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影之王被和谐:正视现状多措并举 让小学习作异彩纷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42:30
正视现状多措并举 让小学习作异彩纷呈 一、几个现象:

于漪《期待语文教学的美景》一文“教学已蜕变成一种交易,试图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分数。”

(1)一味追求短期效率,考试前给学生押题,让学生背作文。

(2)习作教学可有可无,有时间就搭理,没时间就放在一边。习作指导课有一小部分老师在上,习作讲评课按要求上的寥寥无几。

(3)课时紧,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讲读课文上。在平常的教学研究中,研究阅读教学的比较多,研究教材内的习作指导的比较少,使得作文教学的研究在学校的教学研究中遭遇“边缘化”。

(4)学生不爱阅读,不爱动笔。漫画书、电视、电脑的诱惑超过了书籍。

二、几点建议:

1、把写挤进课堂,设计有效的课堂小练笔。(事半功倍)

老舍先生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这正说明了日积月累的重要。只有持之以恒,才会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也才会提高表达能力。

中年级以写日记为主,高年级以写读后感、日记为主。训练量也是因人而异,做到每学期至少16篇,上不封顶,主要是鼓励学生多读多写。

动心。很多教师在设计小练笔时总是围着教材打转,哪里是作者表达的空白点,就让学生在哪里练。学生是否想写,如何写考虑的很少。学生的练笔处于被动状态,效果大打折扣。

阅读课形成一些套路。在结课时,对学生说“你想对XX说些什么?拿起笔来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没有触及儿童的心灵,没有让其在表达方法上有所领悟。

23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小练笔的设计: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请你替台湾青年给受灾的家人写一封信。(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台湾青年复杂的内心世界)

 17课《长城》一课小练笔的设计:每年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

迁移。 11课《去年的树》对话描写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鸟儿飞到南方去以后,大树经历了哪些事?让我们自己来编一个《去年的鸟》的童话吧!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次综合提升,更重要的是,它是语言的。是对前面对话学习的拓展和迁移。

12课《小木偶的故事》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请你来接着编下去 。

10课《幸福是什么》  这三个小牧童分手之后,是经过怎样的实践体会出幸福是什么呢?请你补写童话故事《找幸福》

7课《蟋蟀的住宅》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我要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

法布尔描写很生动。用了拟人、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表达方法。

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情感也会不一样。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而法布尔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就流露于这字里行间。

你们对蟋蟀的住宅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请尝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你的情感。

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它在这里-----------。

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舞台,它在这里展示才华,纵情歌唱。

蚂蚁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它们自己干着自己的事情:                            

小蚂蚁们在学校上学,老师在教课,它们师生都那么认真,那么全神贯注。在小蚂蚁上学时,它们的家长在工作、上班。叮铃铃……放学铃响了,小蚂蚁们都回家了,到了家小蚂蚁向父母回报一天学的什么,父母也许会批评它们,也许会表扬它们。一只看上去非常得意的小蚂蚁,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绩吧。 

转换。 15《猫》以《我是老舍家的一只猫》为题进行练笔。

   3《鸟的天堂》 我是一只鸟,我最喜欢晨光里“鸟的天堂”的景象……

   24《给予是快乐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写演讲词。

不是每一篇课文都必须有小练笔,教师一定要找好每一节课的训练点,只有找准训练点,才能落实一课一得,课堂效率擦能提高。备课是关键。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2、精心设计习作指导课。指导课要有备课的详案(要有下水文或范文)课内的习作指导课一节也马虎不得,耽误不得。

♥教师讲的太多,真正留给学生作文的时间就很少了,教师看看所剩时间不多,赶快命令学生“现场开写”,还没写几个字,为了呈现所谓的“战果”,匆匆叫一两个平时习作比较好的学生上台念一段,然后再说几句“空而泛”的话语作为结语,草草收场,其他学生只好课后成文。

♥教师在一节习作指导课上就想将所有的习作中所谓的“技巧、技法”一股脑儿塞给学生,看起来“面面俱到”,实际上一面也没照顾到。

♥教师的思维左右学生的思维。为了疏通“教学障碍”,让课堂指导比较轻松,教师故意限定选材范围,并且引着、诱着学生一步步往教师的预设之路上走。由于束缚过多,学生犹如浑身“被捆上了绷带”,思维也受到了局限,难以有创意的火花在课堂闪现。课堂上甚至还会出现与现实不相符的生拉硬扯的话语。

师:你们观察过妈妈的手吗?妈妈的手是怎样的?

生1:我妈妈的手是粗糙的,因为她天天为我们洗衣做饭,手就由细皮嫩肉变粗糙了。

师:真好!这是一位勤劳的好妈妈。

生2:我妈妈是医务工作者,她的手经常泡水,所以她的手背是皱巴巴的。

师:你妈妈是一位对工作敬业的好妈妈。

生3:我妈妈虽然也干了不少家务事,但她很注意保养,她的手是光滑细腻的。
  师:不能这样说,你好好摸摸,应该也是粗糙的,这样才能体现你妈妈的勤劳能干。

紧接着教师出示部分描写“手”的词语。诸如——苍老、美白、娇嫩、小巧、光滑、细腻等,在最后一行特别出现了——普通、勤劳、温暖、灵巧、饱经风霜等词语。

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行词语,与上面的词语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最后一行写出了妈妈的品质。

师:好极了!我们的习作就是要从写妈妈手的外形写到妈妈的品质上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城市里的女性,对自身的保养意识都非常强,更何况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的妈妈,一般年龄在三十来岁左右,她们的手就一定是粗糙的吗?这与事实明显不符。其实,教例中那位同学说到妈妈的手保养得好是应该肯定的,因为孩子的妈妈是一位热爱生活且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这不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生活态度吗?为什么非得“粗糙的手才足显妈妈的伟大”?可以想见,在教者这样牵强地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度是相当有限的。另外,教材中的原习作题是半命题式的“—————的手”,教师为了便于指导,便强行把题目“限死”了,将学生的选材范围由广阔引入狭隘的“死胡同”。

假作文现象。假话、空话、套话,言不由衷。(伪写作)

《小蚂蚁聚在一起》

小蚂蚁,聚一起,碰碰触角传消息,说起北京心欢喜,个个脸上笑咪咪。

原来窝前泥土地,如今高楼拔地起;原来窝前脏兮兮,如今花砖铺满地。

北京越来越美丽,我要搬家来这里,大家做个好邻居。

《我要当个好妈妈》

妈妈问我长大要当什么,我说我要当个好妈妈,不打娃娃,也不骂娃娃。

《种妈妈》

奶奶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种下,不知什么时候

就能长出我日思夜想的妈妈。

我的父母脾气都特别大。吃过晚饭,我要出去玩一会儿,妈妈就瞪着三角眼说:“玩什么,赶紧做作业!”星期五晚上,我要求看一会儿动画片,爸爸虽勉强同意了,但脸却拉得很长。正在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冷不丁听到他们的一声吼:“还不赶快去睡觉!”吓了我一跳,看电视的兴趣便一下子消失了,躺在床上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可怜的小鸟。

习作方法指导

(1)要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教材的编排,但又不一定“愚忠”于教材。习作题的利用可以“一字不变”,也可以与教材提供的文题“若即若离”,还可以进行“面目全非”的改造。

(2)目前,较为常见的习作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先教后写”,一种为“先写后教”。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好用有效是第一要义。

(3) 中年级习作教学,按照“指导——自由习作——习作展评”的教学程式在进行。一节习作指导课,比较科学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讲解10~15分钟,学生练写15分钟,现场讲评10~15分钟。

多在单项练习如“组词造句、说写片断、技巧的仿学仿练”等方面下工夫。只有先把句段写好了,把基础打好了,到了高段写成篇作文才会比较容易。一节习作指导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习作训练点都要往里装。习作指导课要能一节有一“得”,要能成序列。学生写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先写开头与结尾,可先编拟详细的习作提纲,可练写情境设置中的细节,也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各写一部分,在交流后再进行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篇章。不管用哪一种练写实践,教学点宜精宜集中,现场讲评要把“点”讲清讲透,让学生能迁移运用到自己所写的内容中。

(4) 受课程标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影响,稍一指导,就怕思想不解放。怎样有效处理“规范指导”和“自由表达”的问题?放任自流不是真正的尊重,真正的尊重应该立足儿童作文实践能力发展的有效规律。自由不是放任,自主不等于不要主导,习作训练要减少对形式的束缚,不等于训练没有章法。他们需要一些拐杖的有力支撑,

(5)一些老师在课上运用了“范文引路”这一环节,但是,我们多数老师不用教材上才学习过的熟悉的内容,而是另外到课外书中去寻觅经典片段。要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应该多用教材上的学生熟悉的内容,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3、上好习作讲评课。

(1) 让文章有孩子的影子。翻开小学生的作文本,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动,因为学生的本子上的字迹经常被淹没在老师们用心血凝聚成的“红色海洋里”,原生态意味上的“童言稚语”凤毛麟角。有的老师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习作空白处的学生看不到的“闪光点”,然后用“妙语”“精心”“描绘”,每行每段都留下了教师雕琢的痕迹:从思想到内容,从立意到表达,无不折射出成人的影子,

(2)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

在习作讲评课上,教师们的通常做法是以一个范文为例,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去点评。这种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学生在点评时,说的很散,没有重点,一篇文章,如果胡子眉毛一起抓,往往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刻,学生收获的写作方面的知识也很少。所以,教师在上习作讲评课时,每一次要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这个点好比一颗珍珠,把所有的珍珠串起来,才能成为一条好看的项链,给人带来美感。同样,一篇好的文章,也能让人赏心悦目。例如:5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请你选择身边最熟悉的一个人,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语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语言也能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教师在习作讲评时,把‘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作为这次讲评的训练重点。教师首先出示一组精彩对话,让学生赏析。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小弟家。我刚一敲门,就听里面传来表弟的声音:“是谁,大胆闯进蒲府?”我只好回答:“我是李府的,前来拜访!”你瞧,这就是我的小博士表弟蒲军宇。 ——李帆

 

我刚一坐下,她连忙抱起零食转向另一边,嘴里还含混不清的说:“姐,你怎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看她那馋样,我顿时火冒三丈:“这是我买的,让我吃点!”说完,我伸手去抢,哈,亲爱的零食终于 “回归了”。小妹一见急了,“给我,快给我,是我找到的!”见我不给,小妹又拿出他的杀手锏——去找奶奶告状:“奶奶,姐姐有好吃的光自己吃,不给我!”好,她还恶人先告状。奶奶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是姐姐,她不懂事,让着点小妹,改天奶奶再给你买!”奶奶他老人家都出面了,我只好把零食给了小妹。小妹顾不上说话,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一会功夫,一包零食就被贪吃的小妹干掉了。——刘易坤

 

 

 

 

 

 

 

 


这些精彩的语言就来自同学中间,教师和学生共同赏析后,然后同学品评。

学生和老师总结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同时,有的揉进了神情的刻画,突出了人物的个性,说话时融合了心理感受,加强了对话的表达效果等。

教师在讲评时,除了欣赏学生的精彩片断,还可以欣赏名家的片断描写。例如:在‘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这节课,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赏析、品评杨红樱写的《淘气包马小跳》中的对话描写,读了马小跳,不跳也会笑,因为杨红樱通过对话把马小跳写活了。

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师在课结束之前,给学生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巴黎的街头 ,因为生活所迫,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妇人在街上乞讨,她身旁的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板书)可是一整天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一位诗人在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四个字,(板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各种各样的人都慷慨解囊.“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仅仅多加了四个字,顷刻间改变了盲老人的境遇。听了这个故事,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这就是个性化语言的魅力。教师平时只要这样训练,学生们笔下的人物都能开口说自己的话,写出的人物也就有鲜活的个性了。

例如:想象作文《我会变》这节课,教师把“写好精彩的开头” 作为这次讲评课的训练重点。通过赏析、品评同学们的精彩开头,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开头描写的几种方法:

开门见山开头(“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刷......”我变成了一只长耳朵,短尾巴的小白兔。 )

梦境开头(晚上,一缕缕月光从我家那个窄窄的小木头窗上射了进来,照在了我的脸上,伴着那洁白的月光我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巧用修辞手法开头(虫儿会变成蝴蝶,亲近绚丽多姿的春天。沙漠会变成绿洲,拥有广阔无比的麦田。  我会变成一朵花,绽开生机勃勃的笑脸)

猜谜语开头(春天到了,我也出生了。虽然柔嫩,但是生机勃勃。人们都亲切地叫我“春的使者”。)

在讲评课上,每次教师抓住一个训练点扎实训练,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就能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何愁我们的学生写不出好文章。

(3)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本领。

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好的文章出自多改。学生的语言不准确规范、不合乎逻辑、不合乎情境的表达,他写出的文章也就没有生命力。因此,我们提倡在课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习作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教师给学生提供修改范例,用中等的习作或针对班上带有共性的问题编篡的短文,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指导如何修改。对于学生作文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要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例如《妈妈的爱》这节课,教师出示一个片段:

一天夜里我发烧了。爸爸不在家,妈妈背我去卫生院输液,妈妈照顾我整夜。几天后我病好了,可是妈妈已经很憔悴了。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

 (1)自己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子和标点。

(2)看看内容是否围绕主题,语言是否生动具体。

(3)可以补充合适的内容。

有了教师的提示,学生在修改时就有了方向。下面是修改后的习作,修改后的文章不但语言生动,而且对妈妈的描写更加具体,特别是最后发自肺腑的呼唤,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一天夜里,我发烧了。(我感到浑身发冷,四肢无力,头热得像火炭一样。)

  爸爸不在家,妈妈背我去卫生院输液,整夜照顾我。(她把湿毛巾放在我的额头上帮我降温,妈妈握着我的手,温和地说:“有妈妈陪着你,别怕,过几天就好了。”)

    几天后我病好了,可是妈妈已经很憔悴了。(她那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出现了许多红色的小细线,脸也变得更苍白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在默默地呼唤:“妈妈,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爱你!”

 

 

 

 

 


第二个层次:有了修改范例,学生已经知道怎样修改文章了,这时,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然后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在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应要求先求其“通”,后求其“好”。既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这时学生可能由原来的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而后再由几句话变成数十句话,再变成数百句话。学生还可能由原来的空话、套话、假话和大话,变成文笔流畅、情真意切、言语独特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