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穿有灵魂摆渡:药粥大全 为爱的人收藏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2:45:47

阿胶白皮粥

【来源】 《养生康复粥谱》
【原料】 阿胶、桑白皮各15克,糯米100克,红糖8克。
【制作】 将桑白皮水煎2次,去渣取汁。糯米淘净人锅内,加水煮10分钟,倒入药汁、阿胶,粥熟入红糖。
【用法】 每日服2次,早晚空腹服食。
【疗效】 补血滋阴,润燥清肺。适用于血虚、阴虚久咳咯血、月经过少、崩漏、便血等症。

阿胶龙骨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阿胶15克,龙15克,艾叶6克,糯米50-100克。
【制作】 先煎龙骨及艾叶,去渣取汁,后入糯米煮粥,临熟,将捣碎的阿胶放入粥中,搅匀令烊化。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养血、止血、安胎。治血虚失养、冲任虚寒而致妊娠胎动不血等。

阿胶粥

【来源】 《食医心鉴》
【原料】 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人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l一2沸,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 每日分2次服,3-5日为l疗程。
【疗效】 滋阴补虚,养血止血,安胎。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血虚,咳血,蛆血,大便出血等。
【注意事项】 连续服用可有胸满气闷的感觉,故宜间断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艾叶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干艾叶15克(鲜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艾叶煎汁去渣。将粳米、红糖放入药汁中煮粥。
【用法】 早晚温热服食。但月经期间不宜服。
【疗效】 温暖子宫。适用于宫冷不孕等症。

安胎鲤鱼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鲤鱼1尾(重约1斤),芝麻根15克,糯米50-100克,盐、葱、姜各少许。
【制作】 先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后切块煮汤,再煮芝麻根,去渣取汁,后入鲤鱼汤、糯米、盐、葱、姜等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安胎,止血,消肿。治疗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尿少浮肿等症。

巴戟羊肉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巴戟、肉苁蓉各10-15克,精羊肉63克,粳米100克,精盐适量,葱白2茎,生姜3片。
【制作】 分别将巴戟、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细切。先用砂锅煎巴戟、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
【用法】 每日1-2次,温暖,5-7日为l疗程。
【疗效】 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虚弱所致的女子不孕,男子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以及老年阳虚便秘等症。
【注意事项】 凡大便溏薄,性功能亢进者慎用。

白狗骨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白狗骨、大米、调味品各适量。
【制作】 将白狗骨熬汤。洗净大米,以骨汤煮粥。加调味品食用。
【用法】 空腹温热服食。
【疗效】 补妇人虚损。适用于妇女体虚不孕等症。

白果莲肉粥

【来源】 《濒湖集简方》
【原料】 白果6克,莲肉15克,江米50克,乌骨鸡1只。
【制作】 先将乌鸡去毛及内脏,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加调味品即成。
【用法】 食肉饮粥,日服2次。
【疗效】 补肝肾,止带浊。适用于下元虚惫,赤白带下。

白果羊肾粥

【来源】 《饮膳正要》
【原料】 白果10-15克,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50克,葱白3克。
【制作】 将羊肾洗净,去腮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白果、粳米淘净,再将它们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
【用法】 吃羊肾、羊肉、白果,喝粥,每日2次,温热食。
【疗效】 补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食。

白芨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白芨粉15克,糯米100克,大枣5枚,蜂蜜25克。
【制作】 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至粥将熟时,将白芨粉加入粥中,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汤粘稠即可。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食。10天为一疗程。
【疗效】 补肺止血,养胃生肌。适用于肺胃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

白石脂粥

【来源】 《子母秘录》
【原料】 白石脂(研末)1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粳米粥,临熟,入白石脂末,搅煮几沸。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涩肠,止血。治小儿水痢不止、体弱形赢者。
【宜忌】 温热积滞者忌服。

白术茯苓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3克,生姜皮1克,砂仁3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上五味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用法】 每日分两次,早晚温热服。
【疗效】 健脾行水。适用于脾虚所致妊娠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小便短少。

白术鲫鱼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白术10克,鲫鱼30-60克,粳米30克。
【制作】 鲫鱼去鳞甲及内脏,白术洗净先煎汁100毫升,然后将鱼与粳米煮粥,粥成入药汁和匀,根据患者口味入盐或糖。
【用法】 每日1次,连服3-5日。
【疗效】 健脾和胃,降逆止口区。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恶阻,症见孕后2?月,脘腹胀闷,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浑身无力,倦怠思睡,舌质淡,苔白,脉缓滑。

白术猪肚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白术30克,槟榔10克,生姜10克,猪肚1个,粳米100克,葱白3根切细,盐少许。
【制作】 将以上三味药捣碎,猪肚洗净去涎滑,纳药于猪肚中缝口,以水煮猪肚令熟,取汁,将粳米及葱白共入汁中煮粥,并加盐。
【用法】 空腹服食。

百部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百部10克,大米30克,蜂蜜适量。
【制作】 先煎百部,取汁去渣,入大米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食前调入蜂蜜。
【疗效】 止咳化痰。适用于百日咳,有特效。

百合地黄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百合30克,生地15克,杞子12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百合、生地、杞子、枣仁水煎取汁,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 滋补肝肾,养心安神。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妇女脏躁,症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甚则意识朦胧。手足心热,腰膝酸软。

板兰根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板兰根30克,夏枯草20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上二味药煎水,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同煮为粥。
【用法】 每日2-3次,温热服。
【疗效】 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适用于腮腺炎肿痛发热有硬块者。

包心菜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包心菜50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米煮粥。
【用法】 日服2次。
【疗效】 健身提神,散结止痛。用于胃脘疼痛、肾阳虚衰、乳汁不下等。

荸荠萝卜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鲜荸荠10个,鲜萝卜汁500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入粳米煮粥,粥熟加适量白糖即可。
【用法】 空腹温热服食。
【疗效】 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

荜拔粥

【来源】 《养生食鉴》
【原料】 荜拔2-4克,胡椒1-3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荜拔,胡椒研为极细粉末。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后调入以上二味药末,再煮成粘稠稀粥即可。
【用法】 早晚温热服食,3-5日为1疗程。
【疗效】 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性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呕吐,肠鸣泄泻。
【注意事项】 凡一切实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忌用。

扁豆花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白扁豆花10-15克,粳米60克。
【制作】 先将粳米洗净,兑水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扁豆花,改用慢火,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 温热服食。每日1-2次。
【疗效】 清热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夏季感受暑热,发热,心烦,胸闷,吐泻及赤白带下等症。

扁豆山药糯米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扁豆15克,淮山30克,糯米60克。
【制作】 以上三味洗净放在沙锅里,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熟。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食,连服5-7次有效。
【疗效】 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虚型、湿毒型带下等。
【宜忌】 扁豆含有凝集素,是一种毒蛋白。遇高热后可被破坏,因此,要彻底煮熟,以防中毒。

扁豆山药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扁豆、山药各60克,大米50克。
【制作】 将白扁豆、山药、大米等三味淘洗干净,然后同煮成粥。
【用法】 可经常服食,小儿量减半。
【疗效】 健脾益胃,消暑止泻。适用于脾虚胃弱,呕逆泄泻,食欲不振,食积痞块,小儿疳积,消渴等。
【注意事项】 外感热盛者忌食,本品多食有壅滞作胀感。

扁豆薏米粥

【来源】 《补身》
【原料】 扁豆60克,薏米60克。
【制作】 将以上二味加水煮成粥。
【用法】 每日2次服食。
【疗效】 健脾,清暑,利湿。可用作预防中暑,有清利解暑之效。

扁豆粥

【来源】 《食鉴本草》
【原料】 白扁豆15克,人参5-1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扁豆,将熟,入米煮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参汁加入调匀即可。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食。
【疗效】 益精补肺,健脾止泄。适用于久泄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等症。

菠菜根粥

【来源】 《家庭药膳》
【原料】 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大米适量。
【制作】 菠菜根洗净切碎,与鸡内金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
【用法】 每日1次,顿服。
【疗效】 利五脏,止渴润肠。适用于糖尿病。

菠菜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鲜菠菜适量,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略烫数分钟,捞出后切细,同粳米煮粥。
【用法】 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疗效】 滋阴养血,降压,润燥。适用于高血压、老年性便秘、痔疮出血等。

薄荷粥

【来源】 《医余录》
【原料】 薄荷5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煮粳米粥,临熟,入薄荷,再煮几沸,发香气即成。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疏散风热。治风热感冒,而见发热恶风、头目不清、咽痛口渴者。

薄荷粥(1)

【来源】 《医余录》
【原料】 干薄荷15克(鲜品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先将薄荷煎汤(不宜久煎,一般煮2-3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洗净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适量及薄荷汤,再煮1-2沸即可。
【用法】 稍凉后服,每日1-2次。
【疗效】 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并可作为夏季防暑解热饮料。

补虚益气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党参20克,炙黄芪30克,粳米2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党参、黄芪用水湿润切片,加水煮提取2次,提取浓缩药汁50克。粳米洗净加水煮粥,待粥熟时加入党参、黄芪浓汁,再煮片刻。加白糖调味即成。
【用法】 早晚空腹服食。
【疗效】 补气虚,益虚损,抗衰老。适用于老年或久病体弱、脾虚.久痢、食欲不振等症。
【注意事项】 本品不宜多服、久食。秋冬季节不宜食。补中升阳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黄芪30克,人参5-10克,柴胡、升麻各3克,粳米3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先煎黄芪、人参、柴胡、升麻,去渣取药汁,和粳米共煮为粥。加红糖调味。
【用法】 每日1次,可连服7日。
【疗效】 补气摄血,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虚月经过多,过期不止,色淡而清稀如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心悸不宁,小腹空坠,肢软无力,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补中益气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党参、黄芪各15克,白术12克,升麻、当归各6克,柴胡、陈皮各3克,小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上七味药煎汁去渣,加入小米、红糖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1-2次,温热服。
【疗效】 补益中气,升阳举陷。适用于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

参芪白莲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人参6克,黄芪30克,大枣15枚,白莲子去心及粳米各60克。
【制作】 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300毫升,文火煮取2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大枣(去核)、莲子、粳米共煮为粥。
【用法】 每日1次,连服1周。
【疗效】 益气摄血。适用于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气短心悸,舌质淡,脉沉虚无力。

参芪白莲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人参6克,黄芪30克,大枣15枚,去心白莲子、粳米各60克。
【制作】 先将人参、黄芪切片,并用清水300毫升,文火煮取200毫升,去渣;加入大枣(去核)、莲子、粳米,共煮为粥。
【用法】 每日服1料,可连续服食7日。
【疗效】 益气健脾。适用于年老体虚,或病后气虚,神疲倦怠,食欲不振,气短心悸,慢性腹泻,妇女月经先期,色淡量多。舌淡苔薄而润,脉沉虚无力。
【注意事项】 热证、实证者忌服,服药粥期间勿与萝卜和茶同服。

参芪胶艾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黄芪、党参各15克,鹿角胶、艾叶各6-10克,升麻3克,当归、砂糖各1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党参、黄芪、艾叶、升麻、当归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鹿角胶、砂糖煮粥。
【用法】 上、下午温热服食。
【疗效】 补气摄血。适用于产后恶露过期不止,淋漓不断,量多色淡红,质稀薄,小腹空坠,神疲懒言,面色咣白。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所致恶露不绝者忌用。

柴胡疏肝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柴胡、白芍、香附子、枳壳、川芎、甘草、麦芽各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将上七味药煎取浓汁,去渣,粳米淘净与药汁同煮成粥,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适用于慢性肝炎、肝郁气滞之胁痛低热者。

蟾蜍水蛇粥

【来源】 《随息居饮食谱》
【原料】 蟾蜍2-4只,水蛇1-2条,大米适量。
【制作】 将蟾蜍剥去外皮,除去内脏及头爪,洗净后切成小块,水蛇剥去外皮,除内脏,入放开水中煮熟,折肉去骨,再同赡除肉、大米同煮成粥。
【用法】 每日1-2次,温热服。
【疗效】 清热解毒,消疳杀虫,平惊散癖,行湿除黄。适用于乳腺炎、疮疽发背,皮肤湿毒一类病症,如湿疹、皮炎等。
【注意事项】 蟾蜍皮有毒,一定要剥净。

产妇宜食药粥

产妇由于失血易造成气血虚损,以致出现乳汁不足、大便秘结、血虚体弱、腰膝酸软、头晕乏力等现象。若能经常服用一些药粥调养,对产后康复、母婴健康均大有种益。现将几款药粥介绍如下,供产妇选用。
龙眼粥:龙眼(桂圆)去核20克,上等红枣 ZO克,糯米 120克,同时煮粥。加入少许红糖调味,日服3次(早、中、晚各取一次),能养心安神、健脾补血,适用于产后贫血、心悸失眠、体质虚弱者。
黑芝麻粥:黑芝麻(去掉杂质)30 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煮成粥,再将黑芝麻炒香研末,待粥熟时加黑芝麻末,调入适量白糖,早晚2次空腹食之。可养五脏、润肠通使。对产后气血两亏、津损肠燥之便秘者有校好疗效。
黑木耳粥:首选上等黑木耳20克,上等红枣 20克,粳米120克。先将黑木耳 20克洗净用温水泡发后,同时放入铁锅内加适量冷水煮熬成粥,再放入适量冰糖调味,分早晚们民一次。能益心补血,宜用于产后失血较多、头晕目眩、唇白、面无血色者。
小麦大枣粥:取小麦60克,大红枣20克,大米 100克。小麦煮汁去渣,加入大米、红枣用文大煮粥,食用。此粥功效可养心神、止虚汗、益气血、健脾胃,宜用于产后气血两亏、脾胃不足、汗出异常,以及心慌、气短、纳呆、乏力、失眠等症状者。

常饮药粥 软化血管

目前,临床上用于防治动脉硬化的药物虽然越来越多,但长期服用多具有一定副作用,而选用药粥则不仅能起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一般都无副作用。下面几种药粥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不妨一试。
1、玉米粉粥:玉米粉50克,粳米50克,先将玉米粉加清水适量调匀,待粳米煮粥将成时加入同煮至稠即可。每口服食1~2次。具有益肺宁心、调中开胃等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长期服用对软化血管功效尤著。
2、大蒜粥:紫皮大蒜30~50克,粳米100克。将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l分钟左右后捞出。再取粳米,放人煮蒜的水中煮成稀粥,然后将蒜放人,同煮为粥即可服食。每日1~2次。大蒜粥具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3、何首乌粥:何首乌30~50克,粳米50克,大枣5枚。先将何首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粥即可服食,每日l次。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头晕耳鸣、须发早白,以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大便干燥等症。
4、甜浆粥:新鲜豆浆500克,粳米50克。将粳米淘洗干净后,与豆浆一起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少许。每日1~2次。甜浆粥具有健脾、养胃、润肺、补虚等作用。适宜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者,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洋参燕窝粥
【功 效】补肺养阴,止嗽宁血。
【主 治】气阴不足、久咳喘嗽、痰中带血、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
【制用方法】将燕窝15克洗净,发透,西洋参4~5片,粳米100克,加水煎煮成粥,放冰糖适量调味,代餐食用。每日1次。
洋参银耳粥
【功 效】养阴益肺,润肠止咳。
【主 治】高年哮喘、干咳少痰、烦热、盗汗、口干思饮、午后发热、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制用方法】将银耳一小朵洗净,冷水发透,西参4~ 5片,粳米100克,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成粥,放冰糖调味食用。若为糖尿病患者,可加木糖醇调味,入面粉做成糊粥食用。每日1次。
人参核桃仁
【功 效】温肺润肠,补气养血,固肾涩精,使用气定喘。
【主 治】体虚瘦弱、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夜尿频多、大便秘结,以及成年人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脂血症等。
【制用方法】取核桃仁(捣碎),白参5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煎煮成粥,放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人参山药糊粥
【功 效】扶正补虚,益气健脾滋肾。
【主 治】气阴两亏、诸虚百损、眩晕、健忘、脑鸣、消瘦、遗精、小便频数,以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
【制用方法】白参30克,生山药500克,黄豆300克,均加工成粉,与500克面粉混合均匀。每次取粉约100克和粳米30克,做成糊粥食用,亦可放菜做成咸粥。每日1~2次。
人参淡菜粥
【功 效】补益五脏,养精生血,敛汗。
【主 治】眩晕、健忘、自汗、盗汗、潮热、烦躁,以及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白带过多等。
【制用方法】取淡菜10个(洗净泥沙),白参5~6片,粳米100克,加水适量,浸泡2小时,文火煎煮成粥,放盐调味食用。每日1~2次。
人参干姜
【功 效】温中散寒,健脾益胃。
【主 治】脾胃虚寒、倦怠乏力、脘腹冷痛、食欲不振、肠鸣腹泻、完谷不化、四肢不温。
【制用方法】红参15克,干姜30克(烘干),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食粥时调入人参干姜粉3克和糖适量,拌匀食用。每日1次。
双补粥
【功 效】补虚益气,养血止血。
【主 治】气血虚弱、面色晄白、气短懒言、头目率晕、健忘、失眠、心悸、月经过多、崩漏、先兆流产等。
【制用方法】取红参5~6片加水反复煎煮,滤取浓汁,直至药物无味。以红参汁煎煮糯米100克为粥,粥熟后,放入阿胶15克,再煮三五沸,令溶化,加糖少许调味食用。每日1次。
补虚正气粥
【功 效】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
【主 治】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年老体弱、久病羸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脾虚久痢、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
【制用方法】将黄芪30克和红参5克,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沙锅煎沸,后改用文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前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两次煎汁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以后,入白糖少许调味食用。红参也可制成参粉,调入黄芪粥中服食。
参苓粥
【功 效】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延年抗老。
【主 治】脾虚湿盛、倦怠乏力、面浮肢肿、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以及未老先衰、久病体弱等。
【制用方法】广泛将红参15克,茯苓100克,共研为细末。粳米煮粥,半熟时入药末3~5克,再加冰糖少许,煮至粥熟即成。早晚空腹食用,若作延年益寿保健用,红参可改用白参。
参苡粥
【功 效】健脾,利水,抗癌,美容。
【主 治】脾虚气弱、身倦乏力、周身重着、肢节肿胀、食欲不振、水肿、脚气、大便泄泻,以及皮肤赘疣、青春疙瘩、胃癌、膀胱癌等。
【制用方法】将白参50克研为细末。取粳米50克,薏苡仁30克,加水煎煮成粥,粥成后调入参粉2克、红糖适量调味,空腹食用。每日1次。
参茸粥
【功 效】通治诸虚,延年抗老。
【主 治】久病体弱、产后虚羸、未老先衰及一切气血精液不足者。
【制用方法】将白参50克,党参150克,鹿茸3克,共研细末。煮粳米为粥,食粥时调入参茸粉一食匙及红糖少许,和匀服用。每日1次。
养阴粥
【功 效】益气养阴,清肺开胃,止渴生津。
【主 治】气阴不足、干咳少痰、咽干、口渴、心烦、声哑、胸中实热、食欲不振、宿食不化。
【制用方法】取荸荠100克(去皮,洗净,切成小块),西洋参5~6片,粳米50克,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成稀粥,入冰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参麦粥
【功 效】益心气,养心神,敛虚汗,厚肠胃。
【主 治】心脾虚弱、神疲劳倦、心神不宁、自汗、失眠、神经衰弱。
【制用方法】将白参30克(加工成粉),糯米500克,小麦750克,混合后捣成碎米状。每取100克做成糊粥,食粥前放入一食匙参粉调匀,加糖调味,作晚餐食用。
人参百合
【功 效】益气养阴,清心润肺。
【主 治】胸闷气短、久咳喘嗽、心烦、失眠、自汗、盗汗、惊悸,以及神经衰弱、肺结核低热等。
【制用方法】取白参5~6片,百合5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许,文火煎煮成粥,粥将成时入冰糖调味食用。每日1~2次。
参枣粥
【功 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主 治】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晄白、精神不安、心悸、虚烦不得眠、齿龈出血和各种贫血、紫癜等。
【制用方法】取白参5~6片,大枣10枚,赤小豆30克,粳米50克,加水适量,浸泡2小时,以文火煎煮成粥,放入红糖少许调味食用。早晚各食1次。
参菇咸粥
【功 效】益气补虚,生津养血,健脾开胃。
【主 治】虚劳心悸、气短、自汗、脾虚食少、久泻久痢,以及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症等。
【制用方法】将白参7~8片,加水煎煮半小时后,入蘑菇30克,火腿5~6片,粳米100克,葱姜末、精盐少许,煎煮成粥,分顿随量食用。
参龙粥
【功 效】益气补虚,养血宁心,益脾开胃。
【主 治】思虚过度、心脾劳伤、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脾虚泄泻、食欲不振、产后浮肿、自汗等。
【制用方法】取红参6~7片,桂圆10个,粳米100克,加水浸泡1小时,以文火煎煮成粥后,入红糖少许调味食用。早、晚各食1次。
人参猪肚咸粥
【功 效】培补脾胃,益气补虚。
【主 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渴多饮、小便频数,以及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制用方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加水适量,煮至八成熟,捞出,切成丝状备用。取粳米100克,猪肚丝100克,红参5~6片,猪肚汤适量,再加水少许煎煮成粥,入葱、姜、盐调味。分顿随量食用。
参脊补虚粥
【功 效】补虚弱,益精气,强腰脊。
【主 治】素体虚弱、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腰脊疼痛强直、骨刺。
【制用方法】取羊脊骨1具(洗 净,剁碎),狗脊、熟地各30克,红参5~6片,加水适量,文火煎煮3~5小时,过滤(药渣可以下次煮汁再用),取药汁与洗净的粳米100克,煎煮成粥。可酌加葱、姜、盐等调味,分顿随量食用。
人参鲫鱼粥
【功 效】益气补虚,利水消肿。
【主 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面浮肢肿、食欲不振、病后体弱、产后缺乳。
【制用方法】将红参30克研为细末,备用。鲫鱼去肠杂,存鳞,洗净,加水适量,放葱、姜、盐调料,煎煮约1小时,取鲫鱼汤和粳米100克,煎煮成粥后,调入参粉3克,和匀,即可食用。每日1~2次。
人参鸭汁粥
【功 效】补虚劳,滋阴血,益脾胃,消水肿。
【主 治】身体虚弱、倦怠乏力、潮热、盗汗、面浮肢肿、食欲不振,以及营养不良性浮肿、肾炎水肿、肝硬变腹水、心脏性水肿等。
【制用方法】取青头鸭1只(去内脏及毛杂,洗净),红参15克,加水适量,放葱、姜调料,烧煮至鸭肉极烂为度。每次取汤适量,加粳米煮粥,粥成后放糖调味食用。
双参补粥
【功 效】益气滋阴,补肾壮阳,延年抗老。
【主 治】产后或病后虚弱、精血亏损,以及一切气血精津不足者。
【制用方法】先将海参浸泡透发,切成薄片。每次取海参片30克,红参片6~7片,粳米100克,加水煎煮成粥,最好入少量鸡汤。粥成后根据口味,放糖或放盐调味食用。
人参黄米粥
【功 效】益脾胃,止泄泻。
【主 治】消化不良、脾虚泄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制用方法】将红参30克研为细末,备用。把粳米放锅中炒至焦黄,每次取100克,加水适量,煎煮成粥后,调入红参粉2克拌匀食用。每日1次。 山药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益肺固精,止带缩尿。
【制法】:取山药30克、大米180克,煮粥食用。
人参
【功用】:大补元气。适用于阳气衰弱、体质虚寒的老年人,有延年益寿之功。
【制法】:取粟米50克煮粥,加入人参末、姜汁各5克,和匀,空腹食用,连服10~15天。
大枣
【功用】:补益脾胃,对老年人体质虚弱、失眠、营养不良、脾虚腹泻,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制法】:大枣10枚,加米100克煮粥食用。
莲子
【功用】: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健脾胃,且可降血压。
【制法】:莲子肉30克煮烂,加糯米100克,煮粥食用。
绿豆
【功用】:利水消肿,清暑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食物中毒、泻痢等。亦可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制法】:绿豆30~60克,煮烂后加大米30~60克,煮粥食用。
藕粉粥
【功用】:补五脏,和脾胃,益血补气。对于老年人腹泻、胃口欠佳、口干渴等均有良效。
【制法】:大米50克煮粥,藕粉30克用少量凉水调匀,冲入米粥内调服。
豆浆粥
【功用】:宽中下气、利大肠、消肿毒。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癌作用。
【制法】:黄豆浸泡、湿磨滤浆,或用黄豆粉加少量水调匀,冲入米粥内煮开食用。
奶汁粥
【功用】:补虚损、润五脏、益老人。
【制法】:常用的有牛奶、羊奶、马奶等动物乳汁,但以牛奶最为普遍。大米100克煮粥,再加入动物乳汁,煮沸服食。
芝麻粥
【功用】:滋补肝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乌发。用于老年人肝肾亏虚而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须发早白或慢性便秘等。
【制法】:芝麻15克,微炒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食用。
萝卜粥
【功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消食导滞。
【制法】:取萝卜100~250克,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胡萝卜粥
【功用】:调养身体、健胃消食。含有胡萝卜素,可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降血压。
【制法】:取胡萝卜数个,切片,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芹菜粥
【功用】:健胃祛湿,能除心下烦热、头昏目眩。有良好的降血压、镇静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制法】:芹菜100~15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一般先煮粥,再下芹菜)。
羊肉粥
【功用】:温补强壮。用于老年人阳虚畏冷、腰膝酸软、头昏眼花。为老年人冬令进补良方。
【制法】:瘦羊肉150~250克,切成小块。加粳米 250克同煮食用(亦有羊肉与山药同煮食用或用当归、生姜及羊肉煮汤服食,均可加调味品)。
狗肉粥
【 功用】:温肾壮阳。温补之性较羊肉更强。多用于老年人体弱阳虚、畏冷、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尿频等。为冬令进补佳品,老人阴虚火旺者勿食。
【制法】:狗肉100克,切小块。与粳米100克共煮粥食用(酌加盐、姜、葱、酒调

车前叶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鲜车前叶30-60克,葱白1根,粳米50-100克。
【制作】 将车前叶洗净切碎,同葱白煮汁后去渣,然后加粳米煮粥。
【用法】 每天分2-3次食,5-7天为一疗程。
【疗效】 利尿,清热,明目,祛痰。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通、尿血水肿等。
【宜忌】 患遗精、遗尿的病人不宜食用。

陈皮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陈皮10克,苎麻根30克,高良姜10克,粳米50-100克,细盐少许。
【制作】 将以上前三味药捣为末,每次用10克,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临熟,入盐少许。
【用法】 早晚分2次服食。
【疗效】 理气,温中,安胎。治疗寒凝气滞,冲仕虚寒所致妊娠下血、胎动不安并有腹中疼痛、大便溏薄、四肢清冷等。

赤豆粥

【制作】:赤豆30-50克,水煮至半熟,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以淡食为宜,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
【功效】: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身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赤石脂干姜粥

【来源】 《伤寒论》
【原料】 赤石脂30克,干姜10克,粳米60克。
【制作】 将赤石脂打碎,与干姜入锅,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粳米煮为稀粥,加入药汁,煮开1-2沸,待食。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赤石子粥

【来源】 《斗门方》
【原料】 赤石脂30-50克,大米50克。
【制作】 把赤石脂30-50克,放在碾槽内研成细粉,过筛备用。用大米50克,淘洗后放入小沙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赤石脂粉3-5克,再煮2-3分钟即可。
【用法】 每日可于早晚餐两次温热服食,连用5-7天。
【疗效】 健脾、涩肠、止泻。适用于单纯性小儿水泻、慢性脾虚泄泻等。
【宜忌】 对小儿肠道感染所致的肠炎、菌痢,不宜选用。
赤小豆山楂粥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赤小豆60克 山楂30克,米50克、红糖30克
【制作】先把赤小豆60克浸泡半日后,与山楂30克,米50克、红糖30克共同煮粥。
【功效】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水肿病、脚湿气、食积停滞,肉积不消等症。
【用法】温服。
【注意事项】 慢性脾胃虚弱,经常大便稀薄的中老年人不宜服用。

除口臭药粥

造成口臭的原因,除了一些口腔疾病外,大多是由于胃火盛、胃中积热所引发的消化不良或消化系统紊乱所致。祖国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若口臭是由胃火太盛引起,则当从胃根治,宜采用清热化湿的方法。
《本草纲目》记载,香薷、鸡苏、藿香、橄榄、橘皮、麦门冬、生姜、薄荷等都有降胃火之功效。下面推荐疗效较好的药粥三款,以便患者试用。
藿香粥取藿香洗净,放入铝锅内(一定要用铝锅)煎熬5分钟,取汁待用。将粳米淘净,入锅内加冷水适量,煮成粥,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后可食。
《医余录》言此粥方有“散暑气,辟恶气”之功,并兼有治脾胃、吐逆及开胃进食之效。
薄荷粥取薄荷叶洗净,入锅,加水熬煮,取汁待用。将粳米淘净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成粥,熟时倒入薄荷汁,烧沸即成。
《医余录》言此粥方有“通关节,利咽喉,令人口香”之功,兼有止痰嗽,发汗、消食下气、去舌苔之效。
麦门冬粥将麦门冬煎汤取汁。粳米淘净,入铝锅内,将麦门冬汁和冰糖也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煮熟。
《寿世青编》言此粥方有“治嗽及反胃”,并兼有治潮热、口干、心烦之功效。《本草衍义》说“其性专泻不专收,气弱、胃寒者禁服”。
藿香、薄荷叶、麦门冬可在中药店酌情购买。

春季养生十大药粥

春天是百病多发季节,不仅流行病猖獗,如果不注意保养,一些慢性病也容易复发或病情加重。所以我们特别推出简便易做、有效的十大药粥,既利消化吸收,又助春阳升发,是理想的春日养生食品。
荠菜
先将粳米10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再加上新鲜的荠菜100克,同煮作粥,早、晚随量食用。荠菜富含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还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营养丰富,味道甘美。荠菜还有防治春季常见病的作用。
韭菜粥
先将洗净粳米10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再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550克,同煮作粥,早、餐随量食用。春日食韭菜有辛辣助阳、促进升发的效用。韭菜富含维生素A、B、C和糖类、蛋白质,且有调味杀菌等作用。因其性热助阳,凡阴虚体质,或身有疮疡者不宜食用。
芹菜粥
将芹菜连根洗净,每次用150克芹菜,加水熬煮,取汁与粳米100克,同煮作粥,早、晚随量食用。《本草纲目》记载,芹菜与粳米煮粥,有"伏热、利小便"的作用。春季肝阳易动,常使人肝火头痛、眩晕目赤,有此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对降低血压、减少烦燥有一定好处。春季也是小儿单板机疹多发季节,若及早发现,也可煮芹菜粥给小儿食用,以达到解表透疹的目的,此外,芹菜粥也颇适宜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孩童食用。
猪肝粥
取猪肝50克、粳米250克冼净,加水煮粥,随量食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小组对各国儿童生长速度考察结果表明,春天(尤其是五月)是儿童生长最快的季节。生长速度快,在膳食中需增添一定营养。猪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
红枣粥
取红枣50克,粳米100克,现煮为粥,早、晚温热服食。红枣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其性平和,能养血安神,适用于久病体虚、脾胃功能薄弱者服食。红枣粥对美容护肤也是大有益处的。
薄荷
取薄荷15克,煎汤俟冷。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中医用薄荷作为发汗解热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清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中老年人春季吃些薄荷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枸杞粥
取枸杞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随量食用。枸杞子性味甘平,为肝肾经要药,是一种滋补肝肾的药食两用之品。春属木,与肝关系甚为密切。春季选食枸杞粥,可以补肝肾不足,治虚劳阳痿,咳嗽久不能愈者(无外感者)。此外,由于本品有降低血糖和胆固醇、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故有助于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术硬化、慢性肝炎、夜盲症、营养不良、贫血等。
胡萝卜粥
胡萝卜350克,洗净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早、晚餐服食或作午后点心。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变成维生素A,能保护眼睛和皮肤。患有皮肤粗糙和夜盲症、眼干燥症、小儿软骨病的人,食之很有裨益。平素脾虚泄泻者慎用本品。
菊花
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与粳米同煮成粥,早、晚随量食用。中药菊花早为古代医家所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上品,其性味甘苦而凉,具有疏散风热、宣通肺气、平肝明目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菊花中含有挥发性精油,故具芳香,也含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氨基酸,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并降低血压。临床上也有用以防治冠心病,中老年人如能在春季吃些菊花粥,不仅可防治风热头痛,肝炎目赤,眩晕耳鸣,而且久服还有使人肢体轻松,耳聪目明,提神醒脑效果。
山药
以干山药片45~60克,或鲜山药100~200克,冼净切片,与粳米100克同煮粥,作早、晚餐用,山药味甘平,是一促性味平和的滋补脾、肺、肾的食物。据近代医学研究,山药含有淀粉酶、胆碱、黏液质、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及碘、钙、磷等。山药中所含的淀粉酶,有人称之为"消化素",因为它能分解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有滋补效果。中老年人在春季里经常食用山药粥,补益颇多。 春季药粥 养肝明目

有人认为,春天不必进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春天是万物齐发的季节,人体各脏器也频繁地活动起来, 所以春天也应当进补。
祖国医学认为,春气通肝,春天易使肝旺。肝通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为此,春季进补重在养肝明目,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米粥中加入一些补品或药物,既可食用又可当补品,真是一举两得,药粥种类很多,分列于下。
梅花粥 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可精力倍增。
桑葚粥

桑葚30克(鲜桑葚则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千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补肝养血,明目益智,适合于肝亏肾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及须发早白等症的体虚者。
决明子

炒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将决明子炒至微香,取出待冷却后熬汁。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沸后即可食用。该粥清肝、明目、通便。对于目赤红肿、怕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效果极为明显。
猪肝绿豆

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慢熬,煮成八成熟之后,再将叨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煮好后再加调味品。这种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暗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同时,它对患有慢性肾炎、水肿的病人亦有可观疗效。

苁蓉羊肾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肉苁蓉15克,羊肾1具,羚羊角屑15克,灵磁石20克,薏苡仁(即薏米,下同)20克。
【制作】 将肉苁蓉洒洗去土,再与羚羊角屑、灵磁石一起水煎,去渣取汁。羊肾去脂膜切细后与薏米一起放入药汁中煮粥即可。
【用法】 空腹随意服食。
【疗效】 滋阴平肝,强壮补虚。适用于肝肾不足、身体羸弱、面色黄黑、鬓发干焦、头晕耳鸣等。

葱白粥

【来源】《济生秘览》
【原料】粳米50克 葱白 白糖各适量。
【制作】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3茎及适量白糖放入即可。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合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用法】每日1次,热服,取微汗。

葱白粥(二)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葱白25克,淡豆豉25克,籼米100克,盐5克,麻油15克。
【制作】 葱白切成颗粒状,豆豉切成末,籼米洗净沥干。麻油入锅烧热,葱白、豆豉稍炒,然后加水、盐、籼米煮沸,温火煮米烂即成。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食。
【疗效】 散寒通阳,健胃祛毒。适用于伤风感冒、寒热无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便结尿少、腹痛腹泻等。

葱醋粥

【来源】 《济生秘览》
【原料】 葱白15-20根,大米30-50克,香米醋5-10毫升。
【制作】 取连根葱白15-20根,洗净后,切成小段。把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然后加入葱段,煮成稀粥。粥将熟时,加入香醋5-10毫升,稍搅即可。
【用法】 以上为1次量,每日1-2次,连用2天。
【疗效】 发汗解毒。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等。

催生益母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当归、川芎、大腹皮、枳壳、白芷、益母草各10克,小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上六味药煎汁去渣,加入小米、红糖同煮成粥。
【用法】 顿服或分次服。
【疗效】 理气活血,化瘀催产。适用于气滞血痰所致难产。

大麻仁粥

【来源】 《食疗本草》
【原料】 大麻仁1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将麻仁捣烂和水滤取汁,与粳米煮粥。
【用法】 任意食用。
【疗效】 润肠通便,活血通脉。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关节凝涩、风痹经闭等。

大麦粥(一)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大麦米浸泡打碎,煮粥加红糖适量。
【用法】 每日2次服食。
【疗效】 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积、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等。

大米冬笋粥

【来源】 《寿世新编》
【原料】 冬笋、粳米各50克。
【制作】 将冬笋洗净切片,与粳米同煮为稀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
【疗效】 宣散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疹出不畅。

大米胡萝卜粥

【来源】 《寿世青编》
【原料】 胡萝卜约250克,大米50克。
【制作】 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服食。
【疗效】 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良等。

大米荔枝粥

【来源】 《泉州本草》
【原料】 荔枝干30克,大米100克。
【制作】 将荔枝与大米相和煮粥。
【用法】 空腹分2次服食。
【疗效】 壮阳益气。适用于脾虚泄泻,产后水肿。五更泄服此粥更有效。
【宜忌】 荔枝性湿,阴虚火旺之人慎用。

大蒜马齿苋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大蒜30克,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大蒜去皮,新鲜马齿苋洗净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 可供早晚餐,温热食。
【疗效】 清热止痢。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注意事项】 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

大蒜粥

【来源】 《食疗本草》
【原料】 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然后取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入粥内,同煮为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食。
【疗效】 下气,消炎,健胃,止痢。适用于急慢性痢疾等。
【宜忌】 患有慢性胃炎及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老人忌月匠。

大枣木香粥

【来源】 《家庭药膳》
【原料】 木香6克,粳米30-60克,大枣20枚,白糖适量。
【制作】 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木香再煮片刻,放入白糖调匀即可。
【用法】 每日2-3次,温服。
【疗效】 健脾和胃,燥湿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腹胀泄泻。
【注意事项】 小儿疳积,胃肠积滞者不宜用。

当归补血粥

【来源】 《内外伤辨惑论》
【原料】 黄芪30克,当归1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黄芪切片,与当归共煎,取汁去渣,再与洗净的粳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共煮为粥,加红糖调味。
【用法】 分2次,温热服。
【疗效】 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先前,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倦怠,面色不华,气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舌质淡,苔薄而润,脉沉虚无力。

当归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当归1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先将当归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红糖共煮成粥。
【用法】 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1-2次,温热服。
【疗效】 行气养血,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经血量少,色淡质稀。 党参小米粥

【来源】 《家庭药膳》
【原料】 党参30克,升麻10克,小米50克。
【制作】 先煎党参、升麻去渣取汁,入米煮为粥。
【用法】 每日2次,空腹食。
【疗效】 益气升提。适用于子宫下垂,气短乏力。

导赤清心粥

【来源】 《食疗百味》
【原料】 生地黄汁50毫升,连心麦冬6克,莲子心3克,竹叶卷心20支,灯芯草2支,雪梨1只,粳米20克,砂糖适量。
【制作】 将上药洗净后共煎,去渣取汁;雪梨去皮捣烂取汁;粳米洗净煮粥,待沸后入药汁、地黄汁,后下梨汁。粥熟后调入沙糖即可。
【用法】 每日2-3次服食。
【疗效】 清心凉营。适用于伏暑,邪在营血。症见发热日轻夜重,心烦不寐,口于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绛等。
【注意事项】 暑湿盛,胸闷不食者禁用;脾胃虚寒,大便溏软者不宜用。

灯心花鲫鱼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灯心花5-8札,鲫鱼1-2条,白米30克。
【制作】 将鲫鱼去鳞和内脏,用纱布包好与灯心花和白米同煮粥。
【用法】 连服2-4次。
【疗效】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消肿止渴。适用于儿童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肠风下血,疳症;成人失眠及神经官能症等。

地骨皮粥

【来源】 《食医心镜》
【原料】 地骨皮30克,桑皮15克,麦冬15克,面粉100克。
【制作】 先煎以上前三味药,去渣取汁,与面粉共煮为稀粥。
【用法】 渴即食之。
【疗效】 清肺,生津,止渴。治糖尿病、多饮、身体消瘦等。

地黄花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地黄花适量,粟米100克。
【制作】 将地黄花阴干,捣为末,每次3克,先以粟米煮粥,临熟将黄花末加入,搅匀再煮沸。
【用法】 任意食之。
【疗效】 滋肾,清热,除烦,止渴。治糖尿病及肾虚腰痛等。

地黄首乌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制何首乌30?0克,熟地黄15?0克,粳米100克,大枣2?枚,冰糖适量。
【制作】 先将何首乌、熟地黄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取汁,入粳米、大枣(去核)、冰糖,同煮为粥。
【用法】 供早、晚餐服食。
【疗效】 益肾抗老,养肝补血。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贫血,神经衰弱以及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病症。

地黄粥

【来源】 《圣济总录》
【原料】 生地黄汁约50毫升,诃子10克,小米、粳米各50克,盐少许。
【制作】 将诃子炮后碾为细末。先以二米煮粥,将熟,入诃子末及地黄汁再稍煮,加入盐调匀即可。
【用法】 每日分2次服食。
【疗效】 凉血止崩。治妇女血热崩漏,血色深红,口干喜饮,头晕面赤,烦躁不寐,舌红苔黄,脉滑数。

冬瓜赤豆粥

【来源】 《新中医》
【原料】 冬瓜500克,赤豆30克。
【制作】 将冬瓜、赤豆加水适量煮汤。
【用法】 不加盐或少加盐。食瓜喝汤,每日2次。
【疗效】 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止消渴。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尿少者。
【注意事项】 慢性肾炎脾肾虚寒者不宜食用。

冬瓜鲤鱼头粥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鲤鱼头1个,新鲜连皮冬瓜100克,粳米适量。
【制作】 先将鲤鱼头洗净去鳃,冬瓜皮洗净,切成小块,然后一同煮水,取汁去渣,与洗净的粳米煮为稀粥,放入调味品即可。
【用法】 每日1次5-7日为1疗程,经常食用效果较好。
【疗效】 利小便。消水肿,清热毒,止烦渴。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包括妊娠水肿,急慢性肾炎,肝硬变腹水,肥胖症,肺热咳嗽,痰喘。

冬季养生话食粥

从立冬开始就已经进入冬季了,经过了小雪、大雪,很快就要到冬至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冬季人的体内阳气潜藏,因之,冬季的养生要以敛阴护阳为原则。尤其年老体弱的老人要睡得早一些,起得晚一些,最好等阳光比较充足时再进行体育锻炼,以防扰及体内潜藏的阳气而患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大敌。它可以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加重其它疾病,如慢性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等。
冬至之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无论是食疗或是药力都易于发挥效能。说起进补可有两类,一类为食补,一类为药补,但“药补不如食补”。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热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们、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以及在家休养的老人们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还可以煮成:
山药粥:

山药(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适量。将山药切成小块用油炒过加入蜂蜜,将大米熬成粥,加入炒过的山药再煮开,即可食用。山药为滋补肾、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盐少许。将生栗子用高压锅(少放水)煮熟,去皮,捣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盐调味。栗子可补肾,对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或疼痛有食疗作用。
芝麻粥:

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盐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将大米洗净煮成粥加入芝麻,调入蜂蜜或食盐,即可食用。芝麻可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肠补肺气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肾、强筋骨。
杏仁粥:

杏仁(去皮)20个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盐少许。将大米洗净煮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加少许白糖或食盐。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润燥。
核桃枸杞粥:

核桃仁30克,洗净捣碎;枸杞15克,洗净;大米50克,洗净,加适量水同煮成粥。为神经衰弱、小便余沥不净的食疗佳品。
梨粥:鸭梨3个,洗净去皮、去核、切块。加适量水煮半小时,将大米50克洗净,煮成浓粥。快熟时加入梨汁及梨块,同煮至熟。有润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对小儿肺热咳嗽有食疗作用。
牛肚大米粥:

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盐少许。将牛肚用盐搓洗干净,切丁,与洗净大米加水同煮成烂粥,加少许盐调味食用。为小儿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疗佳品。

冬令感冒 粥疗有方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气候寒冷,更易发生,现介绍几则药粥效方,供选用。
1.荆芥粥: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1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荆芥、薄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药汁,同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次,连续3天。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等。
2.防风:防风15克,葱白2茎,生姜3片,大米50克。如上法煮熟后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汗出为佳。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
3.神仙粥:生姜3片,连须葱白5茎,糯米50克,食醋15毫升。先将糯米淘净与生姜末同煮一、二沸后,再放进葱白,待粥将熟时,调入米醋,稍煮即可,趁热服食,服后盖被静卧,避免风寒,以微汗出为佳。可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以及胃寒呕吐等。神仙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治方,因其治疗风寒感冒疗效显著,因而有“神仙粥”之称,此方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沈仲圭的经验方,其在《食物疗病常识》中说:“神仙粥专治风寒感冒,暑湿头痛,并四时疫气流行等,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此粥专为风寒感冒而设,如属风热感冒,症见高热烦躁、怕热不怕冷者,不宜选服。
4.发汗豉粥:淡豆豉15克,荆芥5克,麻黄2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躁失眠、咽干口渴等。发汗豉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应用发汗豉粥的主症是高热、无汗、头痛,若汗出怕冷者不宜服食,若服后汗出热退者即应停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