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文字转换成word: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及应试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53:25

更多中考物理资料下载地址: (完全免费)

http://www.taokejian.com/soft/55/list55_1.html

中考物理解题方法及应试技巧

 

   这几年来中考物理试题难度相对比较稳定(811),试题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出死记硬背和偏题、怪题,试卷难度合学生实际,减少考试压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信心。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懂得注意解题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监别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的比例(约24%)。几个选择题对学生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类题解答不好,常因考虑不周而致错,所以要答好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1、比例法

例一、一木块浸入在水中,当静止时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则木块的密度为( 

A  1.0×103kg/m3     B0.6×103kg/m3     C 0.4×103kg/m3    D1.67×103kg/m3

分析:这种试题只要理解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F=G  ρg3/5V=

ρgV就可选出B

2、比较分析法

06届中考试题23题)把体积相等,质量不等     A

的三个小球ABC放入同程液体中,静止后         B

比较三个浮力的大小关系。                                C

A    FA FBFC       B FA =FB=FC  

 C  FA FBFC   D FA FB=FC

分析:首先应考虑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判断还是通过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来判断,首先要分析三个小球的质量不等,所以不能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判断,而三个小球都是浸在同一种液体中,通过F=Pgv来比较浸入体积的大小来判断就可得出D是正确的。

3、估算法:

这尖试题考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及观察能力,结合课外实验情况,进行判断选择。如(06届中考试题14题)在家庭生活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 写字桌的高度约为2    B 一盏家用日常灯的功率为200W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人站立时地面的压力约为10N

只要把书桌的高与你本人的身高作比较,你的体重就是对地面的压力就不难判断AD是错误,而家用日光灯的功率大约是40W正确答案是C

此类试题也要求考生不能只死读课本,应在学习中与生活实践经验相结合。

4、排除法

  先从题目中肯定几个选择项,然后范围以后再肯定,也可以“否定”某些选择项的错误,余下者为正确的,例:(06届中考试题第17题)

 

 

 

 

如图7所示,R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阻器R′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系数变大,电压表系数变小。   A

B电流表系数变小,电压表系数变大。            R

C 电流表、电压表系数变小。                                 Rˊ

D电流表、电压表系数变大。                    v

 

此类试题首先应从简单的判断入手,先分析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增大,电流减少,从而排除AD电流变大的选择项,再根据UR=I·RR不变,I减少,则U变小可选C

总之,对于选择题应注意审题,平时在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多进行反思,都必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其批驳得全面,深刻,才能对所学知识全面掌握和透彻理解。

二、填空题

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在去年中考试卷中约占24%,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填空题

   这类填空题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例如:(06届中考试题第3题)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龙舟就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推理填空题

这类填空题比直接填空题难。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例如(06届中考试题第8题),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该导体的电阻是      Ω当电压为N时,电流以为       A,当电压为0时,电阻为      Ω。

   学生应根据R=   计算出导体电阻后,还必须根据导体电阻的大小,只决定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知识从而推断出当U=0时,R=10Ω 导体电阻为变。

3、计算填空

   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例如(06届中考试题第9题)求出“泉州”号客轮到金门的平均速度。

4、用图题(06届中考试题第10题)

(1)    力的示力图(2)力臂(3)判断电子线管的NS、电流方向。

  填空题覆盖面广,它涉及物理知识的各个领域,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懂得归纳二年来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使之系统化,(这在老师的帮助下),平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备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争取在中考上考出较好的成绩。

三、简答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简答题要求学生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本题题目主要来源于考生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让学生从学物理的角度对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此类题目往往较为简单,考生不要放弃。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平时多留意我们身边的一些物理问题,多思考。

例: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A)25.白炽灯是人们常用的照明用具,如图12所示。它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下列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示例]白炽灯灯丝用久了会变细:灯丝在高温状态下升华。

①灯座外壳用塑料做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灯丝用钨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006年惠县质量检测试卷第25

我市已出台禁止“高空掷物”的有关条例。你认为有必要吗?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你的看法?

四: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在整张试卷中占的比例是最重的之一,考生应该给于足够的重视。主要考查实验内容和实验探究能力,其题目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

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课本中有过的物理实验。都是老师们上课或复习时实过或探究过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复习时,不能丢开课本,特别是课本的实验应重新进行详细的复习。丢开课本进行复习是极不明智的。

由于本大题题目较多,几乎包含了初中物理的全部实验、探究的内容无法进行大范围举例,现以《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试卷为例:(下附试卷)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第29小题2分,第32小题3分,共28)

 


26. ⑴图13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cm;


⑵图14中物体A的重力为____N;

⑶小英同学按图15(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

27.图16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将点 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透镜右测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点处。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2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⑴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

⑵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图17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挂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29.如图18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ab,把它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起来,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的做法是(    )

A.磁体不动,导体ab向左运动

B.磁体不动,导体ab向右运动

C.磁体不动,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

D.磁体向右运动,导体ab不动

30. (4分)在“探究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把装有某种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左盘上,若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橫梁达到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________,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03.6 g


⑵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再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当橫梁重新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以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19(甲)、(乙)所示,则剩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是____g,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g,液体的体积如图19(丙)所示是____cm3

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算出知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g/cm3

31.在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甲)中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导线不能交叉)。

 ⑵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

⑶小明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0,而电灯不亮。出现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故障排除后,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0(乙)所示,电流为_____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32.小小文具盒里蕴含着丰富的的物理知识,可以用来做很多的物理实验。

⑴请你利用文具盒中的文具设计一个物理小实验,只要求写出实验的做法和要说明的物理问题。

(示例)把铅笔立在桌面上,可以看到铅笔形成一个影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通常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非常流畅,有时候,圆珠笔的小圆珠被卡住不能转动或脱落,在纸上写字时,几乎不能书写,甚至会把纸张划破。就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物理仪器的读数,这是物理实验操作中最基本的。每年中考都会出现的。如第26题的物理仪器的读数就有3种。此外,第3031题中还有3种。归类:仪器的读数有:刻度尺、弹簧称、温度计、量筒(量杯)、天平、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秒表等。

    27题“探究凸透镜成像”到第31题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我们同学们和老师都已在课堂中做到了实验或探究了。

    第32题:虽然本题实验不是课本中的实验,但本题仅占3分。况且文具盒就在我们身边。第32题的(1)利用文具盒设计物理小实验。完全可以用我们课本的实验来代替。如:用力使塑料尺变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是课本中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又如:用两手按一端削尖的铅笔两端。感觉尖端较痛。说明用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也是课本中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这样的物理实验在课本中都能找到一致或相似的实验。

2)小题猜想也一样,课本上有滚动代替滑动以减小摩擦的实验。而这里只是反过来由滚动变成滑动时摩擦变大,才会使纸被划破。

综上所述,同学们在复习时应重视课本中出现进的每个实验以及实验的各个细节。

      

计算题是物理中考五大题型中的最后一题。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公式的掌握及理解和应用能力。其实,在其它四个题型中也要涉及到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只不过与计算题不同的是,它们只要得出最终结果即可,而计算题更注重解题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注明所运用的知识)。要求较为详细。下列是本人对计算题归纳、分析的几点拙劣的见解。

1、题量及所占分数:计算题一般有三个大题,大约分成68个小题。占20分左右,占总分的20%

2、计算题中较常考的公式:(1v=s/t  (2)G=m.g  (3)ρ=m/v (4)p=F/s (固体)、p=ρgh(液体)(5)W=F.S (6)P=W/t (7)η=W/W (8)Q=mcΔt  (9)I=U /R  (10)W=UIt.以上几个公式以及它们相应的推导公式是这县这几年中考较常出现的,其中第一题一般考的是v=s/tG=m.g,而最后一题几乎都是考电学的三个公式:I=U /R、W=UIt、P=W/t。

3、解题过程及注意事项:一般来说,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为“已知、求、解、答”。现在中考批改试卷时主要注重的是“解”的过程。在“解”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    写出公式  (2)单位统一 (3)列式时,数值后面要写相应的单位

 (4)必要的文字说明

如:500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几N?若放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几N?

(1)    少公式:G=0.5Kg×10N/Kg=5N

(2)    单位不统一:G=m.g=500g×10N/Kg=5N

(3)    少单位:G=m.g=0.5×10=5(少单位主要是受数学的影响,这是很多“尖子生”也常犯的毛病)

(4)    写错单位:G=m.g=500g×10N/Kg=5Kg

(5)    没有必要的说明:F=G=5N(重力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等于重力的)

正确的解题过程:

已知:m=500g=0.5Kg     g=10N/Kg

求:G 、 F

(6)    解:G=m.g=500g×10N/Kg=5N

因为放在水平面上

F=G=5N

答:重力和压力都等于5N。

以上过程仅供参考。

4、解题技巧:计算题主要是公式的运用。在运用公式之前,就要根据所要求解的物理量选择相应的公式。若公式选择对了就完成了一大半。随着现在中考难度的下降,许多题目中所用公式的物理量都能从已知条件中找出来。

如:一辆小车用2小时行走了80千米,求它的速度。

即然是求速度就应用公式V=S/t.只要找出S和t就可以直接求解,而已知中恰恰明确了这两个物理量,只在带入就可解得。这种题型在难度上为易。但在一些中或较难的题目中,所要求解的相应物理量可能没有直接给出。

如:把体积为2L初温为20摄氏度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热量的公式为Q=mcΔt,要求Q就要先知道其它三个物理量。很明显,比热和温度变化已经知道了,但还少了个质量。也就是说,要求出Q就必先要求出质量。怎么样求质量呢?要注意到题目中还有一个已知量体积没有用到,这和求质量有关吗。这很容易想到:m=ρ.v。我们可以这样画出解题思路:Q=mcΔt--- m=ρ.v。少了哪个物理量就一直推下去,求解时就反其道而行之。

  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有限,以上的见解可能有许多片面性和主观性,希望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更多中考物理资料下载地址: (完全免费)

http://www.taokejian.com/soft/55/list55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