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方法:红歌溯源:“南泥湾好地方曾是片“烂泥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21:05
“南泥湾好地方曾是片“烂泥湾” 谷岳飞

    73岁当地人张培人(音)表演南泥湾大生产时的情景。

    建设南泥湾的“铁娘子”侯秀珍(左)给记者讲述南泥湾的往事。

  如果要评选印象中最美的地方,估计很多人都会把票投给南泥湾。因为那首著名的红歌《南泥湾》,南泥湾在不少人心中是一番天堂般的图景,那是一个“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鲜花开满山”的好地方。歌曲《南泥湾》写于1943年,6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南泥湾又是怎样一副模样?

  《南泥湾》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当年的南泥湾

  到处呀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呀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呀 鲜花送模范

  创作时间 1943年

  创作人

  词:贺敬之

  曲:马可

  创作花絮

  写《南泥湾》时
  贺敬之才19岁

  1943年,19岁的贺敬之被三五九旅广大官兵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热情所感动,一口气便写出这首《南泥湾》的歌词:“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25岁的作曲家马可立即为其谱曲。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

  194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民传统的春节。这天,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这个秧歌舞中的一段。

  新中国成立后,《南泥湾》经歌唱家郭兰英演唱,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1964年,这首歌曲被编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当年的南泥湾,到处呀是荒山

  1941年前,“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

  南泥湾位于延安以南,两者相距大约45公里,和中国西部地区常见的场景一样,延安到南泥湾正在修建一条高速路,客运班车不得不在尘土飞扬中穿行,原本一个小时就能到达的路程,在路上要颠簸更长的时间。

  经延安到南泥湾,中间要翻越几座大山,因为有此前一望无际黄土高坡的铺垫,翻过这几座山后,旅客有猛然间跌入异域的感觉,映入大家眼帘的是满眼的翠绿。外人可以很容易想象这种落差,人一旦在黄土高原上行走久了,便会以为这个世界都是黄色的、有沙土质感的,然而南泥湾却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一点绿,附近山上的植被茂盛。

  1941年的南泥湾想必比今天的植被更加的茂盛。但那时是蛮荒之景。南泥湾镇南泥湾村68岁的老人侯秀珍告诉记者,当时的南泥湾流传有这样的俗语:“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山鸡窜,一片荒凉少人烟。”  

  1941年后,牺牲1/10战士,三五九旅垦出“米粮川”

  1941年春,三五九旅6个团的11958人在旅长王震的带领下,分批浩浩荡荡地从绥德警备区开进了南泥湾。这就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开始。其时,抗日战争正处相持阶段,国民党调动几十万大军,分五路封锁陕甘宁边区,企图“困死、饿死”八路军。

  毛泽东之后的一段回忆深刻地描述了共产党当时的处境:“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毛泽东说。这正是大生产运动的背景,南泥湾是边区政府的第一块“试验田”,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时,每个人都会背的指示是:“一把镢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之所以会选中南泥湾,是因为此地荒芜,土地肥沃,有数百亩良田可供开荒。

  口号高亢,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开进南泥湾的这不到50公里的路程,三五九旅走了好几天时间——全靠人工开路,全是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听公公说,刚开始的情况真是太艰难了,要啥没啥,大家也都是在林子里逮着啥吃啥,可上万人的部队啊,再加上每天十几个小时开荒的强体力劳动,很多战士就饿死、累死了……”侯秀珍介绍。

  侯秀珍的公公刘宝寨当时是三五九旅141团的副连长,后来三五九旅南下后,刘宝寨是少有的几个留在当地的战士。他在自己开垦的南泥湾安了家。老人一生严谨,一件外套整整穿了30年,经常教导后辈要艰苦奋斗。老人家直到91岁,还坚持要下田锄地。

  因为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吃、喝都成问题,而且没有其他工具,全凭一双肉手开荒,进驻南泥湾的前两个月,牺牲的战士就接近1/10,这些战士大多是饿死、累死、病死的。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奇迹得以创造。

  到1944年底,三五九旅开荒种地达26万亩,收获粮食37000石(1石=300市斤)。1941年的自给率为78.55%,1943年增长为93.3%,1944年秋,南泥湾的粮食除满足自给外,还主动向边区政府上缴10000石,做到了耕一余一。

  短短3年时间,昔日“烂泥湾”变成了“米粮川”、“好江南”,三五九旅因此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有了南泥湾的收获,抗战乃至中国革命才度过了非常时期,红色延安才走过了“寒冬”。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1958年,饥荒中人们逃到“南泥湾好地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三五九旅的战士以南方人居多,而南泥湾的小气候又温润潮湿,战士们尝试在南泥湾种植水稻,结果一试便成功。于是,黄土高原上,“罕见”地出现了成片的稻田,加上让人眼馋的绿色蔬菜、水果,“陕北江南”的说法由此不胫而走。

  侯秀珍便是“闻名而至”。侯秀珍原籍河南,1958年时当地闹饥荒,16岁的侯秀珍跟随亲人一起出门逃荒,“人家都说南泥湾是个好地方”,于是侯秀珍来到这里。因为吃苦肯干,侯秀珍很快成为南泥湾有名的“铁娘子”。

  侯秀珍介绍,随着三五九旅的南下(1944年),由于没有人手耕种,南泥湾大部分土地荒芜。后来,南泥湾成为“革命锻炼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先后来到这里。

  然而到达现实中的南泥湾后,这些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不免失望,现实中的南泥湾没有歌词中那般富有诗意,更多的是连片的荒地、条件艰苦的窑洞、一度连盐都吃不上。侯秀珍介绍,当时南泥湾人要吃盐,就是从盐碱地盛一些脏水,然后把水烧开,烧制出一点咸水当盐。

  然而南泥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却延续了下来。侯秀珍就是当时的模范代表,据这位“南泥湾铁娘子”回忆,全国学大寨时期,南泥湾也是不甘落后,“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我们都是6点钟就起床,忙到晚上8点钟天色全黑,还要挂起马灯夜战,每天几乎不到十一二点不会休息”,“建水坝、挖稻田等等”。

  2010年,投入100亿打造“陕北好江南

  侯秀珍介绍,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出南泥湾才有了一条一米多宽的土路,此前南泥湾主要靠“人背”——背柴、背粮食、背粪等。

  侯秀珍介绍,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下达,南泥湾近些年来发展飞快。“1999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一亩地能补偿3000多元,按平均每户人家5亩地计算,仅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偿这一块,每户人家每年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

  南泥湾现有十多个自然村,共有五六千人。在每户人家前,你几乎能看见同样的场景,山坡上是破败的窑洞,看起来摇摇欲坠,哪是南泥湾人曾经的住所;在这些窑洞的前面,是一排排贴着白瓷砖的楼房,一新一旧映衬着南泥湾的今昔。

  记者了解到,2010年9月,延安市引进外来投资,准备投入100个亿对南泥湾进行整体开发,致力于把南泥湾打造成人们心目中真正的“陕北好江南”。出南泥湾,是南泥湾纪念馆,在纪念馆门前的稻田里,能看见一块南泥湾垦荒纪念碑。此碑是73岁的当地人张培人(音)自费请工匠打造的,老人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一幅陕北农民的打扮。拿着锄头往地里一站,让人一下子便能感知大生产年代的南泥湾。当然留下这张照片,还得交费。因为交通不便,时下南泥湾的游客并不多,然而当地人已经先行一步,开始往红色旅游里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