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7拆机视频:战场上的奇迹:解放军打赢中印边界战的法宝 - 军史秘闻 - 中国网和平论坛 网聚中华民族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36:08

战场上的奇迹:解放军打赢中印边界战的法宝

从平原来到海拔5000米的高山区,指战员都出现了严重的高山反应。呼吸困难,头疼,呕吐,全身无力。一个排半天搭不起一个帐篷来。这样怎么打仗呢
1962年,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历史记载说,解放军采用“迂回侧后、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取得了胜利。如果这些词汇用到解放战争中的战役中,似乎没什么特别,因为那是在平原上打仗。但是搬到中印战争,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印边界战争,是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峡谷间进行的。那里山高林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断崖峭壁,河流交错,水流湍急,地质和气候条件异常复杂,所以至今大部分地区还不通公路。
面对印军的步步入侵,中央军委令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分别在东段、西段反击。东段由54军军长丁盛组成前线指挥部,指挥4个团的兵力,向瓦弄地区反击。
部队接到命令,从四川紧急出动。说紧急,部队坐飞机、卡车,没了公路再下车步行,到瓦弄前线就用了整整六天。从平原来到海拔5000米的高山区,指战员都出现了严重的高山反应。呼吸困难,头疼,呕吐,全身无力。一个排半天搭不起一个帐篷来。这样怎么打仗呢?干部党员发挥模范作用,连长靠在石头上给大家烧火做饭,命令大家再难受也要吃东西。行军互相搀扶,帮助体力不支的战士背枪支干粮。
逐渐适应后,上级命令两个团从正面攻击西山口,打敌之“头”;两个团实施迂回,直插德让宗、邦迪拉之间,切敌之“尾”,形成对印军的分割包围。担任迂回任务的战士们开始爬大山,穿越原始森林。深山里根本没有路,牲口也走不了,战士们就把弹药卸下来自己扛,还要带上几天的干粮,有的负重100多斤。从地图上看只有3公里的直线距离,部队却走了十几个小时。有的部队在山谷里迷了路,干部请示丁盛是否退回来。丁很坚决:绝不能后退,就是迷了路也要向前进,抓住敌人就打,管他在什么方位。
瓦弄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山高林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易守难攻。印军第11旅4个营2000余人凭险扼守。中国部队向瓦弄印军两翼实施迂回包围,翻过高山穿过密林,居高临下,直插瓦弄。11月16日晨,我军发起攻击。印军旅长发现被抄了后路,下令全线撤退。长官乘飞机仓惶逃跑,部队大部溃散。当天下午,解放军进占瓦弄。到21日,追到了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部队奉命停止追击,就地转入搜剿。
搜剿也不容易。部队分开搜山,一会儿自己也迷路了。有个副班长庞国兴为追一股溃逃印军,与连队失去了联系,带着一个战士深入印军纵深地区15公里。他们正追着,遇见两个迷路的战士。 经过商量成立了一个四人战斗小组,庞作组长。后发现山背后有个印军炮兵阵地,几门炮正在向我军射击。庞国兴决定先打掉敌人的炮兵再追击,四人分成两路,借助隐蔽的山林,悄悄接近了炮兵阵地,抢占了阵地附近的高地。山梁上担任警戒的印度兵一见有解放军,吓得转身跑进树林。印军炮兵就暴露在庞国兴他们枪口下,一阵扫射,印军慌忙丢下三门炮,爬上汽车逃跑了。清理了敌人丢下的东西后,继续前行,不久又发现印军一个炮兵阵地,他们隐蔽前进,两面夹击,一阵猛打,敌军被搞得晕头转向。印军指挥官命令破坏火炮,登车逃跑。
一个战友追击另一股逃敌,再次和他们失去了联系。三个人想休息一下,但这时几百名溃败的印军从西山口方向涌来。他们知道寡不敌众,只有机动灵活作战,隐蔽自己消灭敌人,于是躲在树后,打死两个敌人。印军不知道解放军有多少人,陷入混乱。这时恰逢一支解放军部队从西山口方向冲下来,追歼逃敌。看见自己的队伍,庞国兴急忙上去会合。在两天多的时间里,庞国兴战斗小组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连打5仗,攻克印军炮兵阵地2个,缴获火炮7门,还有其他装备物资和枪支弹药等,创造了战场上的奇迹。
战后总结,丁盛指出:先前的部署有很多地方和实际执行情况都不一样。在环境极为艰苦的喜马拉雅山大峡谷中,战士们靠着顽强的斗志和积极主动的战斗精神,自发地寻找战机,打击追剿印军,打了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