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刘毅传手机破解版:掌握经济学精髓: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3:59

 

 

掌握经济学精髓: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http://book.qq.com/s/book/0/15/15688/index.shtml

对“经济学”学习者来说,本书是最好的入门向导和辅助工具;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阅读本书则是一次充满了新奇和快乐的精神之旅,在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对现实问题会有许多的感悟。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普及手册。全书以讲解故事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说明,使读者无论是在学习经济学课程时,还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都能结合身边的实际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并自觉运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逐步形成用经济学眼光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好习惯。

作 者: [美]罗格·A·阿诺德  

出 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类 型:经管励志 > 精英

第一部分

但是,我们现今在大学课堂上讲授的“经济学”课程,在我国又名“西方经济学”,则是在西方“专业化大生产”历史实践背景下,以及“科学主义”文化传统基础上,经过几百年演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经济学,最初在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那里,曾有着“朴素”的即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优秀文化”传统

第1节: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

  人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乃致用之学,深深植根于百姓生活之中。按照汉语本意,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经验总结,它本来就(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门古老学问。

  但是,我们现今在大学课堂上讲授的“经济学”课程,在我国又名“西方经济学”,则是在西方“专业化大生产”历史实践背景下,以及“科学主义”文化传统基础上,经过几百年演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经济学,最初在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那里,曾有着“朴素”的即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优秀文化”传统;只可惜,演变到后来“庸俗”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由于一些“专业”(职业)经济学家们一味追求“形式化”、“科学化”和“精致化”,使得经济学理论研究与老百姓生活渐行渐远,直到彼此之间竖起不可逾越的篱笆,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发展到再后来,其中一些“极端分子”即那些崇尚极端专业化的经济学知识分子,更是“走火入魔”,将经济学研究构建成“黑话连篇”、谁都听不懂其话语的独立王国。以至于有人调侃道:什么是经济学家?就是那帮将老百姓都明了的事说得大家谁都不明了的家伙!

  好在学术市场有层次高下之分。有“大师”级的经济学家,他们真正是“佛家才说家常话”,能够通过自己高超的学术技艺将蒙在所谓“专家”头上的神秘面纱揭下来,把“真知灼见”赤裸裸地、语重心长地、通俗易懂地讲给老百姓听,使他们听后总有“恍然大悟”之感,获得“返璞归真”的思想体验。而许多“小师”级的经济学者,则往往出于某种功利主义或商业利益考虑,炒作概念,玩弄学术,装模作样玩深沉,最后搞得学术市场“乌烟瘴气”,造成“巫师庸医卜卦者,秘方真传漫天飞”那样一种混乱的局面。此外,在学术市场上也有一些不大不小的“中师”级经济学者,他们往往都自我感觉良好,以“专家”身份自居,感到只有以大家似懂非懂、最好是听不懂的语言讲一些故弄玄虚的学说或理论,才能保住自己的学术职业领地。

第2节:中文版序(2)



  在中外经济学领域,都不乏“佛说家常”的大师级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大师级人物,如加里·贝克尔、米尔顿·弗里德曼等,都曾在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做过很多经济评论,并专门写作出版过诸如《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样的普及性读物。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黄有光等,也是贴近老百姓生活诉说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行家里手”,都写作出版过很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再比如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著名经济学家,如茅于轼、樊纲和盛洪等,也都是经济学理论的“科普高手”,曾写过很多谈吐儒雅、文字优美的经济学随笔或散文集。近年来,我国这类经济学大众读物的出版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这情景当然令人欣慰!但是,相对于广大民众对经济学的无限需求来说,真正符合大众口味、具有“心灵鸡汤”作用的经济学科普读物还太少,尤其是对广大民众来讲,由于几千年“非市场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是以前实行计划经济,使得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接受认可具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往往还都似是而非、不甚了了,就更不必说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或者用经济学思想方法去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了。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常识还远远没有普及大众,为广大民众所掌握,为广大民众提供贴身服务。

  我们先且不说普通大众,就拿现在正在大学里学习经济学的青年学子们来说,从他们的日常“学习”状况我们也可略见一斑。近年来,在我国大学校园里,《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这种基础性经济学课程教学,从日常授课到考试都普遍存在一个明显偏误,那就是:只注重照本宣科式地介绍一些有明确结论的现成经济学原理,而严重忽视经济学方法论的训练,不注意引导大学生们去直面“火热”的现实生活,“活学活用”地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像经济学家那样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其结果自然是,课程学完了,“考试成绩”也不错,也会画一些供求曲线,或者做一些“数学应用题”式的经济学作业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能够领会基本的经济学精神,没有真正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学思想方法,更不用说学会用经济学家的大脑和眼光去思考、观察和分析问题了。

第3节:中文版序(3)



  这显然是“学习”中的一种遗憾。其原因可能很复杂,有“学风”问题,有“学制”问题,也有“学法”问题;但作为传播经济学家理论和思想方法的知识分子和职业教师,显然要负主要责任。本人以为,一个经济学者和教授应承担的职业责任,是要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与大众常识之间的桥梁衔接作用,立足现实生活向青年学生和民众解说经济学家“专有所悟”的东西,使他们对自己日常生活中“普遍感知”的东西也能够上升到理论层面上进行思考,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思想家,从而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

  实际上,正如没有大众文化娱乐就没有所谓“高雅艺术”繁荣昌盛的群众基础,没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学者们象牙塔中的“经典学说”。正所谓:大事小事人间事事事“人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人人“管事”;大人小人事事见人,学者问者人人“董事”。所以,像经济学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本质上是关于“人情事理”的普适性学问,而关于“人的问题”又具有特殊复杂性,特别是“人人都参与其中感受其理”的特殊实践性,因此那种过分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向经典“自然科学”范式靠拢,从而把广大民众排斥于其领域之外、以一小部分人奋斗的“科学事业”自居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反动”或“退化”。本人深切反感那种“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或专家做派。

  也正因如此,当这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摆在我面前时,我非常欣喜。我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罗格·阿诺德教授为大众,特别是青年人撰写的这么一本难得的经济学科普书而叫好。与其他经济学大众读物相比,这本书让我所“喜”者有三:一是其“亲善”,二是其“连贯”,三是其“得法”。

  翻看一下目录和章节,再随机读几段文字,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原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面对面向读者“说”出来的。实际上,这本书确实是一本“讲”出来的经济学故事集,它最初就源自于阿诺德教授在大学课堂上给学生们面对面讲故事这样的教学实践。从头至尾,阿诺德教授都像在课堂上一样,面对着你侃侃而谈,将有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娓娓道来。作为读者,读着这种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口语化文字,你会觉得面前仿佛坐着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跟你聊天,你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漫游在有着深厚生活底蕴的知识殿堂中,领悟着一个个经济学基本概念、精髓理念和思想方法。

第4节:中文版序(4)



  有些经济学随笔或散文类大众读物,往往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随着经济学家日常所思所想来写就。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却是一本“教科书式”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是专门为大学里“经济学原理”课程设计的辅助参考书。全书共24章,几乎将专业的“百科全书式”的大部头经济学教科书内容全部覆盖,而且作者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具体怎样使用这本书辅助日常经济学教学活动的6种参考方法。因此,全书形散而神不散,内容上完整连贯,非常有利于初学者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最令人赞赏的是阿诺德教授的“方法论”情结。《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不是向你灌输和传播现成知识,而是着重在“方法论”上教会你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认识和思考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这可以说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为了给读者提供方法论指引,作者不仅在正文中讲述每个故事时都侧重于揭示其“思想方法”上的真谛,有些章节从题目到内容干脆就是直白地诉读者“经济学家究竟是怎样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而且,在每章末尾都设置两个栏目:一个是“经济学家视点”,归纳概括本章精华要点;另一个是“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每章都提出5道思考题,以便使读者能够“活学活用”,学会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我相信,在读完了这本书后,你肯定会跃跃欲试地说:“我也能吗?让我试试看!”从而使你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经济学。并且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像一个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了,真的成为一个能够熟练观察和思考现实经济生活的思想家了。

  祝您好运!

  李宝元

  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5节: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1)



  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

  在经济学中,商品有“好东西”(goods)与“坏东西”(bads)之分。一件“好东西”是指任何一件能给人们带来效用或满足的东西,诸如食物、衣服、书籍、娱乐、汽车等。相反,一件“坏东西”,就是指任何一件对人无用或令人不满的事物,诸如污染、流感和麻疹等“坏东西”,乃至单位里令你讨厌的“人”。

  你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谚语:“好东西总嫌太少”。请注意:日常生活中习惯讲“好东西”(good thing),在经济学术语中,只抽取了“好”(good,在英文中与“商品”同字),而不管它究竟是什么“东西”(thing)。你赞同这句谚语的观点吗?如果你表示认同,那说明你与经济学家还相差得很远。为了帮助你理解经济学家的观点,我们就拿“健康”这个“好东西”来说事儿。我们大多数人认可“健康”是个好东西吧,但为什么人们又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干些有损健康的事情呢?为什么健康的身体时常遭受损害而很难保持呢?他们做的与说的为什么不是一回事儿呢?

  一位女士,每天吃大量高脂肪食物,却懒得去健身锻炼,还要抽十支香烟,她可能会说:“瞧!我是健康的。”显然,如果她少吃些高脂食品,多参加健身运动,并且能把烟戒掉的话,她的健康状况肯定会更好。在此基础上,她还可以再进一步,继续改善健康状况,直到一点也不吃高脂食品、恰到好处地健身锻炼。可以肯定,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谁能够“苛求”自己将身体保持在“最佳健康”的极致状态,因为保持“最佳”状态也是需要成本、时间和精力的,这种行为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会失去“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而很难做到。尤其是,你必须为此放弃一些其他“好东西”(消费品),比如可口的黄油汉堡带来的美滋滋感受。事实上,你可能会选择稍少一点的健康而换来一个美味的奶油汉堡,而不是更多一些健康但却没有汉堡的美味享受。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你的选择行为就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好东西并不是多多益善!“好东西”对我们来说确实存在一个是否“太多”的问题,或者,至少存在一件对我们来说是“太多了”(过量了)的好东西。而这正是经济学家所要讲的话。

第6节: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2)



  1.1 一件“好商品”的价格

  关于学业成绩,你自然是倾向越高越好,你宁愿得B而不是C,能得A当然不愿得B。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高分数都是一件“好东西”。但是高分不会白白给你,你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最大努力,才有可能得A。如果考虑得A要付出牺牲享受其他“好东西”的沉重代价,你可能宁愿得B而不是A。

  譬如,鲍伯如果全力以赴的话,生物学课程成绩完全有能力得A,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觉得那样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也就是说,它认为得A的“价格太昂贵”了。那么,鲍伯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明智呢?不能这么说。他有“充分理由”做出这样的选择,尽管得A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许多“好事”,而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获得一件“好事”(比如在生物学课程考试中拿到A),就意味着你丧失了享有其他“好事”(比如交女朋友等)的机会。权衡利弊,鲍伯选择在生物学考试中拿B,而腾出时间和精力去获得其他“好东西”(如交女朋友等),因此完全是“明智之举”,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鲍伯的选择是“理性”的。

  为了一件“好东西”或“好事”而放弃了其他“好东西”或“好事”所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学上就叫做一件“好商品”的价格。

  1.2 “生活中充满了交换”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件“好商品”,也就是说,只有一件这种东西能让人们从中获得效用和满意,那么,这个“好商品”就总是稀缺的,永远没个够,对此你自然会觉得多多益善,多就是好。

  事实是,世上显然远不止一件“好商品”,而是有很多很多“好商品”。拥有更多的某件“好商品”,意味着你享有其他“好商品”会更少。获得更多的健康这样一种“好商品”,意味着享有更少的其他“好商品”(如美味汉堡)。在你的学业中得更多的A,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你享有其他“好事”(如交女朋友)的机会更少。

第7节: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3)



  经济学家用“生活充满了交换”这句话来概括说明这个道理。简言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得学会用“鱼”和“熊掌”进行交换,一件“好商品”如果拥有得太多,那就想想是不是可以用它“换”点其他“好商品”来享用一下。

  1.3 “坏东西”是不是越少越好

  试着设想一件“好商品”的对立面即“坏商品 ”。如前所述,一件“坏商品”就是任何一件对人无用或令人不满的事物。一件“好商品”并不是越多越好,那么,一件“坏商品”呢?是不是越少越好,直到“一点都没有”(其存量为“零”)就最好呢?

  譬如,在大多人看来,污染不是个“好事”,也就是说,是个“坏商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更少污染就一定优于更多污染呢?换句话说,100个污染颗粒物是否就好于1000个污染颗粒物,而一点污染都没有(零污染)就好于10个污染颗粒物呢?当然,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合乎情理的。但是,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坏商品”与“好商品”往往是紧密相联的。

  经济学家指出,大多数人认为驾车兜风是件“好商品”,但驾车不是一种“无污染运动”,轿车排出的尾气同时会污染空气。我们试图减少污染排放量,但污染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你认为多数人会愿意为了达到零污染而放弃驾车吗?实际上大多数人会说,存在一点污染并能驾车兜风,相对于零污染而完全放弃驾车兜风,前者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简言之,适度污染可能优于零污染。

  1.4 行动胜于雄辩

  不管人们在说些什么,他们的行动表达了其真实的看法。你可能会说,相信世上没人会嫌自己拥有的“好东西”太多了,零污染总是要比有污染要好,高分数是你最看重的。但是,这些不过是说说而已,经济学家不会把你说的话当真,你在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很少能证明你自己所说的是真的。

  例如,人们可能会说,他们从不觉得“好东西”太多;但是,他们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都在说明他们拥有的“好东西”太多了。一个人往往一边抱怨没有足够健康的身体,一边却时常去吃些垃圾食品,而不肯做有益于健康的必要休息。一个人时常说,在房屋里没有足够安全感,但他只会买个插销装在自家门上,却不愿意为更为安全的报警系统付费。一个总感慨钱不够花的人,却时常不愿加班或兼职来多赚点钱,如此等等。

第8节: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4)



  通过观察人们的日常行为表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个人其实是知道“生活充满了选择”,以及“好东西不能太多”这个道理的。只是我们在日常说话时,有时会“忘记”我们实际行动所显示的“真理”,而这恰是我们每个人早已真正懂得的。

  经济学家视点

  ☆ 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好东西太多了”这样的事情。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一个人知道生活中“好东西”不只一件,一件“好东西”拥有得多一点,就要付出更少地享有另一件“好东西”的成本或代价。至于“坏东西”嘛,道理也一样。

  ☆ 生活充满了选择。只要生活中存在的“好东西”不只一件,你就必须不停地在不同的“好东西”间做选择。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人们总是付出代价去追逐好品避免坏品”。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举例分别说明人怎样为追逐某个好品、避免某个坏品而付费。

  (2)“若世上只有一件好品,享有它你绝对没个够”。你赞同这样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我们提到:一个学生可能不想为了课程成绩得A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可能宁愿留下更多的时间去交女友,而不是为了得A而减少谈恋爱的时间。这一情形涉及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学生应该做出哪种选择才更有利于他。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来解释这个学生的选择行为呢?

  (4)一个人总是说,好东西多多益善,但实际生活中,他却不愿为好东西付出更多。换句话说,人们言行不一。对此你是怎么解释的?

  (5)“生活中令人沮丧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总是无法应有尽有地获得所有好东西。我想随心所欲地去享有美味,但同时还想有个好身体,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想同时拥有更多的闲暇和收入,但我再次发现这二者不可兼得。生活中有太多的选择(在好东西之间),这令我无比沮丧。我想只有天堂才不会有这种令人难堪的选择吧,在那里任何你喜欢的东西都可以要多少有多少,你可以天天吃巧克力而不必担心减肥的事儿。”请对这段自白加以评论。

第9节: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1)



  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

  在上一章,我们解释了对于一件好东西来说,为什么会存在“太多”的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很多人似乎都感到,好东西总是“太少”。一件好东西,如果同时存在“太多”和“太少”的问题,那么,它肯定存在一个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适度量。这个概念让我们回忆起了“金锁和三只熊”的格林童话故事,一张床太硬,一张床又太软,而有一张床既不硬也不软,“刚好”合适。

  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这一“恰到好处”的适度量呢?在经济学中,一件好东西的适度量,叫做 “最优量”或“均衡量”。那么,我们能否利用经济学原理,来确定一件好东西的最优均衡量呢?

  譬如,如果炸面圈是好东西,经济学家能不能告诉我们:3个炸面圈太少,8个太多,而4个是刚好合适的均衡量呢?遗憾的是,对此经济学家也无能为力,他们也没有办法给出这样一个准确答复。没有具体数据作支撑,经济学家就无用武之地,没有办法为每个人确定出一个最优炸面圈均衡消费量。但是,经济学可以给你一个判断均衡量的条件。为了说明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引入两组概念:收益和成本,总量和边际量。

  2.1 有“收益”就有“成本”

  许多活动都伴随着收益和成本。所谓“收益”,就是我们从某些事情中得到的好处、境况改善或满意度的提高。比如,参加体育锻炼的收益就是我们的身体更健壮,精力更充沛。

  一项活动的“成本”,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就是“机会流失”,即放弃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损失,因而又称做“机会成本”。比如,健身锻炼的成本,就是你无法用健身的时间和精力去看书、睡觉、交友或打零工,这些因锻炼身体而放弃的好处就是“机会成本”。如果你用健身的一小时来打一份零工,挣40元钱,那么,这40元就是你健身锻炼的(机会)成本。

  2.2 在“总量”上增加一个“边际量”

  在这里,“总”是“全部”的意思,“总量”就是全部已经拥有的量;而所谓“边际”,则是指“额外”,“边际量”就是额外增量,即在已有的总量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量。相对于“收益”与“成本”的概念,经济学家要分别观察一项活动的“总收益”和“边际收益”、“总成本”与“边际成本”。

第10节: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2)



  例如,假设你正复习准备生物课程考试,如果总共用了5个小时,以每分钟为单位,那么,对于这次复习备考来说,总收益就是5小时累计所得好处的总和,即复习所带来的“所有”收益;而边际收益则是指,比如已经复习了3个小时,再增加一分钟的复习时间,你所得到的“额外”收益。或者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假如复习5个小时所带来的总收益是100块钱;现在已经复习了10分钟,再多学一分钟即从第10分钟到第11分钟之间的学习,可能得到的边际收益就相当于2毛钱。

  同样,经济学家也会用总量和边际量的概念来研究成本。与讨论收益时的情形相类似,一项活动的“总成本”,就是与这项活动相关的“所有”成本;而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在已有的总量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活动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如果复习5小时生物课的总成本是90元,现在已经复习了10分钟,再多学一分钟即从第10分钟到第11分钟之间的学习,可能需要付出1角4分钱的边际成本。

  2.3 在“边际”上寻找“均衡点”

  一件“好东西”的最优均衡量究竟应该是多少?如果看电视是一件“好东西”,那么看电视的适度时间应该是多少?如果炸面圈是“好东西”,那么应该吃多少个炸面圈才恰到好处呢?如果打棒球是一件“好东西”,那么打多长时间的棒球才算适可而止呢?……

  对于这样一系列问题,经济学家回答说:任何一件东西的最佳均衡量,都是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那个消费量。换句话说,如果边际收益恰好等于边际成本,那么这个时候的消费量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在这个消费量上停下来,就叫“适可而止”。

  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你现在已经在电视机前坐了76分钟,目不转睛地观看着棒球比赛,现在要让你做出决定,是继续看下去呢还是关掉电视机?你如果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那么你就会这样琢磨问题:我再看下去,边际收益是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呢?如果你觉得是“大于”,那你就会选择继续看下去;如果你回答是“小于”,你就会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少于76分钟,比如说70分钟、60分钟,等等);如果你觉得既不“大于”也不“小于”,二者正好“相等”,那么你肯定就会在此停下来,不会选择再继续看下去。这样,76分钟就是你看电视的最优均衡时间。

第11节: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3)



  2.4 最好不要棒击自己的脑袋

  尽管绝大多数活动有成本也会有收益,但有些活动似乎并非如此。比如,一个人用棒槌敲打自己的脑袋,似乎只有“成本”,很难说有什么“收益”(除非他想以此让别人误以为他是个傻子)。显然,这是一项零收益但有成本的活动。

  那么,用棒槌敲打自己脑袋这件事,是不是也有一个“最优均衡次数”的选择问题呢?是敲打三下最佳呢,还是只击打一下就停止,或者一下也不敲击(零次)?很显然,如果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正确的答案是零次。

  回想一下,一个人继续从事一项活动,其前提条件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在这个棒打脑袋的例子中,由于只有成本而无收益,也就是说,成本大于零,收益为零,在这种情况下,边际收益绝不会大于边际成本。所以,用棒槌敲打自己脑袋的最优均衡量自然应该是零,即最佳选择答案是:你最好不要敲打自己的脑袋!

  2.5 怎样协商打网球的时间

  一些活动,例如,观看棒球比赛,或者用棒槌敲打自己的脑袋,可以一个人自己说了算。但是,其他很多活动,比如网球运动,则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

  假设,约翰和苏西在一起打网球。对于约翰来说,这项活动收益与成本并存,其收益就是从中获得乐趣并强身健体,成本就是因打网球而不得不放弃参与其他活动(如读书等)所带来的损失。同样地,对于苏西而言也是这样。

  那么,对于约翰和苏西来说,他们打网球的最优均衡时间量是否相同呢?我们知道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无论是约翰还是苏西都愿意继续打网球,当二者相同时,他们就会停止这项活动。但是,他们各自的最佳时间是不一样的,假设约翰的最优均衡时间量是60分钟,而苏西最优均衡时间量是40分钟。换句话说,打网球的最佳时间量,约翰比苏西的要长20分钟。

  在此,我们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苏西愿意打网球的时间要比约翰少?这是因为他们二人打网球的收益和成本有差异,否则的话,他们愿意打网球的适度时间肯定会相同。但事实上,苏西想打网球的时间要更短一些,这或许是因为她打网球的收益要比约翰低,或者是由于她打网球的成本要比约翰高,或者是两者都有,总之,相对低的收益或高的成本是苏西不愿意多打网球的基本原因。

第12节: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4)



  现在,假设从开始打球起,40分钟已经过去了,这时,苏西不想再打球了,但约翰还想继续打一会儿。如果现在停止打球,约翰将比预期均衡点提前20分钟结束。那么,为了尽量延长打球时间,约翰可能会做些什么呢?他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提高苏西打网球的收益,二是降低她打网球的成本。我们从二人的谈话中或许能够听出点意思来:

  苏西:我们最好别打了,我真得该走了。

  约翰:你要去哪儿?

  苏西:我得到图书馆去,为西班牙文学课程准备一篇论文。[苏西其实是在告诉约翰她继续打网球的成本,即会落下功课。]

  约翰:难道你一定要现在来做论文吗?[如果约翰现在已经打够了网球,他就不会这样说了。]

  苏西:我想最好是这样。不然我会落下功课的,那就麻烦了。

  约翰:还是再打会儿吧。完了咱俩一起去图书馆,我帮你查资料。[约翰在努力降低苏西继续留下来打球的成本,以便能多打会儿球。]

  约翰能否成功地劝说苏西留下来打球(至少20分钟),关键在于他能否帮助她降低成本,或提高她继续打球的收益,或者二者兼有。否则,他只好忍受少打球带给他的边际收益损失了。

  2.6 生活就是寻找平衡点

  回想一下,天天、月月、年年,你都做了些什么事情:上学,听课,开车,与朋友聊天,到商店购物,办公,听音乐,看电视,刷牙,等等,你做了成百上千件事情。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对于所有这些活动中的每件事情,其实都存在一个最优均衡的时间配置问题。要花适量的时间去学习,要用必要的时间去睡觉,要有时间去刷牙,也要腾出一定量的时间与朋友聊天,等等。

  现在试问一下你自己:所有这些日常事务,难道你都配置了“恰到好处”的时间去做吗?比如,假定你最近30天所做的事情为A-Z,那么,其中每件事情你都按“最优均衡”时间去做了;还是比如在A-R事情上做到了,而在S-V事情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同时在W-Z事情上时间投入又太少呢?不难猜测,你很可能是后一种情况。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就是说你的时间配置还存在相当大的“经济”空间。也就是说,增加那些花费时间较少的活动,并减少那些已经投入太多时间的活动,它将会改进你的收益状况。

第13节: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5)



  简而言之,“过日子”就是在各种日常活动中间寻求均衡时间点。在日程安排上,努力在各种事务间找平衡点,日积月累,不断优化,这就是你的生活常态。重复那些你认为花费时间正合适的事务,如天天用同样的时间刷牙;增加那些你认为投入时间较少的活动,比如每天适量增加健身锻炼的时间;减少一些你认为已花费太多时间的事情,如适当少看点电视节目。这样,不断地调整时间安排,你就会无限趋近于最佳均衡时间点,你的日子就会越过越顺当。

  日程安排有时就像熨平皱纹。一项活动的时间安排,这周看来是最佳的,但是到了下周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例如,你可能觉得这周阅读的恰当时间为2个小时,到下周你可能觉得读书时间有点少。这是因为,这两周内,有些情况(如休息、就餐、学习等)发生了变化,或新情况出现,从而导致阅读的收益或成本发生改变。

  我们还可以抽烟为例来做进一步说明。很多年前,人们并不清楚抽烟的成本有那么高,比如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抽烟可能导致肺癌;当这一信息披露出来后,许多人马上意识到抽烟成本比原来想象的要高得多,而抽烟时那种美妙的感受即“收益”还是依然如故,这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下移,人们就会减少吸烟。对于那些烟瘾不大的人来说,抽烟带来的收益与巨大的成本(致癌)比较起来,简直是微乎其微,于是,他们就会选择干脆把烟戒掉。

  经济学家视点

  ☆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适可而止”,是相对于“边际”上的成本和收益来说的,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经济学家说,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时的那个点,就是资源配置的最佳均衡点,在均衡点配置资源就是“有效率的”或“最优的”。

  ☆ “过日子”就是在各种日常活动间寻求均衡时间点。生活就包含着每天试图让你的所有活动达到最佳分配。重复那些你认为花费时间正合适的事务,增加那些你认为投入时间较少的活动,减少一些你认为已花费太多时间的事情,不断趋于最佳均衡时间点,你的生活就会越过越顺当。

第14节: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6)



  ☆ 各种日常事务的最佳时间均衡点有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原因在于,由于其他事情变化或新情况出现,致使你从事这一事务的成本或收益发生了变化。

  ☆ 新情况的出现或新信息的披露,会改变人们对原来活动成本和收益的看法,从而影响其行为发生相应变化。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有些事情(如看电视节目),你可能独自说了算;但有些事情(打网球),你必须与他人合作才能做成。在这些活动中,是否会出现一些令你沮丧的情况?为什么?并就两种事情各举三个例子。

  (2)两个人相爱,最后结婚了;但7年过后,他们却离婚了。试用经济学观点分析个中原由。

  (3)一个人认为他在某方面花费了太多精力,就会尝试减少投入量。如果他自己无法减少,你认为他是否会向别人求助?为什么?试举例说明一个自己想减少精力投入而不能、无奈向他人求助的情形。

  (4)苏珊视力较差时,每天阅读2个小时;当她通过配戴矫正眼镜而使视力恢复时,她开始将阅读时间调整为每天3个小时。对于她,阅读的最佳时间量随着阅读成本下降发生了变化。请以某项日常行为为例,来说明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发生变化时,其最佳均衡时间量是怎样跟着变化的。

  (5)一个“均衡人”,即一个能够最佳配置自己时间的人,她的日子是否过得要比一般人“惬意”呢?为什么?

第15节:第3章“理论”是用来说明“问题”的(1)



  第3章“理论”是用来说明“问题”的

  在日常生活中,当对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困惑不解时,你会怎么办?是去求朋友帮忙,还是向教授请教,或是去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你知道经济学家在这种情形下会怎么做吗?当一位经济学家遇到问题时,他会用经济学方法构建一个“理论模型”,然后搜集经验数据进行检验,并在确证无误后拿来预测或寻找答案。

  3.1 经济学家研究问题的套路和态度

  假设琼斯夫人是一位经济学家,她对美国犯罪率为何高于英国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首先,她要识别出影响犯罪率的关键变量有哪些,进而构建一个她“自以为是”的理论模型来。所谓“关键变量”,就是经济学家认为能够解释所研究问题(如犯罪率)关键原因的那些变量。为了识别“关键”变量,她必然要剔除掉一些“非关键”的变量。例如,琼斯夫人认为与犯罪率相关的变量总共有15个(A~O),其中,她认为变量B、G和H是非常重要的,是可以解释英美犯罪率差异主要原因(99%)的“关键变量”;而其他变量并不怎么重要,其影响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1%),因此应该剔除掉。

  在确认了关键变量之后,琼斯夫人将就这三个变量如何影响犯罪率提出自己的假设。比如,她可能假设当变量B增加时,犯罪率会上升;或者当变量G减少时,犯罪率随之下降,等等。将三个关键变量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以某种方式描述出来,这就是她要用来说明问题的所谓“理论模型”。

  接下来,琼斯夫人将会搜集经验数据,给她的“理论”装进“数据”进行实证预测,如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就说明她的理论模型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就要继续修正模型,直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为止,这个过程就叫做“理论检验”。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这个步骤至关重要。一个门外汉总是以某件事情“看起来很完美”就认为它是“正确”的,而职业经济学家不会这样。他们认为,很多事情看起来好像是正确的,实则不然;当然,如果真是正确的话,他们也会欣然接受的。

  举例说明。设想你是与哥伦布同时代的人,当时许多人都认为地球是平的,如果你不是职业科学家或经济学家,你很可能也会认为地球就是平的。毕竟,日常经验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样;当然了,今天我们人人都知道地球并不是平的,而是圆型的球,叫“地球”。

  再举一例。假设你生活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所有人都不知道细菌会导致疾病,当时有人告诉你,流感是那些微小病菌所致时,你会认为他是疯子;毕竟,在那个年代,谈论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就像今天谈论一只隐形兔子在跳舞,会被人认为是在说胡话。可见,过去看似完全不可思议的观点,在今天却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这在科学史上是常有的事儿。

  上述例子告诉我们:为了找到“真理”,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用证据说话,不能因为“看上去很美”就信以为真。大多数人看似正确的,其实往往是错的,要经过科学验证才能确信。这就是经济学家所具有的“科学态度”。

  3.2 学会用“如果/那么”腔调说话

第16节:第3章“理论”是用来说明“问题”的(2)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某个观点是对是错呢?实际上,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经验数据来“证伪”。比如,史密斯构建了这样一个“理论”,他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如果通过周游世界各地,并没有发现不是白色的天鹅,那么史密斯就能这样声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能推翻他的“白色天鹅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我们故意用了一句繁琐拗口的术语:“没有证据能推翻他的理论”,而不是说“所有证据支持了他的理论”,这是因为他没能把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观察到,他不能保证没有看到的天鹅肯定是白色的,或许还存在黄色的、绿色的或紫色的天鹅,只是他还没有看到,因此不能把话说死,要留有余地。

  当然,推翻一个理论也非常容易,只要有一项相反的“例外”证据就足够了。比如,即使仅有一只天鹅不是白色的,那么史密斯的“白色天鹅论”就立马成为谬论,而被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现在,我们用更简洁的话来概括一下上面的讨论。当检验一个理论时,我们可以简单陈述:“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会……”省略号陈述的是“理论推论”或叫“结论”。以天鹅例子来说,省略号位置就应该填入:“只能看到白天鹅。”接着,我们还应该翻看硬币的另一面:“如果理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会发现……”同样以天鹅为例,我们在这句话的省略号位置应填入:“至少有一只天鹅不是白色的。”

  3.3 “不错”的理论就是“好理论”

  注意,关于“白色天鹅论”的理论检验,其实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表明,如果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将会得出什么结论;第二部分表明,如果理论是错误的,我们将会看到什么。就是说,如果“白色天鹅论”是对的,我们将看到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如果“白色天鹅论”是错的,我们将看到至少有一只天鹅不是白色的。

  现在,我们将“白色天鹅论”与另外一个理论作个比较。假设一个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事情,例如一片树叶飘落、美国总统选举、一个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得C+,一个行人车祸身亡等等,这一系列事情之所以发生,都是由于一位计算机工程师所编的某套叫做“方阵”的软件程序所致。我们将该理论称为“万有方阵程序决定论”(引自电影《方阵》)。

第17节:第3章“理论”是用来说明“问题”的(3)



  现在问一下你自己:如果“万有方阵程序决定论”是正确的,你将看到的会是什么。有人可能会简单地回答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能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尽管这个回答非常简洁而且肯定,但并非“科学”的回答方式,因为一个好的或“科学”的回答问题方式应该是“可证伪”的。

  让我们再来玩一次“省略号填空”游戏吧。我们先请一位“万有方阵程序决定论”支持者来完成如下句式:“如果该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将会发现……”然后,再请一位“万有方阵程序决定论”反对者来完成如下句式:“如果该理论是错误的,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可以预见,如果一个理论是“自洽”的,也就是说不自相矛盾的,那么在玩这个填空游戏时,尽管双方不可能填写完全一致的文字内容,但他们很可能填写的内容十分相近,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否则,这个理论的命题肯定有问题,而这正是关键所在。毕竟,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证据”来验证一个理论,既“不能推翻”又“能够推翻”它,是十分古怪荒诞的。

  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召集朋友玩玩这个填空游戏。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你们如果就“万有方阵程序决定论”来玩这个游戏,其结果肯定是正反双方都有各自“乱七八糟”的答案,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而这种情形,在“白色天鹅论”中就不可能出现。正方填写的内容只能是“只有白天鹅”,反方填写的意思也无外乎“至少有一只天鹅不是白色的”,二者的结论是不矛盾的。

  简言之,“万有方阵程序决定论”是不可证伪也无法直接证实的,因此是一个糟糕的理论或干脆就不是“正儿八经”的理论。而“白色天鹅论”则是一个“可证伪”的理论,因而是一个“正常”理论或“好理论”。对于这样的理论,如果你不能证伪它,它就可以成立;如果有经验数据证明有例外,那它就会被“推翻”。如果你想跟它“过不去”,那就得竭力搜集证据来验证它;如果你没有数据证伪它,那你只有“干生气”了,着急也白搭。这就是“科学”对你所持的“态度”。

第18节:第3章“理论”是用来说明“问题”的(4)



  经济学家视点

  ☆ 对于不易直接解答的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构建理论模型并加以实证检验。例如,通过建立和检验一个理论模型,来解析“为什么美国的犯罪率比英国高?”经济学家能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出一种逻辑自洽的、分析性的和富有成效的解答。

  ☆ 解释任何事物,都需要识别出那些关键变量。

  ☆ “看来不错”。这句话往往出错。只是因为听起来似乎是对的,就轻易接受某个理论说法,这可不是经济学家应有的“科学态度”。

  ☆ 让事实说话。所谓理论检验,就是搜集经验证据,来支持或推翻一个理论。这就是所谓“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 理论要具有可证伪性,不能自相矛盾。如果相同的“证据”,既能推翻又不能推翻一个理论,我们就无法确定这个理论的真伪。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某理论由于没有考虑所有的解释变量而遭受质疑,有人指出该理论的构建者剔除了一些相关变量。你认为这个质疑正当吗?为什么?

  (2)试举例说明,曾经在你看来是正确的观点,后来却知悉它是错误的。你是如何判断对错的?

  (3)人们建立“理论”,并不仅仅是为了解析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地球为何存在、其重心在哪里以及加利弗尼亚州为何会发生地震等诸如此类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事实上,当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发表看法时,其实都运用了某种“理论”,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为什么女朋友提出分手、为什么老板不喜欢自己、为什么他考试没发挥好等,我们都会给出自己相应的“理论解释”。此外,人们还会构建“理论”,去解释那些与他们关系不大但令他们感兴趣的不大不小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曾尝试用“理论”解释过哪些问题?你的“理论”是正确的吗?你是如何检验理论正误的?

  (4)“我们掌握的数据支持了X理论。”“我们掌握的数据证明了X理论。”上述两段话中哪句话是科学家可能使用的,为什么?

第19节: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1)



  (5)“一个什么都能解释的理论,什么也解释不了。”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呢?为什么?

  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

  在交通法规中,一般强制规定驾车者必须系上安全带,这是为了降低车祸伤亡。这种法律规定的“理论依据”是:当发生车祸时,系安全带者要比那些没系安全带者的伤亡概率更小。这个“理论”其实还有隐含前提条件,那就是:无论是否系安全带,司机都会按照相同行为方式和状态去开车。经济学家认为,“变”与“不变”是相对的,实际中发生的事情不会因为你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它就不变,重要的是要分清理论分析的“假定不变条件”与实际发生事件的条件之间有什么差别。

  4.1 人“心”不定,路“况”无常

  星期二,凯伦开车出行,因为没有系紧安全带,总觉得不太安全,驾驶过程就格外小心。她遵守每个限速标志,在每个停车标志前都及时停车,且在并线之前都会仔细地观察后边是否有车辆。

  星期三再次出行,凯伦驾车前系紧了安全带,当安全带扣好的那一刻,她觉得安全感大增,因而不由自主地将车速加快,看到路标时也有些漫不经心,并线时也不那么小心翼翼了。

  在这里,我们假设凯伦开车行为是她内心安全感的一个函数。当她感觉相对不安全时,就会比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更加小心地开车。实际上,不光是凯伦,我们每个人大都有类似的经验感受。

  假定有两种情况:一是开车者能确知自己在事故中100%不会受伤,二是开车者认为发生车祸时受重伤的概率是50%。我们可以猜测,在后一种情况下开车者一定会更加小心谨慎,因而也更加安全。我们再回到凯伦周二和周三不同的开车行为表现上,就不难看出:我们普遍所认同的安全法观点,即“强制系扣安全带法规将有助于挽救生命”可能会存在问题。

  当然了,如果人们保持驾驶行为“不变”,那么,“系安全带会减少伤亡”这个推论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人们系了安全带与不系安全带的时候相比,放松了开车的应有警觉性,那么,系安全带是否能够减少伤亡就不一定了。相应地,强制系扣安全带法规的合理性也就会大受质疑。

第20节: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2)



  我们可以用一个关系式来分析这个问题:车祸中丧生的司机总人数=车祸发生次数×每起事故当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假设,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事故总数为1000起,每起事故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为0?20,那么可以得出总的死亡人数为200人。现在,再假定系安全带降低了每起事故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比如从0?20降到0?10,而事故总数还为1000起,那么总的司机死亡人数就会降到100人。

  显然,只有在事故总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的每起事故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才会转化为更低的司机死亡总数。但是,如果发生如凯伦那样的驾车行为改变,事故总数不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事故总数可能会增加。假设,当每起事故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从0?20降到0?10时,事故总数也从1000上升到2000,那么总的司机死亡人数还是200。换句话说,系安全带降低了每起事故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但却不能降低车祸事故中司机死亡的总人数。

  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直觉经验恰好相反,想来经济学门外汉是不会欣然接受的。但是,经济学家认为,变量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变化常常引起另一个变化。例如,从不系安全带到系安全带的这一变化,可能使司机感觉更加“安全”,而这种更加安全的感觉,又会使司机去冒险做一些“不安全”的事情,最终,这种“不安全”的冒失行为反过来提高了车祸事故发生的频率。结果,本来是为了“安全”而强制进行的行为改变,到头来并没有达到降低“不安全”即减少伤亡的目的。

  4.2 能否减肥就看你吃什么样的冰淇淋

  威廉的体重最近又多了几磅,形象难看不说,裤子穿起来紧绷绷的,人也很难受,对此他忧心忡忡。他知道这都是近来总吃高脂肪、高能量的普通冰淇淋惹的祸。为减肥,威廉打算不再吃这种普通冰淇淋,而是改成吃低脂肪、低能量的特制冰淇淋。那么,他在更换了冰淇淋消费类型后就能真的将体重降下来吗?

第21节: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3)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其实暗含了这样一个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威廉体重增减只与一件事情即所吃冰淇淋类型有关,只要换吃不同类型的冰淇淋(只有这件事情发生了变化),就可以调节体重。但常常这种假定是不切实际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节食者都承认自己曾被这样一种假象所蒙蔽,即:吃较多的低脂、低能量冰淇淋要比吃较少的普通冰淇淋更有利于减肥。

  其实,按照“冰淇淋总消费热量=冰淇淋消费单位数×冰淇淋单位热量”的关系式,我们很容易看出:低脂肪冰淇凌降低了单位热量,但只有在所消费冰淇淋单位数不变的情况下,冰淇淋总消费热量才能降下来。假如,威廉原来在吃普通冰淇凌时每天只吃3个,现在改成吃特制冰淇凌时每天就可能会吃5个,其消费增加幅度等于甚至大于特制冰淇淋单位热量减少的幅度,那么,威廉消费的总热量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他的体重还是减不下来。

  何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假定还涵盖了影响体重更宽泛的影响变量,只要这些假定不变的条件其中之一实际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威廉的减肥效果。将那些不可控的因素考虑进去,情况则将更加复杂。

  4.3 价格管制,排队购物与自由选择权

  当你随便询问走在大街上的某个人,买东西时是喜欢买便宜的还是买贵的,可能多半人回答说:“傻瓜才喜欢买贵的。”这里隐含的理论假设是:一个商品的价格由高到低变化,不会导致其他条件发生任何变化。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假设,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0元,在这个价格下供求相等;现在,按照法定价格或计划价格调整为7元(当存在政府“计划价格”或“价格限制”时就是这样),这时,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必然会发生“短缺”,即有钱买不到东西。

  如果在短缺的情况下,价格不能够合理回升到均衡水平,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些非价格机制即“定额配给”措施来缓解市场供求非均衡的矛盾。而这种定额配给机制大都是按照“先来后到”的规则进行的,结果就出现了很多人排长队购买7元商品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是用让消费者排队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来弥补低价格缺口,从而“迂回”实现市场均衡。

第22节: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4)



  假如,当商品价格是10元时,时间成本是5分钟,那么该商品总成本就是10元加5分钟;当价格降为7元并存在短缺时,时间成本可能是45分钟(可能还有人即使排长队也买不到),这样,商品总成本至少是7元加上45分钟。由于货币具有自由流动性和选择性,而时间没有这种特性,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性的选择是宁愿用5分钟花10元钱买东西,也不愿花7元加45分钟等候(还有可能买不到)。计划价格或价格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利。

  可见,价格还是自由竞争形成的好,好意的计划价格或价格管制人为地破坏了市场机制,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还会给人们带来很大麻烦(排长队买东西浪费宝贵的时间),说得更严重点,是在剥夺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利。

  4.4 从理论到实践,就是在变与不变之间

  我们习惯于简单的因果推论,是因为常忽略了“变中有变”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人们想当然地断言,系安全带就安全,吃低脂冰淇淋就能减肥,价格便宜对消费者有好处。但是,由于一个变化往往会引发另一个变化,后面的变化也可能反作用于前面的变化,并最终抵消了原来努力想得到的结果。

  开始的变化把我们往上推,后来的变化把我们往下拉,最后使我们陷于“骑虎难下”(要上上不去、要下下不来)的难堪境地。到底是升了还是降了?这取决于我们往上走和往下掉的相对幅度。如果上升的趋势大于下降的趋势,我们的位置则要比起始点高些;如果下降的趋势大于上升的趋势,我们就会处于比起始点更低的位置;如果上下力量相当,我们忙乎了半天,其实还在原地踏步。究竟是什么结局,最终取决于一个变量与其他变量变化的相对幅度。

  需要明确的是,在讨论经济学话题时,用“这最终取决于”说话要特别小心,应该用经验事实来审慎推导结论。光有“理论”是不足以说明实际问题的,仅知道关键变量的变化方向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综合把握相关变量在每个方向上的变化情况,才能恰当地运用相当简化了的“理论”解说现实中复杂的“问题”。

第23节: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5)



  在安全带例子中,我们就需要知道每起车祸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增加了多少,而车祸事故总数又降了多少。如果事故总数上升了2%,而每起事故中司机平均死亡人数却下降了25%,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说:系安全带降低了车祸事故的伤亡。关键的问题在于,理论本身不能保证结论可靠,需要经验数据来证明。

  4.5 要真实圆满,就要注意全部细节

  经济学家认为,把握全局比关注局部更重要。假设,世界上某些事情的发生影响了A、B、C和D,如果仅仅认识到A和B的变化,那我们仅能解释事情的部分真相;如果能够把握A、B、C和D的全部变化,那我们才算真正解释了整个事件。

  人们经常“简单地”看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或怕费时“懒得”去想去做,所以“没能”看到一个变化所引起的所有影响。人们知道系安全带能够降低每起事故中司机死亡的平均人数,却没有认识到系安全带也可能引起事故总数增加这一变化。人们知道选择低脂肪、低能量的冰淇淋能降低单位冰淇淋热量的消费,却没有意识到这一更换冰淇淋消费类型的变化,也会使自己麻痹大意而吃更多的冰淇淋这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识别当一块石头掷入湖中时产生的所有涟漪。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反复告诫自己:“我们已经发现其中一个变化,但是其他的呢?”

  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是位经济学家和新闻记者,在他的著作《从生活教训中学习经济学》中,曾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一个顽皮小男孩用石块砸碎了面包师家的玻璃,于是,全城的人聚集在一起,批评青少年犯罪率正日益攀升。但有位市民却说,打碎玻璃未必就不是件好事。因为,玻璃被孩子砸碎了,面包师就得找玻璃工人给换一块新的,这样,玻璃工人收入就会增加,生活就得到改善;玻璃工人收入提高,他就会花更多的钱去买衣服,裁缝就会得到更多的收入;而裁缝师傅又会花更多的钱去买家具,结果,家具厂商又得到一笔额外的收入……换句话说,一块石头打碎玻璃,为许多人带来了一连串的额外收入,那么,我们能说男孩打碎人家窗户玻璃这一行为就绝对是件“坏事”吗?

第24节: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6)



  正如黑兹利特所言,在这个故事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就是,当石头打碎玻璃后对于面包师、玻璃工人、裁缝、家具厂商等消费或生产选择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且,这种“系列变化”也不是“一系列”,而是无限多样的“多系列变化”。原本面包师不是要去买一块新玻璃,而是准备用这笔钱去买一台新电视机,这样一来本来电视机厂商可能赚到的这笔钱,由于其他情况发生“莫名其妙的变化”却没能得到,这便是由此引发的“多叉”系列变化。

  这类无限多变的“生活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上演,只是我们没有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去冷静审视过而已。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解析现实经济问题时,把握相关因素总体变化,而不是仅局限于理论模型给定的关键因素变化,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容易忘掉”这一点;为此,遇到问题先不要急忙下结论,要先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变化”我们没有考虑进去。

  经济学家视点

  ☆ 变中有变。一件事情的变化很少不会带来其他事情的变化。

  ☆ 完美在细节之中。为了认识整个事件真相,就要识别所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

  ☆ 理论的抽象要回复到现实的具体处才有用。在对现实问题作判断时,首先要搜集足够的经验数据做支撑,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变量的变化方向和程度,才能最终判定某一变化带来的净效应是什么。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假设,与不系安全带相比,当每个司机都系安全带时,车祸中的司机死亡人数会减少,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系安全带就可以减少伤亡事故呢?为什么?

  (2)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同一件商品来说,在什么情况下愿买便宜的?又在什么情况下宁愿付高价?为什么?

  (3)史密斯认为降低所得税率会增加所得税收入,而琼斯则认为降低所得税率将减少所得税收入。你赞同哪种观点?试解释原因并说明你在推论时所隐含的假设条件。

第25节: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1)



  (4)在关于驾车系安全带的例子中,我们提到,系安全带将引起两个因素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具体讲,就是指每起车祸中司机死亡人数将减少,而车祸发生次数也将增加,最终司机死亡总数将取决于每个因素相对于另一因素变化的幅度大小。请从生活中举一类似例子来作相应解说。

  (5)“如果一个因素(如A)变化会引起另外两个因素(如B和C)发生变化,而且,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方向相反,那么,我们就需要用一些经验数据来确认这两个作用方向相反的变量,在变化程度上引起的净效应。”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

  我们来设想一下,你已在课堂上学过一些经济学知识,而目前正在家里过暑假,恰好家里举办了一次聚会,有亲戚听说你学过经济学课程,就兴致勃勃地过来请教你:“近来房价一直在上涨,你能告诉我接下来一年半载这房价还会不会再涨啊?”

  显然,这位亲戚是在与你讨论有关“预测”的事情。她想让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会有什么变化:是继续上涨,还是下跌,抑或是保持稳定?

  在经济学课堂上,当你学习了供给与需求的基本知识,如果让你“预测”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变化,这似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儿。因为你知道,在竞争市场中,供求决定价格。例如,某个商品,如果供给保持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会涨,需求减少价格就跌。

  但是,这是在课堂上,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在课堂上所谓的“预测”,其实是一种“解释”:老师把供给和需求变量作为“假设条件”告诉了你,让你知道供求与价格在竞争市场条件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因此你觉得很“容易”。而在现实生活中,关键的问题恰恰在于,市场供求变化信息是我们谁也无法确切知道的。因此,在现实世界中,了解有关供给和需求究竟是怎么变化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5.1 要预测,你须知道些什么

第26节: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2)



  现在,让我们还是回到那个有关房价的问题上。你的亲戚表面上是在问你房价会如何变化,其实她是想知道,或相当于在问,未来房子的供给与需求将会怎样变化。因为,她肯定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知道了供求变化,她也就知道了价格会怎么变。于是,我们就将问题转换为判定如下13种供求变化的可能性:

  1.需求增长,供给不变;

  2.需求与供给都增长,但供给增长得更快;

  3.需求与供给都增加,但供给增长得较慢;

  4.需求与供给按同一幅度增长;

  5.需求增长,供给下降;

  6.需求下降,供给不变;

  7.需求与供给都下降,但供给下降更快;

  8.求与供给都下降,但供给下降得慢;

  9.求与供给按相同幅度下降;

  10.求下降,供给增长;

  11.求不变,供给增长;

  12.求不变,供给下降;

  13.需求与供给都不变。

  那么,到底哪一种可能性将会成为现实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得知道供给与需求都有哪些影响因素。

  譬如,需求是下面一系列因素的“函数”,或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变化,诸如人口规模的变化、货币供给的变化、替代品价格的变化、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未来价格预期的变化、工资的变化等等。而供给也是一系列因素的函数,或者说取决于如下因素的变化,诸如技术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税赋的变化、一定区域供应商数量的变化、相关资源(对房屋来说,相关资源包括木材、混凝土、金属材料等)价格的变化等等。简言之,要了解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进而预测价格走势,你必须先了解所有影响供求变化的因素,诸如货币供应、相关资源价格等都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但这还不够。让我们再进一步设想一下,你现在已经掌握了所需要的所有数据:你知道相关资源的价格是否增加或减少,也了解(房屋建筑业)生产力将会增加还是减少,如此等等。然而,你还是有一个大麻烦:你不能确定这些影响因素中,究竟哪个变量比哪个变量对供给或需求的影响要大些或小些。

第27节: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3)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如,随着货币供应增加,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提高,房屋的供给也在增长。假设只有这两个因素增长了。我们再假设,在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两件事情,一件是货币供应增长,另一件事情就是生产力提高。根据这个信息,你本可以预测房屋的需求和供给都会有所增长。但是,据此你还是没有办法知道在房价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你没法判断房屋的需求的增长是高于还是低于供给的增长,抑或是二者同步增长。换句话说,你需要弄清楚,这货币供应增长对房子需求的影响,与生产力提高对房子供给的影响,究竟哪一个更强烈些,哪一个更微弱些,或二者影响强度大致不相上下。

  让我们再进一步简要总结一下:要做出关于房价走势的确切预测,你究竟需要知道些什么信息呢?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

  第一,你要知道房价是房屋需求与供给的函数。这一点,你可以从任何一门经济学课程中学到。

  第二,你要知道供求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及其匹配情况,你可能注意到了我们列出的13种可能情况。关于这些信息,你同样可以在经济学课程中学到。

  第三,你要知道什么因素会影响供给,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对此,任何一门经济学课程也都会告诉你的。

  第四,你要知道当前影响房屋供求的所有因素及其变化情况。或者说,你需要知道货币供应、生产力、相关资源价格、人口及价格预期等都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信息就不是经济学课程能够教给你的,实际当中要搜集掌握到通常也很困难,即便能够得到,似乎也很难令人确信。

  第五,你应该知道在影响房屋供求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强度相对更大些,尤其是在这些因素对房价影响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下,这一点更为重要。以上例来说:货币供应增加,房屋需求会增加;生产力提高,房屋供给也增加。需求增加会使价格上涨,而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但是,由于需求与供给不是毫不相干的,二者对房价会产生相反的拉力。在这场拉力比赛中究竟哪方会“赢”?这要取决于货币供给影响需求的强度与生产力影响供给的强度究竟哪个更大些。实际中,要确知这样的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遗憾的是,没有此信息,要准确预测房价,那也是一件“很难很难”或“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第28节: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4)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必要的“硬”信息往往难以获得,所以,要做出“斩钉截铁”的准确预测是不容易的。就算具备了供求分析的足够知识也白搭,因为你根本没有充分的信息、足够的时间去做精准预测。

  5.2 要做解释,你只需知道些什么

  假设一年半载过去了,房价真的涨了。现在,有人问你:“房价为什么会上涨?”在这里,那人是想让你给出一个“解释”,而不是叫你做“预测”。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比做一个“正确预测”要容易些,因为这不需要那么多信息。

  让我们回头来看一下前面列举的那13种可能情况。其中,只有第1、3、5、7、12这五种情况会导致价格上涨。例如,第1种情况是“需求增加,供给不变”,第3种情况是“需求增加,供给减少”。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涨价。

  有一个办法,即通过分析猜中的几率大小,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合理解释要比正确预测容易得多。如果有人让你“预测”来年房屋市场的供求状况,你只有1/13的机会猜中,也就是说,你成功的几率大概是7?7%。但是,如果有人让你“解释”来年引起房价上涨的供求组合情况究竟是哪一种(也就是从中“挑”一个原因),你就会有1/5猜中的机会,也就是20%的成功几率。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你要做解释究竟应具备哪些信息。回顾一下可能导致房价上涨的五种供求情况:1、3、5、7、12。其中有三种情况(1、3、5)说到需求增长,有三种情况(5、7、12)提到供给下降。现在你需要知道的是,可能导致需求增长或供给减少的变量是什么,只要你发现其中哪怕是一个变量的信息,你就可以自动排除关于房价上涨的至少两种解释。

  例如,如果你知道货币供给增加了,那么房屋需求就会增长。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自动排除第7种和第12种情况,因为第7种设定的是需求降低,而第12种是设定需求不变。或者,假如你知道生产力提高了,你就会判定供给会增长。这样你就可以排除第1、5、7和12这几种可能性,因为第1种情况是设定供给不变,而第5、7、12种情况的条件则是供给降低,这样,只有第3种情况是合理的解释:生产力提高导致供给增加,而房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需求增长的幅度比供给要大。

第29节: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5)



  我们的观点是:要给出一个合理解释,我们无需完全信息。要作合理解释,只要有“一些”信息就足够了,我们没有必要知道影响房屋供给或需求的每一个变量正在或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合乎逻辑地解释问题完全没这个必要。

  5.3 你够聪明,但为何并不富有

  几乎所有大学里的每个经济学家都可以给出一个有关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合理解释,然而,并非每个生活在大萧条时代的经济学家都预测到了它。类似地,几乎每个经济学家都可以解释1987年的股市崩盘,但是,这些经济学家中的很多人却在这次股灾中赔了好多钱。这样的例子可以随手拈来,足以说明我们关于“预测比解释更难”的说法是实情。

  知道了经济形势预测是件难以做到的事情,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经济学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都很富有。一个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人,对于利率、经济增长、股票价格、资金、失业等情况可能了如指掌,但是,这些知识不足以让他或她持续准确地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记住,必须掌握“不可估量”的足够信息才能做出连贯准确的预测,而大多数经济学家没有这样的完全信息。如果有哪个经济学家得到所有必要信息(而且我们假定他还能正确地了解这些经济关系),那他或她将会很富有,真的非常非常富有。经济学家如果能够预测债券、股票、房价等所有的未来走势,这样他或她永远能够低价买、高价卖。如果总能这样做,不光是经济学家,你也会发大财,成为大富翁。

  5.4 你为什么总会犯错

  就连一些谨小慎微、善于思考的人,为什么也会时常犯错呢?难道就是因为合理解释比准确预测更容易吗?让我们考虑一下,究竟什么叫“错误”?所谓“错误”,就是说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你不会再这样做事。当初你做的这个事儿,就是个“错误”。

  例如,有人买了一辆车,结果很不满意,他会说:“买这辆车真是个错误,真后悔当初买它。”再比如,有位妇人认为她的婚姻是个错误,她会说,“真希望当初我没嫁给约翰。他现在变得跟我当初想象的完全是两个人,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绝不会嫁给他。”

第30节: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6)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一个审慎、有脑子的人,也会犯错,也动不动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没能掌握充分信息。前一位在买车的时候,没有掌握这辆车的所有情况;后一位在嫁人的时候,也没有完全了解那个男人。人们之所以很难做准确预测,就是因为未来不确定、信息不完全,这样,时常犯错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少办错事。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可以得到、可经济地获得的信息,来降低犯错误的几率。可即便是这样,我们有时还是会犯错,这是没有办法完全杜绝的事儿。

  经济学家视点

  ☆ 做出准确预测比给出合理解释更困难。之所以是这样,主要与所需要的信息量大小有关。准确预测需要完全信息,这在什么时候都“不够”;而合理解释只需要部分信息,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足够”。

  ☆ 即便完全理解了所有经济关系,也不能确保你就肯定会发大财。譬如,你可能知道因素A~D会影响供给,而因素E~H会影响需求,但是要想预测价格(这样就可以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而发财),你就必须知道哪些因素(是B和G吗?)发生了变化、变了多少(B上升和G下降都是10%吗?),以及这种相关联的变化对供给和需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B影响供给更强烈并超过G对需求的影响吗?)。必须要知道很多相关信息才能预测价格,而其中很多你是无法知道的。

  ☆ 犯错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完全。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预测与解释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当你在做预测时,你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当你给出解释时,你又在回答什么问题?

  (2)你要预测价格,不管是股票、债券、电视机还是房子的价格变化,你需要掌握何种信息?

  (3)商品X的价格依赖于其供求情况。而且,商品X的供给是变量A~E的函数,需求是变量F~T的函数。你清楚地知道变量A~T是如何影响商品X的供给和需求的,也就是说,你知道A与商品X的供给负相关,R与商品X的需求正相关,等等。知道这些,你是否就有了预测商品价格的足够信息?为什么?

  (4)有经济学家可能会认为,犯点错比从不犯错要好,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试说明理由。

  (5)试举另外一些例子说明,合理解释比准确预测所需信息要少些。



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