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基础词汇:你有课感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3:16:51

一、“课感”的起源

  大凡语文教师在上完一堂师生行为互渗、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并获得颇多收获的令自己满意的语文课时,总会产生一种春风得意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一旦课堂某些环节出现失误、师生信息交流受阻或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如期实现,就会产生一种懊恼、后悔和失望的情绪。这种执教者课后(或课内)自我良好的感觉,我们不妨称之为“课感”。 一堂课下来,执教者余兴未尽,回味无穷,陶醉其中,这叫有“课感”;上完课,执教者觉得师生信息交流受挫,原定教学计划没完成,感觉一团糟,后悔的东西太多,这叫无“课感”。

  同样,“课感”不仅为执教者所深切感受得到,听课者也会感觉到诸如此类的“课感”。正如读完美文会产生良好的“语感”一样,“课感”也只有在静听完一堂课后,才有可能感受到。听完一堂好课,就像读完一篇文质俱佳的文章,又似听完一曲悠扬悦耳的乐曲,或如欣赏完一部精彩纷呈的影视剧……令听课者回味无穷。这时,第一感觉告诉我们:好课!试问好在何处?平心而论,听课者有时也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觉得听课的“感觉”很好。有“课感”的语文课往往令听者如闻仙乐,如坐春风,获得一种美的享受;相反,一节毫无特色、课堂气氛板滞或平淡如白开水、毫无借鉴之处的语文课,就会令听者呵欠连天,或令听者如闻呕哑,如坐针毡,“课感”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好课令听课者有“课感”,不好的课,则谈不上有“课感”。

  笔者有位徒弟曾参加一次教坛新秀的评比,上完课,他就发来短信:“超常发挥,自我感觉良好。评委喜形于色。”我就觉得执教者和评课者双方均获得了良好的“课感”,这样,一堂好课的基本条件也就具备了。相反,自我感觉不好的课,决不会是一堂好课;自我感觉良好,而让评课者摇头的课也决不会是一堂好课。

二、“课感”的内涵

  正如“语感论”者为“语感”所下的定义有20多种观点一样,我们很难为“课感”下一个确切的一锤定音的定义。到底什么是语文教师的“课感”呢?笔者以为,“课感”首先是语文教师对亲身实践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心理感受,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敏锐和直接的感知。它是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近似自动化的心理直觉。一堂课上完之后(或许是在中途),语文教师会在刹那之间,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翩然而至某种对本堂课教师执教、学生听课成功与否的心理感觉。所以,课感是被语文教师深切感受到的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有机的心理联接。如师生间缺乏“心灵感应”,不发生内在的信息交流并实现真正的心理联接,就无从产生“共鸣”,也就无所谓教学目标的落实,“课感”也就无从产生。

  课感既是学生作用于教师的结果,也是教师作用于学生的结果,“课感”的形成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课感产生于教师对教学对象的“同化”过程。同化理论是皮亚杰认知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学说,它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对象时用已经形成的心理图式来解释和说明对象的过程。所谓“图式”,就是指人的认知结构。就执教者而言,“图式”也就是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即教师课前设置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步骤,等等。一堂语文课里,教师的“预设”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按预先计划实现,有时还能使教师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掀起一个个教学过程的“高潮”,那么,“课感”也就诞生了。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主体”和“主导”的共鸣(即“同化”),是课感产生的前提条件。产生“课感”的过程,是一种教师向学生的主动的“融入”,它既是教师向学生的信息交流,也是学生向教师的信息交流,即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感”过程是一种创造过程,一种合作过程,一种重新的构造,并不是教案的简单演绎或演示。所以,所谓“课感”,就是执教者深切感受到的一种建立在师生愉快合作、共同创造基础上的美好的心理直觉。师生能否愉快合作、共同创造,决定了“课感”的有或无。

  所以,“课感”源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同化过程,源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当这种“同化”顺畅时,“课感”就会翩然而至;当这种“同化”遇到困难时,师生信息交流受阻,教师就觉得“课感”失位,甚至毫无“课感”可言。

三、“课感”的特征

  1.预设性、

  一堂“课感”强烈的课,源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准确了解,源于对教案和学案的吃透和驾驭,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堂课内可能会产生的“课感”有一种预先的“期盼”,诸如语文教师对“导语”效果的期盼,对教学环节起承转合的“预设”,对教学高潮设置的展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期待……所以,“课感”产生过程的起点在于教师的“预设”,课感的过程就是使学生最终融入教师预设的“图式”。课感的过程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对教师预设的“图式”进行不断地补充和优化,乃至重构。一旦师生合作默契,教师的预设的“图式”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就能按预先计划实现教学目的,获取期待中的“课感”。所以,“课感”的预设性是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图式”的“预绘”,使“课感”的产生成为可能。

  2.直觉性

   课感是执教者对一堂语文课的一种美好的心理直觉。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教学步骤的推进,执教者的心理会断断续续地产生时而朦胧时而清晰的整体感觉。这种整体感觉源于语文教师讲课的睿智和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以及师生间心理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让执教者产生了一种美好的直觉感,“课感”也就产生了。尽管这种直觉感有时是讲不清、道不明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因为“课感”具有直觉性,作为评课者,往往不能对语文教师求全责备,应该说,能产生“课感”的课,就是好课。

  3.随机性

  有时候,课感的产生具有灵活性和突发性。一堂按部就班的语文课,不一定会产生“课感”。 “课感”往往产生于学生对语文教师的预期“图式”的补充和优化,直至重构。只有学生的思维爆发出“火花”,照亮了执教者、听课者和整个课堂,“课感”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这种强烈“课感”的获得,体现了“课感”的随机性,它是可遇而不可强求的。

  4.创造性

  在为“课感”下定义的时候,我们讲到:“课感” 就是执教者深切感受到的一种建立在师生愉快合作、共同创造基础上的美好的心理直觉。师生能否合作创造,决定了“课感”的有或无。富有创造性的语文课,“课感”随处可以感受到;缺乏创造性的语文课,也是缺乏“课感”的语文课。

  5.艺术性

   语文教学不仅是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一门艺术,它的规律即是感觉的规律,这种感觉的规律,就是“课感”。“课感”给执教者和听课者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使语文课真正成为一门值得欣赏的教育艺术。在有“课感”的语文课里,律动着提问的艺术、表扬的艺术、合作的艺术、幽默的艺术、含蓄的艺术、音乐的艺术、绘画的艺术、建筑的艺术……种种教育的艺术汇聚在有“课感”的语文课里,使语文课成为一门艺术课,给执教者和听课者以艺术的享受。

  6.情感性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它的课文具有丰富细腻多彩的情感。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科目特别是理科课程的最主要的因素。在有“课感”的语文课里,流动着热烈的情感场,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活动。有“课感”的语文课堂应该流动着丰富热烈的教与学的良性情感,还要流动着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让课文的情感既感染执教者又感染学生,然后师生互相感染,形成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良性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师生之间交流着种种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同化”,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成就感、满足感、欣赏快乐、高峰体验等高级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性也是“课感”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同样,这种情感场也会深深感染听课的教师,从而感受到“课感”。

  7.形象性

  在“课感”化的语文课堂里,语文教师往往依靠自己生动、传神的、绘形绘色的极具描绘的形象性的教学言语的讲述,来调动学生的想象等思维活动。比如魏书生老师,让学生闭起眼睛在头脑里过电影就是一例;语文教师还可以依靠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教师的绘形绘色的声音中生成自己的形象;语文教师在适当的、精炼的、画龙点睛式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感悟形象,加深学生头脑里的形象的鲜明性和丰满性;语文教师还采用一些其他辅助手段,加深学生头脑中形象的生动性。比如,采用把文字变为画面的方法,采用通感的方法,采用放音乐的方法等。能唤起学生思维形象化的语文课,就会得到学生积极的“共鸣”,从而产生较强的“课感”,给执教者和听课者留下生动、美好的印象。

  8.双向性

   “课感”既是执教者的心理反应,又是听课者的心里反应,它具有双向功能。当你执教完一堂好课时,“课感”产生的美感荡漾胸中,仿佛觉得自己刚完成了一个融自己的心血和学生的聪明才智于一体的“创举”。“课感”让执教者充分感受到“创造”的愉悦,甚至感到教师生涯的深远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作为听课者,欣赏完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后,就会觉得受益匪浅,或让自己“眼睛一亮”、“心头一热”,或令人觉得如饮纯酒,久而弥笃,或如欣赏完一首名曲,余音绕梁。所以,“课感”既可以为执教者深切感受到,也可以被听课者真切感受到。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使语文课堂教学产生“课感”,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笔者以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使自己或使听课者产生“课感”,必须以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必须具备丰富厚实的学科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必须多听好课,多看名师授课实录,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发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在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中找到突破口,找到产生“课感”的最佳载体。

附作者简介:
周安民,浙江省余姚中学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名师。编著并出版了《世界文学名著欣赏指津》《中学成语教学讲座》《与学生一起成长》等3本专著,主编并出版了《最新中学古汉语实用字典》、《中学文言文探究性阅读》等6本教学用书,曾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警惕,中学生作文中的“灰色糟粕”》《让学生尝试“评课”》《摒弃语文教学中的不良现象》等30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