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商局长王吉德:秸秆生产压缩沼气(80万Nm3/年) 和CO2气肥(80万kg/年)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的重要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33:51

秸秆生产压缩沼气(80万Nm3/)

和CO2气肥(80万kg/)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的重要意义

1、压缩沼气 压缩沼气是将传统沼气净化(脱除大量CO2 和少量H2O和H2S)压缩而成。它和压缩天然气一样的甲烷含量,可直接装瓶供车用和民用,所以它是代替汽油、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最好的生物质能再生能源。

传统沼气,只能就近使用或发电,价值较低。压缩沼气便于贮运,可远距离使用和流动使用(车用),价值大大提高。世界石油日趋紧张,我国又是耗油大国。所以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生物质能代替石油能源。突破秸秆生物降解的世界性难题,现在实现了。

2、CO2气肥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必不可少的成份。大气中CO2浓度为300~500ppm,植物合成最佳浓度应为800~1000ppm,而蔬菜大棚内在冬季的密闭环境中只有100ppm左右,严重不足。所以大棚的黄瓜没味,西瓜不甜,产量不高。如果人为将大棚内CO2浓度提高到800~1000ppm,各种蔬菜产量增产20~40%以上,而且改善品质,减少病虫害。所以CO2气肥是大棚作物投资少,见效快的速效、经济性肥料。再说该项目中的CO2是秸秆降解而得,对棚内植物无刺激、亲合性好(与碳酸盐固肥相比)。

3、秸秆产沼气 秸秆产沼气跳出了传统的只有粪类才能产沼气的困境,解决了大中型沼气池原料不足的大问题。而且秸秆有机物


含量高,产气率大大提高,沼气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商业化运营,能大力推广。秸秆产沼气完全符合国家提倡的“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据统计,全国每产7亿吨秸秆,利用率仅1~2%,一的秸秆如果全部生产沼气,相当“西气东输”200的数量。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污染大气问题。

二、沼气生产的现状分析

一提沼气,大家都知道是用猪粪、牛粪、人粪之类的粪污,在地下水泥池中发酵产生的,用于生活能源。目前,我市红红火火兴起的户型沼气池确实如此。自产自用,改善卫生条件,又满足生活能源,对农民确有益处。

最近几,随着养殖业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为了改善已生条件,必须处理粪污,建设相应的大中型沼气池。从几十方到数千方不等。截止2006全国就兴建了500多座大中型沼气池(1000m3以上),最大的单座池容达4000m3(安徽蒙牛养殖场)。

还有工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酒精、抗生素、酿造、淀粉、屠宰等行业。都是为了解决环保问题,不得已而为之。除酒精厂之处,其余都没有经济效益、抵偿不了运行费。

再就是城市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应当别论。

尽管目前以粪污为原料的传统地下沼气池,为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和农村能源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要大力发展,替代石油能源,走向市场,还存在三大“瓶颈”问题:

1、效益低 一般地下沼气池的池容产气率都在0.1~0.2/m3.d。以我市宗村为例,投资20多万元(不含输送到各户的管路费),以5月到10月,每天产气30~50 m3 ,价值30~50元,除了粪的成本费,再有一人的工资,不划算,回收投资没有指望。单算经济帐,产气还不如卖粪。再说冬季三个月,几乎不产气,还是烧煤。

2、原料不足 由于农村庭院的缩小和路面的硬化,农村庭院养殖逐渐抛弃。原料不足,粪价上涨,建池选址已成为户型沼气池发展的瓶颈。既是大中型专业养殖户,受肉类市场冲击,也不能保证养殖规模不变。

3、与自然不和谐 现在大多数是地下水泥池,没有保温措施,工艺又落后,导致冬季用气不产气,夏季产气用不完,无奈沼气放空,污染大气,且产生产“温室效应”比CO2还严重得多。

三、沼气发展的对策

综上述,靠养殖业发展沼气,代替石油能源已是“凤凰涅磐”了。但也不能马上退场,因为还有环保和卫生的社会效益。

要大力发展沼气,必须跳出三个套圈:原料圈-生产圈-应用圈。

1、原料圈 要走出只有粪污才能生产沼气的困境,寻求产气率高,价格便宜、资源丰富的原料。秸秆再合适不过了,无论从收集、贮运、性价比都较粪污、生活垃圾优越得多。

2、生产圈 传统的沼气生产都是由农民(养殖户)生产与管理。沼气生产是很专业的多学科交织在一起的生物工程技术。现在多数都是由于不懂专业技术,操作不到位,管理跟不上,而造成产气率低、故障多、直至报废停用,损失很大。要走出这个圈,必须由企业家兴办大型装置,走商业化道路,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管理。

3、应用圈 目前为止,沼气只是作为农村能源应用,解决部分农民的生活能源(沼气归农业局农村能源站)。发电上网,价值也不高(0.52元/度)。再说电力系统吃亏,不愿叫上,靠政府补贴,不能持久。其实国外早就有“车用沼气”了,如德国、瑞典、瑞士还制订有国家标准《车用沼气》(甲烷含量95~97%)。我国已经落后十,本项目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项目提出的依据

1、政策支持 温家宝总理在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今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这个项目的施实,同时符合总理的两项要求。

我国制定了《再生资源法》,秸秆是植物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而再生的生物质能,是“地上长出来的油田”。国家把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沼气净化后达到天然气标准,同时分离的CO2作大棚气肥,归还给植物,实现CO2零排放,符合联合国对CO2减排的要求,可申请专项扶持基金。

我市政府今将沼气建设列入“三大惠民工程”之首,加以推广,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技术成熟 秸秆产沼气,以前都是与粪污混配而生产的。由于秸秆的主成份是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出现容易结壳、出料难等问题,经历坎坷。我国科学家和国内沼气生产专业人士,联合攻关,终于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采用先将原料予处理,再用复合菌群、污泥回流、干法发酵、固定化酶等先进技术取得成功。这一高新技术在河北省青县一家企业开花结果。该装置于20059月投产,池容400m3(地上钢制),运行至今。每天投玉米秸秆800~1000kg,产沼气400~500 m3,且不受季节影响。去冬季12月份,我和市能源站的专家亲临考察,池内温度仍在45~48℃

再说净化技术,主要是脱除高含量的CO2(35~38%)和少量H2O及H2S(其实沼气中的CO2浓度与海上天然气成份差不多)。由于气体膜分离技术发展很快,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众多的天然气、油田伴生气中脱除CO2有广泛应用,目前已有超过500套装置正在运行。上海某公司的代理商,负责设计、安装、调试。国产装置也投入了运行。至于沼气中的CO2,由于国内大型沼气装置还没有生产车用沼气,还是用作生活能源和少数发电装置,不必要净化和压缩,所以很少人研究。

美国、洛杉机某垃圾场,使用膜技术生产车用沼气,CH4含量达96%,运行良好。安阳师范学院张晓中(国家膜技术学会会员)已成功研究了膜分离技术净化沼气的方法,并申报了发明专利(专利号:2006101461570,今3月已初审合格,即将公开)该技术是目前最经济、最先进的适用技术。

至于压缩、加气,和天然气一样。近日,安阳就建设了6个天然气加气站。

再说,CO2压缩、装瓶,已是老产品了,不再赘述。

综上理由,秸秆生产压缩沼气和CO2气肥是一套已经成熟的高科技、零风险项目。

五、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案

本项目包括三部分:1、秸秆生产沼气。2、沼气净化分离。3、气体压缩装瓶(加气站)。选用的技术方案是:

沼气生产采用回流式干法连续发酵工艺;沼气净化采用撬装式膜分离净化装置;压缩加气采用小型天然气压缩加气装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一、项目的重要意义

1、压缩沼气 压缩沼气是将传统沼气净化(脱除大量CO2 和少量H2O和H2S)压缩而成。它和压缩天然气一样的甲烷含量,可直接装瓶供车用和民用,所以它是代替汽油、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最好的生物质能再生能源。

传统沼气,只能就近使用或发电,价值较低。压缩沼气便于贮运,可远距离使用和流动使用(车用),价值大大提高。世界石油日趋紧张,我国又是耗油大国。所以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生物质能代替石油能源。突破秸秆生物降解的世界性难题,现在实现了。

2、CO2气肥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必不可少的成份。大气中CO2浓度为300~500ppm,植物合成最佳浓度应为800~1000ppm,而蔬菜大棚内在冬季的密闭环境中只有100ppm左右,严重不足。所以大棚的黄瓜没味,西瓜不甜,产量不高。如果人为将大棚内CO2浓度提高到800~1000ppm,各种蔬菜产量增产20~40%以上,而且改善品质,减少病虫害。所以CO2气肥是大棚作物投资少,见效快的速效、经济性肥料。再说该项目中的CO2是秸秆降解而得,对棚内植物无刺激、亲合性好(与碳酸盐固肥相比)。

3、秸秆产沼气 秸秆产沼气跳出了传统的只有粪类才能产沼气的困境,解决了大中型沼气池原料不足的大问题。而且秸秆有机物


含量高,产气率大大提高,沼气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商业化运营,能大力推广。秸秆产沼气完全符合国家提倡的“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据统计,全国每产7亿吨秸秆,利用率仅1~2%,一的秸秆如果全部生产沼气,相当“西气东输”200的数量。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污染大气问题。

二、沼气生产的现状分析

一提沼气,大家都知道是用猪粪、牛粪、人粪之类的粪污,在地下水泥池中发酵产生的,用于生活能源。目前,我市红红火火兴起的户型沼气池确实如此。自产自用,改善卫生条件,又满足生活能源,对农民确有益处。

最近几,随着养殖业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为了改善已生条件,必须处理粪污,建设相应的大中型沼气池。从几十方到数千方不等。截止2006全国就兴建了500多座大中型沼气池(1000m3以上),最大的单座池容达4000m3(安徽蒙牛养殖场)。

还有工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酒精、抗生素、酿造、淀粉、屠宰等行业。都是为了解决环保问题,不得已而为之。除酒精厂之处,其余都没有经济效益、抵偿不了运行费。

再就是城市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应当别论。

尽管目前以粪污为原料的传统地下沼气池,为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和农村能源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要大力发展,替代石油能源,走向市场,还存在三大“瓶颈”问题:

1、效益低 一般地下沼气池的池容产气率都在0.1~0.2/m3.d。以我市宗村为例,投资20多万元(不含输送到各户的管路费),以5月到10月,每天产气30~50 m3 ,价值30~50元,除了粪的成本费,再有一人的工资,不划算,回收投资没有指望。单算经济帐,产气还不如卖粪。再说冬季三个月,几乎不产气,还是烧煤。

2、原料不足 由于农村庭院的缩小和路面的硬化,农村庭院养殖逐渐抛弃。原料不足,粪价上涨,建池选址已成为户型沼气池发展的瓶颈。既是大中型专业养殖户,受肉类市场冲击,也不能保证养殖规模不变。

3、与自然不和谐 现在大多数是地下水泥池,没有保温措施,工艺又落后,导致冬季用气不产气,夏季产气用不完,无奈沼气放空,污染大气,且产生产“温室效应”比CO2还严重得多。

三、沼气发展的对策

综上述,靠养殖业发展沼气,代替石油能源已是“凤凰涅磐”了。但也不能马上退场,因为还有环保和卫生的社会效益。

要大力发展沼气,必须跳出三个套圈:原料圈-生产圈-应用圈。

1、原料圈 要走出只有粪污才能生产沼气的困境,寻求产气率高,价格便宜、资源丰富的原料。秸秆再合适不过了,无论从收集、贮运、性价比都较粪污、生活垃圾优越得多。

2、生产圈 传统的沼气生产都是由农民(养殖户)生产与管理。沼气生产是很专业的多学科交织在一起的生物工程技术。现在多数都是由于不懂专业技术,操作不到位,管理跟不上,而造成产气率低、故障多、直至报废停用,损失很大。要走出这个圈,必须由企业家兴办大型装置,走商业化道路,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管理。

3、应用圈 目前为止,沼气只是作为农村能源应用,解决部分农民的生活能源(沼气归农业局农村能源站)。发电上网,价值也不高(0.52元/度)。再说电力系统吃亏,不愿叫上,靠政府补贴,不能持久。其实国外早就有“车用沼气”了,如德国、瑞典、瑞士还制订有国家标准《车用沼气》(甲烷含量95~97%)。我国已经落后十,本项目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项目提出的依据

1、政策支持 温家宝总理在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今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这个项目的施实,同时符合总理的两项要求。

我国制定了《再生资源法》,秸秆是植物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而再生的生物质能,是“地上长出来的油田”。国家把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沼气净化后达到天然气标准,同时分离的CO2作大棚气肥,归还给植物,实现CO2零排放,符合联合国对CO2减排的要求,可申请专项扶持基金。

我市政府今将沼气建设列入“三大惠民工程”之首,加以推广,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技术成熟 秸秆产沼气,以前都是与粪污混配而生产的。由于秸秆的主成份是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出现容易结壳、出料难等问题,经历坎坷。我国科学家和国内沼气生产专业人士,联合攻关,终于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采用先将原料予处理,再用复合菌群、污泥回流、干法发酵、固定化酶等先进技术取得成功。这一高新技术在河北省青县一家企业开花结果。该装置于20059月投产,池容400m3(地上钢制),运行至今。每天投玉米秸秆800~1000kg,产沼气400~500 m3,且不受季节影响。去冬季12月份,我和市能源站的专家亲临考察,池内温度仍在45~48℃

再说净化技术,主要是脱除高含量的CO2(35~38%)和少量H2O及H2S(其实沼气中的CO2浓度与海上天然气成份差不多)。由于气体膜分离技术发展很快,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众多的天然气、油田伴生气中脱除CO2有广泛应用,目前已有超过500套装置正在运行。上海某公司的代理商,负责设计、安装、调试。国产装置也投入了运行。至于沼气中的CO2,由于国内大型沼气装置还没有生产车用沼气,还是用作生活能源和少数发电装置,不必要净化和压缩,所以很少人研究。

美国、洛杉机某垃圾场,使用膜技术生产车用沼气,CH4含量达96%,运行良好。安阳师范学院张晓中(国家膜技术学会会员)已成功研究了膜分离技术净化沼气的方法,并申报了发明专利(专利号:2006101461570,今3月已初审合格,即将公开)该技术是目前最经济、最先进的适用技术。

至于压缩、加气,和天然气一样。近日,安阳就建设了6个天然气加气站。

再说,CO2压缩、装瓶,已是老产品了,不再赘述。

综上理由,秸秆生产压缩沼气和CO2气肥是一套已经成熟的高科技、零风险项目。

五、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案

本项目包括三部分:1、秸秆生产沼气。2、沼气净化分离。3、气体压缩装瓶(加气站)。选用的技术方案是:

沼气生产采用回流式干法连续发酵工艺;沼气净化采用撬装式膜分离净化装置;压缩加气采用小型天然气压缩加气装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一、项目的重要意义

1、压缩沼气 压缩沼气是将传统沼气净化(脱除大量CO2 和少量H2O和H2S)压缩而成。它和压缩天然气一样的甲烷含量,可直接装瓶供车用和民用,所以它是代替汽油、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最好的生物质能再生能源。

传统沼气,只能就近使用或发电,价值较低。压缩沼气便于贮运,可远距离使用和流动使用(车用),价值大大提高。世界石油日趋紧张,我国又是耗油大国。所以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生物质能代替石油能源。突破秸秆生物降解的世界性难题,现在实现了。

2、CO2气肥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必不可少的成份。大气中CO2浓度为300~500ppm,植物合成最佳浓度应为800~1000ppm,而蔬菜大棚内在冬季的密闭环境中只有100ppm左右,严重不足。所以大棚的黄瓜没味,西瓜不甜,产量不高。如果人为将大棚内CO2浓度提高到800~1000ppm,各种蔬菜产量增产20~40%以上,而且改善品质,减少病虫害。所以CO2气肥是大棚作物投资少,见效快的速效、经济性肥料。再说该项目中的CO2是秸秆降解而得,对棚内植物无刺激、亲合性好(与碳酸盐固肥相比)。

3、秸秆产沼气 秸秆产沼气跳出了传统的只有粪类才能产沼气的困境,解决了大中型沼气池原料不足的大问题。而且秸秆有机物


含量高,产气率大大提高,沼气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商业化运营,能大力推广。秸秆产沼气完全符合国家提倡的“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据统计,全国每产7亿吨秸秆,利用率仅1~2%,一的秸秆如果全部生产沼气,相当“西气东输”200的数量。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屡禁不止的焚烧秸秆污染大气问题。

二、沼气生产的现状分析

一提沼气,大家都知道是用猪粪、牛粪、人粪之类的粪污,在地下水泥池中发酵产生的,用于生活能源。目前,我市红红火火兴起的户型沼气池确实如此。自产自用,改善卫生条件,又满足生活能源,对农民确有益处。

最近几,随着养殖业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为了改善已生条件,必须处理粪污,建设相应的大中型沼气池。从几十方到数千方不等。截止2006全国就兴建了500多座大中型沼气池(1000m3以上),最大的单座池容达4000m3(安徽蒙牛养殖场)。

还有工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酒精、抗生素、酿造、淀粉、屠宰等行业。都是为了解决环保问题,不得已而为之。除酒精厂之处,其余都没有经济效益、抵偿不了运行费。

再就是城市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应当别论。

尽管目前以粪污为原料的传统地下沼气池,为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和农村能源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要大力发展,替代石油能源,走向市场,还存在三大“瓶颈”问题:

1、效益低 一般地下沼气池的池容产气率都在0.1~0.2/m3.d。以我市宗村为例,投资20多万元(不含输送到各户的管路费),以5月到10月,每天产气30~50 m3 ,价值30~50元,除了粪的成本费,再有一人的工资,不划算,回收投资没有指望。单算经济帐,产气还不如卖粪。再说冬季三个月,几乎不产气,还是烧煤。

2、原料不足 由于农村庭院的缩小和路面的硬化,农村庭院养殖逐渐抛弃。原料不足,粪价上涨,建池选址已成为户型沼气池发展的瓶颈。既是大中型专业养殖户,受肉类市场冲击,也不能保证养殖规模不变。

3、与自然不和谐 现在大多数是地下水泥池,没有保温措施,工艺又落后,导致冬季用气不产气,夏季产气用不完,无奈沼气放空,污染大气,且产生产“温室效应”比CO2还严重得多。

三、沼气发展的对策

综上述,靠养殖业发展沼气,代替石油能源已是“凤凰涅磐”了。但也不能马上退场,因为还有环保和卫生的社会效益。

要大力发展沼气,必须跳出三个套圈:原料圈-生产圈-应用圈。

1、原料圈 要走出只有粪污才能生产沼气的困境,寻求产气率高,价格便宜、资源丰富的原料。秸秆再合适不过了,无论从收集、贮运、性价比都较粪污、生活垃圾优越得多。

2、生产圈 传统的沼气生产都是由农民(养殖户)生产与管理。沼气生产是很专业的多学科交织在一起的生物工程技术。现在多数都是由于不懂专业技术,操作不到位,管理跟不上,而造成产气率低、故障多、直至报废停用,损失很大。要走出这个圈,必须由企业家兴办大型装置,走商业化道路,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管理。

3、应用圈 目前为止,沼气只是作为农村能源应用,解决部分农民的生活能源(沼气归农业局农村能源站)。发电上网,价值也不高(0.52元/度)。再说电力系统吃亏,不愿叫上,靠政府补贴,不能持久。其实国外早就有“车用沼气”了,如德国、瑞典、瑞士还制订有国家标准《车用沼气》(甲烷含量95~97%)。我国已经落后十,本项目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项目提出的依据

1、政策支持 温家宝总理在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今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这个项目的施实,同时符合总理的两项要求。

我国制定了《再生资源法》,秸秆是植物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而再生的生物质能,是“地上长出来的油田”。国家把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沼气净化后达到天然气标准,同时分离的CO2作大棚气肥,归还给植物,实现CO2零排放,符合联合国对CO2减排的要求,可申请专项扶持基金。

我市政府今将沼气建设列入“三大惠民工程”之首,加以推广,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技术成熟 秸秆产沼气,以前都是与粪污混配而生产的。由于秸秆的主成份是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出现容易结壳、出料难等问题,经历坎坷。我国科学家和国内沼气生产专业人士,联合攻关,终于破解了这一世界性难题。采用先将原料予处理,再用复合菌群、污泥回流、干法发酵、固定化酶等先进技术取得成功。这一高新技术在河北省青县一家企业开花结果。该装置于20059月投产,池容400m3(地上钢制),运行至今。每天投玉米秸秆800~1000kg,产沼气400~500 m3,且不受季节影响。去冬季12月份,我和市能源站的专家亲临考察,池内温度仍在45~48℃

再说净化技术,主要是脱除高含量的CO2(35~38%)和少量H2O及H2S(其实沼气中的CO2浓度与海上天然气成份差不多)。由于气体膜分离技术发展很快,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众多的天然气、油田伴生气中脱除CO2有广泛应用,目前已有超过500套装置正在运行。上海某公司的代理商,负责设计、安装、调试。国产装置也投入了运行。至于沼气中的CO2,由于国内大型沼气装置还没有生产车用沼气,还是用作生活能源和少数发电装置,不必要净化和压缩,所以很少人研究。

美国、洛杉机某垃圾场,使用膜技术生产车用沼气,CH4含量达96%,运行良好。安阳师范学院张晓中(国家膜技术学会会员)已成功研究了膜分离技术净化沼气的方法,并申报了发明专利(专利号:2006101461570,今3月已初审合格,即将公开)该技术是目前最经济、最先进的适用技术。

至于压缩、加气,和天然气一样。近日,安阳就建设了6个天然气加气站。

再说,CO2压缩、装瓶,已是老产品了,不再赘述。

综上理由,秸秆生产压缩沼气和CO2气肥是一套已经成熟的高科技、零风险项目。

五、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案

本项目包括三部分:1、秸秆生产沼气。2、沼气净化分离。3、气体压缩装瓶(加气站)。选用的技术方案是:

沼气生产采用回流式干法连续发酵工艺;沼气净化采用撬装式膜分离净化装置;压缩加气采用小型天然气压缩加气装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