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青山绿水的诗句:唐初四大书法家圆融遒丽外柔内刚:虞世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36:35
虞世南虽然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陇右山崩,唐太宗问“天变”。世南以晋朝以来历次山崩为例,说:“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然愿隆下勿以功高古人以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唐太宗听后敛容反省。他一再劝阻唐太宗筑陵墓厚葬,使唐太宗有所收敛。他还严正劝阻唐太宗不要恣于游猎而疏于政事。这些都对当时的“贞观之治”起着积极的作用。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你们如果都象虞世南那样刚正忠烈,天下何忧不理。”
文学家。字伯施,世居慈溪北乡鸣鹤场。虞氏在慈溪为世家,祖、父、叔、兄俱有重名。叔父虞寄,为陈朝中书郎,因无子,以世南继后,故字曰“伯施”。
虞世南身体文弱,博闻强记。少年时与兄虞世基一起拜博学广识的顾野王为师。十余年勤学不倦,学到紧要处,累旬不盥栉。尤喜书法,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友善。智永精王羲之书法,虞世南在智永的精心传授下,妙得其体,圆融遒丽,外柔内刚,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传统。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书法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他写的《孔子庙堂碑》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经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 ”魏征看后说:“戈字颇逼真。”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虞世南年逾古稀后,屡次上表求退,不许,被封为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卒于长安,享年八十岁。唐太宗十分悲伤,痛哭流涕,说:“虞世南对我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我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延上下,无复人矣!”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都尚书,谥文懿。太宗还命画图象挂在宫中凌烟阁。
唐太宗曾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虞世南的书法代表作是正书碑刻《孔子庙堂碑》,还编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类书《北堂书钞》共一百六十卷,摘录了唐初能见到的各种古书。这些古书现在大多失传了,但《北堂书钞》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重在贡献。他死后,将慈溪鸣鹤镇故宅改建定水寺,寺内有虞世南画像。他的子孙便迁居长安去了。
劲健圆润虞世南书法欣赏【孔子庙堂碑】临习
书法欣赏-孔子庙堂碑
临《孔子庙堂碑》楷书书法,对临为临此碑的一种方式,观察虞书的内在构成,看一字,写一字,把握疏密巧拙,领会虞书看似平正,实则无一笔平铺的特点,体现线条的灵动和收笔的凝重。《孔子庙堂碑》原碑每字约28mm,属于通常所指的中楷范围,初临的字格在35~40mm较合适。纸用质地细润的毛边纸或宣纸,纸质地粗行笔易干涩,太光滑不易收笔,忌用光纸,否则无法表现笔意。笔用兼毫,如七紫三羊之类,市面上的水源、晴风等中号笔也很好用。墨以常用的书画墨汁加清水再用墨条研磨,这样既可在研磨中调节性情,又可理顺思路。经过研磨的墨精亮厚重,富有光泽和立体感。砚用毕即洗净,不留余墨,因宿墨易生渣沾笔,使笔毛生硬,影响写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临,可通过背临来增强认识度,对虞书的书法笔法印象深刻后,可不看帖来临写。背临应与原帖对比,力求与原帖接近。背临熟练后,头脑中已有虞书的牢固影子,能扎实地把握虞书左紧右舒、修长秀美、方圆相兼的内涵,达到笔意相连、行气相通的境界。意临还需时时回顾,反复琢磨,感受笔至心灵的乐趣。临字在格子中的比例约占四分之三左右,临几遍后,与原帖对照,找出毛病和差距,不断修正。对临要下扎实的功夫,争取每字能临上二三十遍,使字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加强。
书法欣赏-临习虞世南
常说字如其人,在某种角度上也可看出字是人格的化身。写好字,除下功力外,还须具备一定的才情和文化功底。唐太宗曾高度评价虞世南,称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孔子庙堂碑》书成后,唐太宗十分珍赏,于唐武德九年刻石,后虽多有翻刻,因年代久远,风化剥损,大失原貌精神。从颜柳起步,但最为钟情的还是欧、虞、褚的楷书。欧书险峻,褚书灵动,虞书劲健圆润,中和了欧、褚的优点,突出了静穆典雅的个性。
书法欣赏【孔子庙堂碑】内含刚柔圆劲秀润
书法欣赏-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书法既继承二王恬淡潇逸、魏晋风度,又洗六朝浮靡之风,力主法度,完善创新,开创了唐代尚法的时代潮流,而《孔子庙堂碑》正是这一时代风尚的代表。 此碑笔法圆劲秀润,平实端庄,笔势舒展,用笔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一派平和中正气象,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是唐代书家虞世南的楷书代表作。书风典雅秀活,圆润俊朗,外柔内刚,风神俊秀。虞世南书法娴静典雅,内含刚柔,学者可从中汲其静穆之气。
日本三井文库、中华书局、文明书局、上海古籍书店、文物出版社皆有影印本。关于三井藏有唐拓本《孔子庙堂碑》,不能不提到三井高坚,本世纪初,日本三井财团中有名三井高坚,字宗坚,号听冰者,好书法艺事,嗜鉴藏,因挟雄厚之资,委其好友、著名篆刻家河井荃庐(仙郎)往中国,大肆搜罗中国金石碑刻,获取珍贵罕见的中国古代善本碑拓百余种,其中唐字孤本十数,宋拓则愈半百,皆秘藏于其听冰阁中,一时名播遐迩.然因其所藏深不露,与世隔绝达六十多年,故一般多仅闻盛名而鲜知其详,更无一饱眼福.直至近年,方移入财团法人性质的东京中野上高田的三井文库。人们通过文库定期的公开展示,方得稍窥一斑,其中包括久藏着的唐拓本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 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唐贞观二年,太宗皇帝令修筑长安国子监的孔子庙.此碑为纪念孔庙落成而立.”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其书法师承隋代智永,继承二王书风,此碑为书家七十一岁前后书,是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被历代金石学家和书家公认为虞书妙品。
《孔子庙堂碑》其用笔圆融遒劲,结体秀丽舒展,此碑笔趣精妙,显得格外温和、近人,故令人感到风神凝远,显现一派平和雍容的气象。此书系虞世南六十九岁所作,有”天下第一楷书”之誉.”全是王法,最可师”,因而学习楷书从此入手,既可严谨法度,规范楷则,又可得二王书法之风骨。清代名家蒋衡评说:此碑圆劲秀润,内含刚柔,与永师千文故是渊源吻合