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浅谈社区党建的网格化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8:07:24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的新趋势,把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桥街道党工委以设置社区党委为突破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把社区党的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建立跨行业、跨所有制、跨部门的党建格局,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主导社区各项事业协调高效发展。        一、大桥街道基本情况及设置社区党委相关概念    (一)大桥街道基本情况    大桥街道因杨浦大桥横跨境内而得名。1991年由原宁国路街道、眉州街道和隆昌路一部分撤建而成。位于杨浦区境中南部,东起隆昌路、长阳路、宁武路、杨树浦路、平凉路,西至杨树浦路港、南濒黄浦江、北临周家嘴路。面积3.99平方公里,人口10.5万,辖28个居委会,6个社区党委。   (二)社区党委相关概念    1、社区:作为一定的地缘群体和区域社会,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和生活共同体,其基本构成要素有四个方面,即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文区位意义上的地域;一定规模和具有同质性的人口;以横向分布和联系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程度共同性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以往对社区概念的界定有两个特点,一是把社区与行政区域等同起来,如把街道称为社区;二是社区范围大小不限定,也有把居民区称为社区。根据上海城市的特点,上海的社区应是位于街道与居委会中间的层面,其地域范围应是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社区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而是一个实体。    2、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网格化在计算机领域是一种技术、一个系统,网络技术和系统的最核心内容是实现应用层面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建立社区党委就是实现社区管理网格化的关键环节。社区管理网格化是一个互联互动的系统,可分为三大互通的层面——党组织的网络、行政组织网络和社会网络。而党组织是整个系统运作“按钮”的操控者,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区管理要达到网格化的要求,应具备三个条件或要素:一是必须有一个高效运作的中央指挥系统;二是有开放型、网络化的组织架构;三是具有网络的资源共享、信息快速传递的功能。网格化管理模式拓展运用到社区管理上就是通过建立区域性党组织,把所有党组织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高效运作的中央指挥系统;在社区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网格内各类资源得到高效运用,所有的组织既能独立运作,又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快速处理和解决社区事务,形成严密的组织网络、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能够让网格中的所有组织与个人得到服务,满足各类组织和各层面居民群众的需求。    3、社区党委的功能定位    社区党委是建立在街道党工委与居民区党支部中间层面上一个实体性的区域性党组织,把邻近的居委会在不打破原有的居委会格局基础上,按1000---600---800户人口划分为一个社区党委,按此大桥街道共划分为六个社区党委。2003年8月,上海市第一家区域性党组织――长阳社区党委在大桥街道诞生了。经半年的实践,2004年初,街道党工委陆续成立了5个社区党委,实现了区域内党组织全覆盖。党委工作经费来源是街道拨款、社区各单位及个人捐赠。其功能定位:一是领导。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直接领导居民区党支部开展工作,发挥居民区党支部在居民区建设与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指导居民区开展民间社团、群众团队与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对区域内“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实行领导。对区域内区属单位党组织实行双重领导,对区域内各市属单位党组织开展与社区党建、社会稳定、公共事务、社会管理相关的工作实行领导。对社区党办及有关建立在区域层面上的机构和中介组织进行领导。二是组织。组织区域内党组织、社会力量、全体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社会稳定、公共事务、社会管理工作。三是协调。协调区域内各类组织与社区工作相关的各种关系。四是服务。整合资源,服务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类组织,维护和实现区域内广大群众、各类组织的共同利益。五是监督。对区域内单位开展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评议监督。        二、社区党委建立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形式等日益多样化,街道面临的任务与压力愈加繁重,经济和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制约着社区的发展。    1、随着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新的非公经济组织兴起,街道与居民区中间层面的公共事务、共同利益群体、社会中介组织的大量涌现,使大量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转移到社区,从而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    2、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难以充分发挥社区内各类资源的作用和满足居民群众对不断提升社区生活质量的要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管理和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上企事业单位社会功能的转移,促使提高生活质量的工作主要由街道来承担,但街道目前拥有的人、财、物难以承载这一重担。    3、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街道的管理空间急剧膨胀,而大量的社区事务得不到有效管理。目前上海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5000美元,在这一经济条件下,社区层面上的社会力量、中介组织、公共事务和共同利益群体大量涌现,形成了“街道是个筐,什么都要装”的状况,使街道压得喘不过气来,使大量的公共事务无人或无力管理,造成了“经常性的工作突击抓”的被动局面。    (二)党的基层组织对于党引领社会、凝聚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与效率直接关涉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党执政力量的源泉,也是党动员社会的组织基础。然而,时代的快速变迁,目前社区层面的基层党组织在其党内管理和党外活动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社区内党员教育和管理面临体制性制约。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强、就业形势的转变和单位制的解体,大批流动党员、下岗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开始向社区转移,而且他们的思想状态也随着自身境遇的变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目前有限且陈旧的组织资源难以有效地服务这些党员、满足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需求,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教育。如街道党工委拥有的组织资源仍以退休党员为主,在职党员在社区中尚未浮出“水面”,下岗、协保党员忙于生计,党员队伍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2、社区内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整合社会的能力下降。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也应该从简单的动员、发动群众转变为通过服务社会、整合社会来凝聚社会各方的力量。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发挥的功能还停留在执行上级党组织下达的任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党内服务上,没有在社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展开积极的活动。        三、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构想    针对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桥街道按照市委要求,结合街道的实际,以在街道党工委与居民区党组织中间层面建立社区党委为突破口,进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尝试,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体系,逐步建立了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组织管理网、工作机制网、社区资源网和社区服务网,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努力形成一套符合街情,便于操作又行之有效的社区网格化工作模式。    (一)建立社区党委各类组织管理网    为了使社区网格化管理能真正解决街道层面管不到,居委会又管不了的事,在社区层面构建了三大组织网络。党的工作一块建立了“一室一站一中心”,即社区党委办公室。社区党群工作站,社区党员服务分中心。行政工作一块建立了“一会五站”,即老年工作委员会分会,社区工作站,社会保障工作站,劳动监察工作站,公安、城管、市容、环卫、工商、房管事务协调站、计划生育工作分站。在社会工作这一块建立了“一会两站”,即社区各界人士代表大会,社区群众团队活动指导分站,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监督站。在行政与社会两大块上建立一个社区事务协调委员会,作为党管社会的工作平台,使党组织、行政、居委、市场、社会等各种资源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有效整合。由社区党委办公室负责社区党委、社区党员服务分中心、社区事务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的运作。    (二)建立社区党委工作机制网    社区党委建立了社区党代表大会、社区党委会、社区党办三个层面的工作机制。社区党代表大会即一年一次的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制和社区党员代表常任制。社区党员代表常任制是一年两次社区党代表视察制和社区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在社区党委层面,建立每两个月一次的社区党委会制、党委委员定期接待制和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制。进一步完善了“三联系”制度,即党委委员联系党员代表,党员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更好地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社区党办层面上,对内建立社区党办工作、考核、廉政制度;对下建立各工作分站、分中心联席会议制度;横向建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