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十二五规划:翡翠种和底子的地质成型剖析图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11:09

               翡翠种和底子的地质成型剖析图解  

        对于翡翠的种和底子每个人的看法略有差异,本人的种地观点仅供参考,个人认为翡翠的成型期无疑是在地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从而影响翡翠的种、底的外界因素离不开翡翠成矿矿带外部环境对翡翠矿成型品质的影响,1成矿期温度的高低、2成矿期压力的强弱、3成矿期矿带形成期的长短,这3个重要的矿带环境的影响。

  而且这3个外在环境的影响会同时对翡翠的种、底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成型期越长,所形成的翡翠的种地也会越好(如带荧光、带胶感的玻璃种),相反则会变差(如表面刚性差、水头弱、裂隙多的粗豆种)

  总结如下:  
  1、翡翠成矿周期的长短决定坑头的新、老(既翡翠的成熟性、表面刚性、水头) 
  2、翡翠成矿期压力影响翡翠化底的效果(既玉质的均匀性、绵化底的渗透性) 
  3、翡翠成矿期温度能够决定种的好坏(既玉质的细腻度、透明度)

  以上温度、压力、时间3个外部因素对翡翠成矿的各个鉴赏标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互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何谓互补性呐?记得曾经看到有位玉友的帖子把翡翠的形成比作烧大米粥,(我们可以把烧粥的火候大小看作翡翠成矿期的温度,把烧粥的气压看作翡翠成矿期的压力,把烧粥的时间长短看作翡翠成矿期的长短)。可以想象同样的火候烧粥,1个用普通的锅子烧2小时,另1个用压力锅烧1小时,同样的火候,用压力锅烧的时间短,但是压力要大于第一个用普通锅子的压力,所以也能烧出同样的粥,所以说翡翠成矿的压力大小和时间长短之间相互存在着互补性。见翡翠种底举例:

  1、玻璃种:如果成矿期矿带温度高、压力够,就能形成玻璃种的翡翠。。如果成矿期也够长就能形成表面刚性好的老坑玻璃种(个别极品起荧、起胶)。有些翠友片面追求玻璃种,但是忽略了表面光泽的刚性是否好,个人觉得这是误区。相信各位应该在市场上看到过一些透明度很好,但是表面刚性差、水头弱的玻璃种,这种翡翠应该就是成矿期短所导致的。矿物成分不够稳定,容易跑色,各项指标也差。


  2、带绵点的玻璃种-飘雪玻璃种:这种带绵点的玻璃种比较奇怪,考虑了很久总算悟出了些想法,这种飘雪的玻璃种一般都是种水上好的老坑料,为什么带绵点的这些飘花玻璃种多出种水好的玻璃种呐?

  我想了很久,觉得应该是经过了2次地质原矿成形运动所导致的,这些飘花老坑玻璃种应该是冰豆种的翡翠经过二次成矿运动二来,在第二次成矿运动中,由于温度、压力、和成矿期漫长的过程,使得冰豆种晶体颗粒间较小的结构纹得到彻底融解,但是在多颗晶体间的纹交汇点的较大绵纹没有得到彻底修复,并行成了雪花状的绵点,但是由于二次地质成型运动的作用,使得翡翠的种地非常的好,而且还带了些漂亮飘雪绵点。

  当然,如果二次地质运动的成矿条件都不是很好的话也会形成冰种、糯种的翡翠,但是这种飘雪翡翠的坑头一般多出老坑料。个别二次成矿条件极好的会彻底化成玻璃种。 比如“木纳”产出的翡翠多有飘雪现象。


   3、钢性好的冰种化底:这种翡翠应该是成矿温度低于玻璃种(有细小绵点或绵丝),但是成矿压力强(绵点分解成雾装)、成矿周期长(水头好、表面刚性强)的外在环境所形成的翡翠矿物。

  另外还有种冰豆种的翡翠,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这种冰豆种翡翠应该在成矿期内的成矿温度达到标准,所以达这种冰豆种翡翠的晶体透光性较好,但是这种种地的翡翠由于成矿期期间外部环境压力不够高,所以导致在透明度好的晶体颗粒之间会有豆种那样的间隙纹。


   4、糯种翡翠:翡翠矿带成矿期温度低于冰种的外部环境中形成,如果压力够强的话,就会形成糯化底种的翡翠。表面钢性的好坏则要看成矿期的长短,既坑的新老。

  5、豆种翡翠:不但成矿期温度不够,而且成矿期压力也不够高,导致较粗的晶体之间有裂隙装的纹理产生。

  6、老坑瓷瓶种:压力强、年份长的矿带一般出产的翡翠表面刚性都较好、水头足,但是由于成矿温度不够,所以翡翠晶体融解不够,导致玉质较粗,就会形成玉质粗、透光度差,但是纹隙少,表面刚性好的翡翠种底。。俗称老坑瓷瓶种翡翠。如果成矿期压力也弱、年份又短,外部环境都不够好,产出的瓷瓶种翡翠就会显得刚性差,裂隙也多,俗称新坑瓷瓶种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