书就一定励志吗?怕也难讲。周国平先生有云,“玩物也可养志”。同样,读书没准也会丧志。世界上有激励意志的书,也有消磨意志的书。消磨意志的方法也很多:有不动声色的(比如让你“玩物丧志”),也有当头棒喝的(比如大讲“人生无常”),弄不好就给你来个“万念俱灰”。
开卷既然并非一定有益(甚至可能有害),为什么还要说“开卷有益”,而且很少有人怀疑呢?无非也就是为了给读书一个说法、一条理由罢了。但在我看来,读书可以有一千条理由,唯独不能用“有益”做理由。一个人如果事先存了功利的目的,那书是一定读不好,甚至读不成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仅仅因为有益才读书,那么,倘若无益呢?就不读了?
爱,是不能强迫的,也是无法泯灭的。因此,爱,才是读书唯一“正当”而“牢靠”的理由。既然如此,开卷又何必有益、何需有益?还不如说“开卷有趣”呢!
识时务者非俊杰


作者:北北
俊杰向来寂寞。一个人背着整个战场,逆着时光洪流,扯着历史长绳的一头,背道而驰。
遥想当年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万马嘶咽,项羽回眸凝望九里山,然后率二十八骑突围垓下。回想生平:破釜沉舟,彭城奔袭,势拔荥阳,再夺成皋??即使今日将黯然离场,也十足让人畅快。如果刘邦堪称枭雄,唯有项羽才担的起俊杰之名。只因他十足的写意,他的豪气盖世,怒指上天,以及乌江畔的剑吻虎项,义无反顾??
又想起一个消瘦的背影,在烛光暗影下,再次坚毅的摇了摇手,然后正衣整冠,向南而拜,从容赴死。面对历史的必然,面对无力回天的大宋王朝,面对忽必烈的利诱,文天祥做出了最决绝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此生最准确的注解。后人赞曰:“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公元前480年,温泉关一战,斯巴达人令不可一世的波斯王背脊一阵发寒。当波斯人狂妄的叫嚣着:“我们射向天空的箭会把太阳都遮住!”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答道:“那我们就在阴影下战斗!”他在拒绝了波斯王封王的承诺后,毅然用鲜血挥就了为自由而战的史诗。面对50万虎狼之师,7000斯巴达人无力改变战局,但是,他们在史书上勾画了浓重的一笔。现在,温泉关的纪念碑上这样铭刻道:“异乡的过客啊,请带话给斯巴达人,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这里。”
大胆假设一下历史:如果当年项羽渡江,重整旗鼓,天下未必终姓刘;文天祥若变节,覆巢完卵,自保何错之有;斯巴达人若扔下武器,王仍为王,民仍为民??但是,在“时务”面前,他们视而不见,正因如此,人类的历史才多了几分慷慨淋漓,多了几分正气浩然,多了几分不朽的尊严。
人生若喻为旅途,这些俊杰无疑都是成功的旅者。然而,命运微笑着说:“成功,往往比失败还要贫瘠。”这便是俊杰,让所有人胆战心惊的选择,在旁人仰视的目光中,完成自己生来的使命。
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思维永远读不懂崇高圣洁的心灵。识时务者,或能成事,但绝非俊杰。
玩物尚志


作者:凌沧洲
玩物丧志。
——《尚书·旅獒》
老舍先生曾有篇小说《恋》,讲济南有位庄亦雅先生,喜好收藏名家字画,慢慢地就喜好得有点偏执,有点变态,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侵入济南,邀他出任教育局长,他先不太情愿,但当游说客谈起如果不答应就没收他的字画,如果答应还送他很多好玩的东西时,他犹豫了片刻,终于答应了。老舍先生写道:“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面。”
“玩物”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会“丧志”?因为这些人玩物玩过头了,完全被物控制住了,当物和志发生矛盾时,物完全压倒了志,因此玩物丧志。
然而,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发明、文化进步,其起源都是由于科学家、文化人、大师、工匠对某一事物“玩”的兴趣。正如米卢的快乐足球一定层次上帮助了中国足球的提升和打入世界杯,科学发现、文化创造的最初原动力决不是苦役,而是玩的兴趣。
爱迪生的发明是“玩”出来的,牛顿的试验也是“玩”出来的,多少文豪的作品更是在创作的爱好驱动下“玩”出来的。即使上升不到科学、文化创造的层面,生活中的许多情趣、品格也是“玩”出来的,栽花养草、吹拉弹唱,都怡养性情,使人淡泊明志;至于说到某一领域的专家技师,更要有点“玩”的精神,“玩”面人的可能成了面人大师,“玩”根雕的可能创作出许多根雕作品。总之,有点“玩”的兴趣,可提升人的品位与志趣,比沉浸在酒色里要有志得多。
踏青郊游、登山览胜、海滩嬉戏是玩,观赏春雨秋叶、夏荷冬雪也是玩;看碟看戏下棋打牌是玩,吟诗作画练书法养金鱼也是玩。玩物,使人充实,不单调、不无趣;使人心胸开阔、乐以忘忧。
要做到玩物尚志,必须把握物与志的平衡;人是物的主人,不能使物成为人的主人,控制人;玩物尚志的境界应该是拿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
要有点朴素的哲学情怀、超脱的精神境界,才能玩物尚志。万物纷纷,终归是身外之物,而志是人内在的东西,常立常新,大丈夫不患无物,但患无志。玩物尚志,玩到酣然,方能成为行家专家;玩到悠然、淡然、超然,方可成为智者。
擒贼后擒王


作者:朱国印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两方争衡,擒贼是大目的,擒王只是小手段。不然,诸葛亮平定西南,就不必对孟获“七擒七纵”那么麻烦。
圣人说,将因急,必予缓。
猝然擒王,并无胜算,即便侥幸得手,也有大麻烦——大树虽倒,猢狲还在,见机不妙,他们奔走四散,反倒星罗棋布、势成燎原,叫你无从戡乱。相反,为了不拖泥带水,你应该先去其羽翼,暂留其王。只要有“王”,敌方就能星罗蚁聚,一切正常。作为整体的他们被一个“王”
牵控和麻痹,安稳落入你鲸吞蚕食的绝妙好计,这是我们常说的“有虎先不打,看住一群狼”,兵法上叫“以计资敌”。外围荡清,再玩起擒王的游戏,你尽可以手到擒来、随心所欲。
兵法争竞如此,做人处事亦然。
所有的功业都要先踏平外围的沟沟坎坎,理顺前行途中的牵牵绊绊,循序渐进,最后找到成功的所在与关键。如此,才叫水到渠成、功德圆满。这就是为什么西天取经之路那么远,也非得一步步地撵,而不许孙猴子一个筋斗十万八千的内里根源。延展到现实,该付出的必须付出,该承担的就得承担,谁也别想“博彩式”生活——走捷径,少绕弯。否则,只能是得一漏万,叫你悔不堪言。
一句话,先擒王是蛮干冒险、粗识短见;后擒王方能稳妥裕如、智慧超然。
好汉偏提当年勇


作者:十年砍柴
黄药师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想他一定在桃花岛上,对着潮起潮涌,回忆起华山论剑的往事。
谁说好汉不提当年勇?真的好汉和英雄,一定会在人生的暮年提起当年之勇。这不是躲避现实,也不是无聊自恋,而是在守护一个人的尊严,是在对人生作无悔的总结,也是给“后浪推前浪”的青年一种启示:每个人都会老去,但他曾参与创造的历史,自有其价值。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 突骑渡江初。”这是辛弃疾所提的当年之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这是陆游所提的当年之勇。
“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这是陈与义所提的当年之勇。
美人迟暮,英雄气衰,这是谁也不可避免的人生规律。如果每个人都刻意将过去隐藏,让当年之勇消散在逝去的时光中,那该是一件多么无趣而悲哀的事。英雄如此,既是对自己历史的不珍惜,而对想创造一番事业的后来者也少了许多有益的教诲。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追忆当年为完成巨著,忍辱活下来的那份勇气。这种穿透时空的当年之勇,至今让我们景仰不已。司马迁以毅力与勇气支撑自己,记录了众多英雄的当年之勇,如荆轲,如陈涉,如项羽,如李广,才有彪炳千古的《史记》。
好汉不提当年勇,是对自己的一生不负责任,也是对人类的历史不负责任。
胡适先生一再主张每个人都应写回忆录,即是此意。所谓功业大小、地位高低,是相比较而言的。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上天的厚爱,他必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当年之勇,因此他也完全可以毫不掩饰地述说当年之勇。
唐德刚先生在《李宗仁回忆录》里,讲到他首次采访隐居在纽约的李宗仁时,李宗仁“看来就像祖国农村里的一位老农夫”。在他的力求下,李宗仁讲起了自己的当年之勇,让后人知道这样一位“老农夫”如何在28岁统一广西,旋即带兵北伐,指挥台儿庄大捷,一直做到代总统。
好汉偏提当年勇,是对自己也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尊重。
书读百遍,其义不见


作者:贝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
书,无非两种:好读的和难读的。
好读的,一遍两遍便明其意;难读的,十遍八遍仍云里雾里。
这世界书呆子不少,痴迷书的,尽信书的,爬书山的,破万卷的……要知道:
简单的事重复做,容易旁生枝节;困难的事重复做,容易累坏身子。
好读的书,非要深究细考、添释加注,这书便不是当初那书,成了笔记;难读的书,即使读到云山雾罩,两眼昏花,也如蚍蜉撼树,太不自量。
就如同一个孱弱之人去攀珠峰,不管怎么努力,终将徒劳而返。
珠峰没变,他也没变,白忙。
所以,一本书读懂了就放下。
读上一百遍还不懂,没必要再读。
要么扔掉,要么去问问别人。
滴水之恩,滴水相报


作者:叶倾城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他:“以德报怨好不好?”
孔子反问:“以德报怨?拿什么来报德?”
那么,如果有人问孔子:“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好不好?”
孔子大概也会反问:“那受人涌泉之恩怎么办?难道你有本事,把自己变成太平洋?”
人生,就是不断地施与受。施恩不望报,受恩永不忘,是中国人最传统的美德,可是也必须有一个度。
常常见到,有人给过人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好处,就天天挂在嘴边上,“你还记得我请你吃过一次饭吗?”“你还记得最早是我把他的电话给了你吗?”他实在记得他滴的那几滴水,比依云矿泉水还贵。
也有忠厚人,受过恩惠会刻骨铭心:“如果不是他当年给过我半个馍……”所以甘心拿出全部来回报。只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佛祖舍身饲了虎,就再没骨肉皮给别的动物吃。他只记得悲悯众生,有时候反而疏忽了家人——若说恩情,没有什么比他们更大。
施与受,不是不像借贷关系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多少,还多少。这是民间借贷关系,国家和人情都允许收取利息,可是该给多少,事先没有白纸黑字,只能各凭良心。总之,这借贷,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
收到一盒巧克力,回他一个吻;收到一个红包,下一年,给他的小孩更大的一个;被提携,被帮助,被拯救,默默地记在心里,如果有一日,他需要,尽力地给他回馈——但是,人家有困难帮,没困难,硬要制造困难帮,就不必了。
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
仁者见智,智者见仁


作者:路加
仁者见仁,智者见仁
——《周易·系辞上》
世间之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行业的局限决定了出发点的不同,一切都显得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于是,作为掩盖片面思想的首选词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以源远流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另一个大用处——调和。当辩论双方出现矛盾时,旁观者见不得这种紧张的气氛,担心会影响场合气氛,破坏彼此融洽的关系。这时,说上一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语既出,满堂和气。
有此二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中庸思想的典型词语在“以和为贵”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得游刃有余、相当滋润。同时,它也隐隐成了谬误的保护伞,成了求知的绊脚石。
“和为贵”自然无可厚非,但敷衍了事,文过饰非的“和”只是表面上的“和”,问题依然存在,迟早还是要解决。因此,我们提倡“仁者见智,智者见仁”。
于做事而言,仁者重道,智者重法。看似大相径庭,其实并无冲突之处。譬如一株树,由园丁养其生息,使之生机勃勃;由画家写其姿态,使之跃然纸上;博物家辨其性状,使之用得其所;木匠构其形状,使之物有所用。如此一来,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岂不皆大欢喜。
如今的世界,各类学科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任你是天才也无法学通学全。“见仁”、“见智”都不是错,只是由于知识领域的限制,使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仁者见智,智者见仁”就是要告诉你,当你在自己熟知的知识范围内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不妨跳出这个圈子,去别的地方看看。
诺基亚与周大福,一个是做手机的,一个是做珠宝的。他们的合作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周大福给手机贴了金,诺基亚赋予饰品实用的价值。这种跨领域的思维方式,结果是——双赢。
仁者见智,智者见仁,和为贵,融者通。
跑得了庙,跑不了和尚


作者:小衲
“和尚跑了。”有人叹息。
“没关系,还有庙在。”有人安慰。
“傻瓜,庙是死的,人是活的。”哲人一针见血。
果然,几日后,庙中香客布施的金银悉数蒸发,只留下孤零零一座空庙。谁说庙没有腿,跑不得?时间流逝中,土木堆成的庙也将归于土木,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庙,只有飘然远去的“和尚”。
“庙都没有?‘和尚’一定找不到!”有人失望。
不然,不然。哲人摇头。
“和尚”离得开庙,离得开佛祖,离得开信徒,却离不开一样东西——贪婪。那些人间蒸发的金银会贴身藏在他的身上,钻进他的心里。
脱壳的金蝉总要有个壳,这个庙变成一座空庙,他还要去寻其他的庙。“和尚”稀罕的不仅仅是庙,不仅仅是那些虔诚香客的布施。“和尚”用“庙”来建立自己的信用,这样,“和尚”就可以赊账,可以化斋,利用自己的身份做很多事情。“和尚”把庙搬空,把香客欺骗,他还不知足吗?他不害怕吗?
一旦被贪婪缠上了身,谁又能把持得住?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是“和尚”跑到天涯海角,跑出一万八千种姿势,受骗的人难道不会找来,难道不会去打官司?
你要证明自己是“和尚”,唯一办法就是你的好信用,假如你的案底被人揭穿,你就是住再小的“庙”都会被人家揪出来。
旧庙虽然不在,新庙必能找到你的身影。“和尚”,你哪里跑?
宁弯不折


作者:邓景威
宁折不弯。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面对危难,你选择宁折不弯,抑或宁弯不折?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面对汉军七十万联军,喊出一句:“天欲亡我。”他选择了宁折不弯,自刎乌江。后人空留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而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身为亡国之君,选择了屈膝投降。他沦为吴王夫差的仆人,为夫差照看马厩。他和妻子每天铡草喂马,清理马粪。夫差出游,他为夫差牵马;夫差生病,他尝其粪便辨别病情。二十年的含羞忍耻,卧薪尝胆,让勾践终于东山再起,一雪前耻。
项羽虽为“人杰”,亦为“鬼雄”,但终究比不上能屈能伸的勾践。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遇难一死,至多落个“宁折不弯”的美名;而勾践之辈,不但兼而有之,且可雪辱己耻,报亡国仇。
人活世上,靠的是呼吸。吸者,争一口气也;呼者,出一口气也。要争一口气,必须忍辱负重;要出一口气,更要宁弯不折!
公元1600年2月17日,罗马百花广场。学者布鲁诺因坚持捍卫真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活活烧死。
另一位哥白尼学说的支持者伽利略,面对教会的压迫,作了两次放弃哥白尼学说的声明,私下却偷偷地继续从事研究,甚至以《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隐晦地宣传哥白尼学说。伽利略以退为进,既可继续宣扬真理,又可保全自己,岂非处世之大智慧?
弹簧先压缩是为了弹得更高;暂时的撤退、隐忍是为了最终的胜利。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
司马迁惨遭宫刑,他固可一死以明志,但又哪得巨著《史记》传世?他选择了“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韩信面对市井混混的挑衅,他亦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但他选择了暂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
人生在世,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你是选择宁折不弯,舍生取义,虚名百世流芳;还是选择宁弯不折,报仇雪恨,终展一腔抱负?
苏轼对韩信有一段精彩的评价,它告诉你真正“大勇者”的选择:“古之豪杰志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者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或甚大,而其志甚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