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赵云皮肤领取:汉语新诗鉴赏(33)大解?商震?余子愚?罗洛?车延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24:24

汉语新诗鉴赏之三十三

大解/商震/余子愚/罗洛/车延高

 

 

 

大解(1957- ),本名解文阁。河北青龙人。著有诗集《诗歌》、《悲歌》等。

 

百年之后

——致妻

 

百年之后  当我们退出生活

躺在匣子里  并排着  依偎着

像新婚一样躺在一起

是多么安宁

 

百年之后  我们的儿子和女儿

也都死了  我们的朋友和仇人

也平息了恩怨

干净的云彩下面走动着新人

 

一想到这些  我的心

就像春风一样温暖  轻松

一切都有了结果  我们不再担心

生活中的变故和伤害

 

聚散都已过去  缘分已定

百年之后我们就是灰尘

时间宽恕了我们  让我们安息

又一再地催促万物  重复我们的命运

 

(选自:《诗刊》2004年1月号)

 

[赏析]

大解的《百年之后》写于2003年,首发于《诗刊》2004年1月号。其诗情的触发和完成显然跟“一百年与一百年相遇”的世纪氛围有关。不过,经过了步入新世纪两三年的情绪沉淀,这首诗显得格外从容、内在,它虽然采取的是“赠给妻子”的个人化角度,但由于感受深,诗意足,笔法老到,使诗凸显出一种荣格所谓的植根于人类记忆深处的“集体无意识”,阅读之下,一种全人类的普遍情感在我们身上回应。这就是共鸣。

确实,此诗的成功在于高度提炼,节制有度。从“我”和妻子,到“我们的儿子和女儿”,再到“我们的朋友和仇人”,最后到“干净的云彩下面走动着新人”,其间过度非常自然,而弦外之音又弥漫于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一词的含义可以具体缩小为“我和妻子”,也可以无限扩散为“所有的人”。

笔者与大解相识,还曾因工作与其在新疆同居一室数日,深感其诗如其人。此诗令我深深地感动。“百年之后我们就是灰尘”,而时间又“催促万物  重复我们的命运”,“一想到这些  我的心/就像春风一样温暖  轻松”。是的,读着这样温暖而有力的诗句,我想,感动的又何止是我一人?

一首短诗,唤起人情感如此,看来,诗的潜移默化力量真是不可低估   (杨志学/文,高梁推荐)

 

 

 

商震(1960- ),辽宁营口人。著有诗集《大漠孤烟》等。

 

离 婚

 

第一次知道,破碎的声音

也是动听的乐曲

“嘭————哗啦啦”

是定音鼓敲响后

管弦乐与打击乐同时登场

 

一只外观很美的瓷瓶

从此处向彼处飞翔

像高台跳水运动员优雅的翻腾

瓶子落地,花放千姿

 

瓶子解脱了

不必为供参观端着严谨的仪表

不必遮盖内部的空虚

再也不用每天拂掉尘土

表面干净

 

瓶子是为完整而生

为稳固而活

破碎都缘于意外

而一次意外,可能是演习了多年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起飞

瓶子,就让瓷

这个古老的徽章

瞬间还原成尘土

 

[赏析]

这首诗非常好看。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离婚”不是一个好词,它更多时则是“痛苦”和“马拉松战争”的代名词。中国自古有句老话就是“劝和不劝散”。可商震同志的这首《离婚》却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视听的冲击。在这首诗里,“离婚”不仅不是痛苦,而是快乐,是一支美妙无比的乐曲,更像终于等到1949年解放了全中国,大快人心,那真是一种值得庆祝的“解放”。把离婚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全新的体验,也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瓶子解脱了/不必为供参观端着严谨的仪表/不必遮盖内部的空虚”。这是真实的声音,诗歌因为遵从内心的声音而将得到读者的尊重和喜爱。读诗,最忌人云亦云,食陈词滥调的残羹剩饭,没有新意,缺乏思想,即使用再多美丽的词汇层层堆积,也是一堆无用的垃圾。这首诗好在其思想独特,新颖,对读者有多方的冲击力。以前曾读过加拿大华裔小说家张翎的小说《雁过藻溪》,里面把一对知识分子夫妻的婚姻比喻成从内部开始腐烂的苹果,男主角(没有第三者)等待离婚就像等待一张解放证书,甚至像囚徒等待假释。而读诗,我则是第一次读到怀着如此轻松喜悦的心情写离婚的,很新鲜。最后两小节,则是站在另一个高度对纠结了前半生情感的另一种诠释,或补白或总结。 (古筝/文,古筝推荐)

 

 

 

    余子愚(1986年- ),本名余来水。河南确山人,现居洛阳。著有诗集《我不能轻易说出那些美好》。

   

    空椅子

 

    初冬的中州路,法国梧桐的叶子慢慢变黄

    一个须发茂盛的乞讨者躺在冰冷的长椅上

    我路过他身边,看见几片树叶将他掩盖

    树叶远比人心厚道,层层累积,如棉被

    我担心树叶太薄,还好中午的阳光温暖

    我开始埋怨这长椅,这漫长的中州路

    这无感情飞奔的车流,这冰冷的人心

    比初冬的气温寒冷,乞讨者熟睡着

    我不能走近他的梦,树叶落下的情景

    比起夜晚无处藏身的窘迫,让他更安心

    我带着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忧虑走过

    半个小时之后,再沿着中州路走回来

    那个长椅还在,须发茂盛的乞讨者消失

    我漠视的眼神终于落空,几片枯黄的树叶

    被风从椅子上吹落,掉在马路上

 

    (选自:余子愚新浪博客)

 

    [赏析]

    这是确信无疑的,诗歌来自于生活的萃取,是一种意识层面的生活形态。而我一直认为,作为诗评就要在诗歌文本中尽可能还原出生活的原貌,以及生活和诗意的交点。在这个世界上,各种生物活在不计其数的自然法则和社会制度下,因此一切看似毫不相关的物体其实在本质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一把空椅子,以及叙述的主体和客体。作者走过中州路,看到“一个须发茂盛的乞讨者”、初冬的落叶和这把长椅,这一独特的情境使他很自然地将三者联系起来。源于作者的悲悯情怀,他看到的落叶不代表死亡,而是一种“如棉被”般的善意的庇护。尽管这种善意可能因为“树叶太薄”而显得微不足道,尽管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值得“埋怨”的冷漠。

    作者想到,寒冷的冬天总是大于温暖的日照,当“半个小时之后”的他“再沿着中州路走回来”,看到“长椅还在”而“须发茂盛的乞讨者消失”,他感觉到自己之前感觉到的一丝善意如今也如同一个瓶子碎得彻底,荡然无存。长椅依然是长椅,树叶依然是树叶,这个世界依然是冬天。 (年微漾/文)

 

 

 

罗洛(1927- ),本名罗泽浦,四川成都人。著有诗集《春天来了》、《雨后》等。

 

信 念

 

信念是一株树

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在险峻的群峰中

高山柏站在崖层上

长年不息的风

像无数发怒的雄狮

向它奔袭而来

高山柏站立着

不弯腰,不屈膝

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

向上扬起

 

在它头上

是祖国的蓝天

在它脚下

是祖国的崖层

它的根牢牢地

扎在崖层深处

 

信念是一株树

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永远站立在

坚实的崖层上

 

一九八○年

(选自《阳光与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赏析]

十年动乱之后,社会上曾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信念》就是在此背景上的有感而发。1986年夏天,在上海作家欢迎前苏联作家米哈尔科夫、叶甫图申科等人访沪的座谈会上,著名诗人罗洛用中文和俄文朗读了他自己的诗作《信念》,给在场的作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信念》这首诗,可以说是罗洛对祖国和人民的内心独白,也是他心灵的自画像。

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具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诗人罗洛的笔下,“信念”已变得不再抽象,而是真真切切地立在读者面前的一棵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罗洛以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艺术手法,使“信念”的内涵及作用具体可感。

诗人用坚韧挺拔、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柏树来象征信念,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柏树,而是一棵屹立在悬崖上的高山柏。因此,它又具有了普通柏树所没有的品质:“不弯腰,不屈膝”的坚强。虽然它每天都承受着像“无数发怒的雄狮”一样的风,但它的根却能从岩石缝中伸向岩层深处,带着绿叶的树梢也能永远骄傲地向上扬起。

如同高山柏,人的信念也往往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而后才能坚定。但使信念承受住种种考验的力量从何而来呢?诗的第三节作出了回答:是祖国给了高山柏巨大的力量,使它能坚强地在崖层上昂首挺胸,屹立不倒。在此,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诗的第四节又对第一节进行了强调:“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高山柏的印象。   (路羽/文)

 

 

 

车延高(1956-),山东莱阳人,著有诗集《向往温暖》等。

 

提心吊胆的爱你

 

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小时侯
    为什么不给你穿漂亮的衣裳
    为什么剪了你的小辫留个男孩发式
    爸爸不是重男轻女
    只是你从小就和你妈一样的漂亮
    漂亮的女孩子是件瓷器
    怕人不小心或存心碰了
    一地碎片就是父母永远的心痛
    所以给你朴素
    把天生丽质藏起来
    让周围的眼睛忽视你
    爸爸妈妈忙,不能每时每刻照看你
    就用最笨的办法,禾草盖珍珠
    你听了一定笑,笑吧
    我们当时就这么提心吊胆的爱你

 

(选自:车延高新浪博客)

 

[赏析]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一首能打动我的诗。如果尚未为人父母是很难体会其中那份细腻复杂的呵护之情的,特别是父亲对女儿的那种深藏不露的爱。如果女孩子长得不漂亮又会担心她将来难以嫁出去,如果长得太漂亮则令做父亲的更担心,那真是提心吊胆的小心翼翼,一点不敢大意,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担忧。这首诗自然、质朴、真情、细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我们从中看到一个负责又细腻的父亲的形象,亲切,无奈,又固执的按照自己笨拙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女儿,那感觉就像一只老母鸡用翅膀庇护着自己的孩子,你无法不为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感动。女诗人布兰迪亚娜说:“父母随时为我们尽心尽力――/给我们生命,将我们养育得比他们还大/然后悄悄地留在后面”。这种“提心吊胆的爱”是世上最纯净、最无私、最伟大、最无杂质的爱,这也是最感人的诗。在这种诚挚的真情面前,任何玩弄各种花哨技巧和所谓的各种主义,都会显得苍白且做作。(古筝/文,古筝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