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人品天涯:汉语新诗鉴赏(79)?陈大为?师榕?周所同?赵毅衡?晏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56:54

汉语新诗鉴赏之七十九

陈大为/师榕/周所同/赵毅衡/晏明 

 

 

    陈大为(1969-),台湾诗人,生於馬來西亞,至台灣求學、定居。著有詩集《盡是魅影的城國》、《靠近羅摩衍那》等。

     

 

    相師

 

 

    把你沒有信心的心交給我

    把你有問題的掌上地理--

    臉是氣象的江山 命運的形下

    眉毛是飛起來或飛不起的翅膀

    五官預告你未來的興亡

    快把八字交給我加減乘除看看:

    動用易經的力道 太極的技巧

    我的食指把住你赤裸的心跳

    話如游龍先峰迴再路轉

    你似盲人騎瞎馬被我斜斜端在掌上

    任我把螢火說明成太陽

    把長長一生像畫符般規畫。

    把你失去邏輯的命運交給我

    把你腦海裡潛泳的懷疑……

 

    ----1994年10月

    (选自《新詩30家》 台灣九歌出版社2008年版)

 

 

    [赏析]

    南洋廣大的水域、土地、太陽、巫師、廟宇、古老神祕的信仰、遙遠的歷史和傳統,構建了陳大為複雜錯綜、理也理不情的心靈和思維系統。他的詩有濃厚的古典修為、和南亞地區神鬼雜處的詭異氛圍。《相師》以算命師為主角,用戲謔口吻敘述相師的形象,也映照出求問的人惶恐不安。“話如游龍先峰迴再路轉∕你似盲人騎瞎馬被我斜斜端在掌上”即是此詩焦點,大小相喩,“斜斜端在掌上”說的是任人擺佈卻又極危險而不自知。只因相師擅長察言觀色,因人表情而說些模稜兩可的話,被看相的人心情徬徨自然如盲人騎瞎馬任人擺佈,亦即相師預期到了前來求問的人的心情,所以不管相師到底講什麼都能取得求問者的信任。於是螢火乃能說成太陽,如畫符般令人神迷。此詩作者即掌握到了相師和求問人二者互動的心理與形象,使此詩格外生動。 (白灵/文)

 

 

 

师榕(1964-),本名潘勤,甘肃华亭人。著有诗集《今冬无雪》、《初恋的冬天》、《海在山外》。

 

海滨无花果

 

在礁石的背后

在浪花的击溅下

一株高出海面的无花果树

卓然玉立

 

湿润的海风擦拭着

五角形的绿叶

我不知道

那鲜艳的绿色,以及

叶子上清晰可见的茎脉

是被蔚蓝的海水洗亮的  还是

春天的雨水滋润的

 

一株无花果

生长在大海的怀抱

那圆圆的果实

是绿色的结晶  还是

白白的浪花孕育而成

那伸展出去的辽阔的绿

是春天笑意盈盈的花朵吗

2010. 4. 29华亭

 

(选自:师榕新浪博客)

 

[赏析]

诗人就是那些满怀爱意的人。他们的沉默与言说……都可能是爱意的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也可以是怀疑者,也可以是与世界征战的人——他们与“物”之间,有时处于一种对立状态。更多时候,他们则会与“物”和解,对之爱得热烈、深挚而久长。

师榕借其《海滨无花果》一诗,表现了他作为爱者的对世界中“物”(大海)的怀疑与爱。《海滨无花果》是一首关于爱之诗。阅读这首诗,只要把握住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就能很好的领悟诗歌。在第一节里,诗人对海抱有一种不信任感:一株无花果树——一株娇弱而高傲的无花果树——高出海面,可她是在礁石的背后,在浪花的击溅下。很明显的,诗人与“大海”处在“敌对”状态、怀疑状态中。在第二节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爱屋及乌式变化——“击溅”一词被“洗亮”置换——大海不再是无花果树的敌对物了,而是变为成就无花果树的美丽的必须之物了。诗人与大海因之而和解。在第三节诗里,诗人对大海彻底理解了,也开始迷恋大海,因为无花果树与大海和谐共处、浑然一起在天地之间,才成为大美之境。作者举重若轻,只借助几个词语就完成诗人内心的变形记。这些词语词组的运用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力均千斤。

(马路明/文)

 

 

 

周所同(1950—)。山西人。著有诗集《北方的河流》、《拾穗人》等。

 

随意道来

 

我是山西的一个穷诗人

写诗最初从说假话开始

在美丽的词汇里搁一匙主义

居然也能换到几包烟抽

近来常常莫名其妙

心里下雨似的忧郁

写这首诗时抽掉两包香烟

而一包香烟就烧去两天工资

 

我们国家不知出了什么问题

头疼脚疼胳膊也隐隐酸困

红头文件的药方雪片般飞来

药房的窗户却总是星期

疼痛依旧疼痛

甚或忘了病在哪里

 

权利欲如横流的洪水

卷走车轮旁流汗人的谷穗

人们叹一声风雨不调

却很少抬起头

看看是什么东西作祟

 

盖校舍一枚公章跑了三年

某些挂屁帘的小孙子  居然

分到十八年后结婚的房子

这世道不能说不怪

见惯不怪便普通了心境

日子一天天捱了下来

如破布纳了许多补丁

 

公仆们的“蓝鸟”在大街上来去

留下主人等五十年的班车

站牌只好铁青着脸

想说什么又说不出什么

等车成了很耐心的话题

而路突然平坦的坎坷

 

老会议坐在老麦克风前

炒一盘马克思让你辨证个没完

会后是必须去唯物的

从麦克风到铜火锅是流行哲学

而为了现代化速度

当然必须从桂林飞到大连

 

通天的子女远洋镀金去了

也有留下来做官捎办皮包公司

最近就有人来山西套购硅铁

一个条子批走几十万元

真是腐败的可以

拍马屁练成了太极神掌

好在上面有所觉察

但不知最终敢否查办

 

一边是庄严的工作

一边是荒淫和无耻

我们就活在这样的世界

不打碎什么就很难建立什么

只是打蛇要先打头

不要揪老百姓的辫子

他们还没有忘记自己的双手

去侍弄多灾多难的土地

 

补屋漏要想想梁栋是否歪斜

抹墙泥要看看柱石是否坚实

任何遮掩都会埋下祸根

殃及之处不仅仅是鱼池

翻开割肉补疮的典故

哭一声祖先

我们正面临忍痛思痛的时候

 

(选自:1989年2月号《诗刊》)

 

[赏析]

随着岁月流悠,有的诗作昙花一现,有的诗作却使人越诵越新。诗人周所同的《随意道来》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诗刊》发表这首诗已愈三分之一轮甲子了。今天读来,仍觉它像刚出炉的铁流那样鲜艳、奔涌、和灼热。关于诗歌的新意之论,自古有之。金朝元好问评陶渊明的诗,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里强调的是炼句炼真。宋代范晞文对蔡琰的诗评价说,“词宣乎心,怨而怒,哀而思,千载如新”。这里强调的却是炼心。而《随意道来》可谓是达到了炼句、炼真、炼心的传神火候。

捧卷吟诵,真淳沁心,自不必细研。炼句,不得不赞。“写诗最初从说假话开始/在美丽的词汇里搁一匙主义”。句子情理交融,把诗爱者刻画的惟妙惟肖,富于反思性与启迪性。“红头文件的药方雪片般飞来/药房的窗户却总是星期”。句子鞭辟入里,富于暗讽性与警箴性。以及“公仆们的‘蓝鸟’在大街上来去/留下主人等五十年的班车”,“一边是庄严的工作/一边是荒淫和无耻”,“补屋漏要想想梁栋是否歪斜/抹墙泥要看看柱石是否坚实”等警句,莫不精彩绝伦。佳句之多,是文本的华表;而佳句之纯,则是文本的精华。诗人沙里淘金,价值可及;并非是星里淘金,云里雾里。

炼心,是《随意道来》最大的特色。人们常说,诗要有担当。这一首诗不仅担当着诗艺匠心,而且担当着家运国途。“翻开割肉补疮的典故/哭一声祖先/我们正面临忍痛思痛的时候”。较之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更彰显出炎黄子孙的匹夫之责与爱国之心。

好诗如酒,越陈越香醪。那么,什么样的诗才好呢?台湾诗人白灵已经道出了好诗的艺术底线。他论诗说,“不应该有只是玄奇的装饰癖,那是不永存的”。《随意道来》保持了这一底线,且登上了峰巅。

(李黑/文,李黑推荐)

 

 

 

赵毅衡(1943-),英国汉语诗人、学者,祖籍广西桂林。诗作散见报刊,另有学术著作多种。

 

门缝里的傻子

 

蒙蔽我的玩笑邀请你来,从槽跨到池中

你打个冷战,吐出两个古怪阴森的字

 

谋杀需要休息,你生根地蹲在砖墙上

背后的铃声冲着你叫喊

某个人正在设计你的睡眠,他希望今夜

你找到一个新的合作者

给头发、手背和发青的唇安排别的去处

 

心上的酣睡本来不易到来

你偷偷涉过他暗示过的门,小心地将自己

折叠成一条细小的缝。我们都学会了背信弃义

并且毫不犹豫祝愿安静的睡眠永不来临

 

我将你高举的手从墙上放下,狠狠拍了拍

墙边的水,一桩桩可恨的事完结

你掉头眼睛却依然在此流连,我挡不住

它们低语,一条长长的裂缝从这道深闭的门

附到我的身上

 

----1992年9月8日

(选自:《华文文学教程》

 

[赏析]

诗的开头便以戏谑的口吻铺垫,一个“冷战”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气氛,更令人好奇的是那两个“古怪阴森的字”究竟为何,是什么才能导致描述对象“打个冷战”?

种种疑问,被一个“谋杀”震憾,往后读,他又非直述“谋杀”的恐怖残忍,反倒说“谋杀需要休息”,出乎读者意料,然,那可能正是心理折磨的过程的另类表现——在死与不死,忠与背叛面前,无论如何选择,似乎自己都难避伤害。因此,作者接着写道“你生根……墙上”。怎能不“生根”?当你犹豫、困惑、迷茫于生死抉择时,痛苦重压于胸,愁肠纠结,又如何挪步,那时候,也许只要你稍微抬下眼皮,转下身子,不管哪个方向,“谋杀”都可能停止休憩面朝你前进!然而,不动了,在砖墙处蹲着生根了,能解决问题么?“背后的铃声”仍不忘,也不会仁慈的忘记“冲着你叫喊”。这一“铃声”又有何寓意?是告诉自己若再不给出一个答案,便彻底错过了答题的时间陷入不复呢,还是提醒自己,不管最后选择为何,终不能改变“去路”?然而,就在读者还沉迷于疑问时,作者又以另一番话震颤了读者,他说:“某个人正在设计你的睡眠,他希望今夜/你找到一个新的合作者/给头发、手背和发青的唇安排别的去处”。这番话隐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你可以永远保持自己的立场,并不再受伤害,但“睡”下去了便也永远醒不过来了;其二,“睡”下后能醒过来,但睁眼后的景象也许不再是你熟悉的一切,不管世故人情或风景,都已于你陌生了,且,是一种无时无刻不暗含危险、伤害,甚至是迫害的陌生。

读到第三段,思路与意图渐渐清晰明了了。对上面的问题或许也能给予作答了。作者给了我们提示:“我们都学会了背信弃义/并且毫不犹豫祝愿安静的睡眠永不来临”。好吧,那是一种选择,一种决定,他可以让自己“永远”不接受那“安静的睡眠”,但是,也得作出交换甚至牺牲,那边是对亲人甚至国家(“头发”——我们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朋友或兄弟姐妹(“手背”),甚至于自己(“发青的唇”)的背叛。作者点题于无形之中,言语平实却充满力道,情节直述,却也不减震撼力。

在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将你高举的手从墙上放下,狠狠拍了拍”。可是就这样“狠狠拍了拍”能解心中的愤恨与惋惜么?最后,作者一句“他们低语,一条长长的裂缝从这道深闭的门/附到我的身上”更是令人痛惜、痛苦无限,可怜了这么一个“傻子”,也,可惜了这么一个“傻子”啊。

分析至此,开头的疑问,作者设下的那一连串疑问便都自然化开了。于是,标题“门缝里的傻子”也自然生成了。回过头重新读它,脑里便不禁回旋一句话:真是一个傻子呀。

(陈惠兰[学生]/文,傅天虹推荐)

 

 

 

    晏明(1920-2007),本名郭灿之,湖北云梦人。著有诗集《三月的夜》、《收割的日子》、《北京抒情诗》、《花的抒情诗》等。

 

    黄山印象

 

    山的飞腾,

    风的飘荡。

 

    松的遐想,

    瀑的狂想。

 

    泉的和弦,

    花的意象。

 

    蜜蜂的憧憬,

    彩蝶的翅膀。

 

    太阳失踪了,

    风,在寻觅太阳。

 

    雨,追逐着瀑布,

    满山满谷冲撞。

 

    海在述说,

    云正远航。

 

    神奇的世界,

    童话里的梦想……

 

    (选自《故乡的栀子花》,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赏析]

    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的美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黄山印象》是诗人游历黄山归来后,于1962年6月写的一首优美的风景诗。

诗人以速写的方式,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笔下的黄山景物给人以不寻常的新鲜生动的感觉。

全诗两句一节,格式非常工整。诗人从大的景致写到小的景致,再写到大的景致,既波澜壮阔又细致入微。大到“山”、“峰”,小到“松”“瀑”、“泉”、“花”、“蜜蜂”、“彩蝶”,绘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欢快的自然图景。阳光下的黄山自是美丽,可雨中的黄山也别有一番韵味。这是一个瞬息变化着的神奇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童话想象的世界:太阳失踪了,风在寻觅,雨在追逐、在冲撞,海在述说,云在远航。所有的景物都拥有了生命力,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

诗人对黄山的描写只是一种勾勒,选取几点,用笔勾画出其轮廓。没有往里填充色彩,也没有进行泼墨式的渲染,将巨大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自己进行第二次创造。

《黄山印象》是一首活泼的、充满童趣的诗。它既是黄山整体印象的描摹,又是印象在诗人心中的再创造。诗人对黄山的喜爱之情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他用略带稚气的口吻,将读者带入了孩提时代的童话世界中,使人们重温了这甜美的记忆。  (木子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