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饮食文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需防范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0:30:30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防范风险

作者杨帆
时间2010-03-10 20:09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评论 打印

  中证网讯 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的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这433亿和777亿这两个数字,在温家宝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给予的评价是“逆势上扬”,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如要成功的“走出去”, 就一定要充分认识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并且从制度层面构建风险防范和管控体系,毕竟“逆势上扬”是由诸多因素共振的结果。

  两会关注“走出去”

  两会期间,有代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出谋划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如此清晰的数字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并购已经出现井喷式的发展现象,近年来,“走出去”更是已形成规模,团队浩大。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正在加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经营亏损、内部管理不善等问题比较突出,这说明了及时建立风险防控体系的必要性”, 而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更是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建议》,矛头直指部分企业的盲目行动。事实上,很多企业家专家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案例确实乏善可陈。


  自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由于资金链断裂,很多工程项目无法开展,但是发展中国家恰恰却是基础建设最为关键也最为迅猛的时代,他们拥有着资金和需求,因此在金融危机时期也能够保有属于自己的一分安全。对于“海外抄底”的国内企业,相对而言投机性较大,表面上,对于持海量美元的中国企业,趁“美元低价”去海外抄底,不失为对冲风险的最佳选择,然而,在对冲风险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以往所没有面临过的风险,毕竟海外的生活环境不知道是否真正合适“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亮剑”需谨慎

  2007年中国海外并购热潮达到最高点,并购总额达186.69亿美元。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寒潮涌动,中国市场共发生了66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43起已披露价格的并购事件并购总额达129.58亿美元,相比2007年下降了30.6%。不过,显然国内很多企业都在伺机而动,寻找更为合适的切入点“拿下”海外企业,完成本土企业的并购,同时也期望能够整合企业资源,拓展海外市场。

  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0年2月中国并购市场出现双降 案例总数和并购总额分别下降41.9%和29.5%,但投资规模略有增长,平均单笔并购金额为6632.00万美元,环比上升3.4%。资料表明,2010年2月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涉及金额达7.59亿美元,环比上升了110.6%;其中跨国并购案例共发生6起,涉及金额7.59亿美元,分别占并购案例总数的33.3%和已披露金额的76.3%。即便有大量的数字说明中国企业已经竭尽全力“走出去”,以期在金融危机时间抄底,但是前景并不乐观。《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主编之一、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援引麦肯锡的一项最新研究数据表示,在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更是发问,“海外并购难道仅是一个‘钱’的问题吗?你吃得下来,管得了它吗?”如此种种,不难看出,广大人士对海外并购仍然忧心忡忡。有人曾经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三大败笔”对号入座,有专家也曾列出并购败北的“清单”:2004年中石油竞购俄罗斯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失败,中方无功而返;2007年6月,中投斥资30亿美元认购了9.3%的黑石股份,不料后者竟亮出了60亿美元的浮亏记录;两拓合并失败后,中铝公司的80亿美元亏损无可挽回;中国平安157亿元的亏损计提已是既成事实;中国首只股票型QDII南方基金, 1120亿元投资中已现600亿元的浮亏……。

  有专家认为,不懂对方的法律和当地文化,这是很多中国企业收购后经营失败且陷入麻烦的重要原因,而更不容忽视的是抄底容易整合难的现实。针对部分企业“抄底”的投机心态,有专业人士则表示“如果考虑价格便宜,不管什么都去买,这样风险是非常大的。”

  看来企业走出去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会不会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并购文化整合能力以及行业趋势的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