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留下的外国人:干部就要干事——读当干部就得“在状态”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2:22:02
干部就要干事——读当干部就得“在状态”有感干部就要干事, “在状态”最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一篇《当干部就得 “在状态”》的论坛,我认为非常贴近实际,现在很多的干部“不在状态”,具体的说就是不干事。干部不干事就不能称其为干部。就像论坛中写的那样“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干部就要干事,群众把干部视为父母官,如果干部不做事,群众怎么能相信干部,支持干部呢?古语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其位,就得谋其政。有些干部心浮气躁,耐不住寂寞,静不下心来,不是扎扎实实地做一些事情,而是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有的“做官”的想法越来越浓,做事的想法越来越淡。有些干部特别是“做官”的想法浓烈的干部,只对做官在状态,干事却经常不再状态,甚至不了解自己所负责的部门的具体情况,这样的干部怎么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呢?
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干部还存着这样的念头:那就是干事,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多做多错,多受批评;少做少错,少受批评;不做不错,不受批评。这不仅大大损坏了干部的积极性,还使老百姓对干部,对政府失去了信任。不利于开展工作,甚至不利于稳定。古人还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么,难道我们现在的干部连古人的境界也达不到了?
干部干事,天经地义。作为党的干部,就要一生一世为党为人民干事,一心一意为单位、社会干事。雷锋同志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但是他却留下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理想。我们今天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受党之培养,就要为党分忧,食国之俸禄,就要为民干事。这是天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每位干部必须做到最起码的事,如果做不这一点,那就不配称为干部。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一些不干事、不做为的“干部典型”薄书记曾经把干部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做了比较,那就是木匠、泥水匠和铁匠。前两种干部就很明显不在状态,要么对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和稀泥,不从实际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在状态的只有铁匠似的干部,敢于硬碰硬,敢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这样的干部才能称其为干部。战争年代,干部就是要敢于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和平时期,干部就是要勇于开拓创新,放手干事。我们的事业,等不来,盼不来,而是要靠我们的干部带头干起,率领群众同甘共苦干成事。这样的干部才“在状态”。

要当好干部,字是关键,只有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才是党和群众需要的好干部。陈勇书记的“六干”以及“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也促使了一部分干部“在状态”。所以酉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薄熙来书记也说过,世上最怕认真二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力只能完成事情,有时候会事倍功半;用心才会做好事情,有时候会事半功倍。干部要时刻把事业摆在第一位,用细心谋事,下决心干事,以恒心成事。当干部就要干事,还要干实事。加快科学发展也好,建设和谐社会也好,都要靠一件一件实事的去落实。干实事是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具体要体现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上。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有高超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决策领导能力,又要成为抓落实的行家里手,在工作中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锻炼才干。我们的干部,只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真正的干事,“在状态”那么他就能在岗位上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能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焦裕禄等干部的真情付出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是真正的“在状态”。我们如今的干部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在工作岗位上时要“在状态”,退下工作岗位是还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的“在状态”。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