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图书编辑招聘:论语(小雅讲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3:47
─────────────
时间:2010-07-07 20:00:00
主讲:小雅
题目:论语(第一讲)
─────────────
大家好!,我是劝学网的小雅。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论语,同时介绍一下我个人学习论语的方法和认识,属于很基础的部分。在场的朋友中,不乏水平高、见解深的人,到时也请讲解一下自己的心法。这一次学习主要针对初学者,对一些还没有通读论语,或者论语中大部分内容还不太理解的朋友。
大家可以另开一窗口,打开论语的内容(http://quanxue.cn/CT_RuJia/LunYuIndex.html),从这儿看出,论语总共也就20章,学习论语一定要看原文,理解其内容时再看其它解释。为什么一定要先看内容的原因,就是因为年代久了,解释的人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免有许多错误的地方,同一句话会有多种解释,目前市场上流行较多的解释是以朱熹为主,根据南怀瑾的说法,朱子的解释有太多的错误,到时候我们一一罗列出来。
大家再看劝学网上的论语内容,我们打开第一篇《学而》,我当时为什么要将注释、译文、解读三部分内容隐藏起来,只有点按钮才能显示,就是要让大家先读原文,平均每章大约25段,文章并不长,也很顺口,最好是能背。背下来不仅不会耽误你的学习进程,反而是加快学习速度,而且会背之后,往往能前后贯通,相互印证相互解释。(今天才发现劝学网中的论语8-16章上传时有误,将南怀瑾的内容传错地方,我回家后才能纠正)。
今天大家学论语为什么困难主,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变了、语言变了,生活背景一变同一句话就有可能意思大变。因此学习论语还必须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更需要了解一下孔子的生平,以及孔子学习的过程。如果想要精通论语,还必须进一步学习孔子整理的六经(瑞在只有五经了),另外你还要学习周易、孟子、荀子,以及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等内容。申明一下,小雅本人尚处于初级阶段。
大家要注意一点,后人中有捧儒的、有反儒的,因此文章中有人将孔子描述的完美无缺,也有人将孔子批评得体无完肤,初学者切不可见风便是雨,盲目地下结论,只有自己明白了孔子的思想,你才有资格去判断谁对谁错。既然来学论语,你首先要站在儒家思想这一边来考虑问题,你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精髓。如果自己还不了解儒家就轻易相信他人的思想,这就是“迷信”,及迷而信。
大凡一个伟人都有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孔子也是一样,(小雅永远也成不了伟人,因为读书总要比别人多读几遍才能记住,多想几遍才能明白,但小雅追求目标的毅力也比一般的人要强)。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祖先是宋人,也就是商朝微子的后代,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邑大夫,身材魁梧,在一次战斗中曾力举城门。后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文雅一点说就是未婚得子。而后便告别母子与世长辞。
孔子的母亲颜氏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生活极其贫困的情况下,仍不忘教育孩子读书写字,尊礼守法。而孔子也是闻一而知十,又非常好学好问,为了能够有书读,他跑到叔孙家为其放牛的唯一条件就是借书阅读。鲁国国君是周公的后代,而周礼又是周公所定,所以在春秋时期,保留周朝礼制最完整的便是鲁国。孔子从小就见过鲁君带着文武百官到周公庙祭祀,由此孔子学会了许多礼仪。
现在的人不了解古代,以为就象家里供祖宗,用三五个菜,嗑几个头,烧一点纸钱完事。古代祭祀可是一项国家大事,有多个称为“儒”的官员负责,祭祀前有三天(有说是一个月)就要戒斋,还有沐浴,定制特殊礼服,入场前要奏乐,国君要叩拜、致词,所用各种口罩物事皆有严格规定,其规模不严于现在的世博会。
孔子每遇到这些大事必定前去观看,有看不懂的地方就会随时问人,母亲告诉他做人的学问,他便细细琢磨,将书中所学知识反复印证,每次得到印证后但有所提高,有所快乐,这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学习论语也要身临其境才能不亦乐乎,否则就会不亦苦也。
因为经常向人请教,所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孔子从母亲那儿学到了一些基础知识,向苌弘学习天文地理、星象音律,也向外公学过一点周易。孔子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一定要弄清楚来龙去脉,事情的大小分类。由于孔子学习专心志致,又能温古面而知新,所以孔子的知识非常全面,从十四岁开始,到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学业大成。“吾十有五致于学,三十而立”,这个立指的是学业有成。孔子的最大志向就是要做周公那样的人,这个他已基本精通了一般贵族应该掌握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且通晓了以高级六艺(汉以后称为“六经”, 即《书》、《诗》、《易》、《春秋》、《礼》、《乐》)为代表的各种文献资料,并结合诸侯纷争,天下无道的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研究和体察,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
三十岁以后,孔子便开始设台从事教育,我们学习孔子思想基本上是从这个之后的内容。那么“学而优则仕”,孔子为什么不去做官从政,为民造福呢?这就涉及到孔子一生处处坎坷的一生。早在孔子20岁时已经关心国家乃至各国大事,发表自己的正见,其学高人品道德已扬名于世,齐国、鲁国国君都已知道孔丘贤名,以至于孔子的婚事也是楚平王召集急多国会议时,宋国鲁国的国君所订下来的。孔子也亲自投奔季氏,却被告阳货聊阻于门外。齐国也曾经打算聘用孔子,但被告晏子所阻。
到这儿为止,是孔子设坛讲学前的一个大概,关于孔子教育学生的故事我们以后还会再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章的内容。
整个这一章都是在讲人的品德,我们知道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要求人首先要齐家,治理好家的前提是修身,人要有一个好的品德,要有仁义之心,那么怎样才算是有仁义呢?论语通篇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本章是对人的品德的一个大概描述,后面许多章节会不断充实这部分的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大家可能都会翻译,只是注意,“习”不是复习的意思,是“体会”,“学”是“学问”,南师说是“如何做人的学问”,并非指现在的文化学习,也就是一个人要经常反省体会自己的行为,从中不断取得进步,这才是欣慰的事。如果没有这个“习”那么如果有错便会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句我的解读和他人稍有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朋友在古文中是用“友”来表达,而“朋”是指志同道合,在这里就是指和“我”一样向君子看齐的人。因此这一句我的解读是:因为“我”在朝君子的方面努力,所以志同道合的人不远千里而来相会,这是值得欣慰的事。
后一句也非常关键:“他人不了解、不理解我时而没有愠色,这才算作君子。”这句话是许多人做不到的,这是君子的修养。在QQ群聊天时自己一发言没人回帖便心急如焚,这就是做不到“人不知而不愠”。
[此贴子已经被小雅于2010-8-10 11:52:14编辑过]

幸福是一种感觉
1#
───────────────────────────────────────
由于时间已经接近10点,第一堂课就到此告一段落,事后小雅对今天的效果不是很满意,事后我询问了具体原因:
───────────────────────────────────────
Rose:请问您为什么说今天没有达到预定效果?
小雅:在讲述孔子生平部分效果还可以,但在讲解论语内容时,我想让大家来解释内容,希望在互动的过程中,大家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Rose:不是有很多人发言吗?
小雅:发言的人的确很多,但水平低的基本上没有发言,而水平高的,所提问题早已超出初级人员的内容,有的内容即使我自己也不能立刻回答,这就达不到初级人员学习的目的。
Rose:那是不是下一次活动时,不让水平高的参加?
小雅:我倒不是这个意思。非常欢迎水平高的人参加,这样可以来为初级人员讲解。另外我讲得不对的地方也可以有人补充。但对于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最好是私下或另找一时间专门讨论。
Rose:哦。那明天您还继续讲吗?
小雅:可能要隔一周才行,因为我想调整一下活动的方式,要让支持劝学网的人真正能够学到东西。
Rose:您的思想已经让我非常感动,我想大家也一定会和我一样坚定地支持劝学网的发展。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