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评课:老街光影里的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33:47
   
         东流镇东晋时为彭泽县黄菊乡,唐初设东流场,公元953年升为东流县,东流老街系唐初( 东流场 ) 前后形成 。。。。。
  1985年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地段建筑群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列入“ 中国旅游信息库 ”。
  

     生活在长江岸边,渡口总是在每一个季节常去拍摄的地方。。。
  渡口,总是给人以遐想。云急风高,渚清沙白,偶有白鹭盘旋,离愁别绪揉碎在这秋景中,弥漫在这秋风里,不胜愁。那渡口下,就有一条老街,多年不曾变样。斑驳的墙体,窄窄的街道,木扇门的咯吱声,一直都在重复中往日的记忆。她在等待着谁?是怕旧人不识来时路?



 

店铺还是那么的朴实,竹篾的筛子、簸箕,这些大大小小的圆悬挂在门楼上;木椅子、竹篮子,整整齐齐的摆在店前。这些农家生活用具,如一幅艺术画镶嵌在老街里,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时感无聊之人,倍有感触。

 

  老街的上空拉起了黑色的遮阴网,在烈日下洒下些许清凉,翻卷在秋风里,却增添了几分萧瑟。老街的老人,勤劳而又安详。年迈的老婆婆拄着拐杖,佝着腰,打完水,拎着水瓶正慢腾腾地往回走。。。

 


 


  老街虽老,可正午的老街却是生机勃勃的。那放学的学子们,正说说笑笑地从校园中涌出,走在这本冷清的街道中。倏忽间,秋的萧瑟被他们的青春朝气逼得无处藏身,逃之夭夭。老街中的小饭店顿时热闹起来,老板娘们虽忙得手脚不停,一切却安排得井井有条。老街虽老,虽不曾改变,可是老街那沧桑的脸庞却也因新生命而洋溢光彩。

 


 


    当我回头一望,那齐耳白发的老人,慈祥看着我这个过客,那弯弯的脊梁,那承受生命悲苦后的淡定,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了和外婆一起居住的家乡老街。家乡的老街,因周边的繁荣,现已空荡落寞。而眼前这条老街,却能游离于城市之外,心无旁骛地在这渡口边迎接南来北往的人。

 


 行走在老街上,时光好似不曾流走。那老屋、那老人,一切都还是那么的熟悉、亲切。可当我乘上渡轮,看着江边吹拂的芦苇越来越远,江对面的城市越来越近。我知道,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或许,我们更需要一点残缺的美好,一个遥远的记忆,一丝荒芜的寂寞;需要独自穿行在古老冷清的街道上,聆听岁月的诉说,感受光阴的沧桑。
  老街又酷似一个淡定的暮年老者,任凭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依然固执地守着这片破落的世外桃源,遵循几百年遗留下的缓慢节奏,悠闲惬意地数着岁月的年轮。

 


  东流老街就是这样一条未被商业侵染的老街。老街位于安徽东至县的东流镇,该镇濒临长江南岸,取“大江曲折来,到此如东流”诗句中的“东流”为名,晋代的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偏爱东流的黄菊,常常日驻彭泽、夜宿东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公却被东流的黄菊醉倒了。

 


  老街依江而建,清一色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均为砖木结构,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青砖灰瓦,红窗飞檐,保留了江南古镇风姿,素有“青砖小瓦马头墙、朱角飞檐鱼悬梁”之誉。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多数房屋已成危房,亟待修整保护。

 


  老街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弥漫着恬静、苍凉和孤寂。偶见三两个老人围坐在门前的板凳上,东一句西一句地扯着那陈年烂芝麻的往事。。。

 

  屋顶的瓦楞间,碧绿的青苔恣意横行,几朵招摇的不知名的野花随风摇曳着。灰暗斑驳的老墙头,爬上了不甘寂寞的小草,倒让死气沉沉的老屋显出了勃勃生机。

 



    老态龙钟的老街渐渐与这个时代拉开了距离,这里的人们还过着依然在老宅子里生活,民风依然淳朴。。。

 


  历经沧桑的老街如同年迈的老人,在城市的角落诉说她的历史和她曾经的青春靓丽。。。

 


  一代又一代人延续在老街里,任凭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依然固执地守着这片破落的世外桃源,遵循几百年遗留下的缓慢节奏,悠闲惬意地数着岁月的年轮。

 

  如果不是停靠在街边的电动的车子,很难想象我们是否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里。。。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我们,老街的一切,让我们惊奇不已。。。


老街依江而建,步出老街,沿着河畔那秋日里暖洋洋阳光下,思绪里老街的印记仍无法走出我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