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英文怎么发音:世界上最漫长与最短暂的30分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18:04
咬文嚼字有时往往能够给人带来许多有趣的启发,比方说让我们来琢磨琢磨“面试”这个词。从科举应试,到金銮殿试,尽管我们伟大的中华考试文化源远流长,“面试”这个词看上去却像是个舶来品——面试,顾名思义,当面的考试。似乎在引进这个词的语言学家那里,面试就已经被定性为了一种测试,因此不是面聊、面看、面笑。而测试,我们知道,它好像总是会让人紧张、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的……
  反过头来看英语中的“面试”——interview,却似乎没有沾上任何和“考试”相关联的味道。除了面试之外,interview包括的意思还有:会见、采访。其令人紧张的程度怎么看也
  比不上考试。如果我们把interview这个词拆开,也不过是inter和 view,直接翻译成中文最多是“大家互相瞅瞅”的意思。

  也许词语的意思会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就好像今天有人说请你“吃饭”,但通常你可能根本不会吃到一粒米饭,但是还是没人肯说是去请你“吃菜”。那么,“面试”发展到了今天,除了“考试”的意思,还可以被理解成什么呢?

  有人说面试就是一场推销:你向面试官花言巧语地推销自己,试图从他那儿拿到作为订单的工作合同。

  有人说面试就是一场谈判:大家坐在桌子两端,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谈判的目的就是要说服面试官,不雇佣你,将会是他们最大的损失。

  也有人说面试更像是一场戏:平时只穿牛仔裤的你必须换上西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外交辞令地扮演一个你根本不熟悉的角色。演得好你就有资格继续演下去,演得不好你就别想有人捧你让你红。

  还有人说面试就是一场审判:面试官就是审判官,他的决定掌握着你命运的转折。你只能为自己作出无力的辩护,其他的都只能交给你上辈子积的德和你上星期在卧佛寺捐的香火(卧佛寺,因为“卧佛”谐音offer,据说求offer必应,于是成为北京地区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

  还有人说……
  众说纷纭,不由让我想起了一桩著名的禅门公案。两僧打坐,甲僧对乙僧说,我看你像狗粪。乙僧对甲僧说,我看你像尊佛。禅师说,乙僧心中是佛,看别人也是佛;甲僧心中是狗粪,看别人也是狗粪。

  在我看来,你怎么看面试,恐怕也决定了你在面试中的感受如何。如果你进入面试屋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是进入考场、谈判场、戏场或者审判室,你的心情想必也难以愉快而轻松,你脸上的微笑也不免会生硬与干涩。

  所以,为什么不把面试看成是一场难得的对话?试着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前来学习人生和工作经验的学生,而面试官作为一个愿意与你分享关于工作、职业发展和人生经验的前辈。你会发现,抱着这种心态,面试压抑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从一问一答,而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双向的交流。事实上,甚至应该这么说,能够和杰出的职场人士如此平等、轻易地交流(特别是想到这些人将来可能会是你好几个级别以上的老板时),面试真是再理想不过的一个机会了。

 反过来,对于那些平日忙于在商业世界里打拼的面试官们来说,回到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菁菁校园面试,见到一张张写满渴望、勇气和单纯的年轻的脸庞,为什么不和眼前的这个看上去聪明、可爱和善解人意的孩子聊聊自己的过去,指点一下他未来的发展,多获得一些崇敬的目光呢?他们当然会这样做,只要你给他们机会。

  对于任何一个富有远见的组织来说,招揽到出色的人才,无论对于公司还是其他机构,  

都是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的基础。面试对于公司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认识候选人的机会,从而在此基础上判断,谁是更加适合公司需要的人才。尽管,每家公司的面试组织程序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还是有基本相同的先后顺序。了解这些基本的程序,能够帮助面试者减少对面试的神秘感,增加信心,更好地设计自己的面试策略。

  通常面试程序可以被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确定所需要招聘的职位的工作描述、薪酬范围和应聘者所需要的资格。

  (2)通过招聘会、海报、广告等形式,把招聘信息传达给潜在的应聘者。

  (3)收集应聘者的简历,筛选简历得到可以进一步面试的合适数量的应聘者。

  (4)电话面试。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或者投资银行与咨询公司中资历比较浅的分析员或者咨询员打来,在面试中进一步确认应聘者的背景、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筛选得到可以进一步面试的合适数量的应聘者。

  (5)第一轮面试。

  (6)第二轮面试。

  (7)确定入选的候选人,人力资源部门和他们保持联系,推销公司,确保他们接受合同。同时,公司也可能继续和几个作为万一“正选”拒绝接受要约后的“后备”候选人保持“暧昧”的关系。

  (8)人力资源部最后检查应聘者的背景、提供的材料无误。

  你在申请公司的时候不一定会经历所有的程序。比方说,电话面试往往只是那些非常强调英语口语能力的外企才有的步骤,他们希望借此道程序排除一部分口语能力不强的应聘者,国企、私营企业或者政府机关,基本上不会有这道门槛。

  对于外企而言,面试程序也各不相同,投资银行一般在电话面试后只会安排一轮面试,但这轮面试中会有4到6个级别不同的银行家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内展开“车轮大战”式的面试。这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家时间紧张,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如果不固定一个时间集中面试,整个面试可能会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安排不同而拖得很长;另外,这种车轮大战式的面试在另一个方面也能够很好地测试出应聘者是否能在这种长时间压力的工作环境下有良好的表现和发挥。说实话,一个人30分钟,连续3个小时的面试下来,真是有筋疲力尽、大脑缺氧的感觉。

    咨询公司的风格又不一样,他们往往在电话面试后安排两轮面试,并且面试的内容与大部分投资银行的传统面试也不相同。咨询行业的面试几乎都是案例面试,应聘者遇到最大的挑战来自解决现实中的咨询员遇到的真实问题。面试官往往仅仅告诉应聘者一些最基本的事实,应聘者必须通过与面试官的讨论,发掘、掌握更多的有用信息,决定采取某一种方法,有逻辑地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案例面试的最终的答案有可能是一个估计出来的数字,也有可能是一套商业战略,还有可能是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比方说,我自己曾经碰到的最让我  

摸不着头脑的一个估计数字的题目是:北京市大概有多少下水道的井盖?

  如果说投资银行的面试方式是把应聘者放在压力之下,看他的举止反应;咨询公司是把应聘者放在问题之中,看他的分析能力和聪明程度,那么,对于一般的工业性的跨国公司(P&G、Unilever、GE等等)来说,他们会更小心地详细考察应聘者过去的背景,会愿意和应聘者在一起花更多的时间,来观察和判断应聘者是否具有他们公司文化所欣赏的品质和特点,是否能够和这个庞大的公司机器上的所有人相处和谐。其中最典型的也最有名的面试风格应该是宝洁公司严格的“笔试——职业英语能力测试——性格特征测试——HR面试——广州总部部门面试”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对年轻学生解释过相对论: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个小时,你会感到好像坐了1分钟;但要是在炽热的火炉边,哪怕只坐上1分钟,你却感到好像是坐了两小时。
  同样,面试可能是世界上最漫长的30分钟,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短暂的30分钟。当你和你的面试官都有一种频频想看表的冲动时,抱歉,你的这场面试看起来是失败了。而当你走出面试间,一低头看表,发现不知不觉地已经超出了30分钟时,这往往是证明你刚才的面试进行得很顺利。

  一个面试官就曾经告诉我,当他在面试开始5分钟后,就决定不可能给这个应聘者任何机会的时候,他恨不得立刻就结束这场面试。但是,他不能,因此,他只好盯着手表,等到刚过25分钟的时候,立刻开始问应聘者: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30分钟的面试时间里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但是也可能没有发生太多的事情。毕竟,即便是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按照1分钟300个字的速度说话,30分钟滔滔不绝地一直在说,也说不到1万个字。通过不到1万个字的信息量,你是否能够获得这个可能是命运转折的机会就这样被决定了。所以你要明白,可能真的需要字字珠玑,字字千金,你才能打动命运女神的垂青。

    一个常规面试的30分钟里可能出现的事件和顺序大致上是这样的——但是,同样,法无定法,任何变数都会发生,掌握常规和随机应变并不矛盾——敲门,你满面笑容地进去,握手,请坐。然后面试官会给你一个很短的自我介绍,时间已经过去了3分钟,面试算是正式开始了。最理想的状态,你的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正中下怀,于是你开始背你写好的稿子,啪啦啪啦啪啦,你最好最多别超过5分钟,否则面试官十有八九会打断你,他觉得你背得太熟了。于是,面试开始10分钟后,真正的较量开始了。在接下来的15分钟之内,才是你真正抓住面试官,给他留下决定性印象的时候。15分钟之内,一问一答,能够有几个回合呢?完全取决于你回答问题的长度。你可以一个问题用10分钟来回答,另一个问题用5分钟,这样你就让刁钻的面试官没有机会问你别的问题了;你也可以每个问题都用一句话来回答,这样你很快就可以让面试官弹尽粮绝,没有那么多准备好的问题来问你了——我希望你能看出来我是在开玩笑。

  对你而言,控制时间和节奏成为了和给出好的答案同样重要的任务,如果前者不是更重要的话。有几个重要的原则你必须记住:

  (1)你必须努力掌握对节奏的控制权,而不要把它交给你的面试官。

  如果你回答问题总是拖沓冗长、毫无逻辑也看不出什么时候能结束,面试官会不得不总是打断你的回答:“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是……”这种被打断回答的情况往往会带来紧张,出现几次,你就会发现清晰的思维和顺畅的表达就这样被打断了。所以,千万不要给面试官这种机会。通常情况下,只要你把握得当,他们也并不会主动地抢。
  然而也有这样的面试,面试官无意或者故意地不断打断你的回答,试图获得面试节奏的控制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保持冷静,努力地把节奏感再抢回来。你可以在面试官突然打断你的回答,插入一个问题时,有意识地保持10秒钟的沉默,装作在思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冷静,找回自信和节奏,然后用一种和刚才回答问题不同的语速重新开始。还有的时候,当你觉得你是在回答到关键时刻被打断的话,不要就此罢休,你应该在回答被打断之后的新问题前,有礼貌地说:“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应该对刚才那个问题的回答补充一点……”然后尽快完成你刚才没有机会完成的观点。

  (2)永远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太久。

  这15分钟,或者说整个面试,就是一张你无法先看到整张试卷的试题,有点像GRE的机考,更糟糕的是,你实际上连每道题的分值都不知道。在面试的时候,你不知道你在努力地向面试官说清楚的那个复杂的问题究竟能给你增加多少分,而你花了七八分钟在这个问题上,也可能下一个问题对你来说既简单、分数又多。所以,当一个问题开始出现你很难说清的情况时,不要纠缠太久,简单地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现在只能说出这么多了。”让面试向你的下个机会走去。

      (3)在15分钟内取得尽量多的共识。

  在一般情况下,面试官不是来寻找一个永远的“持异议者”的。当你在回答一些关于观点、价值、方法方面的问题时,你会发现,也许经常会出现面试官频频点头,或者他面无表情,甚至摇头的情况。点头很大程度上说明你们的共识,而通常,共识比异议更容易给你的表现加分。

  熬过了这15分钟后,接下来是你最后的机会了。面试官通常会问你有没有任何问题问他。永远别说没有,除非他之前告诉你他已经决定录用你了。最后的问题可能毁了你之前的所有的努力,也可能把你从一场失败的面试中挽救回来。

  然而想出一个好的、最后的问题往往比准备一个好的自我介绍还要难。有的时候,你希望通过一个好的问题,让人对你刮目相看。但是通常你会发现,更容易的是问一个面试官有话可回答的问题,然后你加上几句评价,把这个面试画上句号。

  如果你之前的面试进行得都很顺利的话,在最后一个问题上应该保守一些,只要不犯错误就行。所以你可以问问面试官怎么走进这一行的,怎么看待这一行等等。如果你之前的面试感觉不佳,你希望通过最后一个问题来绝地反击的话,你不妨问面试官一个让他给你出主意的问题,顺带着你可以说出一个你没有来得及在面试中提起的卖点,加深面试官对你正面的评价。

  比方说,我知道的一个聪明的问题,我的一个好朋友明白自己在面试中的英语口语能力令面试官一直表现得对她缺乏兴趣,于是她最后问道:“您知道,我在高中的时候一直是学俄语的,进入大学后我才从ABC开始学英语,现在刚刚学了3年。虽然我已经可以在托福考试中取得630分的成绩,但我知道我的英语口语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您能在这方面给我一些好的指点吗?”

  那位香港长大、哈佛毕业的面试官立刻有些羞涩地说:“不、不,你的英语已经很让人满意了。我是中国人,我的中文说得还没有你的英文好。你只学了3年就已经这么好了,应该是你给我一些指点。”

  结果,这个只学了3年英语的女孩子击败了其他学了十几年英文、口语比她好得多的竞争者——我觉得她就只用了这最后一个问题即确定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