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掉全能王水印:在喧嚣的物化时代寻找内心的宁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22:19
 在喧嚣的物化时代寻找内心的宁静

   ——读于丹的《论语心得》

   一直欣赏中国哲学所崇尚的那种庄严理性,欣赏那种温柔敦厚之美,特别是儒家哲学中那种“神于天,圣于地”的人格操守,那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天下担当,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尽管历经了千年岁月,但仍能使滚滚红尘中的我们摒弃物欲的喧嚣和困惑,让迷失的心灵找到回家的路。于丹的《论语心得》,是对儒家精神的深刻解读和完美阐释,让我们懂得了蕴藏在生活中的许多道理,让迷茫的灵魂找到了生命的坐标。

   幸福的含义究竟什么?是拥有富甲一方的财富,还有拥有令人仰望的官位?或许这两者正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但于丹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其实是内心的那种快乐的感受。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幸福呢?“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的联系。单纯地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问题,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生活常常是一个变数,逆风暴雨不会因你有良好的意愿就不降临,所以人生中难免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面对无法改变的缺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于丹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于丹进而指出了弥补缺憾的具体方法,就是强化自身的人格修炼,“能弥补缺憾的是一个人的自信心的回归,自信心来源于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很多遗憾。”

   现代人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认为朋友之间或恋人之间相处,越亲近越好,但于丹引用《论语》中的“朋友数,斯疏矣”告诉我们,朋友恋人之间如果太亲密了,那么离彼此疏远也就不远了。所以,为了彼此的关系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有适当的距离:“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这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朋友之间,彼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于丹的这种观点让我想到了哲学家周国平的主张,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周国平说:“朋友和恋人之间,要亲密,但不能无间。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像皮筋儿,拉得开,但又扯不断。”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找到内心的快乐,做一个幸福的人。穿越千年的沧桑岁月,依然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于丹的《论语心得》,让我们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其内涵,带着我们走入“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的境界,让我们摒弃喧嚣和浮躁,觅得一份内心的从容和淡定,在滚滚红尘中守望一种清风朗月的境界,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守候好我们终极的精神家园。(唐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