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云台山天气预报:45年斯大林蒋经国两次秘密会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7:51:35
     45年斯大林蒋经国两次秘密会晤

 

  抗战胜利不久,1945年12月25日,蒋介石派其子蒋经国秘密访问莫斯科,并与斯大林进行了两次秘密会晤。至于所谈具体内容,蒋介石一直讳莫如深,而蒋经国以后也绝少提起。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本文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爬梳,试对此作一考察。

  

  

  抗战胜利不久,1945年12月25日,蒋介石派其子蒋经国秘密访问莫斯科,并与斯大林进行了两次秘密会晤。至于所谈具体内容,蒋介石一直讳莫如深,而蒋经国以后也绝少提起,以至时下出版的各种关于蒋经国的传记及回忆录中,提及秘密访苏一事,要么一笔带过,语义含混,要么干脆只字不提,给世人留下了诸多猜疑。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本文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爬梳,试对此作一考察。

  《斯大林年谱》记载,斯大林曾于1945年12月30日和1946年1月3日晚上9点多会见过蒋经国,第一次会见时间是1小时30分,第二次会见时间为1小时40分,总共会晤时间约3个多小时。蒋经国为什么会在此时以蒋介石私人代表身份秘密访问莫斯科呢?这与当时国共两党对东北的激烈争夺有关。早在1945年6月30日,抗战即将胜利时,蒋经国曾与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和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卜道明一起去苏联,开始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但是由于美苏已签署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密约》,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苏联在旅顺港、大连港的租借地位给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之权利也须恢复。中苏缔约谈判,不过是屈服于美苏压力去谈怎样落实苏联的要求而已。但在外蒙独立问题上,蒋经国以个人身份单独求见斯大林,双方进行了一番交谈。

  斯大林: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它独立?

  蒋经国:您应当谅解,我们中国8年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有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俄国。

  斯大林:你的话很有道理,不过,你要知道,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如果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经过艰难交涉,中苏于1945年8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作了两点让步,一是在旅顺建立海军基地,不再使用蒋介石所忌讳的“租借”名称;二是苏联在道义、物质和军事上支持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政府”。正象谈判首席代表宋子文吹嘘的那样,《条约》签订最成功的一点,就是“苏联政府明确承认以国民政府为唯一对象”,这样就可以排除苏联扶植东北的共产党力量。此时,东北局势十分微妙,毛泽东已令10万人马昼夜兼程赶赴东北,建立根据地,蒋介石也已拟订了三种接收东北的方案,即外交接收(从苏军手中接防),军事接收与和平接收(国共合作),但蒋决意立足于打。美国曾警告蒋介石,认为国民党的最大危险,莫过于共产党进入东北。蒋因此更加重视东北问题。8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熊式辉为东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辕主任。9月5日,又任命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蒋经国特派员的使命,是利用中苏条约中苏联给予国民党政府以“道义”的支持原则,通过外交手段,从苏军手中接收东北;阴谋排除共产党,独占东北。蒋经国以其“太子”的特殊身份和在苏联生活12年的亲身经历,认为“把中苏关系搞好,也就等于断掉毛泽东的生路,国民党就可以稳操胜券了。”但是,形势的发展使其希望很快破灭了。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总方针,从各解放区抽调大批部队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名义迅速开入东北,比国民党军队提前三个月到达东北,并且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蒋经国虽与苏联远东军区总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会谈四次,仍无果而终。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目前解决东北问题,仅有两途:一为中央接收人员全部撤回,并作严正之表示。二为空运少数部队控制长春,行辕继续存在,派主席至各处接事,编练地方团队,扩大政治影响,务使先有对付**之力量存于东北,然后逐步增强政府力量,使东北进入正规。”其后,大批国民党部队在美军协助下,从秦皇岛登陆,大举进攻山海关和锦州,国共军队开始为争夺东北激烈交战。在国共关系处于十分关健的时期,蒋介石派蒋经国秘密访问莫斯科,但没有向苏联驻华使馆披露访苏目的,外界更无从知晓,这引起了苏联高层的密切关注。有关人士急忙聚在一起,仔细分析蒋经国此行的目的和可能会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初步的判断。

  1945年12月29日,苏联副外长洛佐夫斯基给斯大林打报告,说蒋经国秘密访苏,是国民党既想利用苏联,又想利用美国,尤其是想利用两者之间的矛盾来巩固国民政府和重建一个有利于本国资产阶级的中国。报告提出了一些应付措施:一是要保证外蒙独立,二是武装保卫中长铁路,三是力阻美国向华北和满洲渗透,四是保证苏联在满州的经济利益。最后结论是:蒋经国访苏不是为了再缔结什么协议,只不过为蒋介石亲自来访做准备。

  1945年12月30日晚上,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会见了蒋经国。蒋经国讲了他来访的三个目的:第一,希望能同斯大林建立相互了解的信任关系;第二,有一些问题不应通过外交程序解决;第三,请斯大林谈谈他对中国的看法。而后就中国统一问题、共产党军队问题和中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

  蒋经国:我们承认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共存的可能性,不打算消灭中共。国共之间的政治路线没有什么矛盾。假如中共与国民党和平相处,这将使国民党避免解体,并促使其更快前进。但是,中共必须不存消灭国民党的意图。国民政府同意保留16—20师的中共军队,但应由国家统一指挥。请您劝说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

  斯大林:苏联在延安共产党那里有过3个代表,美国人在那里有过30—32名代表。苏联政府从延安召回了所有自己的代表,因为苏联政府不同意中国共产党的行动。苏联政府不明白,重庆谈判为什么破裂了。中国共产党不属于苏联共产党,共产国际已不存在,我们不愿意向别人提出以后会遭拒绝的劝告。再说,中国共产党人也没有要求向他们提供建议。

  蒋经国:您的威望将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听从您的建议。

  斯大林:苏联政府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人那里的状况,不清楚谈判失败的原因。也许中国共产党人去那里是为了表明同蒋介石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苏联政府承认蒋介石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如果能吸收民主人士参加政府,这对国民政府将是有利的。但是,看来中国共产党人不赞同这个概念。

  蒋经国: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旁人会认为,这个问题会损害中苏关系。

  斯大林:我们明白这一点。因为许多人说,苏联政府劝阻共产党同蒋介石达成协议,苏联政府不向中国共产党人提供建议,中共也没有征求我们的建议。

  蒋经国:苏联政府是否同意同中国建立最紧密的关系?

  斯大林:苏联政府同意。

  蒋经国:蒋委员长要我向您转达他的保证,在任何情况和形势下,中国都不参加旨在反对苏联的事情。

  斯大林:苏联政府也将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中国。苏联政府对此没有任何担心。

  蒋经国:委员长保证满洲永远再不会成为反苏的基地。在满洲经济问题上,可以保留苏联的主导作用。

  斯大林:满洲的主人、主权力量应当是中国。苏联在满洲不追求主导地位。

  蒋经国:中国对中苏美之间的合作感兴趣,因为它们之间的联盟不仅对远东而且对全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在会谈的最后,斯大林表示不希望美军进入满洲,也不能让其他国家的军队进入满洲。蒋经国表示,美军不会进入满洲。

  1946年1月3日晚,斯大林与蒋经国又进行了第二次会晤。恰巧的是,在此之前,即1月2日,斯大林刚刚会见了即将回国的毛泽东之子毛岸英,斯大林还送给毛岸英一把小手枪,借以增进与毛泽东的私人友谊。斯大林在这一敏感时刻竟然与国共两党领袖的儿子在一起分别会晤,真是历史的巨大巧合!从斯大林对蒋经国和毛岸英的会见态度上,可以明显看出他的感情倾向。

  第二次会晤,蒋经国希望斯大林讲讲对蒋介石政策有什么疑问,并说他的意见对蒋之决策非常有益。斯大林仍然表示,由于对中国的基本情况不熟悉,因而不便说什么。但他说毛泽东是一个独特的人和独特的共产主义者,喜欢在农村活动,避开城市,对城市不感兴趣。中国需要建立一种忍让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除国民党外,其他政党也可以存在。蒋经国问斯大林,如何看待门户开放政策。斯大林说,在现阶段,中国很难拒绝门户开放政策,因为战争期间中国经受了严重的灾难和破坏。关于满洲的政策问题,斯大林表示,在满洲,中国政府应该有自己的政策,而不是别人的政策。最后,斯大林问,英国人打算把香港归还给中国人吗?蒋经国回答说没有。斯大林说,罗斯福是把香港归还中国的热烈拥护者。当时就这个问题,他同丘吉尔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从这两次会晤来看,斯大林虽然在感情上是倾向于中共的,但并不相信中共的实力。他从苏联的国家利益出发,承认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并且仍然将国民党看成是中国的主导政治力量。对蒋经国来说,他的秘密使命并没有达到,因为苏联不会劝说中共放下武器而全力支持国民党,反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支持中共,如将一些日军武器交给中共,拒绝蒋介石利用大连等港口运兵进入东北等等。1946年1月14日,蒋经国黯然回国,仅达成了苏军延至1946年2月3日全部撤离和关于国民政府运兵东北的一些细节协议。1946年1月22日,蒋经国请宋美龄亲自到东北慰问苏军,以示友好,孰料苏军元帅马利诺夫斯基托辞不去,使得慰问草草收场。此后,国民党在东北的局势险象环生,败象已露,无法挽回。1946年10月,蒋经国正式辞去东北特派员的职务,独自返回山城重庆。(本文来源:文史月刊 作者:《文史月刊》—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