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号维密秀:汉语新诗鉴赏(90)?阿毛?唐捐?张枣?云鹤?石天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0:41

汉语新诗鉴赏之九十

阿毛/唐捐/张枣/云鹤/石天河

 

 

阿毛(1967-),女。本名毛菊珍。湖北人。著有诗集《为水所伤》、《至上的星星》、《我的时光俪歌》等。

 

献 诗

 

这首诗给夜半。

给阳台上不断张开的翅膀,

给细雨中不断返回的身体,

于一小点光中,

低声地吟咏。

给微亮的萤火虫,

它的轻和缓,不似蝴蝶

在空虚的地方眷恋。

 

这首诗给夜半的私语,

给私语中不断出现的前世今生。

给所有秘密,无音区,

和手指无法弹奏的区域。

给眼泪,它晶莹剔透,

却仍是话语抵达不到的地方。

给灯下写字的人,

他半生的光阴都在纸上。

 

----2005年3月

(选自阿毛诗集《变奏》)

 

[赏析]

我激赏《献诗》这首诗,我认为它甚至可以作为阿毛全部诗作的“诗眼”来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极具辐射力和涵盖力的内容,阿毛本人应该也非常看重这首诗,所以她在2006年出版的诗文集《旋转的镜面》和2010年出版的诗集《变奏》中都将这首诗放在了开篇第一首。

这是写给时间,写给自己的内心追求,同时也是写给“写诗”本身的一首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里面包含了理解阿毛诗歌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密码”。它给人的最初感觉似乎是一些感性的、时间的碎片,“夜半”、“私语”、“不断返回”、“不断出现”、“前世今生”、“半生光阴”,这些吉光片羽般的词语组合起来却是如此晶莹剔透、熠熠生辉,营造出了一种低回、蕴藉、深沉的氛围,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整体上成就了一种具有丰富诗性空间的存在。

写时间的丧失、流逝和不可追回,写人的内心、思绪和感受,写个体的遭遇、内心的创痛、坚忍的抗争,诗歌成为诗人与自我,同时也是与“无限的少数人”的私语与交流。这是阿毛诗歌所一直贯彻和体现的,同时,也正契合了诗歌的本质。 (王士强/文.傅天虹推荐)

 

 

 

唐捐(1968-)本名刘正忠。台湾诗人,生于嘉义。著有诗集《暗中》、《无血的大戮》等。

 

流行

 

对不起,您拨的电话正在讲话中……

 

地上流行着一首我爱你而你

并不爱我的歌

和一种让人座谈让猪摇滚

的病

 

阿拉、佛陀和基督

一同出现在天空的荧光幕

家家户户都拿起听筒

却没人能够 call in

 

----1997年4月4日

(选自:诗集《暗中》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赏析]

唐捐的诗走较险怪的路子,有巧思和谐趣;但也不乏平易近人之作,《流行》一诗即是。这诗才八行,分二段,上四下四,前写一般的流行:流行歌、流行病,是在“地上”的人与人之间;后写与“地上”相对的“天空”,人类的神(阿拉、佛陀、基督)都在那里,人们各有其信仰及其膜拜的神,本是心灵的、私密的,其所形成的宗教活动也应是和善仁慈的,但当这些神,一同出现在天空的萤光幕,在通俗媒介宣教讲经,宗教已经世俗化,也是一种流行现象。

当“家家户户都拿起听筒 / 却没人能够call in”,也就是说那是不通的;信神,重要的是真心诚意,流行是短暂的,恒久的永信,惟存于心中。默祷比call in重要,唐捐记叙了人类社会的流行现象,批判了宗教的世俗化。  (李瑞腾/文)

 

 

 

张枣(1962-),德国籍汉语诗人,老家湖南长沙。著有诗集《春秋来信》等。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选自:王耀东主编《世界华文诗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赏析]

《镜中》用轻盈的语言,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手法,为我们展示出一个伤感的故事,在诗中作者自然的转变了一次叙述的主体,诗中共有三个人物:男子、皇帝、她,诗的前半部是以那个“男子”为主体的叙述,写男子正在偷视女子,以及由此产生的悔恨,诗文的后半部分写女子的悔恨,作为诗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他们是不知道自己的悲剧的,而作为拥有全知视角的读者则更能体会这种感情带来的震撼。作者在运用这种角度的转换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手法将诗的两部分分割开来,而是运用一种意识流的方式,不仅过渡十分自然,而且给作品增加一分朦胧神秘之美。

本诗的语言富有特色,诗中用了很多像“只要”“比如”“不如”等词语,这些词本身就具有一种假设的意味,证明出这是一种虚假的设想,一种对于现实的无奈,正从另一方面又更加突出了作品的主题。诗中没有强烈的措辞,它所要传达的正是一种淡淡的感情,正如诗中那些人物,望着窗外缓缓飘落的梅花,想起后悔的事,正如男子看着女子,正如女子对着镜子忆起从前,然而作品就此止步,没有讲述故事的后来,作者要表达出的正是这种朦胧的美,这种含苞而未放的美。作者所要营造的也是这种意境,和谐美丽,就像女郎织女彼此牵挂着,然而并没有越过雷池一步,这对于作者来说就足够了,这正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一种观念:和谐为美。

诗中的语言非常简练,没有丝毫拖沓之处,言随意而发,言尽而意生,比如说,诗的第七、八句“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作者此处仅仅用了几个词,就把女主人公的那种含蓄害羞的状态十分形象的刻画了出来,如同一幅画卷出现在人的脑海中。

诗中丰富的意象于对本诗意境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南山”“松木梯子”“镜子”,这些静物在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静物相比于动态物体,他们蕴藏着更加深沉的情感,这些静物相互联合,构成了诗的一重意境,“静”是本诗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使是那飘落的梅花,低头的动作,也都带有一种静的美丽。 

(高正[学生]/文)

 

 

 

云鹤(1942-),本名蓝廷骏。菲律宾汉语诗人,生于马尼拉市。著有诗集《忧郁的五线谱》、《蓝尘》、《野生植物》等。

 

野生植物

 

有叶

却没有茎

有茎

却没有根

有根

却没有泥土

 

那是一种野生植物

名字叫

华侨

 

(选自:《菲华文艺》,菲律宾菲华文艺协会1992年版)

 

[赏析]

云鹤先生是一位菲律宾华裔的著名诗人,出版过《忧郁的五线谱》、《秋天里的春天》、《盗虹的人》、《蓝尘》、《野生植物》、《诗影交辉》,《云鹤的诗100首》等多本诗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野生植物》,其中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和称道的就是这首《野生植物》

云鹤先生这首小诗,寓情于物,看似描写一棵植物,实则是写海外华侨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台湾和海外华文诗坛写乡愁的名作极多, 如余光中的《乡愁》, 洛夫的《边界望乡》等等,而云鹤的《野生植物》,表现了他独创的诗心。确实,诗是创造,没有比创造更令人心花怒放的事。云鹤先生的诗,从艺术整体而言,是力求变异和创新的,从他所写乡愁主题的作品中,也可窥见他的创造性思维。

《野生植物》写海外游子的乡愁与寻根的心态,完全不同于以前任何诗人写同一主题的作品。云鹤从纷纭万态的世相中,感受和捕捉了“野生植物”这一意象,并以此作为自己主体感情的对应物,这可谓独出心裁,有自己独到的审美体验。在具体的表现艺术上,第一节采用了三组肯定与否定相纠结的句式,运用近似修辞学中“顶真” 的辞格而层层逼进.“有叶.却没有茎.有茎.却没有根.有根.却没有泥土”—这是别人从未如此写过和表现过的独创.既有叶而无茎,有茎而无根,有根而无土,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如果答案仅仅是第二节开始的一行“那是一种野生植物”,那就平庸无奇了,读者会以为这是有关某种植物的分行的说明书。如同拳击选手频频出拳而凝聚为最致命的一击, 如同溪流迂回而来在悬崖上纵身一跃而成为飞泻的瀑布,“名字叫.华侨”一语,使前面的描写有了意旨的归宿,也使全诗由于篇末点题而顿放光彩。

云鹤先生堪称独具慧眼。在他笔下的华侨历尽坎坷,饱经优患,长歌当哭,这是酷着心血写成的诗篇。这首《野生植物》是诗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不平凡的诗意,借助“野生植物”,对华侨的命运作了概括而又透彻的解剖,形象地倾诉出海外华侨的不安全感和危机感, 一种浪迹天涯寄人篱下的游思唤起海外赤子的共鸣。

(杨日平[学生]/文)

 

 

 

石天河(1924-),本名周天哲。湖南长沙人。著有《广场诗学》、《石天河文集》(四卷)等。

 

卵 石

 

你就这么沉没

被遗忘在河底

 

没有沉没

是一次漫长的洗礼

 

你沉没太久了

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沉没的是时间

不沉的是重力

 

1984年

(选自:《石天河文集》第一卷·诗·复活的歌),

 

[赏析]

这是一个被点名批判批出名的诗人(是毛泽东点名批评的四川文艺界的“两条河”之一),更是一个因为诗歌被判刑15年而坐22年牢的诗人。诗人在《诗路上的足迹》里写道:“在《吻》和《草木篇》受到批评时,我(当时任《星星》诗刊执行编辑)就写了篇《诗与教条》,对批评进行反驳。这一下就闯了大祸。到反右斗争中就遭难了……我有了一点体会,写诗,有时要为诗受难。”从这样的几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在八十年代写作的这首《卵石》,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诗人悲惨的人生信息。卵石“被遗忘在河底”,承受着来自汹涌的河水的冲刷、撞击、甚至无情的打击,这何尝不是诗人被关在了牢里的真实写照。“你就这么沉没”、“没有沉没”、“你沉没太久了”……在这自言自语似的反复提问中,我们可以深深感知出,诗人在长达22年的囚徒生涯中的苦闷与彷徨、痛苦与挣扎、绝望与希望等复杂的情绪,但最终诗人毅然发出了“不沉的是重力”,这种“沉没”不过是人生道路上“一次漫长的洗礼”。尽管长时间的被埋没,但卵石有着自身的重量,不会被无情的河水冲走,诗人有着自身独特的沉甸甸的价值,不会被时代和历史忘记。当读着这首饱含着诗人丰富而又深刻的人生感悟、人生体会、人生思考的诗歌佳作时,我们对诗人闪光的艺术才华和幽暗的人生经历真是既敬重又扼腕叹息。

(唐诗/文,傅天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