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56民族的ppt: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路-《财经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8:54:5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路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0年01月04日  在全球“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少有地能享受到“现金为王”的从容,不过,中国的问题也许出在另外一个极端:它的资产负债表过于保守

  也许是跟年终时分的会计确认有关,最近这一段时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显得非常活跃。仅仅在汽车这一个行业内,就连续出现了上海汽车收购上海通用股权、北京汽车买进萨博的技术、吉利即将收购沃尔沃三件大事。如果再算上2009年6月宣布的四川腾中计划收购悍马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是世界汽车资产最活跃的收购方。

  事实上,不光是汽车业,在很多领域,中国资本都有强烈的扩张愿望:从矿石、石油到机床、机电设备,从金融业到信息产业;在地域上,从欧美日到亚非拉,从俄罗斯一直到最近出事的迪拜,都能看到中国资本的身影。

  在全球“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少有地能享受到“现金为王”的从容,不过,中国的问题也许出在另外一个极端:它的资产负债表过于保守。根据美国的一份统计,中国的全部外债与GDP之比为5.11%,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这个比率都比中国高,美国为95%、英国为365%、德国为159.9%、日本34.9%、冰岛为998.64%。

  依照已公布的数据推算,2009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大约为2.4万亿美元,这笔财富中的绝大多数,都被富裕国家用低廉的利率以国债等方式借走,然后,富国又用这笔钱在世界范围内投资,其中有一部分又被中国人作为外商投资,用各种优惠政策竞相吸引进来。外商投资的收益率与国债利率之差,就是富国从中国的外汇储备里赚到的钱。

  仅仅从财务角度考虑,与其让富国坐吃每年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利差,不如中国人自己去海外直接投资,这是中国资本有强烈的跨国扩张愿望的动力之一。

  当然,更大的动力不是基于财务考虑,而是基于中国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一批中国企业不满足于停留在中国国内,而急于在更大的平台上考虑问题。全球化为跨国境的资源、技术、人才、品牌、市场等等的重组、再造和整合提供了可能性,而资本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

  早在2000年,中国把“走出去”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根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00年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仅为22.4亿美元。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被改写为556.5亿美元,增长了20多倍。

“走出去”的三剑客

  中国资本“走出去”有三剑客:主权财富基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同的出身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特点和行为模式。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金额高达2000亿美元。在不久前的《财经》年会上,中投总经理高西庆表示,中投是谋求财务回报,而不做所谓“战略投资”,虽然它谋求的是长期的、稳定的回报,并不看重短期的价格波动。

  中投最初成立时,目的就很明确:为中国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而不是帮助中国实现产业升级换代。非常大的投资数额以及极少的管理人员决定了,中投只能是所谓“被动投资人”,不大可能介入被投资公司的日常管理。简单地说,只要中投的长期盈利超过同期美国国债收益,那它就是成功的。

  国有企业是近年来中国资本“走出去”的一个主角,特别是号称中国企业的“国家队”的央企,更是手握重金,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

  这些投资有两大类,一类是资源类的投资,它占了中国资本对外投资金额的大头:仅2008年2月宣布的中铝入股力拓并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一项投资,中方就投入了128.5亿美元;中石油更是频频出击,在全球各地进行大手笔投资:它已经在全球的29个国家收购了81个油气项目。中化、五矿、中信、中海油等也不甘落后,纷纷在海外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购买油井和矿山。

  由于中国的资源相对匮乏,油田、煤矿和矿山等资源对中国来说,确实具有战略意义,虽然很难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如果今后全球经济走好,资源会出现紧缺甚至疯涨的概率比较大;另一方面,美国很难在短期内走出贸易和财政的“双逆差”,美元可能还会进一步贬值,与其手握大量美钞,不如换成资源来得实在一些。

  除了资源类的投资之外,中国的国有企业还做了一些基于技术和品牌考虑的跨国投资,这一类投资的问题就比较明显:中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原本就不是那么高,现在要跨文化做管理,问题就容易被放大,最终导致投资失败。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收购。

  单笔投资额大是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一大特点,这跟它们拥有比较好的金融支持甚至政府支持相关,而它们在跨国并购中,把这一优势发挥得比较充分。当然,这也为它们的某些并购增添了麻烦:有时候,仅仅因为“钱的颜色”就让交易泡汤: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民营企业才能打并购“持久战”

  中国的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做得比较早,不过,金额相对要小很多。它们或是为了实现买壳上市——如2002年,浙江金义集团通过借壳实现在新加坡上市;或是为了购买技术——如2001年,浙江华立收购飞利浦旗下一项CDMA技术。

  这些并购中,唯一能跟这次吉利并购沃尔沃相提并论的是联想集团并购IBM的PC业务。虽然联想的大股东是中科院,从这个意义上它也应该算是国有企业,不过,由于它的运行机制几乎完全类似民营,所以,它被广泛地视做民营企业。

  2004年12月,联想宣布斥资10多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经过漫长的磨合和学习,一直到2009年初,在爆出了一个巨额亏损之后,杨元庆才开始出任新联想的CEO。此前,基于文化融合等考虑,联想一直使用美国人做CEO,按照柳传志的介绍,他们事先准备的时间更长。

  好在联想在2009年表现还不错,新的战略获得了一些成绩,股价也有不小的涨幅。不过,现在还很难得到结论,说那是一场成功的并购。

  按照杨元庆的说法,如果当初联想不走并购的路,可能今天连中国国内市场都保不住——IBM的技术,特别是笔记本的技术,给了联想很大的帮助,而近年来,笔记本市场的增速超过了台式机。

  跟IBM笔记本一样,沃尔沃是汽车中的高档品牌;跟联想在此前已经是中国PC撼无可撼的龙头老大不同,吉利在中国还算不上一流的汽车制造商。甚至在民营汽车商里,它都不是老大。即使是联想,也花了足足六年的时间,才初步实现整合。虽然汽车行业不同于PC行业,吉利如果能实现并购沃尔沃,恐怕也要做“持久战”的准备。

  好在吉利是民营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最高领导人的任免有点像所谓的“干部任命制”,在这种制度下,CEO们很难有像柳传志、杨元庆一样的耐心,事先做好六七年的磨合准备。

  希望吉利能像它的名字一样,在并购沃尔沃这个庞然大物上大吉大利,为中国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增添一个新的经典案例。
  仅仅从财务角度考虑,与其让富国坐吃每年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利差,不如中国人自己去海外直接投资,关键中国没有组织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这样的说法太简单了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0) 武林外传 2010年01月04日 12:52:52     发表 真理与谬论并存。真理: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却以种种法律法规阻碍民营企业、个人使用外汇。谬论: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GDP与国债之比,没有可比性,发达国家有赤字可以用发行国债卖给外国投资者,而中国不行。    上一篇: 2009年房地产盘点:投机产生大泡沫
下一篇: 躲不过去的土地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