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太史慈 北海:剑桥学子肖盾妈妈教子经验:边学边玩,化解“苦差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5:14
  幸福的秘密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喜欢自己做的事。    换一种心态对待学习,学习将对你微笑,让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剑桥学子肖盾是天生就喜欢学习的吗?当然不是。    但是,他的母亲想方设法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出现更多的是游戏机和麦当劳。    于是,他把学习这个苦差事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    再于是,学习对他来说不再是头疼的事情,而是渴望和享受。    再再于是......他走向成功!      
  
留英才子:边学边玩,化解“苦差事”

■ 丹 子
 
http://qkzz.net/magazine/1003-2991/2007/13/874804.htm
《婚姻与家庭》 2007年第13期 


  2007年5月,一本以肖盾为主人公的《剑桥学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梦里江河注:这套书本来是计划2007年出版的,后来又做了不少修改完善工作,推迟了一年多才出版)。早在2001年,香港某教育基金会经过一年的考察,从北京人大附中选中了正在读高二的肖盾,并负担全部费用把他送到英国米尔福德中学留学。两年后,肖盾又被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工程系录取。


  之所以被特别看好,首先因为他学习成绩优异,更重要的还因为他是班长又是足球队队长,另外还是北京市少年宫交响乐团的小号手,更重要的是他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将这百般武艺集于一身,这或许和肖盾母亲张丽萍的教育方式有关。

  
  从小就说英语、打游戏机
  
  张丽萍是北京海军总医院的医生,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她就有了一个朴素想法:“将来要是生了儿子一定让他学好外语,只有外语学好了天赋才能发挥出来;如果是女儿一定要让她学好数学。”


  结果生的是儿子,她就按自己的想法开始教儿子说简单的英语单词和短句,以至于刚开始的时候,儿子竟然只会说英语。有一次,她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去理发时,两人用英语对话,旁边听的人惊奇得不得了,觉得这孩子简直是神童。可张丽萍却说,她从来没有按神童的方式培养儿子,她觉得那样的孩子是给挤压出来的。


  在母亲的教育下,3岁以前的肖盾只会用英语去思维和表述。直到上幼儿园和小朋友交流后,他的汉语才突飞猛进。


  肖盾上小学之后,父亲在国外给他买了一台日产的“任天堂”游戏机,可他看不懂日文,不知道该怎么玩,就缠着母亲给他买中文的游戏盘。张丽萍说:“你爸爸买的这个比咱们这儿盗版的游戏盘好玩多了,如果看不懂日语你可以去学啊。” 肖盾没有办法,为了玩游戏就去报了个日语班。他边学边用,学完70多个学时后,已经能看懂说明书了。


  肖盾上5年级的时候,张丽萍买了一台电脑,肖盾也像其他孩子一样玩电脑游戏。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许多游戏光盘,但都是英文说明的,张丽萍坚决不给他买已经翻译成汉语的光碟。于是,肖盾就不得不为了玩游戏去钻研英语。肖盾玩游戏的时候,总是一手拿着鼠标,一手翻着英语字典,他就是这么边玩边学会了英语。母亲给他规定:一是上课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听讲,二是作业要尽快地完成,只有提高了效率才能腾出玩的时间。所以,肖盾从小就学会了抓紧时间,而且不论做什么事都是那么有激情。


  小孩玩电脑游戏容易上瘾,但张丽萍绝不在孩子没打完的时候,逼着他立刻停手,她经常会跟儿子一起玩,甚至还在旁边帮助儿子查字典。大约1个小时之后,张丽萍的丈夫就会在旁边说:“差不多了吧,别把眼睛搞近视了。”张丽萍也在一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时间一长,肖盾就培养出了自觉性,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拿得起放得下,这种习惯的养成使孩子终生受用。就这样,肖盾在玩乐中提高了外语水平。


  玩了1年多的电脑游戏之后,张丽萍的家里有了VCD机。肖盾经常会看一些英文版的动画片《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米老鼠与唐老鸭》《玩具总动员》等,电影中的那些对话肖盾在不知不觉中就全都听懂了。张丽萍和儿子一起看电影时,经常是肖盾看得又笑又叫,而她还一脸茫然没搞懂儿子在笑什么。这让张丽萍感到惊异:儿子的英语水平居然比自己的还要好。


  为了让儿子的外语更加规范,张丽萍每周都要带他去读外语培训班,让他学《新概念》。《新概念》的第一、二册都是一篇篇的小课文,上课之前她总是先带着儿子去吃麦当劳,她跟儿子说:“肖盾,咱们分工合作,你去占座位抓紧时间把课文背下来,妈妈去排队买吃的,等你吃完了,我再帮你听听。”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母亲排队的十几分钟,肖盾就能把一篇小课文背下来,然后上课再听时他就熟能生巧了。


  于是,“吃饭前的时间”要背书对于肖盾来说成了条件反射,利用这段时间来背课文,增加了他的学习效率。虽然新概念的课文逐渐增长,但随着肖盾背课文的技巧不断提高,他所使用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几年后,肖盾到了英国,当地人都说他的英语表达跟英国人是一样的。
  
  学得最好,玩得最欢
  
  张丽萍非常重视儿子的早期教育,她早早就做好了规划。


  肖盾3岁半就开始学钢琴,学了5年,一直到8岁也没有考级,因为他不爱学琴,学习的时候显得特别费劲。肖盾为了学琴天天都跟母亲吵架,他软硬不吃。如果母亲跟他说今天弹40分钟,他就一定会说20分钟,母亲说35分钟,他就说15分钟。肖盾这样讨价还价,让张丽萍一筹莫展。


  海军大院里的七一小学虽然不是重点小学,但学校特别重视体育、音乐和美术的教育,小学三年级对肖盾来说是一个转折点。


  一是学校的乐团挑中他去吹小号,吹着吹着肖盾就成了学校军乐队的主力。可能是弹钢琴打下的基础,所以他的听力敏锐,而且手指灵活、识谱能力很强。肖盾爱上了吹小号,每次学校广播里通知军乐队训练或到外面演出,他都觉得很自豪。
  二是由于学校的操场特别大,所以把他踢足球的兴趣和水平也培养出来了。


  三是他考进了人大附中的华罗庚数学学校。每个周末张丽萍都要送儿子去华校学习,由于路途太远了,加上张丽萍也不知道儿子学了到底有没有用,那段时间她都有点儿动摇了。正好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师的华罗庚女儿的孩子跟肖盾同班,她对张丽萍说:“多少孩子考都考不上,好不容易考上了你还不送,那可就完全是家长的问题了。”听了这话后,张丽萍风雨无阻地咬牙坚持送了儿子4年。


  2006年,张丽萍问儿子:“你觉得小时候上华校学的那些奥林匹克数学有用吗?” 儿子说:“怎么没有用啊?全指着这个呢。”由于那时打下的基础,肖盾剑桥大学的同学都觉得他是个数学神童。


  小学毕业时,肖盾被评为海淀区的十佳少年。老师给他评语中最关键的一句话是:“学得最好,玩得最欢。”


  肖盾在学习上非常用功,但张丽萍也从来不在玩上亏待儿子,所以画画、吹号对他来说都是在玩乐中学习,那足球就更不用说了。张丽萍的经验就是:不能让孩子憎恨学习,而且千万别说他不行;做家长最重要的是把学习变成孩子的游戏,顺从孩子的天性去引导他学,并及时发现他的兴趣与特长,而决不要强迫。“让孩子成为一个阳光的开心少年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张丽萍的体会。

 

  因为学和玩同时并行,肖盾从来也没有觉得学习是件特别苦的差事。尤其每次去上外语班或是去学吹号时,张丽萍都是用儿子最喜欢吃的麦当劳作为奖励,所以每周去上课的这一天就成了肖盾盼望快点到来的节日。


  张丽萍把家里的收入和存款都告诉了儿子,她说:“爸爸妈妈存的这些钱都是给你上学用的,如果你中学没有考上,需要交择校费的话,那么这钱就用上了;如果你自己考上了没用择校费,咱们全家就用这钱出去旅游。”张丽萍这么一说,肖盾进考场时心理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由于获得了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等奖,再加上外语、小号和足球的特长,当时成绩虽然不很拔尖的肖盾却被人大附中数学实验班录取了。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认为他的潜能特别好,同时能干那么多事情。


  实验班的孩子是可以住校的,张丽萍对儿子说:“能住校是学校给你的一个荣誉,妈妈特别高兴你能住校,如果你回家,那很多时间就都花在路上了,就没有时间踢足球了,回家还得写作业。你愿意选择哪个?”很多家长都会心疼孩子住校,但张丽萍却告诉儿子住校是一件特别美妙而光荣的事情,那肖盾当然愿意住学校了。


  由于中学的课程太紧,肖盾在彷徨和矛盾中做出艰难的选择,痛哭着暂时告别了他曾经十分迷恋的电脑游戏。但他仍然非常热爱足球,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踢球,他甚至把数学用在足球上,研究任意球的角度,与同学切磋球技、商讨战术,用顽强的拼搏终于带领全班站到学校联赛冠军的领奖台上。

  
  优秀,是从自己的强项开始的

  
  肖盾不仅因为学习成绩好,还由于足球和小号同样很好,才会幸运地被选送到英国留学。他在享受踢球和音乐的快乐的同时,也带给自己成功的曙光。


  世上根本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一位美国行为学家说:成功者大都是从自己的专长开始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是聪明与不聪明的比赛,而是不同专长的比较,或者说各自在专长方面的能力如何。


  住在学校可以从事集体活动,但就没有时间吹小号了。张丽萍每次来学校,都带肖盾到校园的小树林里去吹。这样,肖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到初三时就把所有的小号级别都考完了。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级教授柏林曾经对他说:“你高二的时候就可以来考我们音乐学院。”


  2000年,肖盾去美国参加国际中学生动手动脑奥林匹克大赛,肖盾能被选上,一是他的英语口语好,二是他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从小张丽萍给他买的玩具就都是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比如积木或是带轨道的、拼装的火车,还做各种各样的车辆和飞机、军舰的模型及魔术盒子。她很少给儿子买不需要动手动脑的电动玩具,即使买来,肖盾也会给拆了再重新组装。


  肖盾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小时候送同学的礼物都是他自己画的画或是做出来的模型。就是因为这些小本事让肖盾成了“孩子王”,小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放了学以后,家里经常围着一堆小朋友看他安装火车轨道或打电脑游戏过关。


  由于经常吃麦当劳的开心乐园套餐,总能得到一些需要组装的小玩具,有的能组装成一个小公园,有的是变形金刚,有的是各种汽车模型,还有的是世界各地建筑,可以一组一组连起来。他和母亲怎么也没想到,这种锻炼在以后的国际比赛上还能派上用场。


  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02和2003年度的最佳国际学生奖,从全英推荐出的1700多名候选人中选中了肖盾。主考官要他准备2~3分钟的获奖演说:“谈谈你怎么能在破译密码的大赛中获奖,你同时还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吧!”肖盾笑了笑说:“我是‘吃’出来的。”


  2003年,肖盾被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工程系录取,并获得了该年度全英最佳海外留学生金奖。他在给母校班主任王金战老师写的信中,这样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说明学习是件苦差事,那岂不是与我 ‘享受学习’的观点矛盾了吗?其实学习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中国大部分学生恰恰忽视了其他,如交流能力、人生哲理等更为重要的方面。”


  在经历了6年国外读中学和大学及研究生之后,2007年6月,肖盾即将从剑桥大学毕业。虽然他已经考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生,但他并不把那么多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也许他会选择去工作或是当一名志愿者。
  
  王东华点评:
  王东华,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

  “享受学习”一直是所有孩子的梦想,也是不少家长努力的目标。然而,家长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当,孩子就可能只顾“享受”而忘记“学习”了。“享受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手段(享受)和目标(学习)的最佳结合,即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张丽萍正是因为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才使儿子取得了成功。

  如何实现“享受学习”的目标呢?张丽萍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从早期开始学,在生活中学,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学。不论是从一出生就对孩子说英语,还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英语、通过喜爱的电脑游戏学英语,都体现了“享受学习”的特色。

  虽然“学海无涯苦作舟”千百年来一直被无数学子奉为座右铭,然而要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还应是“学海无涯乐作舟”。这种“乐”不是一种外在的玩乐,而是一种内在的“自得其乐”,它也可能看上去挺“苦”的,但最重要的是学习者本人乐在其中。这是张丽萍给我们的启示之二。

  要实现孩子“享受学习”的目标,不能是家长想让孩子学什么就学什么,而应顺从孩子的天性,并予以积极的引导,既注意孩子的全面培养,又注意强化孩子的特长。这就需要为人父母的智慧了,也是张丽萍的成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