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出去的官:挑战者译作:深蹲博士谈腿部力量的溢出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01:09

挑战者译作:深蹲博士谈腿部力量的溢出效应 [复制链接]


很多人在谈论深蹲的溢出效应。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实际上,是腿部力量,而非仅仅深蹲,具有溢出效应。通常对于溢出效应存在的原因解释也不够确切。腿部力量训练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睾丸激素分泌,从而促进身体其他部位肌肉体积增大、收缩能力增强。但这只是腿部力量溢出效应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原因,它们甚至更加重要。
首先,很多人都会忘记一个最简单的因素——动作发力的构成。由于绝大多数力量项目都是以双脚作为支撑点,按照力量的原理,发力点在腿部是最经济的发力方式,腿部力量也因此成为所有站立力量项目中最主要的成绩决定因素。简单地说,随着腿部力量的增大,你会明显感觉到挺举、抓举、借力推举、拉汽车、搬石头时更加轻松,这和睾丸激素分泌完全是两码事,它只是因为你强化了发力点部位的力量,在力量训练中,这永远都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从结果来看,这的确也可以看作是腿部力量的一种溢出效应。
其次,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你的发力模式能逐渐得到优化和固化。研究力量训练总是无法避免研究神经调节。那些有着良好神经调节能力的人即使肌肉并不发达,也能迅速让全身肌肉协调地同向发力,他们表现出来的力量也更大。发力模式是需要不断优化的。例如,在硬拉时,如果你总是下背部首先发力,而不是股四头肌和臀部首先发力,那么你的发力模式就是低效的,因为你无法获得足够强大的启动力量。在奥林匹克举重中,发力模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所有站立力量项目中最优的发力模式都是极为相似的,那就是以腿部作为发力点,其他部位辅助发力。而一个部位的力量越大,你就越倾向于以这个部位作为发力点,因此随着腿部力量的增长,你的发力模式逐渐趋于最优,而且固化下来。以抓举为例,从动作本身的轨迹而言,它和前后蹲等腿部力量练习差别较大,但发力模式却是极为相似的,所以前后深蹲练习仍能极大地促进抓举成绩的提高,在这里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发力模式的优化。
最后,是肌肉-神经系统对大重量的记忆和适应性。这并不是腿部力量所独有的,但却集中表现于腿部力量。也就是说,如果你曾经用一种方式承受了大重量的负荷,肌肉-神经系统就会逐渐适应这种负荷,你用其他方式移动大重量时也会更容易些。目前这种现象的机理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它的确客观存在。有的学者认为,移动大重量时负荷会自然向发力点以外的部位扩散,由此也会加强其他部位。这尚未得到证实。然而,肌肉-神经系统对大重量的记忆和适应性却已被许多实验所证明。我们再来看看目前世界纪录超过1000的训练项目,有后蹲、肩托深蹲、腿举、箱式深蹲、后半蹲、箭步蹲、壮汉深蹲、硬拉、卧推、负重登台阶。除了主要是由背心完成的卧推以外,只有硬拉不算是腿部力量训练项目,但腿部力量在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大重量腿部训练最容易使肌肉-神经系统形成对大重量的记忆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全身力量。
以上是我们已经获得的事实,但是还有一些相关的问题尚未找到答案,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它们包括:
肌肉-神经系统对大重量的记忆和适应性的机理究竟是什么?
不同的腿部力量项目在溢出效应上有何差别?如何衡量?
以及最为重要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腿部力量训练,才能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